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14页

  • 88.00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1.表判断语气。常见的有“无以”“所以”或“者…也”等。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②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④亚父者,范增也。——司马迁《鸿门宴》⑤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例句很多,不再赘述。2.表疑问语气。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为”或“如…何”“如之…何”等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如何”相当于“为什么”。②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战国策·荆轲刺秦王》“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司马迁《鸿门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金,邑万家,将奈何?——《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奈何”相当于“怎么样”。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苏轼《赤壁赋》“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3.表反问语气。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常见的有“何…为”“奚以…为”“何…之有”“不亦…乎”“安…哉”“庸…乎”等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何…为”相当于“何必…呢”。②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班固《苏武传》“何以汝为见”即“何以见汝为”,“何…为”相当于“…干什么呢”。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九万里而南为?——庄周《逍遥游》\n“奚以…为”相当于“哪里用得着…呢”。④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庸…乎”相当于“哪里…呢”。⑤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其…乎”相当于“难道…吗”。⑥夫晋,何厌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何…之有”相当于“有…呢”。通常用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中。⑦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陈涉世家》“安…哉”相当于“哪里…呢”。4.表感叹语气。常见的有“何其”“焉哉”等。①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氓》“焉哉”相当于“吧”。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欧阳修《伶官传序》“何其”应用比较广泛,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等,相当于“是那样的…”,目前课文中未见此例。5.表强调语气。常见的有“已矣”“而已”“而已矣”“焉耳矣”等,用在句末,都相当于“…罢了”。①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庄周《逍遥游》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庄周《逍遥游》④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二、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1.表比较作用。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①沛公曰:“孰与君少长?”——司马迁《鸿门宴》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孰与”相当于“跟…相比谁更…”③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无如”相当于“没有像…”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何…于…”相当于“跟…比…”。2.表被动作用。常见有“为所”“为…所…”“见…于…”等。\n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某种原因。常见的是“所以…”,相当于“…的原因”。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司马迁《鸿门宴》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4.表认定作用。常见的有“于是”“然也”。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贾谊《过秦论》“于是”相当于“在这时候”。三、表示某种关联的固定句式。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联词语的固定意义。1.表并列关系。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跟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②乃瞻衡宇,载欣载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③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诗经·采薇》2.表因果关系。常见有“所以”“是以”“是故”“以故”等。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②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战国策·荆轲刺秦王》③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所以”相当于“…的原因”。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种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⑤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是故”相当于“因此”。⑦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相当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3.表假设关系。常见“虽然”“然则”等。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②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样”,“则”相当于“那么”。\n四、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1.“以为”。“以为”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把…当做…”;二是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即“认为”。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这是第一种用法。本句可以翻译为——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来客)的主人。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贾谊《过秦论》也是第一种用法。③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贾谊《过秦论》这是第二种用法。2.“于是”。“于是”也有两种用法。一是相当于“在这时”,“在这件事上”;二是相当于现在汉语里的连词“于是”。①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过秦论》这是第一种用法。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纵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贾谊《过秦论》这是第二种用法。③“所以”。“所以”通常也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的原因”,二是“是用来…的”或“…的凭借”。第一种用法在上文已经说过,不再赘述。第二种用法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只是“必修”1-5册没有涉及,就不再列序。\n文言文常见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一、判断句1以助词“者、也”为标志。文言句子中有下面的格式,应作判断句考虑。⑴“……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其中“者”表提顿,“也”表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⑵“……,……也。”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⑶“……者,……。”只在主语后用“者”表提顿。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⑷“……者也。”句末连用“者也”,加强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2.以副词“乃、亦、即、皆、素”等为标志。①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译作:我听说二世是小儿子,不应该立为皇帝,应该立为皇帝的是公子扶苏。②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译作:这个人不过是个狂妄的人罢了。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记》)译作: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将项燕。