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2-08-27 发布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略谈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文言文翻译复习略谈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直译  严格按照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的翻译方法。直译应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表达文法和原文一致。主要有如下七个方面的要求:  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合成词。  例一: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学》)  ——天下的事情有难和易的分别吗?  例二:商君佐之  ——商君辅佐他  2、换——替换。有些词,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中不用或不常用;或者古今都常用,。而词义已经转移。这时,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例: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  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朝代名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如“山、水、门、窗、笑、中”等,都按照原文保留不译。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的春天,藤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4、删——删略。古文里有些虚词,如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及一些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等,现代汉语没有对等的词来解释,或者现代汉语中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不译。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作战,(是靠)勇气的。  5、补——补充。古书里省略现象比较突出,为了更好的表达原文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6、调——调整。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作相应调整。  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甚矣,汝之不惠!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  7、适当扩充凝缩。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或凝缩。  例一: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例二: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之心。  ——(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二)意译  按照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可采用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三)翻译的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争做到“信”、“达”、“雅”。  “信”: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妄加,做到“不走样”。\n  “达”: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无语病。  “雅”:译文用词造句较为考究,体现原文语言特色,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四)复习点拨  把句子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它的意思。“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语言材料所表达的具体环境。看内部语境就是看与句子相关的上下文,把单个的句子放到文章中,前后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即“句不离篇”。“外部语境”是指语言发生的场合,作者在该句中注入的附加因素,如作者的情感,作家的艺术处理等。例:“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报君惠。”另外,要特别注意文言语段及语段后的任何一个注释,有注释必然有用处。将句子放到具体的内外语境中,才有可能正确理解,而正确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二、文言辞格的翻译方法  文言辞格非常丰富,使用范围也较为广泛,准确适当地翻译各种修辞格是文言文复习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一)比喻的翻译  1、明喻,翻译时仍译为明喻。文言文中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使用习惯相同,所以直译即可。  例:(1)皆玄衣白刃,剽疾如猿猴。(《冯婉贞》)  (2)火烈风猛,船往如箭。(《赤壁之战》)  2、暗喻,用了比喻词的,仍译为暗喻。如果不用比喻词的,则翻译为明喻。  例:(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2)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天姥吟留别》)  (3)夫秦有虎狼之心。(《鸿门宴》)  3、借喻,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即把喻体还原为本体。  例:(1)遍地腥云,满街狼犬。(《与妻书》)  (2)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3)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  (二)借代的翻译  古今汉语在借代的使用上差别很大,如用直译,会让人感到不可理解和接受,所以借代应直译为它所代替的人或物。  例:(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赤壁怀古》)  (3)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指南录〈后序〉》)  (三)夸张的翻译  1、状态、程度方面的夸张,仍译为夸张,但前面要加上“像要”、“快要”等词语。  例:(1)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2)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鸿门宴》)  (3)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王》)  2、数量方面的夸张,可以把数量词换成表示“多”、“高”、“大”之类的副词、形容词。  例:(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2)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四)互文的翻译  “互文”又叫“互文见义”\n,前后两个句子或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而一。  例:(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3)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促织》)  (五)婉饰(委婉、讳饰)的翻译  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而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婉。翻译时应还原为本来的意思。  例:(1)权起更衣。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4)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于将军会猎于吴。  (六)用典的翻译  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义丰,常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以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遍意义。  例:(1)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乐羊子妻》)  (2)神仙之说,可谓为蛇添足。(《梅花岭记》)  (3)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  (4)效颦于茂叔。(《芙蕖》)  (七)其他一些修辞方法,如拟人、排比、双关、对比等,在运用上与现代汉语的习惯基本相同,翻译时难度也不大,这里不作过多阐述。  三、文言翻译训练题  (一)运用直译的方法,翻译下列句子。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4、恨私心有所不尽。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6、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7、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8、若九牛亡一毛。  (二)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四、文言文翻译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异读词、偏义复词、单音词与多音词的转换等)  2、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常用虚词的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固定结构)  4、了解一般的文化常识(职官制度、常见礼仪、天文历法等)  5、注意整体把握,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以直译为主  6、勤做练习,培养文言语感。  五、学习反思: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首先抓住字词关,落实文言虚实词的知识,了解有关句式和一些词语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积累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归纳,形成网状知识结构,能力就会得到提升。\n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