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文言文实词教案 16页

  • 136.00 KB
  • 2022-08-26 发布

2018届文言文实词教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届高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阅读(教案)课题: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盘点词类活用的几种形式,回顾复习课内知识点。教学难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的理解。教学课时:一周左右教学过程:【考点阐释】文言文阅读主要考点有: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子翻译、文言句式、断句、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分析。其中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多为“常见文言实词”。“常见文言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主要包括《新课程标准》上所举的120个实词,还包括初高中课本及学生尚未接触到的典范著作中经常出现的实词。我们以课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主要有:(一)1.一词多义2.古今异义3.偏义复词4.通假字5.词类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等)(二)文言句式主要考查: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三)文言虚词考查十八个: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本教案以《全优课堂》文言文实词部分为蓝本,适当增添了一点练习题第一课时一词多义(对应资料P163—P165)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的理解:(1)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①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路途、道路”。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②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其他意义。如“道”16\n本义为“路途、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为“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如“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关”本指“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为“关卡”。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③词的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面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是“野草”,比喻义是“不值得珍惜的事物”。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点滴经验——“点滴”比喻零星的,微小的。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④词的假借义:所谓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具体见后面“四、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要求熟记初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通假字(2)掌握多义实词的方法有:1.巧记本义引申解(1)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①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②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本义:头和颈比喻义:某个集团的领导人(2)试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并试着寻求义项间的联系。除①赵王扫除自迎,执主人之礼,引公子就西阶。(台阶)(《史记·魏公子列传》)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指南录后序》)③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修治,清理)(《五人墓碑记》)④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清除,废除,除掉,去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⑤爆竹声中一岁除。(过去,逝去)(《元日》)解析:义项间的联系:“除”本义是“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修治、整治”“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3)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身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体”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亲自”16\n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自己”“自身”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身孕”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性命”解析: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精要点拨对常见常用的多义词,要了解多义词的意义衍变分化的规律和特点,它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识记多义词,一定要找出其本义(工具书中一般列为第一条)或基本义项,寻求众多义项之间的关联。例如,从:会意字,像两个人相随行走在路上。本义:跟随、随从。如“吾从而师之”。引申义:①听从、服从,如“从善如流”;②次要的,如“从犯”;③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叫从(zònɡ),如“从弟”。2.紧扣语境推敲解试写出“黠”字在句中的意思。(1)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促织》)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狡猾。(贬义词)(2)齐武成帝子琅琊王,太子母帝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聪明。(褒义词)精要点拨每个词语虽然都有它自己的含义,但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含义不同,或为本义或为引申义。只有紧扣语境,才能确切地解释词语。例如:解释下文中加点的“过”的意思。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过”有动词义、形容词义、名词义等多个义项。首先确定这里的“过”应是一个动词。“过”作动词有“经过”“拜访”“犯错误”等义项,结合语境,只有“经过”和“犯错误”两个义项比较合适。再看下一句楚厉王的解释,显然,“犯错误”更符合上下文语境。(3)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举例“亡”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如“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不见和人的死亡。丧失物质亡:逃亡、隐避(本义)     死亡     灭亡(引申义) 16\n2.抓住词义引申的一般趋势: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诗经•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4.要集中记忆。(见120个实词表)(4)实战演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就(1)金就砺则利(     )(2)连辟公府不就(     )(3)一蹴而就(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5)若无罪而就死地(     )(6)乃谢客就车(     )[答案] (1)接近,依靠 (2)赴任,就职 (3)成功,达到目的 (4)即,就 (5)走向,走上 (6)上,登上2.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秦贪,负其强(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答案]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第二课时古今异义(对应资料P165-P167)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16\n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1)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本来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所发展,应用的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这种词义是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河”,古代仅仅指黄河(饮于河、渭);现在则是一个普通的名词,成为河流的通称。(2)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狭小。词义缩小主要有两类:A.程度减弱。如“病”,古义指严重的疾病,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君之病在肠胃);而今天的“病”一般指所有疾病,程度减弱了。B.范围缩小。如“臭”,古代指气味;现在则仅仅指臭味。(3)词义转移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为表示另外一种对象,这就叫词义的转移。主要有以下几种:A.由表示甲事物转化为表示乙事物。如“颜色”,古义指容颜、脸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今义指色彩。B.由表示甲动作转化为表示乙动作。如“去”,古义指离开、距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今义是“到……地方”。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化为表示乙义的范围。如“鲜美”,古义有“鲜艳美丽”的意思(芳草鲜美);今义则是指食物味道好。它所表示的范围就由表示事物外在的颜色转化为表示事物的味道。D.由表示甲义转化为表示乙义时,词性也发生了转移。如“牺牲”,古义指猪牛羊等祭祀品(牺牲玉帛,弗敢专也);今义指“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自己生命”。