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8.11 K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尊敬的師父上人下午好・・慚愧弟子越溪厶7天向師父向諸位老師.學長恭敬匯報的內容是:杜甫《偶題》首聯云:「文章千古事W失寸心知」。這是古人對寫文章嚴肅負責的態度。所謂「千古事」自疋指寫出來的文字宴能夠闡明亙古不變的大道而利益千古。若無「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情懷與智慧,便不能下筆著文以傳世。我國漢字学字為師全為教化丄匕是哲學、玄學*是真理。將這些字有序地組織在一起,便成文。《釋名》云:「文者爲曰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這是以織錦喻寫作『成辭義」便是宗旨O「辭」本意是「言語、記錄」。《書》云:「辭尚體要。」意思是言辭要切實而簡要。又《易》云:「修辭立其誠。」這是說好好修正自己的言辭務令心中充滿誠意J義」向時有「善」『正義」與「合宜」的意思。因此篇文章要切實而簡要地將道義講述出來,務必於撰文時,不斷「自誠其意」,因「至誠感通」而得以「文以載道」O這是古聖先賢對於「立德.立__百」的訓不。讀書人當好好修品德以成就德行繼而用身行__B教利益天下。當效法孔子、佛陀事生「述而不作」以教學為本分敢言道而必尊師承切不可妄言自疋為「文不妄作」O\n千萬年來處代聖賢君子所尊重傳承的,不僅是文,更是道這便是「文以載道」O--善書撰文之東西方比較「文以載道」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支必以言道為目的即使是在文字方面令行文更加美好也務必言不出正道修辭雖需要,但必須與義理相輔相成。另一方面亠讀書人承擔著教化社會大眾的責任敌對於一些長遠看來會破壞社會風氣的文字,則應幫助大眾規避。春秋時期孔子刪詩、書,明清兩朝士大夫家族禁止子弟閱讀小說芫雜劇等,便本於此。「文以載道」的思想代有傳承。李白遠效孔子書《古風》云:「我志在刪述」滦望文以載道之正聲,能夠從此「開流蕩無垠」。李白的知己杜甫赤於少年立志云:「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兩個世紀之後‘元稹、白居易復以「文不i-自警。宋承唐之續視文章為「天地真粹之氣也」2必期文章可將倫理d吊道示大眾。及至滿清入主中原文字學復興於清初將歷代傳世之作整理匯集成《四庫》。自始至終『思無邪」是宗旨,載道是要務。若無道篇文多致禍,不如不寫也。西方的文WK時代西方社會重視力量-powerandpowess故文學多言征伐。古希臘文明,於文字未岀現之前,將自己民族的歷史〜為戰爭史一^<口七弦琴吟唱出來稱為史詩-epic丿以《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為最著名,由詩史荷馬口傳於世。羅馬文學既敘述人間之戰爭,又說出眾神對人類所作所為的態度,並且參與人類的爭鬥。由此可知齿方世界崇尚競爭由見【明】錢謙益編,《杜工部集》A兀稹序V。同上。\n古希臘常以神力加諸人類之上,以明天命之不可違。又有我國古君子「畏大人奮神}.畏天命」之風。及至公元前後的羅馬帝國時代産生了奧古斯都文學£uguo)nLiferaiure>。此時蘿馬帝國對外則吞併諸國、對內則大興土木,並確立行政管理的基礎架構。帝國宛如旭日東升,其文學以描述人與自然、人與人以及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衝突。此為帝國對外擴張之反應。十八世紀英國安妮女王臨朝國家因貿易而擴張成大英帝國,其詞章赤以「奧古斯都文學」自稱囱其似羅馬開國囱擴張而多爭鬥。惟此時神力已經退出全仗人力丈壇班主安迪生JosephAddisonA名言是:大理石因雕琢而成器±如靈魂因教育而進步scu_pc「eisobockofmarb-peducationisiofhesou-丿西方因競爭、擴張而重教育唯其所教者多為知識。