- 2.52 M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1年中考文言文考试内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理解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说出文言文中重要语句的意思;简要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态度。\n第5课《伤仲永》\n一、文学常识1.出处:选自《》2.作者:,(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三、古今异义①是: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今: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北宋此、这判断动词二、通假字1.日扳仲永环谒邑人。2.贤于材人远矣。“扳”同“攀”,牵、引“材”同“才”,才能\n稍稍宾客其父古:今:复到舅家古:今:泯然众人古:今:渐渐稍微再,又重复普通人常指大家,许多人\n②或:或以钱币乞之古:今:③文理:古:今:四、一词多义①自:②闻:有的人或者、或许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采和道理文章的条理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自己从听说名声\n③其:其诗以养父母……稍稍宾客其父④名: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⑤宾客:稍稍宾客其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⑥就: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这他的名字(名词)说出(动词)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客人完成从事\n五、词类活用①邑人奇之 ②父异焉③稍稍宾客其父④父利其然(对……感到惊奇,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意动用法。)(以……为有利可图,意动用法。)\n六、课下注释①世隶耕②不能称前时之闻③通悟④收族⑤彼其⑥泯然⑦贤于材人七.重点句子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②a.不使学。属于相当通达聪慧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他消失胜过、超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不让(仲永)学习。\nb.还自扬州。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课后第三大题)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我)从扬州回来。(状语后置句)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以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他从先天得到的禀赋,远远地胜过有才能的人。最终成为普通人,是因为他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一宗族的人为意旨。\n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⑧泯然众人矣。⑨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叫(他)做诗,(已经)不能和以前的名声相称。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现在那些人没有得到先天的禀赋,本来就是普通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完全如同常人了。泯然:消失。\n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八、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第一大题)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仲永五岁时,天资过人,很会作诗;)第一阶段:“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一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二十岁左右,完全变成一个普通人。)\n2.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记叙性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即仲永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荒废了仲永的学业。议论性句子:“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n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本文给了你什么启示?)说明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告诉我们要重视学习,努力学习,将来成为有用之才。九、句子停顿正确的是()(课后第二大题)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余闻之/也久B\n十、思考探究“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交代了方仲永的哪些情况?为什么要特意交代“世隶耕”?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世隶耕”为下文“未尝识书具”“不使学”作铺垫,既衬托了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家庭背景。\n第10课《木兰诗》\n一、课下注释1、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4、木兰不用尚书郎。5、出门看火伴。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成语)\n动词,买。二、实词分类1、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2、一词多义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昨夜见军帖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贴上。动词,通“贴”,贴上。名词,集市。名词,文告、文书。\n3、古今异义(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策勋十二转(3)赏赐百千强古义:只。今义:但是。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今义:旋转,转过。古义:有余。今义:与“弱”相对。\n三、重点句子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在铠甲上。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n三、互文修辞(课后第二大题)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到各处集市购买骏马、鞍鞯、辔头、长鞭等战具。将军和壮士有的身经百战牺牲了,有的多年后胜利归来。打开我各个房间的门,到每张床上去坐一下。在窗前对着镜子梳理好看的头发,贴上漂亮的面部装饰物。\n因为木兰是一个巾帼英雄,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她忠孝两全,代父从军;她英勇善战,战功赫赫;她淡泊名利,辞官还乡;她聪慧机智,女扮男装多年作战,竟无一人发觉。四、人物形象(课后第四大题)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n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主题归纳\n第15课《孙权劝学》\n1.出处:选自这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共294卷,记述了至共1362年的史实。2.作者:(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字。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北宋司马光君实\n一、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见往事耳5.及鲁肃过寻阳6.即更刮目相待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权、当道)(事务)(研究)(了解)(到)(擦擦眼)(认清事物)\n四、重点虚词1.蒙辞以军中多务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见往事耳4.及鲁肃过寻阳5.结友而别6.但当涉猎7.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待(介词,用)(“邪”通“耶”,语气词。)(语气词,表示限止,罢了、而已)(到了……的时候)(连词,表顺承)(粗略地阅读)(才干和谋略)(重新)\n)史学家、文学家,字。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古:今: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只转折连词,但是研究治理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学位4、蒙乃始就学古义:开始从事。今义:常用做副词或连词。历史过去的事⑴古今异义:\n⑵一词多义:①.以: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②.当:当涂掌事但当涉猎。③.见:见往事耳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④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厅事之东北角。用与“为”译为“认为当权应当了解认清,识别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助词,的\n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n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待人真诚,好学的明君。知错能改,谦虚好学,坦诚豪爽的将才。