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 KB
- 2022-09-0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实施· 摘要新课标针对数学教育提出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标准。传统的“一刀切”式教学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不同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量身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提高。本文介绍了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理念与实施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学生分层,练习、作业布置分层,练习、作业测评分层三个方面的实施策略。关键词初中数学练习作业分层设计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1数学练习、作业的分层设计所谓分层设计,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理念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应该延伸到练习布置、作业设计上。初中数学练习、作业的分层设计是指教师在布置练习和作业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层次、不同的课堂表现、不同的掌握程度和不同的发展潜力,设计不同题量和不同难度的练习和作业,从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提高。2练习、作业分层设计实施的必要性6\n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初中数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将新学习的知识加以更深刻的理解、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的运用,教师也可以及时获得教学信息的反馈,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没有掌握哪些知识,调整下一步的教学的节奏。作业、练习的分层设计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将作业和练习分成不同的几个层次。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型题目发掘最大潜力,学习较吃力的同学可以通过基础巩固型题目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练习和作业中获得自我进步的成就感,增强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3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策略3.1学生分层分层教学的实施首先要将学生主体进行分层。一般来说,将学生分为A组、B组、C组三个组别。A组学生是小学数学基础扎实,课堂接受能力较强,对初中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B组学生是小学数学基础较好,课上能够紧跟老师思路接受知识,但是学习初中数学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缺乏自主探究精神的学生;C组是小学数学基础差,理解新知识吃力,自主学习能力差,甚至是对初中数学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的学生。6\n分层可以依本班最近三次的数学考试成绩为基础,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单科的排名,划分出A、B、C三个组别的大致名单。再根据任课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将个别尽管数学成绩中等,但是在初中数学学习上有探究精神的B组生调配到A组。将个别学习能力较强,但是出于懒惰导致数学成绩落后的C组学生调配到B组。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本人意愿,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情况自主申请在A组、B组、C组之间调配,保证分组科学合理的同时,又人性化。需要注意的是,在分组前,教师必须将分层设计的理念准确、全面地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理解这种学习方法是为了每个学生的提高,避免被分到B组、C组的学生因自尊心受挫,影响学习初中数学的积极性。3.2练习、作业布置分层学生分层之后,在练习和作业的布置上,也根据“量体裁衣”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打造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把有效的时间都花在对自己最有利的练习上。针对A组学生,设计探究性练习,这类习题难度较大,灵活度较高,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来解决题目。A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可以体验初中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对初中数学学习的兴趣;针对B组学生,设计能力性练习,这类练习难度适中,是在理解基本知识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更6\n深入的思考,将原理举一反三,达到对原理的熟练运用。B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可以满足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创新思维的需要;针对C组学生,设计基础性练习,这类习题难度较小,一般是课上学习的公示、原理的直接应用。C组学生通过此类习题的练习,理解基本知识原理,增强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就感。3.3练习、作业测评分层3.3.1课堂练习测评课堂练习是教师教学效果最及时的反馈,针对A组、B组、C组的学生,不仅课堂练习的难度不同,对课堂练习的测评标准也应该不同。A组学生思维灵活,反应较快,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做出难度较大的题目,测评时对正确率不能有过于苛刻的要求,注重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B组学生的课堂作业要求既保证速度,又保证正确率,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反应能力;C组学生的课堂作业是基础性作业,是对课堂所学公式的直接应用,因此要对结果严格要求。同时,对C组学生要在课堂练习的评测中多加鼓励性评语,让在学习中存在失败感的C组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培养他们学好初中数学的信心。3.3.2家庭作业测评6\n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对课堂教学起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作用。在家庭作业的测评上,可以采用教师、家长、学生结合测评的方式。A组学生做题速度较快,学习积极性较高,家庭作业量可以比B组、C组学生稍大,在测评时,在A组作业判分要严格,成绩在组内开展准确度评比,对解答出探究性、拓展性、发散性题目的学生给予额外加分;B组学生家庭作业要求完成后,学生先自我测评,在自我测评中主动发现错误并改正的,题目给一半分数,使B组学生变得乐于学习,乐于检查作业,乐于改正错题,对错题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B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C组学生做题慢,自觉性较差,容易出现抄袭现象,要求家庭作业要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完成后由家长签字,以督促学生细心、认真完成作业。在成绩评判上,将错题指出后,如果学生能够再次思考得出正确答案,就给予该题目的全部分数,充分发挥测评的激励功能。3.3.3综合成绩测评在数学综合成绩的测评上,设立晋级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发挥激励作用。在教室墙壁或者黑板上设立台阶状晋级榜,最下层台阶贴上C组学生名片,中层台阶贴上B组学生名片,高层台阶贴上A组学生名片,高层台阶上端设立“数学之星”的位置。一段时间学习后,C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晋升到B组,B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晋升到A组,A组表现良好的学生在最高的台阶上占据“数学之星”的位置,让晋级榜时刻激励着学生,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和荣誉感,也使认真努力的学生体会到进步的快乐。参考文献[1]薛佩琳.关于家庭作业的理性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5).6\n[2]宁俊梅.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初步探索[J].才智,201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