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00 KB
  • 2021-05-10 发布

2011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1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中考化学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 ‎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 ‎(水) ‎ ‎4、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2,质量比为8∶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干冰是CO2固体。(碳酸气)‎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 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 ‎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行)。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氧化镁。(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 C2H5OH 甲醇燃烧 CH3OH ‎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 可燃性 H2+ 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 ② 还原性 H2+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 CuO— 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 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 ‎①除杂:CO[CO2] 通入石灰水 CO2+Ca(OH)2— ‎ ‎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 ‎ CaO[CaCO3]只能煅烧 CaCO3— ‎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 CaCO3+ HCl— ‎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 ‎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 ‎8、酒精C2H5OH,又名乙醇,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 醋酸又名乙酸,CH3COOH,同碳酸一样,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 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其中气体矿物燃料是:天然气,固体矿物燃料是煤,氢气是理想燃料(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 ‎(铁)‎ ‎1、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2、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3、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黑色金属: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5、合金(混合物):是由一种金属与其它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合金有:生铁和钢(混合物)‎ 生铁的含碳量在2%—4.3%之间,钢的含碳量在0.03%—2%之间。‎ ‎6、炼铁的主要设备是高炉,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还原剂一氧化碳从铁的氧化物中将铁还原出来。(不能:置换)‎ ‎9、导电性:银>铜>铝,铝和锌在空气中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可阻止进一步氧化。铜生锈是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钛耐腐蚀性好。‎ ‎(溶液)‎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①加水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对温度例外 ‎ ①增加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 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方法是:①加水②降温 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3、分离:KCl和MnO2方法为过滤,步骤: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3方法为结晶,步骤:溶解、冷却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 ‎4、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中溶质是HCl,石灰水中溶质为Ca(OH)2,食盐水中溶质为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H2SO4,胆矾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C2H5OH。‎ ‎(组成与结构)‎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中:核电荷数(带正电)=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原子的质量/C原子质量的1/12。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它是一个比值。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 ‎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⑦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 ‎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共价化合物、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 ‎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如NaCl、CaCl2、MgS、NaF、ZnSO4。构成氯酸钾的微粒是K+、ClO3-。‎ ‎3、决定元素的种类是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即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者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 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如Fe、Fe2+、Fe3+因核电荷数相同,都称为铁元素,但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也不同。‎ ‎ 核电荷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Ne、HF、H2O、NH3、CH4。