前賢培根「知識就是力量」因而名揚四海。戰爭與分裂支學與現實宜為因果。這與我國公元三世紀至六世紀的亂世文學遙相呼應公元三世紀初華夏孝悌忠信之傳統舆來自北方的遊牧文化.以及來自西方商業文化和佛教文化之間覆生了文化衝突。一些人因在道德方面無所適從而不安本分,不顧天命*手名逐利。它的開端就是建安文學的出現,曹操父子是代表人物。曹氏父子擅長文學卻不重德行。漢獻帝建安鸟元196-220年也,曹操「歌以詠志」,著《龜雖壽》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老O伏橇,志在千里。」以明自己期待革故鼎新、創立新朝之大志。\n曹丕所謂「文章為經國之大業」自疋對的徂若若違背了仁義之正道,最終還是免不了自作自受。「不朽」的是因果昭彰。曹操自比齊桓公竟然一語成讖他若知道因果可畏,想必也會未見其得先思其義秦霸道而求王道了吧!曹丕曾於征伐東吳時作賦:「濟元勳于一舉,垂休績於來裔。」意思是自比豪傑期待一舉立下大功勛。結果卻是曹家功勛未至夫下動蕩已成。三國兩晉南北朝之亂世,延續三百六十多年。可見丄代文學,若以競爭逐利為尚覆因果於不顧則紛繁擾攘難息報應如影隨形庇為東西方歷史之共同教訓自疋故古人鄭重告誡後世:「一言興邦丄言喪邦」OETB生於南北朝亂世的顏之推苦口婆心戒其子弟言談寫作務必謹慎,\n然而,曹操卻在他著名的《求才令》中,預示了他所創立的新時代,必將始亂終棄。公元220年爲了成就霸業,曹操頒布了《求才令》:「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這是說,如果選賢與能必須考慮孝敬、廉正的德行,那麼齊桓公就不能成就霸業了。此時的曹操,以齊桓公自期,如今看來自疋見短期之利誘而不知禍害長久。齊桓公為了成就霸業唯才是用感得不孝不慈的臣子在他身邊,最後不得善終霸業也蕩然無存齊國屢遭侵略。昔孔子戒君子:見得思義。齊桓公只見九合諸侯之風光,卻為國無寧日埋下禍根。最後,桓公的後代在權臣田乞.田長父子脅迫下,將齊國讓與田家。阻史之重複去見然有驚人的相似性。曹操的霸業未能如願以償丕子承父業而稱帝洛陽,稱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四十五年後柱司馬昭.司馬懿父子的脅迫下讒帝位讓於司馬氏。\n「諷刺之禍,速於風霆宜深防慮,以保兀吉」3即出言不遜致禍之速,比疾風雷霆還要快散當嚴加防範方能令吉祥常在左右。諷刺尚且不可,何況自讚毀他!由是可知現代新聞學以「負面報道」為佳作,以「揚惡隱善」為原則-BadNewsisgoodnews・>,其流弊,較曹操父子自比霸主之患,千倍、萬倍都不止!《無量壽經》戒世人:「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不譏他過,存好心、說好話自疋個人安樂、家庭和睦、世界太平之門徑O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著書撰文關繫著一個時代之治亂柱稷天下之安危凸田然也關係到個人家庭之安康。怎能恃__s論自由而隨口議論不顧流弊深遠注意撰文而不顧因果報應呢?言語文學事關重大,故佛在經上說白業在地獄果報慘不忍睹木可思議信非妄言!古聖先賢教導我們「史載筆士載言」今日新聞報道,若能學孔子著《春秋》宦扶正義、備言因果令不法者有所畏懼,普羅大眾念善樂善由此和顏愛語致吉祥亦速於風霆矣!尊敬的師父上人曾說過,能夠拯救世界者宥兩種人國家領導人和媒體負責人。若領導人以史為鑒媒體皆隱惡揚善支風浩然正氣全球太平盛世的偉大時代也就為時不遠了。現代「語」和「言」是_個詞,但古代漢語中『語」和「言」不同O「語」是指有問而答,而「言」是不問自說。因為言是不問自說,故需謹慎。