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9.50 K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专题复习《诗经》二首复习目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劝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册课本《师说》《促织》下册课本考纲贾谊《过秦论》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前赤壁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文言虚词通假字【黄颜色字体课文为高考必考,打重点记号】课文翻译字音订正重点复习内容高考必考\n《师说》文言文知识归纳【字音订正】①奖掖yè②句读dòu③近谀yú④谄媚chǎnmèi⑤郯子tán⑥苌弘cháng⑦老聃dān⑧李蟠pán⑨经传zhuàn⑩贻之yí读dú~书dòu语句中的停顿:句~多音字\n【课文翻译】①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以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划线处为重点句子。逐句对照,熟练翻译,做笔记)\n②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也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普通人,他们的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圣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些教小孩子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句读,不解决疑难问题,\n有的请教老师,有的却不请教老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遗忘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智。巫医、乐师、手工业者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等,就聚在一起嘲笑他。问他们(为什么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奉承谄媚。”哎!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手工业者这些人,君子看不起。现在君子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难道不值得奇怪吗?\n③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说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专门的研究,如此罢了。④李家的孩子叫李蟠,十七岁,喜欢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不被时俗拘限,向我学习。我赞赏他能遵循古人的学问,写《师说》来赠送给他。\n一.文言虚词:1.乎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译为“在”,后一个译为“比”。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译为“吗”。③嗟乎: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译为“哎”。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感叹语气,译为“吧”。\n2.而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却。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④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⑥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却。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⑧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n3.之⑴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⑵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知识、道理等。⑶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⑷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⑹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⑺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代词,代童子。\n3.之⑻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⑼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些。⑽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些。⑾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4.其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④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⑤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接上)\n5.于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④皆出于此乎:介词,从。⑤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6.也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④其可怪也欤:助词,用在句末,与“欤”连用,加强语气。\n二.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即“通假字”,即用读音相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②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三.古今异义: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今义:求学的人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n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古义:今义:无论没有,常作否定词③吾从而师之从而古义:今义:跟随并且表目的结果,等同于“因此就”④今之众人众人古义:今义:一般人众多的,大家\n⑤小学而大遗小学古义:今义:小的方面学习指教育的一个阶段或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⑥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古义:今义:不一定用不着\n四.一词多义:1.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②吾师道也:动词,学习③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孔子师郯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传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动词,传授动词,流传名词,注解经典的著作\n3.道①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可译为“风尚”③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4.惑①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②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③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五.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n⑴名词作动词:①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作动词,低于⑵名词作状语:则群聚而笑之:群,名词作状语,成群⑶名词的意动用法:①吾从而师之: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②孔子师郯子:师,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2.形容词活用:\n⑴形容词作名词:①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②吾未见其明也:明,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⑵形容词作动词: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⑶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而耻学于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六.文言句式:\n1.判断句: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译为“……是……”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译为“……就是……”2.被动句:不拘于时:“于”表被动,译为“被”3.倒装句:⑴宾语前置:\n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句读”“惑”,分别前置,两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⑵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①而耻学于师状语“于师”(向老师)后置②师不必贤于弟子状语“于弟子”(比学生)后置七.文学常识:韩愈,关于“说”,“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