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段阅读l 27页

  • 107.00 KB
  • 2022-08-27 发布

文言文语段阅读l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周行逢,朗州武陵人。少无赖,不事家人/生产,尝犯法,配发静江军卒。以骁勇,累迁裨校。王逵攻边镐,行逢别(分兵)破益阳,杀唐兵二千余人,执(抓获)其将李建期。当是时,隶朗州刘言麾下者指挥使十人,咸以知兵名,行逢能谋,张文表善战,潘叔嗣果敢,三人多相须(互相依靠)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感情深厚非常亲近)。及逵为武安节度使,拜行逢集州刺史,为逵行军司马。【参考译文】周行逢,是朗州武陵人。年少时游手好闲,不侍奉家人,不从事生产,曾经违犯法律,(脸上刺字)发配到静江充军。凭着骁勇,多次升迁后做了裨校。王逵攻打边镐时,行逢分兵攻破益阳,杀了唐兵两千多人,抓获了唐兵的将领李建期。在这个时候,隶属朗州刘言部下的指挥使有十个,他们都凭着通晓军事而知名,行逢善于谋划事情,张文表善于战斗,潘叔嗣行事果断勇敢,三人大多互相依靠成就功名,而行逢和王逵又感情深厚非常亲近。等到王逵做了武安节度使,任命行逢为集州刺史,做王逵的行军司马。显德元年,拜行逢武清军节度使,权知潭州军府事。潘叔嗣既杀逵,遣其客将李简率朗人迎行逢为帅。行逢入城,或请以潭州与叔嗣,行逢曰:“叔嗣杀主帅,罪当死,若与武安,是吾使之杀主公也。”召以为行军司马。叔嗣怒,称疾不至。乃阳以武安与之,召使至府受命。至则遣人执之立庭下,责之曰:“汝为小校,无大功,王逵用汝为团练使,一旦反杀主帅。吾未忍斩汝,乃敢拒吾命乎!”遂杀之。【参考译文】显德元年,任命行逢为武清军节度使,暂时管理潭州的军政事务。潘叔嗣杀了王逵后,派他的客将李简率领朗州人迎接行逢为主帅。行逢进城后,有人请求把潭州交给叔嗣,行逢说:“叔嗣杀了主帅,(按法律)应该判死罪,如果给他武安,这(表明)是我指使他杀害了主公啊。”拿行军司马的职位征召叔嗣。叔嗣发怒,称病不到任。于是假装把武安给他,下令让他来自己的官府接受任命。叔嗣到了就派人逮捕他让他站在庭下,责备他说:“你作为小小的校官,没有大功,王逵任用你做团练使,(你却)突然反过来杀了主帅。我不忍心杀你,你竟然敢抗拒我的命令吗!”于是杀了他。行逢,故农家子,起微贱,知民间疾苦,励精为治,公而无私。婿唐德求补吏,行逢曰:“汝才不堪为吏。吾今私汝,则可矣;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与之农具而遣之。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约束简要,吏民便之。【参考译文】行逢以前是农家子弟,出身低微,知道民间疾苦,振奋精神进行治理,大公无私。他的女婿唐德请求补充为官吏,行逢说:“你的才能不能做官。我现在偏袒你,是可以的;你做官不像样,我按法律不敢宽恕你。”给他农具并送走了他。他征召任命幕僚和下属,都选择廉洁正直的读书人。政令简明扼要,吏民都感到很方便。27/27\n又性勇敢,果于杀戮,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大将十余人,谋为乱;行逢召宴诸将,酒半,呼壮士曳下斩之,一军皆畏服。民过无大小俱死,妻勋国夫人严氏谏曰:“人情有善恶,安得一概滥杀?”行逢怒曰:“此外事,妇人何知!”严氏不悦,绐曰:“家田佃户,以公颇贵,不力农,请往视之。”至则营居以老,岁时衣青裙押佃户送租入城,行逢行止之,不从曰:“税,官物也,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一日行逢往就之,劳曰:“吾贵矣,夫人何自苦?”严氏曰:“公思做户长时乎?民租后时,常苦鞭抶,今贵矣,奈何忘陇亩间邪?”行逢命群妾强拥升肩舆,严氏卒无留意,因曰:“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行逢为之稍损。【参考译文】他的性格勇敢,对于杀戮很果决,倚仗功劳骄横傲慢的将士,(他)全部用法律惩治他们。有十多个大将,阴谋作乱,行逢召集宴请诸将,酒喝到一半的时候,叫来武士把这些人拖下去杀了,全军都害怕他服从他。老百姓犯了过错无论大小都判死罪,他的妻子勋国夫人严氏进谏说:“人的性情有善有恶,怎么能够一律滥杀呢?”行逢发怒说:“这是家外的事情,你这个妇女知道什么!”严氏不高兴,欺骗(他)说:“家里种田的佃户,因为您非常富贵,不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请让我去巡视一下。”到了那里就营造居室用来养老,过年时穿着青色的裙子押着佃户送租税进城,行逢过去阻止她,她不听从,说:“税是官府的东西,如果主帅自己免除自家的租税,用什么统率下面的人?”有一天行逢去接她,慰问她说:“我富贵了,夫人为什么要使自己这么辛苦呢?”严氏说:“您想起做户长的时候了吗?老百姓交租税迟于规定的时间,(您)常常苦于被鞭打,现在富贵了,怎么忘了当时在民间的事情呢?”行逢命令小妾们强行抱着她登上轿子,严氏最终没有留下来的意思,趁机说:“您执法太严格因而失去人心,我不想留下来的原因,(是如果)仓猝之间灾祸发生,田野间容易逃命罢了。”行逢因为她的话而稍微克制自己。(选自《春秋十国》,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骁勇,累迁裨校迁:调职B.吾今私汝,则可矣私:偏爱C.辟署僚属,皆取廉介之士署:任命D.严氏不悦,绐曰绐:欺骗1.A(迁:升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乃阳以武安与之乃敢拒吾命乎B.励精为治,公而无私与之农具而遣之C.至则营居以老咸以知兵名D.此外事,妇人何知若主帅自免其家,何以率下2.D(均为疑问代词,什么。A.于是/竟然;B.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C.表目的的连词,用来/介词,凭。)27/27\n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A.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B.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C.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D.公用法太严而失/人心所不欲留者/仓卒祸起/田野间易逃死尔3.C(根据语意而定。)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行逢出生于低微的农家,年轻时不务正业,曾因犯法被发配充军,后凭着勇敢和谋略成了当时有名的军事将领。B.潘叔嗣和周行逢都曾经是王逵的部下,叔嗣杀了王逵后请行逢为主帅,后因不听从安排被行逢骗离驻地加以杀害。C.周行逢为官公正无私,以清廉正直和有才能为标准选拔官吏,即使对自己的女婿也不例外,确实难得。D.周行逢的妻子劝谏丈夫不要滥杀无辜,却遭责怪;后来又提醒他富贵后不要忘本,他仍没有接受意见。4.D(“滥杀无辜”错误,依据原文“民过无大小俱死”可知;“仍没有接受意见”错误,依据原文“行逢为之稍损”可知。)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三人多相须成功,而行逢与王逵则又情款甚昵焉。(4分)译文:三人大多互相依靠成就功名,而行逢和王逵又感情深厚非常亲近。(得分点:“相须”“成功”“款”“昵”各1分)(2)汝居官无状,吾不敢以法贷汝。(3分)译文:你做官不像样,我按法律不敢宽恕你。(得分点:“居官”“无状”“贷”各1分)(3)将士恃功骄慢者,一以法绳之。(3分)译文:倚仗功劳骄横傲慢的将士,(他)全部用法律惩治他们。(得分点:“一”“绳”、定语后置句式各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具瞻堂记[宋]邓肃大丞相李公,宣和初,以左史论时事之失,谪监沙邑筦库,期年而罢。宣和末,以奉常还朝,与决大计,遂参左辖。虏骑迫城,公以身蔽之。虏退,迁元枢,未几而出。虏骑再至,则汴都不守矣!【参考译文】27/27\n大丞相李纲,宣和初年,凭借左史的身份评论时政得失,被贬到沙县担任监管税务的官,一年后又离职。宣和末年,以奉常之职重返朝廷,参与决定国家大计,于是官拜左丞。金兵压城,李纲亲自(率兵)抵抗。金兵被击退后,升任枢密使,不久调出京城。金兵第二次进犯京城,汴京城也就保不住了。今上即位之初,走使召公,再迁为左仆射。纪律稍正,群盗稍息,而公又逐。不数月间,翠华①有维扬②之幸。故天下识与不识,皆谓公之出入,系朝廷轻重,非近世名臣所可比也。东坡曰:“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吾今于公复见之矣。【参考译文】现在皇上刚一登基,急派使臣征召李纲,又拜为左仆射。纲纪法规逐渐得到匡正,各地盗寇渐渐平定,但是李纲又被逐出朝廷。没过几个月,皇上逃往扬州。所以世人不管是否认识李纲,都认为李纲的去留关系到朝廷安危,不是现在的名臣所能相比的。苏东坡说:“儿童传颂司马光的名字,走卒也知道司马光。”我现在在李公身上又看到了苏东坡称颂司马光的诗中的情形。新安吕子之望,以智谋中科,得官九品。筮仕之初,袭公筦库之职。一日,居其堂而四顾曰:“此非大丞相李公之所憩乎?平日仰公如太山北斗,今以职事继公后尘,其瞻仰之诚,参前倚衡,如见公于上,虽食息謦欬③之顷,不敢辄忘。请新其堂,而榜之曰‘具瞻’,所以致仆拳拳之诚,且与后来有知者共之。”【参考译文】新安人吕之望,因智谋通过科举考试,获九品官。做官之初,接任李纲的监税官职。