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2 MB
  • 2021-05-10 发布

2017年度中考历史(7下选择题) 二轮专项练习

  • 1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 录 ‎7年级下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识记理解 ‎7年级下册 第2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七下P8—9 识记 ‎●武则天的政绩 七下P9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3课《“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七下P12—15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七下P17—19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 ‎●文成公主入藏 七下P23—24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七下P29—31 识记理解 ‎●评价唐太宗 识记理解应用 ‎7年级下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赵州桥 七下P33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雕版印刷术 七下P34 识记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七下P35—36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 七下P38 识记 ‎●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 七下P39—40 识记 ‎●敦煌莫高窟 七下P40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七下P50—53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下P56 识记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下P56—59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宋代的衣食住行 七下P61—63 识记 ‎●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 七下P63—64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七下P66 识记 ‎●忽必烈建立元朝 七下P67 识记 ‎●元朝的民族融合 七下P69 识记理解应用 ‎7年级下册 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活字印刷术 七下P72 识记理解 ‎●指南针和火药 七下P73—74 识记理解 ‎7年级下册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七下P77 识记 ‎●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七下P78—79 识记 ‎●《清明上河图》 七下P80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七下P88—91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6课《中外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 七下P93—95 识记理解 ‎●戚继光抗倭 七下P96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七下P101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七下P103—104 识记 ‎●清朝设立台湾府 七下P104—105 识记 ‎●雅克萨之战 七下P105—106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 七下P109—110 识记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七下P111 识记 ‎●清朝前期疆域 七下P112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 七下P118 识记理解 ‎7年级下册 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北京故宫和明长城 七下P121—122 识记 ‎●明清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 七下P122—124 识记 ‎7年级下册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四大文学名著及作者 七下P127—128 识记 ‎7年级 下册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隋朝的统一 ‎2011课标修改表述 科举制度→科举取士制度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 隋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社会繁荣景象被史学界称为 A.开皇之治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 A[09成都中考]第3题 ‎●考点1: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七下P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2012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临沂中考]第12题 长城和大运河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回答1-2题:‎ 右图中从涿郡到余杭的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开通于 A.战国 B.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B [12年天津中考]第2题 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下列关于它的表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B.开凿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C.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D.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A.①建立隋朝②灭亡陈朝③开通运河 B.①灭亡陈朝②建立隋朝③开通运河 C.①开通运河②建立隋朝③灭亡陈朝 D.①建立隋朝②开通运河③灭亡陈朝 ‎[参考答案] A[09汕头中考]第4题 淮北市博物馆陈列了许多今年发觉出来的大运河文物。右图中隋朝大运河流经今安徽省境内的一段是 ‎[参考答案] B[09安徽中考2]第2题 小刚在收集历史资料时发现了右图,与该图信息密切相关的是 A、长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隋朝太运河 ‎[参考答案]D[09福州中考]第2题 如图2,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3题 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扬州中考]第27题 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扬州中考]第25题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了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9题 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 B.开凿了大运河 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 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 ‎[参考答案] C [12年陕西中考]第13题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参考答案] A [12年重庆中考]第1题 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的古代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大运河 ‎[参考答案] D [12年福建福州中考]第3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在赞颂隋朝大运河,它的中心是 A.江都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参考答案] D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8题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3题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皮日休诗中的“千里赖通波”是指大运河 A.成为南北交通枢纽 B.有千里之长 C.起到防洪作用 D.发挥灌溉作用 ‎[参考答案] A [11年福建泉州中考]第4题 位于咱们桂林兴安县境内的灵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2007年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隋朝时开凿的大运河不仅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请说出这条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涿郡 C.余杭 D.洛阳 ‎[参考答案] D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2题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黄河 B.大运河 C.淮河 D.长江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泰州中考]第2题 ‎ “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5题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的建立者是 A 杨坚 B 李世民 C 武则天 D 朱元璋 ‎[参考答案]A [08重庆毕业]第1题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灵渠 B.大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 ‎[参考答案]B[06年曲靖中考]第4题 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参考答案]C[2007年扬州中考] 第23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参考答案] C[09日照中考]第9题;[09德州中考]第3题 ‎“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0题 ‎“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永州中考]第6题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进民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0题 唐朝诗人皮日休曾说:“大运河北通诼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由此可看出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交流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割据,实现了大统一 ‎[参考答案] C[09黄石中考]第2题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河”的中心就是现在的 A.北京 B.杭州 C.洛阳 D.南京 ‎[参考答案]C [08连云港中考]第28题 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参考答案]C[08盐城中考]第5题 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工程和科技发明,凝聚了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至今仍发挥巨大实际效用的是 A.故宫 B.大运河 C.长城 D.地动仪 ‎[参考答案]B[2007年淄博中考] 第11题 ‎ 据华夏经纬网报道:2006年5月25日,由全国政协组织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参考答案]C[2007年威海中考] 第6题 ‎ 隋朝末年,家住余杭的一位商人想通过最便捷的方式去洛阳,他选择的出行方式应是 A.乘汽车 B.坐轿子 C.乘船 D.坐火车 ‎[参考答案]C[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4题 古代有一位商人,他经常把货物通过大运河从杭州运到北京去。请你仔细想想,这位商人应该是生活在下列哪个朝代?‎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参考答案]D[06年茂名中考]第3题 ‎2006年5月,我国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活动正式启动。京杭大运河在古代的重要作用是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C.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 D.方便帝王游玩 ‎[参考答案]A[06年宜昌中考]第6题 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而开通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C.大运河的开通使隋文帝的政绩 D.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参考答案]C[06年通州中考]第4题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无锡中考]第3题 ‎7年级 下册 第2课 “贞观之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2001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唐玄宗;唐朝兴盛的原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 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 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聊城中考]第4题 当今日本一些政府部门仍沿用“省”的名称,如“外务省”、“通产省”等,其实这源于我国隋唐时期创设的三省六部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省的职权是 。在我国元朝时,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其职权 。‎ A.起草政令 发生改变 ‎ B.行政实施 未发生改变 C.负责审核 发生改变 ‎ D.掌管军事 为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北孝感中考]第17题 ‎●考点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七下P8—9 能力要求:识记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黄冈中考]第8题 秦国疆域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汉、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两个朝代。下列帝王图像前的执政思想,属于他本人提出来的是 ‎[参考答案]B[2007年丽水中考] 第13题 ‎ 唐太宗统治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那时候,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2年辽宁营口中考]第3题 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善于用人 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 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D.唐太宗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扬州中考]第6题 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南京中考]第6题 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哪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 A.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 B.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 C.江南地区的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D.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省衡阳中考]第2题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黄冈中考]第7题 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天津中考]第4题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 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德治”‎ C 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7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8题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参考答案] C [11年四川成都中考]第5题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4题 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1题 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莆田中考]第6题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答案] D [11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4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南平中考]第4题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参考答案] A [11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0题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中考]第4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6题 与“贞观之治”有关的皇帝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汉武帝 D.康熙帝 ‎[参考答案]B[08福州中考]第4题 ‎“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A [10年湖南岳阳中考]第4题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绩突出,其统治被称为 ‎ A.康乾盛世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参考答案]D[06年山西中考]第4题 由于推行开明务实政策,唐初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局面?‎ A.开皇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C[2007年成都中考] 第4题 ‎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B [10年重庆綦江中考]第1题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A [10年重庆中考]第1题 ‎“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汕头中考]第3题 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12-14题。‎ ‎12.“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参考答案]A [10年浙江台州中考]第12题 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龙岩2中考]第3题 ‎“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A [10年四川成都中考]第4题 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参考答案]B [10年四川成都中考]第6题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涂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日照中考]第1题 从电视剧《贞观长歌》中可以看出: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位统治者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 [参考答案]C[2007年泰州中考] 第4题 ‎ 电视剧《贞观长歌》再现了唐朝贞观年间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夭 D、唐玄宗 ‎[参考答案]B[09福州中考]第3题 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D [08重庆中考]第1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史称“贞观之治”,下列与之相关的事件是 ‎①魏征直言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玄奘西游 ④任姚崇为相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06年海南中考]第3题 吸取隋亡教训,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B[06年宜昌中考]第4题 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参考答案]A[08佛山中考]第3题 唐朝采取的治理国家的机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参考答案]B [08成都学业]第4题 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东莞中考]第7题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分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参考答案]C [10年浙江杭州中考]第5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011课标删除 武则天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2:武则天的政绩 七下P9 能力要求:识记 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10题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你会见到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称她的统治是 A.贞观之治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4题[12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中考]第4题[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7题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增设殿试和武举 C.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 D.重视地方吏治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莱芜中考]第1题 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 C.完善科举制度 D.修建大运河 ‎[参考答案] C [12年山西中考]第2题 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殿试、武举开始于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C [12年四川南充中考]第4题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A.武则天 B.慈禧太后 C.西太后 D.宋庆龄 ‎[参考答案] A[09耒阳中考]第5题 被现代史学家郭沫若称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C[06年黄石中考]第7题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参考答案] B[09滨州中考]第4题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资冶通鉴》对她的评价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当时“亦竞为之用”的“英贤”有 A.房玄龄、杜如晦 B.姚崇、宋璟 C.卫青、霍去病 D.宋濂、郑和 ‎[参考答案] B[09黄冈中考]第15题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中,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引发了时人和后人更多的关注和争议。下列这些评论中,最准确的是 A.严刑酷法,实行残暴统治 B.颇有作为,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C.奢侈腐化,心狠手毒 D.选贤任能,政治清明,创“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B[2007年黄冈中考] 第4题 ‎7年级 下册 第3课 “开元盛世”‎ ‎●考点1:“开元盛世” 七下P12—15 能力要求:识记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 ‎ ‎ A.司母戊鼎 B.“汉并天下”瓦当 C.筒车 D.《清明上河图》(局部)‎ ‎[参考答案] C [12年四川绵阳中考]第2题 中国是世界陶瓷大国。唐朝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工艺珍品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2年海南中考]第3题 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丰则基础强,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则在科技创新。2012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力度。唐朝时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8题 小华同学对右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思考正确的是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是唐朝时出现 B.都江堰是防洪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 ‎[参考答案] C [11年陕西西安中考]第14题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 ‎ ‎ ‎ A.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6题 右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A. 秦朝 ‎ B. 汉朝 C. 唐朝 ‎ D. 宋朝 ‎[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常州中考]第16题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济宁中考]第3题 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可用于排涝 D.提高了耕作技术 ‎[参考答案] A [12年浙江富阳中考]第5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的“开元”指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前期的年号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2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邵阳中考]第2题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 D [12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4题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泰安中考]第5题 ‎“开元盛世”是我国唐朝的盛世之一,当时,社会此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达到鼎盛阶段。开元年间的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潮州中考]第2题 中国古代帝王除有姓名之外,还有庙号、谥号和年号。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名号;谥号是帝王死后,朝廷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的名号。请你判断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A.太祖 B. 开元 C. 高宗 D.文帝 ‎[参考答案] B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1题 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C[2007年龙岩中考] 第2题 ‎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史称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参考答案]D[08宜昌毕业]第4题 唐朝一位皇帝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这位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D[06年湘潭中考]第5题 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参考答案] B[09兰州中考]第2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的“开元”指唐朝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武则天 ‎[参考答案] B[09成都中考]第4题 杜甫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一景象产生于谁统治时期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D[09泰安中考]第3题 杜甫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诗句反映了唐朝的 A.经济繁荣 B.政治清明 C.对外开放 D.文化昌盛 ‎[参考答案]A[2007年宜昌中考] 第5题 杜甫的诗句“忆昔与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描述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A.唐玄宗 B.唐太宗 C.隋文帝 D.武则天 ‎[参考答案]A[2007年成都中考] 第3题 ‎ 唐朝户数从贞观末年的300万户到开元末年增加到841万户,这是:‎ A.贞观之治的成效 B.农业发展的结果 C.开元盛世的成效 D.任用贤能的结果 ‎[参考答案]C [08成都学业]第5题 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东莞中考]第8题 ‎“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潍坊中考]第4题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7题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汕头中考]第4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都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2007年芜湖中考] 第3题 ‎ ‎○‎ 右图所示农具是唐朝时发明的,它属于 A.纺织工具 B.灌溉工具 C.交通工具 D.耕作工具 ‎[参考答案] B[09金华中考]第12题 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6题 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 ‎ ‎ A. B. C. D.‎ ‎[参考答案]D [10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2题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龙岩中考]第2题 唐朝出现的下列社会现象,其中与大运河关系最密切的一项是 A.南北商船云集洛阳 B.少数民族聚长安 C.农民用曲辕犁耕作 D.文成公主入藏 ‎[参考答案]A[06年连云港中考]第3题 ‎“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上述史料介绍的农用工具最早出现于 A.西汉 B.东汉 C.隋朝 D.唐朝 ‎[参考答案]D[06年黄石中考]第6题 ‎7年级 下册 第4课 科举制度的创立 ‎●考点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七下P17—19 能力要求:识记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会徽取名为“长安花”(见右图),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源自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德州中考]第11题 右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 ‎[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盐城中考]第5题 观察“举子看榜”图。