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文言文内容理解 11页

  • 129.03 KB
  • 2022-08-27 发布

八上文言文内容理解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一、基本知识1.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本文选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五柳先生传》等。2.陶渊明的作品多描写农村生活,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二、课文结构:(1)线索:渔人(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访问——离开——再寻。(2)顺序:时间先后(3)发现桃源桃生活环境:景色幽美;土地肥沃理花访问桃源想源社会风尚: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社记离开桃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虚幻)会三、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落英缤纷;怡然自乐。四、理解性背诵:(1)描绘了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忽逢桃花林……落英缤纷。(3)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5)描写了桃花源人民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6)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A.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7)桃花源人为何“皆叹惋”?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交代桃源人来历的句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五、内容探究: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铺垫。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11\n3.“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4.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5.“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7.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1)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2)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再叙述。8.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9.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暗示他们不愿与世俗中人交往的心情,害怕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2)为渔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埋下伏笔,使故事更加离奇10.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11.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12.写渔人有什么作用?(1)与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好客形成对比,加深了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2)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13.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14.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15.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1)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1\n16.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六、写作特色:1.虚实结合,虚实相生;2.层层设疑的写法:(1)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但未确切点出年代、地点和姓名,似真实虚,以实写虚;(2)桃林奇景;(3)桃林的通道奇特——“洞天福地”;(4)做好的标记完全消失,无迹可寻;(5)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亦真亦幻。3.语言简洁,详略有序。11\n陋室铭刘禹锡一、基本知识:1.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具有篇幅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二、课文结构:类比立论山、水、仙、龙陋室不陋陋点明主旨陋室、德馨托清幽的环境物室具体描述博学的友人乐在其中言高雅的生活志铭总结全文诸葛庐何陋之有子云亭三、理解性背诵: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点明全文主旨、统领全文、点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用典故赞美“陋室”(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句子: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6.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7.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水不在深,有龙则灵。8.文中点睛之笔的句子:何陋之有?它的前一句:君子居之。出自《论语·子罕》。言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四、内容探究: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以比喻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什么修辞?“上”和“入”有何好处?(1)用对偶,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2)“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11\n虚实结合;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  4.赏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前两句正面实写表现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后两句反面虚写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5.赏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运用对偶,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6.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拥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与抱负,进一步突出“德馨”。8.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引用孔子的话有以君子自居之意,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用它结尾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形容其不陋,表达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洁傲岸的道德节操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五、迁移拓展:1.本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2.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也可有自己的看法)3.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钟书的书斋。  11\n爱莲说周敦颐一、基本知识:1.说: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借用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说明事理。二、课文结构:生长环境爱莲体态香气君子洁身自好托物言志不慕名利莲清高风度洁身自好说菊隐逸者逃避现实正衬牡丹富贵者庸俗逐利反衬三、理解性背诵:1.描写莲美好形象(咏莲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质朴、庄重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香远益清。4.比喻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7.“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四、内容探究: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鲜”与哪个词构成反义词?陶渊明;众(蕃)。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鄙弃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11\n4.“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5.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有何作用?批判贪图名利、追求富贵的世风,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6.“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慨叹品德高尚的君子太少,含蓄地表明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人太多。7.