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4.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时政热点资料包含建国60周年相关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 ‎ .~‎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 ‎  ②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第二部分 时政专题 专题一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时政背景材料 ‎1.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60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三位;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水泥等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居世界首位;60年来,我国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上实现了小康水平,用60年的时间把贫困人口从两亿减少到2000多万。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载人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圆满成功……我国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200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建国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乘车检阅了海、陆、空三军并发表重要讲话。大阅兵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军力和国力,令全国各族人民扬眉吐气、欢呼雀跃。‎ 学科知识链接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必须始终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6.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国,两个基本点”。‎ ‎7.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8.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9.祖国前途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 中考命题预测 ‎1.请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建国6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答案:(1)经济方面: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等。(2)政治方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日益完善等。(3)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4)社会事业方面: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等。(5)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饮食结构日趋科学合理;住房越来越矿场;出行越来越便捷等。‎ ‎2.建国60年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 答案:(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7)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8)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 ‎3.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青少年应该做?‎ 答案:(1)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忧患意识;(4)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 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4.从建国6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或建国60周年取得的成就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6)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7)必须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CD A.开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B.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结束 C.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 D.是党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我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圆了很多梦:香港澳门回归梦、入世梦、奥运梦、“神舟”飞天梦等,我们的梦圆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BCD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 B.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 C.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3.除夕之夜,小强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深有感触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只能听广播。”爸爸说:“我年轻的时候,要跑到几里外才能看上一场电影。”小强自豪地说:“现在,我可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啊!”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我们( )AB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C.坚持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D.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2009年4月6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长远目标。这表明( )BC A.我国已经迈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 B.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C.中国共产党是中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已发生根本转移 二、分析说明题 ‎5.材料一:‎2009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首次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文字与视频交流。温总理在回答网友有关民生问题的提问时指出:“民生是国家之本。”“政府的投入一定要把民生摆在首位,要让人民得到实惠。”‎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要多渠道增加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终于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今后三年各级政府拟投入8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以保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1)温总理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说明了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体察民情,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制国家;我国公民享有批评、建议等监督权。‎ ‎(2)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 三、活动探究题 ‎6.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60年来发生的巨变,某校思想品德课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我爱我家”系列活动:‎ 做一做:搜集资料了解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可喜成就。‎ 试一试:调查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家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 说一说:谈谈自己或亲友的家庭生活发生的变化。‎ 假如你也是其中一名成员,请完成下列问题。‎ ‎(1)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祖国巨变的资料?在搜集过程中,你一定了解中国建国60年来发生了很多具有影响力的大事,请列举两例 途径(至少两个):‎ 事例(至少两个):‎ ‎(2)请分析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通过“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途径:上网、实地走访等。事例:略。‎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等。‎ ‎(3)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更为具体地了解到祖国和家乡的变化;增强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了自己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等。‎ 专题二 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月6日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受伤人员达800多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努尔·白克力6日凌晨发表电视讲话指出,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在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的情况下,“三股势力”的煽动袭击一定会遭到各族人民的唾弃,敌人的分裂破坏活动注定要彻底失败。‎ ‎2.2009年8月22日至25日,牵挂着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这块富饶的土地考察,就做好新疆发展和稳定工作进行调研。‎ 胡锦涛专门接见了新疆维稳先进人物、基层干部和民族宗教界爱国人士代表。询问他们的情况,称赞他们为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贡献。‎ 胡锦涛希望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把爱祖国与爱民族、爱家乡统一起来,坚决同一切危害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自觉担负社会责任,主动配合党和政府做好各项维稳工作;坚定不移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添砖加瓦。‎ ‎3.‎2009年1月19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到会382名人大代表一致决定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当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宣布决议获得通过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4.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青藏铁路、林芝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缓解了制约西藏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一五”国家对西藏的180个工程项目总投资770多亿元 ,今年安排重点工程77个,总投资200多亿元 ,国家投入5.7亿元维修西藏文物建筑和寺庙。‎ 学科知识链接 ‎1.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3.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稳定,经济就会发展;民族关系恶化,国家的统一就会受到威胁,经济就会受到破坏。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中学生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主要是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两道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7.