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8.03 K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青海省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触目伤怀 海市蜃楼 佃(diàn)农 黄晕(yùn)
B.强词夺理 酣然入梦 斡(wò)旋 震悚(sǒng)
C.舍身求法 拈轻怕重 宽宥(yòu) 殉(xùn)职
D.浮光掠影 走头无路 翌(lí)日 修葺(qì)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雨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络绎不绝,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B.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D.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促进和影响是与日俱增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B.我生长在青海湖边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
C.吴获和李强赛跑,经过激烈地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D.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就永远不能飞到天空。
4.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
(1)长大后/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余光中《乡愁》)
(2)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__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王绩《野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得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
(6)成语“秋水伊人”源自《兼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清照的《渔家傲》词中化用了庄子典故和仙山传说,表达词人有高飞之志、向往理想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风休住,______________。”
(8)爱国,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的情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①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
②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③文字是一道桥梁。
④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
A.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6.下面相关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史记》——史学巨著——司马迁——中国(汉代)
B.《红岩》——小说——罗广斌 杨益言——中国(现代)
C.《昆虫记》——科普作品——法布尔——法国
D.《红星照耀中国》——小说——埃德加·斯诺——美国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9分)
长江源学校八年级准备开展“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回答问题。
本报讯
为进一步提升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美誉度,让更多文化体育旅游爱好者了解天峻,走进天峻,5月10日,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
本次活动是为积极响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决策部署举办的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徒步活动围绕“寻找中国最原生景观——探秘神湖之源,朝拜吉祥神山”为主题,这次活动将历时3天,分3个赛段,行程48公里。据悉,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海西州天峻县内徒步爱好者700余人将齐聚天峻,一展徒步运动风采,与天峻进行一场亲密之旅。
(《西海都市报》2019年5月10日,有删改)
7.阅读上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下图,请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写出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2分)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八年级语文教研组准备开展低碳生活方面的知识竞赛,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问题,请至少找出两处并改正。(2分)
通 知
兹定于本周五举行八年级学生“低碳生活知识”竞赛,请各班选派五名学生代表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八年级语文教研组
2019年5月15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端午期间,天气晴朗,气温适宜。假如你和家人准备去附近的湿地公园游玩,大家正在为选择哪种出行方式犹豫时,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完你的建议后,大家一致决定徒步出行。(3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分)
(一)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11,12题。(4分)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住节。为需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城届,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养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________________。(2分)
12.词作最后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作结,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周亚夫军细柳》,完成13—18题。(12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候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教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辖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最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驻扎
B.将军亚夫持兵揖日 持:率领
C.居无何,上至 居:经过
D.上自劳军 劳:慰问
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1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
A.将以下骑送迎 出郭相扶将
B.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 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把文帝在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遇到的不同情况加以对比,刻画了周亚夫的形象。请写出其中两处对比,并作分析。(2分)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
