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 MB
  • 2021-05-10 发布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超级全面

  • 4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中考物理专题分类复习 专题一:常用估算量 1. 电流: 计算器100μA 灯0.2A 电冰箱 ‎1A 空调 5A 2. 电功率:计算器 0.5mW 电灯60W 电冰箱 100W 空调 1000W 洗衣机 500W 电热水器1000W 3. 质量:硬币 ‎6g 中学生 ‎50Kg 鸡蛋50g 4.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气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属 >ρ水 >ρ油 5. 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6. 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 7. 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 8.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车 ‎5m/s 小汽车40m/s 9. 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长1m 课桌椅1m 教室长10m宽6m高3m 10. 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 练习:1.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B.‎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 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 D.一支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 ‎2.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的饮料的质量约为0.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mg ‎ C.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8mm D.6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8dm ‎ 专题二 初中物理公式 一、 有两套单位(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序号 公式 适用范围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ρ=m/v 求物体的密度、质量和体积 ρ ‎ 密度 kg/m3 ‎ m ‎ ‎ 质量 kg V ‎ ‎ 体积 m3‎ g/cm3‎ g cm3‎ ‎2‎ v = s / t 求物体的速度、路程和时间 ‎ v 速度 m/s s 路程 m t 时间 s km/h km h ‎3‎ P = W / t 求做功的功率、功和做功时间 P 功率 w W 功 J t 时间 s kw kwh h 二、 基本公式(只能采用国际单位)‎ 序号 公式 适用范围 各物理量及单位 ‎1‎ G = m g ‎ 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 G 重力 ‎ N m 质量 ‎ kg g ‎ ‎ 9.8N/kg ‎2‎ F浮=ρg v 求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体积 F浮 浮力 N ‎ ρ 液体密度 ‎ kg/m3‎ v 排开(浸在)液体体积 m3‎ ‎3‎ P =ρg h 求液体的压强、密度和深度 P 压强 ‎ Pa ρ 液体密度 ‎ kg/m3‎ h 深度 m ‎4‎ P = F / S 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 压强 Pa F 压力 N S 受力面积 ‎ m2‎ ‎5‎ W = F S 求机械做功的多少、力和距离 W 功 J F 做功的力 N S 做功的距离 ‎ m ‎6‎ η=W有/W总 求机械效率和有用功、总功 η 机械效率 W有 有用功 J W总 总功 ‎ J ‎7‎ I = U / R I 电流 U 电压 R 电阻 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A V Ω ‎8‎ P = U I 求电功率、电压和电流 P 电功率 W U 电压 ‎ V I 电流 ‎ A ‎9‎ Q=I2Rt 求电路产生的电热 Q 电热 ‎ J I 电流 ‎ A R 电阻 ‎ Ω t 时间 ‎ s ‎10‎ Q = m q 求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燃料质量、热值 Q 热量 J m 质量 ‎ kg q 热值 ‎ J/kg (J/ m3)‎ ‎11‎ Q = cmΔt 求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比热容和温度变化量 Q 热量 J c 比热容 J/(kg ℃)‎ m 质量 kg Δt温度差 ‎℃‎ ‎12‎ F‎1L1=F‎2L2‎ 求作用在杠杆的力和力臂 F‎1 F2 动力和阻力 N ‎ L‎1 L2 动力臂和阻力臂 ‎ m 一、 推导出的公式(只能使用国际单位)‎ 公式 适用范围 公式 适用范围 F浮 = G-F拉 知道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液体中的示数差求浮力 F浮 = G 物体在液体中漂浮或悬浮时求浮力 W有=Gh 求把物体抬高时做的有用功 W总 = F S 求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做的总功 F=1/n(G+G动)‎ 滑轮组中已知物重和动滑轮重求拉力 S = n h 求绳子自由端的距离S和物体或动滑轮移动的距离h η=G / n F 已知物重和拉力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R = U2 / P 已知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电阻 P = I2 R 已知电流和电阻或在串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P = U2 / R 已知电压和电阻或在并联电路中求电功率 W = U I t 已知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求消耗的电能。‎ Q = P t 纯电阻电路中求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1、速度公式:‎ ‎ ‎ ‎ ‎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G——重力 N ‎ m——质量 kg ‎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3、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合力计算 ]‎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4、密度公式:‎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5、浮力公式:‎ F浮=G – F ‎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 ‎ F浮——浮力 N ‎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 ‎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F浮=G ‎ ‎ ‎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 ‎1 mm‎2 =10-‎-6m2‎ ‎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6、固体压强公式:‎ 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p=‎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7、液体压强公式:‎ p=ρg h ‎ ‎ ‎ ‎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同,无须国际单位;‎ ‎8、帕斯卡原理:‎ ‎∵p1=p2 ∴或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 L1——动力臂 m ‎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m ‎ ‎ ‎ ‎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9、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或写成:‎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10、滑轮组:F = G总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 ‎ s =nh ‎ ‎ ‎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11、机械功公式:‎ W=F s ‎ ‎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12、功率公式:P =‎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13、机械效率:‎ ‎×100%‎ ‎14、热量计算公式:‎‎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 ‎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物理量 单位 Q放 ——放出的热量 J ‎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 ‎ 燃料燃烧时放热 ‎ Q放= mq ‎ ‎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 Q——电荷量 库 C t——时间 s 15、电流定义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 U——电压 V R——电阻 Ω ‎ ‎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16、欧姆定律:‎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17、电功公式:‎ W = U I t ‎ ‎ ‎ ‎ ‎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 ‎ ‎18、电功率公式:‎ ‎ ‎ P = W /t ‎ ‎ ‎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 P=‎ P=I2R ‎ ‎ ‎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P = I U ‎ ‎ ‎ ‎19、电流产生的热量 公式:‎ 物理量 单位 Q——热量 J R——电阻 Ω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 Q= I 2Rt ‎ ‎ ‎ ‎ ‎20、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 ‎ ①电流: I=I1=I2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 ②电压: U=U1+U2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③电阻: R=R1+R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 nR )‎ ‎④电功:W = W1+ W2 (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⑤电功率:P = P1+ P2 (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⑥热量:Q = Q1+ Q2 (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热量之和) ‎ ‎⑦分压作用:U1:U2 = R1:R2 ; ⑧比例关系:电流:I1∶I2= 1:1 ‎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 ‎ ①电流: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②电压: U=U1=U2 (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 ③电阻: 1/R=1/R1+1/R2‎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相同电阻并联,则有R总= R/n ; ‎ ‎④电功:W = W1+ W2 (总功等于电流在各部分电路所做的电功之和)‎ ‎⑤电功率:P = P1+ P2 (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 ‎⑥热量:Q = Q1+ Q2 (总热量等于各串联用电器的热量之和) ‎ ‎⑦分流作用:I1∶I2=R2:R1 ; ⑧比例关系:电压:U1∶U2= 1:1‎ 专题三 常见隐含条件 1. 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 2.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 3. 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4.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 5. 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 6. 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 7. 上升:重力势能增加 8. 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 9. 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 10.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 11. 升高到:物体的末温 12. 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 13. 白气:液化现象 14. 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 15. 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 16. 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 17. 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18. 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 19. 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 20. 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专题四 容易被理解错误的知识点 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9.8N。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2.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3.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4. 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5. 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 6.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深度有关。深度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ρ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7. 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8. 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f)‎ ‎⑵成虚像:①平面镜成像:照镜子、潜望镜、水中的倒影、光滑表面上的影子;②透镜成像:放大镜(老花镜)看物体、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近视镜);③折射现象:看水中的物体:透过水和玻璃看物体、琥珀 ‎⑶成放大的像:凸透镜u<2f时成的像 ‎⑷成缩小的像:凸透镜u>2f所成的像、凹透镜成的像 ‎⑸成等大的像:平面镜、潜望镜、凸透镜u=2f成的像 ‎(6)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的虚像。‎ ‎(7)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u<‎2f。应用:照相机、眼睛看东西。‎ ‎②.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是放大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③.当f<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影机。‎ ‎④.当u=f时,得到平行光,不成像,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⑤.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 ‎⑥.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和像距减小。‎ ‎⑦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前面,用凹透镜矫正;远视眼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后面,用凸透镜矫正;‎ ‎17.力 方向 大小 力 方向 大小 ‎  重力(G): 竖直向下 G=mg=ρvg ‎  压力(F): 垂直指向受压面 F=G(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且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其它外力时)‎ ‎  支持力(N):垂直接触面向外 N=F压(支持力与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摩擦力(f)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f=F拉(物体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 ‎  拉力(外力)(F):与用力方向一致(如与绳子、手方向一致)‎ ‎  合力(F合): 与大力相同 F合= F1+F2=(同一方向)=F1—F2(相反方向)‎ ‎  浮力(F浮): 竖直向上 F浮=G排=ρ液gv排 专题十三 按题型整理知识点及对应练习 一、声音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 振动 而产生。 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 2. 传播:声音靠 介质 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到声音是靠 空气 传来的。‎ 3. 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 固体  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 气体 体快。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4. 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色  、 音调 、 响度 。(1)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它与发声体的 振动频率  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跟发声体的 振幅有关 、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 音色 不同 5.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50 分贝。‎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 声源处 减弱;(2)在 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 人耳 处减弱。‎ ‎6、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 ‎7、男低音歌手在高声歌唱、女高音歌手在低声伴唱,这其中男歌手音调低、响度大,女歌手音调高、响度小。‎ ‎8、“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9、有四个句子:①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②引吭高歌;③她是唱高音的;④请勿高声喧哗。其中加点的“高”字指音调的有 ①、③ ;指响度的有 ②、④ 。‎ 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 B.正在演奏的胡琴,琴弦一定在振动 ‎ C.“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音”二字,其含义是声音的响度 D.能够区别不同乐器发声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同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二、摩擦 ‎1.静摩擦:物体将要滑动而未发生滑动,接触面所受到的力 。(人走路时,脚和地面的摩擦力)‎ ‎2、滑动摩擦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  相反             ‎ ‎3、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②增大压力;③用滑动代替滚动。‎ 如(1)塑料瓶盖的边缘常有一些凹凸竖直条纹(2)在冰封雪冻的路上行驶,汽车后轮常要缠防滑链,‎ ‎(3)自行车刹车把套上刻有花纹的塑料管(4)刹车轮胎上印有花纹(5)手握油瓶要用很大的力 ‎(6)鞋底有花纹(7)捆重物用麻绳(8)克丝钳口刻有花纹(9)拿起重物要用力 ‎(10)车陷在泥里,在轮胎前面垫一些石头和沙子 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 ②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接触面更光滑。