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修辞大全 9页

  • 109.00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的修辞大全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的修辞大全1.言文中的互文修辞互文,是古代修辞格之一,又叫互辞、互义,它是为了避免行文的单调平板,或适应文体表达的某些要求,或受字数、格律、音韵、对仗等方面的限制,在连贯性的话语中,将本应合在一起说的两个词语或句子有意识分开,前后各出现一个,互相补充、呼应,彼此隐含渗透,合而见义。在形式上,互文是上文和下文各说了内容的一面,说甲就包括乙,说乙就包括甲,理解时必须上下文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表达意思。正如唐朝贾公彦在《礼仪注疏》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运用互文,可使语句精炼简洁,意思委婉含蓄,气势畅达连贯,收到音韵和谐、“文省而意存”的修辞效果。在学习中,如能准确了解互文的特点,就能减少阅读古文的障碍,正确理解和翻译古文。分类单句(即在一个句子中的互文)所谓单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相互交错、渗透、补充。对句(也叫互文相补)对句互文就是对(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出(上)句里含有对(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隔句隔句互文,是指两句互文之间,有其它句子相隔的互文句式。分析理解时和“对句互文”的思路步骤一样。排句排句互文,是说这种互文的句子在两句以上,而且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完整意思。修辞特征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结构特征:互省。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句前部分省去“壮士”,句后部分省去“将军”,“将军”与“壮士”分置,前后互相交错补充。二、语义特征:互补。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木兰对着窗户,已包含对着镜子,“理”和“贴”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情境中进行的,译时应将它们拼合起来。\n形式一、同句互文。即在同一个句子里出现的互文。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秦”和“汉”是互相补充。又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东船西舫悄无言”“主人忘归客不发”“东犬西吠”亦属此类,还有“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二、邻句互文。即在相邻的句子里出现互文。如《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东市”“西市”“南市”“北市”组成互文,意思是跑遍了许多市集,购齐了出征所需之物,而不是在某一个集市上只买某一样东西。这样写表现了木兰从军前准备细心。2.文言文中的对偶修辞  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或用两个对称语句加强语言效果。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类型1.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相似、相关的关系,在内容上是相互补充的,以并列关系的复句为表现形式。2.反对上下联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和矛盾对立关系,借正反对照、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本质。3.串对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向关联,两联连接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流水对”。3.文言文中的排比修辞用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一连串词语,把相似或相关的内容表达出来,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深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形式多样的排比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深化中心。类型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3、单句排比4、复句排比\n4.文言文中的反复修辞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言为心声,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类型1、连续反复   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2、间隔反复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5.文言文中的比喻修辞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结构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形式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隐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明喻\n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例子: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隐喻(又称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扩喻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缩喻是比喻修辞的一种,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缩喻语言简练,结构紧凑,生动形象,是古汉语的宝贵遗产。作用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使用比喻手法时要注意:⒈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⒉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6.文言文中的比拟修辞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n增添特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格类型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人格化,使物具有人性、人情。2.拟物。拟物有时是把人当做物来写,有时是把甲物当做乙物来写。拟人会思想,会劳动,会创造和富有感情的本质特点,人类对自己的这些本质特点最为熟悉,最为理解,最易接受,最易产生共鸣。为了表达的需要,将人的本质特点转移于其他事物,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可以将事物描写得具体、生动、形象,使人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比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比拟是根据本体事物和拟作事物之间的可拟性,借助联想和想象而形成的辞格,因此联想是通向比拟的桥梁,想象是比拟的翅膀。比拟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作者用自己自然流露的强烈感情去感染读者的一种辞格。比拟句:就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拟人包括在比拟之中。运用运用比拟,应注意以下几点:修辞效果比拟的特点是作者凭借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因为它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所以它具有思想的跳跃性,有助于读者或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获得对事物的鲜明的印象。比拟的修辞效果主要有三点:1.运用比拟可以鲜明地表达爱憎之情。运用比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使之栩栩如生,让人倍感亲切。运用比拟表现讨厌的事物,可以使之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厌恶感。2.运用比拟可以使语言风趣幽默,这一种修辞效果多见于拟物的句子中。3.运用比拟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注意问题\n1.比拟要与情境相协调。比拟是通过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的一种修辞手段,必然会融进表达者的真情实感。在运用中应注意情与景相协调,即情景交融。2.比拟的拟体要符合本体的特点。运用比拟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特征,所以,拟体要尽量符合本体的特点。否则就会不伦不类。3.比拟要避免褒贬不当。比拟,不管是拟人还是拟物,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使用比拟时要注意感情色彩协调一致,避免褒贬不当。4.比拟要注意语体。运用比拟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这种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文艺语体中使用比拟手法较多一些,科技语体、公文语体一般要慎用,否则会削弱公文的严肃性和科技文章的严谨性。7.文言文中的借代修辞  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作用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运用方式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具体代抽象例如:1.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n例1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工具代本体例如:1.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例1中的“囤”是装粮食的工具,用“亮了囤底”代指缺了粮;“锅”是做饭的工具,用“揭不开锅”代指没饭吃。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以结果代原因例如: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形象代本体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种类1.借喻,即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是相似。2.旁借,即非比喻性借代。其真义与借义之间的语意关系不是相似,而是其它关系。8.文言文中的夸张修辞  指为了启发听者或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强所说的话的力量,用夸大的词语来形容事物。如“他的嗓子像铜钟一样,十里地都能听见”。作用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夸张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在文学中,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写出不寻常之语。9.文言文中的反问修辞\n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反问也叫激问、反诘、诘问。作用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10.文言文中的设问修辞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基本信息常见用法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答题规范一.通过一问一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并引起听者的深思二.承上启下三.引出下文注意事项一.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二.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三.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形式一问一答即提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和吸引读者。\n几问一答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连续问答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11.文言文中的顶真修辞  顶真,亦称顶针、联珠、蝉联,是一种修辞方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用以修饰两句子的声韵的方法。注意:使用这个方式时,毋须限制上下句的字数或平仄,但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连珠法连珠法的顶真是句与句之间的顶真。例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自《木兰辞》。)“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出自《木兰辞》。)“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出自《长恨歌》。)连环体连环体的顶真是段与段之间的顶真。例如:“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后在天,王配于京。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成王之孚,下土之式。永言孝思,孝思维则。”(出自《诗经》。)4作用总的说来:环环紧扣,引人入胜。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