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1.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讲 走进化学世界
【学习目标】
1.了解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
2.了解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
3.了解药品的取用和基本实验操作 。
4.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
【课前预习】
1.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 的科学。
2.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 等)
化学变化: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 等)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 )
化学性质:物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 )
4.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化学实验
对蜡烛燃烧的探究(P12—13),蜡烛燃烧产物为 和 。
对人体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的探究(P14—16)(H2O、CO2、O2)
5.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原则
①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不能 ,不要 ,不得 。
②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小量,即
液体 ;固体只需 。
③剩药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 。
(2)固体药品的取用
粉末状:(药匙或纸槽)(操作要点: )
块 状:(镊子) (操作要点: )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大量:倾倒法(倾倒时瓶塞要 ,标签向 )
6
少量:用胶头滴管(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 :悬空滴加)
定量:量筒+胶头滴管(注意量筒的使用方法:读数时量筒必须 ,读数时 。)
读数时的误差:俯视:读数 实际数; 仰视:读数 实际数
(4)给物质的加热
①酒精灯的使用主要事项:见课本20页,4个点
②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有:
不能加热的仪器有:
③加热液体:试管外壁 ;先 ;试管内液体不超过 ;试管口向上倾斜 ,试管口 ;
④加热固体:试管口略向 倾斜。
(5)仪器的连接
从 到 ,先 ,再慢慢 连接。
(6)玻璃仪器的洗涤
干净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 ,也不 。
【基础知识梳理】
【思考1】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甜菜的生长 B.蔗糖的发酵 C.乙醇的蒸馏 D.乙醇的燃烧
【思考2】下列物质的哪些用途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①氮气作灯泡的保护气;②用铝做炊具;③用氧气作助燃剂;④用碳作燃料;⑤用大理石铺地面。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⑤ D.②④⑤
【思考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得出结论
6
【思考4】以下操作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典型问题分析】
例1:据报道:一辆大客车发生事故并燃烧。据现场救援人员介绍,起火车辆燃烧速度非
常快,估计车上携带有易燃易爆物品。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火灾现场相关描述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场周围弥漫着刺鼻的气味
B.客车内物品燃烧放出热量将玻璃熔化
C.救助人员迅速向火区喷水,发现有大量白气产生
D.部分乘客头发和衣物被烧焦
(2)汽车所用的燃料是汽油,请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
学现象”填空。
①汽油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 ;
②汽油中含有碳、氢元素,能在空气中燃烧 ;
③点燃汽油,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过一会儿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
6
④实验表明,汽油燃烧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
(3)试设计不同的方案,区别水与汽油,简述操作方法和判别依据。
方法一: ;
方法二: 。
例2:下图所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NaOH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添加酒精 D.制取CO2并验满
例3:在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或得出结论,完全正确的有( )
①浓氨水中出现红色,说明氨分子很小且在不断运动
②既能说明甲烷有可燃性,又能说明甲烷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
③既能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④既能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铁钉表面无明显现象,能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要有氧气和水.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例4: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氮5与氮气不同,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氮气和氮5的异同点:
氮气
氮5
物理性质
6
化学性质
(2)请你想象一下氮5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写两条)
。
例5: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1)吸气时气体由_____进入,此时的现象是________ __ ;呼气时气体由__ 排出,此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
(2)瓶Ⅰ中石灰水的作用_________ ,瓶Ⅱ中石灰水的作用_________ 。
(3)实验结论 。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败 B. 酒精挥发 C. 火柴燃烧 D. 铁器生锈
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干冰在舞台制雾时作制冷剂 B. 小苏打在做馒头时作发酵剂
C. 还原铁粉在月饼盒内作除氧剂 D. 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水可用于灭火 C.一氧化碳做燃料 D.氧气用于炼钢
3.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
4.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6
A.猜想假设 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5.下列实验中,仪器和用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 )
A. 收集O2气体——⑥⑦⑧ B.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O2——⑦⑧⑨
C.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O2——①② D.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O2——③⑤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溶液pH D.过滤
7.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 ;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 。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所需仪器有 。
《第一讲 走进化学世界》参考答案
1.B;2.A;3.D;4.C;5.D;6.C;
7.(1)⑤;①;(2)②③⑩;①⑧⑨(或④⑧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