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00 KB
- 2022-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高中语文衔接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基础知识(本题共3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惬(qiè)意撕(sī)杀狩(shòu)猎金榜题(tí)名B.折(zhé)本角(jué)逐按(ān)装舐(shì)犊情深C.筵(yán)席偌(ruò)大着(zháo)陆前倨(jù)后恭D.岿(kuī)然毗(pí)邻装帧(zhēn)噤(jìn)若寒蝉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16日在记者会上称桥下彻“言论荒唐透顶,带有侮辱性”。这是奥巴马政府正式对桥下彻的言论的强烈谴责。B.奥斯卡金像奖设立以来,不仅对世界许多国家的电影艺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且反映美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一直享有盛誉。C.针对当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D.行业新标准的出台将加快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真正落实,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都将成为减排重点监管对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深圳滑坡事件后;中央要求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做好救治伤员、安抚伤亡人员家属。B.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并执意推动“南海仲裁”;这是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挑衅;其实质不是为了解决争议;而是企图否定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C.放开二孩政策对今明两年的人口增长没有影响;主要变化会在2017年出现;因为政策放开后生的第一批孩子最快也会大约出现在2017年左右。D.继指出居民身份证上存在语文差错之后;有一位《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近日指出;在新版的一百元人民币上存在错字;“壹佰圆”的“圆”字系错用。评卷人得分二、诗歌鉴赏(本题共6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20~21小题。雨夜读书[宋]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20.首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分析。(3分)21.全诗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n评卷人得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瓷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在家里。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能。他说;不一定卖。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太像了;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是家父。他说。他人呢?老教授问。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3——30万;他说。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卖了瓷瓶。他如实说。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父亲说;可以了。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n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那值多少钱?顾林问。最少400万。(选自《微型小说选刊》)(遵循原作;对话未加引号)(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老教授鉴别古董的眼光非常犀利。他在顾林家里看到瓷瓶;立刻感觉到这是一件真品;于是以30万元顺利成交。B.顾林两次接到母亲打来的催款电话;这既交代了顾林家里当时所面临的困境;又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C.当年顾林父亲救人之后;不肯要老教授送的瓷瓶;可见他并非施恩图报之人;不想因为救了别人就接受别人的馈赠。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同时也补充交代了瓷瓶的来历。E.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2)顾林在老教授提出去家里看看瓷瓶时;直接说出他不一定卖。请分析顾林此时的心理。(4分)(3)“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4)本篇小说以“最少400万”这句话收尾;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6分)母亲何家槐看见一阵人穿得清清楚楚的打她身边走过;母亲亮着眼睛问:“你们可是看火车去的?”“是的;阿南婶!”“我也想去。”\n“要去就去;又没有谁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骑;虽则没有谁阻止。她成年忙碌;尤其是在收豆的时候。这几天一放光她就起身;把家事料理了妥当以后;她又忙着跑到天井里;扫干净了地;然后取下挂在泥墙上;屋檐下;或者枯树枝中间的豌豆;用一个笨重的木槌打豆。这几天天气很好;虽则已是十一月了;却还是暖和和的;象春天。母亲只穿着一身单衣;戴一顶凉帽;一天到晚的捶着豌豆;一束又一束的。豆非常干燥;所以打豆一点不费力;有许多直象灯花的爆裂;自然而然的会裂开;象珍珠似的散满一地。可是打完豆以后;她还得理清枯叶泥沙;装进大付篓;而且亲自挑上楼去。这些本来需要男子做的事;真苦够她了。催;催;催;催;催;催;……她一天打豆;很少休息;连头也难得一抬。可是当她听到火车吹响汽笛的时候;她就放下了工作;忘情地抬起头来;倾听;闭着眼思索;有时还自言自语:“唉;要是我能看一看火车!”车站离我们家里并不很远;火车经过的时候;不但可以听到汽笛的声音;如果站在山坡上;还能够看见打回旋的白烟。因为附近有铁路还是最近的事;所以四方八面赶去看火车的人很多。母亲打豆的田径;就在大路旁;村里人都得经过她的身旁;如果要去火车站;一有人过去;她总要探问几句;尤其当他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没有?”“自然看见了;阿南婶!”“象射一样的长吗?”“有点儿象。”“只有一个喷火的龙头;却能带着几十节几百节的车子跑;不很奇怪吗?“真的很奇怪。”因为她象小孩子似的;不断地问长问短;有许多人简直让她盘问得不能忍受。“我们回答不了许多的;阿南婶;最好你自己去看!”“我自己?”她仿佛吃了一惊;看火车;在她看来象是永远做不到的事。“是的;你要去就去;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然没有谁阻止。她一生很少出门;成年累月的给钉在家里;象钉子一样。在这呆滞古板;很少变化的生活中;她对火车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那悠长的;古怪的汽笛;尤其使她起了辽远的、不可思议的幻想;飘飘然;仿佛她已坐了那蛇一样长的怪物飞往另一个世界。无论什么时候一听到那种声音;她就闭上眼睛;似乎她在听着天外传来的呼唤;完全失神一样地;喂猪她会马上放下麦粥桶;洗衣服她会马上放下板;在煮饭的时候;她也会立刻抛开火钳;有时忘了添柴;有时却尽管把柴往灶门送;以致不是把饭煮得半生不熟;就是烧焦了半锅。“你也是坐着火车回来的吗?”她时常问从省城回来的人。“是的;阿南婶!”“火车跑得很快吗?”“一天可以跑一千多里路;我早上还在杭州;现在却在这儿跟你说话了。”“那是比航船还快?“”“自然自然。”“它是怎么跑的呢?”“那可说不上来。”“哦;真奇怪——”她感叹着说:“一天跑一千多里路;如果用脚走;脚胫也要走断了。这究竟是怎样东西;跑得这样快;又叫得这样响!”\n“……”跟她讲话的人唯恐她噜苏;急急想走开;可是母亲又拉住问:“你想我能坐着火车去拜省城隍吗?”“自然可以的;阿南婶;谁也不会阻止你!”