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2022-08-2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太祖遣师古攻杨行密于淮南。师古自其微时事太祖,为人谨甚,未尝离左右,及为将出兵,必受方略以行,军中非太祖命,不妄动。师古营清口,地势卑,或请就高为栅,师古以非太祖命不听。淮人决水浸之,请者告曰:“淮人决河,上流水至矣!”师古以为摇动士卒,立斩之。已而水至,兵不能战,遂见杀。微时:低贱时。方略:方法与谋略师古营清口:师古扎营于清口。浸:浸泡。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事太祖:(2)及为将出兵:2短文中的庞师古遭受水浸二不战被杀。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庞师古被杀的原因。3鉴史察今,为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阅读这篇短文后,我们从中会得到怎样的启示?二梁彦光劝人改过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缺,为从弟所讼。梁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令观于孔子庙。通遂感悟。既悲且愧,若无自容。彦光训谕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以德化人,皆此类也。吏人感悦,略无诤讼。釜阳:地名,在今河北省。训喻:教诲,开导。1为从弟所讼:2卒为善士2酗酒、侍亲礼缺的焦通在梁彦光的教诲下改过自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梁彦光是如何让焦通由一个不孝的人转变为一个善士的?3官吏为政或以苛、或以宽,请你评价一下文中的梁彦光为政有什么特色?\n三刘氏顺从明张晋妻刘氏。贵家女也。其姑悍妒。常以虐闻乡里。有三媳。均去。刘乃第四媳也。于归后。甚得姑意。人骇究其由。惟“顺从”二字。凡有教训指使。罔不唯命是遵。即非礼之事或断非妇人所能为者。当命之时。亦无推却。久之。则将其事之是非。从容请命。往往有言。姑未尝不从。事之三年。姑竟化为慈。续娶三媳。不再以虐闻。注释:姑:丈夫的母亲。归:女子出嫁。罔:没有。往往有言:往往所说的话。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人骇究其由:(2)姑未尝不从2文段中的哪个地方最能体现出张晋母亲的“悍妒”?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如此婆婆确实令人谈之色变,避之不及。但刘氏嫁入张家后却深得張母喜欢,甚至到了后来,张母竟也变得慈祥,不在虐待儿媳了。请结合文段内容具体说说这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四予少家汉东①,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②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节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注】①汉东:汉水以东,指随州(今湖北随州)。欧阳修四岁丧父,往随州依靠叔父生活。②尧辅:是大姓李氏的儿子。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贮故书在壁间( ) (2)徒见其浩然无涯( )2.短文叙述了欧阳修得到《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的经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答: 3.欧阳修儿时,在李家见到“脱落颠倒,无次序”的书籍,竟然“因乞李氏以归”。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答: \n五:汉,郭伋字细侯。茂陵人,为并州守。素结恩德。后行部①至西河。童儿数百。各骑竹马②,迎拜于道。问使君③何日当还伋,计日告之。既还。先一日,伋恐违信,遂止野亭,候期乃入。以太守之尊,与竹马童儿道旁偶语,乃以不肯失信于儿童。先归一日。宁止野亭以候期,可谓信之至矣。注释:①行部:巡视州郡。②竹马:儿童放在胯下当马骑的竹竿。③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①素结恩德()②后行部至西河()2.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郭伋“遂止野亭,候期乃入”的原因是什么?( 3.郭伋在汉代以贤良著称,数百儿童道旁迎之的雅事更被传为美谈。阅读本文,说一说郭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六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②爽:败坏(口味)。③返:同“反”,相反。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答: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答:七鲁人刘仁嗜弈①,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②焉。竟③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④下子,刘占势,诩诩然⑤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⑥之。【注释】①弈:下棋。②滞:停留。③竟:结束。④甫:刚刚。⑤诩诩(xǔxǔ)然:夸耀的样子。⑥哂(shěn):讥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n①鲁人刘仁嗜弈()②刘愕然()2.短文对鲁人刘仁棋艺的评价是“嗜弈,然不精”,你从哪里能够看出刘仁的“嗜弈”和“不精”?3棋品如人品。生活中我们常会通过下棋一类的小事,感知一个人的性格和为人。在与“胜者”对弈的过程制造,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刘仁?八情同朱张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堪卒2张堪在太学见到朱晖后“甚重之”,说明他对朱晖非常欣赏,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张堪对朱晖额看法?3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解读了《三字经》“曰仁义,礼智信”时曾引用过上文的故事,认为朱晖的做法很好的体现了“信义”。请针对此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九明,黎女许字陈氏子濂。南海钟姓者。兴巨狱以构陈氏。濂挺身就逮。誓不以难蒙父兄。自分不得出。使辞黎氏之婚。黎氏父母然其辞。欲为女谋别选所归。黎女矢死自决曰。以身许人。当其有难而背之。不义。出不出未可知。不冀其出。而先以不出绝之。不仁。吾惟有俟之而已。濂既出。黎女遂归濂焉。注释:构:罗织罪名对人进行陷害。蒙:使------遭受。分:料想,估计。决:决定。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不冀其出(2)吾惟有俟之而已\n2在黎氏父母都已同意解除婚约的情况下,黎女却誓死决定等候陈濂消息,并最终与之结为夫妻。请结合文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她说服父母的理由是什么?3陈濂与黎女的结合可谓是天造地设。与黎女的有仁有义相比,陈濂也同样情义兼备。从文段中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陈濂的此种品质?十汉鼎之辨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西邻鲁生见而悦焉(2)是诚非真也2申屠敦之鼎确实是真品,在座众宾竟次第都说不是真品。