(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古今词义在演变的历史过程中,褒贬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A.褒义词转化为贬义词或中性词。如“风流”,古义指杰出、英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今义多指轻浮放荡,含贬义。B.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如“乖”,原指偏执、不顺服(行为偏僻性乖张);现在是“听话”“安顺”之义。C.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如“鄙”,古义表示“见识短浅”,是一个中性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义指品质恶劣,成为贬义词。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不要把古代汉语的两个单音词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如: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祖父:今义:父亲的父亲,即爷爷;句中古义:祖辈和父辈】②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非常:今义:很,十分,;句中古义:不同寻常的】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论:今义:不管,不论;句中古义:更不必说】④吾从而师之。【从而:今义:表结果目的的连词;句中古义:跟从并且】16\n⑤虽然,犹有未树也。【虽然:今义:虽然;句中古义:虽然这样】⑥可谓智力孤危【智力: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句中古义:智谋和力量】⑦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今义: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句中古义:前例、旧事】⑧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无聊:今义:精神空虚,没有寄托;句中古义:没有依靠】⑨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今义:上级对下级的命令;句中古义:指出来给……看】⑩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今义:向前迈进;句中古义:上前献上瓦罐】[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3.实战演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答案] (1)“中间”,古义是“中间夹杂”,今义是“当中”;(2)“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3)“宣言”,古义为“公开扬言”,今义为“表示政见的公告”;(4)“16\n烈士”,古义是“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5)“牺牲”,古义指“作祭祀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而死”;(6)“因为”,古义是“因此写”,今义是“因果连词”;(7)“故事”,古义是“旧例”,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8)“多谢”,古义是“多多劝告”,今义是“十分感谢”。第三课时偏义复词(对应资料P167-P168)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偏义复词一.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特殊实词多关注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是一个字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合成词)为主,两个字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即复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较典型的两类词。同义复词,是指构成合成词的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同。如“根本”中“根”“本”都是指“植物长在土里的部分”,“谤讥”中“谤”“讥”都是“批评”的意思。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如:“他有个兄弟在北京读书”,“兄弟”指“弟弟”;“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得了”,“好歹”指“歹”,多指生命危险;“他可惹下是非了”,“是非”指“非”,多指口舌麻烦。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也不少,课本中就有不少实例。如:①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句中只有“园”的意义。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家”是大夫的封地,此处只有“国”的意义。②两个语素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异”的意思虽说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比例不是太高,但如果不了解、掌握它,就会成为阅读的障碍。如何掌握呢?一要弄清两个语素的构成方式——意义上相近或相对,二要结合语境加以揣摩、判断。如“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中的“车骑”,结合下句则可知偏在“车”义。偏义复词具有临时、动态、借用的性质,一定要借助语境判断。需要注意的是:同义词连用与偏义复词很相似,而考生要善于把二者区分开来。同义词连用时,其中的每一个实词的意义都有所保留;而偏义复词,是在某一语境下,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失去了。如“无毛羽以御寒暑”(《汉书·刑法志》)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两个句子相比较,前一句中的“寒暑”是偏义复词,偏在“寒”义;后一句中的“寒暑”是两个单音节词,兼有“寒”“暑”的意思,是两词连用。二.试题分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答案 C16\n解析 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出入:本义指出去和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的意义,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B项种果树的地方叫“园”,种蔬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偏指“园”。C项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D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偏取“亡”的意义,用以强调蜀汉所处的艰难形势。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种用法。2.判断下列句中有无偏义复词。如有,请指出并释义。(1)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奉使往来,无留北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巷陌”,偏在“巷” (2)无。“庠序”是同义复词 (3)“异同”,偏在“异” (4)无 (5)“往来”,偏在“往”3.实战演练: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偏义复词,并分析其含义。(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其日牛马嘶(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蟪蛄不知春秋(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答案] (1)否。小小大大之意。(2)是。偏义在“马”,“牛”为衬字。(3)是。偏义在“亡”,“存”为衬字。(4)是。偏义在“母”,“父”是衬字。(5)是。偏义在“姥”,“公”是衬字。(6)是。“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偏义在“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第四课时通假字(对应资料P172-P173)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通假字一、通假字:依据条件,准确判断1.通假,指的是古文中有些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和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通用字和假借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16\n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二、试题分析1.试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兹”是否通假。如通假,试说明其通假理由。①总此十思,宏兹九德。②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兹”是“这”义,不通假。②“兹”,通“滋”,更加。因为“兹”主要是“这”义,用“这”义无法解释,且“兹”与“滋”又音同形近,符合通假特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父没,或劝之仕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C.星队、木鸣,国人皆恐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答案 B解析 B项属:连,跟着。A项“没”通“殁”。C项“队”通“坠”。D项“辩”通“辨”。精要点拨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对于通假字,除靠平时的积累外,还要依据通假条件,判断该字是否通假。这两个条件为:①通假字自身特点,a.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已看不出相通了),b.字形相似;②语境条件,在具体句子中,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以考虑通假。3.实战演练: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系向牛头充炭直(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4)甚矣,汝之不惠(5)或师焉,或不焉(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7)赢粮而景从16\n(8)风吹草低见牛羊(9)张良出,要项伯(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答案] (1)坐通座,音zuò,座位;(2)直通值,音zhí,价钱;(3)反通返,音fǎn,回归;(4)惠通慧,音huì,聪明;(5)不通否,音fǒu,不;(6)倍通背,音bèi,违背、背叛;(7)景通影,音yǐnɡ,影子;(8)见通现,音xiàn,露出;(9)要通邀,音yāo,邀请;(10)知通智,音zhì,智慧;(11)具通俱,音jù,都;(12)生通性,音xìnɡ,资质、本性。