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 ‎[参考答案]B[06年潍坊中考]第4题 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北黄石中考]第12题 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北随州中考]第8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常德中考]第3题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2题 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的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 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禅让制度 D.科举制度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0题 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 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重庆中考]第2题 ‎“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A [12年海南中考]第2题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韶关中考]第4题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5题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9题 穿越时空,回到了隋朝,你可能看到 ‎①家住余杭的孙某坐船来到洛阳 ②寒门书生王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③农民使用曲辕犁耕作 ④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婚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菏泽中考]第3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 C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3题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 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汕头中考]第6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B [12年广东汕头中考]第7题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中考]第4题 清代滨州人杜受田,曾任咸丰皇帝老师。其家是“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与他们成为“进士”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滨州中考]第5题 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宋元,衰落于明清。“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孙中山语)。以至于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隋文帝——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B.B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 C.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进士科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 D.武则天——殿试的开始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7题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是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A [11年江苏无锡中考]第5题 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1300 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7题 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A.隋文帝 B.店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3题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梅州中考]第4题 南宋时期,潮州人王大宝参加廷试(殿试),中榜眼(进士第二名),后来成为岭南名宦。殿试制度的创立者是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汕头中考]第4题 ‎“学而优则仕”,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这也是我国古代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以下体现这一原则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日照中考]第2题 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时期 B.隋炀帝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时期 ‎[参考答案] B [11年四川内江中考]第17题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它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统治时期 B.隋炀帝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B [09宜宾中考]第4题 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1300多年初期在选拔人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最早诞生于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 B[09揭阳中考]第17题 我国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宋朝 ‎[参考答案]C[08福州中考]第3题 以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的科举制确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2007年江西沪教版中考] 第4题 ‎ 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列属于隋朝在制度方面革新的是 A.科举制度 B.行省制 C.厂卫制度 D.军机处 ‎[参考答案]A[08玉林中考]第1题 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这一制度正式诞生于 A.唐玄宗时 B.武则天时 C.唐太宗时 D.隋炀帝时 ‎[参考答案]D [08咸宁学业]第2题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 ‎[参考答案]D [08威海学业]第5题 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始于 A.汉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B[2007年日照中考] 第5题 ‎ 历史小话剧《赶考途中》是这样设计的:“时间:××地点:去京城赶考的路上人物:张公子、李公子、书童旁白:张公子,世家大族子弟,带着书童张二,去京城赶考。……”‎ 该剧所反映的这一现象最早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 ‎[参考答案]C[2007年连云区调研] 第3题 ‎ 唐朝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4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一现象,与下列哪项制度的推行直接有关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 D[09连云港中考]第21题 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08临沂中考]第12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推举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08汕头学业]第4题 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辛勤耕作 C.作战立功 D.经商致富 ‎[参考答案]A[2007年湘潭中考] 第6题 高考作为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到2009年已经恢复32年了。那么,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 C[09内江中考]第17题 到2007年高考已经恢复30年了,它是我国高校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你知道唐朝主要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吗?‎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 ‎[参考答案]C[2007年泰州中考] 第5题 ‎ 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商人用交子用扬州购买丝绸 ‎ 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私塾先生教授《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C[09长沙中考]第16题 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参考答案] C[09徐州中考]第17题 徐州市的户部山有条状元街,“状元”一词和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三省六部制 ‎[参考答案]B [08徐州中考]第17题 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 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 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 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 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 ‎[参考答案]B[2007年连云港中考] 第28题 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参考答案]C[06年常德中考]第7题;[2007年常德中考] 第7题 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朝 B.殿试开始于唐太宗 C.明朝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清朝末年科举制度被废除 ‎[参考答案]B[2007年威海中考] 第5题 ‎ 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参考答案]B [10年湖南邵阳中考]第3题 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参考答案]D[2007年汕头中考] 第3题 ‎ ‎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5题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南京中考]第5题 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朝 B.康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A [10年重庆中考]第2题 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十堰中考]第22题 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了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B [10年山西中考]第2题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5题 正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观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是 A.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B.孔子主张“有教无类”‎ C.“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性的罪恶制度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常州中考]第15题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菏泽中考]第3题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4题 ‎“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段材料表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淄博2中考]第12题 ‎7年级 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文成公主入藏 ‎●考点1:文成公主入藏 七下P23—24 能力要求:识记 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 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济宁63制中考]第14题 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 A.吐蕃 B.回纥 C.南诏 D.突厥 ‎[参考答案] A[09娄底中考]第7题 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人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罗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10年四川宜宾中考]第3题 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 ①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 ③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盐城中考]第3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南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 ‎[参考答案] D [12年四川成都中考]第3题 ‎“合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回纥 B.吐蕃 C.南诏 D.靺鞨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0题 史书记载:“……有助收西京功,代宗厚遇之,与中国婚姻,岁送马十万匹,酬以缣帛百馀万匹。”此段材料反映出与唐朝具有友好关系的民族是 A.柔然 B.回纥(回鹘)‎ C.大月氏 D.吐蕃 ‎[参考答案] B [12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2题 结合西藏的历史,回答6~7题:‎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C [11年天津中考]第6题 唐朝时期民族政策开明,各民族与唐朝友好交往。下列选项中,接受唐朝册封并多次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内乱的是 A.匈奴 B.突厥 C.回纥 D.乌孙 ‎[参考答案] C [11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2题 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1题 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 C.“和同为一家” D.“唐风洋溢奈良城”‎ ‎[参考答案] D [11年四川眉山中考]第18题 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请回答唐太宗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 A.金城公主 B.王昭君 C.西施 D.文成公主 ‎[参考答案] D[09揭阳中考]第16题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据你所知,吐蕃就是今天 ▲ 的祖先:‎ A.回族 B.满族 C.藏族 D.汉族 ‎[参考答案]C[06年茂名中考]第4题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什么地方?‎ A.阿尔泰山一带 B.青藏高原 C.松花江流域 D.苍山洱海一带 ‎[参考答案] B[09咸宁中考]第2题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唐玄宗时期 B.唐高祖时期 C.唐太宗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C [08连云港中考]第18题 唐朝时期第一位为汉藏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女性是 A.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金城公主 D.蔡文姬 ‎[参考答案]A[2007年娄底中考] 第5题 ‎ 下列反映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文成公主入藏 D.“金瓶掣签”制度的制定 ‎[参考答案]C[2007年福州中考] 第2题 ‎ 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参考答案]C[09黔东南州]第3题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南诏 B.匈奴与回纥 C.彝族与突厥 D.汉族与吐蕃 ‎ [参考答案]D[2007年湘潭中考] 第7题 ‎ 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参考答案] D[09淮安中考]第15题 ‎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回族 B 藏族 C 维吾尔族 D 蒙古族 ‎[参考答案]B [08重庆毕业]第2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参考答案]B[2007年常德中考] 第8题 ‎ 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面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属于唐朝的有 ‎①修筑长城抵御匈奴②灭东突厥,设都督府③“金瓶掣签”④文成公主人藏⑤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④⑤‎ ‎[参考答案]C[2007年滨州中考] 第19题 ‎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中,最值得称道的是 A.平定分裂叛乱 B.设置统治机构 C.实行和亲政策 D.民族平等团结 ‎[参考答案]D[2007年日照中考] 第7题 ‎ 改变自古以来“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的古代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参考答案] C[09嘉兴中考]第15题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参考答案]B[06年常德中考]第8题 藏族的祖先是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参考答案]A [10年湖南邵阳中考]第4题 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参考答案]B [10年湖北咸宁中考]第10题 ‎“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8题 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的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参考答案]B [10年重庆中考]第3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参考答案]A [10年湖北宜昌中考]第5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 [10年贵州毕节中考]第16题 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参考答案]B [10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2题 ‎○‎ 唐朝时期,马绢贸易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商业繁荣。与唐朝进行马绢贸易的主要是 A.匈奴 B.乌孙 C.突厥 D.回鹘 ‎[参考答案]D [08乌鲁木齐中考]第1题 假如你是一个波斯商人,唐代你可以与下列哪个民族交往 A.满洲 B.吐蕃 C.回族 D.蒙古族 ‎[参考答案]B [08黄石学业]第5题 ‎7年级 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011课标删除 遣唐使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七下P29—31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聊城中考]第5题 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10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人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 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A.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滨州中考]第4题 如果给右图鉴真塑像作文字注解,应该选择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政启开元,请宏贞观 C.西游天竺,求取佛经 D.主动请缨,和亲塞外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4题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 ‎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肇庆中考]第23题 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参考答案]A[08·山东济宁市] 第13题 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A.阿备仲麻吕B.玄奘 C.吉备真备D.鉴真 ‎[参考答案]D [10年重庆綦江中考]第2题 右图(图略)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A.高僧玄奘 B.鉴真和尚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波罗 ‎[参考答案]B[06年濉溪毕业会考]第2题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参考答案]B [10年福建泉州中考]第3题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1题 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烟台中考]第4题 ‎“白龙马,蹄朝西,驼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真是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的佛学大师。他所写的哪一本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A.《大唐西域记》‎ B.《西游记》‎ C.《史记》‎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6题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莱芜中考]第3题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黄石中考]第2题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8题 中外交往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张骞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潍坊中考]第3题 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株洲中考]第3题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记》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5题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A.天竺 B.新罗 C.日本 D.波斯 ‎[参考答案]A [08重庆中考]第2题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参考答案]B[06年黄石中考]第8题 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 ‎[参考答案]B[08盐城中考]第6题 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参考答案]D [10年湖南长沙中考]第2题 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泰州中考]第2题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参考答案]C [10年广东中考]第3题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参考答案]D [10年福建莆田中考]第5题 七年级(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参考答案]A [10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圆仁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扬州中考]第28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2011课标修改表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2:评价唐太宗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①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②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③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④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09宜宾中考]第3题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参考答案]B[2007年宜宾中考] 第12题 ‎ 下列属于唐太宗主要活动的有 ‎①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颁布推恩令 ③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④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参考答案]D[2007年台州中考] 第6题 ‎7年级 下册 第7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考点1:赵州桥 七下P33 能力要求:识记 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常德中考]第2题 ‎2012年2月14日‎,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古以来我国在建筑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右图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是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5题 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参考答案] D[09南京中考]第5题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 D[09常德中考]第4题 一座古代石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这座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是隋朝的 A、赵州桥 B、玉带桥 C、宝带桥 D、泸定桥 ‎[参考答案]A[2007年恩施中考] 第2题 ‎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李春——赵州桥 C.贾思勰——《齐民要术》 D.祖冲之——造纸术 ‎[参考答案]D[2007年韶关中考] 第2题 ‎ 从通行的便利性看,隋朝赵州桥在造桥技术上的创新设计采用 A.单孔石拱 B.平拱 C.多索斜拉 D.多孔曲拱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佛山中考]第2题 ‎●考点2:雕版印刷术 七下P34 能力要求:识记 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何时印制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A [12年贵州毕节中考]第15题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 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 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恩施中考]第15题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 B.《古兰经》 C.《圣经》 D.《易经》‎ ‎7[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2题 ‎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而在唐朝,最先进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属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期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参考答案]B[06年宜宾中考]第2题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昇”。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参考答案]B[2007年资阳中考] 第15题 ‎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现在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西汉时印制的日历 B.三国时印制的图画 C.隋朝时印刷的字贴 D.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 ‎[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12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唐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②唐朝时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③唐都洛阳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④‎ 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联系⑤玄奘西行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2007年济宁中考] 第14题 ‎ ‎●考点3: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七下P35—36 能力要求:识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时代,被人们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房玄龄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莱芜中考]第2题 唐代赵牧的诗歌《对酒》中有“手挼(挼:抚摸胡须的意思)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的句子,你知道句中的“花甲”是 A.五十岁 B.六十岁 C.七十岁 D.八十岁 ‎[参考答案] B [12年广西桂林中考]第1题 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株洲中考]第4题 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泰州中考]第33题 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佳句最能体现唐代文学特色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B.“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菏泽中考]第5题 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朝 B.唐朝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B [08襄樊中考]第12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请你说说唐朝馈赠给我们今天最大的礼物是 A.诗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 D.