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0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四川省自贡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创建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居里夫人 D.门捷列夫
【答案】D
【解析】道尔顿提出原子论;拉瓦锡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居里夫人发现镭元;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故选D。
2.下列图标解读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表示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表示禁止吸烟;国家节水标志; 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选D。
3.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能改变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 )
A.废旧电池任意丢弃 B.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D.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答案】B
【解析】废旧电池任意丢弃,污染土壤和水体;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森林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损害人体健康。故选B。
4.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答案】A
【解析】长劲漏斗→长颈漏斗;坩锅钳→坩埚钳;椎形瓶→锥形瓶。故选A。
5.臭氧(O3
)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它属于( )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答案】A
【解析】臭氧(O3)属于非金属单质。故选A。
6.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
C.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如果楼内有电梯,则迅速使用电梯逃生
【答案】D
【解析】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发现火灾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逃生,应选择楼梯逃生。故选D。
7.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答案】A
【解析】根据元素单元格判断铕属于金属元素;铕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63;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故选A。
8.下列关于铁、锌、铜三种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D.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答案】C
【解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铁与硫酸铜反应,不可以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可以用稀硫酸鉴别锌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C。
9.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下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A.不变 B.变强 C.变弱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判断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pH值越来越大,酸性越来越弱。故选C。
10.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均为10;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选B。
11.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固体 B.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答案】C
【解析】氯酸钾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逐渐减小,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固体质量不变;向pH=3的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值变大,只能无限制接近7,但不能大于、等于7;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始终保持不变;向一定量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反应刚开始沉淀质量为0,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质量逐渐增大,当氯化钙完全反应,沉淀质量达到最大,之后不变。故 选C。
1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Fe与稀HCl:2Fe+6HCl=2FeCl3+3H2↑
B.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C.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
D.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
【答案】A
【解析】Fe与稀HCl:Fe+2HCl=FeCl2+H2↑;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Ba(OH)2溶液与稀H2SO4:Ba(OH)2+H2SO4=BaSO4↓+2H2O;AgNO3溶液与稀HCl:AgNO3+HCl=AgCl↓+HNO3。故选A。
13.以下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
处理措施
方法
A
纯碱
加石灰水
蒸馏法
B
氯化铜
加硫酸钠
过滤法
C
不溶性颗粒物
加明矾
结晶法
D
异味物质
加活性炭
吸附法
【答案】D
【解析】石灰水与纯碱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再过滤即可除去;氯化铜和硫酸钠不反应,且两者都溶于水,不能过滤除去;加明矾再过滤可以除去污水中不溶性颗粒物;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D。
1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B
【解析】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混合物中可能含一种元素,如金刚石、石墨和C60;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且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发光,属于物理变化;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等反应也生成盐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B。
1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C
【解析】据图判断生成氢气打的速率:乙>甲>丙,即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稀硫酸的质量有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即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故选C。
二、非选择题
16.(6分)(6分)回答下列问题:
(1)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
(2)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化学式是 。
(3)纯棉毛巾、真丝围巾、羊毛衫、塑料拖鞋等物品中,属于合成材料制品的是 。
(4)油锅着火了,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做饭时间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 。
(6)CO2中“2”表示的意义是 。
【答案】(1)+3;(2)NH4Cl;(3)塑料拖鞋;(4)隔绝氧气;(5)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6)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解析】(1)NaNO2中Na的化合价为+1,O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等于。可以判断N元素的化合价为+3;(2)根据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判断由N、H、Cl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的化学式是NH4Cl;(3)塑料拖鞋属于合成材料制品;(4)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是利用隔绝空气/氧气的灭火原理;(5)做饭时间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6)CO2中“2”表示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7.(5分)汽车尾气在装有催化剂的净化器中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①反应中设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 、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是形成股雨的主要气体,可用 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
【答案】(1)①原子;②2NO+2CON2+2CO2;(2)二氧化硫;pH试纸。
【解析】(1)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②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2NO+2CON2+2CO2;(2)煤中主要含有、氢碳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其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属于污染物;用pH试纸/pH计测量溶液的酸碱度。
18.(4分)(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 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a>b B.a=b C.a<b D.不能确定
【答案】(1)c;(2)b;(3)不饱和;(4)A。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和b,升高而减小的是c;(2)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3)t3℃时,a的溶解度为50g,即200g水中需要溶解a物质100g,才能为饱和溶液,即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a>b。故选 A。
19.(6分)(6分)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答案】(1)煤;(2)有机物;(3)3:5:32;(4)CH4•8H2O+2O2CO2+10H2O;
(5)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析】(1)目前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2)甲烷CH4是最简单的有机物;(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12×1:1×20:16×8=3:5:32;(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8H2O+2O2CO2+10H2O;(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可以节能环保,几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4分)(4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D是种黑色固体(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及多余的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D可能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2H2O2H2↑+O2↑;(2)CuO;(3)置换反应。
【解析】(1)根据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判断A是水,D是种黑色固体,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B会转化成D,B是氧气,C是氢气,氧气会转化成氧化铜, D是氧化铜,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①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2)D可能是CuO;(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21.(6分)(6分)某同学配制50g 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填序号)
(2)图②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需称取氯化钠 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 (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 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答案】(1)②①⑤③④;①;(2)广口瓶;4.5;(3)C;凹液面的最低处;
【解析】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和贴标签。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遵循“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的是①;(2)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广口瓶,液体为细口瓶;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50g×9%=4.5g;(3)选用量筒时,量筒的量程略大于待取液体体积,配制50g 9%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体积:[50g×(1-9%)]÷1g/mL=45.5mL。故选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持平。
22.(9分)(一)(4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以高锰酸钾为原料、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 (填字母)。
(3)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 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二)(5分)题中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收集在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我们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2)[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3)[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 (填化学式)。
(4)【实验与结论】①甲同学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做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甲同学认为猜想一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理由是 。
③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是 ,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一)(1)2KMnO4K2MnO4+MnO2+O2↑;(2)BD;(3)磨砂面;
(二)猜想二: HCl;(4)不能;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③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不变色,或石蕊试液变红色 。
【解析】(一)(1)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选用装置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溶于水,选用向上排气法收集,选用装置D;(3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磨砂面防止漏气;(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只有CaCl2;
稀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CaCl2和HCl;(4)CaCl2和HCl都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即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③如果要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你做对比实验时选择加入的试制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时装有废液的试管中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不变色,或石蕊试液变红色。
23.(5分)(5分)向147克稀硫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容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 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6g;(2)20%。
【解析】(1)据图判断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6g;
(2)设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147gx 0.6g
=
x=20%
答:(1)此过程中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0.6g。
(2)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