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8 M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n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考试大纲》要求\n高考文言选段的特点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文言选段,不难发现这些规律: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二十四史》。\n2.从内容上说,选段的材料内容主要集中在南北朝至宋的这段时间内,选文的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试题设置题都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考生不可能非常准确地理解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但借助语境,可以较为准确地推知文章梗概。反过来,学生在知道文章梗概后可以来猜测相关的疑难语句,提高自己的得分率。因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理解史传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极其重要的。\n根据所选文章的体例特点,在考试前集中复习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的对策有:一、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因为《二十四史》都是正史,记叙历朝历代文臣武将的篇章很多,而试题选文的主人公也大都是有定论的将臣(即使主人公不是将臣,文章中也有朝廷吏政的内容),记叙其生平时任职的交代、职位的变迁都要涉及到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同时,掌握这些词语对准确理解人物生平所为及相关的官场沉浮很有帮助。\n常见的职官变动词语有这样一些: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缺职;改:改任官职。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任;担任;权:暂代官职。\n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左迁:降职;罢、免:罢黜、免去官职;黜、废:废弃不用。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例如,①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②行:迁左丞,行徐州事;③主(掌管):“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勃:人名。《史记·吕太后本纪》)需要特别提及的是选段文字一般包含有主人公行事的后果或影响(史书传记的体裁所定),而这种后果或影响很多时候在官职的升降之中可以得到直接的反映。\n二、了解一些常见职官词语的含义。在其位,谋其政,知道了某种官职的具体含义就能够推知选文中人物的适当言行。举例说明:很多高考复习书中都有一篇“张嘉贞”的选文,其中有这么一段:……翌日,(张嘉贞)拜监察御史,开元初,拜中书舍人,迁并州长史、天平军节度使。有告其反者,鞠之无状。玄宗将罪告事者,嘉贞谏曰:“准法,告事不实,虽有反坐,此则不然。天下无虞,重兵利器,皆委边将。若告事者一不当,随而罪之……不宜为臣而绝言事之路……\n在分析综合的小题中,设置了一个有关职官的干扰项:“张嘉贞在监察御史任内被人诬告,但他宽宏大量,劝阻玄宗不要加罪诬告者。”根据文章意思,诬告内容是边将谋反,而监察御史是京官,没有“重兵利器”,而在张嘉贞担任过的职务中(加点的词语),只有“节度使”才掌握兵权,因而这个干扰项是错误的,应该是张嘉贞在节度使任期内被人诬告。\n可见,适当了解一些常见官职的含义是必要的。下面进行一些归类:1、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2、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3、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此外,还有一个常见词:掾(yuà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为临菑市掾。(2001年高考)\n文言文阅读步骤对这种传记选段的阅读,目的有二:一是了解文段的梗概,知道叙事的脉络;二是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能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两点之外,还附加有找出题目中与原文相抵牾的地方。总起来说,阅读应该围绕“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一个主干来抓信息要点。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来阅读:第一步:整体阅读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用符号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明确选段的梗概。特别提示: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不要在个别词句上纠缠。\n第二步:细读题目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正确项。特别提示:要善于联系已有知识,实现知识迁移。\n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最后一题较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另外一项的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能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特别提示:应该尊重原文,不可以偏概全。\n第三步: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特别提示:此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熟练运用,可少走很多弯路。切记!\n高考文言文实词复习\n解读考纲考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B级(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解释)“常见”是指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是120个实词实词考查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五种\n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120个实词,掌握实词的推断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巩固,学以致用\n文言实词“常见实词”,我们以“文言文常用实词表”及课文注释中的实词为重点,把一个个的实词置于一定的语境之下,即一个个的句子,根据上下文意限制判定该实词的义项。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偏义复词\n(一)通假字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同“早”,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n[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2.赢粮而景从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5.风吹草低见牛羊6.乃善刀而藏之7.离骚者,犹离忧也[倍]通[背],背叛之意。[景]同[影],像影子一样。[知]通[智],智慧。[坐]同[座],座位。[见]同[现],露出。[善]通[缮],修治。[离]通[罹],遭受。参阅优化方案通假字的考查157\n古今异义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的改变以及单双音的变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n(一)古今异义1.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nl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n2.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n练习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沛公居山东时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③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n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n练习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颜色不少变③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n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⑤因为长句,歌以赠之⑥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⑦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古义:攻克。今义:抬起。古义:跑。今义:行走。\n4.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n练习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②吾羞,不忍为之下。古义:盟约。今义:限制。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n5.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n6.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n练习5.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义: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n④天下云集响应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③先帝不以臣卑鄙\n练习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愿为市鞍马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古代指大腿,现在指臀部、屁股。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现指城镇、集市。古义指告诫、告诉,现已不用,现用于指感谢。\n7.名称说法的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n练习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①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②(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③璧有瑕,请指示王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现在表示宣告,声明。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n词语古义今义例句亲戚父母兄弟,统指亲人旁系亲属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妻子妻子儿女爱人(女方)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国中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非常意外事故(名词)很、大(副词)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1、缘故,名词2、表原因的虚词3、用来,靠它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余叩所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n词语古义今义例句用心因为心思读书用功或肯动脑筋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美人妃嫔美貌女子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鱼肉鱼和肉鱼的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左右侍卫人员1、方位词2、控制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牺牲作祭礼的牲畜为正义而死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山东崤山以东、函谷关以西山东省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侯\n词语古义今义例句故事先例、旧事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南面面向南而坐,即称帝南边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可怜1、可爱2、可惜值得怜悯可怜体无比可怜辜负好韶光于是在此承接连词吾祖死于是\n词语古义今义例句指示指出,给人看。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品头或书面意见璧有瑕,请指示王行为行,品行;为,是举动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以为把…当做认为以为神可以可以…凭能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从而从跟随;而而且。连词吾从而师之祖父祖辈和父辈爷爷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n词语古义今义例句前进走上前;进献。向前行进,思想进步相如前进缶,……不必不一定用不着,不需要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智力智谋;力量。理解事物的能力可谓智力孤危长者有德行的人年长的人以公子为长者婚姻姻亲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胜所以自附为婚姻参阅优化方案古今异义的考查157\n一词多义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一是要掌握一个词的常见义项,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较大的义项;二是掌握联系语境推断的具体含义的方法;三是注意古义与一词多义的交叉现象。\n(三)一词多义词的本义: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1.战则请从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3.范增数目项王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跟随][攻伐][眼睛][换取]\n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的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词的引申义:\n[例]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自己”“自身”“身孕”“性命”\n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读书人”(胜不敢复相士)“有才能的人”、(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士兵”。\n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选择”“辅佐帝王的人”\n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曹操遗权书曰或凭几学书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书本知识书信书籍写字书法奏章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思,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思,由本义引申或假借而成。\n词的比喻义: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的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n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昼夜勤作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n(二)偏义复词◆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赏罚褒贬),不宜异同。昼夜勤作息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异同:偏义复词,不同。作息:偏义复词,劳作。去来:偏义复词,离去。\n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园圃:偏义复词,果园。公姥:偏义复词,婆婆。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n1、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恩惠)⑥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喜欢)⑥⑥隐藏反馈练习:\n2、指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词的意义A、璧有瑕,请指示王B、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诸侯C、秦王大喜,传示美人及左右D、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古义:指出,给人看。