筒车 ‎[参考答案]A[2007年桂林中考] 第1题 ‎ 你认为下列人物中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 A.李白 B.苏轼 C.曹雪芹 D.吴承恩 ‎[参考答案]A[08岳阳学业]第9题 每年的4——5月份,扬州都要举办“烟花三月扬州国际经贸旅游节”,该旅游节的宣传语“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 A.杜牧 B.李白 C.杜甫 D.张若虔 ‎[参考答案]B [08扬州中考]第25题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是诗人辈出,其中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参考答案]A [08重庆毕业]第5题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陶渊明 ‎[参考答案]C[2007年黄石中考] 第6题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是我国的大教育家,他主张“因材施教”‎ B.张骞在丝绸之路上用司南辨识方向 C.毕生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李白被后世尊为“诗圣”‎ ‎[参考答案]D[2007年河南中考] 第1题 ‎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参考答案]C [10年重庆中考]第5题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的是 A.诗歌 B.散文 C.史学 D.戏曲 ‎[参考答案]A [10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4题 光耀千古的唐朝文化,最为光彩夺目的是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襄樊中考]第13题 唐朝诗歌繁盛,诗人众多。下列哪一位诗人赞美成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薛涛 ‎[参考答案]A [10年四川成都中考]第5题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呈现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诗词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杜甫 D.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参考答案]B [10年海南中考]第27题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不知今宵是何时的云烟,也不知今夕是何夕的睡莲,只愿能够化作唐宋诗篇”,那么在“唐宋诗篇”中被称为“诗仙”的唐朝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自居易 D.苏轼 ‎[参考答案]A [10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7题 ‎○‎ 下列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老子——《道德经》 B.李春——赵州桥 C.唐玄宗——开元盛世 D.孙思邈——《唐本草》‎ ‎[参考答案]D[06年玉溪中考]第3题 ‎7年级 下册 第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011课标删除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 七下P38 能力要求:识记 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柳公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09宜宾中考]第5题 ‎●考点:阎立本、吴道子的绘画 七下P39—40 能力要求:识记 被后世称为“画圣”的唐朝著名画家是 ‎ A.颜真卿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关汉卿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泰安中考]第6题 在学习完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相关内容后,某历史兴趣小组设置了以下课外拓展主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都江堰的修筑者李冰 B.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李春 C.孔子与“仁”的思想 D.“画圣”阎立本与写意画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潍坊中考]第4题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 D.张旭、顾恺之、杜甫 ‎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郴州中考]第4题 ‎●考点:敦煌莫高窟 七下P40 能力要求:识记 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那里的大部分洞窟开凿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参考答案]B[2007年宜宾中考] 第3题 ‎ 小华准备暑假到甘肃旅游,他在甘肃可能看到的名胜古迹是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莫高窟 D.龙门石窟 ‎[参考答案]C[2007年岳阳中考] 第8题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参考答案]C[08资阳中考]第16题 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繁荣与开放 C.由分裂走向统一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梅州中考]第4题 ‎7年级 下册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011课标修改表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和南宋偏安。‎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 ‎●考点1: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七下P50—53 能力要求:识记 右图是一幅我国古代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形势图。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下列哪一民族建立的?‎ A.鲜卑族 B.女真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东营中考]第5题 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地图内容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 A.西汉推进大一统 B.唐朝“和同为一家”‎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聊城中考]第6题 图1—图4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 ‎ ‎[参考答案] A [12年福建泉州中考]第6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3题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②③①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 C [11年四川眉山中考]第19题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1题 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C [10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1题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参考答案] C[09娄底中考]第5题 参考下图指出,这一时期统治滨州一带的政权是 A.北宋 B.西夏 C.金 D.南宋 ‎[参考答案] C[09滨州中考]第5题 ‎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参考答案]C [10年广西贵港中考]第4题 右图人物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A.文天祥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岳飞 ‎[参考答案] D [1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5题[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1题[12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中考]第5题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①北魏鲜卑族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② 马球游戏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③玄奘前往天竺求取佛经精义 ④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统治汉人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国家统一 D.文化交融 ‎[参考答案] D [12年浙江衢州中考]第7题 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渐融合是促进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以下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北魏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加快北方民族的融合 ②唐太宗完善了科举制,为社会发展选拔更多人才 ③契丹政权吸收中原先进农耕文明,减轻人民负担 ④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浙江温州中考]第16题 宋太祖和宋太宗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A.北方 B.全国 C.西南和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和南方 ‎[参考答案] D [12年广西贵港中考]第4题 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现,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用了汉族的营造法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现最有助于我们研究以下选项中的 A.礼乐文明的确立 B.科举制度的沿革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农牧文化的交融 ‎[参考答案] D [12年浙江绍兴中考]第9题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 .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 B [11年海南中考]第26题 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5题 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郴州中考]第5题 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莱芜中考]第4题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①契丹②女真③突厥④吐蕃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08黄石学业]第7题 民族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与南宋对峙的女真族政权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参考答案]C [08宜昌毕业]第5题 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A.党项族 B.契丹族 C. 蒙古族 D.回纥族 ‎[参考答案]A [08山东中考]第3题 辽宋夏金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其中位于北方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蒙古 ‎[参考答案]C[2007年宜昌中考] 第6题 ‎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A.契丹族 B.女真族 C.党项族 D.蒙古族 ‎[参考答案]D[2007年沈阳中考] 第2题 ‎ 一本书记载了文成公主入藏、元昊建立西夏、张骞通西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史实。这些史实所处的历史阶段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夏商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秦汉时期 明清时期 B.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C.宋元时期 隋唐时期 夏商周时期 明清时期 D.秦汉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元时期 ‎[参考答案]D[2007年山西中考] 第14题 下列各政权,曾经与南宋并立的是: ①北宋 ②辽 ③金 ④西夏 ⑤元朝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C[06年濉溪毕业会考]第3题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莱芜中考]第5题 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西夏 B.金 C.辽 D.元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宜昌中考]第6题 ‎7年级 下册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01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 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1: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下P56 能力要求:识记 右图所示的农具发明于 A.秦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B [12年广西贵港中考]第5题 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 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梅州中考]第3题 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 ‎ 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 北宋“交子” 《清明上河图》局部 南宋海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滨州中考]第3题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方仍然是全国经济的重心 B.政府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立了宣政院管理海外贸易 C.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D.南宋的都城东京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都市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恩施中考]第14题 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唐太宗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 D.乾隆帝隆重招待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随州中考]第11题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咸宁中考]第15题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大运河贯通 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1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其中不正确的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 ‎[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5题 ‎“朝廷……实仰东南财富”;“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盐城中考]第4题 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12题 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开通 B.生产工具改进 C.市民阶层壮大 D.南方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潍坊中考]第3题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参考答案] D [12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5题 花花绿绿的钞票在不同人的眼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含义。假如你是一位收藏家,你要收藏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应该是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欧元 ‎[参考答案] A [12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第5题 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参考答案] C [11年辽宁沈阳中考]第2题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两宋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南株洲中考]第4题 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平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参考答案] A [11年山西中考]第3题 ‎2011年4月,古沉船“南海一号”完成第二次试发掘,它对研究宋朝海外贸易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 C.行省 D.宣政院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泰州中考]第3题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 ‎[参考答案] B [11年天津中考]第3题 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 ②秦半两钱 ③五铢钱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南京中考]第7题 宋朝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巨大发展,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 B.南方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南方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D.宋朝时期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6题 ‎●考点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七下P56—59 能力要求:识记 ‎“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右图)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菏泽中考]第4题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图2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 B [11年四川成都中考]第6题 下列货币出现的时期中,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是 ‎[参考答案] D[09泰安中考]第4题 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B[2007年海南中考] 第24题 ‎ 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 交子 会子 美元 英镑 A B C D ‎[参考答案] A [10年江苏泰中考]第3题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朝时期 C.唐朝时期 D.南宋时期 ‎[参考答案] D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4题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汉朝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 C [12年福建福州中考]第4题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在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不确的是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广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9题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中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①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②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③“苏湖熟,天下足”‎ ‎④“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12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4题 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黄冈中考]第10题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西晋 B.唐朝 C.北宋 ‎ D.南宋 ‎[参考答案] D [12年福建龙岩中考]第1题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自唐朝中后期开始,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5题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苏州中考]第3题 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军事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并不先进 D.军事强大但经济并不发达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常德中考]第3题 在唐朝之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出现这一格局的原因主要在于黄河流域 A.开发较早,农耕发达 B.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C.建都较多,地位重要 D.人口密集,劳力充足 ‎[参考答案]A[06年常德中考]第6题; ‎ 下列农作物在中国开始种植的先后顺序是 ‎①水稻②占城稻③葡萄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参考答案]D[2007年常德中考] 第2题 ‎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参考答案] C[09安徽中考2]第3题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08孝感学业]第9题 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可能出现在 A.西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南宋时期 D.隋朝时期 ‎[参考答案]C[2007年连云港中考] 第19题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了 A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B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D珠江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参考答案]A[2007年岳阳中考] 第5题 ‎ 下列关于宋代经济中心南移的表现,叙述正确的是 A.北京的海外贸易发达B.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苏湖熟,天下足”D.景德镇的纺织品精美绝伦 ‎[参考答案]C[06年福州毕业会考]第6题 对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最准确的理解是 A.苏州、湖州地区气候宜人 B.苏州、湖州地区商业繁荣 C.苏州、湖州地区成为国家的重要粮仓 D.苏州、湖州地区物产丰富 ‎[参考答案]C[06年宜昌中考]第5题 中国历代王朝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完整的农学著作 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参考答案]B[2007年济宁中考] 第20题 ‎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参考答案]D [08扬州中考]第5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A.会子 B.关子 C.交子 D.人民币 ‎[参考答案]C[08恩施学业]第3题 当你去购买商品的时候,你一定会体会到人民币(纸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 交子 ‎[参考答案]D[2007年桂林中考] 第2题 ‎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参考答案]C[06年泰州中考]第4题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参考答案]B[2007年湘潭中考] 第8题 ‎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参考答案]D[06年宿迁中考]第17题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魏晋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C[06年青海课改]第2题 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参考答案]D [10年安徽芜湖中考]第1题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A.东晋 B.隋朝 C.南宋 D.明朝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福州中考]第3题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62.9%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煤的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⑤扬州、临安、广州、成都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10年广东佛山中考]第3题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 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9题 宋代重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梯田的大量修建 B.蔬菜的广泛种植 C.茶叶的生产地区扩大 D.粮食作物的种类更加丰富 ‎[参考答案]A [10年重庆中考]第7题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B.汉朝时,我国就有了纸币——交子 C.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D.我国古代统治者大多强调以农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参考答案]B [10年湖南邵阳中考]第5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参考答案]B [10年福建三明中考]第4题 我国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10年山东泰安中考]第6题 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最终完成于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7题 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唐 B.南宋 C.元朝 D.明清 ‎[参考答案]B [10年山东日照中考]第2题 ‎7年级 下册 第11课 气象万千的宋代社会风貌 ‎●考点1:宋代的衣食住行 七下P61—63 能力要求:识记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①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②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 ‎③饮茶之风盛行 ‎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A [12年海南中考]第4题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游夜市,喝冷饮 B.坐牛车,住邸店 C.逛“瓦子”,吃甘薯 D.挂年画,贴“桃符”‎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莱芜中考]第3题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佛山中考]第4题 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在崇文抑武的国策背景下,有较高社会地位的是 ‎ A.伎(艺)人 B.军人 C.商人 D.士人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4题 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 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 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 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 ‎[参考答案] B[09黄石中考]第5题 ‎ ‎●考点2: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 七下P63—64 能力要求:识记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红楼梦》‎ D.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5题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完成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0题 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厅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 B.瓦子 C.市舶司 D.会子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第3题 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烟台中考]第4题 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一朝代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参考答案]D [08南京中考]第5题 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①会子②蕃坊③瓦舍④岁币⑤互市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D[2007年临沂中考] 第12题 关于“瓦舍”(也称“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参考答案]D[2007年济宁中考] 第16题 ‎ 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农民用曲辕犁耕地 ‎ B.家中摆着唐三彩 C.长安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 ‎ D.长安城内有许多“瓦子”,十分热闹 ‎[参考答案]D[2007年威海中考] 第7题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参考答案] D[09临沂中考]第12题 ‎“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元宵节 ‎[参考答案]C [08咸宁学业]第3题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科技发展的高峰期,下列表述与南宋时期南方商业繁荣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A.京城的主要街道店铺林立 B.京城的主要街道买卖昼夜不绝 C.纸币与铜钱并行 D.广州的人口多达百万 ‎[参考答案] D[09汕头中考]第5题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东营中考]第4题 北宋统治者衣饰由开国初期的简约朴素,转变为后来的精美华丽。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B.