‎ ‎(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变的是:①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②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④原子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原子的质量;‎ 一定改变的是:①物质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酸、碱、盐)‎ ‎1、固体NaCl、KNO3、NaOH、Mg(NO3)2等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所以酸碱盐溶液能导电,但有机物溶液不导电。‎ ‎2、氯酸钾溶液中是否含有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没有,只含有自由移动的氯酸根离子)‎ ‎3、能导电的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4、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或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5、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但一定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酸性)‎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但一定是碱性溶液。(如Na2CO3溶液是盐溶液,但溶液显碱性)‎ ‎6、X-和Cl-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说出HX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 ‎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紫色石蕊遇HX变红色,无色酚酞不变色。 ‎ ‎2与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条件:①在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H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②酸除了HNO3和浓H2SO4,氧化性强,与金属反应时,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H2CO3酸性太弱) ‎ ‎3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 ‎4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一定反应) ‎ ‎5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 ‎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7时呈碱性。‎ ‎ PH=0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 蒸馏水的pH=7(雨水的pH<7显弱酸性),SO3溶于水,溶液pH<7,CO2溶于水,溶液pH<7;pH升高可加碱(可溶性碱)或水,pH降低可加酸或水。PH=3和pH=4混合溶液pH<7,测定pH的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把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溶液的pH。‎ ‎8、碱的通性 ‎ ‎ 由于碱在水溶液里都能电离而生成OH-离子,所以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 ‎(1) 碱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起反应。(条件:碱必须可溶)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例如Fe(OH)3中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石蕊不变色。 ‎ ‎(2) 碱能跟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生成盐和水。条件:碱必须可溶,例如Cu(OH)2+CO2不反应 ‎(3) 碱能跟酸起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 ‎(4) 碱能跟某些盐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条件: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有沉淀。 ‎ ‎9、盐的性质 ‎ ‎①跟某些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条件:①盐可溶②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太活泼,不和盐置换) ‎ ‎②盐与酸反应 (与前面相同)‎ ‎③盐与碱反应 (与前面相同) ‎ ‎④盐与盐反应 条件:反应物均溶,且生成物中有沉淀。 ‎ ‎10、氧化物 ‎① 定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碱性氧化物。(除Al2O3、ZnO外)‎ ‎ 凡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除CO、H2O外)‎ ‎②性质 与水反应(碱可溶)‎ 碱性氧化物大多数不溶于水,除了Na2O、K2O、BaO、CaO外,Na2O+H2O=2NaOH,CuO+H2O=不反应。‎ 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溶于水(除了SiO2外)SO3+H2O=H2SO4,CO2+H2O=H2CO3,SiO2+H2O=不反应。‎ ‎11、物质的检验 酸液(H+):只能用紫色石蕊试液 碱液(OH-):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均可。‎ 盐酸和Cl-: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硫酸和SO42-:用BaCl2溶液和稀HNO3‎ 区别Cl-和SO42-:只能用BaCl2溶液不能用AgNO3溶液 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铵盐(NH4+):用浓NaOH溶液(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化学式:‎ 氢氯酸(俗名为盐酸)HCl 氯酸HClO3 氢硫酸H2S 硫酸H2SO4 硝酸HNO3 磷酸H3PO4 ‎ 氧化钙CaO(生石灰) 氢氧化钙Ca(OH)2 (熟石灰 消石灰)Ca(OH)2水溶液俗名石灰水 ‎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磷酸氢二钠Na2HPO4 氢氧化钠 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 氯化钠NaCl(食盐)粗盐中含有MgCl2、CaCl2杂质而易潮解 尿素CO(NH2)2‎ 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 亚硫酸钠Na2SO3 碳酸钠Na2CO3(纯碱)(水溶液呈碱性,但不是碱) 纯碱晶体Na2CO3·10H2O 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蓝矾、胆矾) 磷酸二氢钙Ca(H2PO4)2 碳酸氢钠NaHCO3 硫酸氢钠NaHSO4 氨水NH3·H2O(属于碱类) 过磷酸钙是混合物 ‎ 有关物质的颜色:‎ Fe(OH)3红褐色沉淀 Fe2O3红(棕)色 Fe3+的溶液黄色 Fe2+浅绿色 ‎ Fe块状是白色的,粉末状是黑色,不纯的是黑色 Cu(OH)2蓝色沉淀 CuO黑色 CuCl2、 Cu(NO3)2、 CuSO4溶液(即Cu2+的溶液)蓝色 无水CuSO4是白色 CuSO4·5H2O是蓝色 Cu(紫)红色 ‎ BaSO4、AgCl是不溶于 HNO3的白色沉淀 CaCO3 BaCO3是溶于HNO3 的白色沉淀 ‎ KClO3白色 KCl白色 KMnO4紫黑色 MnO2黑色 Cu2(OH)2CO3绿色 ‎13、用途、性质 ‎⑴浓HCl、浓HNO3具有挥发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 ‎⑵浓H2SO4:吸水性,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使纸张或皮肤变黑是硫酸的脱水性。