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名词练习题 25页

  • 65.50 KB
  • 2022-08-31 发布

初中英语名词练习题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英语名词练习题附件2:审定通过的农作物品种简介主要农作物品种一、小麦1、川麦53(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477/绵农4号//Y314(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淡绿色,分蘖力较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8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下节及叶鞘有蜡粉。穗长方型,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质-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5个左右,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9克左右。2009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04克/升,粗蛋白含量13.49%,湿面筋含量26.2%,沉降值39.9毫升,稳定时间3.2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46.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2.3%,8点中7点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6.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29.0%,7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51.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20.2%。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8.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25.2%,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24日至11月12日。②基本苗:每亩11-15万。③施肥:亩施纯氮13-15公斤,配合施磷、钾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2、博麦1号(1)选育单位:资中瑞博农作物种子研究所\n(2)品种来源:绵阳29/川麦30(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2天左右。幼苗直立、绿色,分蘖力较强,长势旺,茎、叶、穗蜡粉多,植株整齐,株高86厘米左右,抗倒。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长圆形、粉质、饱满。后期落黄转色好,易脱粒,穗粒数40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2007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0克/升,粗蛋白含量15.56%,湿面筋含量30.6%,沉降值31.9毫升,稳定时间1.6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50.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9%,8点全部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9.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26.6%,7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50.2公斤,比对照增产18.8%。2008-2009年度在双流、绵阳、内江、射洪、达县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3.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9.6%,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11月1日至11月8日。②基本苗:每亩13万左右。③施肥:中等肥力田块亩产400—450公斤产量水平,施肥以N:P:K=10:8:8为宜,底肥追肥氮肥按7:3施用,P、K肥全部作底肥使用。④田间管理:及时防除杂草、蚜虫,加强对赤霉病的防治。(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3、金科麦33(1)选育单位:蒲传永蒲春雷(2)品种来源:米拉/172(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薛力强,叶片深绿色,株高85厘米左右,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型。穗粒数42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9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95克/升,粗蛋白含量13.74%,湿面筋含量26.6%,沉降值44.7毫升,面团稳定时间4.3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抗白粉病,高感赤霉病。\n(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28.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6.7%,8点中6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9.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30.1%,7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中平均亩产344.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7.8%。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内江、达县5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5.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0%,5点中4点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亩播种6-7公斤,每亩基本苗12万。③施肥:每亩施清粪水1500公斤,尿素15公斤,磷肥30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防除杂草和赤霉病。(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4、玉脉1号(1)选育单位:四川胜龙天象科技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R59/4551(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株高85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植株整齐,穗长方形,穗层整齐,茎叶穗蜡质较多,落黄转色好。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形、角质、腹沟浅、饱满。穗粒数42粒左右,千粒重47克左右。2009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26克/升,粗蛋白含量15.36%,湿面筋含量30.3%,沉降值65.8毫升,稳定时间9.5分钟,属强筋小麦。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51.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0%,8点中7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7.