‎ 如:(1)搬动笨重的物体时,人们常在重物下垫滚木, (2)给机器上润滑油 ‎(3)自行车轴上安着轴承 (4)向锁孔里加一些石墨或油,锁就很好开 练习: ‎ ‎3.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防滑地砖表面做得较粗糙 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来源:学|科|网Z|X|X|K]‎ C.轮滑鞋装有滚轮 D.汽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 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 三、惯性 1. 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 在 伽俐略 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内容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力或所受的合力为零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2.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3.解释常见惯性现象:‎ A、甩掉手上的水。B、汽车到站前关闭发动机仍能前进一段距离。‎ C、在行驶的列车上行走的人,火车突然刹车时会向前倾倒 D、汽车行驶时,坐在前排的人必须系上安全带,以防紧急刹车 E、飞机投弹要命中目标,必须在未到目标正上方时,就提前投掷 ‎ F、用铲子把煤抛进煤灶内 G、摩托车飞跃障碍物 ‎ H、拍打衣服,使附着在衣服上的灰尘掉下来 I、抖掉理发师围布上的头发 J、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 练习 ‎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拍打除去衣服上的灰尘,是利用了衣服的惯性 B.用水平方向的力推桌子,桌子没动是因为推力等于摩擦力 C.小朋友在滑梯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排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 四、二力平衡 ‎ 1. 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 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练习:6、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 A、 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 B、 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C、 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D、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 ‎7、停在水平路面上的汽车,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汽车的重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 B. 汽车的重力和它吸引地球的力 C.汽车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D.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五、压强 1. 压力: 垂直 作用在物体 表面 上的力叫压力。‎ 2. 压强:物体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 叫压强。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 3. 压强公式:  P=F/s   ,式中p单位是:  帕斯卡  ,1帕=1  N/m2  ,表示是物理意义是 ‎1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1N 。 ‎ 4. ‎ F= Ps ;‎ 5. 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 增大;(2)F不变,S 减小 (3)同时把F↑,S↓。‎ ‎ 举例 ①磨刀不误砍柴工(刀口常磨得很薄) ②医生注射用的针尖做得很尖 ‎ ③铁钉越尖越容易敲进木块 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 ⑤啄木鸟的嘴很尖 ⑥滑冰的冰鞋要装冰刀 6. 减小压强方法 举例①骆驼的脚掌比马要大几倍 ②拖拉加(坦克)要加履带 ③坐沙发比坐凳子舒服 ‎④图钉都做得帽园尖细 ⑤书包带常做得很宽 ‎⑥运载钢材的大卡车比普通汽车的轮子多 ⑦滑雪要用滑雪板 ‎⑧钢轨下铺枕木 ⑨房间的地基要比地面上的墙更宽。‎ 练习: ‎ ‎8、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图钉做的很尖 坦克有宽大的履带 载重车装有多个轮子 螺钉带有平的垫片 第4题图 A B C D ‎9. 下列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A.菜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B.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 ‎ C.书包上配有宽宽的背带 D.火车道的钢轨下铺有许多枕木 ‎ 液体压强及连通器 7.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 ,而且液体具有 流动 性。‎ 8.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 ‎ 深度  增加而 增加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 液体密度 有关系。‎ 1. 液体压强计算:P=ρ液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h表示是液体的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 垂直 距离,单位 m 。)‎ ‎10.液体压强公式:P=ρgh,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密度 和 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11、应用:连通器(船闸、牲畜自动喂水器等)‎ 连通器原理: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种液体,各个与大气直接相接触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练习: 10.如图4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连通器应用的是 ‎ A.茶壶 图4‎ B.锅炉水位计 C.船闸 D.潜水艇 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 马德堡半球 实验。‎ ‎1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 重力 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 高度 的增大而 减小 。‎ ‎13.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 气压计 ,常见 金属盒 气压计测定大气压。飞机上使用的高度计实际上是用 气压计 改装成的。1标准大气压= 1.013×105 帕= ‎76 cm水银柱高。‎ 13. 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 降低 ,气压增大时 升高 。高山上用普通锅煮饭煮不熟,是因为高山上的沸点  低,所以要用高压锅煮饭,煮饭时高压锅内气压 大 ,水的沸点 高 ,饭容易煮好。‎ A 用回水管的“水封”阻隔臭气 B 潜水艇在海里航行 C 用锅炉水位计标示锅炉中的水量 D 活塞式抽水机 练习 :11.如图3所示的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14. 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在液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 越小 。‎ 练习:12、 如图2所示,下列现象中能说明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是 ‎ 图2‎ A.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吸盘上挂物体,吸盘在竖直墙壁上静止 D.放松笔胆,墨水被吸到笔胆中 C.向两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 六、杠杆 省力杠杆:剪铁剪刀,铡刀,起子,钳子,杆秤,指甲刀,裁纸刀,羊角锤,道钉撬,动滑轮 费力杠杆: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食品夹,筷子等 ‎ 等臂杠杆:天平, 定滑轮, 翘翘板 练习:13.下列的工具中,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第7题图 ‎ A.普通剪子 B.剪线头剪子 C.活塞式抽水机 D.裁纸用的铡刀 ‎14. 图1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钓鱼竿 B.开瓶器   C.灭火器压把   D.钢丝钳 图1‎ 七、做功 不做功的情况: ①有力没距离(用力推木箱,没推动)‎ ‎②有距离没有力(在空中的铅球,推力没做功 ‎③力和移动距离的方向相互垂直(水平运动的小车,重力没做功)‎ 做了功但无法计算:小明用10N推力把篮球抛出了10米远。‎ ‎15.在下列的情景中,力对物体没有做机械功的是 小孩坐滑梯从 高处滑到低处 运动员举着 杠铃不动 运动员将杠铃从 胸部举过头顶 人推车,使车 向前运动 A B C D 八、热现象 ‎ 液化:①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② 戴眼镜的人灌开水,水蒸气冲到眼镜上,眼镜片变得模糊 ‎ ③夏天,剥去冰棍的包装纸,看到"白气" ④烧红的铁件放入冷水时升腾起一团“白气”‎ ‎ ⑤早晨有浓雾 露水的形成 ⑥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升华:①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②碘加热,产生紫色碘蒸气 ‎ ③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 凝华:①冬天看到屋顶有白色霜 ② 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 ‎16.如图1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图1‎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 初夏的早晨花草上有露水 春天里冰雪消融 ‎ 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 B C A D ‎ ‎17.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把饮料瓶放进热水中,饮料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丁.草叶上出现露珠 甲.屋檐上的冰棱消融 乙.铁丝网上出现霜 丙.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图3‎ ‎18.