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50 K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七下答案《赵普》【答案】一、《宋史·赵普传 则平北宋政治家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二、(1)寡(少)(2)释(放)(3)私第(住宅)(4)阖(关)箧(书箱)(5)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死叫做薨)(6)发(打开)(7)龌龊(这里形容人过分谨慎,拘于小节)(8)竟日(整天)( 9)及(等到) (10)、卒(终于)(11)习(熟悉)(12)以(把)为(作为)三、(1)、尝古义:曾经今义:常指“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龌龊古义:过分拘谨,拘于小节今义:指不干净或比喻人品质恶劣(3)、明日古义:当天的后一天今义:泛指“明天”(4)、颜色古义:脸色今义:色彩(5)、学古义:学问今义:学习四、(1)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2)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3)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4)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五、刻苦读书奏荐人才六、具有超人的毅力、坚强的意志《题破山寺后禅院》答案:.--\n-一、常建唐山水田园二、1、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2、一作“都”3、只,余:剩下。4、指人的尘世之心。5、破山寺里有空心亭。三、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四、这首诗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登岳阳楼》参考答案过关检测一、1、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二、C三、1、答:写景的诗句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两句诗既是写实,又寓想像,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丽而又生动。2.--\n-、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表达了诗人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帮助;“老病有孤舟”,写出了诗人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泊,以舟为家,前途茫茫,无处安身的孤苦无依。3、面对浩渺的洞庭湖,诗人不只是感叹自己的身世,这可以从“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两句诗中看出。此时的杜甫不只是感叹自己穷愁潦倒、漂泊无依的身世,更为正处在战火中的祖国“涕泗”横流。4、个人经历:举目无亲,年老多病,以孤舟为伴;国家命运:战争未平、国家多难,老泪纵横,作者不仅哀叹自己的身世孤苦晚境凄凉,更为国家动荡不安战乱不休而悲伤。5.写洞庭湖的佳句:(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四、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说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象是整个地飘浮在湖水之中一般。只用了十个字,就把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特别逼真地描画出来了。2.--\n-、一“坼”一“浮”,摊贩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下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形在读者眼前。能力拓展(一)1.诗人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舟为家,艰难度日。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二)(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2)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两小儿辩日》答案:1、yú cāng shú rǔ zhì 2、(1)争辩、争论 (2)认为 距离 (3)热水 (4)判断 (5)谁 通“智”智慧、(6)到(7)寒冷(8)为:同“谓”,说3、⑴①为:动词,是②动词:说、认为 ③作 ⑵①其:那 ②它 ③他的或他们的4、⑴孔子不能做出判断。 ⑵谁说你多智慧呢。 ⑶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们要近一些,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就要距离人们远一些。 ⑷太阳刚出来的时候,人们感觉非常的清凉;到了中午,就好像<把手>伸<向>热水一样烫人;这难道不是因为近一点炎热而远一些清凉吗?5、⑴汤:古义:热水;今义:常用于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⑵去:古义:为离;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n-6、(1)孔子不能决也。(2)不能。因为这是当时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说明一个人懂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3)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围绕要大胆质疑等方面来答等。(4)一个是从形状的角度,一个是从温度的角度。因为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5)对事物的探索研究的态度。(6)表现了古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短文两篇》《黄鹤楼》参考答案:一、祎巃嵸倚翼馆荆吴二、填空1、《文苑精华》阎伯理唐2、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宠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3、滕王阁 岳阳楼黄鹤楼雄伟高大的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作者热爱山川胜迹的思想感情和对仙人的仰慕之情。.--\n-三、解释词义。(19分) 1、释下列画线的字。(9分)(1)州: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隅:角落。(2)登仙:成仙。(3)尝:曾经。驾:乘,骑。憩:休息(4)遂:于是,就名:动词,命名。(5)耸构:矗立的楼宇。巍峨:高大雄伟的样子。(6)巃嵸:高耸的样子。(7)倚:靠着。河汉:银河。(8)重檐:两层屋檐。(9)闼:门。霞敞:高敞(10)井邑:城乡。(11)形胜:山川胜迹。 2.比 (1)【于】于:在②于:到 (2)【其】①其:它,指黄鹤楼。②其:它,指于园中的水阁。 (3)【以】①以:用。②以:因为。 ③以:认为。④以:凭借。 (4)【之】①之:的)②之:的)③代词 3.词类活用。(3分) (1)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2)最美好的事物,最美好的山川(3)名词作状语,像小鸟的翅膀 四.句子。(11分) 1.翻译下列的句子。(8分) (1)译文:这件事记载在《神仙传》上,有关事迹还保存在《述异志》上。