奢侈之风的盛行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大众审美观的变化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汕头中考]第5题 假如你能够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A.到赵州桥上散步 B.阅读《金刚经》‎ C.看阎立本作画 D.到东京城内的“勾栏”看演出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6题 如果你生活在宋代,可能有的经历是 ‎①用交子在夜市上买东西②夏季能喝到冷饮③在瓦子里看杂技④能吃到香喷喷的玉米⑤闲时看小说《红楼梦》‎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10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4题 穿越时空遂道,如果你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不可能着到的现象是 A.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B.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 C.市场上流通着铜钱和纸币 D.外国使团乘坐郑和船队来临安 ‎[参考答案]D [10年湖南永州中考]第7题 ‎○‎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参考答案] B[09淮安中考]第16题 ‎7年级 下册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七下P66 能力要求:识记 A B C D 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9题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岳阳中考]第3题 被毛泽东主席誉为 “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 A.统一了蒙古 B.建立了元朝 C.灭亡了南宋 D.创立了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东营中考]第7题 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聊城中考]第7题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中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 ‎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⑤‎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5题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参考答案] B[09襄樊中考]第14题 成吉恩汗的主要功绩是 A、统一六国 B、建立唐朝 C、统一蒙古 D、建立明朝 ‎[参考答案]C[09福州中考]第4题 下列属于成吉思汗历史功绩的是 A.建立蒙古政权 B.建立南宋政权 C.建立西夏 D.建立元朝政权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6题 ‎●考点:忽必烈建立元朝 七下P67 能力要求:识记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右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A.西周 B.秦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4题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 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4题 从右侧地图可以看出,当时管辖盐城市所在地区的行省是 A.行中书省 B.江浙行省 C.河南江北行省 D.江西行省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盐城中考]第5题 阅读《元朝疆域图》,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江浙行省管辖范围与今天省大致相当 B.通过设置行省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南海诸岛及台湾地区均在元朝版图之内 D.辽阔的疆域造成元朝出现地方割据局面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扬州中考]第7题 与右图相关的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2007年济宁中考] 第18题 ‎ 小张同学在学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后,将我国历朝首创的政治制度进行整理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序号 ‎①‎ ‎②‎ ‎③‎ ‎④‎ 朝代 东周 秦朝 唐朝 元朝 首创的制度 县制 分封制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12年浙江衢州中考]第5题 据史料记载,1279年,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观测”,共设立了27个观测点,其中南海观测点设在黄岩岛。当时给郭守敬下旨的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朱元璋 D.康熙皇帝 ‎[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盐城中考]第6题 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济宁中考]第6题 下列朝代及其建立者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秦朝—嬴政 B.西晋—司马懿 C.蜀国—孙权 D.元朝—铁木真 ‎[参考答案] A [12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6题 ‎“自封建(注:即分封)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材料中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D [12年浙江湖州中考]第13题 宋元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下列史实能反映这一时代景象的是 ‎①鉴真六次东渡,传播佛教文化②辽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 ‎③创立科举制度,重视人才选拔④黄道婆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2年浙江丽水中考]第8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尧舜时期的禅让制 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省制 ‎[参考答案] D [12年甘肃白银中考]第1题 下列都是结束分裂完成国家统一的朝代,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隋朝元朝西晋秦朝 B.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C.西晋秦朝隋朝元朝 D.秦朝西晋隋朝元朝 ‎[参考答案] B [12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4题 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在元代的有 ‎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 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 ④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D [12年浙江杭州中考]第20题 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①三省六部制②行省制③郡县制”按产生先后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②①③‎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邵阳中考]第3题 下列属于忽必烈业绩的是 A.定都和林,灭亡南宋 B.建立蒙古政权 C.正式定国号为元,迁都大都 D.创制蒙古文字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济宁63制中考]第15题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古代史上实现国家统一的几个王朝的历史不能进行类比的是 A.秦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参考答案] C [11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5题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烟台中考]第5题 下列关于我国结束分裂割据,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的排序,正确的一组为 A.隋-西晋-秦-元 B.西晋-隋-元-秦 C.秦-隋-西晋-元 D.秦-西晋-隋-元 ‎[参考答案]D[08盐城中考]第7题 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 ‎ ①秦朝 ②隋朝 ③唐朝 ④元朝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08台州学业]第10题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回答10、11题。‎ 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统一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2007年金华中考] 第10题 ‎ 下列各项不属于秦、隋、元三个朝代相似之处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统一 B.都开凿过运河 C.都创设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行政机构 D.都是短命王朝 ‎[参考答案]D[06年山东中考]第2题 下列出现的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 A.秦 B.唐 C.元 D.明 ‎[参考答案]C[06年山西中考]第5题 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曲蒙古族歌谣《吉祥三宝》优美动听。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06年海南中考]第5题 元朝的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参考答案]B[06年长沙中考]第3题 我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辽朝 B.西夏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2007年乌兰察布中考] 第18题 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是 A.西周的分封制 B.秦朝的郡县制 C.隋朝的科举制 D.元朝的行省制 ‎[参考答案]D [08盐城中考]第8题 ‎2009年4月1日‎,中法外交部同时发表《中法新闻公报》,法方承诺拒绝支持任何形式的“西藏独立”,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C[09东营中考]第4题 ‎2008年3月14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历史上西藏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参考答案]D[08恩施学业]第2题 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是在 A.唐代 B.元朝 C.清朝 D.新中国成立后 ‎[参考答案]B [08黄石学业]第8题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主要朝代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①夏→商②秦→汉③元→宋④隋→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10年浙江湖州中考]第17题 ‎2010年4月20日‎,在“情系玉树大爱无疆”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上,汉藏两族著名歌手同台演唱:“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0题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内阁制 D.行省制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1题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泰州中考]第4题 ‎“蓝蓝的天空,清淌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参考答案]B [10年湖南衡阳中考]第5题 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黄石中考]第4题 元朝以前,就有许多汾州人、并州人迁至今新疆地区,与蒙古族、维吾尔族共同劳动生活。这说明 A.北方战乱导致山西人迁往边疆 B.蒙古族、维吾尔族人民非常友善 C.元朝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联系紧密 D.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共同开发了边疆 ‎[参考答案]D [10年山西中考]第3题 在某朝代的疆域示意图中,我们宿迁地区位于“河南江北行省”。这一朝代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1题 元朝规定以“户口增”“田野辟”等作为衡量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忽必烈诏令司农司编写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桑辑要》 D.《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莆田中考]第6题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 [10年湖北宜昌中考]第7题 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参考答案]B [10年湖南湘潭中考]第4题 在内蒙古地区有以马可•波罗名字命名的店铺。请问马可•波罗最早在何时来到我国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10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6题 元朝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行中书省 ‎[参考答案]D [10年广西贵港中考]第5题 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参考答案]D [10年湖南娄底中考]第5题 ‎●●●考点:元朝的民族融合 七下P69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参考答案] B [12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5题 元朝时形成了“回回遍天下”的局面。据考证,湖南桃源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先人就是元明时期迁徙到内地的畏兀儿(维吾尔)族。这反映了元朝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 B.行省制度的实行 C.湖南影响力增强 D.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6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不断融合的历史。回答5-6题:‎ 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在元朝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 A.藏族 B.壮族 C.回族 D.苗族 ‎[参考答案] C [12年天津中考]第6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你知道这一制度是 A.行省制 B.科举制 C. 郡县制 D.厂卫制 ‎[参考答案] A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4题 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参考答案] C [11年青海中考]第1题 在某一朝代的疆域中,我们南平地区属于“江浙行省”。这一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参考答案] D [11年福建南平中考]第5题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建立了为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基础的 A.郡县制度 B.均田制度 C.科举制度 D.行省制度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6题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当时在东北地区设置 ‎ A.北庭都护府 B.宣政院 C.辽阳行省 D.吉林将军 ‎[参考答案] C [11年陕西中考]第14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元朝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北十堰中考]第21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族中,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泰安中考]第8题 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是 A.维吾尔族 B.朝鲜族 C.回族 D.色目族 ‎[参考答案] C[09耒阳中考]第8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参考答案]B [08内江中考]第17题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做出了重要贡献。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最早生活在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B[2007年湘潭中考] 第9题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株洲中考]第5题 ‎7年级 下册 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考点:活字印刷术 七下P72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活字印刷术的场景,这一场景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A.沈括 B.李春 C.蔡伦 D.毕昇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梅州中考]第4题 繁体“戰”字,在印制书籍时烧成“”,中国发明这一技术和欧洲出现类似技术分别在 A.西晋 公元4世纪 B.北宋 公元15世纪 C.南宋 公元15世纪 D.明朝 公元16世纪 ‎[参考答案] B [11年陕西中考]第13题 与右图相关的信息是 A.唐朝毕昇雕版印刷术 B.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 c.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D.唐朝张仲景发明火药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清远中考]第1题 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 ‎[参考答案]C[08重庆中考]第4题 王选被誉为“当代毕升”。北宋毕升发明了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北襄阳中考]第13题 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其中北宋毕升发明的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3题 有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怀化中考]第5题 注重发明和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北宋中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是 A.张仲景 B.祖冲之 C.贾思勰 D.毕升 ‎[参考答案]D[06年重庆中考]第4题 西方学者谢和耐说:“直至1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古代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 C[09南京中考]第6题 ‎“大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2题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A.北宋城市商业的繁荣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瓦子”“瓦舍”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徐州中考]第2题 下列四大发明中,由北宋毕升发明的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D [10年福建龙岩2中考]第4题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 七下P73—74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历史文物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列文物对我们了解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有帮助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甲骨文 C.唐三彩 D.持罗盘陶俑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3题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曾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观察左图,该项发明的名称是 A.罗盘针 B.司南 C.指南针 D.突火枪 ‎[参考答案]B[2007年黄石中考] 第7题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诗集 B.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北宋时期,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南来时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北黄石中考]第13题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时人们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在元朝的大都到处可见回族商人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常德中考]第5题 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遥遥领先于世界,下列科技成就不属于宋元时期的是 A.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C.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D.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参考答案] A [12年甘肃白银中考]第2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省衡阳中考]第3题 在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对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的一项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参考答案] B [12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6题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中考]第5题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史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汉朝时,人们过节放鞭炮 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 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 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南常德中考]第5题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4题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对于古人在哪一方面的活动有着重大的意义?‎ A.天文观测 B.地理测量 C.天气预测 D.航海探索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肇庆中考]第25题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用于航海 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1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8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影响巨大,其中促进了世界航海业发展的发明是 A.印刷术 B.指南针 C.火药 D.造纸术 ‎[参考答案] B [11年四川泸州中考]第12题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 D [11年天津中考]第5题 下列关于四大发明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纸被耒阳人蔡伦发明于东汉年间 B.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是指南针的雏形 C.雕版印刷术成形于活字印刷术之后 D.火药运用于军事,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起了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C[09耒阳中考]第9题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是①地动仪 ②印刷术 ③造纸术 ④火药 ⑤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C[09泰安中考]第5题 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火药 ④指南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06年宿迁中考]第18题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印刷术 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C[09恩施中考]第3题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高峰。这一时期的成就有 ‎①发明造纸术 ②制成指南针 ③推广棉纺技术 ④始用铁农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09嘉兴中考]第16题 一位生活在唐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购买精美的唐三彩 B.经常听到人们吟诵李白的诗 C.乘装有指南针的外国商船去南洋 D.到都城长安旅游 ‎[参考答案]C[08泉州丰泽学业]第3题 中国古代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罗盘针 B.竹木简 C.地动仪 D.突火枪 ‎[参考答案][08泰安中考]第4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同学们看到了色彩缤纷的烟花,你知道制造烟花的主要原料——火药用于军事和有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吗? A.西汉 B.唐代 C.宋代 D.明朝 ‎[参考答案] B[09娄底中考]第6题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 ‎[参考答案]C [08玉林中考]第2题 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加快传播速度,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除纸之外,还包括 ‎①火药②印刷术③指南针④蒸汽机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2007年绍兴中考] 第7题 ‎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航海事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参考答案]B[2007年岳阳中考] 第7题 ‎ 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带给世界的最大的贡献。其中对世界文化的传播有重要影响的是 A.造纸术、指南针 B.火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 D.印刷术、火药 ‎[2007年南阳宛城区中考] 第2题 [参考答案]C 小赵从历史辨析栏目中下载了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一句 A.春秋时,有人在野外行走,带着司南辨识方向 B.秦朝时,有人在纸上书写一种小篆字体 C.西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伤寒杂病论》‎ D.唐朝时,有人使用火药武器同阿拉伯人交战 ‎[参考答案]D[06年庐江毕业检测]第5题 在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远洋航船上,必须携带中国四大发明中的 A.纸张 B.活字版 C.火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D[06年河南中考2]第3题 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代的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 B.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C.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是辅助作用 D.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参考答案]C[06年沈阳课改]第1题 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参考答案]A [10年福建福州中考]第4题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古代中国为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提供重要条件的发明是 A.指南针 B.火药 C.造纸术 D.活字印刷术 ‎[参考答案]A [10年广东中考]第4题 ‎《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参考答案]C [10年广东佛山中考]第4题 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他说的“这三种东西”不包括 A.“麻沸散”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苏州中考]第3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8题 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期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指南针和造纸术 C.指南针和火药 D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参考答案]D [10年湖北襄樊中考]第12题 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列发明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参考答案]B [10年山东淄博2中考]第11题 ‎○‎ 假如有一天你去参观刚刚出水的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文物展览,你一定不会看到 A.吴国的青瓷羊 B.唐朝邢窑白瓷 C.宋朝冰裂纹瓷器 D.明朝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 ‎[参考答案]D[2008·安徽芜湖] 第3题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在科技方面的重大成就是 A.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B.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C.发明活字印刷术、广泛使用指南针和火药 D.沈括编著《梦溪笔谈》,郭守敬编成《授时历》‎ ‎[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13题 ‎7年级 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司马迁和《史记》;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2001课标内容标准 说出《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2011课标删除 ‎《资治通鉴》‎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四大发明”→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 ‎●考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七下P77 能力要求:识记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B卷]第6题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按年、月、日编排史实,记述历史。