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8.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中考命题预测 ‎1.参与打砸抢烧事件的犯罪分子侵犯了他人的哪些权利?‎ 答案:生命健康权;财产所有权;‎ ‎2.在新疆、西藏和其他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是什么?‎ 答案:目的是分裂中国、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破坏民族团结。‎ ‎3.疆独、藏独分裂分子分裂祖国的目的能得逞吗?请你简述理由。‎ 答案:(1)不可能得逞。(2)因为①新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儿女的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③通过打砸抢烧进行疆独、藏独活动,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因此,疆独、藏独的目的是不可能得逞的。‎ ‎4.为什么要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答案:(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2)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4)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5)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6)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7)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5.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政策,尤其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少数民地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4)我国各民之间团结互助,共同发展;(5)全国人民的支持等。‎ ‎6.新疆、西藏等自治区取得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③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等。‎ ‎7.国家加大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有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2)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有利于巩固国防,保持边疆的稳定;(5)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 ‎8.请你列举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建设投入的一些具体措施。‎ 答案:(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修建青藏公路、铁路,建设“西气东输”工程;(3)实施“援藏工程”;(4)设立“少数民族扶贫专项贷款”;(5)中东部地区在省级重点中学中开办“西藏班”、“新疆班”等。‎ ‎9.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我国政府该怎么做?‎ 答案:(1)经济方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2)政治方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维护民族团结。‎ ‎(3)文化方面: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开放的心态,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珍惜、保护各民族文化。‎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议,到会382名人大代表一致决定把每年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D ‎①有利于教育广大青少年不忘历史 ②可以让关心西藏的人们更好地了解西藏的过去 ③表明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友爱、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是为了让人们更加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各民族共同繁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009年2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西藏民主改革以后,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区34094名各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占94%以上。这表明( )C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各民族都可以直接管理国家 C.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 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下列能直接体现有利于各族人民团结的有( A )‎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北京等地的大学开设“西藏班” ③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④2010年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⑤北京奥运会圆满结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二、多项选择题 ‎4.‎2009年2月23日新华网报道,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已有3800名援藏干部进藏工作,对口援藏省市、中央企业和重要国家机关投入援藏资金达到96.68亿元,全国对口援藏共完成重大建设项目2861个。这样做( )ABD A.表明我国采取措施帮助西藏加快发展 B.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表明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D.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 ‎5.‎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造成多人受伤和死亡。这起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事件发生后,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果断处置,乌鲁木齐社会秩序很快得到恢复。这一事件酿成的严重后果表明( )ABCD A.这是一次侵犯公私财产和他人生命权的严重犯罪事件 ‎ B.这是一次分裂祖国,破坏祖国统一的严重政治事件 ‎ C.这是一次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关系的严重违反宪法事件 ‎ D.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果断处置这一事件,是有法可依的 ‎ 三、简答题 ‎6.旧西藏,长期处于封建农奴社会,广大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雪域高原经济落后、社会衰败,一片黑暗。50多年前,西藏的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人民享有了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平等权利。2007年西藏自治区生产总值超过342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元,西藏经济实现了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速跨越发展。西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0%以下;国家拨款7亿多元成功地维修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雪顿节等15项文化遗产已经列入了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藏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归功于哪一政治制度?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坚持这一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上述材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人们受教育的权利得到了根本保障;西藏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继承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西藏走向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四、分析说明题 ‎7.材料一:‎2009年7月5日晚上,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7月6日 ‎12时30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乌鲁木齐市委书记栗智说,乌鲁木齐“7·‎5”‎事件死亡人数已达到140人,受伤人员达800多人。‎ 材料二:当奥运火炬到达北美城市旧金山的那天,全城出动了几万华人,自发加入到“保卫火炬”的人流中,原因始自之前在巴黎奥运火炬“受辱”。当美国CNN歪曲“314”事件时,中国民众自发反击等。‎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 答:上述材料说明了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2)对于材料二中的民众的表现,请发表你的看法。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1)面对“藏独”和西方少数国家的反华行径,全球华人表现出了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忠实地履行了对国家的责任。‎ ‎(2)①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②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我们要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③我们要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④青少年要肩负起铸造民族辉煌的重任,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专题三 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6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上海举行“餐饮服务许可证”启用发放仪式,7家通过审核的餐饮企业获得首批“餐饮服务许可证”。依据6月1日开始施行的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证”将取代沿用了几十年的食品卫生许可证。‎ ‎2.‎2009年7月9日,广州市白云区、增城市和花都区三地法院,同时对各自审理的6宗涉及生产、销售用“瘦肉精”或莱克多巴胺喂养的生猪案件进行宣判。六案中的9名被告分别依照生产或者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予以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至6个月不等的刑期。今年2月,广州共有11起因吃含“瘦肉精”的猪肉而引起腹痛、腹泻报告,涉及46人。‎ ‎3.‎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4.‎2009年1月 22‎日,三鹿系列刑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对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田文华、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等4名原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作出一审判决: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王玉良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杭志奇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吴聚生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此间官方称,三鹿集团生产的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等奶制品流入全国市场后,对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婴幼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损害。