賈誼《新書》說:「言有四術:言敬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卷四,八文章第九匕頁172,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n《大戴禮記》云:「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自疋謂大隆。」這是說丈是將天下之根本呈現出來,而且能夠讓占世的人們可以用在生活實踐上。這樣的文章甫以與真理合一、萬善皆備4。這是文言文的特點O文言文的盘古人深諳語__B為時地所限變化無盡故將「語」和「__=旦分開令文__=口所著之文章准祭祀之時壷八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交流.分享令大道之教化*行於世而無礙。漢字與文言文就這樣應運而生。近年來的考古發現电經證實了這種四方輻轅k八同祭祀的盛況卓在文字出現之初就已然如此了。我國夏代宮廷中間廣場的規模甫以容納4【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卷一、禮三木第四十三。位只木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大隆。」條•卜注。\n以和,朝廷之言也・丈言有序蔡祀之言也・4®氣折聲重旅之言也;_=口若不足靈紀之言也」。這是說古人認為大概有四種主要的場合才需要不問自說着餘就不必主動開口了!在朝廷上需要主動發言要和敬・程祭祀時需要有文__s將其意義講述出來宴講求整齊有序•在軍旅中發號施令事關重大壽要小心翼翼•在喪事中,追思逝者之德囱而是「S不足的」。最初的「文言」常指用於祭祀昭述祖德的文章。這不僅要講出來t要刻在禮器上以便傳世。因而有「刻為文亠_s為辭」之說O我國的文章,最初便是為了在祭祀之中邁過「文、辭」以成就「辭義」,即寫文、說話都要合乎道義,至少也要隱惡揚善,轉述大道,讓來祭祀的人民明白義之所在。\n杜金鵬「二里頭道址宫殿建築基址初步硏究」・《考古學集刊》(文物出版社)・2005年二第」6集)\n一千人一同祭祀首圖一>4*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今之立國t重劃定國界•古之立國,端在共同祭祀.全民接受孝悌忠信教育夏朝之所以稱為「家天下」全在於四方來朝a這種四海一家的情況,可以在號稱「夏王朝核心的禮器」玉質牙璋的出土情況上反應出來。牙璋是用以調動軍隊的丘八符,邊緣形似牙齒。距今五千年至四千三百年間類似形制的牙璋在黃河流域萇江流域、甚至南海邊都有首圖二顯示出中國的雛形。此外4W代京城刻著表意符號的陶禮器谕鬻與爵丿柱浙江、四川、甘肅都能看到類似的形制£圖三丿與《詩經》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車土之濱,莫非王臣」互證。據《大戴禮記》,各地派遣代表,或每年來朝,或三、五年來朝參加祭祀接受孝道的教化中國就這樣在四方人民紛紛慕道學道、成聖成賢之中形成了O\n址,距今約東西長107米,面積約北河南偃(Y如〉师二里头夏朝宫殿复原图欣亞ffiihA牙琼分估MUV-+IMwV£HHX®1■一一—文章。圖二、左為香港中文大學鄧聰教授所繪製的距今4000年左右,禮器牙璋在全國岀圖的分部狀況,從中可以看到中國版圖的雛形。右為一枚近年出圖的夏代牙璋。\n!1!芳來朝^成了中國人的朝廷與天下首圖四>。所謂「京師」,就是說皇帝所住的地方自疋德行與文化的榜樣囱此吸引著不同文化的人民前來效法學習。由於前來參加祭祀的人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方言不同、風俗有異爲了互相交流,共同學習、必須要有一種標準的行文方式甫不受說話方式.風俗特點的影響。圖四、這是故宮的太和殿前的庭院,它是在重要場合,供文武百官集合在一起,進行典禮的地方。可見,二里頭夏代宮殿所設立的傳統,延續了三千年,之所\n漢字和文==口文從一開始,就是幫助多元文化交流而產生的智慧的載體、教化的媒介。文言文的產生說明亠匕不僅值得現代中國人學習.