今义:为指导工作而发出的品头或书面意见古义:肴山以东、函谷关以西今义:山东省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今义:读书用功或肯动脑筋\n3、指出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项()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近腊月下,景气和畅B、小知不及大知: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C、三餐而反: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D、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猥不敢相烦通“消”,消散通“智”,智慧。通“返”,返回。通“褥”,草席。无:通“毋”,不要C\n4、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①朝服衣冠(zhāo早晨)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③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⑤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⑥期年不听朝(通“潮”)⑦坐南朝北(对、向)⑥⑥朝政\n5、下列加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渌水荡漾清猿啼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左右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C.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拉)(牵,拉,引申为掉转)迫近凄清清脆险要的地方稳定、稳固D\n6、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①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②动以朝廷为辞(借口)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④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⑤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古代的一种文体)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⑦大礼不辞小让(推辞)⑦⑦讲究,计较\n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曾 乘 诚 除 辞从 殆 当 道 得度 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过 何 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假 间 见 解 就举 绝 堪 克 类怜 弥 莫 乃 内 期 奇 迁 请 穷去 劝 却 如 若 善 少 涉 胜 识使 是 适 书 孰属 数 率 说 私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 微 悉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 阳要 宜 遗 贻 易阴 右 再 造 知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坐新大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n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数词的特殊用法七个方面。其中尤以名词作状语,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意动为重点。\n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的词类活用的推断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巩固,学以致用\n(五)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n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置人所罾鱼腹中4、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5、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6、顺流而东一、名词用作动词7、舍相如广成传舍8、左右欲刃相如9、乃使从者衣褐舍:安置住宿刃:用刀杀衣:穿王:称王籍:登记罾:捕捞侯:称侯家:安家东:向东流\n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外连衡而斗诸侯3、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4、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5、吞二周而亡诸侯6、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7、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8、欲因此时降武二、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王)(使……为边界)(使……生)(使……长肉)(使……争斗)(使……灭亡)(使……灭亡)(使……为王)(使……投降)\n1、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2、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3、孟尝君客我4、越国以鄙远,君之其难也。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三、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以……为边邑)(把……当作客人)(以……为先以……为后)(以……为侣以……为友)(以……为师)\n(2)名词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天天、一月月,合起来引申为慢慢、逐渐。\n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四、名词用作状语类型:\n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⑶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演练:找出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的词语并归类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2、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⑵乃丹书帛曰“陈胜王”⑶速去,不然,将杖杀汝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像影子一样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像对待兄长一样当面用船用杖用丹砂\n⑴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⑵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⑶外连衡而斗诸侯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⑴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⑷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⑸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在内部在朝廷上对外向东向北向西向东向南向东北向上\n反馈练习:1、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序八州而朝同列乃朝服,设九宾B、履至尊而制六合有郑人买履者C、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会盟而谋弱秦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杖汉节牧羊D\n2、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置人所罾鱼腹中惠等哭,舆归营B、空以身膏草野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C、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D、乐琴书以消忧稍稍宾客其父A\n3、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卒廷见相如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B、谨庠序之教树之以桑C、则刘病日笃上食埃土,下饮黄泉。C\n2.动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流血漂橹”中的“亡”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n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出、入:产品、收入得:收获、心得作、制:措施、制度谗、讥:诬陷、嘲讽的话捕:搜捕活动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饮:饮料、汤食\n(2)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①外连横而斗诸侯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以夭梅病梅为业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李牧连却之⑥中军置酒饮归客斗:让……争斗屈:使……弯腰夭、病:使……弯曲,使……生病鸣:使……发出声音却:使……退却饮:使……饮酒\n(3)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中的“哀”,就是“为……哀怜”之意。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泣:为动用法,为……哭泣死国:为国事而死哀:为……哀悼哀:为……哀叹\n3.形容词的活用(1)活用作名词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n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晓看红湿处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⑤险以远,则至者少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固:坚固的地势红:红花绿、红:绿叶、红花。“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险”“远”:险峻、距离远的地方“远近”:天下的人高:高处\n(2)用作一般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是“走到尽头”的意思。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恐事穷且得罪,乃再诣相府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⑤此诚雕虫之戏,不足为多也穷:看尽穷:揭穿美:赞美高:升高多:推崇,赞许\n(3)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昂其直,居为奇货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弱:使……弱高:使……高,抬高昂:使……高昂弱:使……弱愚:使……愚笨\n(4)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予怪而问之渔人甚异之④贵货而易土患志之不立小:认为……小怪:认为……怪异:认为……奇怪贵:认为……贵重患:以……为忧患\n4.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n①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④二三其德一:专一贰:背离二三:不专一,不忠诚\n反馈练习:1、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小学而大遗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行善而备败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A\n2、下列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范增数目项王项伯杀人,臣活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欲因此时降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D、善万物之得时宾主尽东南之美C\n一、语境分析推断二、结构分析推断三、语法分析推断四、联想分析推断五、邻字帮助推断六、成语对应推断推断词义技巧\n①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n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n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从“生而聪慧”“笃爱之”等词语可见“黠儿”为褒义,故选B。\n分析:从上文看,“哀愈毁礼”是说母亲去世,由于悲哀过度丧事超过了一般的礼节。“每至……”是“每到……的时候”;再从字形看,“踊”从“足”,是“跳跃”的意思,与“哭”并列,是说痛哭及极度悲哀的情状,因而可推断为“”。母丧去官,哀逾毁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顿绝方苏”是“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呢,还是“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叩首晕倒\n②结构分析法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处于相对应地位的两个词语,一般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这样就可以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如: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前后两个分句意思相反,“忧劳”的意思“忧思劳苦”可推知相反的意思是“安逸享乐”。\n圣明之君,治平之国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3、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劳苦倦极”与“疾痛惨怛”相对。“疾痛惨怛”并列陈述几种情况,译为“疾病、痛苦、凄惨、忧伤”,那么“劳苦倦极”的“极”就不可译为“极点”,而应译为“疲惫”。4、“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原列传》)\n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③语法分析法\n③语法分析法(1)划分句子成分法。“信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烟波微茫信难求。”(状语,确实)“今以蒋氏观之,犹信。”(谓语,坚信)“楚王贪而信张仪。”(谓语,相信)(2)看搭配。“辍耕之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才能与之搭配。)\n结合语法巧解高考文言实词题1.出现在主语或宾语位置的词语是名词,如果解释成动词就是错的。例1.庭除甚芜 除:废弃。(台阶)例2.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行商做买卖的人和旅客)\n2.名词用在“之”字前、用在“所”字后、用在副词后、用在介宾短语前、用在“而”字后(除并列关系)要解释为动词。例1.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祭祀例2.崔杼相之。相:辅佐例3.善才绳之。绳:捆绑。\n3.两个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连用,其中一个要解释为动词,通常是第一个词。例1.意季布匿其所。意:料想例2.尘土积三尺,雨雪,泥没股。雨雪:下雪\n将军身披坚执锐,讨伐暴秦,功盖寰宇!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因此解释为:坚硬的盔甲和锐利的兵器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后跟了“吏民”做宾语,所以“籍”应该是动词,翻译为:登记。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如:到,往,去示例:\n如:烟涛微茫信难求如:楚王贪而信张仪“信”作副词,解释为的确。“信”后跟宾语应该是动词,解释为信任。如:左右欲刃相如如:拜住(人名)袖其疏入谏如: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羊续,人名)深疾之\n答案:D结合上下文,“行旅”在句中作主语应为名词,是行人商旅的意思。D项解释为动词,故错。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至孝:极为孝顺。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祷请:向神灵祈求。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访问:咨询,打听。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D\n如: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威自京都省之省:探望。B.不审于何得此绢审:知道。C.躬放驴,取樵炊爨樵:打柴。D.后因他信,具以白质信:使者。