据卫生部统计,此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共导致29万余名婴幼儿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其中6人死亡。‎ 学科知识链接 ‎1.诚实守信是每个人应坚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法律的要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诚信的基本要求是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践约守信是诚实做人的核心。‎ ‎2.在公民的人格权中,生命健康权居于首要地位。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伤害他人生命,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伤害他人的健康,包括精神健康,也为法律所不容。作为未成年人,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以下权利:安全权;知悉真情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 维护尊严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监督权等。‎ ‎4.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途径包括: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严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法律诉讼。‎ ‎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7.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做的事,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负责任会带来严重后果,将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有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于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引起的,造成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 中考命题预测 ‎1.制售这些有害食品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答案: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的企业的行为作简要评析。‎ 答案:(1)企业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其他商品),是一种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 ‎(2)企业以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但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公平交易权、知悉真情权等,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 ‎(3)企业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有关产品质量的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3.制假售假有哪些危害? ‎ 答案:(1)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2)损害其他合法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3)败坏社会风气,产生信任危机,破坏了社会稳定。‎ ‎4.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鹿奶粉”等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2)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伤害他人生命,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政府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切实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5.如何解决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答案:(1)企业和经营者:要提高素质, 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市场交易原则,自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自身的安全体系和道德体系建设,诚实守信,依法经营,通过抓管理、抓质量来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消费者信赖。‎ ‎(2)消费者: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国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法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使法律起到威慑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鼓励和支持群众举报违法犯罪。‎ ‎ 6.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施行。按照该法律的规定,农业、卫生、工商等部门分别承担食品安全的相关监管责任。国家制定实施《食品安全法》( )BCD A.能够确保问题食品事件不再发生 B.有利益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C.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D.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食品药品方面,要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健全并严格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让人们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这些举措( )ABCD A.有利于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制假、售假的行为 B.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 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3.为了营造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的食品药品消费环境,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BD A.禁止私营企业生产食品药品 B.加强食品药品生产销售的监督管理 C.限制食品药品的生产规模 D.食品药品生产者增强责任意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4.食品安全重于泰山。祸及数十万婴儿的“三鹿事件”余波未了,中外多家知名公司乳制品又入“毒奶门”。生产者的这种行为( )AD A.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B.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自主选择权 C.违反了平等原则 D.侵犯了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5.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控”,并宣称将“实行严格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有利于( )ABC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推进以德治国方略的实施 C.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D.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分析说明题 ‎6.材料一:2008年下半年,甘肃、江苏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现已查明,导致这些婴幼儿病的主要原因是患儿服用的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非食品化工原料,按照国家规定,严禁用作食品添加物。三鹿牌部分批次婴幼儿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是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 材料二:‎2008年9月13日,国务院对严肃处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专门作出部署,决定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对患病婴幼儿实行免费救治,全面开展奶粉市场治理整顿,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开展检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严肃处理违法犯罪分子和相关责任人。‎ ‎(1)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的不法行为进行评析。‎ 在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的行为是违法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原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相关责任人必定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①党和政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国家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④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3)如果在你的周围有人购买了含有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请你告诉他该怎么办?‎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通过下列途径来使问题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综合探究题 ‎7.中国消费者协会将2009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年主题确定为“消费与发展”。该年主题的主旨是:宣传消费政策,推进消费维权,提高消费信心,狗将消费和谐,促进经济发展。‎ 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如果你所在的学校准备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一次调查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介绍开展该活动可以采取的调查方式。‎ ‎(2)请你为该活动设计至少三个调查问题。‎ ‎(3)请就如何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1)网络调查;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2)例如:你了解哪些消费政策?你对目前的消费环境有信心吗?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你知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权吗?等等。(3)国家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为建立和谐消费环境提供法律保障;国家要严厉打击破坏消费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生产者、经营者和销售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为营造消费和谐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专题四 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加快灾区重建步伐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5月12日下午,当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个举世震惊的危难时刻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达深切思念,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2.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学习 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强勇敢的少年英雄和感动中国的模范人物。‎2008年6月27日,“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英雄少年》在中央电视台举行。