更值得全球各個文化的人們都來學習正因如此從春秋戰國至近代中國周邊諸國皆自然而然以漢字和文言文進行國際交流。公元838常嗣大使來到中國求法矢使的商船有兩艘同行的都是商人句以想見,仁大師一定是用日文與商隊溝通的。每天晚上大師都會用文__=口文寫日記,將行程記錄下來許劃學成回國之後呈給天皇、傳給弟子。這就是當年在華學習的留學生共同的生活方式:__百語溝通用母語丈字溝通用漢語重要的資料善述,一定要用文__=口文寫就用宣紙製成手寫本、刻本,以期傳世千年奮圖五—這個歷史的經驗,對今天中外大眾認識漢字與年白本天台宗齧慈覺大師圓仁跟著藤原文^_百文的價值宥很大的幫助OF菇禅大師仪/A五、日人所繪製的慈覺大師圓仁法相仁大師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下),手抄本書影及內頁,一千多年後的人.依然可以讀得懂c當代著名日本舉者小最諒文言文一^K示天£同之道漢語最早的文章热怕要算是倉頡留下的二十八個字£稱《倉頡\n總之漢字是「經藝之本主政之始」鲁慎語}文言文是「經書之所由生者,王政賴之以成和諧因其教化而至」亠澡字與文__=口文是前人垂賜給所有後世子孫的寶貴文化遺產厶”「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慎語>。有了漢字與文言文,五千年來的經驗教化t然歷經焚書坑儒、異族入侵.天災人禍依然保存下來.流傳至今,每個人,無論文化背景如何占八要肯學,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都能與他本人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D八要肯力行it能將古人的真實智慧用在現代生活之中。這恐怕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奇妙、不可思議的文化遺產!如今西學東漸日久,國人視上古為蠻荒*王為傳說,渺茫不可信。\n篇》丿據今天學者研究」這二十八個字自疋講述祭祀的情況肉容可能是「老有所養、壯有所用轴有所長J-oig圖六1與距倉頡時代四千年的《禮記》八大同』馬遙相呼應。yK、n/A丄玄HYM叫三nr乂待飞Q/屮於$当乏35V4&r<1帀亠圖六、在陝西白水縣倉頡廟內的倉聖鳥跡書石碑,及其所刻的二十八個字的拓片由此可見文言文是為聖人廣宣大教、團結族群彼此互助合作、實現和諧大同的神聖的文字,其行文方式宓然標準化、規律化厶“其超越時空、流布四方、傳世千年\n文章千古事,善用漢字與文言文,將各民族傳世之教記錄下來便於全球各個民族的子孫後代都能夠學習聖賢教育適上幸福生活亠貫現國家昌盛,就能挽救人類文明於存亡繼絕之危急時刻;給全球帶來永世的太平亠女寧!以上是慚愧不肖弟子學習文言文的一點粗淺的心得。弟子口業深重t歡自讚誨他幽曰經在做記者的時候寫下許多批評文章現世報就是口氣熏蒸。寫這篇文章,痛切懺悔!恭請尊敬的師父上人慈悲教導!慚愧弟子越溪頂禮敬呈\n遂令國學隱而不彰、古聖先賢的聖教遂無法利益當今社會」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損失,更是全人類的損失!祖宗真實的智慧、對後世子孫深深的愛護自疋經得起一切歷史考驗的。真理之光芒,共三光而常曜•辜敬之教化*萬古而常新。今天的炎黃子孫,若棄此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不顧,心逐外馳,就對不起祖宗對不細讀歷代傳世之作其結構自然嚴整有序說理入木三分确經如此,儒、道傳世的經典{如《說文解字》、《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占如此,他們都是自性的流現自自然然莊嚴整齊。是故我中華文明,每每遇到災難,必然更加認真整理國故商老祖宗學習,以期大化1M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