“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可以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C\n如:予分当引决,然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杨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下列蓝色的词与“草行露宿”中的“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外连横而斗诸侯B.常以身翼蔽沛公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D.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n高考一般都采用“课外材料考课内”的方法,所以要推断词义就必须广泛地联想迁移,将考点与自己所熟知的课内语句等联系起来,借助常见词语的语素,再根据语境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当然,这需要考生对教材的熟练。④联想推断法\n教材中学过的典型的实词意义要及时积累、灵活运用,迁移到课外。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联想教材联想成语\n联想教材语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使老弱女子乘城乘彼垝垣(《氓》)交错通连登\n如: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鄙:粗俗联想:“蜀之鄙有二僧”《为学》如: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联想:我有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边境恰逢、这个情况\n如: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染黑)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B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n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⑤徂:通“殂”,死亡。(2006年福建卷)我安适归矣联想: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逍遥游》高考示例适:往,到\n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屡试不爽如:二年正月,泽至开德,以孤军进,都统陈淬言敌方炽,未可轻举,泽怒,欲斩之,诸将乞贷淬,使得效死。泽命淬进兵,遇金人,败之。《宋史》诸将乞贷淬贷:借出严惩不贷联想合适成语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宽恕\n1、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2、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试试看:(踩、踏)(饶恕)3、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董)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吾属将责之偿责:谴责(要求)\n4、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06年湖南卷)北枕大江,南薄五岭5、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7、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05年辽宁卷)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6、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韩轨遂投城遁走。(2004辽宁卷)联想:投笔从戎日薄西山、义薄云天薄:接近(殚,竭尽)投:扔掉,舍弃喻:明白\n⑤邻字帮助法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n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据,雄才奋用之秋也”,其中“冲”按常见义比较费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字来帮助的话,则迎刃而解,可以推断是“”的意思。疲劳年幼\n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父兄意义相对公姥意义相对偏向“兄”偏向“姥”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对偏义复词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n今又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种树的地方。圃:种菜的地方。园(1)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2)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A、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昼夜勤作息C、去来江口守空船作息:偏义复词,劳作。\n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中的“妄”义同,为“”之意95年试题12题“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同成语“”中的“恪”,是“”之意。恪守不渝谨慎而恭敬“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中的“副”,为“”之意。名副其实符合轻举妄动胡乱⑥成语对应法\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1、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③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爱慕,欣赏)⑤古之遗爱也(恩惠)⑥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喜欢)⑥⑥隐藏反馈练习\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2、①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②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③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④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⑤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什么、怎么)⑥衣食所安(养生)⑦既来之,则安之(使……安)⑤⑤哪里\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3、①禹汤被之矣(经历,经过)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表示被动)③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④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散开)⑤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⑥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①①遭受\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4、①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背”,背叛)②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增加一倍)③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④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②②一倍\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5、①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②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③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原来)④今存其本不忍废(版本,稿本)⑤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⑥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⑦本未倒置(引申为主次,先后等)⑧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源、根源)⑧⑧探求本源,考查\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6、①蜀之鄙有二僧(民间)②鄙人:自称的谦词③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①①边界的地方\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7、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②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③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将领)④兵符:古代将军带兵用的凭证⑤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③③用兵策略,战略\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8、①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生病)③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商人)(损害)④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⑤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⑥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②②困苦、困乏\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9、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②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考虑)③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清楚、明白)⑤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⑥人至察则无鱼(精明)④④看清楚\n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10、①朝服衣冠(zhāo早晨)②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③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④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⑤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⑥期年不听朝(通“潮”)⑦坐南朝北(对、向)⑥⑥朝政\n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n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n《考试大纲》中关于文言文阅读的总体要求为“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本讲的能力层级为B级,内容要求包括: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关于文言虚词,《考试大纲》中值得注意的地方也有两点:一是“常用文言虚词”,共涉及18个,包括“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是“在文中的用法”。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时都引用教材中的文言文语句,与所选的阅读材料中的句子放在一起加以比较。\n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代词和兼词。文言虚词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在汉语的发展中变化大。学习文言虚词,应重点掌握这18个虚词,其它虚词对理解文章有帮助,也不能不管。\n文言虚词弄清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学习时以考试说明提供的18个虚词为重点。具体注意三个方面:\n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使用频率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语法功能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发展变化大。\n18个必考文言虚词\n十八个必考文言虚词用法索引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n一、而 ★★★★★①吾尝跂而望矣②弃甲曳兵而走(《寡人》)③项王按剑而跽曰……⑵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译为“着、地”或不译。1.作连词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③惑而不从师⑴表转折关系。然而、可是、却。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⑶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n①剑阁峥嵘而崔嵬。②蟹六跪而二螯。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⑷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又”、“和”或不译。①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⑸表示承接关系。“而且”、“并且”、“就”或不译。\n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所不在也。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②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⑹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更。⑺表示因果关系。因而、因此。2.作代词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②某所,而母立于兹。你,你的。⑻表示目的关系。来,用来。\n3.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复音虚词。①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俄而百千人大呼⑤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寻而、既而、已而、俄而、继而】等,表示时间短暂。译为“不久、一会儿”【而已】在句末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而后】才,方才;然后。索引\n1.疑问代词①大王来何操? ②却看妻子愁何在。③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①其间旦暮闻何物?②然则何时而乐耶?⑴作宾语,什么,哪里⑵作谓语,用于询问原因,后常有“哉、也”等疑问语气词,译为“为什么”。⑶作定语,什么、为什么二、何★★★★(未考)\n2.副词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②徐公何能及君也?③若为佣耕,何富贵也?3.固定结构①哙曰:今日之事何如?②无何,宰以卓异闻。③何以战?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⑴程度副词,多么。【何如】怎么样,怎样⑵疑问副词,怎么,哪里。【何以】拿什么、凭什么【无何】不久,没多久。索引\n1.助词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①沛公不先破关,公岂敢入乎?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⑴表疑问语气。吗、呢。⑵表示反问语气。吗、呢。⑶表推测或商量语气。吧。三、乎★★★(未考)\n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4)表感叹或祈使语气。啊、呀。(6)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地。①危乎高哉!②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滕王阁》\n2.用作介词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对于”等。索引\n1.作副词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⑴表承接,译为“于是、就”。⑵表限止,译为“才、这才、然后才”、“仅”等。⑶表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译为“却、竟然,居然”。四、乃★★★★\n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作代词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②家祭无忘告乃翁。③备乃器械,持乃糗粮,呼应风从。④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⑷在判断句中,表判断或确认。译为:是,就是,只是、本来是、原来是。