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71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总结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1.阅读《三人成虎》一文阅,回答后面的问题:庞恭与太子彳各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韩非子•内储说上》)【注解】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L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②口信之乎()②愿王察之()③庞恭从邯郸反()④后太子罢质()⑵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A.何不试N以足(《郑人买履》)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N(《刻舟求剑》)C陀正浓(《幼时记趣》)D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2.用7"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三人言市有虎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n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4.成语”三人成虎”就是来源本篇,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舂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面语句中的加点词语。(1)湖中人鸟声俱怨()(2)余瑩一小舟()(3)余强饮三大旦而别()(4)客並()2.请翻译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1)雾松沆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3.本文结尾借舟子之口说作者”痴”,舟子的话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你觉得作者痴迷于什么?答:\n4•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湖心亭看雪》和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者B是景中含情,但二者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不同,请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五柳先生传【东晋】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真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倚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不详其姓字详:详细B■造饮辄尽造:到C.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D■不戚戚于贫贱戚戚:忧愁的样子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B•亲旧知其如此其真无马邪C•既醉而退学血不思则罔D•无怀氏之民欤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下列对文章理解?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A•(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nB.(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C.(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交流,(他)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D.(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认真理解,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他)就新奇得忘记了吃饭。1.下列对文章理解?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作者借为”五柳先生”作传,从思想性格、志愿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_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B.五柳先生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闲静少言,不慕荣禾『是五柳先生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读书、饮酒、著文章是他的三大志趣。C.本文在语言表达上的显著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不慕荣禾『"不求甚解""曾不吝情去留"等否定句突出了五柳先生与世俗的格格不入。D.本文刻画人物生动形象。"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五柳先生的安贫乐道;"环堵萧然""晏如也",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率真放达。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廖永忠传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从永安迎太祖于巢湖,年最少。太祖日:"汝亦欲富贵乎?"永忠日:"获事明主,扫除寇乱,垂名竹帛,是所愿耳。"太祖嘉焉。从下南昌,战鄱阳湖。敌将张定边直犯太祖舟,常遇春射走之,永忠乘飞舸追且射,定边被百余矢,汉卒多死伤。明日,复与俞通海等以七舟载苇荻,乘风纵火,焚敌楼船数百。又以六舟深入搏战,复旋绕而出,敌惊为神。又邀击之泾江口,友谅死。寻拜征南副将军,帅舟师自海道会汤和,略定闽中诸郡。寻拜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永忠先发书谕元左丞何真,晓譬利害,真即奉表请降。至广州,擒海寇邵宗愚,数其残暴斩之。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明年,以征西副将军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进至瞿塘关,山峻水急,蜀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舟不得进。永忠密遣数百人舁小舟逾山渡关,出其上流。度已至,帅精锐岀墨叶渡,分两军攻其水陆寨。黎明,蜀人始觉。上下夹攻,大破之。明日,和始至,乃与和分道进,期会于重庆。永忠帅舟师直捣重庆,次铜锣峡。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n初,韩林儿在滁州,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曰:"永忠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及杨宪为相,永忠与相比。宪诛,永忠以功大得免。(选自《明史•廖永忠传》,有删节)【注】舁:音皿;带,载。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7"划开。(限断三处)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常遇春射走N(2)冼铜锣峡(3)故止封侯而不公(4)永忠与相比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俟和至,0受降B.又以六舟深入搏战C•期会壬重庆D.复旋绕血出互与和分道进永忠以功大得免故天将大任王是人也故止封侯血不公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永忠善抚绥,民怀其惠,为之立祠。(2)太祖遣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死,帝以咎永忠。1.文中的廖永忠是怎样一^人?请简要分析。4.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個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题记》)乙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缜经①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②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③卒于\n邠,将出殡近邻,赠敛棺椁④皆所未具。公忧然⑤,即彻宴席,厚碉型合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选自王辟之《滝水燕谈录》)①傑经(ciHdie))丧服。②〔亟(ji)〕急迫地。③〔寓居士人〕指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④〔娟(feng)敛棺椁〕指下葬用的物品。⑤低然〕怅然失望的样子。⑥〔碉(zhou))救济。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杂然而前陈者陈:(2)范文正公克邠州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翻译:(2)即彻宴席,厚躺给之翻译:3.在古汉语中,"毕"有下面三个解释,文中"使毕其事"中”毕"的意思是。(填序号)①轻快,敏捷。②完成,结束。③全部,全都。4.甲文中"太守"与"滁人"同乐,乙文中"范文正",他们的行为都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甲】秦王谓唐雎日:"專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專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日:”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干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干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n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複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缩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荆轲刺秦王》比较阅读答案】《唐雎不辱使命》《荆轲刺秦王》比较阅读答案。"