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8.7%,7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9.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2%。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内江、达县5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0.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5.0%。5点全部增产。\n(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25日至11月初。②基本苗:每亩16万左右。③施肥:亩施纯氮(N)11公斤,配施磷(P2O5)7公斤,钾(K2O)7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除草和防治蚜虫。(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5、川育24(1)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周88114/G394(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6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中等,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株高90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植株整齐,穗长方形,穗层整齐,落黄转色好,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0-22个,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47克左右。2009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16克/升,粗蛋白含量14.10%,湿面筋含量29.8%,沉降值30.3毫升,稳定时间1.6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50.2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7%,8点中6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4.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7.7%,7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7.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5.6%。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内江、达县5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1.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8.3%。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10月底至11月初。②基本苗:每亩14-18万。③施肥:亩施纯氮(N)10公斤,配施磷(P2O5)7公斤,钾(K2O)7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的防治。(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6、川麦55(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SW3243/SW8688\n(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半直立,叶长、宽、绿色,长势旺。植株整齐,株高83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下节及叶鞘有少量蜡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质、腹沟浅、饱满。穗粒数46粒左右,千粒重42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70克/升,粗蛋白含量14.48%,湿面筋含量29.2%,沉降值32.8毫升,稳定时间5.0分钟。属中筋小麦。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66.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5%,10点中9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6.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6%,8点中7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61.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5.0%。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3.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9.7%,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于10月底播种为宜。②小窝疏株密植,基本苗13万为宜。③每亩施纯氮12公斤,配合增施P、K肥。④及时防治蚜虫、赤霉病。(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7、川麦56(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川麦30/川麦42(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4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苗叶绿色,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株高89厘米左右,茎叶穗蜡质少。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籽粒红色、椭圆形、粉质-半角质。小穗密度中等,穗粒数33粒左右,千粒重48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84克/升,粗蛋白含量14.31%,湿面筋含量29.0%,沉降值27.3毫升,稳定时间3.0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n(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72.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4%,10点中9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52.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2.6%,8点中6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62.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5%。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4.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3.1%,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24日至11月10日。②基本苗:每亩12-14万。③施肥:亩施纯氮12-14公斤,配合施磷、钾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8、川麦54(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92R171/98间335//DH1523(3)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80天左右。