‎ ‎⑶粗盐(因含有CaCl2、MgCl2杂质而潮解),放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⑷NaOH固体(白色)能吸水而潮解,又能与空气中的CO2反应而变质,所以NaOH必须密封保存。放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变质。NaOH中含有的杂质是Na2CO3。‎ ‎⑸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由于在常温下失去结晶水(叫风化),放在空气中质量减轻且变质。‎ ‎⑹无水CuSO4:能吸水(检验水的存在)。‎ ‎⑻生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⑼需密封保存:浓HCl、浓HNO3、浓H2SO4、NaOH、CaO、Ca(OH)2、铁、白磷、纯碱晶体。‎ ‎⑽稀HCl、H2SO4用于除锈。‎ ‎⑾ NaOH不能用于治疗胃酸(HCl)过多,应用Al(OH)3 Al(OH)3+HCl ‎⑿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农业上农药波尔多液[CuSO4和Ca(OH)2]‎ ‎ 工业酒精中含有杂质是CH3OH NaOH中含有杂质是Na2CO3 CaO中含有杂质是CaCO3‎ ‎⒁ 检验Cl-:AgNO3、HNO3溶液 检验SO42-:BaCl2、HNO3溶液 区别HCl、H2SO4:用BaCl2溶液 ‎⒂ 改良酸性土壤用Ca(OH)2, 制取NaOH用:Ca(OH)2+ Na2CO3— ‎ 制取Ca(OH)2用:CaO+H2O— ‎ 波尔多液不能使用铁制容器是因为:CuSO4+Fe— ‎ 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KNO3、NaCl ‎ ‎14、制碱 ‎ ‎ (1)可溶性碱  ①碱性氧化物溶于水 CaO+H2O= Ca(OH)2 ‎ ‎ ②碱和盐反应 Ca(OH)2+ Na2CO3=CaCO3↓+2NaOH ‎ ‎(2)不溶性碱 碱和盐反应 2Cu+O2△2CuO,CuO+2HCl=CuCl2+H2O, ‎ CuCl2+2NaOH= Cu(OH)2↓+2NaCl ‎ ‎ 不溶性碱可受热分解:Cu(OH)2△CuO+ H2O ‎ 制金属铜:两种方法①还原剂还原CuO②金属与盐反应如:CuSO4+Fe ‎ 制盐例如MgCl2:①Mg+HCl ②MgO+HCl ③Mg(OH)2+HCl ‎ ‎ ‎ ‎(实验部分) ‎ ‎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 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 ‎ 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 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 ‎ ‎(1)试管 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 ‎ ‎(2)烧杯 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 ‎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 ‎ ‎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 ‎(4)锥形瓶 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 ‎(5)蒸发皿 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 ‎(6)胶头滴管 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 ‎ 注意: 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 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 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 ‎ ‎(7)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 ‎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 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 ‎(8)托盘天平 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 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 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 ‎(9)集 气 瓶 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 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 ‎(瓶口是磨毛的) ‎ ‎(10)广 口 瓶 (内壁是磨毛的) 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 ‎ ‎(11)细 口 瓶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 ‎(12)漏 斗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 ‎(13)长颈漏斗 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斗中逸出) ‎ ‎(14)分液漏斗 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也可用于向反应容器中滴加液体,可控制液体的用量 ‎ ‎(15)试管夹 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16)铁架台 用于固定和支持多种仪器, 常用于加热、过滤等操作。 ‎ ‎(17)酒精灯 ①使用前先检查灯心,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②也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以免失火) ‎ ‎③酒精灯的外焰最高, 应在外焰部分加热 先预热后集中加热。 ‎ ‎④要防止灯心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受损) ‎ ‎⑤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不易点燃),决不能用嘴吹灭(否则可能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 ‎⑥万一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 ‎(18)玻璃棒 用做搅拌(加速溶解)转移如PH的测定等。 ‎ ‎(19)燃烧匙 ‎ ‎(20)温度计 刚用过的高温温度计不可立即用冷水冲洗。 ‎ ‎(21)药匙 用于取用粉末或小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前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 ‎2:基本操作 ‎ ‎(1)药剂的取用:“三不准”①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②不准用口尝药品的味道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 注意:已经取出或用剩后的药品不能再倒回原试剂瓶,应交回实验室。 ‎ A:固体药品的取用 ‎ ‎ 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具体操作: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 ‎ B:液体药品的取用 ‎ ‎ 取用很少量时可用胶头滴管,取用较多量时可直接从试剂瓶中倾倒(注意:把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试剂污染或腐蚀标签,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 ‎ ‎(2)物质的加热 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蒸发皿; ‎ 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蒸发皿、坩埚 ‎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后集中试管底部加热,加热时切不可对着任何人 ‎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防止产生的水倒流到试管底,使试管破裂)先预热后集中药品加热 ‎ 注意点: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 ‎(3)溶液的配制 ‎ A:物质的溶解 加速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有搅拌、振荡、加热、将固体研细 ‎ B:浓硫酸的稀释 由于浓硫酸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切不可把水倒入浓硫酸中(酸入水) ‎ C: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 ‎①固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 ‎②液体物质的配制过程 计算、量取、溶解 用到的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 ‎(4)过滤 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分离。 ‎ ‎ 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 ‎“二纸”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 ‎“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边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 ‎(5) 蒸发与结晶 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仪器用蒸发皿、 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 ‎ 注意点:①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免液滴飞溅,②当出现大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③使用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持,后放在石棉网上 ‎ B、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的物质①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②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的,则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 ‎(6)仪器的装配 装配时, 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 ‎(7)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将导管浸入水中,后用手掌紧物捂器壁(现象: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 ‎(8)玻璃仪器的洗涤 如仪器内附有不溶性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加稀盐酸洗涤,再用水冲洗。如仪器内附有油脂等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也可用洗衣粉或去污粉刷洗。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即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 ‎(9)常用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 ‎ A:使用酒精灯时,不慎而引起酒精燃烧,应立即用湿抹布。‎ B:酸液不慎洒在桌上或皮肤上应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 ‎ C:碱溶液不慎洒在桌上应用醋酸冲洗,不慎洒在皮肤上应用硼酸溶液冲洗。 ‎ ‎ D:若浓硫酸不慎洒在皮肤上千万不能先用大量水冲洗。 ‎ ‎3、气体的制取、收集 ‎ ‎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 ‎ A:固体之间反应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NH3、CH4);一定要用酒精灯。 ‎ ‎ B:固体与液体之间且不需要加热,用制H2装置(CO2);一定不需要酒精灯。 ‎ ‎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 ‎ A:排水法 适用于难或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CO、N2、NO只能用排水法) ‎ ‎ B: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CO2、HCl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 ‎ C: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 ‎ 排气法:导管应伸入瓶底 ‎ ‎4、气体的验满: ‎ ‎ O2的验满:用带余烬的木条放在瓶口。 ‎ ‎ CO2的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证明CO2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 ‎ ‎5、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一定先净化后干燥 ‎ ‎(1)气体的净化(除杂) ‎ ‎ H2(HCl)用NaOH溶液 CO(HCl)用NaOH溶液 CO(CO2)用澄清石灰水 ‎ CO2(HCl)用NaHCO3溶液 CO2(H2、CO)用CuO CO(O2)用铜网 ‎ ‎ O2(CO2、HCl、H2O)用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 ‎(2)气体的干燥(除去水) ‎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 ‎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 ‎6、指示剂的使用 使用指示剂只能说明溶液呈酸性或碱性,不能确定溶液一定是酸或碱。 ‎ 操作方法: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被测溶液滴在试纸上,绝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试液中,更不能将试纸投入到待测溶液中去。 ‎ ‎ 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显红色,遇碱性溶液显蓝色; ‎ 无色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 ‎ ‎7、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 ‎ PH的范围在0——14之间,pH>7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pH升高加碱(或水),pH降低加酸(或水)。 ‎ ‎8、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Cl-):用AgNO3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 ‎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SO42-):用BaCl2和稀HNO3,产生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 ‎ 证明碳酸盐(CO32-):用盐酸和石灰水 ‎ ‎ 证明铵盐(NH4+):用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是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 ‎9、(1)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 ‎ (2)加热时试管内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反应时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 ‎ ‎ (3)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蒸发溶液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其容积的1/4。 ‎ ‎ (4)在洗涤试管时试管内的水为试管的1/2(半试管水);在洗气瓶内的液体为瓶的1/2;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应取少量,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加热试管内液体时,试管一般与桌面成45°角,加热试管内的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 ‎(1)酸: 全部溶于水 ; ‎ ‎(2)碱: 大多数不溶于水,NH3·H2O、KOH、NaOH、Ba(OH)2溶于水,Ca(OH)2微溶; ‎ ‎(3)盐:a、 钾盐 、钠盐 、铵盐 、硝酸盐 四类盐都易溶于水; ‎ ‎ b、盐酸盐(即氯化物) 绝大多数溶于水 , 只有AgCl不溶于水 ; ‎ ‎ c、硫酸盐 绝大多数溶于水, 只有BaSO4不溶于水 ,Ag2SO4 、 ‎ ‎ CaSO4微溶于水 ; ‎ ‎ d、碳酸盐 绝大多数不溶于水, Na2CO3 、K2CO3 、(NH4)2CO3溶于水 , MgCO3微溶于水 。‎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 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 ‎①化合反应 ‎ 金属+非金属(除O2)→无氧酸盐 ‎ 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 ‎ 非金属+氧气→酸性氧化物 ‎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条件:加热或高温下才可进行) ‎ 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范围:SiO2除外) ‎ 碱性氧化物+水→碱(范围或条件:金属活动次序表中,Mg及Mg前的金属氧化物可直接跟水反应,其余不能) ‎ ‎②分解反应 ‎ 碱-△→碱性氧化物+水(范围:在金属活动次序表中,Mg及Mg后的碱受热可分解) ‎ 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 ‎ 碳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 ‎③置换反应 ‎ 金属+酸→盐+氢气(范围或条件:排在金属活动次序表H前的金属,浓H2SO4、HNO3除外,生成盐可溶) ‎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范围或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盐及新盐必须可溶,出K、Ca、Na等非常活泼的金属) ‎ ‎④复分解反应 ‎ 酸+碱→盐+水(条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可溶) ‎ 酸+盐→新酸+新盐(条件:酸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碱+盐→新碱+新盐(条件:盐和碱都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盐+盐→两种新盐(条件两种盐都需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条件:酸必须可溶) ‎ ‎⑤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条件:碱必须可溶) ‎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 ‎(5)酸 + 碱 -------- 盐 + 水 ‎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 Ca(OH)2+H2SO4=CaSO4+2H2O ‎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 NaOH+HNO3=NaNO3+ H2O ‎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 Ca(OH)2+2HNO3=Ca(NO3)2+2H2O ‎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 ‎3NH3+H3PO4=(NH4)3PO4 ‎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 MgCl2+2NaOH = Mg(OH)2↓+2NaCl ‎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 CaCO3+2HCl=CaCl2+H2O+CO2 ↑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范围或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要比盐中的金属活泼,盐及新盐必须可溶,出K、Ca、Na等非常活泼的金属) ‎ ‎④复分解反应 ‎ 酸+碱→盐+水(条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可溶) ‎ 酸+盐→新酸+新盐(条件:酸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碱+盐→新碱+新盐(条件:盐和碱都必须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盐+盐→两种新盐(条件两种盐都需可溶,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条件:酸必须可溶) ‎ ‎⑤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反应 ‎ 酸性氧化物+碱→盐+水(条件:碱必须可溶) ‎ ‎ ‎ ‎(常见气体的干燥)‎ 干燥剂有浓硫酸(酸性)、碱石灰(碱性)、固体氢氧化钠(碱性)、氧化钙(碱性)、五氧化二磷(酸性)、无水氯化钙(中性)、无水硫酸铜(中性)‎ 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氨气;‎ 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氯化氢等。‎ 注意:证明时,一定要先证明水再证明其它物质,证明水一定要用无水硫酸铜;‎ ‎ 除去水时,先除去杂质,再除去水 。证明二氧化碳一定要用澄清石灰水。