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00 KB
- 2022-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特殊句式》导学案编写孙业奎审核刘维安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使用时间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了解高考中常考的文言文特殊句式。2.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及翻译方法。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几种类型的标志。学习难点:倒装句式的辨识和翻译。三、【学习方法】自学、归纳总结四、【学习流程】(一)【预习检测】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寡人之过也。()3.刘备天下枭雄。()4.复驾言兮焉求?()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8.遂见用于小邑。()9.不拘于时。()10.师不必贤于弟子。()11.稚子侯门。()1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13.农人告余以春及。()14.夫晋,何厌之有?()15.以其无礼于晋。()16.晋军函陵,秦军汜南。()17.恐为操所先。()18.逼兵势耳。()19.人马烧溺死者甚众。()20.裹以帷幕。()21.农人告余以春及。()22.无以至千里。()二)【考纲解读】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主要的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三)【真题再现】1.(13年天津卷)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⑶朋友之丧而若此,无乃过欤?2.(11年湖北卷)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5\n(1)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四)【知识梳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内容,掌握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极其标志。㈠判断句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1)主语后用“者”,谓语后用“也”表示判断。 如: ②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主语后单用“者”,或谓语后单用“也”表示判断。 如:①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3)“者也”在句尾连用表示判断。如: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4)“者”、“也”全不用。如:①刘备,天下枭雄。②秦,虎狼之国。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耳”等表示判断。这些形式也比较多见。如:①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⑤且相如素贱人。⑥此亡秦之续耳。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文言文中用“是”作判断动词的较为少见)如: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③巨是凡人,偏在远郡……4.用“非”、“未”、“弗”等表示或辅助表示否定的判断。如:①吾本非文人画士……②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③人固未易知,知人亦未易也。④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注意:以上各种类型判断句,译成现代汉语时,如是肯定判断句,要用“是”;如是否定判断句,要用“不是”。㈡被动句1.用介词“于”、“受”、“受……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表示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③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表示被动。如: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4.用介词“被”表示被动如: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5.动词本身表示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没有任何标志,要根据上下文来判别补出)。如:①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㈢省略句1.省主语。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承前省②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③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自述省④“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对话省2.省谓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省略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常见的是代词“之”)5\n(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①项王曰:“壮士!之卮酒赐。”则与()斗卮酒。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①竖子不足与()谋。②欲呼张良与()俱去。4.省介词。(较常见的是“于”、“以”,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这个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㈣倒装句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1.主谓倒装如:甚矣,汝之不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2.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包括动词宾语前置和介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⑴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可以前置。如: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②王见之,曰:“牛何之?”③项王曰:“沛公安在?”⑶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谓语前,以加强语气。如: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②夫晋,何厌之有?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④求!无乃尔是过与?介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情况。⑴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如:①王问:“何以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不然,籍何以至此?⑵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如:①余是以记之。②《诗》三百,一言以蔽之。3.定语后置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4.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作状语,因此,我们称它“介宾短语后置”,或“5\n状语后置”。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公与之乘,战于长勺。(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如: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五、【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 A.同舍生皆被绮绣 B.恐为操所先 C.遂见用于小邑 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大王来何操?二、请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翻译。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4.古之人不余欺也。5.求人可使报秦者。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三、阅读文段,完成练习。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选自《韩非子》)7.写出短文中的介词结构后置句,有几个写几个。8.写出短文的两个宾语前置句。9.“释之,以为寡人戒。”是一个省略句,下面补出省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然则)释之,以为寡人戒。B释之(否),以为寡人戒。C释之,以为寡人(之)戒。D释之,以(之)为寡人戒。10.翻译“莫乐为人君”正确的一项是()A别乐滋滋地当人君!B没有比做人君更快乐的了!C不快乐的是人君!D没有一个人乐意当人君!5\n【真题体验】1.答案:朋友去世(你)竟然(悲伤)成这样,恐怕有些过分吧?2.【参考答案】13.(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葬于山野之中,既无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 1.[答案]A2.[答案]C7.①莫乐(于)为人君!②师旷侍坐于前。③琴坏于壁。④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8.①惟其言莫之违。②太师谁撞?9.D10.B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