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3.50 KB
  • 2021-05-10 发布

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 ‎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10分)(2016•北京)春节是团圆的日子,也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日子。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你选择:第      幅,书体:      ,理由:      。‎ ‎(2)下面是利用汉字结构创作的一幅窗花。这幅窗花中有四个跟“口”有关的汉字。请你将这四个字填入下面的方框内,组成一个表达人生态度的四字短语。‎ ‎(3)下面适合春节张贴的上联和下联分别是      ‎ ‎(4)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句各有一处错误,请把你找出来。‎ ‎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坚守在住过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迷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字:      词:      句:      。‎ ‎2.(6分)(2016•北京)今年是农历“猴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整(1)﹣(3)题。‎ ‎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由于“猴”与“候”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猴子的形象也常 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肖(xiāo) 记载(zǎi)‎ B.生肖(xiào) 记载(zǎi)‎ C.生肖(xiāo) 记载(zài)‎ D.生肖(xiào) 记载(zài)‎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字的笔顺是:“出”字的笔顺是:‎ B.“与”字的笔顺是:“出”字的笔顺是:‎ C.“与”字的笔顺是:“出”字的笔顺是:‎ D.“与”字的笔顺是:“出”字的笔顺是:‎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一只石猴 ‎【乙】“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丙】原本“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3.(4分)(2016•北京)默写 ‎(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      ,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 ‎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4.(9分)(2016•北京)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 三峡 ‎ 郦道元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      ‎ ‎②属引凄异 属: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      ‎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①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      ,      。‎ ‎②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      。‎ ‎ ‎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5.(2分)(2016•北京)下面是《论语》中的九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学习的,有论述治国之道的,也有论述其他内容的。请你将论述学习和治国之道的语录分别都挑出来。(只填序号)‎ ‎ ①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 ②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③子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 ④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⑤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 ⑦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⑧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述学习的语录:      ‎ 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      。‎ ‎6.(3分)(2016•北京)《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其中有些作品记录了他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生活,在这些作品中,鲁迅描写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如《阿长与<三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中的      ,又如《      》中的      。‎ ‎7.(5分)(2016•北京)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1)连环画讲述的是鹦鹉螺号潜艇在前往南极路上的一次遇险经历。从连环画的内容来看,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解决办法是 ①      。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尼摩船长拯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 ②      的险情时,尼摩船长③      ,化险为夷。‎ ‎(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 ‎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8.(11分)(2016•北京)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 ‎ ‎ 京剧是流行全国的戏曲剧中之一。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他们相互影响,并接受昆区和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就是在这样的融合、演变和发展中京剧逐渐形成。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下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等等,可谓 ①.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京剧繁荣期,出现了 ②的繁盛局面。旦行有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生行有余(叔岩)派、马(连良)派,净行有金(少山)派、郝(寿臣)派……京剧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堪称“国粹”,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二】‎ ‎ 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创立了“梅派”艺术,在唱腔、念白、表演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强造诣。梅兰芳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创造出大量新颖的唱腔,因其所创唱腔符合剧中人物的情感,以情带声,深受观众喜爱。梅兰芳的念白,是艺术化的生活语言,毫无刻意求工的感觉。无论韵白还是京白,他都注意清晰动听和情感真实。