可是母亲摇摇头;她不能去;虽则没有谁阻止。她举起木槌;紧紧地捏住一束豌豆;很想一槌打下去;可是一转念她却深深地叹息了。(原载《文学》一九三四年一月一日第二卷第一号)11.根据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用两个词概括母亲劳作的特点。(2分)12.简析“催;催;催;催;催;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分)13.母亲和行人的对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样安排有何用意?(4分)14.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15.联系全文;评价母亲这一人物。(5分)评卷人得分四、语文文字运用(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5分,第2题4分,共9分)6.下面是一位学者在关于网络阅读讨论中的即席发言;请用一句话提炼出他有关读书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5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什么叫文化?文化就是进人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但是一个人的好素质是从哪里的?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的;而是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有了文化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为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底蕴;没有这个积累;你就很容易被网上那些信息的潮流裹着走;失去了你自己。7.下面一段文字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4分)①以往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技术;很多已经实现了商品化;进入寻常百姓家;②人类生活为之改变。③而且;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④诸如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基因等等;一旦实现突破;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⑤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⑥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第()句改正:第()句改正:\n试卷答案1.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字形要结合词义来识别。A项;撕杀——厮杀。B项折本shé;按装——安装。C项着陆zhuó。2.A解析: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B.语序不当;“不仅……而且……”领起的分句前后换位。C.成分残缺;“确定了……增长”后加宾语“的良策”。D.不合逻辑;“煤电行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与“工业生产”存在包含关系。故选A。3.B(A.缺宾语中心语;做好伤员救治、伤亡人员家属安抚等善后工作C.重复;大约出现在2017年左右D.缺主语)4.20.写出一幅寂寥幽静的“雨夜读书”图。深夜;帘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3分)21.①感叹青春凋零;人生迟暮。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共3分;每点1分)5.(1)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2)①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②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3)①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②有鉴赏能力;为人低调谦虚。名牌大学教授;仍然找来专家鉴宝。③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4)要点:①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③从思想内容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从小说人物形象、文章结构、小说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A项;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C项;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D项;“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因此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主旨;理清结构;研究技法。故选BE。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心理的能力。解答本题;可联系顾林说这句话的语境分析作答;上文“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表明顾林内心对瓷瓶价值的疑虑;担心卖低价;“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表明了顾林不得不卖的犹豫不决的心理。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可从王讲授在江北开店及花30万买瓷瓶的原因和送真瓷瓶这些事件可以看出王讲授的知恩图报和诚信的形象。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尾段在文中作用的探究题;解答本题;可在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结合着小说中王教授的人物形象;从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题、艺术效果等角度探究这种结尾手法所起到的作用。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n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6.读书积累的文化底蕴能使人在网络阅读时保持独立思考。 (“读书”“文化底蕴”“网络阅读”“独立思考”各1分;句子完整流畅1分)试题分析:提取关键词的三步解题法:(一)是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主要概念或主要事件)(二)是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三)是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本题定。本题关键词:“读书”“文化底蕴”“网络阅读”“独立思考”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7.⑤改正: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活环境。(其他改法合理即可)⑥改正:使人类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一处语病2分;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1分;修改正确1分;共4分。)11.①忙碌 ②辛苦12.①遗露了母亲内心的急迫。②表现了母亲劳作的忙碌。 ③反映了母亲对家庭的责任感。13.①同样写看火车;内容有变化;在结构上起贯穿全文的作用。②反映了母亲向往又犹疑的复杂心理。③询问的不厌其烦与回答的不胜其烦形式对照;丰富了母亲的形象。14.①通过比喻、排比;渲染了火车的神奇与母亲对火车的痴迷。②通过神态、动作等细节;细腻描写了母亲好奇、陶醉和渴望的心理。③叙事上有过渡、舒缓节奏等作用。15.①母亲是朴实、坚忍、勤勉持家的传统女性。②母亲受到新事物的感召;具有尝试新生活的内在倾向。③母亲受传统和现实的羁绊;缺乏将希望变为行动的自觉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