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方略 5页

  • 57.30 KB
  • 2022-08-27 发布

中学文言文教学方略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学文言文教学方略-大学语文论文中学文言文教学方略[作者简介]管伟玺,甘肃省张掖市第六中学教师。管伟玺(甘肃省张掖市第六中学,甘肃张掖734026)[摘要]文言文是我国文明史的经典载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辨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词多义现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词,教会学生准确判断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让学生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进而正确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以及写作技巧,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方略;通假字;词类活用[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6-0130-02文言文是我国古代几千年遗存下来的文化典籍,是我国文明史的经典载体,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当今文学作品无法取代的。在中学语文教材当中也选入了近一百篇较为著名的篇章,包括诗歌、词曲和散文等,其意境深厚、说理深刻、影响深远,不能不说它们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学生能够喜欢文言文并学好文言文,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通假字\n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假借”,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的形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二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称为“本字”。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是“智慧”的意思,“慧”便是本字。这样的现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诸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的“属”通“嘱”,意为嘱托。“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中的“反”通“返”,意思是返回。“必能裨补阙漏”(《出师表》)中的“阙”通“缺”,意为缺失。“便要还家”(《桃花源记》)中的“要”通“邀”,意为邀请。二、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名词和形容词以及数量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或名词的使动用法以及名词或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如何判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句法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划分句子成分,即把句子的成分先划出来,然后去分辨各个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表现形式一般为“主语+[状语]+谓语\n+〈补语〉+宾语”。名词一般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如若它处在了谓语或状语的位置,则必活用。要么名词活用为动词,要么活用为使动或意动。文言文中的使动,其实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文言文中的意动,其实就是一种“主语以宾语怎么样”的句式。在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中这种词类活用的情况也有很多。诸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中的“鼓,”在这里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击鼓。“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广”,在这里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为扩大,扩充。“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中的“守”,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郡的长官(郡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中的“奔”,在这里是动词活用作名词,意为“奔驰的马”。“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息”,在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停息或平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中的“乱”,在这里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乱”。“又时病其漏”(《芙蕖》)中的“病”,在这里意动用法,意为“以……为苦恼”。“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美”。“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的“异”,在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觉得……奇异”。三、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常见,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因此应该有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一般有两种理解:一是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二是词的应用说。就是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括对犯人的处罚,后来由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出来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n诸如“之”,在“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中是代词,代指林木;而在“山之僧智仙也”中则是结构助词的。乳,在“夫令妇扶儿乳”(《口技》)中是动词喂奶,而在“儿含乳啼声”中则是名词乳头。“秋”,在“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中是名词,意为时间;而在“自夏徂秋”中则是指秋天。(《芙蕖》)还有一些词是由于读音的不同,它们各自的意义也就不同。如“舍(she上声)”,在“便舍船”中是“离开”的意思;而在“屋舍(she去声)俨然”则指“房屋”。四、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有些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古今异义的现象。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中的“鄙”,古义为鄙陋,目光短浅;今义是卑鄙,道德品质恶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中的“秋”,古义是时刻或时候;今义是秋季。“臣本布衣”(《出师表》)中的“布衣”,古义指平民百姓;今义是指棉、麻等布制作的衣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中的“交通”,古义是“交错相通”;今义是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古义是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出路的境地”。五、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古代汉语中的特殊句式,是指古代汉语中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的特殊的语法现象。最常见的有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以及主谓倒装)等。\n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一般用“者,也”表判断,其主要形式为“……者,……也”、“……者也”、“……也”、“……者……”。如“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州平,烈之子也。”(“……也”这种句式一般表判断)省略句一般有省略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应是“(忌)与(之)坐谈”。如“具以情告”(《周处》)中的“具”字前省略了主语周处,“告”字后省略了代词“之”,应为“(处)具以情告(之)”。意思是:周处把情况告诉了陆云。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应是“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如“急湍甚箭”(《与朱元思书》)在“甚”后省略介词“于”,相当于比。在中学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只要教师能够认真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学生便可以正确疏通文意,进而正确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以及写作技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