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14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言文阅读复习参考资料
1、《曹刿论战》—左传—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注释]
1、 选自《左传》。《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本文所写的战争又称“长勺之战”。
2、 齐师伐我:齐国军队攻打我鲁国。师:军队。
3、 肉食者: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4、 间( jiàn ):参与。
5、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6、 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用、凭。
7、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占。
8、 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9、 对:回答。
10、 小惠未徧: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徧,同“遍”,遍及,普遍。
11、 牺牲玉帛(bó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帛,丝织品。
12、 加:虚夸。
13、 必以信:一定如实禀告神。信,言语真实。
14、 小信未孚( fú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孚:为人所信服。
15、 福:赐福,保佑。
16、 狱:案件。
17、 虽:即使。
18、 察:弄清楚。
19、 情:实情。
20、 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21、 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2、 战则请从:(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译文]
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去见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服、食品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依据实情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分析]
第一段是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是本段的重点。庄公三次回答,前两次都被曹刿否定了。从前两次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庄公是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这正表现他的“鄙”。当庄公第三次
回答时提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一条件后,曹刿立即加以肯定,这表明曹刿已经认识到战胜敌人必须依靠人民的道理。这种观点对于古人来说,无疑是进步的,是高明的。最后一句“战则请从”,不仅表现了曹刿主动请战的热忱,而且也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写他在战争过程中的“远谋”。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注释]
1、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鼓之:击鼓进军。鼓,动词,击鼓。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3、败绩:溃败。
4、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5、辙: 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6、登轼:登上车前的横木。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
7、遂逐齐师:于是追击齐国的军队。遂,就,于是。逐,追赶。这里是追击的意思
[译文]
鲁庄公和他同乘一辆战车。鲁国军队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要击鼓进攻。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齐国的军队大败。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就追击齐军。
[分析]
第二段写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写曹刿,只用两个“未可”、两个“可矣”的话,和“下视”“登轼而望”等动作,就突出了他谨慎对待强敌、重视观察敌情、善于捕捉有利战机的杰出的军事才能。“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结局,证明了曹刿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
1、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2、故:原因,缘故。
3、夫( fú )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4、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5、再:第二次。
6、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7、测:推测,估计。
8、伏:埋伏。
9、靡( mǐ ):倒下。
[译文]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尽,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像齐国那样的)大国,(他们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分析]
第三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既克,公问其故”一句承上启下。
鲁庄公胜而不知其所以然,可见他的“鄙”。曹刿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就进军和追击时机的确定有理有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
[全文分析]
本文的中心是表现曹刿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所以仅仅扣住“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言论写得详备,而战场上敌我双方的搏杀写得极为简略。本文仅222字,却全面地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地刻画了有远见卓识的曹刿这个人物的形象,记录了他关于战争的深刻议论,这充分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
2、舜发于畎( quǎn)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畎,田间小沟。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拔。
4、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举用。
5、百里奚举于市:市,市场,做买卖的地方。
[译文]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分析]
此段列举事例,用排比句列举了6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的论理奠定了事实基础。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注释]
1、任:责任,使命。
2、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
3、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意思是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4、行拂乱其所为: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拂,违背(意愿) 。
5、所以:用这些方法。
6、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7、曾益:增加。曾,同“增”。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分析]
此段就事论理,用“故”字领起,表明议论由上述事例而生发。“必先”一语,突出这些是造就人才所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所以”以下两句,指出了艰苦磨炼的益处,一是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二是增长了才干,即能担当“大任”的能力。
以上两段就一系列典型事例阐述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注释]
1、恒过:经常犯错误。恒,常。过,过失,这里是“犯过失”的意思。
2、衡于虑:思虑堵塞。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3、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4、征于色:征验于颜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5、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6、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7、入:在里面。指国内。
8、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世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
9、出:在外面。指国外。
[译文]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阻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分析]
此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炼的益处。
“人恒过……而后喻”扣住上文“动心忍性”四字,从正面进行论证。作者先举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说明改过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但这种变化不是无条件的,变化的条件是进行主观的思想斗争。所谓“困于心,衡于虑”就是这种思想斗争的表现。经过这样一番苦心焦虑,自然会激发起进取的意志,这就是“作”。“征于色,发于声”是写一个人进行思想斗争时的脸部表情和谈吐。有了这样的表现,人们当然就能够了解他,这就是“喻”。由此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艰苦环境的磨炼,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这样来看问题才是全面的。
