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文言文复习 15页

  • 70.02 KB
  • 2022-08-26 发布

苏教版八上文言文复习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苏教版八上文言文复习(一)《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n1、《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诣王(yì)曷为(hé)为枳(zhǐ)非所与熙(xī)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习辞者(熟练)(言辞)今方来(将要)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什么)何坐(犯罪)  诣王 (到)      固善盗(本来) 叶徒相似  (只)其实味不同 (果实)所以然者何(……的原因)(这样)  圣人非所熙也(同“嬉”,开玩笑)反取病焉(辱) 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字。 ⑴之 楚王闻之(这件事) 齐之习辞者也(的) 吾欲辱之   (他,代晏子)⑵为 为其来也(相当于“于”) 何为者也  (做)   生于淮北则为枳(结出)\n ⑶使:晏子使楚(出使)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让)5、请有“/”线标出句中的停顿处。⑴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⑵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6、翻译下面的句子。⑴吏二缚一人诣王。         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的面前。⑵齐人固善盗乎?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⑶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⑷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难道)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⑸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提炼成成语,在本文晏子说这话目的是想说明什么?\n南橘北枳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盗,一来到楚国就偷盗,是因为楚国的水土使人喜欢偷盗。反击“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盗”的发难。8、你喜欢文中的晏子吗?为什么?晏子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出众的辩才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文章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二)《人琴俱亡》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人琴俱亡》选自南朝朝刘义庆(人名)的《世说新语》。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猷(yóu)笃(dǔ) 舆(yú) 恸(tòng)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n俱病笃 (都)((病)重)何以都不闻消息 (即以何,为什么)(总、竟) 语时了不悲(完全)索舆  (要)(轿子)素好琴 (一向、向来)(喜欢)   径入   (一直)既不调 (已经) 因怯绝良久 (于是,就)(很)   亦卒   (死)4、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⑵语时了不悲。说话时完全不悲伤。⑶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⑷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n5、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的?并作简单分析。“何以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自己已经病得很重,却还关心着弟弟,足见兄弟情深。   ⑵“恸绝良久”——这是兄弟情深的真实表现。6、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这个“不调”说明了什么?“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7、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子猷)月余亦卒”。子猷为什么也死了呢?关于子猷的死,文章开头已有所交代“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一方面是因为生病;另一方面是因为悲痛过度。8、回忆你过的古诗,写出两句能表现深厚的兄弟之情的诗句。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三)《小石潭记》\n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是   唐代柳宗元。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huáng)  清洌(liè)  佁然(yǐ)  \n俶尔(chù) 翕忽(xī)  差互(cī)  悄怆幽邃(qiǎo)(suì)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清洌(清澈)  可百许头(大约)(表示约数)  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深)  佁然不动(愣住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位弯曲)(或现或隐)     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下见小潭(向下) 4、解释下列每组加点的词语。⑴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明灭可见(可以)   ⑵清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冷清清,凄清)⑶乐  心乐之   (以……为乐) 似与游者相乐 (逗乐)⑷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隶而从者(跟随)\n⑸以全石以为底(把,用)   卷石底以出 (连词,相当于“而”)以其境过清(因为)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⑴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⑵其岸势/犬牙差互6、翻译下面的句子。⑴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往下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⑶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⑷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⑸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⑹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n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7、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8、《小石潭记》中,作者坐在小石潭边突出的感受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9、“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中一定包含着作者的“情”,你能体会这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吗?示例:第四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清冷的环境激起作者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清幽美与作者心境的凄美形成强烈的比衬,有力地表现了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的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n(四)《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本文的作者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⑴念无与为乐者(想到) ⑵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于是,就) ⑶相与步于中庭(一起、共同)⑷怀民亦未寝(睡)  ⑸水中藻荇交横(交叉错杂) ⑹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只,不过)3、翻译下面的句子。⑴\n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影子。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哪里的夜没有月色?哪儿没有竹子和松柏树?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4、“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5、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何夜无月?……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五)《治水必躬亲》\n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治水必躬亲》选自《履园丛话》,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人。文章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并以明代有名的清官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2、给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潴(zhū)相度(xiàngduó)胼(pián)胝(zhī)3、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可执一,泥于掌故(固执一端,不知变通)(拘泥)   非相度不得其情(观察和测量)(真实情况)非咨询不穷其致(访问,征求意见)(追究到底)(事理) \n是以      (因此,所以)躬历山川     (亲自)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像这样)4、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⑴治水/必躬亲⑵泥于/掌故⑶昔/海忠介/治河⑷而随官人役/未尝/横索一钱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⑵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⑵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⑶必如是而后世可举也。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⑷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n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的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6、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7、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8、海瑞是一个廉洁奉公的清官,也是一个身体力行、操劳奔忙、造福百姓的实干家。下面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海瑞哪些方面的品质?⑴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⑵亲给钱粮,不扣一厘……⑴为真实、全面地了解情况,不辞劳苦、事必躬亲。⑵廉洁奉公、造福百姓。(意近即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