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51 KB
- 2022-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如何断句一、由一个故事引出“句读”的概念。从前,有一位阔少爷,总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帐。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是你自己断错句,怎可怪我呢?”二、断句的方法:基本方法:读全文,通文意,确定文体。1、叙述性文章,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节;若有人物对话,就要弄清谁跟谁对话,讲的什么话。2、说理性文章,就要弄明白讲了哪些问题,表明了怎样的观点.示例一: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老师支招一:找名词(或代词),标主宾,定句读。1、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广故数言欲亡”,有时还会承前省略主语。常用名词和代词:名词有: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代词有:吾、余、予(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他们)例: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指导:找出句中几个名词、代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做六尺簟例: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老师支招二:看虚词,找位置,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常用虚词: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2、句中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4、疑问语气词:何、胡、安、奚、焉、孰等词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5、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少顷”“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前面可以断句。我来试试:学生练例: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教师指导:找出虚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例:曰/我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老师支招三:看对话,找标志,定句读对话标志的词语,如:曰、云、言,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我来试试:学生练习版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教师指导:找到人物对话的标志,可以断句)示例四: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2、陈胜者/阳城人也阴影部分的字是什么词:“如……何”是反问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式老师支招四:看语法,找句式,定句读。常用典型句式有:判断句式:“…者…也”,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例: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买鸭捉兔》(教师指导:找出语气词、代词、反问句式即可)示例五:学生齐读1、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有有孙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思考:以上句子都有什么共同之处?答:运用了修辞。分别运用哪种修辞?答:1、顶针、2、对偶、3、排比)老师支招五:明修辞,定句读。排比、对偶、顶真、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8\n(一)晏子谏杀烛邹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①齐景公,春秋时代齐国国君。②弋,将绳子系在箭上射。③烛邹,齐景公的臣仆。(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2分)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是罪一也。()(2)翻译: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2分)(3)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4)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写出一点即可)(4分)(二)郑板桥开仓济民郑板桥曾任范县令,室无贿赂,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②谴:责问、责备。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我任之()(2)去任之日()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3.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眉、眼、口、鼻四者,毕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我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我上?”眉曰:“我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我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那里?”(选自罗烨《醉翁谈录》【注释】①神:灵性。②厮:相互。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毕有神也()(2)若然,则眉有何能()2、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线标出来。(2分)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3、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回答眼睛认为应该居于鼻子之上的原因是什么?(2分)答:4、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答:(四)(10分)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①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窬②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③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注解]①学涂:学习涂抹、修理。