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2-09-06 发布

初中名著知识归纳及精品练习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名著知识归纳及精品练习题作者:(明)吴承恩特色之处: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优秀的神魔小说内容提要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其一,从第一回至第七四,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及得道大闹“三界”;其二,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待取经缘起;其三,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玄奘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化险为夷,安达西天;其四,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真为佛。主要人物:取经队伍中最光彩照人的形象是孙悟空。他具有“童真”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解放的个性,闪射着明中叶进步思想的光芒。他总是反抗约束,不承认权威与秩序,见到玉帝只是唱个喏,对众神呼来喝去。仅仅为欺骗两个小妖,他便要玉帝闭天,“若道半个不肯,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玉帝只好无奈地答应他的要挟,“只得他无事,落得天上清平是幸。”他英勇顽强,西天路上不惧危难,上天入地,与各路妖魔打斗,坚忍不拔。他曾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烧昏,被金角、银角大王搬来的三座大山压住,却依然气象昂昂,更激发无穷斗争。他武艺超群,又善于斗智,常巧妙幻化,战无不胜。兄弟们称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有仁有义”;人们说他“专救人间灾害”;妖怪则说他“神通广大,沿路上专一寻人的不是”,听他的名头就吓得魂飞魄散。这是一个光辉的英雄形象,是机智、积极、乐观与进取奋斗精神的化身。悟空虽被高度理想化,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好胜心强,爱戴高帽子,在战斗中有时因骄傲轻敌而吃亏。他又是个惹祸的都头,在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又使性把果树推倒,闯下大祸。这些缺点使孙悟空更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更真实可爱。猪悟能是取经队伍中最滑稽的人物,他几乎一身都是缺点,\n集中反映了人类的许多生物本能。贪吃馋嘴的是他,遇见困难就想逃避的是他,闹着分行李的是他,偷偷攒下私房钱的也是他,向师父进馋言的还是他。取经路上他常因贪恋富贵而赖着不肯走,缺乏理想进取心与坚持到底的决心。书中通过对猪八戒这些缺点的嘲笑讽刺了人性的弱点。同时,八戒又很讨人喜爱。首先,他以取经途中有不少贡献。他对敌人不惜力气,举钯狠筑,即使被妖精抓住也骂不绝口,不肯屈服。一路上挑行李,背死尸,埋人头等脏活、累活都由他干,过荆棘岭和稀柿更靠他开山劈路。其次他浑厚憨直,常干傻事,每次耍小聪明却总被行者识破。在他身上更多孩童的天真烂漫。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心诚志坚、勇猛精进的高僧。但在《西游记》中,玄奘离开了徒弟的帮助,简直寸步难行,甚至连一碗斋饭都化不到。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魂飞魄散。当然,作者也同时描写了唐僧作为普通人可亲、可近的一面,他虽不能降妖,对徒弟的辛劳却也十分感激。谈论唐僧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他是取经队伍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具有坚定的意志,比起「妖怪」出身、本领非凡的徒弟们,他需要经受更多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从不动摇,「铁打的心肠朝佛去」。所以,唐僧也由此得到了孙悟空们由衷的尊敬。因为是肉眼,所以唐僧不辨人妖,常常责怪孙悟空的降妖伏魔,是杀生害命,过于凶狠,以致连妖魔也知道如何利用他的这一弱点,用各种手段欺骗他;因为是凡胎,所以他又不仅要战胜困难,更要战胜自我。比如好几次受到女色的引诱,他都不为所动,表现了虔诚悟道、持戒精进的高僧品格。事实上,没有唐僧的坚持不懈,取经队伍早就作鸟兽散了。一个神奇英雄完成某种艰难事业并不足为奇,而一个普通人要做出同样的业绩,就让人感佩不已。唐僧不同于孙悟空的风采也正在这里。鉴赏与品评小说用神话的幻想形式,借助传统题材,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和自己的理想。天上的神佛,从本质上说是人间封建统治阶级的幻化;孙悟空大闹天宫,可以说是现实社会中农民为追求自由平等而进行的反抗斗争。\n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是孙悟空。作者是把他作为理想化的英雄来塑造的,他的性格特征是不安于现状、热爱自由、勇于反抗。小说最显著的特色是从情节构想、人物塑造以至艺术手法都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如动物性、魔性与人性的统一;以神奇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人物形象的怪诞美;以幽默诙谐的艺术描写,渲染人物的个性特点,使人物性格带有喜剧色彩等。《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未明初作家,生平不详。内容梗概:《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小说以高俅发迹开始,先写出了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的社会背景。然后依次写出了鲁智深、林冲、阮氏三雄、武松、宋江等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起义英雄从个人反抗,走向了农民战争,经过三打祝家庄、智取大名府、踏平曾头市等多次战争,逐渐壮大和成熟。一百零八位好汉汇聚一堂,“替天行道”,小说达到了高潮。此后,起义军受招安,征辽、平方腊,成了统治者的工具。当他们得胜还朝时,只剩下27人。即使这27人也不免死于非命。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终于土崩瓦解了。作者歌颂招安,却又清楚地认识到封建统治的错暗和腐朽依然如故,在矛盾中,既歌颂了宋江“男子平生志已酬”,又为“谗臣贼子尚依然”而感喟不已,在“落花啼鸟总先愁”的悲凉情调中结束了作品。鉴赏与品评《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在于它深刻的思想价值。小说把草莽英雄推上了历史舞台,写的是“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过程,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描绘了宋元之际社会生活。