(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荆轲奉樊於期①头函,而秦武阳②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③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④假借⑤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⑥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抿⑦(zhe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⑧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⑨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⑩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Qi)执兵,皆陈殿下,非有13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选自《荆轲刺秦王》)【注释】①[樊於期]秦国将领,因得罪秦王逊到燕国。②[秦武阳]人名,又名秦舞阳,充任荆轲出使秦国的副手。③[陛]殿前的台阶。④[少]通"稍"。⑤[假借]在文中是"原谅"的意思。⑥[发]打开。⑦[扌甚]用刀剑等刺。⑧[绝]挣断。⑨[还]通"环",绕。⑩[卒]"猝",突然。Qi)[郎中]宫廷的侍卫。1.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长跪而谢之()(2)安陵君受地壬先王而守之()⑶專人谕矣()(4)图穷而匕首见()2.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3.翻译下列句子。(1)怀怒未发,休複降于天。\n译文:⑵使毕使于前。译文:1.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合文意的一项是()A.【甲】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最后弱国取得胜利的故事。B.【乙】文所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经过:他拿着匕首,追赶秦王,而其余臣子则袖手旁观。C.【乙】文中记载了秦国的一条法律:带刀的侍卫一般不上殿,上殿的臣子不能带刀。D.【甲】【乙】两文在人物刻画上均用了对比的方法,其中【乙】文用秦武阳的"色变振恐"衬托出荆轲的沉着冷静。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东坡画扇先生职临钱塘日①,有陈诉负②绫绢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③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翹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④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⑤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日:〃出夕卜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⑥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干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⑦。注: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③某:我。④发市:开张。⑤判笔,判案用的笔。⑥踰:走出。⑦逋(bd):拖欠。(选自(宋)何莲《春诸纪闻》)1.解释下列加点字①公甦视久之②非故负之也③适父死④至懊恨不胜而去2.下列句中的“之"与"即以付之曰"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N市B•齐N习辞者c.予独爰莲N出淤泥而不染d•吾欲辱N3.翻译句子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干钱取一扇,所持立尽。4.下列对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nA.本文主要写苏东坡用画扇的义举扶贫济困的故事,表现其高尚的品格。B.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适父死"和"所制不售"。C.东坡只"取白团夹绢二十扇"题诗作画,表现出其作为文人的清高。D."争以干钱取一扇"、"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胜而去"从侧面写出苏东坡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之精深。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答苏迈书①辱书勤恳干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④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⑴而知病N所在()⑵窃窥公学问之意基美()⑶顾既在官()(4)又少读书之光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⑴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2)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3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是门人所编写的。1.从文中内容来看,黄庭坚希望苏迈如何去做?2.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n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至,不得入。先^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泳’"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n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请以军礼见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亚夫F传言开壁门上乃使使持节迢将军A.以备胡B.天子先驱至,不得入C.0以宗正刘礼为将军D.不闻天子之迢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z可得而犯邪!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②天子先^至,不得入②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⑥D.②④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nA.汉文帝六年,为防备匈奴大举入侵,朝廷任命刘礼、徐厉、周亚夫等人为将军,分别在霸上、棘门和细柳等地驻守。B.汉文帝亲自到各地军营慰劳军队,在霸上、棘门非常顺利,但在周亚夫的驻地却遇到阻碍,迟迟不能进入细柳军营。C.汉文帝深明大义,严守军纪,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手扶车前横木,神色庄重,对军容严整的将士表达诚挚的敬意。D.本文运用对比手法和典型的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优秀品质,还表现了汉文帝圣明大度的天子风范。1.阅读下面文言文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香居问宣王曰:"荆王桎先王之礼乐,而为淫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日:"为无主。""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日:"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王日:"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曰:"书之,專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选自刘向《新序》)【注释】1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2具:备办。3香居:齐国大夫。4.释:放弃,放下。5为无主:没有君主;6尚书:官名。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记载文字。L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丫标出来(两处)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⑴齐宣王为大室为:(2)遽召尚书④曰:违之电: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4.结合本文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的主要性格特点。10•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n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柜鹿太守。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博士。1•用r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为家人所觉士卒多为用者C.由星声誉甚盛斯星陋室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B.E置《礼》于前凡三往,互见D.不遗一字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祖莹这个人的主要特点是彳十么?选文主要叙写了祖莹的哪两件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1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板桥诵书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②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③,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W)④,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⑤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干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n【注释】①寝:丑陋。②易:轻视。③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④屈曲委蛇:弯曲。