幼苗半直立、淡绿色,分蘖力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0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穗下节及叶鞘无蜡粉。穗锥型,穗层整齐,短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粉质、腹沟浅、饱满。穗粒数35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40克/升,粗蛋白含量15.38%,湿面筋含量32.9%,沉降值36.6毫升,稳定时间3.1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82.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4.8%,10点中9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6.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5.9%,8点中5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54.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5%。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9.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1%,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11月5日至11月20日。②基本苗:每亩11-13万。③施肥:亩施纯氮14-15公斤,配合施磷、钾肥或农家肥。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n(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9、川农27(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2)品种来源:川农19/R3301(3)特征特性:弱春性,全生育期183天左右。幼苗半直立、绿色,分蘖力强,叶宽中等,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3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角度中等,株型紧凑,穗下节及叶鞘有蜡粉。穗长方形,穗层整齐,长芒,白壳,籽粒白色、卵圆形、半角质、腹沟浅、饱满。小穗数23个左右,穗粒数42粒左右,千粒重47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802.5克/升,粗蛋白含量15.53%,湿面筋含量31.9%,沉降值42.1毫升,稳定时间3.4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中感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31.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3%,10点中8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4.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0.0%,8点中5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8.1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7%。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23.4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1%,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②基本苗:每亩10-15万左右。高产栽培宜减少播种量。③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底肥:追肥:孕穗肥以5:2:3为宜,配合施磷(P2O5)6公斤、钾(K2O)6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排湿、除草,加强对蚜虫和赤霉病的防治。(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肥力水平中上田地。10、科成麦2号(1)选育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咸阳大穗/E//多花-1/3/贵农20/4/绵阳26\n(3)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185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蘖较强,叶片绿色、较窄,叶耳绿色。植株整齐,株高83.2厘米左右,杆硬,抗倒伏性较强。穗锥形-纺锤型,小穗密度中等,长芒,白壳,颖壳光滑,护颖椭圆形,颖脊较明显,籽粒白色,卵圆形、粉-半角质、饱满。穗粒数44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91.5克/升,粗蛋白含量14.12%,湿面筋含量26.9%,沉降值27.5毫升,稳定时间3.0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36.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1%,10点中9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8.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1.2%,8点中6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42.6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2%。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邻水4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11.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2.0%,4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适时播种:四川盆地在10月底~11月初播种。②合理密植:基本苗15-18万,肥力低田块以高基本苗为宜。③合理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配施磷钾肥,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底追肥比例为3:1。④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防除田间杂草和蚜虫为害,特别是抽穗扬花期注意防治蚜虫。⑤适时收获:籽粒蜡熟呈枇杷色时(九成熟),即可收获。(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11、先麦99(1)选育单位:四川确良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T10090/YT4-8(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83天左右。幼苗淡绿色、直立,长势较旺,分蘖力较强。株高85厘米左右,旗叶长度中等,株型较紧凑。穗方型,长芒、白壳,籽粒白粒、卵圆型、腹沟较浅、饱满。穗粒数42粒左右。千粒重42克左右。2008年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测定,平均容重774克/升,粗蛋白含量14.73%,湿面筋含量31.1%,沉降值35.8毫升,稳定时间5.7分钟。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n(4)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参加四川省小麦区试,平均亩产333.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9.7%,10点中9点增产;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31.