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文言文教学 5页

  • 70.50 KB
  • 2022-08-26 发布

浅论中学文言文教学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浅论中学文言文教学多小龙【摘要】: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存在的一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教学一直以來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同样也是令广大中学生谈之色变的“拦路虎”。但是,我们乂不能舍弃他,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式的存在,语文教师有必要教好文言文,每个中学生都有义务学好文言文,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负责,也是对自我的负责。本文从文言文的朗读、文言文的译解、文言文的屮心人物或事物、文言文的情感体验、文言文的历史文化传承等五个方面初步阐述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以期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促进文言文教学进展的新篇章,给广大同仁提供一些建议或者意见,以共勉之。【关键词】:翻译文化传承中心人物兴趣提高【正文儿古文课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费劲口舌大讲特讲时,台下一脸茫然者有Z,不知所云者有Z,昏昏欲睡者亦有Z。文言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已是教者所共识。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指出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确实都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中学的文言文考试考点不外乎以下几种(以高中为例):1、对实词虚词的理解:①一词多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②古今异义;③通假字、④偏义复词。2、理解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纲》规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贝I」、者、之”18个虚词和教材中常见的17个文言虚词:安、但、耳、夫、盖、故、或、即、既、然、虽、遂、惟、已、矣、犹、哉)。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谓前、宾前、定后、介后)词类话用。4、理解句式分析归纳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5、番羽译句子。针对以上的考点,教师往往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只是记住了在某一情景下的固定含义,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合理的运用和掌握,从而得分普遍不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死记硬背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与自觉性。所以,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耍激发\n学生的兴趣,这是无可争议的。如何找到兴趣这把打开学生自主学习性的“钥匙”,搭建一个学习文言文的平台就是接下来的将要阐述的内容。一、教学中的朗读不可忽略作为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其中,在朗读中有几点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朗读好一篇文章的关键。首先,要读准字音。某些时候会遇到异读或者要轻读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例如:《愚公移山》中,“河曲智叟亡W11以应”;或者《木兰诗》中,“可汗kOhdn大点兵”;又如《鸿门宴》中,“沛公欲王wdng关中”。另外,文言虚词通常轻读(否定副词“不”、转折连词“而”等则要重读)。其次,要读好句读。句读,说明白一点就是停顿。《礼记•学记》中说:“比年入学,屮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指离析句读的能力,古人都把句读训练当作主要内容,说明句读重要性。朗读时可以从语音和意义两方面来停顿,总的原则是不能读破。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应稍作停顿。如“若夫/淫雨菲菲”,“故/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古代是两个单咅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咅词的,要分开读。女小“可/以一战”。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來停顿,使语意更明显。“主语一谓语”之间有停顿: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动词一宾语”、“动词一补语”之间有停顿:如“亲/贤臣,远/小人”现在的中、高考中出现了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之类的问题。这正是在考试中体现出了文言文诵读的重要地位。第三,要熟读文章。苏轼在《送安惊落第诗》屮有这样一句诗:“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说文章读多了,通过自我思考就能得出自己的见解,同时也验证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时,我们也不能死记硬背,在熟读文章的时候,也要理顺文章的结构去记忆。比如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屮,第一段是写发现小石潭,然后从第二段开始以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小石潭的各个方面。这种以时间和空间为结构的是最容易理解的结构,也是容易背诵的。二、文言文的译解文言文作为古代的书面语,具有时代的特色。作为一个语文老师,特别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我们不仅是要向学生解释文言文里的内容,并且还要让学生理解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含义。首先,作为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讲课时要细致和耐心的交代文言文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学生是生活在21世纪的人,对于古代人的生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了解,所以他们无法了解在那个特定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而我们老师,对于历史和朝代有过比较深刻的了解和研究,所以,我们讲课之前必不可少的要先交代清楚。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果学生不知道宋代是一个积弱积贫的社会,不知道范仲淹坎坷的人生经历,那就无法理解这种心忧人民,心忧天下的情怀。又如杜甫诗《茅\n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到“愿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后杜甫颠沛的经历,也就不懂那种为别人考虑的感受。其次,时代背景只是“开胃菜”,只是讲一篇课文的前提,我们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到“主菜”一一正文上。文言文的难理解,就注定了我们不能简单的去读句子,还必须要翻译岀来,即用今天的书而语去代替古文。当然,我们老师不能就直口的翻译出来,还必须让学生学会去翻译。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所以,让学生学会翻译是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翻译必须要准确,特别是一些关键字词。