下列属于这种体裁的史学著作是 A.《史记》‎ B.《离骚》‎ C.《资治通鉴》‎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黄冈中考]第11题 人们誉称的“史学两司马”是指史学家司马迁和司马光,他们分别写下了不朽的史学巨著。其中司马光所著的是 A.《史记》‎ B.《论语》‎ C.《资治通鉴》‎ D.《道德经》‎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烟台中考]第5题 读史可使人明智。有一部史书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最卓越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它是 A.《资治通鉴》‎ B.《史记》‎ C.《春秋》‎ D.《尚书》‎ ‎[参考答案] A [12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6题[12年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中考]第6题[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4题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成就斐然,以下著作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A.《史记》——司马迁 B.《齐民要术》——贾思勰 C.《资治通鉴》——郦道元 D.《天工开物》——宋应星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淄博中考]第2题 下列关于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 最早的定向工具出现在战国时期 ‎②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 ‎ ‎③《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④元曲是杂剧与散曲的合称,是宋代文学创作的主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12年广西贵港中考]第6题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璀璨。下列著作属于相同类别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天工开物》‎ B.《史记》与《资治通鉴》‎ C.《九章算术》与《本草纲目》‎ D.《水经注》与《金刚经》‎ ‎[参考答案] B [12年广东中考]第6题[12年广东韶关中考]第6题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 多年的历史,这部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汉书》‎ D.《宋史》‎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南株洲中考]第5题 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 C.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泰州中考]第34题 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志》 D.《汉书》‎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2题 被宋神宗认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史书是 A.《水经注》 B.《三国演义》 C.《史记》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4题 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也是我国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A.《春秋》 B.《汉书》 C.《史记》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 D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3题 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金刚经》 D.《窦娥冤》‎ ‎[参考答案] B[09恩施中考]第4题 在《资治通鉴》中你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 A.三国鼎立 B.楚汉之争 C.唐代的开元盛世 D.明代的戚继光抗倭 ‎[参考答案]D[06年海南中考]第4题 ‎2009年,青年历史学者袁腾飞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主讲《两宋风云》。下列有关两宋历史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和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并立 B.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作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湘潭中考]第3题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此书内容包括 ‎①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②战国七雄③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④宋金南北对峙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常州中考]第17题 司马迁和司马光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们生活的朝代分别是 A.西汉、唐朝 B.西汉、北宋 C.秦朝、元朝 D.唐朝、北宋 ‎[参考答案]B [10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3题 ‎《史记》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参考答案]把《史记》改为《资治通鉴》 [10年福建莆田中考]第21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元曲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宋代的社会生活→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 ‎●考点2: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七下P78—79 能力要求:识记 辛弃疾(如右图)是两宋时期“豪放派”词风的重要代表,他的 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下列各项中,属于辛弃疾词作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D.“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3题 王强同学复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时,对其主要成就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一项出现了错误。这一项是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史诗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文学家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参考答案] C [12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7题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突出体现了豪迈奔放的词风。该词的作者是 A,李清照 B.苏轼 C.关汉卿 D.李白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株洲中考]第6题 ‎“东坡老家,快乐眉山”眉山人以苏东坡为豪,下列属于苏东坡作品的是 A.《新乐府》 B.《窦娥冤》‎ C.《蜀道难》 D.《念奴娇·赤壁怀古》‎ ‎[参考答案] D [11年四川眉山中考]第17题 下列相有内容搭配不当的是 A.祖冲之——圆周率 B.造纸术发明——西汉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 D.宋江——《水浒传》‎ ‎[参考答案]C[2007年黄冈中考] 第5题 ‎ 在一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由此,我们可知“他”是 A.杜甫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参考答案]D[2007年连云区调研] 第4题 ‎ 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由此可以看出他俩难以忘怀的是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参考答案] A[09黄冈中考]第16题 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上朝时,见到魂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和太宗皇帝一齐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 D.经常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泰安中考]第5题 ‎○‎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参考答案] A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5题 ‎●考点3:《清明上河图》 七下P80 能力要求:识记 右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也是一幅极具历史价值的现实主义的风俗长卷。它反映了当时哪一城市的社会风貌?‎ A.北京 B.南京 C.西安 D.东京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北随州中考]第9题 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东营中考]第6题 ‎“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穿越时空,来到右图所反映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游夜市,吃冷饮 ‎ B.坐牛车,住邸店 C.挂年画,贴“桃符” ‎ D.逛“瓦子”,看电影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5题 下图这幅画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它反映了哪一城市的繁华景象?‎ A.西汉长安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南宋临安 ‎[参考答案]C[2007年日照中考] 第8题 ‎ 右图是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经 创作的时代及其作者是 A 唐朝——阎立本 B 唐朝——吴道子 C 宋朝——张择端 D 明朝——徐渭 ‎[参考答案]C [08重庆毕业]第6题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反映我国古代商业繁荣和社会生活题材的动漫作品,广受参观者热捧。其原作如右图所示,它产生的朝代是 A.宋朝 B.元朝 ‎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A [10年福建宁德中考]第4题 某同学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 宋代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交子 南宋海船 ‎ 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8题 通过北宋“交子”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了解历史的方法 A.解读文物 B.查阅文献 C.考古发掘 D.实地调查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0题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该屏幕内容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其作品的原作者是 A.顾恺之 B.阎立本 C.吴道子 D.张择端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苏州中考]第3题 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起源于唐朝民间,两宋时期达到顶峰。下列文学家属于宋代杰出词人的是 ‎①苏轼 ②汤显祖 ③辛弃疾 ④屈原 ⑤李清照 ⑥曹雪芹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济宁中考]第4题 根据下列人物归类标准,选出正确的一项是①阎立本 ②吴道子 ③赵孟頫 A.张择端 B.颜真卿 C.关汉卿 D.李白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11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名画《清明上河图》因反映北宋城市生活而被制成多媒体长卷,凝固的历史“动”了起来,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这幅名画(《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我们潍坊人,他是 A.赵明诚 B.郑板桥 C.贾思勰 D.张择端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潍坊中考]第5题 ‎《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泰安中考]第7题 ‎《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参考答案]C [08连云港中考]第29题 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 A. 《史记》——司马迁 B. 《兰亭序》——王羲之 C. 《女史箴图》——顾恺之 D. 《清明上河图》——吴道子 ‎[参考答案]D[08资阳中考]第18题 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等现象,这幅画的作者是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参考答案]C[2007年湘潭中考] 第10题 ‎ 宋代绘画风格多样,风俗画出现并日益增多。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潍坊历史名人 A.阎立本 B.宋徽宗 C. 李公麟 D.张择端 ‎[参考答案] D[09东营中考]第2题 诸城是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故乡。他的旷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体现出来的绘画风格是 A.山水画 B.文人画 C.风俗画 D.花鸟画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3题 下列对宋代历史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文化上并不繁荣 B.科技发达但政治上并不强大 C.军事强大但科技上并不先进 D.政治强大但经济上并不发达 ‎[参考答案]B[06年常德中考]第10题;‎ 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内有一幅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的是北宋画家的《清明上河图》。利用高新技术使画中的景物动起来,再现北宋首都汴京的繁华景象。其作品原作者是 A.赵孟頫 B.吴道子 C.阎立本 D.张择端 ‎[参考答案]D [10年湖北黄冈中考]第8题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是“活”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让画上的人物全部活动起来,熙来攘往,昼现夜隐,12世纪中国多刺的城市画卷被生动演绎出来。请问《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B.顾恺之C.吴道子D.张择端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无锡中考]第4题 上海世博园中国馆这样一幅作品:它以动漫的形式向中外游客展示了我国古代都市的繁华。请你判断这幅作品是:‎ A.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 B.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张择端的《清明上图》 D.敦煌莫高窟的敦煌壁画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岳阳中考]第6题 ‎○‎ 右图是元朝最著名画家的代表作《秋郊饮马图》。该画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 赵孟頫 C.阎立本 D.张择端 ‎[参考答案] B[2008·山东济宁市] 第17题 元朝是我国古代戏剧发展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起。关汉卿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一起,被人们称作“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4题 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茗茗同学立即作出了正确的回答:他是 A.张择端 B.顾恺之 C.颜真卿 D.赵孟頫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5题 ‎7年级 下册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知道明朝的建立。‎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考点1: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七下P88—91 能力要求:识记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搜集了一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建立者的图像。请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李世民 ②嬴政 ③赵匡胤 ④朱元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4题 皇 帝 太 尉 丞 相 郡 守 县 令 御史大夫 右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 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 朝。图中 ‎ 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 A.周 御史大夫 B.秦 丞相 C.汉 丞相 D.唐 太尉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2题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8题 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徐州中考]第1题 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济宁中考]第15题 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字,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大臣昼夜忙于政务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北随州中考]第10题 秦朝“焚书坑儒”、明清“八股取士”都是为了 A.压制知识分子 B.推崇儒家经典 C.完善法律体系 D.加强思想控制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扬州中考]第3题 下列帝王称呼属于庙号的是 A.汉武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明太祖 ‎[参考答案] D [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第3题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莱芜中考]第4题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政务)”。这里“罢丞相”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乾隆帝 ‎[参考答案] A [12年重庆中考]第5题 明朝时期,苏州出现了“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行业是 A.制瓷业 B.造船业 C.纺织业 D.冶铸业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北三市一企中考]第11题 在我国封建社会中丞相被称为“百官之长”,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分别是在 A.秦朝隋朝 B.秦朝唐朝 C.秦朝宋朝 D.秦朝明朝 ‎[参考答案] D [12年青海中考]第2题 体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制度或措施是 ‎①禅让制 ②宗法制 ③郡县制 ④三省六部制 ⑤废丞相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1题 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菏泽中考]第5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唐朝行省制 D.明朝废宰(丞)相 ‎[参考答案] C [12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3题 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 A.废除行中书省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 C [12年广西南宁中考]第22题 明朝统治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创立科举制 C.废除丞相制度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 C [12年江苏泰州中考]第35题 ‎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 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 ④大兴文字狱 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0题 明朝时,以下哪一官职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A.殿阁大学士 B.锦衣卫 ‎ C.布政司 D.都司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日照中考]第2题 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试题类型繁多 C.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参考答案] A [11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6题 明太祖认为,秦始皇置丞相,却很快亡国。为强化皇权。以秦为鉴。明太宗采取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B、废除丞相制,撤销六部 C、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D、废除丞相制,设置东厂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中考]第7题 丞相是古代皇帝的重要辅臣,设置和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和清朝 B.秦朝和明朝 ‎ C.唐朝和明朝 D.秦朝和元朝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21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等于焚书”是说二者都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C.损害了国家的统一 D.引发了文字狱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聊城中考]第8题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文答卷,其实质是为了:‎ A.加强君权 B.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 C.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鼓励考生独立思想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茂名中考]第4题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莱芜中考]第5题 明朝建立是在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C [10年广西贵港中考]第6题 ‎“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日照中考]第3题 下列措施与明成祖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有关的是 A.废除丞相 B.大兴文字狱 C.执行削藩政策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南京中考]第6题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D[09南京中考]第7题 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A.秦始皇、明太祖 B.秦始皇、明成祖 C.秦始皇、隋文帝 D.隋文帝、雍正帝 ‎[参考答案] A [09黔东南州]第4题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我国设立和废除丞相的朝代分别是 A.秦朝和唐朝 B.西汉和唐朝 C.秦朝和明朝 D.西汉和明朝 ‎[2007年湘潭中考] 第12题 [参考答案]C 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5题 丞相是皇帝的重要辅臣,废除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08重庆中考]第3题 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是 ‎①废除丞相②迁都北京③执行削藩政策④设立东厂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007年威海中考] 第8题 [参考答案]D 明朝时期官吏战战兢兢,老百姓提心吊胆,这是以下哪个机构的设置所产生的后果?‎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 C.行省制 D.厂卫特务机构 ‎[参考答案]D[06年湘潭中考]第7题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B卷]第7题 历史影视作品是对历史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 A.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后来又让他负责修筑万里长城 B.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唐朝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设市舶司,鼓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交易 D.明朝时锦衣卫经常向皇帝汇报臣民的一举一动 ‎[参考答案]C[08泰安中考]第3题 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 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 C.东京城内的市民在“瓦子”里娱乐 D.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 ‎[参考答案]D [08威海学业]第7题 下列有关我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A.隋朝时期,科举制创立 B.唐朝时期,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C.宋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 D.明朝科举考生的答卷分成八个部分 ‎[参考答案]C [09德州中考]第4题 下列朝代与建立者的搭配,正确的是 A.西汉——刘邦 B.唐朝——李世民 C.北宋——赵光义 D.明朝——朱棣 ‎[参考答案]A [10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6题 据报道,“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大量的青花瓷和各种铜器、铁器及铜器等被打捞出水,显示了这艘400年前的古沉船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据此可知,这艘沉船所属的朝代应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10年广东深圳中考]第22题 ‎“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湘潭中考]第5题 ‎7年级 下册 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知道戚继光的抗倭斗争。‎ ‎2001课标内容标准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1:郑和下西洋 七下P93—95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图中⑤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这一壮举 A.加强了七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C.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 D.开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 ‎[参考答案] B [12年浙江丽水中考]第5题 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德州中考]第12题 下面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该航行壮举最远到达的地区应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盐城中考]第8题 下图是明朝时某船队在海上航行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潮州中考]第22题 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苏州中考]第4题 下列历史人物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有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参考答案]C [08黄冈中考]第3题 ‎ 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甘英出使大秦 B.张赛通西域 C.戚继光抗击倭寇 D.郑和下西洋 ‎[参考答案]D[2008·山东济宁市] 第19题 ‎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2008·重庆卷2] 第3题 右图航海家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南端 C.好望角 D.澳洲海岸 ‎[参考答案]A[2007年济宁中考] 第21题 下边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1405—1433年 规模 船数 首次多达200多艘 人数 首次27000多人 次数 先后七次 航程 先后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A.吴国船队到夷洲 B.隋炀帝扬州巡游 C.郑和下西洋 D.哥伦布横渡大西洋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6题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航海壮举,各地纷纷开展了相关的纪念活动。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 ‎┃ ┃ A ┃ B ┃ C ┃ D ┃ ┃‎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纪 16世纪 17世纪 18世纪 ‎[参考答案]B[06年宜宾中考]第3题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三明中考]第3题 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有很多使者作出了杰出贡献。回答3-4题:‎ 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是 A.蔡伦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参考答案] D [12年天津中考]第4题 作家当年明月的一部《明朝那些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掀起一股读史热潮,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八股取士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烟台中考]第6题 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英勇抗金,中君爱国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参考答案] C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6题 以下史实或措施中,对中外交流起到促进作用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缔结澶渊之盟 ③郑和下西洋 ④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日照中考]第3题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6题 自负的盛世帝国理所当然地把对外贸易视为朝贡制度的延伸,明朝对外贸易就带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其中典型的例证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佛山中考]第5题 白居易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下列关于他生活场景的描述,最有 可能的是 A.