委蛇,同"逶迤"。⑤迩:近。1、解释加点的词语。⑴幼时魅无异人处()⑵人咸易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⑴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及善诵耳。⑵板桥每读一书,必干百遍。3、陶渊明和郑板桥都喜好读书,但他们读书的方法或态度不尽相同,试结合文段内容加以概括。4、你从选文中得到了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11.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台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址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n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⑴心乐之()⑵凄神寒骨()⑶而适类于余()⑷乐而不能去也()2.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为师矣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临水而居C.于是隹《八愚诗》属予隹文以记之D.寂寥而莫我迪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迪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侶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⑵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4.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因小石潭"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作者"乃记之而去"。"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作者在空寂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衬托潭水清澈。"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则从正面直接写愚溪的清澈减低,光洁如玉。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潭源流的蜿蜒曲折。"不可以溉灌""大舟不可入也""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连用五个否定词,交代了作者以"愚溪"命名的原因。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的忧伤与凄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则表现了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n3.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芳交横,盖竹柏影也。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清澈透明)。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蔬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3.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舜发于狀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夕卜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母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必先苦基心志()(2)入则无法家拂士()\n(1)仆闻之()(2)官大者,主恶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吠亩之中此之谓也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D.歴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篡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3.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答案解析1.【答案为】1•⑴①相信,②明察,③"反"通"返",回来④结束⑵D2三人/言/市有虎3•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明〃然而〃、〃成虎〃要准确译出)4•谣言被多人传播后#极有可能变成一种可怕的力量。2.【答案为】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体(2)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3)濯清涟而不建美丽而不端庄(4)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3.《陋室铭》中,刘禺锡通过写自己的陋室表现了他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操。\n《爱莲说》中,周敦颐通过写自己爱莲花,表现他淡泊名利(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品质。4示例:爱莲花,莲花亦素亦洁。/爱莲花,莲花香远益清。2•答案为:1.A2.D3.B4.D4•答案为:1.蜀主明升请降/永忠以和未至辞/俟和至/乃受降2.(1)使他逃跑(2)驻扎(3)因此,所以(4)亲近,靠近3.A4.(1)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老百姓怀念他的恩德,替他建了一座祠。(2)太祖派遣廖永忠将他接回应天,到瓜步的时候船翻了,韩林儿淹死了”太祖因为这件事而责备廖永忠。5.【答案为】1.答案:(1)摆开(2)做州郡的长官(做太守)2•答案:(1)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2)(他)立即撤掉了酒席,给予他们重金救济3•答案:②1.答案示例:因"士人"而悲6丄⑴道歉⑵介词,从、由⑶明白,懂得⑷穷尽,完结2•方急时不及召下号以故荆轲逐秦王。3.(1)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2)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答案为:B;7.【答案为】1.①届细地;②故意;③恰好,正赶上;④离开。2.D3.(他)刚走出府门,就有欣赏、喜欢苏东坡的人(好事的人)争着用一干钱买一把扇子,所拿的扇子马上卖完了。(得分点:始,以,所持立尽,省略句)4.C8.【答案为】1•⑴弊病⑵很⑶已经(4)缺少2•⑴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2)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罢了。3.《论语》孔子4•学习要勤奋,要珍惜时间,做事要集中精力,方可有所成就。9・【答案为】1.A2.B(A•连词,表目的z相当于〃用来〃/介词,按照。B.都是动词,能够。C•副词,于是,就/副词,才。D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动词,下诏书。)3•①把守军营门的官兵对跟随天子的车队说:〃将军有令,在军营中不能赶着马车奔跑。〃(采分点:壁门吏士一把守军营门的官兵;从属一跟随;约一命令、规定;驱驰一驱车奔驰;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②他们的将领一定会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能够侵犯呢!(采分点:其将一他们的将领;固一一定、必然;袭而虏一被(敌人)袭击而成为俘虏;可得一怎么能够;句子组合不顺畅酌情扣分)4.A(②④⑥都是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5.C不是〃拉着马缰绳缓缓步行〃.而是站在车上拉着马缰绳缓缓行进。如果〃步行〃,则无法〃手扶车前横木气10.1.B人不肖丨好为大室丨香子止寡人也\n1.(1)建造,盖(2)写,书写,记录2.(1)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2)群臣莫敢谏者4•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11•答案为:1•用7'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1.A3•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他最终会有所作为的。(或:他最终会走得很远)。4•主要特点是勤学而有学问(主要是〃勤学〃);主要两件事:燃火夜读,背讲《尚书》12.【答案为】1・(1)很;(2)全,都2.(1)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殊不知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诵读罢了。(2)他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干百遍。3•陶渊明读书善于领会大义、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郑板桥读书刻苦,发愤自励,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苟同世俗,喜欢熟读背诵。3.(1)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读书。(2)对于精品书,要多遍地读。13.【答案为】1•⑴对……感到快乐⑵使……凄凉⑶像(好像)类似⑷离开(离去)2.C(创作,写作)3.(1)(鱼儿)呆呆的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⑵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o(3)(愚溪的河道)幽暗狭窄,蛟龙对它不屑一顾,不能在此兴风弄雨,愚溪(它)没有利于人的地方。4.D(〃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一句并不是表达作者对愚溪的厌恶之情。)5•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14.【答案为】1.(1)使……痛苦(2)通"弼",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2.D3.(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4.(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