如图3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丙和丁 ‎19.我们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空气流动快慢。‎ 练习:20.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实验室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2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B.用笤帚把地板砖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用电吹风机吹刚洗过的头发 ‎ ‎18.常见的扩散现象(本质是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1)、用盐水腌蛋,蛋变咸。 2)、墨水(糖、盐)放入水中过一会儿,满杯水都变黑(甜、咸)了 ‎3)、八月遍地桂花香。。 4)、长期放煤的墙角处被染黑了。‎ ‎5)、在水果店能闻到水果的香味,吵菜时闻到菜香味。(闻到各种味道都是扩散)。‎ ‎6)、蒸发、升华也是扩散现象:酒精涂在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樟脑丸过段时间变没了。‎ 改变内能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 热传递 ,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等效 的。‎ 利用做功增加内能:①钻木取火②流星经过大气层时,发热发光。 ③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 ④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⑤车轴由于摩擦而生热 做功减小内能:火药爆炸的燃气把炮弹从炮筒中射出 练习:10.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 B.把饮料瓶放进热水中,饮料的温度升高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 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22.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 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或做功),内能增加;‎ 吸收热量时,温度一般升高(晶体熔化时和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内能可能增加;‎ 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温度一般升高。 ‎ 九、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及折射现象 常见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 影的形成, 手影游戏, 激光准直, 日食,月食, 排队,‎ 检查物体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 射击时的瞄准,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确定视野(一叶障目), 判断能否看见物体或像 常见光的反射现象:‎ 平面镜成像, 水中的倒影, 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潜望镜,‎ 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在教室某位置看黑板, 只能看到一片白光 常见折射现象:‎ 看水中的鱼等物体, 鱼民叉鱼时要向下叉。 放在水中的筷子会向上弯折。‎ 透过篝火(水气)看到的人会颤动。 看日出。 海市蜃楼, 放大镜,‎ 星星在眨眼睛(闪烁)。 远视镜、老花镜(火镜)‎ 光的色散 ‎ (1)色散现象 ‎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实验中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所以通过棱镜的折射,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单色光.‎ ‎ (2)物体的颜色 ‎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物体呈现黑色,说明它能吸收各种颜色的光.物体呈现白色,表明它能反射各种颜色的光.‎ ‎ (3)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 ①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原色.‎ ‎ ②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三原色.‎ 练习:23.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柳树的影子 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 C.桥在水面上出现“倒影” D.用放大镜观察到书上的字被放大 ‎24.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图3‎ 插入水中的 铅笔好像弯折了 A 水中山的倒影 B ‎ 屏幕上的手影 C 塑料瓶在平 面镜中的像 D ‎25.如图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利用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图1‎ D.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 A.用自制针孔相机观察 C. 木工检查木料是否平直 B. 舞蹈演员对镜练习动作 十 、电学 ‎ 导体 导体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绝缘体有:橡胶、空气、陶瓷、玻璃、干木头、油、塑料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陶瓷碗 B.不锈钢碗 C.铅笔芯 D.钢锯条 电流热效应 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的设备,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电阻丝,它是由电阻率大、 熔点 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组成的。家用电器中属于电热器的有电饭煲   、电熨斗 、电炉、电热水器等等。‎ 练习:2.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笔记本电脑 B.电冰箱 C.电风扇 D.电暖器 能源 ‎1、按能源的产生方式可分为:‎ 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如:化石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 二次能源: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如:电能、汽油、电能、煤气、焦碳、激光、沼气等 ‎2、按能源是否可再生分为:‎ 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如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 ‎3、化石能源: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 ‎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 ‎ ‎5、核能:核裂变 :原子弹、核反应堆 核聚变:氢弹、太阳及恒星 练习 ‎3.关于能量和能源的利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站是利用化学能来发电的 B.水能、风能、煤炭是可再生资源 C.太阳能、风能、朝汐能是可再生资源 D.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叫做电能 ‎4.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石油 D.水的动能 ‎5. 开发利用核能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之一。开发核能主要是利用核的裂变和聚变获得能量,其中核电站是通过核反应堆 来释放核能。(选填“裂变”或“聚变”)‎ ‎6.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能源,在下列几组能源中,都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A.水能、石油、核燃料 B.风能、水能、太阳能 C.煤炭、石油、天然气 D.风能、地热能、天然气 ‎7.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设计电路及其分析 图5‎ S2‎ S1‎ M B A ‎8.如图5所示是一把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机的简化电路,图中A是电动机机,B是电热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和电热丝不能同时工作 B.电动机和电热丝均能单独工作 C.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一定相等 D.电动机和电热丝同时工作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 S L1‎ L1‎ L1‎ L1‎ 图4‎ 甲 A B C D 乙 L1‎ L2‎ L2‎ L2‎ L2‎ L2‎ S S S S ‎9. 如图4甲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能正确反映出图4乙所示实物电路连接关系的是 ‎10.图5甲所示为一台电压力锅,它结合了高压锅和电饭锅的优点,省时省电、安全性高。当电压力锅内部气压过大或温度过高时,发热器都会停止工作。图5乙中S1为过压保护开关,S2为过热保护开关,压强过大时开关S1自动断开,温度过高时开关S2自动断开。图5乙表示S1、S2和锅内发热器的连接情况,其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 图2‎ ‎1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和灯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和灯并联 B.通过灯和灯的电流一定相等 C.电流表A1的示数一定大于电流表A2的示数 D.灯和灯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 汽车前部 图5‎ 绿灯 汽车后部 前弹簧 后弹簧 金属细杆 红灯 M A B ‎12.汽车中有如图5所示的电路。上端带金属细杆的金属滑块M与两侧金属弹簧相连并接入电路,M与弹簧套在光滑的水平滑杆上,A、B是弹簧的固定端。汽车静止时,M上的金属细杆与红、绿灯下端的触头都不接触。当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 ‎ A.红灯、绿灯都亮 B.红灯、绿灯都不亮 ‎ C.红灯亮,绿灯不亮 D.红灯不亮,绿灯亮 ‎ 图3‎ A S2‎ 红灯 绿灯 S1‎ B 绿灯 红灯 S2‎ S1‎ C S1‎ 绿灯 红灯 S2‎ D S1‎ 绿灯 红灯 S2‎ ‎13.