“入则……国恒亡”由上文论述的个人推广到一个国家,从反面进行论证。从内外两方面全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这句话虽然是从反面论证的,但正面的意思很清楚,这就是: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好,也需要经受内外方面的艰苦的磨炼。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1、生于忧患:忧患使人生存。
2、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译文]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分析]
本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专立一段,便更加醒目、突出。“安乐”一词课文前三段中并未出现,但它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句中。
[全文分析]
这篇短论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文章在论证上采取了层层推理的方法。开头先列举事例,接着由个别到一般据事论理,提出了担任治国重任的人才必须经过磨炼的观点,并由此引申发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推论,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3、《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①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②也。如使③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④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⑥,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⑦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⑧耳。
[注释]
①[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②[辟]:同“避”。
③[如使]:如果,假使。
④[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
⑤[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⑦[非独]:不单,不仅。
⑧[丧]:丧失。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分析]
第一部分(第1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①,行道之人弗受;蹴②尔而与之,乞人不屑③也。
[注释]
①[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
②[蹴]:践踏。
③[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译文]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分析]
第二部分(第2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①,万钟于我何加②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③得我④与⑤?乡为身死而不受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⑦乎?此之谓失其本心⑧。
[注释]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辩,同“辨”。
②[何加]:(有)什么益处。
③[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
④[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
⑤[与]:同“欤”,语气词。
⑥[乡为身死而不受]: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一箪食,一豆羹).乡,同“向”,原先从前。
⑦[已]:止。
⑧[本心]:本来的思想,即“义”。
[译文]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吗?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即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分析]
第三部分(第3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使其本心。
4、《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注释]
1、 选自《战国策》。讽,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纳谏,接受规劝。
2、 修:长,这里指身高。
3、 昳(yì)丽:光艳美丽。
4、 朝(zhāo)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服,穿戴。
5、 窥镜:照镜子。
6、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用于比较。孰,谁,哪一个。
7、 旦日:第二天。
8、 明日:即上文“旦日”的后一天。
9. 孰视之:仔细地看他。孰,同“熟”,仔细。之,指徐公。
10、 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
11、美我:以我为美。
12、私:动词,偏爱。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说:“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聊天,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因为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分析]
第一段,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注释]
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以为,认为。
2、 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即纵横一千里。
3、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4、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
[译文]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的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想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一千多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近臣没有谁不偏爱您,朝中的大臣没有谁不害怕您,全国范围内的人没有谁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分析]
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邹忌这种以小见大,由自己的受蒙蔽推想到国君受蒙蔽的现身说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
1、面刺:当面指责。
2、谤讥于市朝: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过失)。谤,指责别人的过错。讥,讽刺。谤讥,在这里指“议论”,没有贬意。市朝,公共场合。
3、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4、时时:不时,有时候。
5、间(jiàn)进:偶然进谏。间,间或、偶尔。
6、期(jī )年:满一年。
7、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
8、战胜于朝廷: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须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译文]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书面劝谏我的,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庭院内人多的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然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谓在朝延上战胜别国。
[全文分析]
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
5.《出师表》诸葛亮(三国)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注释]
1、 选自《三国志·蜀国·诸葛亮传》。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出师伐魏,夺取中原,出发前给后主刘禅写了这篇奏章。
2、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古代皇帝死称“崩”或“殂”。
3、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4、盖追先帝之殊遇:大概是追念先帝对大家的特殊待遇。盖,副词,推测原因。
5、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
6、光:发扬光大。
7、恢弘:扩大,发扬。
8、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
[译文]
译文:先帝开创的事业没有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蜀汉民力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啊。然而,朝中官员在首都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外面舍生忘死,是因为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厚待,想要在陛下身上报恩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
[分析]
本段论述当时的严峻形势,提出了广开言路的建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注释]
1、宫中:指皇宫中。
2、府中:指丞相府中。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臧否,善恶,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好坏。异同,这里是“异”的意思。