⑴你,你的。⑵他们的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索引\n1.作代词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赤壁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④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勾践灭吴》⑴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他(们)的、它(们)的”。⑵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译为“我的、我(自己)”或“你、你的”。五、其★★★★★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n①则或咎其欲出者。②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⑶指示代词,多表示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表近指时译为“这(些)”)⑷指示代词,其中(的)。\n2.作副词。①汝其勿悲。《与妻书》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⑴表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要)”、“还是”、“一定(要)”。①其皆出于此乎?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⑵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孰能讥之乎?②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祭十二郎文》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崤之战》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n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4.作助词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⑴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⑵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3.作连词索引\n1.作连词。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③公语之故,且告之悔。⑴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等。六、且★★★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⑵表让步关系或让步递进(先让步,后推进一层),译为:尚且,况且,还。\n①甲者出,太尉笑且入。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⑷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⑶转折关系,然而,但是2.作副词①不出,火且尽。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③卿但暂回家,吾今且报府。将,将要,将近。暂且,姑且。\n3.固定结构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译为“况且、再说”。索引\n1.作代词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作副词①关山度若飞。 ②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③若望仆不相师作第二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们)的”。指示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样)/如此”。用在动词前,表不肯定,译为:好像、似乎七、若★★★☆(未考)\n3.作连词①若弗与,则请除之。《郑伯》②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史记·高祖本纪》4.作助词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繁盛的样子)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作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的、地”。\n八、所★★☆1.作助词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②杳不知其所之也。③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⑴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事、物,译为:…的(人、事、地方、情况)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是吾剑之所从坠。(所顺着掉下去的地方)⑵与介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方法或工具、条件、原因等。译为:……地方、…的原因、(用来)…的方法。\n从弟子女十人所。(跟从的女徒弟十个左右)⑶用于数词后,表示约数。译为“上下、左右”2.固定结构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所以1】表动作行为的方法、凭借或依据等,相当于“用来……的(方法、东西)”。【所以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n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所谓】所说的。【所在】1.到处。2.所在之处,处所。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索引\n1.副词(表判断,译为“是”)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②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孔雀》)2.作介词(wèi)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虎丘记》)⑴表被动,可跟“所”构成“为所”、“为……所”的被动结构,译为“被”。⑵表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作“因为/由于”。九、为★★★\n①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②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①公为我献之。②为君翻作《琵琶行》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⑶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为了,为着。⑷表示动作行为的受益者(表示替代)。可译为“替”、“给”等。⑸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跟、同”等。\n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3.作语气助词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⑹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趋向。可译为“当、到”等。读wéi,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么”、“吗”。索引\n1.作兼词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③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之”的作用,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于是”。译为:在其中、从这里、在这里、在那里、从那里2.作代词①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⑴作第三人称,用在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之”,译作“他”或“它”。十、焉★★★★★(未考)\n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②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天下做父辈的归依了他(文王),他们的子辈会往哪儿去呢?⑵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译为“哪里”“什么”等。3.作副词①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姜氏欲之,焉辟害?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用在动词前,表询问或反问,和“安”相当。可译为“哪里”、“怎么”、“怎”。\n4.作助词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②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①或师焉,或否焉……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⑴作句末语气词,表陈述、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了、啊、呢”等。⑵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不译。⑶作形容词、副词、名词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或不译。索引\n1.句末语气词①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③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④谁得而族灭也?⑤不足为外人道也。2.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不译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表判断表陈述或解释表感叹表疑问或反诘表祈使、命令十一、也 ★★(未考)索引\n1.作介词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吾今以此书与汝别矣①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②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③以勇气闻于诸侯。⑴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方式。译为:“拿”、“用”、“把”。⑵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实现的条件(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凭着、凭借。十二、以★★★★★\n①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五人墓碑记》)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④奉宣室以何年?(在)⑶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与“与”相同。 可译为:与、跟、同、对、和(带领、率领)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n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以促织富。③而吾以捕蛇独存。 ④仆以口语遭此横祸①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②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⑸在单句中,与名词或代词等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表示原因。译为:因,因为,由于。⑹表示论事的标准或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用(凭)…的身份、按(以)…(论)⑺“以”与方位名词“上、下、前、后、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或数量等,用法及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n2.作连词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①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报任安》②作《师说》以贻之⑴表示并列。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或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不译。⑵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而”“来”“用来”等。\n①樊哙侧其盾以撞。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②各各竦立以听。(《促织》)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②古人之观于山川、草木……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⑶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而”或不译。⑷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地”、“着”,或不译。⑸表示因果关系,放在复句中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n①以啮人,无御之者。②骥一日千里,车轻也;以重载,则不能数里。(《吕氏春秋》)①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曾子制言》)②戎众以无义。(《公羊传》)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②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⑻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译为“以致、从而”。⑹表示假设关系,用在复句前一分句开头。可译为“如果”“假如”。⑺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可是”等。\n4.固定结构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①是以肠一日而九廻。《报任安书》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以为】认为是,把……当作(看作)。【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3.作副词(相当于“已”,译为“已经、已”)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索引\n1.作介词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③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①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②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史记·伍子胥列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⑴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凭借。译为:依照、根据、依靠;凭借、趁着。⑵表示途径、手段或条件。译为:通过,经由⑶表原因。因为,由于。十三、因★★★\n2.作连词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⑴用于因果复句的前一分句中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⑵表示承接上文,后面说的是情况导致的结果。可译为:于是、就、便、因而。索引\n1.作介词①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③从径道亡,归璧于赵。④而耻学于师。⑤燕王欲结于君。《廉颇》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⑴表动作行为的趋向、所自,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或结果。译为:向、给、到、从、自。⑵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为:在。十四、于★★★★\n①业精于勤、荒于嬉(由于《进学解》)②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①良曰:“长于臣。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⑶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作补语,表示补充说明。译为:向,对,对于,由于,或不译。⑷表示被动。译为:被。⑸表示比较。译为“比”;\n2.固定结构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③于是余有叹焉。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⑴作连词,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的“于是”相同。⑵作介宾短语,放在句首或句末,相当于“于+此”。视语境可译为: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在这……、从这……、在……上、在……方面。在这时。《口技》)在这职业上。因此从此索引\n1.作介词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⑴引进共同活动的人。译为:和,跟,同。