(2)译文:观看这矗立着的楼宇,高高耸立,十分雄伟,顶端靠着银河,底部临近大江;.--\n- (3) 译文:两层屋檐,飞檐像鸟翼高翘在房舍之上,四面的大门高大宽敞;坐在楼上,可以远眺城乡景色,低下头可以拍击云气和烟雾(4)译文:这里也是楚地吴地山川胜迹中的最美的地方2.说说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3分) (1)省略句 (2)判断句 (3)倒装句五、阅读问答题(一)1、湖北武汉市武昌.2、“仙”3、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4、C 5、 为了突出这座楼的不同寻常之处,既给这座楼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彩,又为主旨服务,为下文埋下伏笔。6、本热爱山川胜迹,仰慕仙人。 (阅读二)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鹦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事列《神仙》之传,迹有《述异》之志耸构巍峨,高标3、C(为了侧面写黄鹤楼的地位、价值。)《于园》【参考答案】一.yàohèjiànsīsuìjiūjītuíyǎo二.1、(1)所园:所建筑的园林。(2)显者:指有名声有地位的人。(3)钥:钥匙。(4)款:殷勤招待。之:人称代词,我们(5)奇:特殊的,罕见的。(6)磊石:用各种各样的石块堆砌成假山。磊,垒,堆砌。(7)植:栽种。缘:顺着,沿着。(8)临:临近。(9).--\n-绝壑:陡峭的山沟。(10)阁:我国古代的一种建筑物,供游息、远眺、供佛或藏书之用。阁的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等,一般四周设隔扇。(11)艇子:小船。(12)蒙丛:覆盖,丛生。(13)啾唧:细小而碎杂的声音。(14)颓然:柔顺的样子,文中是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绿幽远。(15)诸:众,各。(16)俱:都。以:凭借。显:显扬,有名声。(17)憾:心感不满。2、(1)栏杆;关人的囚笼;把人关在牢笼里。(2)名帖,这里用作动词,投名帖;用尖锐的东西向前直戳;刺探,探询。(3)有地位;著名(4)上去;上面3、步通“埠”,水边停船之处。三.1、(1)于园在瓜州停船的地方,地名叫五里铺,是名叫于五的富人所建筑的园林。(2)人们坐在阁子里,这里的境界给人舒坦、碧绿、幽深之感。(3)这座园子里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砌的假山。(4)卧房的栏杆外面,有—条山沟盘旋而下,好像螺蛳回旋形贝壳,这里因为阴暗深远而奇特。(5)葆生的叔父在瓜洲任同知,带我前往于园,于园主人处处殷勤地招待我们。四.1、张岱宗子石公明末清初文学家《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说明文冰雪之气2、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3、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表现对于园构思精巧,4、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5、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n-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五、阅读理解1、首先交待了于园主人的身份为“富人”,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建这座园子耗资巨大。“非显者刺,则门匙不得出”又从侧面强调这座园子不同寻常,“携余往”的人的身份,既照应了“非显者刺,则门匙不得出 ”一句,又说明了这次游园机会的难得。2、前堂:以实奇;后厅:以空奇;卧房槛外:以幽阴深邃奇。3、磊石——大池——壑——水阁——假山4、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游园得自然之趣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5、答:按照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极有层次地来写于园。前后石坡果子松、牡丹、芍药池塘奇峰绝壑沟壑水阁、小河、灌木、禽鸟6、答:(1)说明,介绍了卧房外石壑幽阴深邃的特点。(2)描写,生动描绘了水阁四周幽深的景色。(3)议论,表达了作者对于园精巧构思的赞美。《黔之驴》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寓言;柳宗元;唐;唐宋八大家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都用完了。2、⑴hào ⑵yìn ⑶ hài ⑷dùn ⑸ shì ⑹bó ⑺xiá ⑻ shēng ⑼liáng hǎn 3、⑴喜欢多事的人 ⑵用船⑶却 ⑷ 巨大的样子⑸把…当作 ⑹ 隐蔽,躲藏;偷看⑺渐渐 ⑻小心谨慎的样子⑼非常害怕 ⑽ 逃跑⑾将要;咬 ⑿ 特别的 ⒀逐渐;熟悉,习惯 ⒁击,扑⒂.--\n-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⒃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冒,冒犯。 ⒄不堪,禁不住;用蹄子踢 ⒅只,仅 ⒆ 跳跃;怒吼 ⒇ 吃光(21)于是,就离开4、(1)老虎看见它(驴),(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作神物。(2)老虎渐渐地走出来靠近驴,非常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5、⑴……的样子;然而⑵于是;于是⑶离开;距离⑷罢了;耳朵6.看问题不能只看重表面而不注重实质。 二、阅读理解1、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2、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3、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4、愚蠢无能 机智勇敢5、老虎对驴的认识有个过程,起初害怕那是因为没见过,后来经过细心观察,老虎逐步认清了驴子的真面目,进而轻易地把驴子吃掉。由此可见,老虎做事谨慎、机智勇敢,并非“胆小虎”。6、参考:尊敬的法官,驴之死不能够怪我。大家都知道,大自然奉行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象驴这样大而无能的家伙,被吃掉是早晚的事情,我只是在替上天行使他的法则而已。所以,如果一定要有人要为驴之死负责的话,那么,请您宣判上天谋杀罪名成立《古诗三首》答案:《蝉》1、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2、形状、习性、声音3、托物言志。4、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5、[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借,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n-6、只有地位高而又品格也高的人,他发出的声音影响才大,不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扬,如果品格不高甚至非常丑恶,即使地位再高也不会受人尊重。《孤雁》1、《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2、(1)野鸦:象征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2)孤雁:诗人自比(3)作者的心情:乱世漂泊中失群者的痛苦心情。3、这里的野鸭是平庸之辈,不理解孤雁的思念之情,用野鸭自纷纷的鸣噪衬托孤雁心中的悲痛,追求的迫切。