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87 KB
- 2022-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如何指导学生背诵文言文潘金玉摘要:背诵,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至关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十种背诵法。木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关键词:文言文;背诵法;学生作者简介:潘金玉,任教于安徽安庆市同安普通高级中学。有则外国谚语说的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可见,背诵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如何指导学牛背诵文言文,无疑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一孔之见,仅供参考。一、诵读法诵读是文言文入门的途径。高一主要以学习文言文为主,重在字词语句文言句法的积累,并要求背诵大量的古代精品佳作,为今后的文学赏析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诵读法是背诵文言文的准备阶段,可分这样几步走:1•诵读前的准备(1)教师范读,或者听课文朗读录音;(2)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扫清语言障碍;(3)正确的诵读,特别是要读出语气;(4)点拨课文内容大意。2.诵读的形式学牛齐读,或分组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等大多数学牛较熟悉课文内容以后,还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进行朗读比赛。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凭靠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达到口熟的目的。多读、多记、多练,还可以锻炼他们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及毅力。注重诵读正是培养学牛学习文言自信心的有效方法。二、接力训练法\n为了培养兴趣,增强效果,在背诵文言文的过程中,可开展背诵课文的接龙比赛。具体做法如下: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同学都是参赛选手,同选-•篇课文,从第一个同学开始,一人一句,依次进行,先背诵完的小组获胜,下次比赛,以此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可“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此法可在背诵课上进行。接力训练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三、课前听读,课后默写法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朗读课文,一方面巩固背诵成果,一方面还可锻炼学生的胆量和上台说话的能力,一举三得。课后默写的方式进行大范围检测,一到两个星期后可再实行笔头抽查的方法,以后再不定期地小范围检查。期中期末考试前的复习也是一个巩固再记忆的好时期。四、再现情境法所谓情境背诵法就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把文章的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创设出一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边思边背。如背诵《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的第二三段,便可创设这样的情境:陶渊明高冠长须,面庞清瘦,昂首船头,若有所思,船只在水面轻轻前进,是为“舟遥遥以轻飓”。迎面而来的凉风不吋吹起自己的衣襟有“风飘飘而吹衣”句。登舟上岸,遇一路人,上前询问前面是什么地方有了“问征夫以前路”。走了好久,还是没有到家,天色已晚,借宿农家辗转反侧,不能入唾,吋起吋卧,恨天怎么亮得这么慢,有了“恨晨光之熹微”。终于看到了自家的房屋,陶渊明写道“乃瞻衡宇”。激动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心中欢喜,跑了过去当然是“载欣载奔”再好不过。家童仆人早已岀来迎接,还有那站在门口等待父亲归来的小儿子,陶渊明用八个字写家人的等待“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终于到家了,穿堂过院,发现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被荒草淹没,但青松菊花格外显眼,引起了自己的注意也是八个字“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抱着可爱的小儿子进入房间,妻子早准备好了一桌好菜,酒杯里斟满了香醇的美酒不禁想到“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官场中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弃,什么也不用去做,什么也不用去想,端起酒杯自斟自饮这是“引壶觞以自酌”。不吋看看院子里苍翠的树木,这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啊!正所谓“眄庭柯以怡颜”。学生通过想象创设出陶渊明归家的种种情景,包括交通工具、站立船头的姿态、\n登岸问路、寄宿、等待天亮的心情等,构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通过这些画面让文章的语句再现岀来,这就是情境背诵法。另外,学生还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五、对照背诵法对照背诵法是作者在创作时上下句或前后文之间存在着相对或相关性,想起一方就会引起另一方的存在,两两对照进行背诵。如背诵《劝学》,其中“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三个排比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又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舍”与“不舍”存在着相对性。