⑵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为:给,替,为。⑶引进比较的对象。和,跟,和……比较。十五、与★★★\n2.作连词①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①与人刃我,宁自刃。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③与其饿死道路…毋宁毙于虞人(猎人)。⑴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跟,同。⑵与其它虚词连用,构成“与其……孰若(宁、毋宁、岂若)”句式,表选择。可译为:“与其……宁可(哪如、宁肯)……”。3.作语气助词,通“欤”。①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索引\n1.作连词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①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②并力向西,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⑴表承接。用于复句中表前后两项在时间上先后相承或情理上紧密联系。译为“就”“于是”等。⑵表假设。引出假设情况时译为“假使”“如果”;引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时译为“那么、那就、就”等。十六、则 ★★★★★\n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②入则孝,出则弟(悌)。(《论语·学而》)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⑶表示两相对照的关系,常以“则…则…”格式出现,可译为“就”,或不译。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④巧则巧矣,未尽善也。(《马钧传》)⑷表示转折关系。用于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反而”“却”;用于前一分句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时,译为“虽然”“倒是”。\n2.作副词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②心之官则思。(《孟子》)③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用在句中起强调或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便是”、“原来是”。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至则曰:天子以生民付公理。用在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后面的动作在某种情况下发生,可译为“就”、“便”。索引\n1.作助词①死者长已矣。《石壕》②卜者知其意。《陈涉》③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④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⑴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指人、物、事、时、地等。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或不译。十七、者★★☆(未考)\n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石之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⑵定语后置的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⑶用在句中表示判断,常与“也”呼应,一般不必译出。\n2.作语气助词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③举所佩玉玦以示者三。⑴用于句中表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①客何为者?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⑵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可译“的”或不译。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庖丁》)⑶用于陈述句末表陈述结束。译为“的”或不译。索引\n1.作代词①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④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蔺列传》⑴作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代词。⑵作指示代词,多表近指。译为:这,此。十八、之★★★★\n2.作助词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交戟之士欲止不内。⑴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齐桓》)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⑵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⑶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n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顷之,持一象笏至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⑷定语后置标志,放在后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不译。⑹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不译。索引\n[点拨1]理解判断文言虚词有哪些方法?1.全面系统复习,归类分析总结考纲规定,高考考查的文言虚词为18个,平时学习中应弄清这些虚词的全部用法,特别是那些使用频率高,高考经常涉及的,如“以”“因”“于”等,其意义和用法更应烂熟于心。有时一些典型句子也应牢记,因为高考命题常以课文现成句子作为试题内容。当然,除了以上18个虚词之外,其他虚词我们也不\n能不问不理,对课文中出现的较为常用的或在教材知识短文中列出的也需投注必要的目光。学习文言虚词要善于总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比较,从而弄清细微差别。如按词性归类,做代词的有其、之、而、乃、若、所、焉、何;做介词的有于、以、乎、与;做副词的有因、乃、且、其。\n2.了解古今变化,注意特殊现象文言虚词的古今变化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1)有的消失了,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作为发语词,现在已不用。(2)少数沿用下来,用法没变,如“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中的“于是”,“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表语气停顿,而现代汉语中的“也”是表示重复的副词。又如“所以”在文言文中表原因或凭借,现在表结果。\n(4)有的已被别的词代替,如“于”在文言中的多种作用,现代汉语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等。\n3.注意虚词的一些特殊用法(1)兼词现象。在文言文中有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比如“诸”字,在“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n(2)连用现象。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友也者(重点在者,表示提顿语气),友其德也。”“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三个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语气)。”懂得了虚词连用的特点,有助于断句和语意的理解。\n(3)凝固现象。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抑亦……乎”、“何其……也”、“一何”等等。\n[点拨2]推断文言虚词用法有哪些技巧?1.语境推断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如“而”在“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中,用在“翁”之前,起限定修饰作用,作代词用,可译为“你的”;在“死而有知,其几何离”中,它起关联作用,根据文意推断,表假设,可译为“如果”之类;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中,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n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它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在“蟹六跪而二螯”中,它表示并列关系,所连接的两项没有主次之分,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作“又”;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中与“已”构成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n2.全句关照法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的,不能脱离句子去作分析,如“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表示感叹语气,“公子畏死耶,何泣也?”表示疑问语气。\n3.位置分析法一些虚词,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其意义与用法就有变化。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判断等语气,如“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等;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n4.语法分析法比如“以”的意义和用法:①得全首领以没;②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则“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则“以”为连词。由此可知,②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所以意义不同。①句为连词,是用于表示行为的动词前,用法意义相同(表示目的,意为“用来”)。\n5.结构推断法有些文言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例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n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成分省略固定句式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n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并翻译。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规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巩固,学以致用\n考点分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n一、判断句常见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n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廉颇者,赵之良将也。(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6)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n(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7)梁父即楚将项燕(8)此亡秦之续耳2.借助于“乃”、“为”、“即”、“则”、“悉”“耳”、等词构成。\n(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3)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4)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3.没有判断词,以语义表判断\n(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3)斯是陋室《陋室铭》4.用动词“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古汉语中多为“这”之意\n(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苏洵《六国论》(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苏洵《六国论》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n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被动句\n被动句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②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n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吾属今为之虏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④重为乡党所笑。\n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信而见疑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n“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翻译下列句子:诚挚地请求教导我。希望原谅我。请不要讥笑我。\n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①戍卒叫,函谷举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③城陷而虏4、用介词“被”表被动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n被动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3、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4、用介词“被”表被动。5、动词本身表被动。小结\n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1、()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AA迁移训练\n3、()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4、翻译下面的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答:朱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B\n5、下列各句中,哪一句不是判断句()A、灭六国者六国也。B、梁父即楚将项燕C、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D、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n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类的一句是A.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B.是时以在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C.刘备,天下枭雄D.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D\n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中心词“主─[状]─谓─(定)中心词─“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n三、宾语前置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也是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宾语前置句\n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宾语前置句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安、焉、奚”等。\n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句子的特点:1、都是否定句,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之”,它们分别作“信”“有”“欺”“闻”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n规律三: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无乃尔是过矣?4、唯利是图。\n1、何以战?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2、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n小试身手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之二虫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广厦千万间。