一天,他在李纲住过的房中四面打量说:“这不是大丞相李公住的地方吗?平时像泰山北斗般敬仰李公,现在继任李公官职,我诚心仰慕,无论站立行动,都像望见他一样,即使在饮食、休息、说笑片刻之间,总是不敢忘记。请重新修整堂屋,并且(然后)用匾额题写‘具瞻’,用来表达我的真挚敬仰之情,并让以后到这里来的有识之士同来瞻仰。”堂成,余即造焉。虽喜吕子趋向不凡,且为吕子危之。李公直气充塞天壤,不能一日安其身于朝廷之上,当时愿留之者,殆以万计,几坑于奸佞之手。有抗章以挽之者,皆斥窜流离,去朝廷数千里者,至于枭首通衢以竦天下。吕子何恃而敢如此?余窃为吕子危之。【参考译文】大堂建成,我立即前往拜访。虽然喜欢吕子志向不凡,又替吕子担心。李纲正气充满天地,却不能一天让他在朝廷安身,当时希望留下李公的人,差不多用万来计算,几乎被奸人陷害。有抵制上奏来挽留他的,都遭到贬黜流放,离开朝廷几千里远,甚至在大路上被砍头,借此来恐吓天下人。吕子凭什么敢这样做?我暗中替吕子担心。固以告之曰:“前日死谏之士,今此去国之臣,皆子从游之旧,当时议论,子无不与者。朝廷大臣,盖已切齿,但未有以发之耳。故去年省试,子虽优擢,有司观望,吹毛求疵,竟不获廷对。今不省愆易虑,默默安职,复尔作为,是自贻咎耳,后悔其将追乎?”【参考译文】于是我告诉他说:“27/27\n从前以死相谏的人,现在成了离开朝廷的罪臣,(这些人)都是您过去结交的人。那时的议论,您没有不参与的。朝廷大臣,本来(对您)已痛恨至极,只是没有办法发泄出来罢了。所以去年省试,您虽然优异而被选拔上,(但)主管官员冷眼相待,故意找茬,竟然没有获得(在殿试中)廷对的资格。(您)现在不去反省过错,改变思想,老老实实安于职守,还去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后悔难道还能来得及吗?”吕子曰:“诺。坐此获罪,芬芳多矣!谨俟之。”【参考译文】吕之望说:“好。因这些原因获罪,我的品德添香也太多了!我会小心地等候那一天到来。”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一日记。【参考译文】建炎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作记。【注】①翠华:本指皇帝用翠羽装饰的旗帜,这里指代皇帝。②维扬:扬州的别称。③謦欬:谈笑,谈吐。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走使召公走:派B.请新其堂,而榜之曰“具瞻”榜:在匾额上题字C.堂成,余即造焉造:修建D.几坑于奸佞之手坑:埋没9.B(A项,走:使快跑,形容动作很快。C项,造:去、往。D项,坑:陷害。)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居其堂而四顾曰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B.且与后来有知者共之若属皆且为所虏C.后悔其将追乎其孰能讥之乎D.当时愿留之者,殆以万计忽魂悸以魄动10.C(表示反问语气,难道。A项,连词,表顺承,可不译;连词,表转折。B项,连词,表递进;副词,将。D项,介词,用;连词,表并列,可不译。)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的朋友吕之望继任了名相李纲曾担任过的职务,又住在李纲曾居住过的地方,于是以“具瞻”名其堂,以志纪念,表达仰慕之情。B.文章前两段叙述了李纲的事迹,强调李纲是身系国家安危的重臣;后文则着重叙写吕之望对李纲的敬仰,突出李纲坚持操守的品格。C.作者既赞扬吕子“趋向不凡”,又替吕子的安危担心,并断言吕子将会获罪,到时会后悔莫及,这都源于作者对当时险恶现实的认识。27/27\nD.作者详写自己的劝告和忧虑,略写吕子回应的话,主要是从侧面突出了吕子的耿介性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好友的关心与挂念。11.C(“断言吕子将会获罪,到时会后悔莫及”与原文意思不符。)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虏骑迫城,公以身蔽之。译文:金兵压城,李纲亲自(率兵)抵抗。(2)纪律稍正,群盗稍息,而公又逐。译文:纲纪法规逐渐得到匡正,各地盗寇渐渐平定,但是李纲又被逐出朝廷。(3)朝廷大臣,盖已切齿,但未有以发之耳。译文:朝廷大臣,本来(对您)已痛恨至极,只是没有办法发泄出来罢了。13.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作者“为吕子危之”的理由。(4分)答:13.①当时社会政治险恶(或答奸臣当道),正直之人(或主战派)常遭打击迫害;②吕子具有正直敢言的个性,曾参加了挽留李纲的行动;③省试后不获廷对,表明对吕子的迫害已经开始。三、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察今《吕氏春秋》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参考译文】国君为什么不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呢?不是它不好,而是因为它不可能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经过(漫长的)古代流传下来的,人们有的增补它,有的删减它,怎么能够取法它呢?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②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参考译文】27/27\n凡是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过去的)时代不能与法令制度一同保存下来。(古代的)法令制度即使现在保存了下来,还是不能取法它。因此要抛弃古代帝王现成的法令制度,而取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什么呢?古代帝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是人,而我们自己也是人。所以明察自己就可以推知他人,明察现在就可以推知古代。古代和现在是一样的,他人和自己也是相同的。明白事理的人,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能够根据近的推知远的,根据现在的推知古代的,根据看到的推知没有见到的。所以观察房屋下面的光影,就知道太阳、月亮的运行,早晚和季节的变化;看到瓶子里水结的冰,就知道天下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伏了。尝一块肉,就知道一锅肉的味道,全鼎肉味道调和得好不好。③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参考译文】楚国人要去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里设立标记。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在夜间渡水,(结果被)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现在水位已经变化,水涨了很多,(可是)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那时代已经与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古代帝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④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是故有天下七十一圣,其法皆不同;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故曰: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参考译文】所以治理国家没有法令制度就会混乱,死守(古老的)法令制度而不改变就会行不通,混乱和不合时宜都不能治理好国家。社会改变了,时代不同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比如好的医生,病症千变万化,用药也要千变万化。病症变了而药不变,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也变成短命鬼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根据法令制度来进行,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统治过天下的七十一位帝王,他们的法令制度都各不相同;不是一定要有所不同,而是时代形势不一样了。所以说:好剑只要求它能斩断东西,不要求它一定是镆铘;好马只要求它一天能跑千里,不要求它一定是骥骜。成就功名,这就是古代帝王追求的日行千里的目标啊。⑤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参考译文】有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27/27\n船停下来后,他就从刻着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移动了,而剑没有移动。