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7.4%,8点中7点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332.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8.6%。2008-2009年度在双流、射洪、绵阳、内江、达县5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1.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8.5%,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四川盆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②基本苗:每亩12-14万。③施肥:每亩施纯氮13-15公斤,配合施磷、钾肥各10公斤。④田间管理:注意防除杂草和麦蚜危害,湿害地区抽穗扬花期要及时防治赤霉病。(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二、油菜1、绵油88(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品种来源:绵103AB/绵恢98-4034(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08.8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79.4个、每果13.3粒、千粒重3.93克。种子芥酸含量0.2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54μmol/g饼、含油率41.54%。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8.3%。花期倒伏面积8.85%。全生育日数222天,比川油21晚熟1天。(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78.51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3.54%。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3点增产,平均亩产145.6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4.86%。(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3日-20日播种,直播9月底10月初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9000株,直播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2、宜油17\n(1)选育单位:宜宾市农科院(2)品种来源:宜6A/03-1320(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03.7厘米,单株有效角果621.8个、每果13.0粒、千粒重3.78克。芥酸含量0.83%,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23.79μmol/g饼,含油率40.02%。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9.6%。花期无倒伏。全生育日数223天,比川油21晚熟2天。(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16点增产,平均亩产177.69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3.02%。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68.71公斤,比川油21增产12.21%。(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以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3、花油203(1)选育单位(个人):王华、王海林***[JimiSoft:UnregisteredSoftwareONLYConvertPartOfFile!ReadHelpToKnowHowToRegister.]***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4、路油杂1号(1)选育单位:广汉三星堆油菜研究所(2)品种来源:156A(B)/zhsh5-x(两系杂交种)\n(3)特征特性:株高212.1厘米,单株有效角果499.7个、每果16.3粒、千粒重3.73克。种子芥酸含量0.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0.39μmol/g饼,含油率41.3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中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10.3%。花期倒伏面积10.05%。全生育日数222天,与对照川油21相当。(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13点增产,平均亩产176.71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2.4%。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3点增产,平均亩产164.86公斤,比川油21增产9.65%。(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8-23日播种,直播宜在10月上旬。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500-7000株,直播10000株以上。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5、川油40(1)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2)品种来源:66-8A/H804(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25.2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73.8个、每角13.7粒、千粒重3.76克。芥酸含量低于0.05%,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32.57μmol/g饼,含油率42.3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8%,比对照川油21低2.4个百分点。花期倒伏面积5.95%,与对照相当。全生育日数222天,比川油21晚熟1天。(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15点增产,平均亩产176.37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2.18%。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3点增产,平均亩产162.64公斤,比川油21增产8.15%。(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上、中旬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6、天油杂2号(1)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武大天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n(2)品种来源:195A/7-23(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16.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82.9个、每果18.3粒、千粒重2.87克。种子芥酸含量0.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9.63μmol/g饼,含油率41.42%。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低感病毒病,高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5.4%。