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n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定语后置\n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3.率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百人\n三、“中心词+之+后置定语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四、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1.铸以为金人十二。2.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3.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五、中心词+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天下之大,有几人欤?\n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nA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D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2、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D\n翻译下列句子: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3、具告以事。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规律: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如果介词结构作状语置于谓语部分后,是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n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公幸教晞以道。4、于其身,则耻师焉。5、得复见将军于此。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一试身手\n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如: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n迁移训练:一、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君何以知燕王?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豫州今欲何至?4、孜孜焉唯进修是急。6、会于西河外渑池。7、未之尝闻。8、以为莫己若也。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赵。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n二、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并翻译句子。1.甚矣,汝之不惠2.惟利是图3.尝射于家圃4.孔子云:何陋之有5.韩告急于齐6.何以战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n三、按现代汉语的规律,调整下面各句的语序。1.开小门于大门之侧2.赵急,请救于齐3.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4.杀人以梃与刃5.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大门之侧开小门)(于齐请救)(于帝告之)(以梃与刃杀人)(于途歌 于树休)(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n7.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 )于长勺战于败军之际受任,于危难之间奉命于草庐之中三顾臣,以当世之事咨臣以大事寄臣\n省略句1、省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廉颇廉颇承前省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公蒙后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樊哙曰:“今日之事如何?”良曰:“甚急。”余余余余余自述省孟子:王今日之事对话省对话省\n省略句2、省谓语动词(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如:(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鼓(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追之(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候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任如:\n省略句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之有志者,不随以止也。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竖子不足与谋。之欲呼张良与俱去。之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之\n省略句4、省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之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人人我等\n省略句5、省介词。(较常见的是省“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于于于于以……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以\n省略句6、复杂的省略。(有些句子省略了较多的成分要联系上下文仔细加以辨别)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上于盆而养之,蟹白栗黄,备极护爱,留待限期,以塞官责。成名将其饲之以于促织之之以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庄宗于之之如:\n文言固定句式\n固定结构所谓固定结构,即指古汉语中一些相对固定的词语组合。这些固定用法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和表示选择五种。它们往往有相对固定的译法。\n一、表示疑问的句式\n1、"如何(何如)"、"奈何"、"若何(何若)"连用,表询问或商量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样(的)"、"为什么"、"怎么"等。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译: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译:(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n奈何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译: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象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n2、此类结构中间可插入宾语“之”或各种短语,具体说出所疑。如太行、王屋何?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译:凭你衰老的年纪和余力,还不能去掉山上的一草一木,能把土和石头怎么样呢?(1)、"如……何"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n(2)、奈……何。译成“把……怎么办”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虞姬,虞姬,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n(3)、若……何。可译为“对……怎么办?”。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译:(已)诱敌深入了,对他们怎么办?若楚惠何?(《城濮之战》)译:对楚国的恩惠怎么办?\n3、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夫子何命焉为?(《墨子·公输》)译:先生有什么见教呢?\n4、"何也(何……也)"、"何哉(何……哉)"连用,表询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为什么呢"、"什么……呢?"、"怎么……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译:但这座山单单用钟命名,这又是为什么呢?\n1)其它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A、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如:王曰:“何以知之?”B、何所……?(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C、何为……?(为什么……?)如:君何为生我家?\n二、表示反问的固定结构。\n1、何以……为、何……为。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做什么呢?"、"要……干什么呢?"、"为什么要……呢?"“何”为疑问代词,“为”是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崤之战》)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译: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译: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n何以贷为?(高考题)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译:为什么还要钱财呢?译:现在人家正像屠宰用的刀砧,我们就像砧上待人宰割的鱼肉,还要告辞什么呢?\n注意:上述句式中的“何”换成“奚”,意思是一样的。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高空再向南呢?\n2、“庸……乎”,译为“哪管……吗”、“难道……吗”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译: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岁比我大还是小呢?\n3、“岂……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译:那么我就可以偿还此前受辱的欠债,即使一万次被杀戮,难道我还会后悔吗?\n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译: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译:如果不是沛公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轻易进关呢!\n4."其……乎(也、耶)"连用,表揣测、希望、反诘等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还是……吧!"、"难道……吗?"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译: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译: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n5.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独不怜公子姊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译: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译: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n6.“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这也是用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不过语气较为委婉,中间有一种揣摩的意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不也……吗?”“不会……吧?"译: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n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译: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译: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译: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n7."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译: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列子·汤问》)\n8."何……之有"连用,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宾语。"何……之有"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译:宋国有什么罪呢?译: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n9.……何如哉?可译为“该是怎样的呢?”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译:这些人的可耻人格,卑贱行为,与这五个人相比,轻重究竟怎样呢?译:少卿您看我对妻子儿女怎么样呢?\n10."岂……乎(哉)"连用,表感叹或反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译:我们日日夜夜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敢背叛他呢?\n11."非……欤"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译:您不是三闾大夫吗?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n12."安……乎"、"安……哉"连用表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呢"、"哪里……呢"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译: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译: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n13."无乃……乎(欤)"连用,表揣度,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译文:远方的国家又有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n14."宁……耶"连用,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译: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n三、表示选择问的固定结构\n这是在比较的前提下表选择问的句式。原为“与……孰”的格式。吾与徐公孰美?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2、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n3."不……则"、"不……即"连用,表选择,相当于现代汉语"不是(这样),就是(那样)"。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苏轼《教战守策》译:发生战争,是必然的趋势,不是从我方发动,就是从敌方发动,不是在西边发生,就是在北边发生。方春,百姓不耕即蚕,隙不可夺。(孙樵《书何易于》)译:正当春季,老百姓不是耕种就是养蚕,一点时间也分不出来。\n四、表示感叹的固定结构\n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译: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n2、“一何……”、“壹何……”译为“多么……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东方朔传》)\n3、“……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译: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n其它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如:王曰:“不可,直不过百步耳!”如: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鸣呼,亦盛矣哉!A、何其……也!(怎么那么……啊!)B、直(特)……耳!(只不过……罢了!)C、惟……耳!(只是……罢了!)D、亦……哉!(也真是……啊!)\n五、表示揣度的固定句式\n1."得无……乎(耶、邪)"连用,表测度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译:成名一次又一次地思素,这莫非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耶?(《促织》)\n2.无乃……乎(耶)?译为“恐怕……吧?”(兼表反问)求,无乃尔是过欤?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译:恐怕要责备你吧?译:远方的主人对我军作好了战斗的准备,这样去攻打郑国,恐怕不行吧?\n六、其他固定句式\n1、无以、无从。多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译: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译:由于家境清贫,没法买书来读译:不汇聚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n2、有以。多译作“有用来……”的办法。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译: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译: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之处吗?