4、写这首诗时,作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诗正表达了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鹧鸪》1、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2、啼。 3、答:这两句反复吟咏,似又象游子征人涉足凄迷荒僻之地,聆听鹧鸪的声声哀鸣而黯然伤神。鹧鸪之声和征人之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这二句之妙,在于写出了鹧鸪的神韵。作者未拟其声,未绘其形,而读者似已闻其声,已睹其形,并深深感受到它的神情风韵了。4、答:诗人选择游子闻声而泪下,佳人才唱而蹙眉两个细节,又用“乍”、“才”两个虚词加以强调,有力地烘托出鹧鸪啼声之哀怨。在诗人笔下,鹧鸪的啼鸣竟成了高楼少妇相思曲、天涯游子断肠歌了。在这里,人之哀情和鸟之哀啼,虚实相生,各臻其妙;而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5、答:鹧鸪啼声,极似“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常借鹧鸪啼声抒发游子的乡愁旅思。.--\n-6、答:这首诗咏物能传其神韵,写景能渲染其凄愁氛围,全诗借历史故事烘托哀伤气氛,以人的感受烘托鹧鸪啼声之愁,使诗所表达的主题更为突出、传神。《咏荷诗五首》参考答案:1、荷花、芙蓉、芙蕖、菡萏2、名句积累(1)荷叶罗裙一色裁(2)卷舒开合任天真(3)素花多蒙别艳欺(4)露为风味月为香(5)倚槛风摆柄柄3、①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_____向脸两边开。(唐•王昌龄)②更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_____莲莲_____(宋•辛弃疾)③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④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宋•李清照)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⑦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静乱世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夏韦太守良宰》)⑧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白居易《长恨歌》)4、(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2)答:刻画的是美丽、活泼、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以自然的清新美丽来衬托采莲少女的活泼美丽,使少女的形象在画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留下悠然不尽的意味。(3)答:“向脸”二字用得极为神妙。人面荷花,浑然一体,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几乎分辨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哪是荷花,哪是脸庞。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成了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答:5、答:从视觉角度写莲叶的形象和色彩,从嗅觉角度写了莲叶的香味。此外还写出了莲叶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n-6、答:(1)这首诗歌选取花与叶的关系这个独特角度,来赞美荷花荷叶“长相映”。“任天真”,歌颂了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和同荣、同衰坚贞不渝的品质。(2)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只做过几任小官。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有知己者的力荐。他生存在牛、李两党的夹缝之中,没有人信任,没有人可依托,饱受奚落和排挤。这首诗歌颂花能荣衰相依,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7、答:这首小诗借咏白莲,全意着力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8、答:(1)莲子的特点:滋润、淡雅、甘醇、香甜。(2)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9、(B)10、略11、略爱莲说(答案)【过关检测】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1)多(2)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3)沾染(污秽)。(4)洗涤。(5)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6)美丽而不端庄。.--\n-(7)耸立的样子。(8)立。(9)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10)指隐居的人。(11)指品德高尚的人。(12)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13)应当。2、翻译句子。(1)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2)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纯芳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从远处观赏却不可轻易玩弄啊。(3)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有很多人了!3、按原文填句子。(1)写莲花高洁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2)写莲花质朴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3)写莲花正直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文章写生长环境的句子(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n-(5)体态香气的句子(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6)风度的句子(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今人敬重而不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你最欣赏莲花的哪一种品格,说说理由。我喜欢“出淤泥而不染”。因为这句不仅写出了莲的高贵品质,在恶劣环境中能洁身自好,不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5、写菊花和牡丹有何用意?用菊花从正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用牡丹从反面映衬莲花高尚可爱的美好形象。6、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何在?(1)以花喻人、托物言志。(2)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面对是否随波逐流的选择,我们要学习作者的君子之风,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让我们的人生之路多一些高尚之举。这样才能为人类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中考链接】一、1.(1)沾染;污染(2)我(3)听说(4)等待;等2.