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3天,同对照蜀杂6号,比对照川油21晚熟2天。(4)产量表现:在2006、2007两年省区试18点次试验中,点点增产,平均亩产171.65公斤,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16.86%,比对照川油21增产11.34%。在2007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五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50.92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9.04%。(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15-25日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7、均隆油5号(1)选育单位: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品种来源:S12/R991(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00.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663.7个、每果13.85粒、千粒重3.30克。种子芥酸含量0.33%,商品菜籽硫苷含量21.61μmol/g饼,含油率43.03%。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6.56%。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1天,同二个对照。(4)产量表现:在2006、2007两年省区试18点次试验,16点次增产,平均亩产168.68公斤,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8.15%,比对照川油21增产11.31%。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3点增产,平均亩产145.63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4.88%。\n(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0-25日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8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8、高地油668(1)选育单位(个人):唐春凤(2)品种来源:ZS103AB/ZS147(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13.1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31.2个,每角粒数17.9粒,千粒重3.16克。种子芥酸平均含量1.7%,商品菜籽硫苷平均含量18.60μmol/g饼,含油率41.18%。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5%。花期倒伏面积8.55%。全生育日数223天,比川油21晚熟2天。(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增产点15个,平均亩产174.39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92%。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77.36公斤,比川油21增产19.46%。(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5日-20日播种,直播10月上旬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00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9、绵新油68(1)选育单位:绵阳新宇生物科学研究所(2)品种来源:037AB/77C(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219.3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63.1个、每果14.4粒、千粒重3.62克。种子芥酸含量0.08%,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7.64μmol/g饼,含油率41.1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感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8.5%。花期倒伏面积4.45%。全生育日数223天,比川油21晚熟1天。(4)产量表现:2008、2009两年省区试17点次试验,增产点14个,平均亩产174.49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8.89%。\n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63.05公斤,比川油21增产8.44%。(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宜在9月1日至20日播种,直播9月25日至10月25日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6000-8000株,直播1万-1.2万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10、蓉油17(1)选育单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2)品种来源:蓉A0068/蓉C1338(三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株高181.8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32.7个、每果15.5粒、千粒重3.7克。种子芥酸含量0.2%,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7.65μmol/g饼,含油率43.0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低抗病毒病、低感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7.82%。花期倒伏面积1.65%。全生育日数223天,比对照川油21晚熟1天。(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省区试18点次试验,15点次增产,平均亩产167.1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8.35%。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3点增产,平均亩产145.49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5.5%。(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育苗移栽9月20-25日播种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8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11、绵油309(1)选育单位: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品种来源:绵9AB-2/绵恢95-269(两系杂交种)(3)特征特性:工业用高芥酸品种。株高190.8厘米,单株有效角果605.9个、每果14.18粒、千粒重3.6克。种子芥酸55.15%,商品菜籽硫苷含量112.64μmol/g饼,含油率42.41%。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与对照相比,表现为高感病毒病、低抗菌核病。主序不实果率6.96%。花期未发生倒伏。全生育日数222天,同对照川油21。\n(4)产量表现:2007、2008两年省区试18点次试验,15点次增产,平均亩产170.36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7.7%。在2009年的生产试验中,该组合4点试验一致增产,平均亩产173.51公斤,比对照川油21增产15.41%。