怎样理解作者在文尾的慨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想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向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五、写作特色: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即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衬托手法,层层深入。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3.手法多样。(1)修辞:排比、设问、比喻(2)表达方式:记叙、描写(3)表现手法:象征、衬托、托物言志(4)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六、迁移拓展1.鲁迅有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问濂溪称净植,英随残叶坠寒塘。”这首诗称颂的是哪一种花?莲花。2.喜欢某种花是人的志趣的表现。你喜爱哪一种花?说明喜爱的原因。 梅花。它顶风冒雪,“凌寒独自开”。(傲雪盛开人皆颂,迎寒绽放世堪扬。) 蒲公英花。花朵虽小,却遍布各地,有极强的生命力。(花小能怡情,叶瘦能医疾。) 菊花。在万花纷谢之时独自开放,决不随波逐流,且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百花凋谢始露面,孑身盛开也吐香。)3.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与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法一:同意孟子的观点。人的思想受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答法二:同意周敦颐的观点。只要人保持坚贞的操守,洁身自好,即使处于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其影响。如《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11\n4.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可以从白居易的《买花》中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看出。三峡郦道元一、基础知识:1.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有文学价值地理巨著。三峡指长江上游的(自西向东)瞿塘峡(最短最险峻);巫峡(以曲折幽深秀丽闻名);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名)。二、课文结构:总貌:山高岭连,遮天蔽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三四季夏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侧面描写)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峡江水春冬之水:水退潭清,风景秀丽(视觉)(欣赏、热爱祖国山河)秋水:水枯气寒,猿鸣凄凉(听觉)三、理解性背诵:1.写山:(1)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3)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写夏水:(1)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3.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4.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6.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诗句,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同的句子:朝发白帝,暮到江陵。7.在三峡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见水流急;“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见水势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可见落差大。8.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9.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10.写春冬之景,用清、荣、峻、茂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四、课文内容: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从“山”、“水”两方面描写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11\n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为下文作铺垫),山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3.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1)夏天,写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险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凶险和疾速的特点。(2)春冬之时,水退潭清,景色秀丽,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的奇秀.(3)秋季,清冷寂静、水枯气寒。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秋天的萧瑟气氛。4.文章为何先写夏而后写春冬、秋?春冬为何放在一起写?作为三峡景色中最具有特色的是“山和水”,而其中最具魅力的是三峡夏天迅猛、凶险的江水,所以先写夏天景色,后写春冬的明丽多姿,最后写秋天的悲凉之景。这也符合读者情感认知的顺序。5.文章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词,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五、研讨探究1.导游词:各位游客,欢迎你们到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洪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之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畅游此地。2.三峡的名胜古迹:白帝城,屈原故里,昭君故里等。传说:神女峰。3.积累古诗文中描写三峡的名句。(1)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3)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六、写作特点:1.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受访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炼,表现力强,充满生气。2.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把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描绘出了春冬三峡的秀丽景色;写秋季之景,着“寒”、“素”、“凄”、“哀”数字,将景物的哀转凄婉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3.语言精致、洗炼,用语俏丽贴切。(1)描写三峡深秋清幽静寂,说明人们感伤程度。(2)描写三峡春冬时,因急流险滩,雪浪飞溅,故以“素”字修饰“湍”,因潭水澄碧,深沉宁静,故以“绿”字修饰“潭”字。(3)“飞漱其间”,“飞”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从天而降,落下深谷的气势。11\n答谢中书书陶弘景一、基础知识:1.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二、课文结构:总领全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答仰视:高峰入云谢具体俯视:清流见底静中描绘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沉醉山水书晓雾歇猿鸟鸣愉悦得意书夕阳颓鳞竞跃动感慨收束三、理解性默写:1.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表达作者沉醉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写作特点:1.优美的意境。(1)山水相映之美。(2)色彩配合之美。(3)晨昏变化之美。2.缜密的结构。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主体部分以写景为主。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山水的相映、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3.凝练的语言。(1)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2)“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3)本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4.动静相衬之美。(1)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2)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11\n(3)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一、课文结构:记月色入户承叙事——赏月缘由怀民相与贬居寂寞天积水空明悲凉苦闷寺写景——庭下月景藻荇交横景色怡人豁达乐观夜但少闲人游抒情——愉悦苦闷如吾两人点睛之笔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主旨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三、课文理解: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随缘自适、自我派遣的旷达心境。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心境和复杂感情。(旷达胸怀)心境:仕途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旷达。感情:(1)贬谪的悲凉。(2)人生的感慨。(3)赏月的欣喜。(4)漫步的悠闲。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1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