林浩等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马小凤等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受到表彰奖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晚会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生动的思想品德教材,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推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颁奖晚会在全体获奖少年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中落下帷幕。‎ ‎3.‎2008年10月8日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 他强调,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推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抓紧全面实施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灾后重建资金。‎ 学科知识链接 ‎1.生命是宝贵的,脆弱的,我们要珍惜生命,让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2.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3.勇于克服困难,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也有我们的一份。‎ ‎5.负责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道,一个人正是在对责任的承担中,才体现出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意义。‎ ‎6.正义要求承担责任。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7.勇敢面对挫折,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磨砺坚强的意志。‎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9.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0.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1.艰苦奋斗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12.我国的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中考命题预测 ‎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指的是什么?‎ 答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新时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答案:(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2)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有利于树立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3.我们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如何学习和宣传抗震救灾精神?‎ 答案:(1)思想上: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的责任意识;(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自觉跟党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4.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身上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1)学习他们沉着镇静、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2)学习他们临危不惧、奋勇救人的崇高精神;(3)学习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4)学习他们团结友爱、乐观向上的良好风貌。‎ ‎5.联系抗震救灾中的国家领导人、武警官兵、医务人员等事迹,从责任的角度说说你受到的启示。‎ 答案:(1)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而每种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2)只有牢记责任并履行责任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3)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不仅能对自己负责,也能对他人和社会负责。(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认真做好份内的每一件事,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6.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抗震救灾工作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教材中的什么观点?)‎ 答案:(1)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4)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7.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胜利,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伟大民族精神是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3)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建美好和谐的社会、共享美好的生活。(4)我们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2009年2月26日,曾在四川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汶川灾区捐款捐药价值626万多元的老百姓大药房,再次捐赠5万元爱心善款购买20台电脑,送给四川某小学。老百姓大药房的做法( )BC A.是为了获得荣誉 B.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有利于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D.积极履行了法定的义务 ‎2.国家减灾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震日”。设立“防灾减震日”( )BCD A.可以杜绝灾害事故的发生 B.有利于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 C.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推广 D.有利于提高全民的避灾自救技能 二、分析说明题 ‎3.材料一:‎2009年1月22日,香港特区政府拟向特区立法会申请增拨40亿港元,注入“支援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信托基金”,用于第二阶段特区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 材料二:‎2009年2月24日新华网报道,截至目前,江苏省前两批共计116个援建绵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项目45个,开工率39%。这116个援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1多亿元,其中江苏援建资金30.72亿元。‎ 材料三:‎2009年8月27日,广东省政府与汶川县政府在汶川第一中学举行“新学校,新未来——广东省援建汶川县学校项目整体交钥匙仪式”,由广东省援建的汶川县16所学校建成并在全国各省市中率先整体交付使用。‎ ‎(1)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各地关心支持灾区重建工作,这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①坚持以人为本。理由: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②注意安全。理由: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生命健康是公民的基本人权。③做好稳定工作。理由:稳定压倒一切。④‎ 注意保护环境。理由: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⑤注意民族团结。理由: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4.材料:温家宝总理在汶川县映秀镇察看灾情,看望受灾群众,慰问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时说:“乡亲们,这场灾害确实太大,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 ‎(1)我们一定能能够战胜这场灾害吗?为什么?‎ 能!因为我们有全国人民的支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和社会得以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等。‎ ‎(2)这则材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①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新时期,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我们的社会是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人人互相关爱的社会。我们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⑤要建立并完善灾难预警机制,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 ‎(3)请你为我国预防突发性自然灾害,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国家要建立和健全灾害预警机制。②要制定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③做好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物质储备,如食品、衣物、帐蓬、发电机等。④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有忧患意识,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自救能力。‎ 专题五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建设创新型国家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 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他建立的“串级萃取理论”的广泛应用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稀土分离科技和产业竞争中的地位,迫使国外稀土垄断企业纷纷减产和停产,被国际稀土界称为“中国冲击”,影响十分深远。‎ ‎2.‎2009年5月27日,2008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中国政府向获得此项殊荣的澳大利亚生态学和干旱地可持续管理专家维克多·罗伊·斯夸尔及德国能源化工专家洛塔·雷颁发奖章和获奖证书。颁奖仪式前,国务委员刘延东亲切会见了获奖者。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颁奖仪式上发表了讲话。‎ ‎3.2009年7月,央视、人民日报宣传了“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吴大观的事迹。吴大观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的仿制和自行研制的组织领导工作。他一生爱党爱国、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淡泊名利,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的振兴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领导下,制造出了涡扇5(ws-5)涡扇6(ws-6)涡轮风扇发动机,并为昆仑发动机和太行发动机的定型起了很大作用。‎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继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用平台建设。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学科知识链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前进的动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4.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5.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等等。‎ ‎6.合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7.青少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善于观察、开发想象力、敢于质疑。‎ ‎8.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新一代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9.