(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在四川宜于9月18-23日播种育苗,10月5-10日直播为宜。②密度:育苗移栽亩植7000-9000株,直播9500-12000株。③施肥:参照当地甘蓝型油菜高产栽培管理。④适时防治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平坝、丘陵地区。三、玉米1、联合3号(1)选(引)育单位:山西联合种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益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协11/海9-21,协11为自选系,海9-21为引进系。(3)特征特性:春播全生育期(播种至成熟)122天。株高273.4cm,穗位高117.4cm,成株叶片数18-20叶,属半紧凑株型。雄穗分枝数14-17个,颖壳绿色,花药粉黄色,花丝绿色。果穗长筒型,穗长19.7cm,穗行数17.3行,行粒数33.2粒,千粒重359g,出籽率82.5%。粒色黄色、马齿型,红轴。籽粒容重695g/L,粗蛋白质8.4%,粗脂肪4.4%,粗淀粉77.2%,赖氨酸0.29%。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鉴定结果:中抗大斑病、纹枯病、小斑病、茎腐病、玉米螟,感丝黑穗病。(4)产量表现:2007年参加四川省玉米平丘组区试平均亩产451.4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9.8%,9个试点均增产;2008年区试平均亩产573.4kg,比对照川单13增产12.1%,10个试点9点增产,增产点率9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2.4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1.0%,增产点率95%。2008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4kg,比对照种川单13增产10.7%。\n(5)栽培要点:春播,一般亩植3200株。重施底肥且以有机肥为主,提苗肥宜早,稳施拔节肥,猛攻穗肥。苗期及时中耕除草,结合施拔节肥和穗肥及时培土上厢。(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平坝、丘陵区。2、阿单12(1)选育单位: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农科所(2)品种来源:Mo17×8111沃,母本Mo17为引进系,父本8111沃为自选系。(3)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马尔康(海拔2600米)春播全生育期(播种至成熟)172天,与对照阿单八号相同(比川单15号早20天左右)。幼苗绿色、叶缘白色、叶面平展、叶角较小,第一叶叶鞘浅紫色、苗势强而整齐;成株全株叶片20-22叶,穗上叶5-7叶,株高285.2cm,穗位高130.5cm,叶片稀疏,根系发达;雄花浅紫色,花粉量中等,花丝浅紫色,苞叶有紫斑,雌、雄协调,结实性强。果穗柱形,穗长17.3cm,穗粗4.2cm,穗行数14行,行粒数33.4粒,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硬粒,千粒重322.6克,出籽率85.7%;经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化验,籽粒含粗蛋白质9.1%,粗淀粉71.2%,粗脂肪4.5%,赖氨酸0.3%,容重795克/升,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感纹枯病、茎腐病。(4)产量表现:2006年州区试平均亩产560.7公斤,比对照阿单八号增产29.4%;2007年州区试平均亩产731.6公斤,比对照阿单八号增产7.8%;州区试两年10点次试验全增产,平均亩产646.1公斤,比对照阿单八号亩增产90.1公斤,增产16.2%。2008年阿坝州8个生产试验点均增产,平均亩产624.5公斤,较对照阿单八号亩增58.7公斤,增产10.4%;(5)栽培要点:春播,地膜覆盖为宜,每亩种植5000-5500株为宜;田间管理:适时浇水防旱,足量追肥和注意防病治虫;适时收获。(6)适宜种植地区:阿坝州海拔2400-2600米山地种植。非主要农作物品种一、大麦\n1、西大麦1号(1)选育单位:西昌学院(2)品种来源:盐源花花麦/淌塘乡雷打牛)//川农90-18(3)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六棱大麦,全生育期151-167天,比对照川农90-18早熟1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耳乳白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植株紧凑,平均株高90厘米,茎绿色,弹性强,腊粉多。穗层整齐,落黄转色好。穗圆柱形,长芒白色,平均穗长7.2厘米,穗粒数65粒左右。颖壳白壳,穗颈半弯,护颖较宽。籽粒白色、卵园形、饱满度好,平均千粒重36-46克。蛋白质含量13.0%,淀粉含量53.4%,水分含量9.8%。经凉山州植保站鉴定,大麦白粉病轻微发生,零星病斑,未发现其它病害。(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凉山州大麦区试,平均亩产614.5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1.0%,5点全部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55.3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5.9%,5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4.9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3.5%。2008-2009年度在喜德、冕宁、西昌、会理和会东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7.8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1.1%,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凉山州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宜。②播种量:开厢均匀撒播,播种量8-12公斤。③施肥:底肥亩用复合肥30公斤,苗肥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④田间管理:播种后注意灌排水,适时防治病虫害,并进行中耕除草。(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凉山州大麦产区。2、西大麦2号(1)选育单位:西昌学院(2)品种来源:盐源大麦/马龙紫芒麦//川农90-18\n(3)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六棱大麦,全生育期149-165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叶乳白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植株紧凑,平均株高85厘米,茎绿色,弹性强,腊粉多。穗层整齐,落黄转色好。穗圆柱形,长芒紫色,平均穗长6.6厘米,穗粒数63粒左右。颖壳白壳,穗颈半弯,护颖较宽。籽粒白色、卵园形、饱满度好,平均千粒重36克。蛋白质含量14.1%,淀粉含量52.5%,水分含量10.2%。经凉山州植保站鉴定,大麦白粉病轻微发生,零星病斑,未发现其它病害。(4)产量表现:2007-2008年度参加凉山州大麦区试,平均亩产612.0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0.5%,5点全部增产;2008-2009年度续试,平均亩产627.4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5.6%,5点全部增产;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19.7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20.5%。2008-2009年度在喜德、冕宁、西昌、会理和会东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4公斤,比对照川农90-18增产19.4%,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种期:凉山州于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②播种量:开厢均匀撒播,播种量8-12公斤。