(一)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19~23题。(12分)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莹”,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速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太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间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史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开头引用北宋两位哲学家的名言,提出了本文怎样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⑥段波浪线句中有四个以“常常”开头的短句,它们的顺序是否可以任意调整?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第⑥段“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句话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24—28题。(13分)
①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川、藏“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养之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青海地处祖国西北内陆,这里高寒缺氧,本来是一个不产茶的省份,而从青海穿境而过的茶马古道却使饮茶之风在这里盛行,千年不衰,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②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位于日月山下。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春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也成为了茶马古道在青藏线上的重要的茶马交易场所。
③熬茶,是青海人用茯茶来熬制的茶,深红色,有油脂状感觉,暖融融,还有点成和花椒味。主料,首先为茶叶,讲究用色泽黄褐,香气纯正,浓醇带涩,茶中闪烁金黄色雪花的紧压茶,也就是热性茶。有两种颇受河渔人的喜爱:一种是松州茶,是四川松落地区出产的大叶散茶:另一大宗是获砖茶,其中又以湖南益阳所产的茯茶最受欢迎。其次为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苹果、姜皮、花椒等等。
④此类茶的制作很别致,不像通常的饮茶那样用沸水冲泡,而是先用石白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故又称之为“罐罐茶”。罐是用陶土烧制而成,表面黑粗且疙疙瘩瘩,极为土气。茶杯小了,不易散味,能保醇香。明代冯可宾《茶笺》道:茶壶以小为责,每宾壶一把,任其自酌自饮为得趣。
⑤熬时先将茯砖茶放入罐中,沏入开水,然后放到旺火上熬成褐红色的茶汁。对于注重茶道和茶艺的人来说,在泡汁而饮的茶中加入食盐或调料,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这种饮茶方法,却是古色古香的“茶”。
⑥在熬好的茶里适量加一撮盐。因为茶的味是香的,而盐恰恰起了调味的作用。在茶里加入荆养,同时加入苹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这样煮出的茶,广泛应用于日常饮用和待客之中,因其在茶中没有调入牛奶,故又称之为“清茶”,相反如果在熬茶时调入鲜牛奶,则称之为“奶茶”。这种茶,甜中带成,浓而不腻,是促进食物消化的好饮料。
⑦从医学角度来说,茯茶还有去油脂油腻、降血压血脂、生津止渴解酒等作用,有降糖和抗衰老等功效。在青海,与当地人一起喝茶时,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这茶就是久负盛名的茯茶。
24.从全文来看,选文的结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5.选文第③段划横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第①段说“这就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之一的‘茶马古道’”,句中的“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熬茶文化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结合选文内容,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五、写作能力展示(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题一:请将题目“我读懂了_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山高路远》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名言警句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是人们思想智慧的结晶。读了上面这些句子,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青海省2019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
1.【答案】D
【解析】走头无路—走投无路,翌(yì)日。
【考点】字音和字形。
2.【答案】C
【解析】A.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寻章摘句: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此处使用不当。C.侃侃而谈: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话。符合语境。D.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不能用来形容“促进”。
【考点】词语(包括成语)。
3.【答案】D
【解析】A.成分残缺袋可在句末加上“而努力奋斗”或者删去“为”;B.句式杂糅,可把“在”改为“的”;C.“他”指代不明,应改为“吴获”或“李强”。
【考点】修改病句。
4.【答案】(1)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2)枯藤老树昏鸦
(3)惟解漫天作雪飞
(4)相顾无相识
(5)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6)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7)九万里风鹏正举 蓬舟吹取三山去
(8)填写有“爱国情怀”的古诗词。
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大才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誓不还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
5.【答案】B
【解析】语段的话1题是“文字是一道桥梁”,故③应放在段首;①承接③解释“桥梁”;④②具体论述文字在“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其中②对④的“会面”作了进一步阐述。故选B项。
【考点】语言表达
6.【答案】D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解析】《红星照耀中国》的体裁不是“小说”,而是纪实作品,作者在这本书中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再现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考点】文学常识。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
7.【答案】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太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
【解析】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是新闻的导语,其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该材料第一段文字主要讲的是2019徒步中国·全国徒步大会天峻站活动推介发布会在西宁举行,据此进行概括即可。
【考点】概括新闻内容。
8.【答案】因为多数人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不够,所以开展宣传活动意义重大(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分析图表可知,调查的中学生中对“低碳生活方式”不太了解的有59.2%,不了·解的有8.7%,这些人占了大多数。这就是开展“低碳生活方式”宣传的意义之所在。注意用因果关系复句表述。
9.【答案】(1)格式方面的,通知不应该使用“祝敬语”,应删去(或去掉“此致”“敬礼”);
(2)内容方面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时间;
(3)应该交代竞赛的具体地点。