在表演上,梅兰芳借用了昆曲的表情、身段和步法,丰富了京剧的舞台表现力。在《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剧目中,他通过手、眼、身、步的表演和配合,塑造出许多完美的舞台形象。梅兰芳尤其注重手的艺术表现。过去老一辈的旦角表演,都较少露出手来。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梅兰芳生前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是将中国的京剧艺术推向世界舞台的艺术家。‎ ‎(1)在【材料一】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B.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C.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D.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2)下面是梅兰芳纪念馆中的“兰花指”展板,结合【材料二】,请你说出纪念馆布置这块展板的目的是什么。‎ ‎(3)综合上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无论是国粹京剧,还是梅派艺术,都是在      和      的过程中逐步成熟起来的。(每空限2个字)‎ ‎(4)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扮演虞姬。下面两幅图片是虞姬在听到楚歌后使用的手势,请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简要说明梅兰芳使用两个手势共同表达了虞姬怎样的情感。‎ ‎【链接材料】‎ ‎ 项王①军壁垓下②,兵少食尽,汉军③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④,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⑤;骏马名骓⑥,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⑦.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⑧!”歌数阕⑨,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①【项王】指西楚霸王项羽。②【垓下】地名,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争夺天下在此决战。③【汉军】指刘邦的军队。④【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⑤【幸从】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⑥【骓】念zuī.⑦【逝】奔驰。⑧【奈若何】(我)将你怎么安排啊!⑨【歌数阕】连唱几遍。‎ ‎9.(11分)(2016•北京)阅读《沙枣》,完成下列各题 ‎ 沙枣 ‎ 梁衡 ‎ 记得我刚从北京来到河套时就对沙枣这种树感到奇怪。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头一年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新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天气很热,大家就在门前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我一下就想起在香山脚下夹道的丁香,清香醉人。但我知道这里是没有丁香树的。到晚上,月照窗纸,更是香浸草屋满地霜。当时很不解其因。‎ ‎ 第二天傍晚我又去担水,照旧注意别让枣刺刮着胳膊,这才发现,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的。真想不到这么不起眼的树丛能发出这么醉人的香味。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学习直到6月9日才结束。这段时间正是沙枣发芽抽叶、开花吐香的时期,我仔细地观察了全过程。‎ ‎ 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当时曾写了一首小词记录了自己的感受:‎ ‎ 干枝有刺,‎ ‎ 叶小花开迟。‎ ‎ 沙埋根,风打枝,‎ ‎ 却将暗香袭人急。‎ ‎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又一次见识了沙枣的壮观。‎ ‎ 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倒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 首先,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三是它能抗盐碱。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皱纹,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 ‎ ‎ ‎ 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 宋人咏梅有一名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有删改)【注】:①[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林逋《山园小梅》.意思是,清幽淡雅的梅香浮动在黄昏的月色下。‎ ‎(1)文章在描写沙枣时,多次写到沙枣的花香,请你简要说明作者对沙枣花香的认识过程。‎ ‎(2)根据上下文,从下面两句话中选择一句填入文章横线处,恰当的是      ‎ ‎【甲】不是沙枣像人,是人像沙枣 ‎【乙】不是人像沙枣,是沙枣像人 ‎(3)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句?)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讨论题来自:      ‎ 你的讨论题:      。‎ ‎10.(9分)(2016•北京)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成下列各题。‎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 ‎(2)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 ‎(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你的思考:      ‎ 你的说明:      。‎ ‎ ‎ 五.作文(共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1.(10分)(2016•北京)根据情景,按要求写作 ‎ 有位外地朋友来北京,想通过品尝北京特色美食体验京味文化。请你写一段话,向他推荐一种具有北京本地特色的美食(如北京烤鸭、涮羊肉、炒肝儿、豆汁儿、驴打滚儿、冰糖葫芦、艾窝窝……)。‎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2.(2016•北京)根据情景,按要求写作。‎ ‎ 语文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你的任务是阅读下面连环画,就印象和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点评(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准备发言。‎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 六.作文(共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3.(40分)(2016•北京)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 请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14.(2016•北京)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 据报道,在3D虚拟现实的校园实验室里,可以让屏幕里的蝴蝶飞到眼前,可以模拟在不同星球的重力实验,可以置身于恐龙生活的白垩纪,可以探索原子内部的无穷奥秘……在这样奇妙的实验室里学习,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呢?请你发挥想象,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 ‎2016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1.