③施肥:底肥亩用复合肥30公斤,苗肥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④田间管理:播种后注意灌排水,适时防治病虫害,并进行中耕除草。(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凉山州大麦产区。二、青稞1、阿青6号(1)选育单位:阿坝州科学技术研究院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2)品种来源:松潘大青稞/早芒12//甘8026(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幼苗直立型,分蘖力强,叶色绿色,叶耳浅绿色,叶片适中,株型紧凑型,剑叶较大,叶舌短,叶缘绿色,株高100-110厘米。穗层整齐,长芒,勾头,四棱,全抽穗,穗脖弯曲,穗长6.6厘米,穗粒数37.5粒。籽粒锥型、黄褐色、腊质、腹沟浅、饱满,千粒重44克左右。2008年国家粮食局成都粮油食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含量13.7%,粗脂肪含量2.3%,赖氨酸含量0.48%,粗淀粉含量70.8%,容重731克/升,2008年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轻感斑点病。\n(4)产量表现:2006年度阿坝州青稞区试,平均亩产233.0公斤,比对照康青三号增产14.2%,增产点率80%;2007年度平均亩产231.7公斤,比对照康青三号增产13.9%,增产点率100%;两年区试平均亩产232.4公斤,比对照康青三号增产14.0%。2008年度在阿坝、壤塘、若尔盖、黑水、马尔康五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11.3公斤,比对照康青三号增产15.8%,5点全部增产。(5)栽培要点:①播期:高山峡谷区(海拔2600-3000米)3月上旬播种,高原区(海拔3000-3300米)4月上旬播种。采用人工条播、机播或犁沟条播。②播种量:亩播种量15-17.5公斤,行距22厘米。播前亩用15%粉锈宁50-80克拌种防除散黑穗病,化防野燕麦(播前喷施200-250毫升/亩燕麦畏乳油)。③底肥:腐熟优质农家肥1000公斤/亩,种肥:尿素5公斤/亩,过磷酸钙25公斤/亩,追肥:尿素5-10公斤/亩。④田间管理:2叶1心期视苗情追施尿素2-5公斤/亩,3-4叶期中耕除草,化学防除田间阔叶杂草,拔节期结束后追施尿素3-5公斤/亩,同时注意防病治虫。(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海拔2600-3300米之间的高寒一熟青稞产区。三、荞麦1、米荞1号(1)选育单位:成都大学西昌学院所(2)品种来源:以地方苦荞品种“旱苦荞”为原始材料,于2004年采用300-500Gy辐射剂量的60CO-γ射线和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种子进行化学诱变处理,从变异群体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经加代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全生育期100天左右,属中晚熟品种。幼苗叶片呈戟形,叶色浓绿。株型紧凑,株高124厘米左右,茎杆绿色。平均主茎分枝4.2。花淡绿色,平均单株粒数139粒,单株粒重2.49克。籽粒短锥、褐色、粒饱满,种壳簿,易脱壳制米,千粒重14.9克。抗病性强,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耐寒性强。经四川省品质测试中心测定,芦丁含量2.40%,粗蛋白含量13.70%。籽粒出粉率75-80%。\n(4)产量表现:2007年在凉山州荞麦品系两年多点试验中,平均亩产132.6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7.2%,5点全部增产;2008年平均亩产152.0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2.3%,5点全部增产。2008年生产试验5点平均亩产141.4公斤,比对照增产9.3%。(5)栽培要点:春播时间,3月25-4月10日,秋播时间,8月25-9月10日。根据土壤肥力,用农家肥和磷肥作基肥,合理密植,开厢条播或小穴点播。亩播种量5-6公斤,亩留苗14-16万苗,苗期3-4片叶时,每亩用3-5公斤尿素提苗。当籽粒有75%左右成熟时及时收获。(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苦荞麦种植区。2、川荞4号(1)选育单位: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用新品系额02作母本,川荞1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从后代变异群体中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生育期78-80天,属中早熟品种。较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耐寒性强。平均株高10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呈戟形,叶色浓绿,叶片肥大。茎直立,主茎分枝5.8个,主茎节数16.9个,茎杆绿色。花绿白,无香味,花序柄平均长5.3厘米。籽粒灰棕色、粒型长锥。单株粒重2.46克,千粒重20.0克。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总黄酮(芦丁)含量为2.50%,粗蛋白含量13.84%,粗脂肪含量3.06%,淀粉含量64.90%。(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凉山州苦荞麦区试,平均亩产136.7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4.9%,增产点率10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123.3公斤,与对照九江苦荞产量持平,增产点率75%;两年试验平均亩产130.0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8%。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2.0公斤,比九江苦荞增产6.7%。\n(5)栽培要点:精细整地,播种前精选种子和晒种,提高种子质量。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用种4-5公斤,采用人工点播、条播、犁沟条播或定量撒播均可。播种时亩用过磷酸钙30公斤,农家土杂肥1000公斤作底肥。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进行中耕除草,视苗情追肥,追施尿素5公斤。在生育期中注意排水防涝及防治害虫。当2/3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色泽时收获,及时脱粒晾晒,晒至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时入库。(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凉山州及类似地区。3、川荞5号(1)选育单位: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品种来源:用新品系额拉作母本,川荞2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从后代变异群体中选择而成。(3)特征特性:生育期75-80天,属中早熟品种。平均株高80.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呈戟形,叶色浓绿,叶片肥大。茎直立,主茎分枝6.9个,主茎节数16.5个,茎杆绿色。花绿白,无香味,花序柄平均长16.0厘米。单株粒重2.44克,千粒重19.5克。籽粒灰棕色、粒型长锥。抗倒伏,不易落粒,耐旱、耐寒,适应性强。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总黄酮(芦丁)含量2.25%,粗蛋白含量14.31%,粗脂肪含量2.79%,淀粉率含量62.79%。(4)产量表现:2008年参加凉山州苦荞麦区试,平均亩产130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28.3%,增产点率100%;2009年续试,平均亩产130.0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5.4%,增产点率100%。