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2.01 KB
  • 2022-08-26 发布

《文言文专题复习》PPT课件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蒙古族学校刘艳清\n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选取课外篇目主要考点有:1、能根据句子的意思进行正确的朗读停顿;2、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词语的理解,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关键的文言实词等;3、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4、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概括某个段落大意;5、能对文章观点或人物性格进行探究评价,或结合实际谈学习文章后的收获体会等。(2012年鄂尔多斯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科考试说明)\n解题步骤、技巧指导(二)读课文(一)分析标题《刘宣苦读成才》、《失信,则不能用人》《文征明习字》(三)结合注释理解(四)紧扣题目,仔细答题: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考点4、5)\n考点1——语句朗读停顿划分文言文语句节奏划分总原则一、在句中需换气处停顿。二、符合句意、文意三、看清停顿要求。(划几处)\n知识一:根据句首的语气词、发语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的词和语句中表转折联词来确定朗读节奏遂许先帝以驱驰夫韩、魏亡,……然则何时而乐耶故自号曰醉翁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人不知而不愠////(只划一处)//考点1——语句朗读停顿划分\n知识二:根据语法结构停顿(凭借语感)1、主谓间停顿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2、动宾间停顿恐前后受其敌。(《狼》)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3、介宾短语后置停顿4、表时间的词语提前,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今/天下三分乡/为身死而不受/受任/于败军之际\n1、今齐地方千里2、可以一战知识三: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而古汉语中是两个词,中间要停顿。//\n考点2——解释实词实词中常考的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1.联系课内积累,学会迁移解释完后放回语境中去检验2.依据前后语境推断3、组词4、分析字形\n一、联系课内积累推断如:不得独私故人私:臣之妻私臣私:偏爱(动词)\n二、根据字形推断1、根据形旁推断本义。2、由本义引申词义,通过推断可以探知词义。①如:夜则窃啮(niè)斗暴。(《永某氏之鼠》)啮:如: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躬:本意为身体,引申为“亲自”。②雁奴独不瞑(《雁奴》)瞑:咬瞑——从目;从冥。瞑:合眼;闭眼。\n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克”可以组词为“克服、“攻克”。等,联系上下文比较,便知“攻克”比较合理。(可以反复组词,选恰当一个)三、组词推断\n利用上下文中所包含的情节脉络、人情事理推断词义如:子墨子自鲁及齐,过故人。“过”,不能理解成“经过”,“路过”。而应该解释成“拜访”。四、语境推断法\n词语特殊用法(初中阶段)1、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n(一)名词作动词组成动词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n(二)名词作状语介词+名词有些名词用在谓语动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这样名词就活用为状语。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n(四)使动用法使……+本义形容词带宾语时,形容词可能属于使动用法。劳其筋骨(三)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物吾与汝毕力平险。险:险峻的大山劳:使……劳累\n注意:无论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法,都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形容词出现在谓语动词位置上发生的。这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五)意动用法以……为+本义不耻下问耻:以……为耻\n2、通假字通假就是用读音相同或相近字代替本字。1、根据语义找和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2、解释某字通某字+意思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n翻译原则信:——准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雅:——有文采(语言规范,文笔优美)达:——通畅(符合语言习惯,无语病)句子的翻译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3\n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句子的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倒装句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四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n一、保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驴”、“船”古今的词义相同,翻译时不改变它的原意。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是年号,“藤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郡名,翻译时把它们保留下来,照搬到译文中就行了。另外,文言文里有不少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如“披荆斩棘”、“气象万千”、“千钧一发”等等,一般人都能理解,不需再翻译,反而显得不通顺。\n二、删除句首发语词、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夫战,勇气也。无丝竹之乱耳。何陋之有——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删”\n三、调整(  调整语序)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主谓倒装)你太不聪明了。何以战?(《曹刿论战》)(宾语前置)您凭借什么应战呢?\n四、增 ( 增补词语或句子成分)1.将文言单音节词补充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双音节词。例如: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大国的虚实是难以推测的,我惧怕他们有兵马埋伏。“测”、“惧”、“伏”都是单音节词,应译为双音节词“推测”(或“猜测”)、“惧怕”、“埋伏”。2.增补量词例如: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那个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帷幕里,帷幕中只有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纸扇、一块醒木罢了。3、省略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省略主语宾语\n五、换 ( 替换词语)1、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句中的“师”、“伐”要用“军队”、“攻打”来替换。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n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陈胜者,阳城人也。1、判断句:……是……(……者,……也)2、被动句:……被……(多用“为、见、”表被动)(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n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qú),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2、给划线句划朗读节奏(两处)2.翻译:谭乃谢求反。  译文:3. 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本文写了……,我的启示是……。或从……中 ,我得到……启示实战演习\n铁杵磨针(《方舆胜览》)[选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1)[媪]ǎo,年老的妇女。(2)[卒]完成。[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成()去()方()欲()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意义。(1)问之,曰:“欲作针。”()(2)吾欲之南海()(3)久之,目似瞑()(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n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  义:  ②辄以水沃面  义:  ③食不给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义:⑤ 妻子义:洗供给贬官妻子儿女吃\n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①率:标准②简札:信件【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或答人简札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