钻研八股文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B.元宵节去瓦舍欣赏各种表演 C.津津有味地吃着朋友送的石榴 D.向郑和了解西洋的风土人情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3题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6题 在学习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要求学生用两句话评论郑和及其远洋活动,同学们积极发言。下面是当时的发言记录:小明——和平使者,扬威异域;小刚——探寻新路,寻找黄金;小 强——友好往来,促进交流;小华——殖民先驱,海盗鼻祖。其中正确的是 A.小强和小华 B.小华和小明 C.小明和小强 D.小明和小刚 ‎[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徐州中考]第16题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弘扬沸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3题 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遗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汕头中考]第5题 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明太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B、郑和航海最远到达地中海西岸 C、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由江苏南京出发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汕头中考]第6题 下列汉、元、明、清时期的史实或措施,对中外交流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创立行省制度 ③和七下西洋 ④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浙江丽水中考]第6题 ‎“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 A.鉴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滨州中考]第4题 ‎600年前,一个航海家率领一支庞大的中国船队先后七次远洋航行,也曾出现在索马里海域,这位航海家是 A.郑和 B.迪亚士 C.张塞 D麦哲伦 ‎[参考答案] A[09金华中考]第2题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 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参考答案] C[09连云港中考]第30题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描绘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对外航海活动?‎ A.甘英出使大秦 B.鉴真东渡日本 C.戚继光抗倭 D.郑和下西洋 ‎[参考答案] D[09成都中考]第5题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这段话中的“我之云帆高张”是指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文天祥抗元斗 D.郑成功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B[2007年成都中考] 第5题 ‎ ‎“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 C [09烟台中考B卷]第5题 ‎“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的对联主要称颂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C[06年连云港中考]第8题 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下列人物的航海活动中较早使用指南针的是 ‎ A.三国时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去夷洲 B.鉴真东渡日本 ‎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参考答案] C[09长沙中考]第17题 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航,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船队都不迷失方向,最后成功到达西洋。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指南针的应用 C.明朝造船技术的先进 D.火药的发明 ‎[参考答案]B[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5题 ‎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①马六甲海峡 ②红海沿岸 ③印度半岛 ④非洲东海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C[08重庆毕业]第3题 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 ‎[参考答案]B [08安徽中考]第2题 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 A.去瓦舍勾栏欣赏各种表演 B.偶尔去吃一碗宋嫂鱼羹 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 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 ‎[参考答案]D[08佛山中考]第4题 海上远航,延伸了人类的足迹,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回答5——6题。‎ ‎5.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参考答案]D[08陕西中考]第5题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和满剌加 D.占城 ‎[参考答案]A[2007年内江中考] 第2题 ‎ ‎600多年前,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先后7下西洋,最远到达 A.南洋 B.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印度 D.美洲 ‎[参考答案]B[2007年娄底中考] 第18题 某导演想拍一部有关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他选取的下列素材中与唐朝无关的是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遣唐使来中国学习 D.郑和下西洋 ‎[参考答案]D[08威海学业]第6题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鉴真 ‎[参考答案]A[2007年湘潭中考] 第11题 ‎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 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C [10年广东东莞中考]第9题 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临沂中考]第12题 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年多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 D.波罗的海沿岸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6题 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岳阳中考]第5题 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A.美洲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参考答案]D [10年福建龙岩2中考]第6题 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参考答案]D [10年四川成都中考]第7题 ‎●考点:戚继光抗倭 七下P96 能力要求:识记 下列关于明朝表述正确的是 A.1368年朱元璋在北京称帝,建立明朝 B.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行省,废丞相 C.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美洲 D.16世纪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等将领组织抗倭 ‎[参考答案] D [12年广西贵港中考]第7题 明朝中期,倭寇疯狂进犯浙东沿海。率军九战九捷,荡平当地倭寇的民族英雄是 A.文天祥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潍坊中考]第4题 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作者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济宁63制中考]第16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出自一位明朝抗倭民族英雄之口,他是 A.戚继光 B.岳飞 C.韩世忠 D.文天祥 ‎ ‎[参考答案] A [11年湖南郴州中考]第6题 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7题 电剧连续剧《乾隆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乾隆帝有关的史料,下列史实可供推荐的是 ‎①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②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 ‎③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④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7题 下列对外关系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北孝感中考]第16题 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抗击倭寇骚扰 B.率部回归祖国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A[2007年日照中考] 第9题 假如生活在唐朝时期,你可以做到的是 ‎①参加科举考试 ②欣赏李白的诗歌 ③食用玉米和甘薯 ④跟戚继光抗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A[06年曲靖中考]第6题 明朝时率军抗击倭寇侵略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 ‎[参考答案]A [10年广西贵港中考]第7题 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莱芜中考]第6题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10题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了他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文中的“他”是 A.戚继光 B.郑和 C.郑成功 D.岳飞 ‎[参考答案]A [10年湖南娄底中考]第6题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谣中的“戚爷”‎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扬州中考]第5题 ‎7年级 下册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满族入主中原 ‎2011课标修改表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考点: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七下P101 能力要求:识记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军机处内景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 ‎[参考答案] A[09连云港中考]第31题 下列货币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交子 ②开元通宝 ③半两钱 ④康熙通宝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3题 下图是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a、b、c、d代指4个朝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②d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 ③b、d两个朝代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④a、b、c、d都是大一统的王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德州中考]第11题 右边是清朝军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黄石中考]第5题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5到图7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图1 (汉)坐而论道 图2 (宋)站议时政 图3 (清)跪受笔录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主权力的强化 ‎[参考答案]D [10年湖北孝感中考]第16题 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货币 ‎①交子 ②开元通宝 ③半两钱 ④康熙通宝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D [10年福建漳州中考]第7题 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压制打击的是 A.督抚大员 B.王公贵族 C.知识分子 D.分裂势力 ‎[参考答案] C [1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第2题 下列古代盛世中,不是隋唐时期的是 A.开皇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D [12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3题 ‎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 “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 C [12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5题 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是在 A.16世纪40年代 B.16世纪60年代 C.17世纪40年代 D.17世纪60年代 ‎[参考答案] C [12年广西贵港中考]第8题 在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是 ‎①秦朝 ②元朝 ③明朝 ④清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D [12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3题 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空前强化,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的是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分封藩王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6题 清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它设立于 ▲ 时期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参考答案] C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5题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这种变化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泰安中考]第9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秦、汉 B.元、清 C.金、元 D.辽、宋 ‎[参考答案] B [11年安徽芜湖中考]第1题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 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 ‎③实行八股取士 ④思想上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泰州中考]第4题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往往有作为自己标志的“年号”,下列属于年号的是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明太祖 D.清朝光绪 ‎[参考答案] D [11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第16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明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常德中考]第4题 下面选项中,朝代名称与建立时间、人物搭配完全正确的是 A.秦朝—公元221年—嬴政 B.唐朝—618年—李世民 C.明朝—1368年—朱元璋 D.清朝—1636年—努尔哈赤 ‎[参考答案] C [11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6题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B. 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 C.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 D. “八股取士”使读书人失去了自由报考的机会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常州中考]第17题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隋唐时期②秦汉时期③夏商西周时期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⑤春秋战国时期⑥明清时期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③②⑤①④⑦⑥ B③⑤①④②⑦⑥ C③⑤②④①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参考答案]C[08山西中考]第3题 明清时期君集权空前强化,下列不利于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是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设立军机处 D.分封藩王 ‎[参考答案] D[09淮安中考]第17题 从明朝初废除丞相到清朝增设军机处,表明 A.专制统治日益衰微 B.民主监督得到发展 C.皇权日益加强 D.建立了限制皇权的有效机制 ‎[参考答案]C[06年韶关中考]第3题 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东厂 C.曾设军机处 D.设立锦衣卫 ‎[参考答案] C[09揭阳中考]第18题 要想从网上探究我国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概况,下列不应该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的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度 D.军机处 ‎[参考答案]A[2007年连云区调研] 第11题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参考答案] C[09常德中考]第7题 清朝一个秀才清晨起来读书,忽见风吹书页翻动,猛然来了诗兴,吟诗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后来被官府捉拿斩首。这一事件反映了清朝的 A.闭关锁国政策 B.大兴文字狱 C.设军机处 D.建立中央册封制度 ‎[参考答案] B[09娄底中考]第8题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这表明清初实行 A.焚书坑儒 B.八股取士 C.厂卫制度 D.文字狱 ‎[参考答案] D[09苏州中考]第4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参考答案]D [08黄冈中考]第6题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史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炕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参考答案]D[2007年山西中考] 第13题 封建统治者的下列措施,严重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 ‎①焚书坑儒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八股取士 ④文字狱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06年玉溪中考]第4题 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西周行分封制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B [10年湖南长沙中考]第3题 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东莞中考]第10题 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了 A.君主集权强化 B.地方权力的扩大 C.监察职能的增强 D.中央机构的膨胀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东营中考]第5题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锦衣卫 D.军机处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聊城中考]第9题 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A.浅议“焚书坑德”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参考答案]D [10年江苏苏州中考]第4题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以“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同学们纷纷投稿。其中无法通过小组长审核的是 A.漫话“焚书坑儒” B.汉武帝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张骞与丝绸之路 D.清朝“文字狱”之我见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泰安中考]第7题 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9题 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C.鼓励读书人参政议政 D.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参考答案]A [10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5题 ‎○‎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A.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B.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C.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D.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 ABCD[09孝感中考]第52题 多项选择题 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管理,清朝政府大力推行的措施是 A实施改土归流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制度 D出兵平定叛乱 ‎[参考答案]A [10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6题 ‎7年级 下册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考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 七下P103—104 能力要求:识记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 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对古代一位民族英雄的赞词。 这位民族英雄是下列图片中的哪一位?‎ ‎ ‎ ‎ A B C D ‎[参考答案] B [12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6题 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是在 A.1644年 B.1662年 C.1683年 D.1684年 ‎[参考答案]B [08重庆毕业]第4题 l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关天培 ‎[参考答案] A [12年福建龙岩中考]第2题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参考答案] B [12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22题 大陆泉州旅游协会与台南市观光协会,于2012年3月28日签署《郑成功史迹双向游》合作协议书,使两岸旅游交流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郑成功之所以得到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如此敬仰,主要是因为 A.他曾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 B.他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了台湾 C.泉州、台南有许多郑成功史迹 D.郑成功史迹促进了两岸旅游交流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临沂中考]第13题 今年是郑成功收复台湾350周年,他收复台湾时驱逐的是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西班牙殖民者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13题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中俄雅克萨之战 ‎[参考答案] C [12年四川成都中考]第4题 曙光中学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可以收集的相关史料有:‎ ‎①张骞通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岳飞抗金 ④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12年四川绵阳中考]第3题 小碧同学撰写的乡土史小论文关键词:泉州市南安人、收复台湾、开发台湾。她研究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人物 A.俞大猷 B.郑成功 C.李光地 D.施琅 ‎[参考答案] B [12年福建泉州中考]第9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文天祥 D.左宗棠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8题 ‎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收复前占据台湾的殖民国家是 A.英国 B.葡萄牙 C.荷兰 D.日本 ‎[参考答案] C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7题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先生的这首诗称赞的是 A.戚继光 B.林则徐 C.郑成功 D.郑和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2题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左宗棠 D.邓世昌 ‎[参考答案] B [12年天津中考]第7题 ‎2011年,南平市为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入延365周年出版了大型画册。这主要基于他的功绩--- ‎ A.七下西洋 B.抗击倭寇 C.收复台湾 D.抗击沙俄 参考答案] C [11年福建南平中考]第6题 班里组织讲故事活动,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讲一个发生在隋朝的故事。虽然大家的故事都很精彩,但有一位同学讲的故事却不符合要求,他(她)是谁呢?‎ A.开业大运河的故事 B.参加科举考试的故事 C.修筑赵州桥的故事 D.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茂名中考]第3题 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遣唐使 ‎[参考答案] C [11年贵州六盘水中考]第4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 ‎[参考答案] D [11年福建莆田中考]第8题 某剧组以“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为主题拍摄一部历史片,准备了如下素材,你认为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是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平定三藩叛乱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株洲中考]第5题 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副挽联“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A 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9题 挽联寄托生者对逝者的哀思,多为对逝者生平事迹的追忆或表达惺惺相惜之情。康熙帝写的一幅拘联“四镇多贰心,二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争,方知海外有孤忠。”哀悼的是 A.郑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施琅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黄冈中考]第9题 民族英雄郑成功所打败的侵略者是 A.沙俄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北黄石中考]第4题 民族英雄是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我们称郑成功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B.抗击东南沿海的倭寇 C.率军反击沙俄侵略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烟台中考]第6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郑成功 B.戚继光 C.左宗棠 D.文天祥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0题 如果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嵌城。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 A、邓世昌 B、戚继光 C、郑成功 D、左宗棠 ‎[参考答案] C [11年广东中考]第6题 ‎1662年,郑成功从哪国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 A.英国 B.荷兰 C.沙俄 D.日本 ‎[参考答案]B[08威海学业]第8题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林则徐 ‎[参考答案]B[2007年威海中考] 第9题 ‎ ‎1662年.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嵌英雄是 A、左宗棠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参考答案]C[09福州中考]第5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662年,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0多年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你知道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吗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左宗棠 ‎[参考答案]B[2007年桂林中考] 第3题 ‎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词。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参考答案] B[09衡阳中考]第6题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赞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抗俄 ‎[参考答案] C[09烟台中考]第4题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是现代著名学者郭沫若所写的挽联。它歌颂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功绩 A.岳飞 B.戚继光 C.郑成功 D.