像这样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旧的法令制度治理他的国家,正和这个(故事)相同。时代已经变了,而法令制度不变,用这种方法治理国家,岂不太难了吗!⑥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参考译文】有个从江边上走过的人,看见一个人正抱着个婴儿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婴儿啼哭起来。旁人问他其中的缘故,(他)说:“这孩子的父亲很会游泳。”孩子的父亲虽然很会游泳,那孩子难道就一定也很会游泳吗?用这种方法处理事情,也必然是荒谬的。楚国人治理国家,就有点像这种情况。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审堂下之阴审:察看B.军惊而坏都舍都:都城C.守法而弗变则悖悖:背谬D.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惑:糊涂9.B(都: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B.荆国之为政,有似于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C.故察己则可以知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有过于江上者乃设九宾礼于廷10.B(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语气词,用在判断句中;代词,……的人。C项,连词,就;副词,加强判断语气。D项,介词,从;介词,在。)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先王之法本身的变化和其已不适用于今时这两个角度,对“先王之成法”与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了否定。B.“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三个故事,从不同角度讽刺了墨守成规、拘泥古法的人,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C.本文运用寓言故事形象说理时,在写法上都是先叙述一个寓言故事,然后评论故事本身,最后引出要讽喻的事理。D.本文围绕“察今”这一中心论点,多方说理,反复论证,阐述了制定法令制度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11.A(原文并未对先王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予以否定。)27/27\n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译文:即使人们没有增补删减它,(也)还是不能取法它。(2)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译文:楚国人还是顺着原来的标记渡水,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3)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译文:(他)急忙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13.第④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述“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观点?请简要分析。(5分)答:13.①比喻论证。以良医的比喻形象地阐明时与法的关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变法者”应“因时而化”;又以良剑与良马的比喻形象地阐明不要追求“先王之法”的虚名,而要追求法令制度的实际效果,从而证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3分)②举例论证。以七十一位帝王的法令制度都不相同的事例有力地证明了“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2分)四、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断句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苏辙元丰三年,余得罪迁高安。夏六月,过庐山,知其胜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阳,入栖贤谷。谷中多大石,岌嶪相倚。水行石间,其声如雷霆,如千乘车行者,震掉不能自持,虽三峡之险不过也。故其桥曰三峡。渡桥而东,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练。横触巨石,汇为大车轮,流转汹涌,穷水之变。院据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于檐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葱蒨相纠。每大风雨至,堂中之人疑将压焉。问之习庐山者,曰:“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参考译文】元丰三年,我因获罪被贬谪到高安。夏天六月,经过庐山,明知它风景优美而不敢久留。停留两天,从庐山南面登山,进入栖贤谷。谷中有很多巨石,高耸相靠。水在石头中间流动,声音大得像雷霆,像千辆马车行进,令人惊恐而不能自控,就连险要的三峡也比不上。所以那桥叫“三峡”(桥)。过桥向东,依山沿水而行,(只见)流水平滑得像白练。(流水)横冲巨石,汇集而形成大车轮(的形状),回旋汹涌,穷尽水的(各种)变化。(栖贤)寺院建在流水的上游,右靠石壁,左临流水。石壁的脚下,僧堂建在那里。狂峰怪石,(宛如)在屋檐上飞舞。杉树、松树、竹子,(枝叶)横生倒悬,青翠茂盛,相互交错。每当大风大雨来临,僧堂中的人怀疑(树木)将压下来。向熟悉庐山的人询问,(他们)说:“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27/27\n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败木朽,无以待四方之客,惠迁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壮邃密,非复其旧,愿为文以志之。”余闻之,求道者非有饮食、衣服、居处之求,然使其饮食得充,衣服得完,居处得安,于以求道而无外扰,则其为道也轻。此古之达者所以必因山林筑室庐,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于尘垢之中,纷纭之变日遘于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况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有堂以居,有食以饱,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今夫骋骛乎俗学,而不闻大道,虽勤劳没齿,余知其无以死也。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故余因二迁之意,而以告其来者,夫岂无人乎哉!【参考译文】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说:“我们的僧堂从开始修建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瓦木败坏腐朽,没有办法来招待四方的客人,我能够凭我的勤劳将它翻新,(使它)完好坚固幽深,不再像它以前的样子,希望(您)写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我听说,求道的人不在饮食、衣服、居住上有奢求,然而如果让他饮食能够充足,衣服能够完好,居住能够安稳,安心求道而没有外在的干扰,那么他追求佛理就会容易些。这就是古代的通达之人必定会依山林建房屋、储存蔬菜粮食来招待四方的游客的原因,也是智迁惠迁致力于此而坚持不懈的原因啊。士人居住在尘世之中,每天遭遇纷乱繁杂的变化,而心中未曾一天忘记道。更何况身在深山之中,野水之边,有房子可安居,有食物可吃饱,是非荣辱不在心头耳边萦绕,却(怎么可能)不迅速明白呢!孔子说:“早晨明晓真理,纵然当晚死去也值得了。”如今那些致力于俗学而不闻大道的人,即使勤劳终生,我知道他也没有值得死的东西。如果某一天明晓真理,即使马上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因此我依着智迁惠迁的意愿,而把它告知那些后来的人,难道真的没有这样的人吗?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阳苏辙记。【参考译文】元丰四年五月初九,眉阳苏辙作记。(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留二日,涉其山之阳阳:(山的)南面B.问之习庐山者习:谙习,熟悉C.完壮邃密,非复其旧壮:使……坚固D.