(10分)‎ ‎【考点】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理解,第二小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春联的理解与掌握.第四小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理解,第一幅是隶书,气势浑厚.第二幅是楷书,豪放有力.第三幅和第四幅是行书,富有动感.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真观察图案,即可知这个四字短语是唯吾知足.‎ ‎(3)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认真阅读这几则对联可知,A和C与春节相关,B和E与结婚有关,D和F与祝寿有关.‎ ‎(4)本题考查学生查找错字和修改病句的能力.认真阅读可知,“迷们“应是“我们“,春节时的北方不会是风雨交加.“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是一个病句.据此可作答.‎ 答案:‎ ‎(1)第一幅,隶书,气势浑厚.‎ ‎(2)唯吾知足.‎ ‎(3)AC.‎ ‎(4)字:迷.词:风雨交加.句:你们的钢铁之躯为万家和乐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2.(6分)‎ ‎【考点】综合读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第三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语句的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作答时,可根据自己日常的积累,也可查字典.生肖的“肖“是四声,记载的“载“是三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与的笔顺是竖,竖弯钩,横.出的笔顺是竖折,竖,竖,竖折,竖.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语句的能力.横线前有“文学作品“一词,所以后一句开头就要是神话小说《西游记》.据此可作答.‎ 答案:‎ ‎(1)B ‎(2)C ‎(3)甲 ‎【点评】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3.(4分)‎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娟)‎ ‎(2)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青)‎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重点字:潭)‎ ‎【点评】名句背诵的方法:‎ ‎①读写结合:放声读,才能读准字音;动手写,才能掌握字形;‎ ‎②读思结合:“仰天长啸”不忘“低头沉思”,通过吟诵,体会诗文的情感、节奏、韵律;借助沉思,走入诗境,加深理解;‎ ‎③变换节奏:快读,要一气呵成,脱口而出;慢读,要涵咏诗韵,品味诗意;‎ ‎④分类记忆:可按时间(朝代)、作者、主题等进行分类后再记忆;‎ ‎⑤化整为零:注重平时复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分散记忆,每次复习时都要动笔将自己掌握的排除掉,下次复习时“集中火力”对准没有掌握的,逐步“缩小包围圈”,重点突破.‎ 此外,还可根据实际采用分组进行、互相提问和反复复习等方法.在做默写题时要注意规范书写,做完后及时检查一下,看有无错别字,改正笔误.‎ ‎ ‎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 ‎4.(9分)‎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参考译文:‎ ‎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叠叠的悬崖 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不能通航.有时候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山峰之间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溯:逆流而上.‎ ‎②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属:连续不断.‎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自:如果;亭午:正午;曦:太阳.句子翻译为: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②虽:即使;奔:奔跑的马;以:比得上.句子翻译为: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依据原文进行扩写,可以在原文的基础展开适当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三峡的景色.‎ ‎(4)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识记能力,根据语境写出相关诗句,注意诗句中有关字词的书写.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注意“碧”“唯”书写);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注意“阔”“悬”的书写).‎ 答案:‎ ‎(1)①逆流而上 ②连续不断 ‎(2)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②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3)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清荣峻茂,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4)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点评】通假字 ‎  ①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这里指中断)‎ ‎  ②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 词类活用 ‎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  ②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③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下霜)‎ ‎  ④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  ⑤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  ⑥林寒涧肃(寒,清凉;肃,寂静.寒、肃,在句中充当谓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特殊句式 ‎  1.两岸连山: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  2.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 ‎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5.(2分)‎ ‎【考点】名著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①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是思考却就会迷惑.”②孔子说:“治理一个大国的道理,就是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③孔子说:“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④孔子说:“不能怨恨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能怨恨自己不了解别人.”⑤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⑥孔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最为珍贵.古代贤王治理国家,这是最为宝贵的.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制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⑦孔子说:“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⑧孔子说:“子由,你知道了吗!