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选段练习 4页

  • 52.00 KB
  • 2022-08-27 发布

课外文言文选段练习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桑怿①传(节选)欧阳修(怿)又闻襄城②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③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④,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⑤饲之⑥。粟尽乃止。怿善剑及铁简⑦,力过数人而有谋略。【注释】①桑怿(yì):人名。②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③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④廪:粮仓。⑤里人:同乡人。⑥饲:供养。⑦铁简:狭长的铁片。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停顿处。力过数人而有谋略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缚其余()(2)见民走避溺者()(3)怿善剑及铁简()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4.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5.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6.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二)刘先生者,河朔人,年六十余,居衡岳紫盖峰下。间出衡山县市,从人乞得钱,则市盐酪(1)径归,尽则更出。日携一竹篮,中贮大小笔、棕帚、麻拂(2)数事,遍游诸寺庙,拂拭神佛塑像。县市一富人,尝赠一衲袍(3),刘欣谢而去。越数日见之,则故褐如初。问之,云:“吾几为子所累。吾常日出庵,有门不掩,既归就寝,门亦不扃(4)。自得袍之后,不衣而出,则心系念,因市一锁,出则锁之。或衣以出,夜归则牢关以备盗。数日营营(5),不能自决。今日偶衣至市,忽自悟以一袍故,使方寸(6)如此,是大可笑。适遇一人过前,即解袍与之,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嘻,吾几为子所累矣!”【注释】:(1)盐酪:指食盐等食品。(2)麻拂:除尘工具(3)衲袍:僧袍(4)扃:jiōng,关闭(5)营营:指内心忧愁的样子(6)方寸:内心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则市盐酪径归()(2)尝赠一衲袍()(3)刘欣谢而去()(4)适遇一人过前()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越数日见之(之:指刘先生)B、问之(之:指富人)C、出则锁之(之:指门)D、即解袍与之(之:指路上遇见的人)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吾心方坦然,无复系念。10.文中刘先生的话说明了什么道理?(三)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④,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⑤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③次:次序。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⑤惠公:晋国国君。1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亡其骏马(死亡)B.是吾骏马也(这)C.杀马者皆惭而去(离开)D.遂溃围(冲破)1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方共食其肉B.即以次饮之酒C.晋攻秦穆公,围之D.此德出而福反也\n方七百里必以分人何陋之有温故而知新14.文章最后用“德出而福反”一句,对秦穆公作了评论,请你说说秦穆公是怎样施恩于人的,又获得了怎样的回报?(四)福安居盛家园,畜二母鸡,黄白各一,桑麻掩映,分棚而栖,各养数雏。晨夕带雏出入,二雌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一日,黄者被人窃去,失母之雏,悲鸣不已。白者频来顾视之,若代为悯恻。然自后得食相呼,归栖逐队,盖亡形于黄白,而皆视为己子矣。鸡虽微禽,而于五德①之外,竟复具一德。盛君之友因呼之为“慈鸡”。【注释】①五德:指仁、义、礼、智、信。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畜二母鸡()(2)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3)悲鸣不已()(4)竟复具一德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白者频来顾视之17.表现“二母鸡”和睦相处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回答)18.文中的“一德”指的是。(五)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1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前后类如此()(2)海外诗盛行()(3)是时朝廷虽尝禁止()(4)往往以多相夸()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22.文段为了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23.从“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这句话中你感觉到欧阳修是个怎样的人?南霁云①威武不能屈韩愈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②也,贺兰嫉巡、远③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④,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⑤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⑥。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出,即牵头,将斩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⑦!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注释】①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②贺兰: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重兵驻临淮。③远:许远,睢阳太守,安禄山攻睢阳时,与张巡共同守城。④浮图:佛塔。⑤愈:韩愈自称。⑥相语:告诉我。⑦南八:即南霁云。八,是他在兄弟中的排行。2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2)具食与乐,延霁云坐()(3)贼以刃胁降巡()(4)不可为不义屈()2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2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①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n②此矢所以志也。27.本文通过三件事,刻画了南霁云顽强勇敢、忠诚爱国的英雄形象。这三件事依次是:、箭射浮图、。(分别用四字短评进行概括)答案1.力过数人/而有谋略2.(1)绑,捆绑(2)跑,逃跑(3)善于,擅长3.但桑怿并没有读过多少书,然而他的所作所为都合乎情理。4.桑怿在襄城独自杀了几个盗贼并捉拿了其余盗贼,汝旁县也因此没有盗贼了。5.(1)以舟载民(2)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6.评价要扣住人物的义勇壮举,要求答到两点。示例:(1)有勇有谋,既健且勇(2)体恤民情,仗义疏财。7.8.9.10.略11.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12.A13.D14.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倒酒喝。后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15.(1)养(2)靠近(3)停止(4)具备 具有16.白鸡时时来看望黄鸡的幼雏 17.晨夕带雏出入,二雏同行,宛如人之洽比其邻者。18.慈(或: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19.落笔/辄为人所传诵20.(1)像(2)非常(3)这(4)夸耀、炫耀21.士大夫不能背诵苏东坡的诗,就觉得自己没面子。22.文段主要从侧面描写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23.有开阔的胸襟,远见卓识。24.(1)求(2)请(3)使……投降(4)屈服25.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26.①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终究没有为自己发兵的意思,就骑马迅速离去。②这去箭就是用来做标记的。27.拔刀断指、宁死不屈\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