愿为文以志之志:记住1.D(志:记述,记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流转汹涌,穷水之变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以待四方之游者不敢兴兵以拒大王27/27\nC.而二迁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D.则其为道也轻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B(均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A项,均为结构助词,前者可译为“的”,后者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均为连词,前者表并列,后者表转折。D项,前者为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后者为句末语气词,用在因果句尾表示解释。)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即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地点和机缘,景物描写生动鲜明,连用多个比喻传神地写出了石间流水的巨大声响和湍急情态。B.本文在写景的基础上发议论,从“僧”追求佛理谈到“士”追求“道”,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阐明了自己对求“道”的看法。C.苏辙因获罪而被贬谪,不免有些悲观颓废,但他从二迁身上看到了“不懈”的力量,从而发出“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的感叹。D.本文先叙后议,过渡自然,结构严谨;语言淡雅、朴素自然,简洁畅达,富于文学色彩,体现了苏辙散文特有的风格。3.C(本文没有表现作者悲观颓废之情,“是非荣辱不接于心耳”也不是作者的感叹。)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虽兹山之胜,栖贤盖以一二数矣。(3分)译文:虽然这座山风景优美,(但)栖贤(谷与寺)大概是(其中)数一数二的啊。 (2)明年,长老智迁使其徒惠迁谒余于高安。(3分)译文:第二年,长老智迁派他的徒弟惠迁到高安拜访我。 (3)苟一日闻道,虽即死无余事矣。(3分)译文:如果某一天明晓真理,即使马上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5.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4分)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 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参考译文】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也赶不上先生了!”晏子说:“我听说,肯做事的人常常可以获得成功,愿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没有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只是经常去做而不放弃,经常前行而不停止,有什么难于赶上呢?”【答案】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胡难及也27/27\n五、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子革对灵王楚子①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参考译文】楚灵王到州来冬猎,驻扎在颍尾,派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率领军队包围徐国,用这个来威胁吴国。(后来)楚王驻扎在乾溪,作为他们的后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②、翠被、豹舄③,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④,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参考译文】那时天正下雪,楚灵王头戴皮冠,身穿秦国的羽衣,外披翠羽披肩,脚登豹皮鞋,手里拿着鞭子走出来。仆析父跟在他的后面。右尹子革在傍晚时去进见,楚灵王接见了他,摘掉皮帽子、卸了披肩,放下鞭子,跟子革说:“从前我们的祖先熊绎,和(齐国的)吕伋、(卫国的)王孙牟、(晋国的)燮父、(鲁国的)禽父一同服事周康王,(齐、卫、晋、鲁)四个国家都有分赐的宝器,唯独我国没有。现在我派人到周室去,要求把九鼎赐给我们做分器,周王会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君王啊!从前我们先王熊绎,处于荆山那偏僻的地方,坐的是柴车,穿的是破衣,住在杂草丛中,在山林之间奔走服事周天子,我们只能用桃木做的弓、枣木做的箭来进贡周天子。齐君是周王的舅父;晋和鲁、卫,是周王的同母兄弟。楚国因此没有分器,而他们都得到了。现在周室与这四国都服事您了,都要听从您的命令,难道周王还敢吝惜九鼎?”楚灵王说:“从前我们的祖先的伯父昆吾,原来是住在许国这块地方。现在郑国人贪婪地夺去了许国的土地,而不给我。我如果向他们要求,他们肯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君王啊!周王不敢吝惜九鼎,郑国还敢吝惜原是许国的土地?”楚灵王说:“从前诸侯疏远我而畏惧晋国,现在我们大力修筑陈、蔡、不羹的城池,每地都有兵车千乘。你参与这件事是有功劳的。诸侯会畏惧我们吗?”子革回答说:“会畏惧君王啊!单是(陈、蔡、东西不羹)这四个小国的力量就已足够使诸侯畏惧了,再加上楚国的力量,诸侯还敢不畏惧君王您吗!”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⑤,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27/27\n【参考译文】这时工尹路来请示说:“君王命令我破开圭玉装饰斧柄,请问怎么装饰法?”楚灵王进里面看去了。仆析父对子革说:“您是楚国有声望的人,现在您和君王说话,好像回声一样应和,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办呢?”子革说:“我磨快了(言语的)刀刃等着,君王出来,我的刀刃就将砍下去了。”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⑥,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参考译文】楚王出来,又接着和子革谈话。左史倚相(从灵王面前)快步走过去,楚灵王说:“这个人是好史官,你要好好看待他。他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古书。”子革回答说:“我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要随心所欲,周游天下,使到处都留下他的车轮印和马蹄迹。祭公谋父作了《祈招》的诗篇来制止穆王的贪心,穆王因此能够在祗宫善终。我问他这首诗,他竟然不知道。如果问更远的事,他怎么能知道呢?”楚灵王说:“你能吗?”子革回答说:“能够。祭公谋父所作的诗说:‘《祈招》多么和乐镇静,传扬着美好的名声:我们君王的行为,完美得像玉,坚重得像金;保全百姓的力量,而没有像醉饱一样的贪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参考译文】楚王作了一揖就进去了,送上的食物吃不下,夜里睡不着,这样过了几天。但是他不能克制自己,因而终于遇到了祸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参考译文】孔子说:“古时有记载说:‘克制自己,回到礼仪上来,就是仁。’说得真好啊!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怎么会在乾溪蒙受耻辱?”(节选自《左传》)【注释】①楚子:楚灵王。②秦复陶:秦国赠的羽衣。③舄:xì,鞋。④康王:周康王。⑤鏚柲:qībì,斧柄。⑥愔愔:yīn,和悦安详的样子。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爱:喜爱B.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响:回声C.摩厉以须。  须:等待D.昔穆王欲肆其心。肆:放纵6.答案:A(爱:吝惜)27/27\n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王见之……与之语曰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B.子与有劳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C.王是以获没于祗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7.答案:B(B均为句末语气词。A介词,“同”的意思。/yù,参加。C介词,“在”的意思。/介词,表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D连词,如果。