④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汉书·霍光传》)译作:霍光的儿子霍禹以及他哥哥的孙子霍云都是中郎将。⑤且相如素贱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作:况且相如一向是地位低微的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乃、亦、即、皆、素”只是副词,不是判断动词,它们只起帮助判断的作用。3.以动词“是、为”作标志。①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用动词“为”表判断,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记》)4.以否定副词“非、未、弗、无、莫”等表否定判断。①六国破灭,非(不是)兵不利。②小惠未遍,民弗(是不会)从也。另外,有的判断句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n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有标志(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2)用“被”表被动“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4)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5)用“被”表被动。“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2>无标志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三、省略句(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n(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四、疑问句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这里不举例子讲解。★特殊句式下面针对古汉语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较特殊的几种句式,作举例翻译与讲解。一、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译文:“你太不聪明了”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公子能为别人困难而急的地方在哪里呢?”二、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宾【余、吾、尔、自、之、是】+动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译文:“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②时人莫之许(《隆中对》)译文:“可当时的人并不赞许他(这么看)”③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译文:“秦人来不及哀叹自己”。④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邹忌不相信自己”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译文:“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还有如:毋吾以也,莫己若也(译:“不能因为我,(他)还不如自己”)成语有: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1)宾语在动词前面\n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动?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文:“张良问公道:‘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②问女何所思?(《木兰辞》)译文:“问女儿在思考什么?”③王见之曰:“牛何之?”(《晏子使楚》)译文:“大王看见了问道:‘把牛牵到哪里?’”④何伤乎?(《齐桓晋文之事》)译文:“妨碍什么呢(有什么妨碍呢)?”⑤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译文:“大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⑥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我敢埋怨谁呢?”⑦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译文:“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介+动?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译文:“不这样,我(项羽)凭什么到这个地步呢?”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译文:“(你们在)替谁哀哭呢?”③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蟹龙说赵太后》)译文:“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站住脚呢?”④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译文:“国家用什么来救济老百性呢?”⑤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译文:“哦!除了这样的人,我能同谁在一起呢?”⑥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译文:“即使活着,(我)凭什么脸面回汉朝去呢?”【3】陈述句中介词宾语前置格式:宾+介+动①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叶公好龙》)译文:“用钩子来画龙,用凿子来雕刻龙”②余是以记之(《游褒禅山记》)译文:“我因此记下了这件事”③一言以蔽之译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④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译文:楚国的战士没有谁不用一个抵挡十个来拼命的作战的。⑤成语有:夜以继日(译:用夜晚来接着白天)【4】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宾+之(是)+动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译文:“晋国,有什么罪过呢?”②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只听弈秋的教导”(“唯”译为“只”,下同)\n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译文:“不了解句读,不能解答疑惑”④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父母只忧虑他的疾病”⑥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只看我的马头行事”⑦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译文:“我们的国君(晋惠公)不怜恤自己流亡在外,却忧虑着我们群臣”还有如成语:唯利是图(译:“只图有利的”)唯贤是用(译:“只任用有才的人”)【5】“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6】“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7】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译文:“亚父范增面向南坐着”②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译文:“到达北海,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三、状语后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谓语前面去翻译。(1)格式:动+以+宾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译文:“把箭放回先王灵位之前,禀告大功告成”③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译文:“并请出那三枝箭,装进锦囊”\n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译文:“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⑤申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讲述”①覆之以掌(《促织》)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2)格式:动+于(乎,相当“于”)+宾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译文:“让他回去向孙将军求救”②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能够在集市上指出我的过错的人”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译文:“并且在他们的墓门前建立石碑”④生乎吾前(《师说》)译文:“生在我的前面”⑤风乎舞雩(《四子侍坐》)译文:“在舞雩台上吹风”(3)格式:形+于+宾①长于臣(《鸿门宴》)译文:“(他,指项伯)比我长(大)”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译文:“虽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却没有骄傲的情绪”四、定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定语是修饰和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中心词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除此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定语放在中心词后面,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那么,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后置定语提到中心词前面去翻译。