【解析】通知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居中写标题“通知”;二是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的具体事件、时间、地点等内容;三是落款,写明发通知的单位和时间。本通知格式上,应删去祝敬语;内容上,应交代竞赛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考点】语言表达得体、准确。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
10.【答案】略。
【解析】开头要有称呼,可以用家人之间的称呼;建议要结合低碳环保理念,进而用充分的理由说明应该选用哪种出行方式。语句通顺,言辞委婉即可。
【考点】口语交际。
11.【答案】四面楚歌
女子
【解析】 “四面歌残终破楚”借用项羽“四面楚歌”这一典故,表明自己终于冲破了家庭束缚。“蛾眉”是美女的代称,在这里指女子。
【考点】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12.【答案】“青衫湿”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的最后一句,寄寓颇深。词人泪湿衣裳,表达了知音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解析】“青衫湿”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暗示眼泪打湿了衣服,表达了作者虽有凌云壮志,但难觅知音的失意,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刚刚踏上革命征途时的担心和忧虑。
【考点】诗歌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这是秋瑾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上片写她曾被束绰在封建家庭和旧礼教中,如今突破家庭来缚,实现了“求自主”的愿望;下片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革命者在走向革命道路前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
13.【答案】B
【解析】要根据具体语境推断词义,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持:拿着,握住。
【考点】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4.【答案】A
【解析】可根据语法结构、文言标志词来划分朗读节奏。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D.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考点】划分朗读节奏。
15.【答案】C
【解析】A.将军/扶助。B.将要/况且。C.均为往,去,到。D.必;一定/顽固。
16.【答案】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17.【答案】①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人,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②文帝在前两个军营“直驰入”,而在细柳营却“不得驱驰”,只能“按辔徐行”这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天子到前两处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而周亚夫却“介胄之士不拜”“以军礼见”,这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
【解析】文中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是通过多次对比体现的。汉文帝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畅通无阻,与后文汉文帝在细柳军营两次“不得入”作对比,凸显了细柳军营的军纪严明;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而在细柳军营“天子乃按善徐行”,以此对比表现了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将以下骑送迎”讨好汉文帝,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胃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两相对比之下突出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18.【答案】①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②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③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④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解析】结合前文内容可知,群臣为周亚夫治军严格和怠慢皇帝而“惊”;也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和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文言文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入侵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担任将军,驻军霸上;祝兹候徐厉担任将军,驻军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担任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罕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穿着盔甲,刀剑出箱,张开弓弩,拉满弓弦。皇上的先行引导人员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引导的人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发布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进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垒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着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于是空上就控制住车马慢慢行走。到了大营,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拱手行礼,并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慰劳军队的礼仪完毕后离开了。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论。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军营,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一定可以被偷袭且被敌人停虏的,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被侵犯吗?”(文帝)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
19.【答案】(1)不用攻击,自己就破坏了(或多指理论、说法等未经批驳,自己就站不住脚了)。
(2)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念或(词语解释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首先要·知晓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1)“不攻自破”指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这里强调了虚妄学说的荒谬。(2)“辨伪去妄”指要善于辨别真假,去除虚假的。这里指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依据的理念或学说。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0.【答案】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作答时要理解文章开头引用的名言的含意,厘清“学”与“疑”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考点】概括中心论点。