知道就道就是这就是聪明的态度.”⑨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①谈学习与思考的关系;⑤谈在温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的问题;⑧谈学习求知过程中的态度问题.‎ ‎②谈从三个方面治理国家的问题;⑦谈从道德层面上治理国家的问题.‎ ‎③谈的是君子与小人的问题;④谈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⑥谈“礼”的作用;⑨谈的是老好人的问题.‎ 答案:‎ 论述学习的语录①⑤⑧‎ 论述治国之道的语录②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论语》中句子的分析 ‎6.(3分)‎ ‎【考点】文学常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解答】初中阶段选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文章有:《阿长与<三海经>》、《从百草屋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其中的瑶瑶人物分别是阿长、寿镜吾、藤野.‎ 答案:①寿镜吾②《藤野先生》③藤野 ‎【点评】做好本题还需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 ‎ ‎7.(5分)‎ ‎【考点】名著情节.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鹦鹉螺号潜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他们与鱼叉手尼德•兰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们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艇.潜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水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许多罕见的动植物和奇异景象.途中还经历了搁浅、土著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艇到达挪威海岸时,三人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 ‎【解答】(1)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大浮冰》章节:被夹在冰山缝隙里的鹦鹉螺号,在尼摩船长的带领下,用热水浇的同时开始是凿冰,后来氧气不足了,所以就往鹦鹉螺号的储水舱里注水.原文是这样的:靠储水舱里的水来让舱头翘起就行了,然后,在螺旋桨的强力作用下,舱便像是一把攻城锤似的,猛力向冰原击去.经冲角一再的冲击,冰原便渐渐地被撞裂开来.然后,鹦鹉螺号再拼足力气,猛地一撞,便冲出了冰原,把冰原压碎了. ①用热水浇的同时不断凿冰 遭遇土著人时,阿龙纳斯等人快速上了小艇,然后回到了潜艇上.土著人乘船到了潜艇上后,尼摩船长打开舱门,但土著人走下楼梯时,被上面带的电流电到了,就吓得跑回去了.开枪打死的然后他们就逃到潜艇上而剩下的野人就剩在海滩上了被遗弃了.②遇到土著人袭击潜艇③给梯子充电吓跑土著人.‎ ‎(2)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 ‎《大浮冰》章节概括: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大家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舱内的空气不充满.舱里的人醒过来,关上舱盖.‎ 答案:(1)①用热水浇的同时不断凿冰.②遇到土著人袭击潜艇 ③给梯子充电吓跑土著人.‎ ‎(2)大家探出头呼吸新鲜空气,舱内的空气不充满.舱里的人醒过来,关上舱盖.‎ ‎【点评】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 ‎ ‎ 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 ‎8.(11分)‎ ‎【考点】说明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材料一介绍了京剧的形成、发展、繁荣、地位.材料二介绍了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唱功、表演以及取得的成就.‎ ‎【解答】(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人才云集”意思是很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名家辈出”意思是一批一批的名家相继出现,“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苟慧生,这些名家在不同的年代出现,不是聚集在一起出现,所以选名家辈出;“百家争鸣”意思是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流派纷呈”指的是学术、艺术等方面有不同风格的派别,所以选流派纷呈,故选D.‎ ‎(2)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抓住材料二中的关键句子“梅兰芳在所编演的新戏及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露手表演,通过不同手势的运用,表达出喜、怒、哀、乐的复杂情感.他曾经创造、发展了许多手势,这些手势都是结合角色的思想感情有目的地设计出来的.”‎ ‎(3)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词语作答.‎ 京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起逐渐形成,有悠久的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此题要求填写两个字,用“传承”、“创新”.‎ ‎(4)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材料中项王被汉军重重包围,夜里饮酒作诗,虞姬陪伴.项王感叹自己力量能拔山,英雄气概举世无双,可时运不济.又考虑到怎样安排虞姬,所以图中虞姬的手势表达的是悲伤,难过的感情.‎ 答案:‎ ‎(1)D ‎(2)图片展板中体现出来的各类兰花指,正是说明了梅兰芳擅长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这一展板的目的也是纪念当时梅兰芳结合自己角色的思想感情设计出的手势的多样性,以及其创造性价值.‎ ‎(3)传承(继承)、创新(变革)‎ ‎(4)在答案中能结合文言文的内容以及图片的手势变化,同时提炼出虞姬在当时听到楚歌后悲和哀的情感即可.‎ ‎【点评】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扎营驻守,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重重包围.深夜,(项羽)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羽于是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军把楚人都征服了吗?他们那边楚人为什么这么多呀!”项王于是在夜里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羽)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羽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时骓马不再奔跑!骓马不奔跑可将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我)将怎么安排你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忍心抬起头来看他.‎ ‎9.(11分)‎ ‎【考点】散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文章结构:第①自然段写出了沙漠的死寂,引出了下文今日的丰收岭景色,并与下文沙漠变绿洲的景象作对比.第②自然段描写出沙漠上沙枣、白杨和榆柳的英姿,表现了沙漠中的生机; 第③段写红柳、梭梭树、沙拐枣、沙打子旺等灌木形成一片朦胧的新绿;第④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沙漠终于被制服的景象;第⑤⑥段突出了绿的真实性,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岭这个由充满生命力的人和植物共同创造的奇迹的赞叹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迁移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内容,联系作者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分析作答.