根据你对行人过斑马线红绿交通信号灯的了解,图3中控制红绿灯可行的电路图是 电路变化 ‎ 串联时,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其它都 ,电源电压 ‎ ‎ 并联时,若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则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和总电流 ,其它都 。‎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 第12题图 A S R1‎ P R2‎ V2‎ V1‎ 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 B.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C.电压表V1和V2示数都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V1示数大于电压表V2示数,电流表示数变小 图6‎ R1‎ R2‎ S A V ‎15.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 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16.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L正常发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灯L变暗 B.电流表A2示数变大,灯L变亮 C.电压表V示数变小,灯L正常发光 D.电压表V示数不变,灯L正常发光 图3‎ ‎17.小芳同学采用图3的电路,研究“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与它的电阻关系”,实验中她进行了多次测量,我们以她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的两次实验为例,请你回答,完成第一次实验后,断开开关,小芳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应该如何操作才能继续完成实验B A. 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 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D.调高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A ‎ V ‎ S A1‎ R1‎ R2‎ ‎18.图6中的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能使电流表A示数变小的操作是C A.将电阻R1与R2的位置互换 ‎ ‎ B.将电阻R1与电压表V的位置互换 C.将电流表A1与A的位置互换 ‎ ‎ D.将电阻R2与电压表V的位置互换 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串联,若有现象(如灯亮、电压表电流表有示数)则它所夹的两点以内有 断路 ,或两点以外有 短路 。‎ ‎ 家庭中,灯不亮,保险丝没断,用试电笔去测各处电路,氖管若都发光,则 断了。‎ ‎19、如图7,闭合开关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都没有偏转;将灯L1和L2的位置互换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却有明显偏转。则该电路故障是( ) ‎ ‎  A、只有L1断路     B、只有L2断路 ‎ ‎ C、L2和电流表都断路     D、L1和电压表都断路 L1‎ ‎20、(苏州中考题)在图1-8-2所示的电路钟,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灯泡发光,且电压表V的示数为6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V L2‎ S A.灯L1处短路 B.灯L2处短路 C.灯L1处断路 D.灯L2处断路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且电压表与电流示数的比值不变,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电阻R断路,灯L变暗 ‎ B.电阻R短路,灯L变亮 ‎ C.灯L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 D.灯L短路,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电路变化范围 ‎22.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L与最大阻值为100W的滑动变阻器RH连接在总电压恒为 V A P RH L S 第14题图 ‎18V的电路中,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 表选择的量程分别为“0~0.6A”和“0~15V”。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 ‎ 情况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范围与灯泡电功率变化 ‎ 范围是D A.0-100Ω 0-3W B.0-24Ω 0-0.75W C.0-60Ω 27W-0.75W D.24Ω~60Ω 3W-0.75W 甲 R1‎ V1‎ V2‎ A R2‎ R0‎ ‎0.2‎ ‎0.3‎ ‎0.1‎ ΔU/V ΔI/A ‎0‎ ‎1‎ ‎2‎ ‎3‎ ‎4‎ ‎5‎ 乙 图8‎ ‎②‎ ‎①‎ ‎23.图8甲所示的电路中,R1为滑动变阻器,R0、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12V不变。若改变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位置,V1、V2两电压表 以及电流表的示数将发生相应的变化。V1、V2两电 压表示数的变化量大小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大小 的关系图象分别为图8乙中①、②直线所示。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R0=10Ω,R2=20Ω B.R1=10Ω,R2=10Ω C.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R1的功率P1=1.2W ‎ D.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向右滑动时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多选题 运动和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 ‎①.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静止。b受非平衡力:沿合力方向运动 ‎②.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a受平衡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b受非平衡力: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则物体做加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则物体运动方向改变。‎ 物体如果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将保持平衡状态,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合力为0;物体受非平衡力将改变运动状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 B.体育课上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力大于球对手的推力 ‎ 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未动,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2.关于惯性、力、力与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支持力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 B.人在走路过程中,鞋底对地的压力与地对鞋底的压力不一定相等 ‎ C.在弯路上行驶的汽车,汽车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 D.转动雨伞,伞上的水被甩出,是因为水有惯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 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图9‎ ‎4.高速公路的车道分隔线上,每隔‎2米安装了一个凸起的玻璃元件,这种元件叫“夜精灵”。晚上当有汽车的灯光照射时,司机就能看到附近地上的“夜精灵”亮起来(如图9所示)。下列物体的工作原理与“夜精灵”相同的是 ‎ A. 高速公路反光标志牌 ‎ B. 十字路口的红绿交通标志灯 ‎ C. 自行车的尾灯 ‎ D. 交通警察身上穿的反光马甲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力的同时,甲物体也一定受到了乙物体施加的力的作用 ‎ B. 一艘轮船从河里行驶到海里所受浮力变大 ‎ C. 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 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6.关于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铁球从空中由静止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小铁球的惯性逐渐增大 B.用力提起静止在地面上的水桶,水桶离开地面时,它所受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C.只用水平拉力使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若接触面不变,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就始终不变 D.跳水运动员用力踏跳板起跳时,脚对跳板的压力大于跳板对人的支持力 平衡力 ‎7.图7所示,将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重力为G1的液体,现将重力为G2的物体B放入容器后,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上升了h。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液体对物体B的压力为F2。已知容器重力为G3,底面积为S,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桌面对容器的支持力为F4。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F2大小为ρghS B.G1 、G2、G3之和与F3大小相等 ‎ C.G1 、G2之和与F1大小相等 D.F3与F4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力的三要素不完全相同,这两个力可能平衡 B.物体的运动速度突然减小,所受合力一定减小 ‎ 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合力一定为零 D.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弹簧,一定不会发生形变 图11‎ B A N S ‎9.