②窬:翻越。③内:通“纳”,放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政父为韩王治剑()(2)学鼓琴()2.用现代汉语翻释下列句子。(3分)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8\n4.聂政为了达到亲报父仇的目的,在第一次刺杀韩王失败后又做了哪些艰辛的准备工作?(3分)答:(五)(10分)山东人娶蒲州女,多患瘿①,其妻母项瘿甚大。成婚数月,妇家疑婿不慧,妇翁置酒盛会亲戚,欲以试之。问曰:“某郎在山东读书,应识道理。鸿鹤能鸣,何意?”曰:“天使其然。”又曰:“松柏冬青,何意?”曰:“天使其然。”又曰:“道边树有骨骴②,何意?”曰:“天使其然。”妇翁曰:“某郎全不识道理,何因浪③住山东?”因以戏之曰:“鸿鹤能鸣者颈项长,松柏冬青者心中强,道边树有骨骴者车拨伤,岂是天使其然?”婿曰:“虾蟆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瘿如许大岂是车拨伤?”妇翁羞愧,无以对之。[注解]①瘿:长在脖子上的囊状瘤。②骨骴:指树上长的疖。③浪:空,白白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欲以试之()(2)因以戏之曰()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虾蟆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瘿如许大岂是车拨伤?3.有关“傻女婿”的笑话,是传统笑话中久传不衰的话题,请问本文中的“傻女婿”真傻吗?(3分)答:4.鲁迅在评价这则笑话时说“事多浮浅,又好以鄙言调谑人,徘谐太过,时复流于轻薄矣。”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六)(10分)宋张融尝乞假还,帝问所居。答曰:“臣陆居非屋,舟居非水。”上未解,问张绪。绪曰:“融近东山,未有居止。权牵小船上岸,住在其间。”上大笑。太祖尝面许融为司徒长史,敕①竟不出。融乘一马甚瘦,太祖曰:“卿马何瘦,给粟多少。”融曰:“日给一石。”帝曰:“何瘦如此?”融曰“臣许而不与。”明日,即除②司徒长史。融与谢宝积俱谒太祖,融于御前放气。宝积起谢曰:“臣兄触忤宸扆③。”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上曰:“何不与贤弟同食?”融曰:“臣不能与谢气之口同盘。”上大笑。[注解]①敕:皇帝的诏令。②除:授予官职。③宸扆:皇帝居住的圣殿。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1)宋张融尝乞假还()(2)上未解()2.文中划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3.文中的张融是一个具有什么性格特点的人?你喜欢这种类型的人吗?请说出你的理由。(3分)答:4.在我们的课文中,也学过类似张融这样有急智辨才的人,请你举出一个,并简要列出他的一个事例。答:(3分)(七)戴渊少时,游侠不治行检,尝在江、淮间攻掠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轻重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颍,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1.解释上文中加点的字词。(2分)①渊既神姿峰颍既②机弥重之。弥2.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左右皆得其宜。3.请简述戴渊是如何改邪归正的。(3分)答:(3分)4.从上文中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的体会。(2分)答:(3分)1(1)2丢失;这(此)。8\n(2)2让诸侯听到此事,(会)以为我们的国君看重鸟儿而轻视士人。(3)2示例:1.凡事应从大局考虑,不能轻率行事,因小失大;2.说话应注重语言艺术,使人易于接受;3.应知错即改。(能写出一点即可)2(1)2萧瑟苍凉(凄凉);孤寂愁苦(悲伤)(2)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离人思乡的愁绪1.(2分)(1)承受、承担(2)离开2.(2分)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3.(3分)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4.(3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翻译:郑板桥曾经在范县做县令,为官清廉,不受贿赂,兢兢业业,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板桥就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板桥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离开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1、(1)全,都(2)这样(2分)2、吾能别香臭/然后子可食/故吾位居汝上。(2分)3、眼睛认为它能观察善恶美丑,辨别方向,功劳不小。(2分)4、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4分)示例:在现实生活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能力,只有把自己置于群体之中,在团结和谐的集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一)1.(1)炼,造。(2)弹奏。2.天下人的牙齿,都和聂政的差不多。3.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4.先学琴七年,漆身为厉,吞炭变音,后援石击齿,毁弃旧容,又习操琴艺三载,练就高超的琴艺和变易出不为韩王认出的容貌。(二)1.(1)试探。(2)戏弄。2虾蟆能鸣/岂是颈项长/竹亦冬青/岂是心中强/夫人项下瘿如许大/岂是车拨伤?3.不傻,貌傻实慧,面对丈人的讥讽,他反唇相讥,转守为攻,最终令丈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落入十分尴尬的境地。4.同意或不同意皆可,关键要紧扣文本说出能够支持观点的理由。如这则笑话谈不上主题深刻、寓意悠长,这位女婿以岳母病痛为讥讽题目,显然有失厚道,也不符合尊老敬上的道德传统。但因此非难本文,却也不必,因为这类在民间淬的笑话题材,表现的本来就是一种俗人浅趣。(三)1.(1)曾经。(2)明白。2上笑而不问/须臾食至/融排宝积/不与同食。3.张融是一个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诙谐幽默的语言、机敏善辩的口才及风姿飘逸的名士风范的人。无论说喜不喜欢都可以,关键能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说喜欢的:我欣赏他的才思,欣赏他的幽默,也欣赏他无拘无束的个性。不喜欢的: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失厚道。4.参考示例: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只要能体现急中生智即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