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
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6、 理,治理。
7、内外异法:内宫和外府刑赏之法不同。
[译文]
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朝廷内外刑赏的法令不同。
[分析]
本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宫廷和相府对官员奖惩应有统一的标准,如果国君跟宫中亲近,跟府中疏远,有所偏私,则国家政局必乱。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注释]
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2、简拔:选拔。
3、遗:给予。
4、愚:用于自称的谦词,相当于“我”。
5、悉以咨之:都拿来问问他们。悉,副词,都,全。咨,询问,征求意见。
6、裨补阙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译文]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和思虑都忠诚纯正,所以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我认为宫廷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跟他们商量,然后实行,就一定能够补救缺点,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分析]
本段向后主推荐可信任的文官,强调了思想品德条件。特言“先帝简拔”,意在说明所荐者忠实可靠,完全可以信赖。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注释]
1、 性行淑均:性格品行善良公正。
2、 行阵:军队的行列,这里指军队。
3、 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译文]
译文:将军向宠,性格品行善良平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拿来和他商量,就一定能够使军中团结和睦,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安排。
[分析]
本段向后主推荐可靠的武将向宠,评其人品,赞其才能。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注释]
1、 痛恨:痛心和遗憾。
2、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译文]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
[分析]
此段说明国家“兴隆”与“倾覆”,关键在于是否任人唯贤。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注释]
1、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低下。
2、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3、 三顾:三次拜访。
4、 驱驰:赶着马快跑。这里是奔走效劳的意思。
5、 倾覆:指兵败。
[译文]
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分析]
此段追念先帝知遇之恩,称颂先帝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两句,高度概括了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主患难与共的深情。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注释]
1、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刘备在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并且对刘禅说:“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2、 夙夜忧叹:早晚忧愁叹息。
3、 不毛:不生草木,意思是荒凉的地方。
4、 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庶,副词,表示希望。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
5、 攘除:排除。
6、 斟酌损益: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
[译文]
先帝知道我办事谨慎,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得没有成效,而有损于先帝的明察,所以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现在南方的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该勉励三军,
率领他们北上平定中原。我希望能够贡献平庸的才能,去铲除那些奸邪凶恶的敌人,振兴汉朝,迁回旧都洛阳。这是我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考虑朝中政事是否可行,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劝谏,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分析]
本段从追叙往事转入出师的正题,说明北伐的时机已经成熟。末句为补笔,交待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注释]
1、 慢,怠慢,疏忽。
2、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表明,显扬。
3、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4、 雅言:正确的言论。
[译文]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实现,就治我的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就应当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失职,指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我接受您的恩泽,心中非常激动。
[分析]
本段表明出师必胜的信念,叮咛后主“深追先帝遗诏”。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 临表涕零:面对着奏章(即《出师表》)眼泪滴落。
[译文]
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留下泪水,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全文分析]
全文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先主感恩图报的一片深情。
6.《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注释]
1、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2、 落英:落花。
3、 缤纷:繁多的样子。
4. 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
5.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译文]
东晋孝武帝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一次,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分析]
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的景色。
开头一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明确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身份。接着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接的词语,生动揭示了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注释]
1、 林尽水源: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2. 才通人,仅容一个人通过。
3、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4.旷:空阔,宽阔。
5、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6、 属:类。
7、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8、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9、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0、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译文]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洞口起初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隘幽暗而变为开阔明亮。只见那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土地,幽美的池塘,以及桑园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分析]
第二段描写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图景。
这一段文字恰似一首恬静闲适的山野抒情诗,又如一幅祥和,古朴的田园风景画。这一幅理想的生活图景,同当时战乱纷扰,社会黑暗,人民生活困苦的现实形成强烈的对照。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注释]
1、要(yāo):通“邀”,邀请。
2.、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遂与外人间(jià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隔绝了。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4、无论: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5、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6.。延:邀请。
7.语(yù)云:告诉(他)说。“语”后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8、为:对,向。
[译文]