/代词,你。)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通过写楚灵王以狩猎为名,炫耀武力的行为,简要地交代了楚灵王与子革对话时的政治军事背景,即楚国明攻徐国而暗地里威胁吴国。B.第5段中楚灵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是因为子革的话使他认识到使用民力不能太贪心,也使他预感到自己最终会因不能克制自己而遭遇祸难。C.本文通过叙写楚灵王与子革的一次对话,刻画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君王形象,并借孔子对楚灵王的评价,来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即君王应克制贪欲。D.子革的进谏方式是欲擒故纵,非常巧妙。他对楚灵王问鼎、问土地等话语,毫不置辩,随声附和,是为后来对楚灵王进行委婉的批评与劝告做准备。8.答案:B(楚王并没有预感到自己终将遇难。)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A.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B.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C.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D.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9.答案:C(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信善哉!楚灵王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答案:(1)楚王驻扎在乾溪,作为他们的后援。(记分点为“次”“以为”“援”,各一分)(2)现在郑国人贪婪地夺去了许国的土地,而不给我。我如果向他们要求,他们肯给我吗?”(记分点为“贪赖”“若”“其”,“不我与”的句式特点,各一分)27/27\n(3)说得真好啊!楚灵王如果能够这样,怎么会在乾溪蒙受耻辱?(记分点为“信善哉”“岂”“于亁溪”,各一分)六、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张益州画像记苏洵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有寇至边。边军夜呼,野无居人;妖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既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参考译文】宋仁宗至和元年秋天,四川一带人传说,有敌寇来到了边界侵犯,驻边军士夜里惊呼,田野里没人居住。谣言流传开来,京城震动恐惧。朝廷正命令选派统帅,天子说:“不要酿成祸乱,不要助成事变。虽然众人传说一齐兴起,但我的主意已定。外患不一定会酿成,事变将会从内部兴起。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又不可以一味用武力解决。只需要我的一二个大臣去妥善处理。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我就派他去安抚我的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人。”天子说:“好!”张公以侍奉双亲为由推辞,未获批准,于是就动身出发。冬季十一月到达蜀地。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第二年正月初一日,蜀地百姓象往年一样互相庆贺新春,竟没有发生什么乱子。第三年正月,百姓相互商量要把张公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张公没能禁止得住。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攲,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①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砧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参考译文】眉阳人苏洵向众人说道:“27/27\n祸乱没有发生,这是容易治理的;祸乱已成,这也容易治理;有祸乱的苗子,没有祸乱的表现,这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既不能因为有祸乱苗子而操之过急,又不能因为还没有形成祸乱而放松警惕。这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就象器物虽已倾斜,但还没有掉到地上一样的紧张。只有你们的张公,安稳地坐在它的旁边,面色不改,慢慢地起身扶正。扶正之后,从容退坐,没有一点夸耀的神色。替皇上管理小民百姓,不知疲倦,只有你们的张公。你们靠着他的正确措施才活下来,他真是你们的再生父母。再者张公曾对我说道:‘老百姓没有不变的性情,只看上司如何对待他们。人们都说蜀地人经常发生变乱。于是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心意去对待他们,用处置盗贼的刑法去处置他们。对于本来已经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的百姓,却用残酷的刑法去号令他们,于是百姓才忍心把他那父母妻儿所仰望依托的身子,投靠盗贼,所以常常发生大乱。倘若用礼义来约束他们,用法律来差使他们,那么只有蜀人是最容易管理的。至于逼急他们而发生变乱,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如此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对待蜀人,那么蜀人也会用齐、鲁百姓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超出法律之外任意胡来,用权势胁迫平民百姓,我不忍心做啊!’唉!爱惜蜀人如此深切,对待蜀人如此厚道,在张公之前,我还未曾见过。”大家听了,一齐再拜叩头说:“是这样的。”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参考译文】苏洵又说:“张公的恩德,在你们心中;你们死了,在你们子孙心里。他的功劳业绩,载在史官的史册上,无须用画像来表示啊。况且张公的心意是不要这样,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怎么会关心这事?虽然这样,但在我们心里却放不下呢。如今平时听得有人做件好事,一定要问那人的姓名及他的住处,一直问到那人的身材高矮、年龄大小、面容美丑等情况;更有甚者,也许要问到他平生的爱好,以便推测他的为人。而史官也把这些写入他的传记里。意思是让天下人在心里想念,眼睛里也留存着他的形象;眼睛里留存着他的形象,所以心里对他的想念就更加牢固。由此看来,画像也不是没有帮助。”苏洵听了,没有办法反驳,就替他写了这篇画像记。公南京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参考译文】张公是南京人,为人开朗豪放,有高尚节操,以度量宏大闻名天下。国家有重大事情,张公是可以托付的。(节选自《古文观止》)【注释】①繄(yī):是,指代张方平的措施。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众言朋兴,朕志自定朋:一齐。B.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释:放下。27/27\nC.或诘其平生所嗜好诘:询问。D.天下有大事,公可属属:归属。6.【解析】D,属通“嘱”,托付。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②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B.①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②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C.①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②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D.①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7.【解析】C,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A乃:①副词,译为“于是”;②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译为“就是”。B以:①连词,因为;②介词,在。D为:①介词,替;②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段首先交代了张方平至蜀的背景,接着记叙了张方平至蜀后准备迎击来犯之敌的策略,即抓紧训练驻军,并加强守备。B.张方平爱惜蜀人非常深切,对待蜀人非常厚道,因此蜀地百姓坚持要把他的像安放在净众寺里,表现了蜀地百姓对他的爱戴之情。