如图11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A,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B,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和B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G B.A对B的吸引力和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 C.A对B的吸引力和B对A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 D.弹簧测力计对A的拉力和B对A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2G 机械能 动能: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 质量 越大,动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物体 质量 越大,被举得越高 ,重力势能就越大。‎ 弹性势能:物体的 形变程度 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机械能:(机械能=动能+势能)能量的单位是: J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 转化 的。‎ ‎10.关于能量的变化与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A.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大 ‎ B.沿水平方向将箭射出,在这个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 C.沙狐球从离开手到停下来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D.起重机将水泥构件匀速提升,在提升的过程中,水泥构件动能增加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 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一定增加 图9‎ A B C ‎ C.四冲程内燃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D.跳伞运动员从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12.“蹦极”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如图9所示,人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系在身上,另 一端固定在跳台上。人从跳台跳下,落至图中A点时弹性绳刚好被拉直,下落至图中B点时弹性绳对人的拉力与人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图中C点是 人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绳子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做功变快 B.到达C点时,人的动能为零,受到的合力为零 ‎ C.从B点到C点,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D.从B点到C点,人的动能一直在减少 内能 ‎1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多 B.金属块很难被压缩,这表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C.物体内能增加,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D.一块冰的温度从‎-10℃‎变为‎-5℃‎,这块冰的内能减少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凳被太阳晒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石凳的内能 B.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C.鸡蛋变咸,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锯木板时锯片变热,是因为木板向锯片传递了热量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铁块中的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通常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1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 B.汽油机的做功冲程 C.在饮料中放入冰块,饮料变凉 D.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 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空隙 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C.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物在室外也能变干,是冰化成水滴从衣物上滴落的缘故 D.初冬,地面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 ‎ ‎2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 B.升温不同的物体,增加的内能可能相等 C.冰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也不变 D.如果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安全用电 ‎ 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 并联 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 串联 。‎ 保险丝:是用 电阻率 大, 熔点高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 热量 ,使它的温度达到 熔点 ,从而熔断,自动 切断电路。‎ 电阻丝是由电阻率大、 熔点 高的电阻丝绕在绝缘材料上组成的。‎ 引起电路火灾的原因:一是 总功率过大 ;二是电路中某处 发生短路 。‎ ‎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 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②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电路的三个状态中,短路和断路都是不允许的 ‎ B.额定功率相同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是相等的 ‎ C.电路中的保险丝具有保护电源的作用 ‎ D.不高于36伏的电压是安全电压 ‎22.电能的利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带来危害,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遇到雷雨天气时,在大树下躲雨 B.保险丝熔断后,只要立即更换上新的保险丝就可以恢复供电 C.不允许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D.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的金属体 S1‎ S2‎ S3‎ 甲 乙 丙 丁 图6‎ 火线 零线 ‎23.图6所示为小刚所连的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的电路图。通电后发现不能正常工作。下面几个措施中可能引起危险的是 ‎ A.拆掉开关S2,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 ‎ B.拆掉开关S3,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 C.拆掉插座甲,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 ‎ D.拆掉灯泡丙,两条导线连在一起 磁学 1. 磁体周围存在着 磁场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 磁场 发生的。‎ 2.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 北极 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 出来,回到 南极。(磁感线是不存在的,用虚线表示,且不相交)磁场中某点四向同一:磁场中某点的 磁场方向、 磁感线 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北极 指的方向、小磁针 北极的受力方向相同。‎ 1. 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电流的磁场方向跟 电流方向 有关。‎ 2.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 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 电流方向 和 绕线方向 来改变。‎ 2.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 磁 力的作用。(2)磁场力的方向:不仅跟导体中的 电流 方向有关,还跟磁感线方向 有关。(3)当导体中的电流和磁感性平行时,磁场对导体 没有 (有、没有)力的作用。‎ 3.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发生运动的过程就是 电能 转化为 机械能 的过程。‎ 4. 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 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 发电机 的发明。‎ 5.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 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 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 电磁感应现象 ,产生的电流叫 感应电流 。‎ 6.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 电磁感应 现象制成的。‎ 7. 周期性改变 方向 的电流叫做交流电。 电流  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叫做直流电。我国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的周期是 0.02S ,频率是 50HZ ,交流电的方向每周期改变 2 次,我国用交流电方向1秒内改变 100 次。‎ 8. 电磁波 能 (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 金属罩能对电磁波起屏蔽作用。光是 电磁 波。‎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B.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 C.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 ‎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B.