作者以梁山一百零八将为重点,以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高潮、衰落、失败为核心,上至昏君佞臣,下至村野佃民,从城市到农村,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n揭示了社会现实的黑暗,反映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尖锐激烈的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作者热情歌颂了人民群众的抗暴斗争,通过英雄好汉走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反映了这场斗争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水浒传》的成就还在于在写人艺术的重大突破等多方面。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约八百多个,作者运用对比、行动表现、细节刻画等方法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鲁智深、武松、林冲、李逵等都是家喻户晓、妇孺皆智的。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很丰富,既有现实主义的精雕细刻,也有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在结构上是竹节蛇式的连环结构,全书既是统一的整体,各个局部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小说的人物语言“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鲁迅语),叙述语言,描写语言,绘声绘色,朴素简洁。《朝花夕拾》简介: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提要:1、《朝花夕拾》的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时代和青年时求学时期的生活,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夹叙夹议中,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了抨击和嘲讽。2、写出全集中的10篇文章的篇名《猫狗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n3、《狗·猫·鼠》借童年的对隐鼠的喜爱和对既有媚态而又暴虐的猫的憎恶,表现了对守旧势力的痛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揭露“名人教授”们鼓吹的中庸之道,抨击那种对敌人宽容敷衍,姑息养奸的错误态度。4、《阿长与<山海经>》忆述了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她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望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充满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5、《二十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了儿时阅读《二十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重点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等孝道故事,指斥了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不以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作了尖锐的抨击。6、《五猖会》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扫兴而痛苦的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7、《无常》描述了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的形象,说明无常这一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而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8、《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老师名叫寿镜吾。9、《父亲的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10、上述的七篇作品,记述了鲁迅儿时在故乡的生活片段展现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风貌,是了解少年鲁迅的篇章。后面的《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n11、《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学的艰难。作者最初接触进化论的作品是《天演论》。12、《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对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深情怀念。13、《范爱农》中的范的人物形象: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正直倔强。作者对范的情感:同情和悼念。《骆驼祥子》作者:《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他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创作多部长短篇小说,他的作品还涉及剧本、鼓词、京剧等。语言贴近人民生活,被称为“人民艺术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残酷迫害,不幸逝世。特色: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内容精要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来赚钱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换饭吃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当他拉着租来的新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祥子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终于在三年中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样子感到生活充满了希望,拉车也拉得越来越起劲儿。但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抓车。有一天,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他心疼那辆自己用血汗挣来的车。\n后来大兵们吃了败仗,祥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他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祥子没有家,他就住在刘四爷老板的车厂里。刘四爷开的车厂有六十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人一样。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样子对车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干得高高兴兴。