C.苏洵认为祸乱未发生或祸乱已成都容易治理,祸乱将发未发之际最难治理。他由此充分肯定了张方平面对紧张局势,从容不迫,措施得当的治理才能。D.张方平分析了蜀人经常发生大乱的原因,并拿齐、鲁的人与之比较,强调如果用礼义来约束蜀人,用法律来差使蜀人,动乱就可能避免。8.【解析】A,“张方平至蜀后,就抓紧训练驻军,并加强守备”不正确,原文是说张方平到任的那一天,就命令驻军回去,撤除守备。9.下列用“/”给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A.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B.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C.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D.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9.【解析】B.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寇来在吾,无尔劳苦。(3分)27/27\n译文:敌寇来了由我负责,不必劳苦你们。⑴(“在吾”1分,“尔”1分,“无尔劳苦”宾语前置句式1分。)⑵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3分)译文:于是上司就用对待盗贼的心意去对待他们,用处置盗贼的刑法去处置他们。⑵(“以”1分,“绳”1分,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式1分。)⑶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4分)译文:超出法律之外任意胡来,用权势胁迫平民百姓,我不忍心做。⑶(“肆意”1分,“以威”1分,“劫”1分,“为”1分。)七、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教子篇颜之推①夫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参考译文】上等智慧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等愚昧的人即使教育再多也不起作用,只有绝大多数普通人要教育,不教就没有智慧。古时候的圣王,有“胎教”的做法,怀孕三个月的时候,出去住到别的好房子里,眼睛不能斜视,耳朵不能乱听,听音乐吃美味,都要按照礼仪加以节制。把这些写到玉版上,把它藏进金柜里。到胎儿出生还在幼儿时,师保就要讲解孝、仁、礼、义,来引导他们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纵使不能如此,也应等到婴儿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时,就加以教诲。叫做就做,叫不做就不做。等到长大几岁,就可省免鞭打惩罚。只要父母既威严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了。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②,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参考译文】我见到世上那种对孩子不讲教育而只有慈爱的,常常认为不能够这样。饮食言行方面,任意放纵孩子,该训诫时反而夸奖,该训斥责骂时反而欢笑,到孩子懂事时,就认为这些做法本来就是这样。到骄傲怠慢已经成为习惯时,才再去加以制止,那就纵使用棍子、鞭子痛打到死也不能让他畏惧,愤怒一天比一天增多也只会增加怨恨,等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27/27\n这是很有道理的。俗话谚语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话确实有道理。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参考译文】大凡人们不能教育好子女,也并非想要使子女陷入罪恶的境地,只是不愿意责骂训斥使他神色沮丧,不忍心用棍杖殴打子女,使其皮肉受苦。这该用生病来作比喻,哪有不用汤药、针灸就能治好病的呢?还该想一想那些经常认真督促训诫子女的人,他们难道愿意对自己的亲骨肉苛刻虐待吗?实在是不得已啊!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踰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③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参考译文】大司马王僧辨的母亲魏老夫人,品性非常严谨方正;王僧辨在湓城驻守时,是统率三千人的将领,年龄已过四十岁,但稍有不合意的言行,老夫人还用棍棒教训他,所以王僧辨才能成就功业。梁元帝的时候,有一位学士,聪明有才华,被父亲娇宠,缺乏教养,他若有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但他若有一件事做错了,其父便想方设法为他遮掩粉饰,希望他自己能改正。等到学士长到结婚和做官的年龄后,他粗暴傲慢的性情日益增长,最终因说话不检点,被周逖杀死,肠子被抽出,血被拿去涂抹战鼓。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或问曰:“陈亢喜闻君子之远其子,何谓也?”对曰:“有是也。盖君子之不亲教其子也,《诗》有讽刺之辞,《礼》有嫌疑之诫,《书》有悖乱之事,《春秋》有邪僻之讥,《易》有备物之象: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参考译文】父子之间要严肃,不能够过分亲昵而不庄重;骨肉之间要有爱,不可以简慢不拘礼节。简慢不拘礼节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过于亲近,怠慢就会从中滋生。从有地位的读书人往上数,父子都不同室居住,这就是使父子之间不过分亲昵的方法。(至于长辈身体不适时,)晚辈为他们按摩抓搔;(长辈每天起床后,)晚辈为他们整理卧具,这些都是讲究礼节而不简慢的教育。有人问:“孔子的弟子陈亢听到孔子疏远自己的儿子,感到高兴,这是什么缘故呢?”回答是:“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君子不亲自教授他的孩子。《诗经》里有讽刺君主的言辞,《礼记》中有自避嫌疑的告诫,《尚书》里有违礼作乱的事,《春秋》中有对淫乱行为的指责,《易经》里有备物致用的卦象,这些都不是父亲可以直接向子女讲解的,所以君子不亲自教自己的孩子。”27/27\n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共叔之死,母实为之。赵王之戮,父实使之。刘表之倾宗覆族,袁绍之地裂兵亡,可为灵龟明鉴也。【参考译文】人们爱孩子,很少能做到公平对待,从古到今,这类事情的弊病很多。有德行、才能出众的固然引人喜爱,顽劣无知的也应该加以怜悯同情。那种有偏爱的家长,即使是想对他好,却反而会给他招祸殃。共叔段的死,实际上是他母亲造成的;赵王如意被杀,实际上他父亲造成的。像刘表的宗族覆灭、袁绍的兵败失地,这些事例都像灵龟显示的卦象和明镜照出的影子一样可供人借鉴。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俛④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参考译文】北齐有个士大夫,曾对我说:“我有个儿子,已有十七岁,很会写文书奏章,教他讲鲜卑语、弹奏琵琶,差不多都学会了,凭这些来服侍三公九卿,没有不被宠爱的,这也是紧要的事情。”我当时低头没有回答。奇怪啊,这个人的教子方法!如果用这种办法自己可以到达卿大夫、宰相的位置,(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这样的事情)。(选自《颜氏家训》)【注】:①颜之推(531—591):字介,琅邪临沂(今山东)人。《颜氏家训》是他晚年之作,分七卷,共二十篇,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②运为:云为,即言行。③揜:yǎn通“掩”。④俛:fǔ通“俯”。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音声滋味,以礼节之礼节:礼仪B.凡人不能教子女者凡人:普通人C.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楚挞:用棍杖殴打D.顽鲁者亦当矜怜矜怜:夸耀同情6.C(A礼节:按照礼仪加以节制;B凡人:大凡人们;D矜怜:怜悯同情)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B.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C.为父所宠,失于教义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D.