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拓展练习题 6页

  • 60.50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拓展练习题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汉明帝尊师上①白为太子,受《尚书》于桓荣,及即帝位,犹尊荣以师礼。尝幸②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杖,会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上亲自执业③;诸生或避位发难④,上谦曰:“太师在是。”既罢,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及笃,上疏谢恩,让还爵士⑤。帝幸其家问起居⑥,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赐以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乃去。自是诸侯、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莹于首山之阳。子郁当嗣⑦,让其兄子泛;帝不许,郁乃受封,而悉以租入与之。帝以郁为侍中。【注】①上:汉明帝刘庄。②幸:驾幸,至I」。③执业:听讲。④避位发难:离开座位向皇帝提Hi疑难问题。⑤爵士:爵位和封地。⑥起居:此为病情。⑦嗣:继承爵位。1.写出下列句子屮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太师在是(■③拥经而前(■2.翻译句子(2分))②悉以太官供具赐太常家()•)④抚荣垂涕()•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3.读了本文,然后结合《送东阳马生序》一文,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范滂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①人也。少厉②清节,为州里所服。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后诏三府掾属③举谣言④,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⑤多,疑有私敢。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⑥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⑦哉!以会日⑧迫促,故无举所急;英未审者,方更参实。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吏不能诘。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道至县,抱诏书,闭传舍⑨,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谓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滂曰:“滂死则祸塞⑩,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注】①汝南征羌:郡县名。②厉:磨练。③掾属:下属的官。④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⑤猥:众多。⑥叨秽:贪污腐败。⑦简札:指奏章。⑧会日:指三公会议的口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⑩塞:消弭,平息。1.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会日迫促”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以土砾凸者为丘B.以其境过清C.令辱之,以激怒其众D.俯身倾耳以请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品徳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涝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如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涝等人。督邮吴道和县令郭揖的行为表现了对范滂的无比敬仰。3.解释下列句子屮加点的词(4分)\n⑴俛裂有澄清天下之志⑵疑有私敢⑶即自谡狱⑷引与俱卡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2分)⑵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2分)周幽王失信身亡(9分)周宅丰、镐①,近戎②。幽王与诸侯约:为高堡于大路,置鼓其上,远近相近,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Z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Z兵皆至。人喧马嘶,褒姒③视Z大说,喜幽王欲褒姒Z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其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Z身乃死于骊山Z下,为天下笑。【注释】①周宅丰、镐: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一带(今陕西长安县内)。②戎: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③褒姒:周幽王的宠妃,后立为皇后。1、解释下而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1)戎寇尝至()(2)褒姒视Z大说()••(3)因数击鼓()(4)为天下笑()••2、翻译下而句子。(4分)(1)及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2)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至而无寇。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肃王与沈元用①(宋)陆游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屮,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③,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④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⑤,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⑥。