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直住在厂里。一天晚上,虎妞诱使他喝酒,然后和祥子睡了一夜。祥子清醒后十分憋闷,并开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顾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欢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不料,虎妞在裤腰里塞了个枕头,挺着肚子说是已怀了祥子的孩子,威胁祥子和她结婚。祥子只好听从她的摆布。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祥子没有别的路,只好又回到车厂。刘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和臭拉车的勾搭,迫使女儿作出抉择。虎妞坚持选择祥子,刘四就立即与虎妞闹翻,并把祥子撵出门去。虎妞要祥子向刘四告软服输,他不肯。于是虎妞索性自己租房子、雇花轿,嫁给了祥子。她用私房钱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不久虎妞真的怀孕了。样子拼命拉车干活赚钱,劳累病倒,把虎妞的积蓄也用光了。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也帮忙做点家务。虎妞由于难产死去了,为了置办虎妞丧事,祥子卖掉了车。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意,祥子也很喜欢她,可负不起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责任。他对小福子说:“等我混好了,一定娶你。”他又找了一个车厂,拉车去了。曹先生避难回来,要祥子再来拉包月,还答应他把小福子接来同住。但小福子却已经被卖进妓院,后来自尽了。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终于完全堕落。他吃、喝、嫖、赌,还染上淋病,而且变得又懒惰又滑头,还做出卖朋友的事。他没有回到曹先生家,最后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祥子走到了自己的末日。\n《繁星春水》作家作品简介1、冰心,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等。“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的创作。2、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其主旋律赞美母爱、童真,歌颂自然和抒发人生的思考感悟。其中表现母爱的有《致词》、《七一》、《纸船》。4、两部诗集的诗歌思想纯洁、文字典雅,带着一丝愁绪的温柔,欲说还休的情韵特点,形成了一种体格,我们把它叫做“冰心体”。5、《繁星》共164首,代表诗作《繁星》、《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春水》共182首,代表诗作《春水》、《青年人》。6、两本诗集均以集子的第一首诗命名。作品欣赏其一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话?/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赏析:这首诗创设了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意境。抒发了诗人自己对“人类之爱”的情感。其二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赏析:这首诗热忱赞颂母爱,表现了这种情感的崇高、无私,表达了诗人由衷的感激之情。其三浓浓的树影做成帐幕,/绒绒的草坡便是祭坛——/慈怜的月穿过密叶,/照见了虔诚静寂的面庞。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自然之美,一切都是轻淡的笔墨,诗人崇尚自然的美学观和娴静温柔的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四\n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罢!/她只是虚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赏析:这首诗规劝世人要抛却空想,积极实干。其五阳光穿进石隙里,/和积极的刺果说:/“借我的力量伸出头来罢,/解放了你幽囚的自己!”赏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勇于反抗黑暗的社会现实,对未来抱有必胜的信念。《鲁宾逊漂流记》笛福(1660-1731),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人,现实中的他就像看鲁滨逊一样有着非凡的传奇经历。他出身于清教徒家庭,20多岁开始从商,经营过多种行业,到过欧洲大陆许多国家。同时,参与政治活动。他四处冒险,并因此获得声誉和地位,但也因讽刺时弊而三度饱尝牢狱之苦,几次经历逃亡艰辛。在年届60之际他开始创《鲁滨逊漂流记》,因此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内容梗概鲁滨逊在青年时代不安于平庸的小康生活,违背父亲的劝告,逃到海外经商,被摩尔人掳去做了几年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成了种植园主,到非洲购买奴隶途中遇上风暴,飘流到南美附近的无人荒岛。他很快战胜了忧郁失望的心情,从沉船上搬来枪械和工具,依靠劳动猎取食物、修建住所,制造工具,种植谷类,驯养山羊,改善了环境,表现出不知疲倦、百折不挠的毅力。他独自生活了多年以后,遇见一些土人到岛上来举行人肉宴。他从中救出一个土人,收为自己的奴隶,取名“星期五”。他在岛上生活了28年,最后帮一名舰长制服叛变的水手,乘船返回。他得到了冒险积累的财物,成为巨富,并派人到他经营的岛上继续垦殖。鉴赏与品评小说最大的艺术成就是在欧洲文学史上真实而具体发塑造了第一资产阶级英雄形象\n。鲁滨逊的时代,正是资产阶级创业上的新时期。他冒险经商、流落荒岛并对荒岛开发和占有的传奇经历,集中概括了新兴资产阶级充满野心、富于冒险、顽强坚毅、不屈不挠的进取精神。鲁滨逊依靠才智和劳动,战胜了恶劣的环境,创造了从无到有的巨大奇迹,自然成了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偶像。鲁滨逊乐观、勤奋的开拓精神正是小说价值所在。这部小说不只是以冒险的情节而流传于世,其更深层的意义正如英国文学史家艾伦所认为的,它像征性地描述了一种普通人经历感受的寓言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像被抛弃在荒岛的鲁滨逊那样,是孤独的,都遭受孤寂的折磨。《格列佛游记》作者简介: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是18世纪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特色:《格列佛游记》由四部分组成:利立浦特(小人国)游记、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勒皮他(飞岛)游记和慧国游记。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内容精要: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n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部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尔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驷国”。