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方其破荆州,下江陵27/27\n7.B/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那么”;A均语气词,前者表示判断,后者用在句中,表示停顿;C均为结构助词,前者组成“为……所……”结构,表被动,后者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是名词性词组;D均为代词,前者代人,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他的”,后者代人,作主语,相当于“他”。8.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本文中主要阐述了有关子女教育的问题。他认为上智的人不用教育就能成才,下愚的人即使教育得再多也不起作用。B.作者认为胎教与儿童的成长密切相关,比如学习孝、仁、礼、义等知识,小孩一出生就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C.作者在文中引经据典,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方式和结果进行正反对比,说明教育子女的重要性。D.作者举出“共叔之死”与“赵王之戮”分别是“母实为之”“父实使之”的事例,有力地说明了“人之爱子,罕亦能均。8.B(文章提到了“古者圣王”的胎教现象,但学习孝、仁、礼、义等知识与“能识得别人的脸色、懂得别人的喜怒”没有因果关系。)9.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9分)(1)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愤怒一天比一天增多也只会增加怨恨,等到长大成人,最终成为品德败坏的人。(得分点:日、逮、败德)(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句话说得有道理,(他父亲)便在路上广为宣扬,一年到头都赞不绝口。(得分点:是、遍、誉)(3)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用这种办法自己可以到达卿大夫、宰相的位置,(我)也不愿让你们去干(这样的事情)。(得分点:由、致、曹)10.作者在文中表达其关于“教子”的观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①作者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与幼教都很重要;②强调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严教和慈爱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都是有害的;(强调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要“教”与“爱”并重,不能无教而有爱;)③认为对孩子要一视同仁,不可有所偏爱;④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告诫子孙不能为了求官而谄事权贵。(答对一点就给1分)27/27\n八、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李君山房记苏轼象、犀、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仁智之所见,各随其分;才分不同,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参考译文】象牙、犀角、珍珠、玉璧和奇异的珍宝这类东西,虽能让人赏心悦目,却不适于实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和各种制作材料,能适于实用,但是使用久了就会毁坏,索取多了就会枯竭。能让人赏心悦目,而又适于实用;用它而不坏,取它而不尽;贤和不贤的收获,各凭他们的才华;仁者和智者的发现,各随他们的天分;尽管才华天分各不相同,然而只要求取就不会没有收获的那种东西,只有书啊!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当是时,惟周之柱下史老聃为多书。韩宣子适鲁,然后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聘于上国,然后得闻诗之风、雅、颂。而楚独有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参考译文】从孔子这样的圣人开始,人们的学习一定是从看书开始的。在这个时代,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书。韩宣子到鲁国,这才看到《易》《象》与《鲁春秋》。季札访问鲁国,这才能听到诗经的风、雅、颂。而楚国只有左史倚相,能读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生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能看到六经的大概没有多少,他们的学习条件可说是很困难啊!他们对礼乐都很熟悉,道德修养都很深厚,不是后代的君子所能赶上的。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辞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参考译文】27/27\n从秦汉以来,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多,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趋向简便,因而书也越来越多,世人没有谁不拥有。然而读书人愈加地马虎不认真。这是为什么呢?我还赶上看见老读书先生,自称他们年轻时,想找《史记》《汉书》而不能得到;幸而得到了,都亲手抄写,日夜诵读,惟恐来不及读。近年书商辗转翻刻,诸子百家的书,一天就能传出上万的印张。书对读书人来说,多而且容易获取到这样的地步,他们的文章学术,理应超过前人好多倍。然而年轻的科举士子,都把书捆起来不读,整天没有根据地东拉西扯,这又为什么呢?余友李公择,少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参考译文】我的朋友李公择,年轻时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的僧房中读书。公择离开后,山中人怀念他,把他住过的僧房命名为“李氏山房”。藏书共九千多卷。公择涉猎了各类书籍的演变,探索了它的根源,吸取它们的精华,咀嚼它们的韵味,而转化为自己的学养,表述在文章中,表现在行动上,为此而闻名于当今。然而书还是像原来的样子,未曾稍有损坏。他打算把藏书送给后人,供他们去做无穷无尽的探求,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因此不把书藏在家中,而藏在他先前所居的僧房。这是仁者的心思啊!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使来者知昔之君子见书之难,而今之学者,有书而不读,为可惜也!【参考译文】我既衰弱又生病,没有什么可被世人利用,希望能在几年以内,全部读完那些未曾见过的书。而庐山本来是我想去游览但没能去成的地方,(如能成行)恐怕我将终老在那里了。我将全部打开公择的藏书,拾取他留下的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许会有收益吧。公择要求我写篇文章以作藏书记,于是写下这样一番话,以便让后人知道从前读书人找书的困难,而现在读书人,有书却不读,实在是太可惜呀!(选自《唐宋八大家选译注》)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而用之则弊弊:弊病B.季札聘于上国聘:聘请C.近岁市人转相摹刻 市人:集市上的人D.而书固自如也自如:像原来的样子6.答案:D(A弊:毁坏;聘:访问;市人:出版商)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才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B.而求无不获者,惟书乎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当倍蓰于昔人其势弱于秦D.是以不藏于家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27/27\n7.答案:C介词,表比较(A动词,根据/介词,因为。B代词,用于动词后,指代事物。/用语否定词后,表示“……的话”。D介词,因为。/介词,把。)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各种珠玉珍宝和生活用品与书籍做对比,说明书籍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对任何人都有裨益,突出了书籍的重要作用。B.本文事例丰富,列举了圣人孔子、周朝史官老聃、韩宣子、季札、楚国的左史倚相、老儒先生等人的事例,充分阐明古人得书难的观点。C.作者批评了当今一些读书人“束书不观”的不良风气,高度赞扬李公择藏书多、读书勤、成就高,从今人中树立起一个学习的榜样。D.作者在文章结尾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仍渴望读书的心情,并交代了写作本文的缘由:一为应好友之请求;二为劝勉今人认真读书。8.