语云:“休夸我能胜人,胜如我者更多。”信不诬⑦也。【注】①选自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肃王:北宋末年宋徽宗第五个儿子,封肃王,后出使金国不归。沈元用:宋朝大臣。②虏:指北方的金国。③偶俪:对仗工整。④矜:夸耀。⑤他语:说别的事情。⑥骇服:吃惊佩服。⑦诬:虚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2)元用素强记()(3)取纸追书之()(4)略无矜色()•••2.下列句小加点的“其”与“即取笔尽补其所阙”中的“其”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n(2分)A.居丿由堂之高则忧其民B.而竖其左膝••C.其真无马邪D.必先苦其心志••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2)(肃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2.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2分)趣味语文小故事马克•吐温的妙答现代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一次宴会上,与一位女士对坐,出丁礼貌,说了一声:“你真漂亮!”那位女士不领情,却说:"可惜我无法同样地赞美您!”马克•吐温说:“那没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一句谎话。”言辞委婉、平和,反其义而用Z,那位女士低下了头。世界上最短的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的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还不见此书出版。于是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内容只写了:“?一一雨果。”很快,他便收到一封出版社的回信,内容也只有:“!一一编辑室。”过了不久,轰动世界的《悲惨世界》便于读者见面了。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故短的信。”谁是冠军一场足球赛的战报写道:“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第一个人看后说,这场足球赛山东队赢了。公报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另一个人说,不对。战报上明明写的是:“这一场激烈的足球赛的结果,山东队战败了,北京队获得了冠军。”谁对谁错从前有个旅店贴了一张广告,上血写若:“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位旅客走上来,要求住店。店主指着广告说:“你没看见写的广告:'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客人说:“我看见了。广告说得消楚:'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两种句读方式:--种是疑问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一种是陈述句式:“下雨天,留客,天留,客不留。”先生的字据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一次他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在讲待遇时,先生知道他平素对人很刻薄。就动了心思,和他立了个字据,上面写道: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他肉亦可无银钱亦可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先生用膳不讲究,而且不用掏学费,感到是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先生要找财主算账。财主哪里肯给,二人就一同到县衙去打官司。县官让财主将字据念了一遍;财主就按所立的字据念了一遍,先生却按标点的停顿念了一遍,这样就念成了:\n无米,面亦可;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银,钱亦可。财主一听傻了眼,只得将学费和饭钱付给了先生。“东道国”的由来“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來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Z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來來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会居停之所和主办其爭的国家。“马虎”的来历人们都喜欢用“马虎”來形容某人办爭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宋代吋京城有--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竞是什么。i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谜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号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3错评咏花诗1.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英小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來!”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也就把这事给忘掉了。想不到有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他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卞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红艳,猛然想去白居易的诗來,才领悟到门己错怪了大诗人,也从中发现了高度对季节的影响:由于山上气温低,春季到来要晚于山下。后来,他又找来白居易的诗读,发现前面冇一篇序,序中写道:“(大林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花),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沈括读了,很有感慨地说:“都怪我读书不细,经验太少啊!”2.冇一天,苏东坡去拜访宰郴王安石,碰巧王安石不在家。他看到王安右的书房案上冇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堂堂宰相,怎么会做出这样的诗?