‎ ‎①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②的二天傍晚去挑水,知道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沙枣发出的,解开疑惑;③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直飘在我心里.‎ ‎(2)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句子的内涵.‎ 本文是借沙枣表达了作者对丰收岭这个由充满生命力的人和植物共同创造的奇迹的赞叹.‎ 故选【乙】‎ ‎(3)本题考查对散文写作特色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注意指出句中的修辞手法等独特之处,必要时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 讨论题来自:“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 你的讨论题:“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的表达效果: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原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答案:(1)①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②的二天傍晚去挑水,知道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沙枣发出的,解开疑惑;③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④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直飘在我心里.‎ ‎(2)【乙】‎ ‎(3)讨论题来自:“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 你的讨论题:“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套平原的标志”的表达效果:运用议论表达方式,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原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词语的句短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能力.其中第(2)题是典型题目,学生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句子的内涵.‎ ‎10.(9分)‎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这篇说明文首先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出处和本质引出论题,接着阐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然后阐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意义.‎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把握,我们可以先根据第四段开头的“总之”判断这段是对上文的总结,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照应的是第三段的内容,因此横线上要填的句子需要关注第一段和第二段,由于第一段是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句子意思的阐述,所以根据第二段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填空.第二段阐述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据此概括即可解答.‎ ‎(2)本题考查的是语段的论证结构,需要细读语段,弄清楚语段的层次结构,然后用上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然后”等进行表述.‎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我们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表明观点并阐述理由,合理即可.‎ 答案:‎ ‎(1)人们相互理解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2)首先提出分论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并对其进行解释;接着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证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重要,最后通过举反例论证证明人们相互理解,社会才会和谐的观点.‎ ‎(3)你的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更好地运用于当下社会生活.‎ 你的说明:当下社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常被别人忽略,例如我们都不愿被噪噪音扰,那我们就不要制造噪音去打扰他人.所以,我们需要更加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好地应用与当下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 ‎【点评】一篇文章成为一个整体,关键在于作者写作有一定的思路,尤其是议论文更讲究思路,它关系到文章论说的逻辑性.但文章思路往往是隐含在字里行间,不易察觉,所以学习议论文时要多加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经常对作者行文思路作一番了解,答题时要通读全文,注意各段之间的联系.‎ ‎ ‎ 五.作文(共1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11.(10分)‎ ‎【考点】小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片地域色彩很强的小作文.‎ 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回答该题时要注意:抓住美食的特点来写,同时要注明历史悠久和发源,还要对它的色香味进行相应介绍.‎ ‎【解答】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由中国汉族人研制于明朝,在当时是宫廷食品.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果木炭火烤制,色泽红润,肉质肥而不腻,外脆里嫩.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它以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的特色,被誉为“天下美味“而驰名中外.‎ 在众多的北京烤鸭中,著名的有全聚德、便宜坊和大董.看了以上介绍,是不是更想去品尝下美味的烤鸭呢,那么赶紧出发吧!‎ ‎【点评】短文从烤鸭的地域、历史、色香味、名气、派别等方面就行介绍,符合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 ‎12.(2016•北京)‎ ‎【考点】小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个新颖的作文,对一则漫画进行点评,看似比较容易,其实也不太简单.‎ ‎【思路指点】点评时首先要注意忠实原文,不能随便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情节.其次要可以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也可以点评他的所作所为.‎ ‎【构思指南】点评的注意事项:观点要中肯客观,不能一味追求新奇特.‎ ‎【写作要求】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字数在150﹣200之间.‎ ‎【解答】诸葛亮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象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他所张扬、实践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精神,为历代所推崇备致.