除了鉴赏能力有限外,本文暗示我们他们判断此鼎非真的原因是什么?3通过辨鼎一事,申屠敦有怎样的感叹?龙门子之笑语中又揭示了当时儒林中怎样的现象?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你的理解。十一宗道为人刚直,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酒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n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2皇帝“亟召”鲁宗道,他因饮酒而迟到,作为臣子,此举实为不妥,如何向皇帝面陈,鲁宗道和使者的认识有所不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两者的想法。3鲁宗道历经宋真宗和宋仁宗两代皇帝,都官居高位,侍君左右。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他得以重用的原因是什么十二任氏教子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尤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徒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皇甫谧在任氏的教诲下改变了“不好学,游荡无度”的状况,勤勉于学业。任氏的哪些劝诫和做法促使皇甫谧发生了转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皇甫谧得瓜果后进献叔母,而叔母却责备他“‘三牲之养,尤为不孝”。细读选文,请你说说叔母所认为真正的笑道应该是什么?十三《智伯索地》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周伯》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②乎?”君曰:“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因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自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还可能是《战国策》)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n魏宣子弗予()彼重欲无厌()2面对智伯无故索地的行为,魏宣子开始并不想给,但在任章的劝说下改变了初衷,任章是怎样劝说魏宣子改变主意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智氏最后是被赵、韩、魏共同消灭的,可是作者却说智氏是“自亡”,这是为什么?并说说由此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十四齐桓公登门访士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已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选自刘向《新序》)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见布衣之士()于是相率而朝()2古代帝王与臣子等级有序,尊卑分明,而齐桓公却五次去拜访地位低下的臣子,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齐桓公怎样的胸襟?3望重而后人敬,德高而时人效。齐桓公五往见小臣稷之事流传甚广,由选文可见齐桓公此举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十五晏元献公为童生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草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幕择胜燕(通"宴")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帐帷、帐幕)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宫中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选自《梦溪笔谈》)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适值御试进士()上益嘉其诚实()2晏殊十四岁即中进士,随着在朝时间时日渐长,官阶也愈见升高,这都离不开其才能及人品,短文写了与他有关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n3从“上极爱其不隐”和“上益嘉其诚实”两句可以看出,晏殊是以其诚实的品德赢得了皇上的赞赏。阅读选文,文中还能反映晏殊的哪些优秀品质?十六殿上虎(刘)安世仪状魁硕,音吐如钟。初除谏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脱有触忤,祸且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辞,当可免。”母曰:“不然。吾闻谏官为天子诤臣,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当捐身以报国恩。若得罪流放,无问远近,吾当从汝所之。”于是受命。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或帝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时无不敬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祸且立至()伺怒稍解()2安世接受谏官的任命时心存顾虑,他所顾虑的是什么?而其母是如何打消其顾虑的?3本文虽然短小,但人物形象鲜活生动,作者的笔下,一个直言敢谏,不畏君威的诤臣形象呼之欲出。文章结尾处描写侍者的语句,对塑造安士十七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殆,风流为一时之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薄,曰:“南风不竞。”门生曰:“此朗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怒曰:“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遂拂衣而去。尝与足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既出,客问安王氏兄弟优劣,安曰:“小者佳。”客问其故,安曰:“吉人之辞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尝与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发,徽之遽走,不遑取履,而献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工草隶,善丹青。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掣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尝书壁为方丈大字,羲之甚以为能,观者数百人。桓温尝使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犊牛,甚妙。注释:献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徽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三子。操之:王羲之第六子。擅长草隶。桓温:东晋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