电动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C.核能是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聚合时放出的能量 D.不高于220V的电压对人体就是安全的 丁 电源 a S b N ‎26.图6所示的四个装置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图6‎ 丙 I 乙 甲 ‎ A.甲图中当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时,线圈转动 ‎ B.乙图中闭合开关,使导体AB沿箭头所示方向左右摆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 ‎ C.丙图中当小磁针上方的直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小磁针发生偏转 ‎ D.丁图中闭合开关,铜棒ab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场的基本性质是能够产生磁感线 B. 利用小磁针,可以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 ‎ C. 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D.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电机是依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决定的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导体有力的作用 ‎ D.电动机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来的 三、填空题 ‎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km/s。‎ ‎2.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指________的电压。‎ ‎3.小刚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以他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他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4.矫正近视眼所带的眼镜,其镜片是 透镜。‎ ‎5.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水温达到‎100℃‎时,需要继续________,水才能沸腾。‎ ‎6.我们在晾晒湿衣服时,总把衣服挂到向阳处。这主要是由于提高________可以加快衣服中水分的蒸发。‎ ‎7.温度一定时,影响铜导线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铜导线的长度和 。‎ ‎8.近视眼镜的镜片使用的是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9.在离茉莉花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茉莉花的香味,这是________现象。‎ ‎10.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引力。‎ ‎11.一束光入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是30度,则反射角是 度。‎ ‎12.人到平面镜的距离为‎1m,则平面镜所成人的像到人的距离为________m。 ‎ ‎13.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 ‎14.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将 吸入气缸。‎ ‎15.四冲程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 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16.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完全燃烧‎2kg的焦炭放出的热量为 J。‎ ‎17.一个小灯泡标有“6V ‎0.6A”字样,则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功率是 W。 ‎ ‎18.将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通电10s,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 ‎19.在电阻恒定不变的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大,该电阻在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就越_______(选填“大”或“小”)。 ‎ ‎20.将阻值为20Ω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通电10s,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 ‎21.将标有“12V12W”的灯泡接在6V的电源两端通电100S,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电流做功是 J。‎ 图6‎ ‎22.甲、乙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44Ω 24V”、乙标有“22Ω 11V”。现把它们并联起来,为保证电阻工作安全,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___A。‎ ‎23.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电阻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9.6W,则电阻R1的阻值 为 W。‎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 基础实验 ‎1.图15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16中,电阻箱的示数为 Ω。(4分)‎ ‎40‎ ‎℃‎ ‎30‎ ‎´1‎ ‎´100‎ ‎´1000‎ ‎´10‎ 图15 图16 图17 图18‎ O A B F ‎2.画出图17中拉力F的力臂;根据光的折射情况在图18中的虚线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透镜。(4分)‎ ‎3.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19所示的用开关控制螺线管南北极的装置,当开关S接______(填“a”或“b”)点时,螺线管的A端是N极;如图20所示,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 ___ 。(2分)‎ B O A 图19 图20 图21‎ A B a b S ‎4.用图21所示的装置做杠杆平衡的实验,在A点挂重为6N的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在B点施加一个力F,F的最小值是 N。(1分)‎ ‎5.(1)如图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如图12所示,电阻箱的读数是________W。‎ ‎6.请在图13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图12‎ 图13‎ ‎20‎ ‎℃‎ ‎30‎ 图11‎ ‎ ‎ ‎7.如图9所示,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图11‎ ‎8.如图10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9.如图11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 V。‎ ‎10.如图12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 。‎ ‎11.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13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 极。(选填“N”或“S”) ‎ 图16‎ 图10‎ O F 图17‎ 典型实验 测密度 ‎1.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如图甲所示的烧杯和杯内盐水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内,如图乙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为 cm3。接着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量筒内盐水的质量为 g,盐水的密度 ‎ 是 kg/m3。(4分)‎ 第28题图 mL ‎50‎ ‎40‎ ‎10‎ ‎20‎ ‎30‎ 乙 甲 丙 ‎20g ‎5g ‎0‎ ‎1‎ ‎2‎ ‎3‎ ‎4‎ ‎5‎ g ‎20g 乙 甲 ‎2‎ ‎4‎ ‎6‎ ‎8‎ ‎0‎ V/cm3‎ m/g ‎2‎ ‎4‎ ‎6‎ ‎8‎ ‎2.图27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若甲物质的质量为‎90g,则相同体积的乙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2分)‎ 图27 ‎ 摩擦力 ‎3.在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华和小利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6甲、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木板B静止,用手竖直向上匀速提拉弹簧测力计,使木块A在B上向右运动。小利在实验中保持弹簧测力计静止,用手拉木板B使其水平向左运动。在随后的交流评估过程中,多数同学认为小利的方法比较好。其原因有:‎ ‎(1)拉动木板B比拉动木块A更容易;‎ ‎(2)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较稳定;‎ ‎(3)容易保证测力计沿着竖直方向施加拉力;‎ ‎(4)容易保证木块A受到的拉力沿着水平方向;‎ ‎(5)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运动的木板B是否保持匀速没有关系;‎ ‎(6)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木板B受到的拉力F的大小没有关系。‎ 你认同哪几个观点?答: (请填写序号)。‎ F 甲 A B 图16‎ 乙 A B 液体压强 图13‎ ‎4.(2分)小明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装置 如图13所示,其中U形管中有适量的水,U形管的左端通 过橡皮管与液体压强探测器相连通。实验现象如图13所示。‎ 甲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1,乙容器内液体的密度为ρ2。请根 据图13所示实验现象比较ρ1与ρ2的大小,则ρ1________ρ2。‎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她先后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在密度不的液体中,记录了压强计U形管两液面差(用液面差表示液体产生的压强),如下表所示。