林则徐 ‎[参考答案]C[2007年岳阳中考] 第6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参考答案]D[08泉州丰泽学业]第4题 郑成功跨海收复台湾,向入侵者严正指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余既来索,则地当还我……。”这里的“贵国”实行上指的是 ( )‎ A.葡萄牙殖民者 B.英国殖民者 C.荷兰殖民者 D.日本殖民者 ‎[参考答案]C [08广东学业]第5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民族英雄郑成功在给殖民者的信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信中所说的“贵国”是 A.葡萄牙 B.俄国 C.英国 D.荷兰 ‎[参考答案]D[2007年泰州中考] 第6题 ‎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杰出贡献是 A.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祖国的领土台湾 B.率军取得了抗倭斗争的胜利 C.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领导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参考答案]A[06年重庆中考]第7题 ‎“开辟刑榛逐荷夷”,我国古代立下的这一伟大功绩的民族英雄是 A.张骞 B.魏征 C.郑成功 D.渥巴锡 ‎[参考答案]C [10年四川宜宾中考]第4题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定噶尔丹叛乱 ‎[参考答案]B [10年重庆綦江中考]第3题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写的挽联。这幅挽联称颂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梅州中考]第5题 一学习小组开展以“明清时期反抗外来侵略”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其收集的资料中不恰当的是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2题 ‎●考点2:清朝设立台湾府 七下P104—105 能力要求:识记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材料中康熙帝要“讨平”的是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殖民者 C.东南沿海倭寇 D.台湾郑氏政权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徐州中考]第17题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④‎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A[2007年扬州中考] 第2题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011课标删除 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考点3:雅克萨之战 七下P105—106 能力要求:识记 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唐玄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D.康熙帝---抗击沙俄 ‎[参考答案] A [12年重庆中考]第3题 ‎“戚继光抗楼”、“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参考答案] B [12年福建福州中考]第5题 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参考答案]A[2007年宜宾中考] 第5题;[09兰州中考]第4题 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历史上签订了许多条约,其中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参考答案]A[2007年河南中考] 第2题 ‎ 清朝下列皇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平定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是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道光帝 ‎[参考答案]B[09黔东南州]第5题 ‎2004年10月,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参考答案]B[06年濉溪毕业会考]第5题 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发生在清朝前期的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雅克萨之战 ④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4题 ‎○‎ ‎17世纪初相继占领我国领土台湾的西方殖民者是 ‎①西班牙 ②英国 ③葡萄牙 ④荷兰 ⑤日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参考答案]B[06年湘潭中考]第8题 ‎7年级 下册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知道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知道西北边疆的巩固。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01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西北边疆的巩固 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认识台湾、西藏、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考点1:册封“达赖”、“班禅”和设置驻藏大臣 七下P109—110 能力要求:识记 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的相关史实,这个地区是:‎ A.台湾 B.海南 C.新疆 D.西藏 ‎[参考答案] D[008·福州市]第5题;[09烟台中考B卷]第3题 研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应从下列文物中选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参考答案]D[2008·山东聊城市] 第6题 从文物中获取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 ‎ ‎ 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中考]第5题 研究下列表格,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潍坊中考]第6题 朝代 相关史实 元朝 设宣政院 清朝 册封达赖、班禅 设置……‎ 右表反映了我国中央政府有效管辖的地区是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海南 ‎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1题 清朝时,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 D [11年天津中考]第7题 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 ①丝绸之路 ②遣唐使 ③郑和下西洋 ④册封“班禅”‎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南京中考]第5题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某班要出一期“历代政府对西藏的管辖”黑板报,下列材料可供选择的是 ‎①唐中宗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②清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 ‎ ‎③清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④新中国设立西藏自治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4题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l727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 C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2题 ‎2008年4月巴黎议会通过了授予达赖喇嘛“荣誉市民”称号。‎2009年6月7日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正式向达赖颁发了这一称号。法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史实能够有力证明的是 ①唐朝时在西藏设置都督府 ②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 ③清朝时达赖、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④‎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第6题 下列册封给西藏领导人称号分别对应的皇帝是 a.“达赖喇嘛” b.“班禅额尔德尼 c.“驻藏大臣”‎ A.abc—康熙、咸丰、雍正 B.acb—康熙、道光、雍正 C.cba—雍正、康熙、顺治 D.bca—顺治、康熙、同治 ‎[参考答案] C[09耒阳中考]第7题 元政府在中央设立宣政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宣政院和驻藏大臣职责中的共同之处是 A.管理西藏军事、行政事务 B.管理全国佛教事务 C.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 D.管理西北地区军、政、外交事务 ‎[参考答案] A[09黄冈中考]第17题 ‎2009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授权发布《西藏民主改革50年》。早在清朝时设立的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军机处 D.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 A[09恩施中考]第5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藏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 ②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③清政府规定,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④1717年,清朝开始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⑤土尔扈特是藏族的一支,他们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09宜宾中考]第9题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些史实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 ①清顺治时期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清康熙时期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清雍正时期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5题 你认为清朝在拉萨设驻藏大臣的主要目的是 A.抵抗荷兰侵略 B.平定回部叛乱 C.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7题 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配搭正确的是:‎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参考答案]B[08南京中考]第6题 清朝前期,政府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设置了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C [08黄冈中考]第4题 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为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是 A.宣政院.伊犁将军 B.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 C.宣政院.驻藏大臣 D.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08孝感学业]第10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安西都护府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C [08山东中考]第4题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于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其职能是 A.代表中央政府直接管理西藏事务 B.代表中央政府指导当地官员管理西藏事务 C.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D.代表中央政府协助达赖、班禅管理西藏事务 ‎[参考答案]C[2007年济宁中考] 第22题 ‎ 清朝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其主要措施有 ‎①设立驻藏大臣②改土归流③册封制度④平定叛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2007年金华中考] 第11题 ‎ 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重大事件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回族形成 D 设置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D[2007年海南中考] 第25题 ‎ 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军机处 D.驻藏大臣 ‎[参考答案]D[06年泰州中考]第6题 清初,清王朝授与达赖喇嘛“五世达赖金印”。这反映了清朝 ‎ A.规范了灵童转世程序 B.创立了驻藏大臣制度 C.废除了西藏土司制度 D.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参考答案]D[06年潍坊中考]第6题 下列关于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表述是 ‎ A.设立中书省管理藏族事务 B.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事务 C.粉碎了准噶尔贵族的分裂势力 D.确立历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参考答案]D[06年金华中考]第13题 下列属于清政府采取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是 A.在西南率先改土归派 B.在北方修筑长城 C.设筑藏大臣 D.派郑和下西洋 ‎[参考答案]C [10年浙江义乌中考]第16题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事件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③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④清朝设驻藏大臣,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济宁中考]第14题 下列历史事件叙述错误的是 A.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 B.1636年皇太极在上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C.康熙帝册封了喇嘛教首领五世班禅 D.清朝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北部边疆 ‎[参考答案]B [10年广西贵港中考]第8题 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参考答案]C [10年四川内江中考]第17题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元朝正式归入中国版图,清朝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官员是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盛京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参考答案]A [1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3题 ‎●考点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设置伊犁将军 七下P111 能力要求:识记 在某中学的研究性学习课上,同学们为右表所示材料草拟了四个研究性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材料 ‎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A.君主集权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对外交往与冲突 D.政权并立与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泰安中考]第14题 右边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重心南移 B.盛世局面下危机四伏 C.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聊城中考]第7题 右图是纪念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塑像。从伏尔加河历经艰辛率部东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是 A.渥巴锡 B.猎骄靡 C.吐迷度 D.骨力裵罗 ‎[参考答案] A [12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3题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伊犁将军 乾隆平叛 ‎ 安西都护府 西域都护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7题 我国历史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西藏 D.新疆 ‎[参考答案]D [10年安徽中考]第3题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 ‎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封建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2年山东德州中考]第13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最早设立的管辖整个新疆地区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新疆行省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潍坊中考]第7题 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③平定准噶尔叛乱④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B [12年广东梅州中考]第5题 清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驻藏大臣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参考答案] B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6题 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泰州中考]第36题 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阅尽千年沦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A [12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1题 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A.设置台湾府 B.册封“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南京中考]第7题 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 B.组织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中考]第5题[12年广东韶关中考]第5题[12年广东汕头中考]第8题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C.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D.清朝时,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3题 民间有“明修长城清修庙”的说法,这反映了清朝一些统治着实行了颇具远见卓识的民族政策,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安抚。以下内容与此不符的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班禅 C.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清政府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莱芜中考]第5题 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 A.渥巴锡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左宗棠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北三市一企中考]第12题 自汉朝以来,历代中央政府都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下列选项中与此有关的是 ‎①设置西域都护 ②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菏泽中考]第7题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明朝时,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D.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衡阳中考]第7题 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 ①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②组织雅克萨之战 ③平息倭寇之患 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1年江苏盐城中考]第6题 电剧连续剧《乾隆皇帝》剧组请你帮助查找与乾隆帝有关的史料,下列史实可供推荐的是 ‎①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②粉碎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 ‎③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④两次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侵略者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湘潭中考]第7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西汉起,许多朝代都采取措施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 B.设西域都护——设立行省——设伊犁将军 C.设立行省——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 D.设西域都护——设伊犁将军——设立行省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第5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关于清朝时期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发生于乾隆皇帝时期的是 A.册封达赖五世 B.册封五世班禅 C.设置驻藏大臣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0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啊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下列各项均体现上述观点,其中发生于明清时期的史实是 ‎ ‎①忽必烈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戚继光消灭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与民族利益 ‎③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进一步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④乾隆帝时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了祖国西北边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09陕西中考]第14题 乾隆在位期间进行了十次大规模战争,合称为“十全武功”,而他也自称为“十全老人”。下列战争发生在乾隆帝时期的是 ‎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 D[09汕头中考]第6题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A.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B.设置驻藏大臣 ‎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实行改土归流 ‎ ‎[参考答案] C[09佛山中考]第3题 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与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驱逐了殖民势力 C.增进了中外友好交往 D.巩固了清朝海防 ‎[参考答案]A [08盐城中考]第10题 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其中伊利将军管辖的区域包 A.西藏 B.黑龙江 C.蒙古 D.新疆 ‎[参考答案]D[08宜昌毕业]第7题 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 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参考答案]B[06年孝感中考]第19题 ‎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A.重新统一了蒙古 B.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稳定了西藏政局 D.加强了对黑龙江地区的管辖 ‎[参考答案]B [10年广东佛山中考]第5题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据此回答20—21题。‎ ‎20.在汉代,人们把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称为西域。下列属于中国古代政府加强对今天新疆地区管理的举措有 ‎①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②汉武帝平准噶尔贵族叛乱 ‎③清政府在该地区实施改土归流④清朝平定天山南路的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C [10年浙江湖州中考]第20题 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其“十全武功”之内 A.荡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B.驱逐荷兰殖民者出台湾 C.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7题 评定大小和卓叛乱后,清朝政府在新疆地区 A.赐封达赖喇嘛 B.赐封班禅额尔德尼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利将军 ‎[参考答案]D [10年海南中考]第28题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着赞普松赞干布 B.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C.明朝设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对新疆地区的统治 ‎[参考答案]C [10年山东菏泽中考]第4题 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③设立驻藏大臣 ④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10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2题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设立西域都护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派遣郑成功收复台湾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宁德中考]第5题 从西汉开始新疆就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对新疆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 B.《高昌乐》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 C.1759年,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了天山北路 D.1771年,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不远万里回归祖国 ‎[参考答案]C [10年新疆乌鲁木齐中考]第3题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宣政院 C.设置驻藏大臣 D.设置伊犁将军 ‎[参考答案]D [10年广东湛江中考]第25题 ‎●考点3:清朝前期疆域 七下P112 能力要求:识记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海军企图在南海黄岩岛附近抓扣中国渔民,挑起事端。对比下列图片,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 清朝时的南海诸岛图 今天黄岩岛所在位置 ‎①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②菲律宾在黄岩岛“执法”属侵略行为 ③从所在位置看黄岩岛当属菲律宾 ④中国的斗争是捍卫领土主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烟台中考]第7题 ‎5月中旬,故宫博物院赠给北京市公安局一幅“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的锦旗,其中“撼”字让最有文化象征的故宫陷入了“错字门”风波。近日,著名作家倪方六指出了在古迹景区内五个“著名错字”,其中“天下第一错字”是康熙皇帝的御笔——承德“避暑山庄”匾额中的“避”字,“辛”下多了一横。(见右图)清朝前期修建承德山庄的根本目的是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济宁63制中考]第17题 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南海诸岛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和黄岩岛等)。界定这一疆域的朝代是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参考答案] D [12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8题 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太平洋 B.南到南沙群岛 C.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 D.北至西伯利亚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怀化中考]第6题 下列关于清朝的疆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太平洋 B.南包南沙群岛 C.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 D.北至北冰洋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邵阳中考]第4题 清朝疆域广大,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主要有 ‎①设置台湾府②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建立行省制度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06年湘潭中考]第9题 ‎○‎ 下列图片能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是 A.马陵道遗址 B.乾陵无字碑 C.《土尔扈特全部回归记》‎ D.突厥墓前的石人 ‎[参考答案]C[06年宜宾中考]第4题 ‎○‎ 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这支少数民族是 A.匈奴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参考答案] B[09泰安中考]第6题 管辖过今新疆地区的机构不包括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宣政院 D.北庭都护府 ‎[参考答案]C[06年曲靖中考]第5题 ‎7年级 下册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2001课标内容标准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通过清朝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事实,了解清朝前期的兴盛。‎ ‎2011课标修改表述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和闭关锁国政策,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简述“闭关锁国” 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清代中期以来的腐败现象 ‎2011课标修改表述 分析其历史影响。