出山之后,他以非凡的才能同曹操、孙权周旋,为刘备开创了蜀业.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名合格人臣的典范.死后,他又留下锦囊妙计除魏延,其智慧为后人称“奇”.‎ ‎【点评】【例文点评】本文紧扣写作要求,既对漫画内容进行系统的评价,观点中肯、客观,符合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是一篇不错的写作例文.‎ ‎ ‎ 六.作文(共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13.(40分)‎ ‎【考点】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也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它容易让考生寻找到写作思路,但想写好它,却有点难度,写此类作文时,我们应该多思考,既能打开思路,也要围绕题目来写,做到不跑题的基本要求.‎ ‎【审题立意】先说审题,三个词语不难理解,读书引领实践,影响实践,最终“我”有所收获.‎ ‎【文体选择】选材,方向极开阔,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 ‎【构思指导】书目尽量选择大家熟知的经典名作,既可显出阅读品质,又可避免过多介绍情节.接着,要顺乎自然地关联实践/生活,讲出故事.至于“收获”一词,可以是故事的结果,即现实的收获,也可以是贯穿于“读书+实践”之上的文章立意,即心灵的收获.‎ ‎【构思指南】此类作文,构思会是成败的关键.分两方面说:一本书/一件事,要把书和事的比例控制好;多本书/多件事,要把几个部分的次序与逻辑安排好.这是这篇作文的难点,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解答】【例文】‎ 读书.实践.收获 ‎  是读书,让我们领悟到了人间冷暖;是读书,我读书,我快乐!‎ ‎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我从小就十分爱看书.书架上放满了大大小小的书籍.一到空闲的时候,我就会拿起书来看,细细的品味蕴含在书中的诗情画意.读书,你可知道这小小的方块字中体现的无限的乐趣.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  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情操.书是桥,能为我们架起一道通往对岸的桥;书是灯能为我们照亮前方的道路;书是舟,能让我们在海洋中尽情的探索.让我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更是读书,才让我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情感.‎ ‎  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也这么认为,因为读书能带给我们指示和快乐.书籍对于我们来说是密不可分的它就像食物,水一样,让我们拥有了充分的能量.古人曾经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确,书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我们自己来理解.以前,我总是盲目的读书,从来没有记过书中的好词好句,不会体会书中的知识.因此,我感到从书中获得的知识极其少,这使得我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后来的一次机会,让我读到了高尔基的《童年》中高尔基认真读书的态度时木材知道了原因.这本书告诉我:读书不能太盲目,要细细品味,把书读透了,这样才能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我很爱读书,每次借到或买到好书都迫不及待的区读.我学会了读书的方法,书里的知识自然而然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地,我觉得读书带给我许多快乐.‎ ‎  读书其实很轻松,只要你有好的方法,书中的知识一定不会忘记.书籍是当今社会人类的好宝贝,书中的知识像宝藏一样,它等待着我一点点的区开启,挖掘,最后获得.书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因该区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你就会体会到书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  书像一缕阳光,带给人们许多光明;书像一片大海,里面有许多生命之源;书还带给人们无限的知识和无穷的快乐.‎ ‎【点评】【例文点评】这是一篇关于读书话题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读书会有所收获,文章结尾运用了一个优美句:书像一缕阳光,带给人们许多光明;书像一片大海,里面有许多生命之源;书还带给人们无限的知识和无穷的快乐,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别出心裁.在文章中,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层层深入,举的实例能充分证明中心论点.‎ ‎14.(2016•北京)‎ ‎【考点】命题作文.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这是一篇想象命题作文.从思维拓展,局限性比较大,但是对于平时素材较少的学生来说可操作性比较强,可以快速选择自己的素材.‎ ‎【审题立意】想象类作文难点不在情节想象叙述和描写,而在立意主题上的延伸与挖掘,即思想认知高度.偏正式作文题目重在“偏”,即“奇特的”如何呈现,什么样的实验室,进行什么实验,其结果又将如何,给考生留下广阔想象空间.‎ ‎【思路点拨】我们写此作文时,要打开思维的翅膀,运用联想和想象,但也一定要注意度,不能过分地夸大“奇妙”,实验室的成果最好是正能量的,而不能是罪恶和无聊的.‎ ‎【表达方式】整篇文章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也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在文章最后可以写一段议论抒情文字,写出所感所悟,升华一下文章的主旨.‎ ‎【形式创新】如果我们可以采用小标题或者分镜头的方式,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解答】【例文】‎ 奇妙的实验室 ‎  我做过许多奇思妙想的科学实验,令我最感兴趣的是那次用液体做的实验.‎ ‎  我先轻轻地拧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倒到透明的玻璃杯中,我想:哈哈!第一步就这么顺利,那么接下来的几步不就更顺利了!接着我打开花生油瓶子,斜着让油一点点的倒在杯中,接着用筷子把它们搅拌起来,水和油就融合在一起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后就分开了,变成了两层液体: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水;我想了想:咦!要不,我再倒一些酱油,看看会发生什么?我又在杯子里倒了一些酱油,搅拌了一下,酱油和水便溶合在一起了,可是花生油仍然在第一层.我想:为什么会这样的呢?我最爱吃的蜂蜜?如果我倒入一些蜂蜜又会怎样呢?然后,我又把蜂蜜和这些液体混合在一起搅拌,一开始是溶在一起了,但是没过多久却变成了三层:第一层是花生油,第二层是酱油和水溶合在一起的液体,第三层是蜂蜜.‎ ‎  我想:为什么不同的液体混合在一起,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真叫人琢磨不透啊!为弄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便把着杯“奇怪”的液体拿到爸爸面前,问道:“爸爸,你瞧,为什么我怎样搅拌这些液体,它们也不会融合在一起呢?”爸爸仔细瞧了瞧这些液体,然后笑着对我说:“儿子,你想想这些液体的重量有什么不同呢?”‎ ‎  我把它拿到面前,仔细看了看这杯液体,想:重量?液体与重量有什么关系呢?我又充满了疑问?爸爸看到我这个样子,说:“液体最轻的总会在最上层,稍重的在中间一层,最重的液体在最下层.”‎ ‎  啊!这杯“神奇”的液体,让我懂得了液体不相溶是与重量有关系,也让我懂得了: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让我们解开“谜题”.‎ ‎【点评】【例文点评】这是一篇想象命题作文,作者想象合理,开篇先指出这是怎样的一次实验,文章的主题部分运用了各种细节描写,引人入胜,非常的生动,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文末一段,写出了本次试验的意义,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