【1】格式:中心词+定语+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寻找可以出使秦国回来复命的人”②楚人有涉江者。(《刻舟求剑》)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③荆州之民附操者。(《赤壁之战》)译文:“荆州依附曹操的老百姓”④四方之士来者。(《勾践灭吴》)译文:“四方前来投奔吴国的士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黔之驴》)译文:“村中有个喜欢多事的年青人”【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①马之千里者(《马说》)译文:“千里马”②僧之富者不能至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译文:“铿然有声的石头”【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译文:“蚯蚓没有尖利的爪牙和强健的筋骨”\n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译文:“在朝廷作官(或居在高高的庙堂),就要忧虑老百姓的疾苦,退隐江湖远离朝廷(或身处遥远的江湖),就要为国君担忧”【4】格式:中心语+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五人墓碑记》)译文:“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普天之下,有几个人呢?”【5】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格式:中心语+数量定语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译文:“等到了陈这个地方,有六七百辆车,千多名骑兵,数万名士兵”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译文:“吃东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n文言文的词类活用文言文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类词的活用,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谨食之,时而献焉。(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②作使动用法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天子不能使他为臣,诸侯不能使他为友)“不得而臣”相当于“不得而臣之”;“不得而友”相当于“不得而友之”,意思是“不得使之为臣”“不得使之为友”(不能和他作朋友)。③方位名词,是名词的一类,活用为动词后有时也有使动用法。例如:筑室百堵,西南其户。(修起房屋,四周墙壁一百方丈,将一座座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便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向某一方向行动。“西南其户”,意思是使门户向着西方或南方开着。(4)数词的使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例如:.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皇,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B的“四”“六”)或以数量为比喻的。2、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nC.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小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和“天下”小的状态。(2)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如:孟尝君客我。(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3、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两个名词相连,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便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然活用为动词了。例如:面山而居。[(愚公)面朝山而居]②名词后面紧跟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驴子很恼怒,用蹄子踢他)③名词用在“所”“者”结构中,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捕得的鱼的肚子里)④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跟着十来个女徒弟,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的背后]⑤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例如:子谓公冶长:“可妻也。”(孔子对公冶长说:“可以娶妻子。”)⑥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词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名词后面带了介词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例如:晋师军庐柳。(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庐柳)⑦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三代的礼制各不相同,却都成就了王业,五霸的法度并不一样,也都成就了霸业)4、形容词、代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形容词用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世之所高,莫若黄帝。(社会上所推崇的人,没有比得上黄帝的)②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总是在动词前面与动词结合使用的。因此,如果一个能愿动词跟一个形容词结合在一起充当句子的谓语,那么这个形容词大多也是活用为动词。例如: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打听它的深度,就连那些爱游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③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例如:稍出近之。(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它)④形容词后带了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令尹子兰……\n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令尹子兰……终于让上官大夫(靳尚)在顷襄王面前诋毁屈原。](2)代词活用为一般动词代词活用为动词,同形容词。活用后的词汇意义,仍不失其称代作用。例如: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伯丑)见了公卿都不施礼,无论地位高低,都对他以“你”相称](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动词的条件,也与形容词相同。例如:.不迁怒,不贰过。(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不重犯同样的错误)5、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而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1)普通名词作状语①表示比喻。例如:嫂蛇行匍伏。“蛇行”的意思是“像蛇一样地爬行”,“蛇”是名词作状语,是用普通名词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修饰动词。②表示对人的态度。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名词,在这里作“事”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我要用招待兄长的方式招待他。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例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修饰动词“运”,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箕畚运用渤海之尾”,意思是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④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例如:赵襄王郊迎甘罗。“郊迎”,意思是到郊外迎接。⑤普通名词作状语虽和一般主谓结构形式完全相同,但意思大不一样。A.通过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B.结合分析句法关系来确认(2)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①表示每一。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岁更刀”,意思是每年要更换刀;“月更刀”,意思是每月要更换刀。②表示渐进。例如:.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日密”,意思是一天天地密切起来。③表示往昔。例如:.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日”可当“往日”“从前”讲。(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词是名词的附类。单纯的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把这些方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常常需加介词“往”“向”等来理解。例如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右投”“左投”,意思是向右边(西边)投靠,向左边(东边)投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