在这里,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驷”来给他解了围。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驷”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n,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而像他那样的“耶胡”则具有理性,并且是马的主人。这使“慧驷”感到很震惊。在“慧驷”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驷”国。然而“慧驷”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驷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锚述的事件发生于1915年直到30年代初那一段历史时期。保尔·柯察金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中心人物,也是书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形象。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到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作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夭。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n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使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最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童年》高尔基,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主要描写阿廖沙的童年,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在人间》、《我的大学》\n主要叙述阿廖沙的青少年经历。《在人间》描绘阿廖沙11岁走向社会外出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侮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生活底层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婆的善良、厨师的正直、玛戈尔皇后的博学,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与复杂。他酷爱书籍,利用一切机会读他所能碰到的书籍,为此吃了种种苦头。《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与成长经历。他16岁报着上大学的愿望来到喀山,但理想无法实现,喀山的贫民窟与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他无处栖身,与人共用一张床板。在码头、面包房、杂货店到处打工。后来,因接触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及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思想发生变化。他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在革命者的引导之下,摆脱了自杀的精神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作品主要塑造了两大类人物形象,作者通过对这两大类人物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的爱憎之情。一类以外公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外婆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与外婆同类的人还有小伙子茨冈与房客“好事儿”。小伙子茨冈是个弃婴,被外婆收养,长大后就成了外公的雇工,他勤劳能干,力大无穷,虽然被外公与舅舅当成牛马使唤,仍很善良乐观。相对于小伙子茨冈来说,房客“好事儿”则是一个成年人,对生活有透彻的了解与感悟。他是祖国无数优秀人物中的一个,见识远大,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教他做任何事都要讲究技巧。这些人都是阿廖沙所喜欢与崇敬的,他们对阿廖沙人生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正面唤起了阿廖沙对生活的热烈向往。作品通过对阿廖沙童年经历的描写从侧面也暴露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当时的俄国社会处于19世纪70—\n90年代,正是俄国大革命的前夕,整个社会处于沙皇的统治之,下人民流离失所。偷窃在村民中已形成一种风气,已经不算是罪恶,而且对于半饥半饱的小市民来说差不多是唯一谋生的手段。儿童无钱上学,沦落街头,靠捡破烂为生。从广义上讲,也正是这种民不聊生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阿廖沙的个人悲剧。《童年》这部作品遵循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通过对阿廖沙生活经历的客观描述,一方面写出了阿廖沙性格形成的过程,另一方面广泛地描绘了19世纪70、90年代俄国社会生活,揭露了沙俄专制制度的黑暗与罪恶,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全篇特别鲜明地表现了两种力量的冲突:一方面是小市民的黑暗、残忍和野蛮的风习,另一方面是俄国人民优异的精神力量——心灵纯洁,意志坚强,同情弱者,热爱正义,富于幻想,向往光明、幸福与合理的生活,为其实现孜孜不倦地努力。外婆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史上最鲜明、最富有诗意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伟大母亲的象征,也是俄国苦难生活的象征。她喜欢唱歌、讲故事、跳舞。她慈爱、善良、刚强,在十分嘈杂和混乱的情况下,也能把人们吸引到她的周围,为艰苦窒息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欢乐的情调。学者们一致认为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在内的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俄苏自传体小说新的里程碑。《名人传》一、罗曼·罗兰1、罗曼·罗兰,19世纪末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欧罗巴的良心”,被高尔基称为“法国的托尔斯泰”。2、他著名的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前期小说代表作)、《母与子》(后期小说代表作)、名人传记《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3、二十世纪初,他感于世风日趋颓靡,把变革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的力量,先后写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名人传记,一般称为《名人传》。