‎ ‎(元素) ‎ ‎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 ‎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 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用途: ‎ HCl、H2SO4 —— 用于金属除锈 ‎ NaOH —— 制肥皂、造纸 Al(OH)3 —— 治疗胃酸过多 ‎ Ca(OH)2 —— 制三合土、漂白粉、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 CuSO4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Na2CO3 —— 制洗涤剂、蒸馒头等 ‎ CaCO3 —— 制水泥等建筑材料 ‎ ‎(环境污染方面) ‎ ‎(1)、大气污染: ‎ 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另注:空气中CO2 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 B、粉尘,如:灰尘、粉煤灰 等。 ‎ ‎(2)、水污染: ‎ 主要来源于: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B、生活污水;C、农业化肥和农药污染 考试前有必要记的初中化学基础概念 ‎ ‎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 一:化学之最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二:其它 ‎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 ‎1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 ‎19、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2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 ‎2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 ‎2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 ‎2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 ‎2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 ‎2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 ‎26、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 ‎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 ‎28、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球形漏斗、容器、导气管。 ‎ ‎29、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 ‎30、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 ‎31、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 ‎ 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蓝色固体 ‎ 碱式碳酸铜(铜绿):绿色固体 黑色固体:碳粉、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CuSO4)、氯酸钾、氯化钾、氧化镁、氯化钠、碳酸钙、碳酸钠、硫酸锌 ‎ 紫黑色:高锰酸钾 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FeSO4) ‎ ‎32、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 ‎33、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 ‎34、下列由原子结构中哪部分决定: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 ‎②、元素的分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③、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④、元素的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决定、⑤、相对原子量由质子数+中子数决定。 ‎ ‎35、学过的有机化合物:CH4(甲烷)、C2H5OH(酒精、乙醇)、CH3OH(甲醇)、CH3COOH(醋酸、乙酸) ‎ ‎3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 ‎(1)五个不改变:认宏观看元素的种类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从微观看原子质量、原子的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 ‎(2)两个一定改变:认宏观看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从微观看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 ‎(3)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总和可能改变。 ‎ ‎37、碳的两种单质:石墨、金刚石(形成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38、写出下列物质的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沼气:CH4、煤气:CO、水煤气:CO、H2、天然气:CH4、酒精:C2H5OH、 ‎ 醋酸:CH3COOH、石灰浆、熟石灰、石灰水:Ca(OH)2、生石灰:CaO、 ‎ 大理石、石灰石:CaCO3、干冰:CO2‎ 初中化学知识点摘要 ‎ 一、基本概念: ‎ ‎1、 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燃烧、生锈、腐败、风化等。 ‎ ‎2 、单 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2、C、S、Fe 等。 ‎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KClO3、H2SO4等。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H2O、CO2 、 SO2、Fe2O3等。 ‎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通常是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如:CO2 、SO2 、SO3 等。 ‎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通常是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MgO、Fe2O3等。 ‎ 酸:由H+、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HCl(盐酸)、H2SO4(硫酸)、HNO3(硝酸) ‎ 碱:一般由金属离子和OH— 组成的化合物。