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00 KB
- 2022-09-08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练习设计“四法”:本文讲述的问题是初中语文练习的设计。笔者依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语文练习设计的方式及其作用,主张语文练习应成为架设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桥梁,真正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无限魅力。 关键词:练习的设计;探究式练习;实践性练习;个性化练习;拓展性练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和探究,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对此,笔者认为,语文练习的设计需讲究一点技巧,教师的教育理念,应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中。如果语文教师能在热热闹闹进行语文课堂改革的同时,腾出一点空间和时间,设计一些有质量的语文练习供学生温旧知新、拓展延伸,就可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语文练习成为架设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桥梁,真正体现大语文教育的无限魅力。在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笔者认为下面几种方式切实可行。\n 一、探究式练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因“文”制宜地设疑,以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习新课《春》之前,为使学生能自主阅读,自主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能力,我先让学生交流描写和赞美春的佳句,再设疑:朱自清先生的《春》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同学们在预习时,应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各抒己见,大致归纳如下:1.春色之美在哪里?2.课文是如何描绘春色之美的……事实证明:我所设置的这道简单练习,有利于引领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用心读,用心赏,读出《春》的意蕴美,让那片春色永留学生的记忆中。这比老师下达预习任务更能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学生阅读探究后的预习所得应的比老师讲授的要多得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年轻人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有目的地设计练习,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课后,为了让学生领悟本文最精彩部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写法,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真是打得大快人心。而对“三拳”的描写,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你明白其写作技巧和作用吗?学生要完成这道练习,就必须认真品读“三拳”的描写,经过品读、讨论、探究,学生基本上能发表自己的阅读所得。师生一起归纳,便获得了阅读体验:1.“三拳”\n三个比喻,三个喻体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2.这样变化着写,可以避免表达呆板之嫌,适宜于表达大致相同而又有细微差异的情节。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才能启迪学生思维,激发探索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二、实践性练习: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和创新个性 大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所强调的就是学生学习要身体力行——实践性。据此,语文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应沿着这一导向,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学会自觉地观察身边复杂的世界,并力求进行探索、阐释。《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说明文深入浅出而有条理地诠释了花儿万紫千红的科学道理,不但让读者增长了知识,而且能唤起读者探索神奇的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我便以此为契机,设计了如下练习:每年春天,我们学校的木棉花开得一片灿烂,但仔细观察,便发现处于不同角落的木棉树开花的时间先后不同、花朵的数量多寡悬殊,请同学们向生物老师、书本、X络请教出现这种现象的诸多原因,并模仿课文诠释事理的方法,写一篇说明文。通过做这样的练习,学生受益匪浅:不仅弄清了影响木棉树开花迟早、多寡的原因,而且较有效地掌握了写阐释事理类说明文的途径、思路、目的——必须提取有用信息,按照逻辑顺序组织材料,让读者读后能获取相关知识。 事实说明,实践性练习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n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从而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个性化练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的潜能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对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谨遵“因材施教”的理念,让学生在放飞自己的思想与情感的同时能学有所得。可以说,让学生完成个性化练习,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发现、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每个周末,我都要求学生阅读自己所喜欢的课外读物;摘抄自己所欣赏的句子、文段;写写自己的感悟。每周周一进行“读书交流”时,我从不否定学生的认知水平、体会层次,而是适时给予适当肯定,或引导其换角度看问题,同时建议其他学生给予掌声鼓励,学生因此畅所欲言。又如在学习课文《皇帝的新装》之后,为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想象力,我布置了如下练习: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将有何行动?请依据你的理解续写课文。学生们各抒己见,续写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的写皇帝恼羞成怒,立即宣布“谁乱说话,马上逮来,杀”;有的写皇帝气得要发疯,下令捉拿骗子;有的写皇帝急招“诚实”的大臣商量对策…… 自主性、开放性是个性化练习的特征,学生对此类练习颇感兴趣、乐意完成,答案也各有千秋,收获颇丰。这样进行练习设计着实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因此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四、拓展性练习:让学生在“学”与“用”\n的过程中形成语文能力 语文和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语文练习的设计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指导学生把语文学习从课堂引申到生活,否则将会使语文教学和改革走进死胡同。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善于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精心选择听、说、读、写的结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语文练习,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以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拓展性练习就是培养、发掘学生这种语文能力的良好契机。如教《羚羊木雕》时开展“谁的错”的小辩论,探究“如何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教《落难王子》时,让学生明白“厄运使人坚强”的道理并收集相关的例子;教《济南的冬天》时,让学生学当导游,向游客展示济南的魅力,以活用课本里学到的知识;教《咏雪》时,设计“仿写”的环节,让学生调动知识储存,发挥想象,多角度地咏雪,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诗文多出自名家之手,文情并茂,于是我就以“季节与诗文”为主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收集、积累、赏析描写各季节的佳句美文;又让学生在联系生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创作新的描写各季节的诗文……学生要完成这些练习,就必须去广泛地接触课外读物,去查阅资料、分析整理,这就大大地拓宽了语文教育的渠道,有效地发掘了语文教育的资源,使语文教学达到了“实”和“活”的目标。\n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师设计的练习,应允许学生理解多向、答案多元,应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在生活中积累,在积累中感悟。只有这样,学生学语文才有“源头活水”,用语文才能“思如泉涌”。 乌申斯基说:“任何一个教师,他的最主要的职责在于培养学生脑力劳动的习惯,而且这个职责比传授学科本身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更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方式、学习习惯和技能,应注重于拓宽学习途径,放眼未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