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劝赞\n⑶成语①吴下阿蒙:②刮目相看:比喻学识尚浅。用新的眼光看待。本文通过孙权劝勉吕蒙学习的故事,突出了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行为,赞扬了吕蒙接受意见并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告诉了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总结全文\n20、《口技》1.出处: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集,共二十卷2.作者:,字,(朝代)人。《虞初新志》张潮林嗣环铁崖明末清初1.少顷:2.既而:3.是时:4.未几:5.一时:6.呓语:7.絮絮:8.中间:9.意少舒:10.稍稍:一会儿不久,紧接着这个时候不久同时说梦话连续不断地说话里面夹杂着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1.重点词语翻译:\n1、会宾客大宴2、施八尺屏障3、众宾团坐4、少顷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6、便有妇人惊觉欠伸7、众妙毕备适逢,正赶上设置,安放聚集,集合一会儿只睡醒全,都重点词语解释\n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9、不能指其一端10、两股战战11、几欲先走夹杂一头,这里指“一种”哆嗦的样子几乎,差点儿\n4.一词多义:①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②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③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④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动词,喂奶名词,乳头副词,极动词,尽、消失名词,妙处形容词,美妙奇妙名词,指头动词,指出5.词语活用:①京中有善口技者②不能名其一处③会宾客大宴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名,名词作动词,说出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2.通假字:满坐寂然:3.古今异义:①但: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今:②闻: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今:③股:两股战战古:今:④走: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古:今:⑤虽:虽人有百手古:今:只转折连词听见用鼻子嗅大腿屁股跑步行即使虽然“坐”通“座”\n重点句子翻译:①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②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③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④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⑤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会儿,只听见屏障中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全场的宾客没有不伸长脖子,偏着头看,面带微笑,默默赞叹,认为奇妙到了极点。宾客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坐正了身子。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具备的,没有一样不具备。意思是应有尽有。\n文言文中的时间短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少顷未几俄而本文是怎样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的?通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来表现的。正面:口技艺人的表演。侧面: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听众的反应)文章首尾交代极简单的道具。\n短文两篇\n《夸父逐日》解释下列划线字:逐走饮于河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欲得饮大泽(竟跑)(到)(黄河)(到达)(表修饰)(他的)(桃林)(想要)(大湖)\n1、你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夸父有着英雄的气概,宏大志向、征服大自然强烈愿望和顽强的意志。\n2、怎样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丰富了夸父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增添了神话的浪漫主义色彩。\n后来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知识链接\n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含义:练一练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地维绝()()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碰,撞从前兼词,于此积水尘土绳子断\n1.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探究: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n30.《狼》1.出处:选自2.作者:代文学家。3.字词句:A.词义:⑴通假字:止有剩骨⑵古今异义:①耳:止增笑耳古:今:②顾:顾野有麦场古:今:⑶一词多义:①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②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③之:久之又数刀毙之④意:意暇甚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⑤前: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通“只”停止胁迫、攻击敌人补充音节,无义代词,指狼神情、态度企图,打算前面上前罢了耳朵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照顾,回顾“止”通“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n(1)其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指狼)(指打麦场)(指柴草堆)(指柴草堆)(指屠户)(指狼)一字多义积累⑦其一犬坐于前。(其中)\n(2)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把用来来\n『之』在本文既充当代词,又作助词复投之两狼之并驱如故久之又数刀毙之亦毙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代词,指狼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助词,调节音节,无实在意义代词,指狼代词,指狼结构助词,可译作“的”\n词类活用1.一狼洞其中2.狼不敢前3.其一犬坐于前4.意将隧入……(“洞”,名词作动词,“打洞”)(“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隧”,名词作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n⑸重点词语翻译:①顾:顾野有麦场②苫蔽成丘:③少时:④弛担:⑤意暇甚:⑥屠暴起:7.缀行甚远8.一狼径去9.狼亦黠矣10.断其股回头看,文中指往旁边看覆盖、遮蔽一会儿放松,文中指卸下神情很悠闲突然紧跟径直狡猾大腿\nb.场主积薪其中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④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⑤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应积薪<于>其中,省略介词“于”。)翻译:场主在那里堆积了柴草。骨头已经(扔)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前面。(屠户)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对方的。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n启示1.对待象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可取得胜利。2.坏人虽狡猾,但总以害人始,害己终,自取灭亡。\n重点虚词邑人奇之之仲永之通悟卒之为众人以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或以钱币乞之于环谒于邑人贤于材人远也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于舅家见之代词,代仲永结构助词,可译作“的”补音助词,无实义。介词,把介词,用到,介词介词,被忽啼求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比,介词在\n⑦然: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⑧于:贤于材人远也于厅事之东北角⑨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卒之为众人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动词,作为成为\n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言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军缘由出征前的准备出征中的思亲心理征战沙场凯旋辞官家人迎接木兰改装——详写1(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2(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详写女儿情态略写英雄气慨——详写——略写——详写——略写——详写——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