(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做了回答。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村里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赶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个渔人一一地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诉说,他们听了都很惊叹。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离回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分析]
第3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该段叙写桃花源中人来到此地的原因和经过。他们来此地是为了躲避暴秦的压迫和社会动乱,表现了他们渴望自由,追求美好的生活。本段还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东晋黑暗腐朽现实社会的否定。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注释]
1. 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2. 诣(yì):晋谒,拜见。
3.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做的标记
[译文]
译文: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记号。渔人到了武陵郡,便去拜见太守,把进出桃花源的情况作了禀报。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他们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分析]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可得。本段因寻找不到去桃花源的路,使美妙的桃花源烟消云散,化作虚无飘缈难求的神秘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惆怅和迷恋。本段与开头“忽逢桃花林”相照应,使桃花源进一步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1. 规:打算。
2. 未果:没有实现。
3. 寻:不久。
1. 问津:探询渡口,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渡口。
[译文]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清高的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兴致勃勃地打算前往桃花源。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7.《陋室铭①》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③。斯④是陋室,惟吾德馨⑤。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⑥,往来无白丁⑦。可以调素琴⑧,阅金经。无丝竹⑨之乱耳,无案牍⑩之劳形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⑿。孔子云:“何陋之有?”⒀
[注释]
①[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②[名]:动词,出名。
③[灵]:灵验神奇。
④[斯]:这,此。
⑤[惟吾德馨]:只是我的品德好。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⑥[鸿儒]:博学的人。
⑦[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⑧[调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
⑨[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⑩[案牍]:官府的公文。
⑾[劳形]:使身体劳累。
⑿[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
⒀[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简陋了)。苔藓痕迹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修饰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也没有官府的公文来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分析]
这篇文章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文中描写的陋室特点有以下几点:自然环境别致清幽(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交往人物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小石潭记① 柳宗元(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②,闻水声,如鸣佩环③,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④。全石以为底⑤,近岸,卷石底以出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⑦。青树翠蔓⑧,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⑨。
[注释]
①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 [篁竹]:竹林。
③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④[清冽]:清澈。
⑤[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⑥[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⑦[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⑧[翠蔓]:翠绿的茎蔓。
⑨[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连接,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译文]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心里很喜欢它。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水特别清澈透明。(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分析]
第1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潭中鱼可百许头①,皆若空游无所依②。日光下彻,影布石上③,佁然不动④;俶尔远逝⑤,往来翕忽⑥。似与游者相乐。
[注释]
①[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都没有。
③[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④[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愣住的样子。
⑤[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
⑥[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译文]
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分析]
写潭水游鱼,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①。其岸势犬牙差互②,不可知其源。
[注释]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
②[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译文]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淹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分析]
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①。以其境过清②,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释]
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②[清]:凄清,冷清清。
[译文]
坐在石潭边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分析]
写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一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全文分析]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9.《醉翁亭记》欧阳修(北宋)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2、 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3、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茂盛的样子。
4、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5、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 太守自谓: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7、辄(zhé):就。
8、 意:情趣。
9、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中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
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分析]
此段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开头一句“环滁皆山也”概括描述了滁州的地理特征,由西南诸峰引向琅琊、酿泉,引向泉上的醉翁亭。这样,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接着写亭的得名,引出太守寄情山水之乐。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注释]
1、 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2、云归而岩穴暝:云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
3、晦明变化: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4、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
5、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秀,草木茂盛。
6、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译文]
