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2.07 KB
  • 2021-05-10 发布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表现手法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高频考点专题训练: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别称:表达技巧、艺术技巧、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它有广义和 狭义之称,广义的表现手法等同于表达技巧,一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和结构手法。而狭义的表现手法,包括:描写的手法(正面和侧面、动态和静态、虚 实描写、远近描写、感官描写等)对比和衬托、渲染和烘托、联想和想象、托物言志、以小见 大、象征、情景交融、欲扬先抑等。 【常见题型】 ○1 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以__________为线索,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 ○2 本文的写作思路及表现手法独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赏析。 ○3 本文x段划线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在文中有何表达效果? ○4 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一例分析。 …… 【解题思路】 ○1 确定表现手法 ○2 分析概括写作内容 ○3 答出表现手法的作用 【解题公式】 表现手法=定手法+析内容+答效果(情感、主旨、作用等) 【典型例题】 案例一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语文真题) 问题: 18.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举例分析。(3分) 答案: 18.第十一段"然而,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那些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通过 对比突出烈士为国捐躯虽为无名,但长留世人心中,永远流传;而有些刻意想要让人注意的人, 却更易被人淡忘。(举例得1分,具体分析得2分) 案例 二 (江西省2019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卷) 问题: 14. 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文中"端阳访友, 骑二马赏景"这件事为例,简要分析其中两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答案: 14. 通过叙述,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通过指写人物衣着盆中景物与人物活 动,营造了美好的氛围,表现了"我"愉悦的心情;通过敏论,表达对美好境界和美食的赞美; 用"最喜那满天星斗"抒发对家乡夜景的喜爱之情。 案例三 (江苏省宿迁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 问题: 16. 第②段描写太阳有何作用? 答案:16. 写太阳出现的张扬是为了在对比和反衬中表明月亮出现的静气,闲适,带给人光明 却又和人分享光明,带给人欢乐和人分享欢乐。 【实战演习】 1.【2019年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秋山寻野 从维熙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 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 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 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 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 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 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 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 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 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 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 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 却有五光十色的花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 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 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看见的红色,不仅 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己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来采摘。一阵秋 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物 写生。 ⑧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 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 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 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 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 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 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 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 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趣了。 ⑪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 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选自《河北日报》2019 年 5 月 17 日,有改动) 请对文章的第④段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答案】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 为下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表现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第④段先写游客多,而“景区示意牌上写明, 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可见游客们爱随波逐流。再写“我则像只离了 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以鲜明的对比,表现“我” 与众游客的不同,自然引出下文——赞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2.【2019 年中考黑龙江大庆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好一朵木槿花 宗 璞 ①又是一年秋来,洁白的玉春花挟着凉意,先透出冰雪的消息。美人蕉也在这时开放了。 红的黄的花,耸立在阔大的绿叶上,一点儿也不在乎秋的肃杀。接下来该是紫薇和木槿。在我 家这以草为主的小园中,它们是外来户。偶然..得来的枝条,偶然..插入土中,它们就偶然..地生长 起来。紫薇似娇气些,始终未见花。木槿则已两度花发了。 ②木槿以前给我的印象是平庸。文革中许多花木惨遭摧残,它却得全性命,陪伴着显赫一 时的文冠果,免得那钦定植物太孤单。据说原因是它的花可食用,大概总比草根树皮好些吧。 学生浴室边的路上,两行树挺立着,花开有紫、红、白等色,我从未仔细看过。 ③前年秋至,我家刚从死别的悲痛缓过气来不久,又面临了少年人的生之困惑。我们不知 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事,陷入极端的惶恐中。我在坐立不安时,只好到草园踱步。那时园中 荒草没膝,除了我们的基本队伍亲爱的玉簪花之外,只有两树忍冬,结了小红果子,玛瑙扣子 似的,一簇簇挂着。我没有指望还能看见别的什么颜色。 ④忽然在绿草间,闪出一点紫色,亮亮的,轻轻的,在眼前转了几转。我忙拨开草丛走过 去,见一朵紫色的花缀在不高的绿枝上。 ⑤这是木槿。木槿开花了,而且是紫色的。 ⑥木槿花的三种颜色,以紫色最好。那红色极不正,好像颜料没有调好;白色的花,有老 伙伴玉簪已经够了。最愿见到的是紫色的,好和早春的二月兰、初夏的藤萝相呼应,让紫色的 幻想充满在小园中,让风吹走悲伤,让梦留着。 ⑦惊喜之余,我小心地除去它周围的杂草,作出一个浅坑,浇上水。水很快渗下去了。一 阵风过,草面漾出绿色的波浪,薄如蝉翼的娇嫩的紫色在一片绿波中歪着头,带点调皮, 却丝毫不知道自己显得很奇特。 ⑧去年,月圆过四五次后;几经洗劫的小园又一次遭受磨难。园旁小兴土木,盖一座大有 用途的小楼。泥土、砖块、钢筋、木条全堆在园里,像是零乱地长出一座座小山,把植物全压 在底下。我已习惯了这类景象,知道毁去了以后,总会有新的开始,尽管等的时间会很长。 ⑨没想到秋来时,一次走在这崎岖的山路上,忽见土山一侧,透过砖块钢筋伸出几条绿枝, 绿枝上,一朵紫色的花正在颤颤地开放! ⑩我的心也震颤起来,一种悲壮的感觉攫住了我。 ⑪ 土埋大半截了,还开花! ⑫ 我跨过障碍,走近去看这朵从重压下挣扎出来的花。仍是娇嫩的薄如蝉翼的花瓣,略有 皱折,似乎在花蒂处有一根带子束住,却又舒展自得,它不觉得环境的艰难,更不觉得自己的 奇特。 ⑬ 忽然觉得这是一朵童话的花,拿着它,任何愿望都会实现,因为持有的,是面对一切困 难的勇气。 ⑭ 紫色的流光抛散开来,笼罩了凌乱的工地。那朵花冉冉升起,倚着明亮的紫霞,微笑地 看着我。 ⑮ 今年果然又有一个开始,小园经过整治后,不再以草为主,所以有了对美人蕉的新认识。 那株木槿高了许多,枝繁叶茂,但是重阳已届,仍不见花。 ⑯ 我常在它身旁徘徊,期待着震撼了我的那朵花再来。 (节选自《宗璞散文》) 文章先说印象中的木槿是平庸的,后说木槿花是“震撼了我的那朵花”,这样安排结构使用了 什么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文中先说她的不起眼,被轻视,然而在后面的经历中:荒草丛 中,她依然绽放,水泥、砖块重压之下,她坚强绽放,作者的感情自然随着由轻视到惊喜,再 到欣赏、赞美。这样使作者感情变化自然,突出了木槿花所蕴含的精神——不屈、抗争、顽强、 乐观等等。 【解析】要求学生掌握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首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 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 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结合本文分 析。首先写了对木槿花的轻视,然后惊喜、欣赏、赞美,最后期待震撼了我的那朵木槿花再来。 这样写突出了不屈、抗争、顽强、乐观的精神。表达了“我”对木槿花的赞美之情。 3.【2019 年中考云南曲靖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 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 躲藏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 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 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焕发青春的光彩。 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 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 意盎然。 ④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⑤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 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 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⑥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 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⑦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 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 他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 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⑧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 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剥 下苔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 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 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苔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 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⑨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 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 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 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⑩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 环境。 ⑪ 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 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 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 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 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把 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⑫ 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意由她而生。青苔的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 蔓延到墙顶上。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⑬ 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 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关注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 ⑭ 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 哧哧地笑着。 ⑮ 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副刊》2019 年 05 月 18 日,有删减)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象征(托物言志,借物喻入)。作者借青苔的普通、卑微,生长环境恶劣却 努力生长,象征在艰苦环境中自强不息,坚韧自持,努力抗争,谦逊,高洁,不屈服于命运的 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的精神和意志。 【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结合本文主旨分析。本文通过对青 苔生长环境、精神气质、富有文化底蕴等角度的描写,赞美了青苔自强不息、顽强生长、志存 高远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青苔由衷的敬意和赞美之情。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故表现手法 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象征等。 4.【2019 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小题。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 么东西,走到前来,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新鲜的 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 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 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 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 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地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 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几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 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 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 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 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 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 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 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 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 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 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 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 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 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 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 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 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 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 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 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⑭ 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的 五六朵枯黄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 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选文有删改) 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对比。作用:把两种茉莉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老太太卖的茉莉花新鲜、异香,表现了 老太太心灵的纯洁美好。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表现手法。文段④中“新鲜的茉莉花。远远地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 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和“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几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 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进行对比,目的是突出新鲜的茉莉 花的清香,以此表现老太太的高尚品质。据此作答即可。 5.【2019 年中考山东东营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行走在岸上的鱼 蔡 楠 红鲤逃离白洋淀,开始了在岸上的行走。她的背鳍、腹鳍、胸鳍和臀鳍便化为了四足。在 炙热的阳光和频繁的风雨中,红鲤细嫩的身子逐渐粗糙,一身赤红演变成青苍,漂亮的鳞片开 始脱落,美丽的尾巴也被撕裂成碎片。然而红鲤仍倔强而执著地行走着,离水越来越远。 其实红鲤何尝不眷恋那清纯澄明的白洋淀水呢?曾几何时,那里是她的家园呀!那荷、那 莲、那苇、那菱,甚至那叫不上名来的蓊蓊郁郁、密密匝匝的水草,都让她充满了无尽的遐想。 她和她的父辈母辈、兄弟姐妹在这一方碧水里遨游、嬉戏、生存,实在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啊! 更何况红鲤是同类中最招喜爱、最受羡慕、最出类拔萃的宠儿呢!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赤红的锦 鳞,有着一条细长而美丽的尾巴,有着一身潜游仰泳的本领。因此红鲤承受着同类太多的呵护 和太多的爱怜。 如果不是逃避老黑的魔掌,如果不是遇到白鲢,如果不是渔人们不停息地追捕,红鲤也许 就平静地在白洋淀里生活了,直到衰老死亡,直到化为白洋淀的一朵小小的浪花。 厄运开始于那个炎热的夏天。天气干燥久无雨霖,白洋淀水位骤降,红鲤家族居住的明珠 淀只剩下了半米深的水,而且它们再也忍受不了近期污水中毒的折磨,不得不在一天夜里开始 向深水里迁移。迁移途中,鲤鱼们遭到了一群黑鱼的袭击,那是一场心惊肉跳的厮杀。黑涛翻 腾,白浪迸溅,红波激荡,鲤鱼们伤亡惨重。最后的结局是,红鲤被黑鱼族头领老黑猎获,鲤 鱼们才得以通行。 其实老黑早就风闻红鲤的美丽,并渴望用她作为诱饵捕猎更多的美味。因此老黑有预谋地 安排了这次伏击战。老黑将红鲤俘获并将其放在洞口旁边,在周围安排了多个看守和猎手。红 鲤不肯“出卖”无辜的生灵,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粼粼的伤口,晶莹剔透的眼睛没几 天就暗淡了下去。红鲤坚强地忍受着严酷的身心折磨,也暗暗地寻找着逃跑的机会。 中午是老黑们最为倦怠的时刻。为逃避渔人的捕杀,它们不敢出洞,常常是吃完夜间觅来 的食物后便沉入梦乡。就是中午,红鲤悄悄地绕开看守,轻甩尾鳍,打一个挺儿便钻出了黑鱼 洞,浮上了水面。红鲤望见了水一样的天空,望见了鱼一样的鸟儿,望见了树叶一样漂浮的渔 船。老黑率领一群黑鱼一路啸叫追逐而来。红鲤急中生智,躲到了一只渔船的尾部。她看到渔 船上那个头戴斗笠的年轻渔人甩出了一面大大的旋网,旋网在空中生动地划了一个圆,便准准 地罩住了黑鱼群。 红鲤扁扁嘴,一个猛子扎入深水,向远处游去。接下来的日子,红鲤开始了对红鲤家族的 寻找。寻找一度成为红鲤生命的主题。在寻找中,红鲤的伤口发了炎,加之不易觅食,又饿又 痛,终于昏倒在寻找的水道上。 这时,白鲢出现在红鲤的生死线上。白鲢将红鲤托进了荷花淀。白鲢用嘴吮吸清洗红鲤的 伤口,一口一口地喂她食物。红鲤慢慢复苏了。 荷花淀里多了两个生死相依的朋友。红鲤红,白鲢白,藕花映日,荷叶如盖。红鲤和白鲢 在无数个白天和夜晚听渔歌互答,看鸥鸟飞徊。白鲢对红鲤说:“天空的鸟自由,也比不过我 们呢,它们飞上天空,不知被多少猎枪瞄着呢!”红鲤提醒说:“我们也不自由呀,荷花淀外 的渔船一只挨一只,人们各式各样的渔具,都在威胁着我们,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会成为网中 之鱼呢!” 果然,不幸被红鲤言中。一个午后,白鲢和红鲤出外觅食,兴之所至,便远离了荷花淀。 他们穿过了一道又一道苇箔,绕过一条又一条粘网,闪过一只又一只鱼叉,快活地畅游、嬉戏。 他们来到了一个细长而幽邃的港汊间。这时一只哒哒作响的渔船开过来,白鲢看见一柄长长的 渔竿伸下,一个圆乎乎的铁圈拖着长长的电线冲他们伸来。白鲢用尾巴一扫红鲤,喊了声快跑, 便觉一股电流划过,一阵晕眩,就失去了知觉。 红鲤亲眼目睹了白鲢被电船电翻打捞上去的经过。红鲤扎入青泥中紧贴苇根再不愿动弹。 她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之中。一个越来越清晰的念头强烈地震撼着她:离开这里,离开水,离开 离开离开—— 天黑了,一声炸雷响起,暴风雨来了。红鲤缓慢地浮上水面。暴雨如注,水面一片苍茫。 红鲤一个又一个地打着挺儿,一个又一个地翻着跟头。突然又一阵更大的雷声,又一道更亮的 闪电,红鲤抖尾振鳍昂首收腹,一头冲进了暴风雨,然后逆流而上,鸟一样跨过白洋淀,竟然 飞落到了岸上。 那场暴风雨过去,红鲤便开始了岸上的行走。她要创造一个鱼儿离水也能活的神话,她要 寻找一块能够自由栖息、自由生活的陆地。 (有删改) 试就这篇童话形式的小说所运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答案】①以生物习性特征为基础,用丰富新奇的想象和虚妄的幻想,创造了一个崭新的鱼类 生活世界,将一条鱼的遭遇叙述得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其目的是借以曲折反映人类对自然残 酷掠夺、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给人以深刻警示。②以大胆的夸张描写红鲤与“老黑”厮 杀的激烈程度,红鲤像鸟一样跨过白洋淀,飞落岸上并在陆地上行走,有意挣脱生活逻辑的束 缚,使形象光彩夺目,其强大的冲击力使读者心灵受到震撼。③拟人手法赋予“红鲤”“老 黑”“白鲢”等形象以人的动作、语言、心理、思想和性格,人格化地表现其生物特征和喜怒 哀乐的情感,引发读者强烈共鸣。④用细节描写刻画形象。如“身上便满布刽子手的啮痕和血 粼粼的伤口”“抖尾振鳍昂首收腹”“冲”“逆流而上”等一系列细节,生动刻画出红鲤历经 磨难、执着追求的形象特征,给人深刻印象。 【解析】考查对文章艺术手法的赏析。本文最大的特色之一是想象奇特,夸张浪漫,以童话的 形式,赋予红鲤人的思想和行为,红鲤与爱人白鲢两情相悦,温馨和谐,使文章生动形象。还 有特色就是环境描写。文章描绘白洋淀优美的自然景色和红鲤平安幸福的生活,不但交代了故 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温馨和平的氛围,而且反衬出红鲤遭遇背井离乡、被摧残捕杀以至不得不 行走在岸上命运的悲惨,从而深刻揭露人类破坏环境、滥捕滥杀的现实。小说对暴风雨等自然 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悲壮的气氛,烘托了红鲤被迫蜕变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