21.【答案】举例论证(或例证法)。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年读书善疑多问的事例作论据,证明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画线语句列举了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大学章句》时便敢对其提出质疑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具体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考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2.【答案】不能任意调换顺序。第一个“常常”后面说的是“要抱怀疑的态度”,第二个“常常”后面说的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前句所说的“怀疑”是“辩论”的前提条件;第三个“常常”后面所说的“评判书中的学说”和第四个“常常”后面的“修正书中的学说”;前面所谈的“评判”也是后面所说“修正”的前提。所以“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步构成逐层深人,步步递进的关系,不能任意调换顺序。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解析】首先表明观点:不能任意调整其顺序。然后陈述理由:因为:“怀疑”“辩论”“评判”“修正”这四个词依次表明了人们批判过去的学说及产生更新更善的学说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不相符合了。
【考点】文章的论证思路。
23.【答案】文章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论点之后,分两部分进行论证,将这两部分自然衔接起来的就是这句话,承上启下(或过渡),由浅入深地论证了中心论点,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析】第⑥段的这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前半句总结上一部分所论述的论点,后半句提出了本段的论点。
【考点】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
24.【答案】总—分式 逻辑顺序
【解析】文章第①段总写了茶马古道使青海边区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然后以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为例,从文化交融和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加以具体论述,这是总分式的结构形式,属于逻辑顺序。
【考点】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
25.【答案】分类别。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使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由“有两种……一种是……另一大宗是……”可知,画线句子采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颇受河湟人喜,爱的两种茶。
【考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6.【答案】不能。“之一”表明“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并不排除其,他的文明文化传播途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先表明观点:不能删去。然后解释“之一”在句中的含义,即“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中的一条,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把“之一”删去,所表述内容的意思就会过于绝对,不合实际。
【考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7.【答案】从熬茶的配料、制作过程、泡制方法、用途与功效等方面作了介绍。
【解析】先将答题区间定位于第③至⑦段,然后结合关键词语“主料”“调料”“制作”“泡汁而饮”“作用”“功效”等概括归纳即可。
28.【答案】(独具特色的)青海熬茶文化
【解析】阅读全文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青海独特的熬茶文化,用此作标题即可概括全文内容。
五、写作能力展示
29.【答案】略
【解析】(一)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横线上可填的对象非常广泛,可以写人(如老师、父母、自己、屈原、诸葛亮、孙悟空等),也可以写物(如镜子、画像、钟表、书、蜘蛛、蚂蚁等);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蓝天、白云、青松、小花、大山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成功、失败、忠诚、坚韧、乐观、友善、寂寞、坦然等)。拟题角度宜小,选材要具体典型,抒写出真情实感。题目的核心词是“读懂”二字,要注意写清“读”的过程和“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主观感受;有自己深刻的体验感悟。
选材与立意:
(1)选材:它不低头,不让步,不畏风刀雪斧,在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声中,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
立意:我读懂了黄山松的伟岸挺拔。
(2)选材:为了不误工期,为了买房的人可以早点看到他们的房子,那群朴实的农民工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的铮铮铁骨在夜里依然挑着那沉重的担子。他们满怀着家人的期盼,在黑夜里用汗水演绎着劳动最深刻的含意。
立意:我读懂了夜的心跳。
(3)选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敌几于道。
——《老子》
立意:我读懂了水。
(4)选材:父亲,你威严的背后,原来藏着温柔;你坚韧的背后,原来藏着体贴;你冷峻的背后,原来藏着深情……你就像那浩瀚的海洋,朴实而广博。
立意:我读懂了父亲。
(5)选材: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
——泰戈尔
立意:我读懂了坦然。
(二)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型材料作文题。汪国真的诗句,可抓住“脚更长”“人更高”来分析,其中“脚”可理解为对人生梦想的追求;“人”比山高,可理解为人的理想境界、执着精神比山还高。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不怕目标的高远、任务的艰巨,只怕缺乏追寻的勇气、热情和执著的精神。鲁迅的格言,意在激励人们为希望和追求探索实践,坚持不懈,开拓进取。陆游的诗句,则是告诉我们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途生”,迎来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综上所述,三则材料都指向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执着追求、勇于探索、实现理想的主题,我们可以从这些角度构思立意,从正反两面综合选材,写出自己的感受,展现自己的个性。选材与立意:
(1)选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立意:失生,需要执着。.
(2)选材:爱迪生一生有一万多项发明,可有谁知
道幼年的爱迪生为生活所迫只读了一年书?但他有壮志,有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这些,使他成为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发明家。立意:积极探索,勇敢坚韧,方可有志者事竟成。
(3)选材:从中亚到阿富汗、巴基斯坦,从沙漠走向戈壁、崇山峻岭,从攀登帕米尔高原到闯过铁门关天险……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玄奘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古印度迈进,最终成为了第一个周游古印度的中国人。
立意:为了理想,要勇于战胜困难挫折。
(4)选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立意: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决心和毅力。
(5)选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立意:只要肯努力,理想终会实现。.
语文试卷 第17页(共18页) 语文试卷 第18页(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