\n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如有所语。(《核舟记》)译: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n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序》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辞》译:(也)颇能用写文章来安慰自己;我描写的各种事物象用水洗涤过一样,鲜明生动,又能概括各种形态,无论什么都逃不过我的笔端。\n5、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译: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译:老师,就是用来传授道理、授与专业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n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译:我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别的强盗进来和防备发生意外变故。译: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n6.是故(以),“所以,因此,因而。”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译: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译:(我所以记下了以上的经过)译: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不愿放弃奉养的责任,远出做官。\n7.以故(是):可译为“所以。”以……故:可译为“因为……的缘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褒禅山记》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信陵君窃符救赵》译:由于这个缘故,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作褒禅山。译:这些都是山水中的奇景,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辱了它们。\n8.有……者。译为“有个……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译:华阴县有个叫成名的人,正在读书,长期考不取。关键实词:童子(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售(引申为“考取”)\n9.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如果这样,那么”。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译: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n10.然而,可译为“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n11.可以,可译为“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n12.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译: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上战胜敌国。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登泰山记》译:中间山谷中的水绕过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祭十二郎文》译:所说的天公啊,实在让人难以推测;神明啊,实在让人难以明白!这真是天理不可推究,寿命不可预卜啊!\n13.谓……曰……,可译为“对……说,告诉……说;把……叫做……。”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译:(我)就笑着对苏迈说:“你记得吗?”译:老婆婆常对我说:“那里,就是你母亲曾经站立过的地方。\n14.于是,可译为“对……,然后就”,或仍译为“于是”,相当于“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译:于是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译: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n15.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译:左师公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译:六国到了被灭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n16.比及,可译为“等到......的时候”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译:让我(子路)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n17.向使,可译为“假如,如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译: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n19.虽然,可译为“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译: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将要变得全白,松动的牙齿将要脱落。\n20."以……为"连用,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认为……"、"把……当作"、"凭借(依靠)……作为"等。译:认为天下最美丽壮观的东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译:可是蔺相如仅仅只凭借一点说话的技巧作为功劳,职位却在我的上面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庄子·秋水》)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n文言翻译将文言语句准确翻译成现代汉语。一要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二要整体理解,切忌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翻译时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n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理解)。对这个考点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当然,考纲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给“难易”画了一道线,生僻、古奥的文章不会出现了,但涉及的范围还是相当的大,何况还有各类文体的不同。所以,这一考点的空间很大,难度也很大。“断句”是近几年新兴的文言阅读考查的题型,2008年已有北京、重庆、浙江、广东和2009年重庆、江苏、等试卷,考查过这方面的知识,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n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其命题特点具有以下特点:本考点高考设题采用主观题型,设置2~4道小题,以3道小题居多;对要求翻译的句子的选择,充分考虑下列因素:一是成为理解句子关键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词多义为主;二是句中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三是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四是句子的语气有特点;五是前后分句的层次关系要有恰当体现。要求翻译的句子,绝大多数直接从文言阅读材料中提取,也有另给一小段阅读文字,从中提取要求翻译的句子的。如2008年、2009年的北京卷所选用的阅读材料,从较单一的史传文字到多种文体共存,以史传文字居多。近几年,这一考点的赋分经历了从5分到8分再到10分的变化过程,说明了文言文翻译题越来越被重视。\n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的理解,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如下几点展望:1.文段选取会更灵活,散文将取得更多的席位就文段选择而言,史传类文段考查了这么多年,考查比较单一,很少有什么变化,而古代抒情性或议论性散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性思辨成为很理想的文段,篇幅一般短小而容易取舍,并且也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2.文言考查难度将加大随着文段选取和考查内容的多元化,文言考查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因为对文言阅读能力要求已经提高。首先在读懂上,文言散文比传记文学相对更难,文言散文不是一读就懂,而是需要诸多推理和思辨,才能把握住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主旨。而考点限制的取消必然加重复习文言文的负担,对语文课本内出现的重要文言现象都要认真对待,复习的范围会更广。\n3.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近几年不断提高对文言句子翻译的分值,由6分逐渐提到了10分。这无疑要求考生对译文的质量有一个较高的要求,不论是对采分点的把握,还是对译文的畅达,都有一个严格的赋分标准。因此,要求考生在翻译句子时,要综合考虑下面一些因素:一是与选文所记所议的人、事、物、理等关键密切相关;二是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在文中如何判定有一定的辨析难度;三是某个词有活用现象、通假现象等;四是有固定的句式;五是有突出的语气起辅助表达作用;六是有个别生词要在上下文中去合理猜测其意义。这些是读懂文言文要解决的一个一个的点,也是命题绕不过的一道一道的坎,当然也是评卷给分的地方。考虑这些年在此考点上的命题,可以说没有例外。\n4.断句将受到命题人的青睐翻译题由最初从第Ⅰ卷阅读材料中“脱胎”而来的一统天下,变为另设新材料考查;由单纯的翻译变为翻译、断句两种形式同时出现,如2008、2009年重庆卷,翻译和断句同时出现,总分值为10分,2008年北京卷只设置断句题,赋分5分,2008年广东卷设置的断句为4分,2009年江苏卷的断句为6分。(文科附加题)\n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及分值设置:1.断句(1小题,3-4分)2.翻译(1~2小题,6分)\n所谓“文言文翻译”,就是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那么,怎样正确翻译文言文呢?(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标准>是“信、达、雅”。所谓“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内容;所谓“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考点梳理\n所谓“雅”,就是译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能做到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能再现原文的风格、神韵<有文采>,这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对中学生而言,主要是“信”“达”二字。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考点梳理\n(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字字落实,文从句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意译相结合。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不多余。文从句顺: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考点梳理\n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并且,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考点梳理\n意译,指在直译有困难的地方,从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出发,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需要意译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将原文词语的“解释”简单地“搬进”译文不够恰当的地方。2.运用借喻、借代、委婉、互文、用典等修辞格的语句。3.特殊句式及一些需要浓缩或扩展的句子。考点梳理\n“直译”与“意译”关系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如:<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直译>项王、项伯面向东坐着;亚父面向南坐着,亚父是范增;沛公面向北坐着;张良面向西侍坐。<意译>项王、项伯坐在东面;亚父坐在南面,亚父就是范增;沛公坐在北面;张良陪同坐在西面。考点梳理\n(三)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古代文化常识、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n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这里“上官大夫”“屈原”“顷襄王”都要保留。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这里除了“复造(又制造)”之外,也要保留。\n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最常见的是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调换文言文的单音节词。当然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一样都存在一词多义的现象,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相应的意义来组成词语。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译文: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难、易”换成双音节词)\n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译文: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尽了它的肉,才离去。(“断、喉、尽、去”均为一个字换为两个字)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将古词换成现代词这种方法是极为常用的。\n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今天的说法去置换古代的说法。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瑰”换成了“瑰丽”,“观”换成“景象”。\n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使用拆分法。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n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促织》)“以一头进”前省略了主语“华阴令”,“试使斗”前省略了“上官”,“才”后省略了“促织”,“责”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再翻译。\n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n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缙绅”是古代大臣上朝将手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n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张良曰:“谨诺。”(《赤壁之战》)句中的“谨”表谦称,也可删去不译。\n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例: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这既是一个谓语前置句,又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谓语和宾语都必须回到它们应有的位置上。可译成:您关心别人困难的品行表现在哪里呢?\n主要用在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之处。例如:“秋毫不敢有所近”一句,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n古人在文中好用典故,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需点明典故在此的含意即可。例如:谭嗣同对梁启超说:“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这句话中提到了程婴等四个人,翻译时无法把他们的故事也放进去,但如果全部删去则又影响文意,这时翻译出该典故在这里的含意——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死,以报答皇上;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这个理想而出走,以图谋将来——就可以了。\n对古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这些用了繁笔的文句翻译时要加以还原,用简笔的形式翻译。