如:NaOH、Ca(OH)2、Fe(OH)3 ‎ 盐:一般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 盐分为三种: (1) 正盐,如:NaCl、Na2CO3、CuSO4 (2) 酸式盐, 如: NaHSO4 ‎ ‎(3) 碱式盐, 如: Cu2(OH)2CO3 ‎ ‎3、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常见原子团如下:OH— (氢氧根)、 NO3— (硝酸根)、 ‎ SO42— (硫酸根)、CO32— (碳酸根)、 PO43— (磷酸根)、 NH4+(铵 根)‎ 二、化学用语: ‎ ‎1、元素符号: 例 H:表示氢元素,也表示氢原子;3H:表示三个氢原子 ‎ ‎2、离子符号: 例 氢离子: H+ (注意:1不写出) 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 :3 SO42— ‎ ‎3、化学式: 例 碳酸钠: Na2CO3 氢氧化钙: Ca (OH)2 ‎ ‎4、电离方程式: 例 HNO3 === H+ + NO3– ‎ Ca(OH)2 === Ca2+ + 2OH– ‎ Na2CO3 === 2Na+ + CO32– ‎ ‎5、化学方程式: (要求熟练) ‎ 实验室制O2 : ‎ 实验室制H2 : Zn + H2SO4 ===== ZnSO4 +H2↑ ‎ 实验室制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检验CO2 : CO2 + Ca(OH)2 ===== CaCO3↓+ H2O ‎ 检验H2O :CuSO4 + 5H2O ===== CuSO4 ? 5H2O (白色 蓝色) ‎ 湿法炼铜 : Fe + CuSO4 ===== Cu + FeSO4 ‎ 要求熟记: (1)、1—18号原子顺序,并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P59) ‎ 常见元素化合价。 (P63)‎ 三、基本反应类型: ‎ ‎1、化合反应: A + B + … == C ‎ ‎2、分解反应: A == B + C + … ‎ ‎3、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 ‎(1)、金属 + 酸 ==== 盐 + H2 ‎ 反应条件: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H”前的金属, 酸一般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不用稀硝酸。 ‎ ‎(2)、金属 + 盐 ==== 新金属 + 新盐 ‎ 反应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后面的金属, (K、Ca、Na 除外) ‎ 盐必须是可溶性盐。 ‎ ‎4、复分解反应: AC + BD ==== AD + BC ‎ ‎(1)、 酸 + 碱性氧化物 ==== 盐 + 水 ‎ ‎(2)、 酸 + 碱 ==== 盐 + 水 ‎ ‎(3)、 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 ‎(4)、 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 ‎(5)、 盐 + 盐 ==== 两种新盐 ‎ 反应条件:反应物中无酸时要求反应物都可溶,有酸时要求是强酸, ‎ 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水。 ‎ 要求熟记: (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P162) ‎ ‎(2)、 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P228)‎ 四、元素化合物知识: ‎ ‎1、常见气体及其性质: H2、 O2、 CO、 CO2、 CH4 ‎ 可燃性:H2、CO、CH4 还原性:H2、CO 毒性:CO ‎ 密度比空气大:O2、CO2 可溶于水:CO2 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 ‎2、常见物质的俗名: ‎ 纯 净 物: CO2 (干冰) C2H5OH (酒精) CH3COOH (醋酸) CaO (生石灰)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Na2CO3 (纯碱) NaOH (烧碱、火碱、苛性钠) CuSO4•5H2O (胆矾、蓝矾) ‎ 混 合 物: 煤( C ) 天然气、沼气(CH4)生铁、钢(Fe) 铁锈、赤铁矿(Fe2O3) ‎ 磁铁矿(Fe3O4) 石灰水、石灰浆[Ca(OH)2 ]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盐酸( HCl ) ‎ ‎3、与水可以反应的物质: ‎ ‎(1)、大多数酸性氧化物:如CO2、SO2、SO3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H2CO3、 H2SO3 (亚硫酸)、 H2SO4 。 ‎ ‎(2)、少数碱性氧化物: 如K2O、CaO、Na2O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 KOH、 Ca(OH)2、 NaOH 。 ‎ ‎(3)、某些盐: (有结晶水合物的盐) 如: ‎ CuSO4 + 5H2O === CuSO4•5H2O ‎ Na2CO3 + 10H2O === Na2CO3•10H2O ‎ ‎4、常见的酸、碱、盐的特性: ‎ 挥发性:浓盐酸、 浓硝酸 吸水性: 浓硫酸、 固体氢氧化钠(潮解) ‎ 脱水性:浓硫酸 毒性: NaNO2(亚硝酸钠) 、CuSO4 (硫酸铜) CH3OH(甲醇) ‎ 遇水放热:浓硫酸(稀释时)、 固体氢氧化钠(溶解时)、 CaO(与水反应时) ‎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pH 值 ‎ 酸 性 红 色 无 色 pH值<7 ‎ 中 性 紫 色 无 色 pH值=7 ‎ 碱 性 蓝 色 红 色 pH值>7 ‎ 备注:盐不一定显中性,如 NaCl溶液显中性,但Na2CO3溶液显碱性,而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溶液则显酸性。 ‎ ‎5、常见酸、碱、盐的主要用途: ‎ HCl、H2SO4 —— 用于金属除锈 ‎ NaOH —— 制肥皂、造纸 Al(OH)3 —— 治疗胃酸过多 ‎ Ca(OH)2 —— 制三合土、漂白粉、农药波尔多液;改良酸性土壤等 ‎ CuSO4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Na2CO3 —— 制洗涤剂、蒸馒头等 ‎ CaCO3 —— 制水泥等建筑材料 ‎ ‎6、环境污染方面: ‎ ‎(1)、大气污染: ‎ 主要分两种:A、有害气体,如:SO2、NO2、CO 等,其中CO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而SO2、NO2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 ‎[另注:空气中CO2 浓度增大会导致温室效应 (P111);而含氟物质的排放会破坏O3 (臭氧) 层,使得地球表面受紫外线辐射加重 (P10)。] ‎ B、粉尘,如:灰尘、粉煤灰 等。 ‎ ‎(2)、水污染: ‎ 主要来源于:A、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默写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 K、Na、Ag、H ; +2 Ca、Mg、Ba、Zn、Hg ; +3 Al ;+4 Si; +1、+2 Cu ;+2、+3 Fe ;+2、+4 C ;+4、+6 S ;-1 F、Cl ;-2 O、S ;-3 N、P 。‎ ‎3、默写常见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名 称 铵 根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磷酸根 符 号 NH4‎ OH NO3‎ SO4‎ CO3‎ PO4‎ 化合价 ‎+1‎ ‎-1‎ ‎-1‎ ‎-2‎ ‎-2‎ ‎-3‎ ‎ ‎ ‎5、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酸: 全部溶于水)‎ 碱: 大多数不溶于水,NH3·H2O、KOH、NaOH、Ba(OH)2溶于水,Ca(OH)2微溶;‎ 盐:a、 钾盐 、钠盐 、铵盐 、硝酸盐 四类盐都易溶于水;‎ ‎ b、盐酸盐(即氯化物) 绝大多数溶于水 , 只有AgCl不溶于水 ;‎ ‎ c、硫酸盐 绝大多数溶于水, 只有BaSO4不溶于水 ,Ag2SO4 、CaSO4微溶于水 ;‎ ‎ d、碳酸盐 绝大多数不溶于水, Na2CO3 、K2CO3 、(NH4)2CO3溶于水 , MgCO3微溶于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