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2 MB
  • 2022-08-26 发布

《高效课堂文言文》PPT课件

  • 3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文言文教学如何高效语文\n经典古诗文是汉语言的典范质朴有力,简洁文雅文言质朴之中充满力量,简洁却不失温文尔雅。今天很多经典被翻译成白话,但却很难还原那样一种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n晏子出使楚国。因为他身材矮小,楚国人就在城门旁边特意开了一个小门,请晏子从小门中进去。晏子不进去,说:“只有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洞中进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应该不是从此门中入城吧。”楚国人只好改道请晏子从大门中进去。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n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文言单音节词多,且用法灵活,易于编排语句的节奏。古人非常讲究节奏,有时候为了声音和韵味的整齐或充沛,要在句中句尾加个语气词,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n汉语和西方语言的不同:印欧语系的语言是重音语言,没有声调。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所以中国人说话,天生像唱歌。《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n院里有一架扁豆,还有一畦瓢菜。这一畦瓢菜是王淡人从外地找了种子,特种来和扁豆配对的。医室里挂着一副郑板桥写的对子:“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他很喜欢这对子。这点淡泊的风雅,和一个不求闻达的寒士是非常配称的。(《钓鱼的医生》)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n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n《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实施建议”“评价建议”的“阅读”部分提到:“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两个部分有共同的一个词语——“浅易”,从两个“浅易”可以推测,新时期的初中文言文阅读已经浅显化了。被浅化是必然的,因为初中生刚接触文言文,会感到难,字词意义的变化太复杂,学生大多不喜欢。但被浅化并不意味着被淡化,从《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来看,淡化了文言文阅读教学,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就无法全面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如果真以为文言文教学被浅化意味着被淡化了,摆在我们面前将是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异化。\n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句串讲课文;脱离语境梳理词法句式;机械记背文言语法规律;架空文本分析文化价值和思想精华。不重视“读”。目前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病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言”而无“文”。——钱梦龙\n教师层面1、有着丰富情感与思想的文章成了字词知识的仓库;2、忽视“文言”味,将文言文现代化。学生层面表现1:缺乏参与的热情;机械背诵,觉得文言文索然无味。表现2:面对课外文言文,不能理解把握。\n某些文言文教学——把母语教学变成了外语教学;把文言文教学变成古汉语教学。其实,学习现代文和学习文言文,在孩子那里,起点是相同的。\n(中学生)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浅易的文言诗文。——《语文课标》目标: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其实,文言文并不遥远。其实,适合青少年诵读的文言很多。\n古诗文教学的策略:以读为本,引导自学,重视积累,加强梳理。课标对古诗文要求的目标归纳为:读懂、会读、记诵、积累\n“言”,就是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是指文章、文学、文化。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厚此薄彼。文言文教学从本质上讲,就是如何处理好“文”和“言”的教学。\n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1.“言”与“文”的融合,首先要立足于“言”进行教学。2.在“言”的教学过程中,要融合“文”的内涵,跳出狭隘的“言”。3.以对“文”的领悟加深对“言”的理解。4.突出诵读教学,强化语感培养。5.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融合起来。\n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落实“先学后教、以学定教”:1.必须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是指导学生会阅读、会思考。3.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的前置性学习。\n高效课堂的基本评价标准一看学生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全面、深入,学生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二看教师的讲授时间,一堂课教师单向独白式讲授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5分钟。\n(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以故事传说引出课文。 例《出师表》: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更简单快捷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也感到亲切,事半功倍。2.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 学习《水调歌头》时让学生说出有关“月”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点燃他们的求知欲望,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3.以精美语段引出课文。 文言名篇都有精彩的语段,或描写,或叙述,或议论,把这些精美拿出来让学生尝一尝,可轻松地组织教学活动。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一段,一定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文言文高效教学的探索\n(二)反复吟诵,感受古韵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最佳方法。诵读的方法有多种:①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流利有感情,给人以美的享受。②自读。重点朗读,揣摩节奏,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③抽读。抽部分同学读古诗文的局部内容,欣赏点评,指正问题。④领读、齐读。读出气势。⑤分组读、分角色读。要求读出文章的结构层次。⑥配乐朗读、朗诵。要声情并茂,读出思想感情。⑦指导学生搜集、背诵名句、名段、名篇。