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3.60 KB
- 2022-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特殊句式\n文言句式基本类型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n判断句对事物的性质、状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n判断句判断下列哪些句子属于判断句: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过去借助别人的帮助才有今天的成果,现在却反过来攻打他,是不符合仁德的)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7.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n判断句判断句:2、3、4、6、8、9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陈胜者,阳城人也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9.刘备,天下枭雄\n判断句1、用“者”“也”表判断。如:(1)“……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也。”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例: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3)“……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n判断句2、用副词“乃”“则”“即”“皆”“本”“悉”等表判断。如:(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3)臣本布衣《出师表》(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如:(1)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n判断句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例: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5、无标志,直接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秦,虎狼之国。例:刘备,天下枭雄。\n判断句1、用“者”或“也”表判断2、用副词“乃”“则”“即”“皆”“本”“悉”等表判断。3、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的判断。4、直接判断小结\n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n省略句1、省略主语(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从何所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注意:不同的主语要翻译出来。2、省略谓语(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n省略句3、省略宾语(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省略介词(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n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①见/于/见…于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得幸于武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为/所/为…所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③被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n被动句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补出。例: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n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中心词“主─[状]─谓─(定)中心词─“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n宾语前置根据下列句子的特点,概括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类型:(1)恐年岁之不吾与(2)古之人不余欺也(3)何以解忧?(4)书中竟何如?\n宾语前置恐年岁之不吾与古之人不余欺也何以解忧书中竟何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n宾语前置特殊结构: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1)宋何罪之有?(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3)无乃尔是过与?(4)惟利是图(5)惟马首是瞻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1)《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2)《触龙说赵太后》: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何以”应理解为“以何”(3)《氓》:秋以为期\n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则往往置后。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1)俟我于城隅(2)肇锡余以嘉名(3)又重之以修能标志:“于”或“以”+宾语\n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可使报秦之人)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之庙堂……远之江湖)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n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不仁哉!梁惠王也。”\n倒装句定语①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后置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宾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语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前③“之”或“是”作标志置④介宾结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于”或”以“为标志主谓倒装小结\n练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问女何所思?《木兰辞》时人莫之许《隆中对》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使归就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唯才是举判断以下句子包含哪些文言特殊句式: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