→了解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考点:“闭关锁国” 七下P118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 右图是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此种情况反映了这个时期清朝(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被迫开放五口通商 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肇庆中考]第24题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右图,下列对清朝前期“与外界隔绝”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使大清帝国长治久安 D、拒绝一切外国人来华 ‎[参考答案] A [11年广东汕头中考]第7题 近代中国落伍于世界,原因诸多,此漫画反映的是 A.专制统治加强 ‎ B.对外闭关锁国 ‎ C.频遭列强入侵 ‎ D.政治腐败 ‎[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第5题 右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 B.对内集权专制 ‎ C.对外闭关锁国 ‎ D.频遭列强入侵 ‎[参考答案]C[08衢州学业]第16题 ‎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帝拒绝。这反映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1题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 A.君主专制 B.重农抑商 C.闭关锁国 D.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 C [12年安徽中考]第2题 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严格地限制海外贸易。外国人来华贸易的唯一合法口岸是 A.广州 B.天津 C.北京 D.厦门 ‎[参考答案] A [12年海南中考]第5题 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③不利于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深圳中考]第16题 清朝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处口岸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 A.加强民族交往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潮州中考]第3题 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指的是 A.设立军机处 B.大兴文字狱 C.重本抑末 D.闭关锁国 ‎[参考答案] D [11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第4题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的产生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天朝上国思想 D.君主专制统治 ‎[参考答案] B [11年山东济宁中考]第7题 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D.推行了近三百年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黄石中考]第5题 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留一地与外国通商,该地是 A.广州 B.上海 C.南京 D.武汉 ‎[参考答案] A[09揭阳中考]第19题 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写江南经济持续发展不相关的是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C.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 D[09常德中考]第6题 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晋商和徽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鲁商 D.鲁商和晋商 ‎[参考答案]A [08苏州中考]第4题 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B[08盐城中考]第9题 清初,曾厉行海禁,规定“片板不准下海”,这种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 ‎ ‎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2007年湘潭中考] 第13题 ‎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参考答案]D[2007年成都中考] 第6题 ‎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商品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参考答案]B[06年韶关中考]第4题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人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参考答案]B [10年江苏南京中考]第7题 ‎7年级 下册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长城→明长城;北京故宫→北京城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中国古代人民 ‎●考点:北京故宫和明长城 七下P121—122 能力要求:识记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如右图)蜿蜒6000余千米,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参考答案] B [12年山东济宁中考]第5题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筑群是 A.赵州桥 B.秦兵马俑 C .故宫 D.长城 ‎[参考答案] C [11年海南中考]第28题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人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 A.赵州桥 B.大运河 C.故宫 D.长城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徐州中考]第17题 下面是明长城示意图。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D.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 ‎ ‎[参考答案]B [10年福建莆田中考]第7题 都江堰、秦长城、大运河、赵州桥、明长城、北京故宫都是 A.杰出的水利工程 B.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 C.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参考答案] D [12年四川内江中考]第17题 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东营中考]第8题 某中学组织“不大长城非好汉”的明长城探访活动,相约从明长城的最西起点出发,他们出发点应是 A.鸭绿江 B.临洮 C.嘉峪关 D.辽东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淄博中考]第2题 从春秋战国到明代,长城的修建经历了两千多年。明长城蜿蜒六千多公里,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 B.临洮 C.葱岭 D.嘉峪关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南京中考]第3题 专制集权国家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修建规模庞大的工程。下列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四羊方尊 B.敦煌石窟 C.明长城 D.赵州桥 ‎[参考答案] C [11年江苏连云港中考]第31题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古代对北京的称呼 ①大都 ②蓟 ③京师 ④涿郡 A.②④③①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B[06年常德中考]第9题; ‎ ‎2008年8月,奥运会将在北京召开。假如你作为一名小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北京古代的建筑奇观,在下列各项中你可以选择的是 A.赵州桥 B.大雁塔 C.大明宫 D.故宫(紫禁城)‎ ‎[参考答案]D [08重庆中考]第5题 ‎2008年是中国奥运年。如果你是奥运会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主办城市——‎ 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 B.明清时代北京城的中心是皇宫所在地紫禁城,即今故宫 C.北京城曾见证过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D.可以游览秦长城,实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愿望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6题 ‎2008年北京将举办奥运会,如果你是奥运志愿服务者,向外国游客或运动员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下列介绍正确的是 ‎①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②北京城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③紫禁城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时代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④北京城附近还有嘉峪关长城风光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2007年资阳中考] 第14题 ‎ 北京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骄傲。下列对故宫独特建筑风格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主体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群,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②皇城居全城中央,汴河穿城而过,坊市不再截然分开 ‎③主要建筑左右对称分布两边,构成多种庭院组合形式 ‎④总体建筑呈棋盘式布局,有东市和西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参考答案]A [10年陕西中考]第14题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今天的万里长城是明清修筑的雄伟工程,它东起鸭绿江,西至 A.山海关 B.居庸关 C.嘉峪关 D.陇西 ‎[参考答案]C[2007年桂林中考] 第4题 ‎ 现存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的长城建成于 A.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明朝时期 ‎[参考答案]D [08连云港中考]第19题 我国万里长城在秦朝以后许多朝代都不断修整,现存的长城主要修筑于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14题 ‎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 A.北京故宫 B.北京八达岭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孔子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D[2007年河南中考] 第1题 ‎ 明长城与秦长城的相似处不包括 A.长城的走向 B.长城的功能 C.修长城的目的 D.长城的东、西起止点 ‎[参考答案]D [1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第4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 ‎2011课标删除 ‎《水经注》《齐民要术》‎ ‎2011课标增加 ‎《农政全书》‎ ‎2011课标修改表述 ‎《齐民要术》→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2001课标内容标准 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2011课标删除 ‎《伤寒杂病论》;李时珍 ‎2011课标增加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本草纲目》‎ ‎●考点:明清古典科技巨著及作者 七下P122—124 能力要求:识记 某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他们应查阅的著作是 ‎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盐城中考]第7题 能够佐证我国古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发展情况的有 ‎ ‎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12年四川宜宾中考]第1题 图1所示巨著的作者是 图1‎ A.孔子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参考答案] D [12年福建福州中考]第6题 某同学举办“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人应该入选“宋元篇”的是 ‎①祖冲之 ②毕升 ③黄道婆 ④李时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C [11年山东聊城中考]第6题 右图是我国改造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D [10年重庆中考]第4题 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织布 ‎ 农耕 ‎ 炼水银、朱砂 A.《水经注》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参考答案]C [09佛山中考]第4题 小明准备撰写关于明代手工工场生产的历史小论文。他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参考答案]B[2008年·江苏盐城]第9题 根据所给的图文信息,将下列历史人物按所处的时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党派的创始人 ‎②立志“以医济民”发明麻沸散的皖籍名医 ‎③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④著《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B[06年安徽课改区]第2题 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B [12年湖北襄阳中考]第13题 袁浩同学要制作介绍古代中医学成就的网页,下列人物可以选作素材的是 ‎①张仲景 ②华佗 ③李时珍 ④宋应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湘潭中考]第4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以下关于人物及其成就的搭配,正确的是 A.张仲景——《本草纲目》‎ B.祖冲之——活字印刷 C.吴道子——《洛神赋图》‎ D.宋应星——《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 D [12年江苏淮安中考]第15题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郾城大捷 ②陈桥兵变 ③行省制度 ④修建北京紫禁城 ⑤澶渊之盟 A.③①⑤②④‎ B.①②④③⑤‎ C.②⑤①③④‎ D.⑤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 C [12年山东济宁中考]第7题 李时珍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的主要成就是 A.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 B.撰写《伤寒杂病论》‎ C.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编撰《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D [12年福建泉州中考]第8题 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5题 如果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主要文献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B [12年甘肃兰州中考]第8题 中医学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有一部医书收入了药物1892种,收入药 方11096个,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它是以下哪一部医书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千金方》‎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株洲中考]第3题 下列关于我国医学成就叙述错误的是 A.扁鹊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B.华佗制成“麻沸散”用于外科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C.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D.明朝卓越医药学家李时珍著的《九章算术》是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参考答案] D [12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第7题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梦溪笔谈》‎ ‎[参考答案] A [11年安徽芜湖中考]第3题 明朝李时珍所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药物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D [11年广东潮州中考]第4题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 A.药物学巨著 B.农学巨著 C.手工业巨著 D.历史学巨著 ‎[参考答案] A [11年四川泸州中考]第13题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蕴藏着许多珍贵的科学遗产。我国古代长期积累起来的药物知识,大部分载入历代的本草书籍中。明朝时,对本草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医药学家是 A.孙思邈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参考答案] D [11年山东青岛中考]第11题 根据以下提示判断出的医学著作是 提示一:出自明朝李时珍之手 提示二:内容丰富,考订详细。图文并茂 提示三:被译成多国文字,是中国也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宝贵遗产 A.《黄帝内经》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D [11年海南中考]第27题 下列作品和作者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司马迁 B.《资治通鉴》——司马光 C.《兰亭序》——王羲之 D.《本草纲目》——华佗 ‎[参考答案] D [11年江苏无锡中考]第4题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项是 A.《水经注》和《齐民要术》 B.《九章算术》和《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D[09滨州中考]第6题 中医学是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参考答案] C[09连云港中考]第22题 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是 A.《伤寒杂病论》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08孝感学业]第11题 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中医学。下列医学名家都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生活年代的先后顺序是 ‎①华佗 ②李时珍 ③扁鹊 ④张仲景 A. 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 C[09德城中考]第4题;[09东营中考]第3题 有句广告词叫“药材好,药才好”。一医学爱好者想了解我国古代有关药物学方面的知识,你可建议他查阅 A.《伤寒杂病论》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D[2007年连云区调研] 第12题 ‎ 下列人物中能称得上“华佗再世”的是 A.李耳 B.李冰 C.李春 D.李时珍 ‎[参考答案]D[2007年龙岩中考] 第3题 ‎ 下列哪本书对了解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和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有帮助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本草纲目》 D.《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D [08襄樊中考]第13题 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D.《缀术》 C.《水经注》‎ ‎[参考答案]B [10年福建漳州中考]第6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张衡屈原 B.宋应星李时珍 C.蔡伦张仲景 D.张仲景李时珍 ‎[参考答案]D [10年山东淄博中考]第2题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参考答案]C [10年福建泉州中考]第4题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参考答案]C [10年湖南衡阳中考]第6题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参考答案]C [10年湖北咸宁中考]第11题 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参考答案]A [10年湖南永州中考]第4题 我国古代著书总结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家是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贾思勰 ‎[参考答案]B[06年自贡中考]第15题 明朝后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A.张仲景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参考答案]D[06年连云港中考]第4题 下列科技著作,不属于明朝的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参考答案]D[06年曲靖中考]第7题 指南针、《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明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参考答案]A[2007年连云港中考] 第29题 ‎ ‎7年级 下册 第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试验稿)比较表 ‎2011课标课程内容 ‎● 以《红楼梦》和京剧为例,了解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2001课标内容标准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2011课标删除 ‎2011课标增加 京剧 ‎2011课标修改表述 明清小说→《红楼梦》清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和特色。‎ ‎●考点:四大文学名著及作者 七下P127—128 能力要求:识记 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从吟诵的诗、吟唱的词,到贩夫走卒哼唱的曲,再到妇孺皆宜的小说,其传播范围越来越广,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A B C D 窦娥冤 望庐山瀑布 如梦令 ‎[参考答案] B [11年广西桂林中考]第5题 某校文学长廊中悬挂着以下一组图片,他们取材于 ‎ ‎ 舌战群儒 蒋干盗书 单刀赴会 挥泪斩马谡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参考答案]A [10年福建三明中考]第5题 有尚未普及电视和电影的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试试你的眼力看看下面哪一组搭配是错误的?‎ ‎ ‎ 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 ‎[参考答案]C [10年江苏无锡中考]第5题 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的文学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D [12年湖南岳阳中考]第4题 一位南宋读书人书房的陈设,不可能存在的场景是 A.桌上摆着曹雪芹的《红楼梦》‎ B.墙上挂着隶书撰写的书法作品 C.桌上摆着活字印刷的《史记》‎ D.墙上挂着孔子的画像 ‎[参考答案] A [12年江苏宿迁中考]第22题 下列作品中深刻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参考答案] B [12年四川泸州中考]第11题 以曹、刘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当时大规模政治、军事斗争的长篇历史小说是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B [12年重庆中考]第6题 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韶关中考]第7题 今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内容都穿插其中。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 D [12年广东中考]第7题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小说中读到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参考答案] A [12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17题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 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 ‎[参考答案] C [12年湖南邵阳中考]第5题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有可能阅读到的书籍有 ‎①《红楼梦》 ②《本草纲目》 ③《齐民要术》 ④《资治通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9题 古代中国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高峰迭起。明清很多小说注重描写商人的活动,揭露官场的腐败和社会黑暗,并初步表现出抨击封建制度……逐利生财等新思想。以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魔小说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恩施中考]第16题 成功塑造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艺术形象的长篇神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南张家界中考]第8题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篇历史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第4题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 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 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 ‎[参考答案] C [11年福建莆田中考]第7题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这部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参考答案] A [11年山东滨州中考]第5题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在中国有可能阅读到的书籍有 ‎①《红楼梦》②《本草纲目》③《齐民要术》④《史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7题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参考答案] B[09黄冈中考]第18题 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②词③小说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B[2007年济宁中考] 第19题 ‎ 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高峰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D[2007年宜昌中考] 第7题; [09兰州中考]第3题 小明从历史网站的《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 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 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寒杂病论》面世 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参考答案]C[2007年淄博中考] 第13题 ‎ 明朝的说书人在说书时不可能选择的内容是 A.《红楼梦》的爱情故事 B.郑和下西洋 C.开凿大运河 D.戚继光抗倭 ‎[参考答案] A[09玉林中考]第2题 清朝时期,由曹雪芹创作的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参考答案]B [08重庆中考]第6题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参考答案]D[06年重庆中考]第6题 在影视作品中,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型出自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D[2007年连云港中考] 第20题 ‎ 有一部小说,写了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你读过这部小说吗?它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D[06年茂名中考]第5题 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相当完美,代表了我国明清小说最高成就的作品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参考答案]B[06年湘潭中考]第10题 下列哪部古典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D[06年青海课改]第3题 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西游记》‎ ‎[参考答案]A[06年山东中考]第4题 吴承恩创作的名著是 A.《红楼梦》 B.《三国演义》 C.《西游记》 D.《水浒传》‎ ‎[参考答案]C [08重庆毕业]第7题 神话小说《西游记》取材于下列哪一历史史实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游 ‎[参考答案]D [08山东中考]第5题 ‎“三顾茅庐”、“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的历史故事,能从下面哪部古典小说中读到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参考答案]B[06年河南中考2]第4题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是根据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的,《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A.罗贯中 B.曹雪芹 C.施耐庵 D.吴承恩 ‎[参考答案]A [10年重庆綦江中考]第4题 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唐僮取经、孙悟空智降妖怪等故事出自于我国古代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这部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 C.《西游记》 D.《红楼梦》‎ ‎[参考答案]C [10年重庆中考]第6题 ‎2010年5月由朝鲜国家级艺术团——血海歌剧团潜心50载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登陆北京电视台大剧院,就此开始该剧在中国为期一个月的巡回演出。血海歌剧团之所以选择《红楼梦》创作大型歌舞剧,主要是因为这部小说 A.情节曲折离奇 B.反映了中韩友谊 C.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是中国最早的小说 ‎[参考答案]C [10年四川资阳中考]第18题 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与《水经注》 D.《天工开物》与《水经注》‎ ‎[参考答案]A [10年山东威海中考]第10题 ‎○‎ 中国古代艺术以无数丰满、生动、神奇的艺术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请将下列艺术作品按照历史时间的先后排序,把排序结果用字母符号填到指定的位置上。 ‎ A.宋代苏轼 B.清代郑板桥 C.唐代敦煌壁画 ‎《寒食诗帖》 《丛竹图》 《乐舞图》‎ 排序结果为:‎ ‎[参考答案]C A B[2007年沈阳中考] 第13题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