\n(三)媒体助学,生动形象“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四)授之以渔,实践迁移迁移的方式:一是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移。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成语)的语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比如“肉食者谋之”和“不谋而合”的“谋”、“陶后鲜有闻”和“鲜为人知”的“鲜”等等。\n(五)互帮互助,合作交流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畅所欲言。学生走上讲台,不仅是对学生课前预习、自学能力的考查,可以检查学生文言词汇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六)欣赏肯定,激励性评价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诵读教学,创设文言语境,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n当然,教无定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项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实现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目标。\n文言文阅读【综合要求】(一)朗读文言文,准确把握读音、断句、停顿;(二)理解常用的实词和“之”“其”“于”“以”“而”等虚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三)能准确解释(翻译)文言文中的重要语句;(四)能理解基本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五)能结合自身体验和现代生活实际作出评价。\n中考古诗文分值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阅读2007年8分14分(10+4)2008年8分14分(10+4)2009年8分14分(10+4)2010年8分15分(11+4)2011年8分15分(11+4)\n近年古文阅读和诗词赏析2005年(课改)记承天寺夜游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06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史记》“越王勾践”)天净沙·秋思2007年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新序》“宋昭公”)次北固山下2008年鱼我所欲也(对比《吕氏春秋》)游山西村2009年醉翁亭记(对比《诗人玉屑》)江城子·密州出猎2010年《岳阳楼记》(《渑水燕谈录》)饮酒(其五)2011年《小石潭记》(《游青溪记》)行路难(其一)\n文言文的考查重点:1.解释字词: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2.翻译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写景句3.理解文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主旨思想、主要写法、写作意图、现实意义、所受启发。4.对比阅读针对课文重点,细小内容拓展。\n解释词语的含义以教材注释中的实词为主,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如果有本义和句中义的,尽量答全,不能丢掉句中意思,即“这里指……”的内容。文言句子的翻译(用现代汉语写文意)易考关键语句;易考特殊句式;易考流传至今仍有意义的名句;大多可参照课下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古文,一般用直译法,辅以意译法;注意关键词语,力求逐字落实。\n注意选择注意活用注意调整注意保留注意增删注意对换注意通假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信达雅\n古诗词阅读赏析考点1.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2.景物的特点、写作手法及作用;3.使用的典故及其作用;4.名句(哲理、用典、场景、抒情、用字传神的名句)赏析等简洁地说,诗歌的赏析需要把握诗中的景、诗中的事、诗中的情、诗中的典(故)\n赏析诗句的角度1.内容:哲理、画面感2.手法: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移情于物、直抒胸臆、运用典故、触景生情3.修辞:比喻、拟人、对偶……4.炼字:某个字写出了…诗句表达了…情感\n品读诗歌,鉴赏字词1、动词: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3、特殊词:(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诗歌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3)虚词: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等美学效果。\n品鉴诗歌的思想情感: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n把握风格,有的放矢浪漫主义:抒发对理想的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现实细腻地描写,真实地反映人民的生活与追求。作家的风格苏轼、辛弃疾:旷达豪放;李清照:凄清婉约;李煜、刘禹锡:隽永含蓄;李白:浪漫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陶渊明:恬淡闲静;王维:清新优美;李贺:雄浑奇特;王昌龄:雄壮豪迈。作品的风格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n常见的鉴赏术语:“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声绘色、动静结合、赋比兴、炼字、夸张、对仗、用典、含蓄。“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如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评价主旨:言简意丰、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诗眼。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托、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琅琅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浅显、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雄劲、舒缓、深厚。\n文言文阅读方法1.做好资料收集和整理。2.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复习步骤。3.精讲多练。一定要保证一定量的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筛选课外选文,难度适中,实词解释一定是课内出现过的且意思相同或有联系的,课内未出现的实词,应加注释。\n文言文的复习方法1、探究中考文言文的例题要点2、学生预习复习梳理字词3、根据《说明与检测》理解重点篇目4、练习其他省份的中考文言文5、专项文言文练习\n唯愿为中国的孩子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窗;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文化底子。让我们一起——见证奇迹!\n祝愿老师们桃李满天下,笑意每一刻!\n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