如,《后赤壁赋》“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其中“几何”、“复识”就是关键,只要翻译好了,就可以的到一个比较完整和准确的句子。最后一步,即是要把整篇文章的所有句子合起来,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重要的是通顺合理,衔接恰当。最后,真正用自己的话理解文言文,通解文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能够翻译或许并不能说就懂了一篇文章,因为要真正的理解,就必须得岀自己的见解。学习了一篇文章,教师还应该在最后阐述自己的看法来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得出他们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理解,有了新的看法,才会有新的生机。三'文言文的中心人物或事物古代的文章,无论诗歌、戏剧、传记等等,都有一个主要描写的对象,这个对象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也是整篇文章花人力气浓墨重彩的地方。可以说,一切的赞美、褒贬Z词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在转,所以,抓住这个屮心的人物或者事物,文章的叙述主题就豁然开朗了。对于中学生而言,一篇文言文的主要描写对象应该很轻易的就能找到,对于这个中心的人物或者事物也是学牛最关心的存在。下面就简要的叙述如何找中心人物或者事物以及对它的分析和梳理文章。第一,要通读文章,这样才能找到描写的主要对彖,这是对于一些题目没有直接说明中心人物或者事物的文章而言。当然,一些直接说出了文章主要描写对象的就不必去通读就能知道了。如,《五柳先生传》,中心人物就是在写陶渊明的。又或者是戏剧《西厢记》,没有肓接点出主要描写的对象,但是通过读遍全文,我们就能够知道在写张生和崔莺莺这两个中心人物。第二,对于中心人物,我们要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社会关系,这些或许都隐藏在文章当中。如果是在文章当中,这便是传记类的文章,对于这种文体,只要熟读文章,就不难提炼岀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褒是贬,一目了然。当然,如果在文章题目中看不出中心人物或事物,那么就必须去读懂文意,理顺思路后,中心就出来了。最后,以文章主要描写的人物和事物为中心,相信不难梳理文章,这里就不再作赘述。四'文言文的情感体验龚自珍诗云:“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让我们看到了落花的有情有义。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所以才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感叹美好的人\n生。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只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技术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借着教育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和情感的体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打造有情感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情感的人,并把这种情感带进课堂。通俗的说就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热爱文字,钟情与文言文。记得梁秋实先生在一次演讲屮说道,他最佩服梁任公,有一次听他讲课讲到《桃花扇》屮“高皇帝,在九天,不管一一”那一段时,任公悲从中来,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山拭泪,听讲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也泪下沾襟了。这不就是说明了教师情感渲染的重要性吗?所以,只要教师在课堂上以真情投入了文章,就一定会感召学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其次,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的作者更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篇文言文都是每一个古代先哲的情感寄托,充满了高尚的情操。作为语文教师,耍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文言文的情感资源,让他成为孕育学生情感的斥土。就像学习了范仲淹的《滕王阁序》后,我们就能体会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民情怀,于是让更多人的能够“达济天下”,不是“独善其身”。还有《陈情表》屮对祖母的孝,感人肺腑、情真意切。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情感的体验,如多媒体教学等。只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一切就能水到渠成,让学生爱上文言文,爱上课堂。五、文言文的历史文化传承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传承中国古文化之精髓,这应该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根本之所在。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中的瑰宝,它始终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文言文教学于是就必然承担了传承中国文化的使命。从中国最古老的官学开始,到孔子开创的私学,再到官学私学并行,2000多年来,文言文的这一使命没有发生变化。文言文是精简、凝练、雅化的书面语,具较高的稳定性。烟如浩渺的古籍古典,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记录了他们的思想、行为等。如果不懂古文,则无法知思想之源,更无法知古以鉴今;不通古文,则无法真正的领悟中国有形文化与中国传统中无形的精神力量,更无法真正理解中华文明。在今天,文言文在语文课本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考试中也占了重要的比例,这说明了当代教育对文言文的重视。对于教师而言,文言文教学就有了他重要的历史使命。首先,是最基本的使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一改以往大家熟悉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提法,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并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指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牛的语文素养文言文历史的悠久性具有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优势,有利于让学生真正的认识自我,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次,更重要更本质的使命:传承文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在当代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在世界局势变幻不定的情况下,教师教好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有助于我们坚持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让社会得到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八总丄,教好文言文是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学好文言文是每个中国\n人应有的责任。文言文的传承任重而道远,文言文的教学也有待于改革和探索,希望有志Z士继续再接再厉,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H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张子富.浅谈屮学生的文言文教学・〔J)•百度文库,2010,10(1)[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4]百度网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