(3分)‎ 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h/m 液体密度 ρ/(kg/m3)‎ 第35题图 U形管液面差 ‎△h/cm ‎0.1‎ ‎0.8×103‎ ‎2.2‎ ‎0.1‎ ‎1.0×103‎ ‎2.4‎ ‎0.1‎ ‎1.2×103‎ ‎2.5‎ ‎ ‎ 这个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图12‎ 流速与压强 吹气气 ‎6、水平杆上有两个小球,如图12所示,两个小球保持静止,当向两个小球之间吹气,两个小球将 (选填“靠拢”或“分开),这是由于两个小球之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 的缘故。(选填“变大”或“变小)‎ 杠杆 甲 O 乙 O A B 图19‎ ‎7.如图19甲所示的均匀杠杆,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均相等。在用这个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如图19乙所示,在杠杆的A刻线处挂2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在B刻线处挂_____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相等) ‎ ‎8.小红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如图17所示,当杠杆静止时,杠杆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2)如图18所示,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红在杠杆的A点挂上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相邻刻线距离相等),若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状态,可以在________点挂上1个钩码;或者使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用 N的力沿着竖直向上的方向拉住杠杆。‎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15‎ ‎1.5‎ ‎10‎ ‎9.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仅做一次实验并记录了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就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的结论,这明显是不可靠的。原因是 。(1分)‎ 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图20‎ ‎10.(2分)如图20甲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用弹 簧测力计拉动绳子的自由端,将总质量为‎500g的重物从A位置匀速提 升到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B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位 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0乙所示,请你根据实 验完成下列问题:(g取10N/kg)‎ ‎(1)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对绳所做的功为________J;‎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图16‎ ‎2‎ ‎3‎ N ‎4‎ ‎5‎ ‎6‎ ‎7‎ ‎2‎ ‎3‎ ‎4‎ ‎5‎ ‎6‎ ‎7‎ 甲 乙 A B A'‎ B′'‎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11.图16甲是某小组的同学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的示意图。他们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将重力为5.6N的物体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F,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请你根据他们做的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拉力F移动的距离是 cm;‎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是 %; ‎ ‎(4)若在动滑轮下加挂一个钩码,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η' η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熔化 t/min T/℃‎ 图15‎ ‎0‎ ‎-2‎ ‎4‎ ‎20‎ ‎8‎ ‎16‎ ‎12‎ ‎2‎ ‎4‎ ‎6‎ ‎-4‎ ‎12.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此猜想, 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量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15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时_______min。‎ ‎(2)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比较________ (选填“高”或“低”) 。‎ ‎0‎ 时间/min ‎2‎ ‎4‎ ‎6‎ ‎8‎ ‎10‎ ‎12‎ 第30题图乙 ‎40‎ ‎100‎ ‎20‎ ‎60‎ ‎80‎ 温度/℃‎ 第30题图甲 温度计 搅拌器 ‎13.如图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 ‎(3)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 态。‎ 沸腾 ‎14. 下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而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由此可知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50‎ ‎57‎ ‎64‎ ‎71‎ ‎78‎ ‎85‎ ‎91‎ ‎96‎ ‎98‎ ‎98‎ ‎98‎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测温物质有的是水银,有的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和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如表中所示。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 ‎ 温度计。(选填“水银”或“酒精”)‎ ‎15.实验室准备了如图24甲、乙所示的两套“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甲 乙 丙 盖 温度 时间 图24‎ ‎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2‎ ‎102‎ ‎102‎ ‎102‎ ‎(1)小明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min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下表数据可知,李明选择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中的装置(实验室内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2)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关系如图24丙中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选填“b”,“c”或“d”)。(2分)‎ 比热 ‎16.(3分)小刚为比较A、B两种液体的吸热本领,组装了如图15所示的装置。他用完全相同 图15‎ B A 的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各两个进行实验。‎ ‎(1)实验应控制:两个烧杯中所装的A、B两种液体 的初温相同、________相等。 ‎ ‎ ‎ ‎(2)给两种液体加热,记录两种液体的初温和末温,当 加热时间相同时,温度升高较多的液体其比热容较 ‎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 ‎ ‎(3)在实验过程中,小刚发现两液体温度都升高‎20℃‎ 时,A液体需加热5min,B液体需加热10min,则 ‎________(选填“A”或“B”)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平面镜成像 特点:(1)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2)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4)平面镜成的是 虚像 。‎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17.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14所示的实验操作。‎ 纸板 A B N O 平面镜 纸板 A N O 平面镜 甲 乙 图14‎ ‎(1)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14甲所示,将右侧纸板沿ON向后折,在纸板上__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如图14乙所示,此时纸板上__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 图14‎ 薄透明玻璃板 支架 蜡烛 A B ‎18.(2分)水平桌面上有如图14所示的实验器材,利用这些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时使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 像的________; ‎ ‎(2)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白纸 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19. 图14是小宁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14‎ A B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 ‎(2)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小宁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宁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凸透镜成像 物距(u)‎ 像距(v)‎ 正立 ‎(倒立)‎ 放大 ‎(缩小)‎ 实像 ‎(虚像)‎ 应用 u>‎‎2f F ‎(2)‎ f ‎(1/)‎ ‎(2/)‎ ‎(1)‎ ‎(3)‎ u=‎‎2f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