再如《师说》第二段,作者进行论证吋用了三组对比,学生在背诵吋可把这段分解成三组对比,两两相对进行背诵。六、化整为零背诵法所谓化整为零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整体分解成许多部分或单位,一篇文章有好几个自然段,可以把每一段再分解成几个小层次,一个小层次表明一个意思,这样,根据层意,思考句子,逐层击破,完成一段的背诵,进而完成全文的背诵。如《阿房宫赋》,在背诵第一段吋可将它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讲阿房宫的背景和来历,由四个三字短句组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句记起来并不困难。第二层总写阿房宫的外在形势,表现它的雄伟壮观,有三句话,第一句点出它的广度和高度,“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第二三句写它依山傍水而建,山指骊山,水指樊川和渭水,于是有“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吕'墙”。第三层是本体构筑,这一层较长,又可分为若干单位,先由六个四字短句构成的三个排比分别写楼阁、长廊、屋檐及结构,是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纟曼冋,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接下来写千万座宫殿矗立在那里呈现的姿态“盘盘焉,闲闲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然后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夸张写长桥、复道及给人的感觉,这样写道“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第四层写宫人的活动及影响。宫人的活动由四个四字短句构成,两两相对。最后\n是影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这样将看似较长难背的一段文字化整为零,同吋,抓住句式的特点,心口并用就可以轻轻松松达到成诵的目的。七、掐头背诵法掐头背诵法是指对于相同、相似、相对的句式构成的排比,为了防止背诵遗漏或因其中一句想不起来而影响到下文的背诵采取的只记住每句的第一个字或词,由这个字或词引起对整个句子的背诵。如背诵《赤壁赋》第一段中“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句子,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只要记准“诵”“歌”“月出”“徘徊”“纵”“凌”等词这一段的背诵就不再显得困难。八、层进式背诵法层进式背诵法是指前后句在语意上存在着承递性和顺延性,知道了上句就会想到紧接着出现的另一种情况,从而引起下句的背诵的一种方法。如背诵《秋水》,首先,应用情境背诵法创设出情境,秋天的雨水随季节到来,这是“秋水时至”句,接着出现的情况是许多小的河流都注入到黄河里,于是有“百川灌河”句,这样造成的结果是黄河的水流更大了,有“泾流之大”句。一眼望去是怎样的情景呢?有了“两渙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另起一层写河伯的心情,“于是焉”承接前文,河伯的心情是“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沿河东下,庄子写道“顺流而东行”,到了什么地方呢?“至于北海。”河伯又开始放眼远望,这是“东面而视”,看到的情况是“不见水端”。这样根据上下句意的承递性依次顺延进行背诵也是一种有效的背诵方法。九、歌唱法对于诗歌特别是韵律很强的诗歌均可以采取歌唱法记忆,学生记歌词为什么这么快那么熟只因喜欢,为此可以把学生熟悉的曲调融入到相近的诗词中演唱,如《青青园中葵》可用《青青河边草》的调来唱,随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n十、“举纲张目”法所谓举“纲”,就是在讲解课文时,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按段逐i进行,根据每段课文所写事物或讲述问题,找出中心词或概括成简句,后按顺序联成一串,这便抓住了这段文章的“纲”。依据这个“纲”就能联想起整段文章。所谓理“目”,就是每段文章中,每个事物或问题是用哪几句话描述的,每句话又是怎样讲的,对于这些细目也要一个个清理。重点是语法结构复杂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是背诵的“拦路虎”。学生只有彻底理解它,才能迅速记忆它。举纲张目,就是在清理文章纲目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究“纲”与“目”及“目”与“目”是怎样联结起来的,也就是说,要搞清句与句、句与段之间的关系:是因果?是种属?是部分与整体?……到此为止,文章思路也就变成了学生思路,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记忆,也自然能“举纲张目”了。如需要背诵的《鸿门宴》的三、四自然段,它的思路就很清晰,(刘邦)鸿门谢罪……(项羽)因留于饮……宴上座次……(范增)举玉佩示意,(项王)默然不应……(亚父)出召项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出召樊哙……(樊哙)闯帐,死口不避……义斥项羽……(沛公)趁机离去。只要学生能理清思路,背诵就迎刃而解了。作者单位:安徽安庆市同安普通高级中学邮编:246007参考文献:[1]宋建军•文言文导读[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HowtoGuideStudentsReciteClassicalChineseWritingsPANJinyuAbstract:RecitingisveryimportantforlearningclassicalChinese.Theauthorsummarizesandpresentstenrecitingmethodsbasedonteachingexperiencesofmanyyears.Keywords:classicalChinese;recitingmethods;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