又如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或暗,变化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早晨进山,傍晚回来,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分析]
此段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将“山水之乐”具体化,文意加深一层。先写朝暮变化之美,接着写四季变化之美。“朝而往”以下四句,写出了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注释]
1、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2、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3、伛偻(yǔ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
4、山肴(yáo)野蔌(sù):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
5、前陈:在面前摆着。陈,摆放,陈列。
6、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7、射者中(zhòng):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8、弈:下棋。
9、觥(gōng)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10、苍颜:脸色苍老。
11、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愿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乎,这里相当于“于”。
[译文]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骆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尽情)的欢乐。一个脸色苍老、满头白发,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醉了。
[分析]
此段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由前面写欣赏美景之乐转到写众人游宴之乐。先写滁人之游,表现了滁人和平生活之乐。再写太守之宴,表现了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这里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图。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1、阴翳(yì):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2、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鸣叫。
3、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
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5、谓:为,是。
[译文]
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边。这时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来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分析]
此段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对于作者来说,“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已而”承接上文,表示时间的过渡。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整篇文章贯穿一个“乐”字,山林之乐,滁人和平生活之乐,众宾游宴之乐,无一不统摄于太守之乐。最后点出作记人的姓名,点明自己的身份。
[全文分析]
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北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
1、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知州。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做郡的长官。
2、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及,到。
3、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这是赞美滕子京的话。
4、 具:同“俱”,全,皆。
5、旧制:旧时的规模。
6、 属:同“嘱”,嘱托。
[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和当今贤士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分析]
此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开头两句,点明了重修岳阳楼的时间和主持其事的人。“谪”写好友政治上的失意,而“通”和“兴”又突出了滕子京政绩斐然。表明作者对好友在遭贬谪后仍积极治理政事并取得成绩是十分赞赏的。接着一句概述重修时的盛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一句,写出岳阳楼重修后的文化氛围,诗情雅趣,为下文“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伏笔。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注释]
1、 胜状:胜景,好景色。
2、 汤汤(shāng shāng):水流大而急。
3、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4、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变化。晖,日光。
5、大观:雄伟景象。
6、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前人之述,指上面说的“唐贤今人诗赋”。备,完全,相近。
7、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8、南极潇湘:南面直到潇水、湘水。
9、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10、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人也称诗人为骚人。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译文]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广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水,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吧?
[分析]
此段概括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衔远山……气象万千”具体写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气象万千。“衔”“吞”是拟人手法,极写洞庭湖的气势。“前人之述备矣”既呼应上文“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又是结束全景描绘的理由。然后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写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安下了根。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注释]
1、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下文的“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议论。“若夫”近似“像那”。“至若”近似“至于”“又如”。
2、霪(yín)雨:连绵的雨。
3、霏霏(fēi fēi):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4、开:放晴。
5、排空:冲向天空。
6、日星隐耀: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
7、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迹。
8、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折断。
9、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10、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谗言,惧怕讥讽。
[译文]
像那连绵的细雨下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了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分析]
写物暗己悲。用“若夫”引出一幅阴冷的画面,写霪雨,写阴风,写浊浪,看不见日月的光辉,看不见湖边的群山,连船只的影子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傍晚更是气氛阴沉、恐怖,情景凄凉,为下文写“感极而悲”渲染气氛。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注释]
1、景:日光。
2、波澜不惊:没有惊涛骇浪。
3、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上下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万顷,极言其广。
4、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群鸟停息在树上。
5、锦鳞:指美丽的鱼。
6、岸芷(zhǐ)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7、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8、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9、浮光跃金:浮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
10、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璧:圆形的玉。
11、渔歌互答: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
12、何极:哪有穷尽。
13、宠辱偕忘: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偕,一起。
14、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就是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译文]