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13.5公斤,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8.1%。(5)栽培要点:精细整地,播种前精选种子和晒种,提高种子质量。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秋季7月下旬-8月上旬播种。用种4-5公斤,采用人工点播、条播、犁沟条播或定量撒播均可。播种时亩用过磷酸钙30公斤,农家土杂肥1000公斤作底肥。幼苗长至10厘米左右进行中耕除草,视苗情追肥,追施尿素5公斤左右。在生育期中注意排水防涝及防治害虫。当2/3籽粒呈现本品种正常色泽时收获,及时脱粒晾晒,晒至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时入库。(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凉山州及类似地区。四、果树1、资阳香橙\n(1)选育单位:资阳市多种经济作物管理站、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品种来源:宜昌橙与宽皮桔的天然杂种,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树势强健,枝条细软而密生、披垂,具短刺。叶片阔披针形,翼叶较大。果实短椭圆形或扁椭圆形,平均单果重66克,最大单果重120克,果形指数0.96。果顶平,部分果实有不明显的印圈。果皮橙黄色,平均果皮厚度0.38厘米,较光滑,易剥皮,有香气,味酸。单果种子24粒~33粒。作为砧木,同甜橙、宽皮柑橘、柠檬、金柑等柑橘栽培品种嫁接亲和力强,砧穗结合部为C+1~C+2型,植株生长势较强,无早衰现象。(4)产量表现:该品种丰产性和适应性强,产量高。用作柑桔砧木,接穗品种3~4年投产,7~8年进入盛果期,亩产2000~3000公斤。嫁接温州蜜柑亩产最高达5000公斤以上。(5)栽培要点:①定植:选择土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园地栽植。亩栽160~200株,树冠封行后进行大树间移或间伐;②肥水管理:幼树追肥少量多次。成年结果树以秋施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70%,全年生长期追肥2~3次;③合理修剪:成年结果树的修剪以冬季疏剪及短截为主,辅以夏季修剪;④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螨类、炭疽病等病虫害。(6)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四川柑桔主产区作砧木使用。2、川花梨(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金川县科技局、汉源县农业局、成都昆山科技有限公司(2)品种来源:来源于金花梨芽变,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树姿半开张。幼树直立性强,结果后开张,枝条粗壮,分枝角度较小。主干灰褐色,表皮粗糙。1年生枝黄褐色,2~3年生枝棕色。叶片大,卵圆形,较厚,长15.2厘米,宽8.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每花序5~8朵花,花粉量较多。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果实大,果实椭圆形或广卵圆形,\n单果重450克左右,成熟时果皮黄色,果面光滑,蜡质多,有光泽。果点中大、中多,圆形或点状,黄褐色。果梗长,较粗。梗洼狭小,周围有少量条锈。萼片脱落,梗洼中广、中深、具沟棱。果心小,可食率88%左右。果肉白色,肉质较细,松脆汁多,石细胞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8%,品质上等。较金花梨早熟15天左右,8月底成熟(四川汉源)。(4)产量表现:丰产性和适应性强。12年生树平均株产115公斤,盛果期平均亩产3000公斤。(5)栽培要点:①建园: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土层深厚、pH值6~7.5、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的沙质壤土建园。稀植园株行距3米×4米,亩栽56株,密植园株行距2米×3米,亩栽111株;②授粉树的配置:以金川雪梨、鸭梨、苍溪梨、雪花梨等按4~5(1配置;③肥水管理:氮、磷、钾配合,有针对性地施用铁、锌、锰等微肥,基肥占50%-60%,追肥占40%-50%,以有机肥为主;④疏花疏果:在花后20天内完成,每25~30厘米留1个果形端正的边果,叶果比40~45(1;⑤整形修剪:疏散分层形,干高50~60厘米,5~7个主枝,分3~4层错位排列,层间距50~70厘米。(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白梨产区金花梨栽植地区。3、泸晚2号(1)选育单位: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泸县名优水果研究所(2)品种来源:来源于实生变异,经多年试验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树冠圆头形,树姿半开张,树势中庸,树干灰褐色。一年生枝条灰褐色。枝梢较韧。叶片较小,4~5对,小叶平均长7.6厘米,宽3.6厘米,叶面平整,叶尖渐尖。花穗为聚伞状花序,穗长35~40厘米,花序较密,花量大。果实近圆形,成熟时果皮黄褐色,单果重10.5克,肉质脆嫩,味浓甜,微香,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22.7%,可食率57.5%。种子紫黑色,偏圆形。成熟期10月上旬,比对照泸丰1号和蜀冠晚熟20~25天。(4)产量表现:丰产性和适应性强。11年生树平均株产16.7公斤,平均亩产550公斤。\n(5)栽培要点:①栽植密度:亩栽25~30株;②建园:选避光向阳、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地建园;③肥水管理:勤施有机肥。全年主攻三次肥(即花前肥、壮果肥、采前后恢复树势肥),与其他龙眼管理相似;④修剪:培育健壮的结果母枝。成花于蜀冠,成花超过枝头数50%的,疏去多余的花穗,培育下年的结果母枝;⑤病虫防治:与其他龙眼相同。(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省泸州、宜宾周边地区。茶树1、川农黄芽早(1)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2)品种来源:从名山县红岩乡的四川中小叶群体品种生产园中,经单株选择一无性繁殖方法选育而成。(3)特征特性:川农黄芽早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植株主干不明显,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椭圆形,叶长7.27cm,叶宽2.91cm,叶面积21.16cm2;春、夏、秋梢均为黄绿色,春梢为嫩黄色,一芽三叶百芽重65.11g。叶面平整,叶缘微波,锯齿26对,成叶绿色;叶质柔软,叶脉8~9对,叶尖钝尖,叶身内折,茸毛中等,持嫩性强,发芽整齐;春季萌芽期:1月15日左右,一叶期:2月28日左右,年终休止期:10月11日左右,年萌发4~5轮。(4)产量、品质和抗性表现:产量较福鼎大白茶高11.51%,主要生化成分含量丰富,春梢氨基酸含量为4.15%,咖啡碱含量为3.23%,茶多酚和儿茶素分别为15.83%和11.18%,水浸出物含量为48.06%,酚氨比为3.8~6.7。做名优绿茶芽形适中,尤其干茶,叶底色泽好,香气高;抗性和适应性均较强。此外,该品种成熟新梢的氟含量较我省主栽品种低10%左右。(5)栽培要点:①种植在PH值在4.0~6.5之间的土壤上。建议种植规格为: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双行单株或双株,株距约20cm,每亩栽茶苗约5000株。挖定植沟,施好底肥。②定型修剪:移栽后需进行三次定型修剪,第一次在离地15~20\ncm处剪去主枝,第二、三次在上一次剪口处提高10~15cm修剪。③采摘:早春当5%单芽形成时开园采摘名茶原料,注意留叶养树,保持叶面积指数在4左右。④施肥:投产茶园早春催芽肥宜早施多施,亩施尿素约20kg,在2月中旬前施入;夏、秋再施二次追肥,秋冬季重施有机肥,并氮、磷、钾肥配合施入。(6)适宜种植地区:四川茶区***[JimiSoft:UnregisteredSoftwareONLYConvertPartOfFile!ReadHelpToKnowHowToRegister.]***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