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2022-08-26 发布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课外拓展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必由之路。而且从2007年起,中考课外文言文从原来6分增加到10分。因此对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指导确实不容忽视。但现在的学生,一提到文言文就讨厌,还要看陌生的文言文,简直像看天书一般,很多学生选择了放弃。但只要我们能正确有效的引导,从激发学生对古汉字的热情入手,培养良好的阅读文言文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外文言文阅读从积、猜、读等方面的几点体会。一、积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而积累字词解释是读懂课外文言文的关键。于是不少教师向学生发起“背功”,背字词的解释,背句子的翻译,天天死记硬背,这样只会扼杀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本人认为应从字源入手激发兴趣。1.追朔字源,激发兴趣。我们应根据古汉语的特点来激起学生的兴趣,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其字义和字形之间大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其构字特点中,往往可以探求这个字的意义轨迹。引导学生\n了解造字法,不仅能使学生牢牢地记住字义,并能准确地区分其细小差别。1.建“知识库”,形成系统。为使学生记得更牢固,并使之形成系统。本人还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把每课课内文言文的课后的注解中重点实词、虚词,常用句式等做好登记,定期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学生在积累中不但提高了在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辨析能力,还体会到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结果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很高,这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下很好的基础。二、猜所谓猜,就是猜读,根据字形揣摩字义。因为字形和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把文言文字义弄清楚,才能正确无误的阅读文言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路和构想。1、利用字形特点,猜测字义。形声字在汉字里占了约85%,弄懂形声字的字义对我们看懂古文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我们先弄懂形声字的形旁,它对我们结合句意推断该字的词义有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如:①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吕蒙传》“恚”与“心”有关,想去征罚他的应是心里'‘很生气”。②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n对《明史》“馔”是“个”旁,可猜与食物有关。①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师旷论学》“昧”从''日”旁,与“日光”有关,“日未”可猜为“没有日光”,“昧行”就是“摸黑走路”。又凡从“页”的字,多与人的脑袋有关(“页”是“首”的变形)。有的是头部各部分,如头、颅、顶、颠、颊、颐等;有的是头的形象,如颓(秃发)、颁、硕(大头)、顷、颇(头不正)、颂(容颜)等;有的是头的动作或感觉,如顿(磕头)、頫(低头)、烦(发热头痛)等。又如从从“贝”的字多与财物有关等。会意字、指事字也可以猜其字义,如:间问群臣臧否《明史》“间”原指阳光从门缝中照进来。引申为"私下”。让学生根据字形大胆地猜字义,学生越猜越起劲,简直乐在其中。2、利用组词特点,猜测词义古汉语构成句的最小单位以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居多,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词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近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我们在阅读中遇到不懂的实词时,可以使用组词的方法,猜读其意义。如: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郑人逃暑》流(流动),影(影子),移(移动),徙(迁徙),从(跟\n从),阴(阴影)②缜少孤贫,事母孝谨。《范缜笃学》少(年少),孤(孤儿),贫(贫困),孝(孝顺),谨(恭谨)先组词,再结合句子、上下文的内容,我们大致可以比较准确地猜度出句子的含义。3、利用对文互义特点,猜测词义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文法讲究语言的工整,这是古文的又一显著特点。那么,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性质直,好危言高论《范缜笃学》“危”与“高”可猜为意思相近的字。“危言高论"可理为“标新立异的宏论”。采用两句或一组整齐的句子来表达同一层意思。这种语言特点,为我们的释词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总的来说用“猜”方法理解字义虽然并不十分科学,很多时候我们必须依靠字典来确定字词的含义。但是这种方法带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学古文我们先不要怕它,把一篇古文分拆成许多字词,一个一个字词的意思弄明白了,就能慢慢弄懂整篇文章。这种方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找到阅读古文的“入口”,像庖丁解牛一样,找到下刀的地方,找到切割的方法,翻译古文不是一件难事,阅读古文甚至会变\n得很有趣。三、读所谓读,就是诵读。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进入作品的最有效途径,是整体理解作品的必要前提。让学生在诵读中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搜集文章中的外显信息和头脑中内存语言知识及生活体验等信息达到理解的拓宽和深入。文言文用词惜墨如金,用词精凿,一些字词的意蕴十分丰富,很值得慢慢咀嚼品味。需要通过诵读得以体现。文言文情感、意境美需通过诵读来品味。古文是古代大家精神的积淀物,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读古文其实就是跟古人进行思想交流的过程,古圣先贤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智慧对自己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修身养性有无穷的启迪。如:读《学万人敌》项羽一介武夫,竟可说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彼可取而代也!”正因为他崇尚、炫耀武力,胸怀大志,才使他有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真不失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悲剧英雄。这些均需要全身心投入地读,才能体会的。在诵读过程中,心灵与文字的撞击,用情感及理性的思考穿透文字外壳,达到其深层意蕴,形成'‘入境始与亲”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和交融。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做到了才能真正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