又如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白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尽无穷。(这时)登上这座楼,就
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分析]
景明则喜。用“至若”引出一幅晴明的画面。第一句写白天所见,第二句写夜晚所见,与上段所写景物形成鲜明对照(“波澜不惊”与“阴风”“浊浪”句对照,“沙鸥”“锦鳞”句与“虎啸猿啼”对照,“长烟”“皓月”句与“薄暮冥冥”对照,“渔歌互答”与“商旅不行”对照),一派春光,色调明丽,为下文写“其喜洋洋”营造氛围。
以上两段分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一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其实,悲和喜表现虽“异”,但本质相同,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文论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上来。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注释]
1、求:探求。
2、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3、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5、居庙堂之高:处在高高的庙堂上,意思是在朝廷做官。庙,宗庙。堂,殿堂。庙堂,指朝廷。下文的“进”,即指“居庙堂之高”。
6、处江湖之远: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意思是不在朝廷做官。下文的“退”,即指“处江湖之远”。
7、其必曰……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微,非,如果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
[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分析]
此段抒发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一声长叹之后,用一个设问句转入议论。“异”是关键字眼,说明作者不赞同上述两种人的表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回答,进一步揭示了古仁人和迁客骚人思想感情之“异”。这一传诵千古的警句,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作者自己高远的志向。结尾一句,表达了作者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全文分析]
本文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写作上最大特点是虚实、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
11、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注释]
1、选自《东坡志林》,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2、念无与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3、 相与:共同、一起。
4、 中庭:院里。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分析]
第一部分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注释]
1、庭下如积水空明: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空明:清澈透明。
[译文]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分析]
第二部分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文中没有一个“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真可谓精妙传神。“积水空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这两句,一正写,一侧写,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注释]
1、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是。闲人,这里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译文]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分析]
第三部分,惋惜无人赏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12、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明)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释]
1、 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2、嗜(shì):特别爱好
3、致:得到。
4、无从:没有办法。
5、假借:借。
6、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7、走:跑。
8、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9、以是:因此。
10、既加冠(ɡuà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1、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2、尝:曾经
13、趋:奔向
1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先达:学术界的前辈。叩问:求教。叩:问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稍降辞色:略微把话说得柔和一些,把脸色放温和一些。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20、叱(chì)咄(duō ):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俟(sì ):等待。
23、负箧(qiè )曳屣(xǐ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4、穷冬:严冬。
25、皲(jūn )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6、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7、支:同“肢”。
28、媵(yìng)人:陪嫁的女子。这里指女仆。
29、汤:热水。
30、沃灌:浇洗。
31、衾(qīn ):被子。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3、日再食(sì ):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
34、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35、缨:帽带。
36、腰:作动词,挂在腰间。
37、容臭(xiù ):香袋。
38、烨(yè )然:光彩耀眼的样子。
39、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40、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心。慕、艳,羡慕。
4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译文]
我小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自己动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时)归还。(有时)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水)结成很硬的冰,手指(冻僵)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放松抄书。抄完,赶快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读到各种各样的书籍。已经成年,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名人和他们交游(请教),曾经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受到他的训斥,(我的)态度更加恭敬,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辩解;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愚笨,但终于还能有所收获。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破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严寒的冬天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我)还不知道。到了书馆,四肢冻得僵硬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盖着(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和我在一个书馆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戴着用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带着佩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一点没有羡慕他们的心意。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就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了。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
[分析]
第一部分讲述自己求学之难和在极端艰苦情况下的勤奋、用心之专。开头到“余因得遍观群书” 为第一层,讲述幼时求学的情况。勤苦在这一层的表现是借书抄录:手自笔录,大寒不怠,走送不逾期。其结果是“遍观群书”。“既加冠”到“卒获有所闻”为第二层,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当余之从师也”到“久而乃和”为第三层,写求师的行路之苦。“寓逆旅”到“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为第四层,叙述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这一层与“同舍生”作比较,说明作者一心向学,不追求“口体之奉”的情况。最后一句为第五层,总结全段,“勤且艰”是对前四层意思的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