在这些传记里,作者极力颂扬他们敢于正视黑暗现实,鞭挞腐朽社会,渴望自由的精神,赞美以造福人类为已任,为坚持真理和信仰,追求“真正的艺术”而受苦受难的钢铁般的意志。\n4、罗曼罗兰在写《名人传》的同时发表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与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以音乐家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为线索。展现了19、20世纪之交欧洲的社会生活,歌颂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有贝多芬的影子,是罗曼·罗兰心目中“英雄”的形象。二、《名人传》1、《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和《托尔斯泰传》(1911)组成,三传合称为《名人传》,有人称为“英雄传记”。2、他们是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和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他们或由病痛的折磨、或遭遇的悲惨、或内心的困惑矛盾,或三者加与一身。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英雄交响曲”。3、罗兰英雄传记的感染力并不在于肯定痛苦,而是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4、作者把名人(英雄)的“首席”给了贝多芬5、在《名人传》的开头,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6、在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英雄交响曲》、《恋爱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分别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交响曲。7、他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原准备献给拿破仑的)、《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和最杰出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8、罗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找出原句。“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三、贝多芬传\n1、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的波恩。著名音乐家。被称位“首席”英雄。贝多芬度过了冷酷的童年生活。17岁母亲去世,担起了家庭的重担。26岁耳朵失聪。除了肉体痛苦还受到精神的折磨,他绝望苦闷,甚至想结束生命,可最终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2、1878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的偶像莫扎特为师。可惜,在维也纳学习的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且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3、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主题。4、《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也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1924年在维也纳首场公开演出,贝多并亲自担任指挥,这是他最后一次出现在广大听众面前,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次,是贝多芬一生中最幸福的顶点。5、贝多芬与歌德互相佩服,但不投机融洽。贝多芬看不惯歌德在贵族面前卑躬屈膝的表现,尽管他依然对歌德充满着崇敬之情。6、为了抚慰痛苦的心灵他把爱倾住到侄子身上,不断的给侄子写信,教育他,宽恕他,但侄子是个十足的浪子,贝多芬最终没有得到亲人的爱戴。7、“亲王,您之为您是靠了你偶然的出生;我之为我是靠了我自己,亲王们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只有一个。”——贝多芬名言8、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作者在《贝多芬传》结尾写道——一个不幸的人,贫穷、伤残、孤独、用痛苦造就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可以总结他的一生的是他那句箴言:“惟其痛苦,才有欢乐。”(“用苦难换来欢乐”)——《贝多芬传》的结束语。四、米开朗基罗\n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出生于卡普雷塞。父亲是地方法官,脾气暴躁,6岁丧母。代表作是《大卫》、《摩西》是最完美的作品。最后未完工的作品是《哀悼基督》。2、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时代是他艺术生涯中的英雄时代。二人关系一度搞僵。和好后,尤利乌斯二世命他作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此外有大型壁画《最后的审判》。3、“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4、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五、《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传》这部作品是建立在对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他的书信和同时代人的回忆文章的详尽研究的基础上的。1、他是俄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的最伟大的作家。他2岁丧母,9岁丧父,两位姑母成了他的监护人。2、他的《一个地主的早晨》的主人公涅赫留多夫(他作品中最爱用的人名是涅赫留多夫,含自传成分)是他自己的艺术写照。1851年他去高加索,哪儿美丽的风光激发了他的艺术天才,他创作了自传体小说《童年》(第一部作品)、《少年》,后又有《青年》,总称“自传体三部曲”。3、后来1855年回到俄国,从事农事改革,兴办教育以提高农民觉悟。1862年与索菲亚结婚后,幸福的婚姻使他的创作进入高峰,先后完成了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代表作。4、战争与和平》被誉为可与《荷马史诗》媲美的诗史性长篇小说。双方统帅:库图佐夫(俄)和拿破仑(法)。小说描写了卫国战争。《安娜·卡列尼娜》是第二篇长篇小说,小说中的列文是作者的化身,他的苦恼正是托尔斯泰的苦恼。5、《复活》是他最后艺术高峰,是他艺术上的“遗嘱”。6、他判断事物的唯一标准是“道德”。三位名人中,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和引路人。\n7、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托尔斯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