第五、六课时词类活用(对应资料P168-P172)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层级B级。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概念: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活用的词类:在文言文中,通常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才出现活用现象。名词的活用有:(1)名词活用为状语(2)名词活用为动词(3)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2)动词的使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4)形容词为动用法数词用作动词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动词例: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水:游泳)②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刃:用刀杀)③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下:咽下)小结一:能愿动词能愿动词(能愿动词,也叫“助动词”,是表示可能、必要、必然、意愿、估价等意义的动词。例如:表示可能:能 能够 会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表示意愿:愿意 乐意 情愿 肯 要 愿 想要 要想 敢 敢于 乐于16\n欲;表示必要:应 应该 应当 得(déi)该当 须得 犯得着 犯不着 理当;表示估价:值得 便于 难于 难以 易于。)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树:种植)⑤驴不胜怒,蹄之(蹄:踢)小结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⑥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帝王:称帝称王)⑦吾师道也……(《师说》)(师:学习)小结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⑧沛公军霸上……(军:驻军)⑨凡吏于土者(吏:做小官)小结四:名词后带了介宾短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⑩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小结五: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12)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韩信拜将》)(臣:使……为臣)13)吾从而师之。(《师说》)(师:以……为老师)1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以……为宾客)小结六: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①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②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例如:“达其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2)名词用作状语1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上:向上,下:向下)14)日削月割。(《六国论》)(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1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南:向南,西:向西)小结一: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1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目:亲眼,耳:亲耳)17)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隶:像对奴隶一样)18)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船:用船)16\n19)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0)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舟:乘船)小结二: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总结(名词活用):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不能带宾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区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名词用作状语有6种形式,详见《全优课堂》P1682.动词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16\n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③外连横而斗诸侯④毕礼而归之⑤操军方连船舰,可烧而走也⑥宁许以负秦曲16小结一: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活用为使动用法。(2)动词活用为名词⑦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财物)⑧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来到这里的人)小结二:动词在“之”“其”的后面作主语或宾语时,活用为名词。(3)动词的为动用法1、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为……祈祷)2、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泣:为……哭泣)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哀:为……而哀)4.伏清白以死直兮.《离骚》  (死:为……而死)  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16①将军身披坚执锐②是故圣亦圣,愚亦愚16小结一:形容词在动词后面和形容词做主语或宾语时,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用作动词16③天下苦秦久矣④素善留侯张良16小结二: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就活用为动词。(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6⑤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⑦完璧归赵⑧故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也⑨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⑩过当则伤和,是以微其齐(剂)也16小结三: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产生了使宾语发生某个动作的意思,宾语成了动作的主题,活用为使动用法。(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611)渔人甚异之12)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13)且愚人尚羞之,况于将项乎1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15)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16)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6小结四:形容词如果带上宾语,而宾语又是表示心理活动,就活用为意动用法(以……为……,认为怎么样)。(5)形容词活用作为动用法16\n念悲其远也 《触龙说赵太后》(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伤)4.数词用作动词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数词“一”用作动词:看作一样)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数词“一”处在谓语的位置,用作动词:是一样的)③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数词“一”用作动词:统一)总结: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一种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读音。我们在复习中关键在于掌握其规律。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哪些方法?1.积累是基础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解题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具体措施有二:其一,记住典型例句。高考文言实词,基本能在中学教材中找到实例。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熟读典型例句,记住常见义项,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其二,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2.紧扣具体语境是关键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1)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例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2)联想迁移法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再例如:“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3)语法推断法16\n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推断。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中,它作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作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4)互文对举法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词义,我们从该句的对仗特点来看,“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再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5)通假代入法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6)常识识记法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如: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作,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16\n1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