一一“西风”是秋风,“黄花”是菊花,而菊花敢于和秋霜塵战,是能耐寒的,说西风“吹落黄花”就已不对了,而且还吹得“满地金”,落了一地,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提笔续了两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完,苏东坡就走了。后来,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住了近一年。这年秋天,到了重九时节,连日大风。一天,风声停息以后,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谁知到后园一看,只见菊花纷纷落英,满地铺金。这时,他猛然想起一年前给王\n安石续诗的事情,不禁H瞪口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悔悟到是自己错了。汉明帝尊师【答案】1这全部走上前眼泪2每当桓荣患病,汉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3围绕“尊师”回答即可。【译文】明帝自从当太子时,向桓荣学习《尚书》,登基为皇帝后,依旧尊重桓荣以师礼相待。他曾经亲自去太常府(桓荣已封太常)探望,让桓荣坐东面,设儿杖,召百官和桓荣弟子数百人来行弟子礼,明帝亲自执弟子礼节;诸生提问题时,有的避位表示尊敬皇帝,明帝谦让说:“太师在这里。“结束后,把太官的供具都赐给了太常家。每次桓荣生病,皇帝就派遣侍从看望问候,并派太官、太医为桓荣医治。桓荣病势沉重的时候,呈上奏折叩谢皇恩,并辞让交还爵位和官职。明帝亲自到他家问起居情况,进去他家所在街道就下车了,拥经上前,抚摸着他哭泣,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良久才离去。从此后诸侯、将军、大夫来探病的,不敢再乘车到门口,在床前都下拜。桓荣死后,帝亲自改换丧服送葬,赐他在首山之阳修筑坟墓。桓荣的儿子桓郁应当继承爵位,想让给他兄长的儿子桓泛;明帝不许,桓郁于是接受封赐,而把得到的封邑的收入都给桓泛。明帝任命桓郁为侍中。(三)范滂1.(2分)B(因为)2.(2分)C(并非主动揭发,而是受诏奉命。)3.(4分)①情绪激昂的样子②原因,缘故③到,到……去④逃跑(每个1分)4.(4分)⑴等他到冀州境内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來了,都自动辞官而去。(2分)(臧污、望风、解印绶)⑵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我)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3分)(举、自、奸暴、岂、以、污)[译文]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人。从小砥砺清高的名节,为州里人所推服,被举荐为孝廉。当时冀州发生饥荒,盗贼四起,于是以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去查明情况。范滂走马上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等到到了冀州境内,那些太守县令自知藏污纳垢,于是纷纷离职逃跑。后来皇帝下诏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属官上报民间那些反映官吏贤能与否的歌谣,范滂因此劾奏了刺史、二千石权豪共二十多人。尚书责备范滂所劾奏的太多,怀疑他掺杂了私人恩怨。范滂回答说:“我所劾奏的人,假如不是才力不能胜任、污秽、*猾贪暴为害百姓者,我是不会玷污上奏的文书的。只是近来因为三公会议的日子就要到了,所以先劾奏那些急迫的,那些还没有调查清楚的。再重新检查核对。我听说农夫除去皿里的野草,农作物一定长得又好又茂盛;忠臣除却朝廷里的*人,国家的政治就会因此清明。如果我的话有不一致的地方,我甘愿在众人面前受到惩罚。”尚书不能驳难他。建宁二年,大范围的诛杀党人。诏令下达,紧急逮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来到县里,抱着诏书,关闭传舍的房门,趴在床上哭泣。范涝听到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于是自己立即到监狱里去。县令郭揖大惊失色,自解官印,要拉着范滂一起逃亡,说:“天下这么大,你怎么在这里呢?”范滂说:“我死了,这祸也就过去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而牵累您,又让自己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他的母亲来和他告别,范滂对母亲说:“仲博对您孝敬,足以供养您,我到黄泉去,这样生死都得所。只是希望您割弃不能忍受的情,不要增加伤感悲伤。"\n母亲说:“你现在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希望求得反寿,能同时得到吗?"范滂跪着接受母亲的教导,拜了两次就辞别了。冋头对他的儿子说:“我想让你去做恶,但是恶是不能做。想让你为善,但是我没有做恶。(为善却得到现在的下场)"行路的人听了,没有不流泪的。范滂就义时年三十三岁。(五)周幽王失信身亡(9分)1、(4分)尝:曾经;说:同悦,高兴,愉快;数:屡次,多次;为:被2、(4分)(1)等到戎族人侵,就传递鼓声相互告知,诸侯的军队都来救护天子。(2)周幽王想要褒姒欢笑,于是屡次使人击鼓,诸侯的军队來到却没有人侵的敌人。3、(1分)诚信乃立国之本。信,可以得人心,可以得民助。为人处世,一定要守诚信。(意思接近即可)【译文】周朝定都丰、镐,接近西戎人。周王与诸侯约定,在大路上修建碉堡,在上边摆放战鼓,(鼓响的吋候)远近都能听到,假使戎人来到,击鼓相告,诸侯的兵马都来救天子。戎人曾经來到,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全都來到,衰姒非常高兴,笑了起來。幽王想让褒姒笑,因此几次击鼓,诸侯的兵马几次來到而没有见到戎人。到了后来,戎人真的到了,幽王击鼓,诸侯的兵马没有到来,幽王死在骊山Z下,被天下人耻笑。(七)肃王与沈元用1.(4分)⑴出使(2)平吋/平素/向来/一向(3)书写/写(4)毫无/一点儿没有1.(2分)C2.(4分)(1)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2)(肃王)就拿起笔将他所銚漏的字全部补齐,没有遗漏的地方。(每句2分,画线部分为得分点)3.(2分)①肃王的记忆力比沈元用更妬②肃王并没有自夸自耀。(每点1分)译文:宋朝的肃王和沈元用一起出使金国,寄住在燕山的愍忠寺。空闲时间无事可做,就一同到寺院游览,偶尔看见一块唐朝遗留下来的石碑,文辞对仗工整,共有三千多个字。元用平日记忆力就很强,朗诵了一两遍就记住了;肃王一边听着一边走着,好像不在意的样子。元用回到住宿的地方,想要夸權自己的才能,就拿笔将文章默写下来,记不起来的就空缺着,一共缺了十四个字。(沈元用)写完了,肃王看后,就拿起笔将他所缺漏的字全部补齐,没有遗漏的地方。又修改了元用四五个错误的地方,(改完后)放下笔和别人谈论其他的事,毫无骄傲的脸色。元用既惊讶又佩服。俗语说:“不要夸耀我能胜过别人,真正胜过我的人还很多呢!”一点儿也不假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