莲,是花中的君子。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5.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n-二1.⑴长枝节,生出枝节⑶停止⑷合宜,适合2.C3.⑴(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⑵无时无刻不适合人观赏。4.甲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赞美荷花“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5.甲文作者喜爱莲花的原因是基于莲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诩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附【乙】文译文: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独自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适宜鼻子(的地方),那么还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n-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象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这样看来,芙蕖这种东西,没有一时一刻不适于观赏,没有那部分那一点不供家常日用。三、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2.B3.A4.(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5.B6.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7.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附【乙】文译文:兰花的香气,不是逼近可以闻嗅品赏的;是在似有似无,忽远忽近,时断时续之间,纯粹以情韵取胜,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她的色彩素淡清纯、含蓄温润,决不是姹紫嫣红、艳丽眩目的,使人能够得到无穷的视觉愉悦和心灵的感受,却又难以用语言来表达;兰花的形态意趣,即使是善于绘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体味来描绘兰花的形状,不能与兰花的神韵相像。兰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亵玩,但又是“不可以一日无此君”的。四、1、A2、D3、A4、(1)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啊!(2))(兰花)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芳香。附【乙】文译文: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n-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支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他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沁园春雪》【过关检测答案】 1、沁园春、雪 2、⑴只剩下⑵立刻⑶等到 3、⑴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⑵江山如此多妖,引无数英雄竞折腰。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⑴上片写景,寄托了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和赞美之情;下片抒发了对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无比依赖和热爱的激情。 5、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6、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描写;议论 《卜算子咏梅》【过关检测答案】1、C2、C3、C4、D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n-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6、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木兰诗》【过关检测答案】一、⑴对着;门 ⑵织布的梭子 ⑶只 ⑷思念 ⑸文告 ⑹表示多数,不是确数 ⑺为此;买 ⑻早晨 ⑼战争 ⑽过 ⑾北方二、(1)①买;②集市(2)①军机军事②织布机(3)①买②雇,租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四、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⑵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啾。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五、⑴A⑵C⑶B⑷B⑸C⑹C《观刈麦》【过关检测】参考答案1、《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暮江吟》2、2、⑴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⑵荷:肩挑;用篮子盛着食物,这里即指饭篮.⑶秉:用手握着。⑷敝:破旧。⑸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⑹晏,晚。3、(1)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3)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n-(4)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5)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6)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4、答:把劳动人民的艰辛和官吏的富足作对比,突出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赋税的繁重,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统治阶级的不满。5、答: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却“曾不事农桑。”自己在任却解决不了农民的问题。“不能忘”农民在烈日下拼命劳作,和贫妇人拾穗充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对劳动人们的同情。6、农民冒着酷暑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一位贫苦农妇之口诉说当时赋税的繁重和农民生活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自己的愧疚之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7、答:这两句实写诗人看到农民割麦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刈麦者矛盾的心里,又热又累渴望休息却希望天再长一些在多干些活。【能力拓展】参考答案:1、白居易香山居士2、dāngù3、C【中考链接】参考答案(一)1、“力尽不知热”反映了刈麦者的矛盾心理,并非是他们不知热,而是为了抢收,为了活命,再累再热也得忍着、挺着。