答案:B(孔子、楚国的左史倚相和老儒先生的事例不能说明古人得书难的观点。)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9.答案: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于当世矣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纸与字画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世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4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纸张和文字笔画一天比一天简便,因而书籍便越来越多了,社会上没有谁没有,可是读书人的学习态度却越发不认真了,这是为什么呢?(记分点:“画”“日”“益”“苟简”。)(2)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当得。(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打算把藏书送给后人,供他们去做无穷无尽的探求,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记分点:“遗”“无穷之求”“分”)(3)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能把公择的藏书全部打开,拾取他留下的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也许会很有收益吧。(记分点:“发”“其余”“庶”。)九、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谏论下苏洵27/27\n夫臣能谏,不能使君必纳谏,非真能谏之臣;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欲君必纳乎?向之论备矣。欲臣必谏乎?吾其言之。【参考译文】臣下能够进谏,可是不能够使君主一定接纳进谏,这还不算真正能够进谏的臣下;君主能够接纳进谏,可是不能够使臣下一定进谏,这还不算真正能够接纳进谏的君主。要让君主一定接纳进谏么?前面的论说已经全面了。要让臣下一定进谏么?我将讲讲这个问题。夫君之大,天也;其尊,神也;其威,雷霆也。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亦明矣。圣人知其然,故立赏以劝之。传曰“兴王赏谏臣”,是也。犹惧其选耎阿谀,使一日不得闻其过,故制刑以威之。《书》曰“臣下不正,其刑墨”,是也。人之情,非病风丧心,未有避赏而就刑者,何苦而不谏哉?赏与刑不设,则人之情又何苦而抗天、触神、忤雷霆哉?自非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谁欲以言博死者?人君又安能尽得性忠义者而任之?【参考译文】君主,他的高大,犹如上天;他的尊贵,犹如神明;他的威严,犹如雷霆。人不能对抗上天,触犯神明,冲撞雷霆,这也是明摆着的。古代圣人知道情况如此,所以建立赏赐来勉励他们。史书上说“兴盛时代的君主赏赐进谏的臣子”,就是说的这个啊。但是,还是担心人们软弱怯懦,迎合奉承,使得君主整天不能听到人们指出自己所犯过失,所以制定刑罚来强制他们。《尚书》中说“臣下不能纠正君主的过失,那就处以墨刑”,就是说的这个啊。人之常情,如果不是丧心病狂,失掉理智,没有谁会躲开赏赐不要,主动去受刑罚,何必自找麻烦,不进谏呢?赏赐和刑罚如果不规定出来,那么,人之常情,又何必自找麻烦,去做对抗上天、触犯神明、冲撞雷霆的事呢?如果不是心性忠诚正直,不喜欢赏赐,不畏惧惩治,谁愿意用议论政治来换取一死呢?做君主的,又怎么能把心性忠诚正直的人全都选取出来然后加以任用?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在以势驱之耳。君之难犯,犹渊谷之难越也。所谓性忠义、不悦赏、不畏罪者,勇者也,故无不谏焉。悦赏者,勇怯半者也,故赏而后谏焉。畏罪者,怯者也,故刑而后谏焉。【参考译文】如果现在有三个人:一个勇敢,一个勇敢怯懦不相上下,一个怯懦。有人跟他们三个一起走近深谷之前,并且告诉他们说:“能跳过这条深谷去,才叫勇敢;不能,就是怯懦。"那勇敢的羞于落个怯懦的名声,一定跳过去了;那勇敢怯懦不相上下的和怯懦的,就不能了。又告诉他们说:“能跳过去的,赏给千金;不能,那就不给。”27/27\n那勇敢怯懦不相上下的追求赏金,一定跳过去了;那怯懦的,还是不能的呀。一会儿,回头看见猛虎,突然向他逼近,那么,怯懦的人不等别人告诉,就跳过这条深谷去,好像走过平坦大道那样。情况如此,那么人难道真有勇敢怯懦的绝对不同吗?关键在于用形势来驱使他们罢了。君主的难以触犯,犹如深谷的难以越过。所谓心性忠诚正直、不喜欢赏赐、不畏惧惩治的,是勇敢的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肯进谏的。喜欢赏赐的,是勇敢怯懦不相上下的人,所以有了赏赐然后才肯进谏。害怕惩治的,是怯懦的人,所以有了刑罚然后才肯进谏。先王知勇者不可常得,故以赏为千金,以刑为猛虎,使其前有所趋,后有所避,其势不得不极言规失,此三代所以兴也。末世不然,迁其赏于不谏,迁其刑于谏,宜乎臣之噤口卷舌,而乱亡随之也!间或贤君欲闻其过,亦不过赏之而已。呜呼!不有猛虎,彼怯者肯越渊谷乎?此无他,墨刑之废耳。三代之后,如霍光诛昌邑不谏之臣者,不亦鲜哉?【参考译文】古代先王知道勇敢的人是不能经常得到的,所以把赏赐当作人们贪求的千金,把刑罚当作人们畏惧的猛虎,使得他们前面有所要追求的,后面有所想躲避的,在这种形势下不得不规谏过失,把话说尽。这个,就是三代所以兴盛的原因呀。将近没落的时代却不这样,他完全弄颠倒了,把赏赐授予不进谏的,把刑罚加给进谏的。结果当然就是臣下闭住嘴,卷起舌,不敢吭声,动乱灭亡也就随着到来!有时贤明君主想要听到人们议论自己的过失,也不过赏赐一下进谏的人罢了。唉!没有猛虎逼近,那怯懦的敢于越过深谷吗?这没有旁的原因,是因为废除墨刑罢了。三代之后,像霍光以不能规谏的罪名处死昌邑王的臣下这样做的,不也是很少吗?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诚如是,欲闻傥言而不获,吾不信也。【参考译文】现在鼓励进谏的赏赐,有时还有;惩治不肯进谏的刑罚,却彻底废除了。如果增加现在所有的赏赐,建立现在所没有的刑罚,那么,迎合奉承的就变得耿直了,虚伪奸诈的就变得忠诚了,何况本来就忠诚耿直的呢?如果真像这样,想要听到正直的话却听不到,我不相信。(选自《唐宋八大家选译注》,山西教育出版社)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之论备矣备:完备B.谁欲以言博死者博:换取C.要在以势驱之耳要:关键D.不亦鲜矣鲜:新鲜6.D少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人之不能抗天、触神、忤雷霆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B.有与之临乎渊谷者遂与之俱出C.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或咎其欲出者D.宜乎臣之噤口卷舌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矣7.D语气词,表感叹/27/27\n用于形容词后;(A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介词,和;C均为指示代词,那)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A.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B.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C.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D.今之谏赏时/或有之/不谏之刑缺/然无矣/苟增其所/有有其所/无则谀者直/佞者忠/况忠直者乎!8.B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分别从臣子和君主的角度立论,论述了臣子怎样才能使君主顺利纳谏和君主怎样才能使臣子踊跃进谏的问题。B.君主应多任用心性忠诚正直的人,并顺应趋利避害的人之常情,通过建立赏赐与刑罚的手段鼓励或强制臣子们进谏。C.本文第三自然段用三人跳跃山涧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封建专制下臣子进谏的危险和刑罚赏赐的积极作用。D.作者以三代刑赏健全,言路大开,天下兴盛和末世刑赏失误,言路闭塞,国家乱亡作对照,启发人们吸取历史教训。9.A(本文没有从臣子的角度论述臣子怎样才能使君主顺利纳谏)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能纳谏,不能使臣必谏,非真能纳谏之君。(5分)译文:(1)君主能够接纳进谏,却不能够使臣下一定进谏,还不是真正能够接纳进谏的君王(5分)。(2)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5分)译文:(2)一会儿,回头看见猛虎,突然向他逼近,那么,怯懦的人不等(别人)告诉,就跳过这条深谷去,好像走过平坦大道那样。27/2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