例: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这是互文同义,可译为:“精通五经六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阔大,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n指在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中固定句式的固定结构,这样有利于准确地对文言文进行翻译。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译文: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得到书看。(“无从”为固定结构,译为“没有……”)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文: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能没有不同吗?(“得无”为固定结构,译为“恐怕……”或“能……”)\n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①封人②而乞食。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③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注]①绮乌:地名。②封人:管理疆界的人。③适:如果。\n(1)管仲束缚,自鲁之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答案](1)管仲被捆绑着,从鲁国押送到齐国。(2)如果侥幸到了齐国不被处死反被重用,你将用什么报答我?(3)(果真)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将任用有道德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有功劳的人。\n(2008·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孟子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公孙衍张仪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n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解析]①重点词语:行(推行)、藏(退隐)、是(这样)。②重点词语:由(实行)、行(走)。[答案](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就)走自己的路。(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韬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意思对即可)\n二、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文言文断句有以下方法。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要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如:\n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句中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n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等动词来判断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如: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为了意思更清晰明确,我们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加标点符号处即断句处。\n或谓:“郊岛谁贫?”曰:“岛为甚也。”曰:“何以知之?”“以其诗知之。郊曰:‘种稻耕白水,负薪斫青山。’岛曰:‘市中有樵山,客舍寒无烟。井底有甘泉,釜中尝苦干。’孟氏薪米自足,而岛家俱无,以是知之耳。”\n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较多。如“盖”“夫”“其”等发语词常放在句首,“耳”“乎”“哉”“焉”“也”“耶”等语气词常放在句尾,“之”“以”“则”“而”等助词、连词、介词常放在句中,掌握了这些词的用法,会更好地帮助我们断句。如: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n断句: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n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断句: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n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固定结构,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如: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断句: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n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如: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断句: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n文言文中经常使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掌握这一特点,对句读也有帮助。如: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断句: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对偶)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断句:黄帝之贵而死/尧舜之贤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人固皆死(排比)\n(2009·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n[解析]文言断句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先找名词(代词),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文中出现的“天之道”“人之道”。再看虚词,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如“孰”“唯”常常用在句首,根据这一特点,找出虚词就有助于句读。再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如“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损之”句式对称,为断句提供了方便。\n最后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如“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以“是以”领起,是总结句。\n[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n[点拨1]准确翻译文言文的答题过程是怎样的?(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关键词语和重要的语法现象,因为这些都是高考阅卷时的采分点,必须仔细斟酌,确保准确到位。对此,考生可以先在原句上用笔将这些采分点一一圈注出来,以便引起注意。\n(2)切将文言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上文介绍的六种翻译方法逐一地加以解释。(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一个语意通畅的文句。\n(4)誊在逐一查对文言文句中的采分点全部落实到位以后,将正确答案誊写到答卷或答题卡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总之,文言文的翻译也是一种学问,需要在反复的训练中掌握它。一篇好的译文就是一篇文通理达、字顺句畅的文章。当然,良好的翻译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一、二年级就要循序渐进地分解、渗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得分率。\n[点拨2]文言文翻译有哪些采分点?考试时,有的虽然翻译得像模像样,得分却少得可怜。原因何在?就因为只译出了大意,而对一些“采分”点缺乏应有的落实。殊不知,翻译的材料往往包含古汉语一些特殊现象,而它们正是评卷时的“采分”点!\n(1)多义词[例1](2008·高考江苏卷)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就”“并”为采分点。“就”的义项有:①接近、靠拢;②完成、达到;③即使。应选第①个义项。“并”的义项有:①合并、吞并;②一起、一并;③抛弃。应选第①个义项。全句译作: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n(2)古今异义词[例2](2009·高考浙江卷)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留意”今义为注意、小心,这里可译为“沉迷”、“沉浸”、“沉溺”等。全句译作:但是到了沉溺(书画)而不能舍弃(的地步),那么这祸害将难以说尽。\n(3)活用词[例3](2008·高考重庆卷)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傲”活用为动词,“忽略”;“崇”活用为动词,“在意”。全句译作:忽略百姓的忧愁,而在意左右的玩笑,那么国家也没有希望了。(4)兼词文言文中有少数词语兼有两个词,即“兼词”。常见的有“焉”(于此,于彼)“诸”(之乎,之于)“盍”(何不)“叵”(不可)等。\n[例4](2006·高考广东卷)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全句译作: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其中的“盍”兼“何”与“不”两个词。\n(5)通假字[例5](2006·高考江苏卷)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振:通“赈”,即“赈济”。全句译作:百姓,是我们的百姓。发放我们的粮食救济他们,有什么不可以?\n(6)固定结构和偏义词[例6](2006·高考天津卷)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无乃……乎”固定结构,恐怕……吧?全句译作: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偏义词,指的是构成词的两个语素只有一个有意义,如“昼夜勤作息”中的“作息”仅指“作”。\n(7)特殊句式[例7](2009·高考浙江卷)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要注意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不吾予”应为“不予吾”,译为“不给我”,“惟”译为“只”。全句译作: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n(8)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含“互文”、“比喻”、“借代”、“讳饰”等辞格的句子高考题中暂时还不多见,但却是翻译的难点。“互文”如: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绝不能按词序译为“左手拿着刀和尺,右手拿着绸缎”,而应该“重组”,使之简明、合乎事理又不添减信息。即“手拿着刀、尺和绸缎”。\n“比喻”如果不是“借喻”,应该直译,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2004重庆卷);否则,必须译出本体,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应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不能译为“金子修筑”。“借代”“讳饰”,也必须译出本来意思,如“布衣”本指“百姓”,“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中“黄口”译为“幼儿”;“讳饰”如“以观人风”中“人风”应作“民风”,“中道崩殂”中“崩殂”应作“逝世”等。\n(9)感情色彩即译时要注意遣词并译出作者的语气。如,“……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呜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读孟尝君传》)“雄”译为什么好?联系全文可以看到作者(王安石)对孟尝君及其门客的不以为然乃至鄙视,所以“雄”译成“头目”就要比译成“领袖”妥当。\n10.分句关系复句及紧缩复句之间关系复杂,必须结合上下文弄清楚才能避免误译。\n[例8](2006高考四川卷)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虽”是多义词,有“虽然”“即使”两种意思,选择哪一种则必须依据上下文关系来定。这里是假设关系,选“即使”。全句译作: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n如何解答高考人物传记文章的分析归纳题\n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三、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2.分析综合C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3.鉴赏评价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n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阅读人物传记文;2.掌握高考文言文分析归纳题的错题设计六种类型(教学重点)3、提高高考文言文分析归纳题的答题水平(教学难点)\n巧用已知,把握中心读文前阅读信息筛选题和分析归纳题(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除外)。筛选信息的试题,在题干中都规定了筛选信息所围绕的中心,这“中心”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分析和概括题四个选项的排列顺序与阅读材料的行文顺序大体一致。这样的题目一般一错三对。利用这些“已知条件”再去读文章,就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小贴士1先阅读后两题\n关注事件,理清思路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大多为“一人多事”型,结构一般可以概括为:人物简历—性格特点—事件①、②、③—作者的议论。阅读时我们边读边用序号标出文中记叙的事件,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知人明事阅读小贴士2\n三、结合语境,关注细节不懂的词句不可忽视,可以用?标出来,先读下文,联系上下文和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推导。高考文言文多是传记文章,人物多是清官廉吏、民族英雄。阅读时要注意分清人中人物的议论和作者的议论。阅读小贴士3重细节辨议论\n错项设计的方法:⑴曲解词义⑵张冠李戴⑶强加因果⑷无中生有⑸表述错误答题技巧\n一、曲解词义命题人对某些文言词语的含义故意曲解,导致分析和概括的错误。原文: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州县簿领案牍,淆混无纪次,且多亡失,民诉讼无所质,至久不决。湛为立号,以月日比次之,诏下其法诸路。真题再现:08郑州预测B、周湛任江南西路转运使时,发现所属州县案牍的记载保存混乱无序,加上被告多已死亡或逃走,百姓诉讼无人对质,致使案子久拖不决。周湛将文簿各立名目,按年月依次编号,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朝廷下诏各地仿照执行。【解析】“亡失”意思是“丢失”,不是“死亡或逃走”。\n二、张冠李戴“人物”与“事件”错位搭配,或者倒置事情的时序庆封外出打猎,景公同陈无宇、公孙灶讨伐庆封。庆封凭借他的属下同景公交战,未能取胜,就逃亡到鲁国。又离开鲁国逃到吴国,吴王把朱方邑封给了他。荆灵王听说这事,就率领诸侯军进攻吴国,包围朱方,攻克了它。庆封离开鲁国在前,荆灵王的干涉在后真题再现:(05北京卷)B.鲁国由于荆灵王的干涉而赶走了庆封。原文: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诛封。庆封以其属斗,不胜,走如鲁。又去鲁而如吴。王予之朱方。荆灵王闻之,率诸侯以攻吴,围朱方,拔之。\n■王戎在职时虽然没有特殊的才能,但处理政事井井有条。后担任光禄勋、吏部尚书,因为母亲去世离职。性情非常孝顺,不拘泥礼法制度,依然喝酒吃肉,或者观看下棋,但是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三、强加因果■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07山东卷)真题再现■王戎容貌憔悴是因为“思念母亲过度”,而非“喝酒吃肉,下棋娱乐”。因此选项中不存在因果关系。\n四、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就是命题人故意编造一些文段中没有的事实,强加到文段中当事人的身上,以此干扰考生的思维。真题再现(08年高考北京卷)D.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因此令行禁止,诉讼锐减。原文: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原文说“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为天下最”,没有提到“韩延寿善于审案,严格约束下属”,无中生有。韩延寿在东郡三年,令行禁止,判决案件的数量少了许多,是天下治理得最好的。\n五、表述错误对事件的叙述详略,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态度,命题人常常故意做出错误表述。真题再现:(06福建卷)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解析】“含蓄地批判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错误。作者对他们是赞扬的态度。\n“分析概括题”解答步骤细读选项,确定解答区域比对原文,找出异同判断正误用?标出不懂之处,用序号标出事件阅读筛选信息和分析归纳题,把握主要内容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