2、繁重的赋税逼得一些农民失去田地,即使是有田的农民将来也有可能失去自己的田地。3、这几句议论抒情的句子通过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辛苦品亏的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n-(二)1、正面侧面2、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3、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三)1、叙事农民的辛苦以及赋税的繁重抒情议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两句实写诗人看到农民割麦的情景,生动形象的刻画了刈麦者矛盾的心里,又热又累渴望休息却希望天再长一些在多干些活。(四)1、农民在烈日下割麦贫妇在烈日下拾麦2、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和自己的愧疚之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不满。《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答案过关检测1、宋辛弃疾词牌名陈同甫2、部下肉了结恢复中原之事3、可怜白发生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6、可怜白发生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悲壮肃杀的气氛。9、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描写了战争爆发前的情状,斗志昂扬,气氛悲壮。10、从视觉和听觉,生动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11、即是议论又是抒情,将忠君爱国与求取功名紧密联系在一起.--\n-,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12、诗人由豪壮的回忆回到残苦的现实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13.主旨:表现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14.士兵们欢欣鼓舞,在分享将军给的烤肉,军中奏起了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秋高气爽的季节接受将军的检阅。能力拓展答案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2、: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3、可怜白发生!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6、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中考链接参考答案:(一)(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二)1.示例: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2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n-(三)1(1)从内容(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4)从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2、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四)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忠恿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使至塞上》答案1、唐王维诗中有画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5、使问边居延大漠长河落日萧关燕然6、这两句写塞上秋景,以蓬、雁自比,表现诗人孤独伤感的情怀.--\n-7、直写孤烟之高,圆写落日之低,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描写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阔鲜明,气势雄浑。8、茫茫的大漠里,袅袅炊烟直上云霄,远处黄河尽头是一轮滚圆的落日。9、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诗人因受排挤而孤独伤感的情怀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中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能力拓展】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光落日圆。(2)征篷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答]香菱对“大漠”、“长河”两句诗的体味是有道理的。因为大漠之“大”,茫无边际,且无树、无山、无其他景物,更显孤烟之“孤”、长河之“长”。孤烟之所以“直”,是因为大漠秋季与春末处于高气压中心,晴朗无风,狼烟便直上如缕,显得挺拔;而落日在天地相接之处,更显其圆圆的形状和红彤彤的色彩。这一“直”一“圆”的景物在大漠无边无际而又空旷荒凉的背景上,构成一幅何等醒目,何等苍劲、雄浑、神奇的画面!参考答案(一)1、B2.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户”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n-1、1、D2、“直”字,表现了打磨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2、1、D2、使:出使;征蓬:飘飞的蓬草3、1、B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黄鹤楼》【过关检测答案】1、指(汉阳林木)分明可数。家乡2、A.√,B×,C×,D×。3、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4、寂寞、惆怅;5、“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归园田居》【过关检测答案】一、D二、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三、1、作者辞官归田,虽耕作不佳却乐在其中,可见其本意在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安适。.--\n-2、辛苦而美好的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3、田园4、“种豆南山下”,语言亲切朴素,明白如话,以平淡的口吻写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及自己闲适寡欲的心境。“带月荷锄归”,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5、从诗的内容看,可理解为辛勤耕种期待收获——多收些豆子。从诗的主题看,是指希望能隐居田园,远离官场的污浊,在自然美好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6、这首诗描写诗人归隐后的日常劳动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耕种生活的热爱,对官场黑暗生活的厌弃。7、“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n-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