我国科技的现状: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中考命题预测 ‎1.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答案:(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现代化关键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还不够高,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弱,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压力,如果一味靠技术引进,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制约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2.怎样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人才强国战略?(我国应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答案:(1)必须深化教育和科技改革,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继续加大教育和科技的投入。(3)尊重知识,培养、重奖科学人才。(4)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5)加强中小学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6)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3.国家为什么鼓励、倡导增强自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 答案:(1)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未来。‎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户。提高民族创新意识,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4)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上会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 ‎(5)目前,我国的科技、经济发展,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我们更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4.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答案:(1)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2)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3)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4)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5.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答案:(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创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09年2月20日新华社报道,目前,我国新支线飞机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ARJ-700飞机是我国第一个外销欧美发达国家的飞机产品,目前国内外订单为208架,其中美国最大的飞机租赁公司——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有限公司订购25架。新支线飞机外销欧美发达国家( )‎ A.标志着我国已成为民用飞机制造大国 B.改变了我国科技落后的局面 C.展现了我国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D.带来的仅仅是经济效益 ‎2.‎2009年1月9日《人民日报》报道,从“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到新支线飞机翱翔蓝天;从曙光‎5000A跻身世界超级计算机前十,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完工……2008年,全世界都感受到中国科技铿锵的脚步。上述这些成绩( )‎ A.表明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 B.应完全归功于科技人员的贡献 C.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 D.保证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3.‎2009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王忠诚、徐光宪两位院士。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这表明( )‎ A.人才是指受到国家奖励的人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正在形成 C.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D.党和国家重视人才、鼓励创新 ‎4.‎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继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年,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公用平台建设。这是( )‎ A.我国科技水平低的表现 B.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 C.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D.实现我国生产力加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5.在举国欢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日子里,郑丽搜集到以下信息:“嫦娥一号”完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华牌:“飞天”之路是万众一心铺就的——直接参与工程的科技人员有近200个单位的17000多人。这些信息表明( )‎ A.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B.我国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D.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家 三、简答题 ‎6.‎2009年9月24日是全国第四个科普日活动日,某校准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假设你是该校学生,也请你参与这项活动。‎ ‎(1)出一期科普墙报。如果你来组织本期墙报的举办,你将选用哪些知识作为墙报的内容? ‎ ‎(2)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我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科技发明;国家对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大举措等。‎ ‎(2)青少年要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争取早日成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四、综合探究题 ‎7.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科技的载体,任何科技的研究、发明、利用,都离不开人才。科技知识只有与人才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1)请你给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标题。‎ ‎(2)若以该标题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请你设计出该主题班会的活动步骤。(要求:围绕主题,鼓励参与,讲究实效)‎ ‎(3)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来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4)假如你要参与发言,请写一篇发言提纲。‎ ‎(1)“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或“人才是第一资源”或“人才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2)第一步,请当地有名的科技专家讲话,谈人才在当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第二步,看投影《科学技术发展的辉煌时代》;第三步,请学校的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者交流经验;第四步,请学生代表谈感想;第五步,教师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并对学生提出成才的希望和要求。‎ ‎(3)“人才是第一资源。”或:“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等等。‎ ‎(4)①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②‎ 谈科技、人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③谈如何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谈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有用人才。‎ 专题六 学习榜样人物,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6月18日,年国家有关部门召见“谷歌中国”网站(google.cn)负责人,对“谷歌中国”网站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内容进行执法谈话,宣布对“谷歌中国”网站的处罚措施,暂停该网站境外网页搜索业务和联想词搜索业务,并责令其立即进行整改,彻底清理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谷歌中国”网站负责人承认该网站大量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重侵害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并就此事向公众道歉。该网站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政府执法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及时将整改情况报告有关部门。‎ ‎2.2009年7月1,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日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方向和内容。‎ ‎3.‎2009年5月4日,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 200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为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颁奖,他要求全国广大团员青年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李长春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学习先进、爱护先进、争当先进,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的时代重托。‎ ‎4.‎2009年2月5日,经过三个月的评选,《感动中国》活动组委会参考观众投票意见,综合评定出2008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奔忙在冰雪地震灾害前线的志愿者唐山十三农民,累死在救灾前线的青年战士武文斌,临危不乱带领群众抗震救灾的北川县长经大忠,冒着生命危险在救灾前线抢险的消防队员李隆,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张艺谋奥运导演团队,维护奥运圣火尊严的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把圣火送上地球最高点的藏族火炬手吉吉,成功实现中国首次太空行走的“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扎根悬崖小学18年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照顾瘫痪女友34年的苏州市民韩惠民。特别奖的结果出人意料,授予给全体“中国人”。 ‎ 学科知识链接 ‎1.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2.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 ‎4.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5.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 ‎6.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树立为人民服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远大志向,把个人理想与社会进步、人民的利益和祖国的需要联系在一起。‎ 中考命题预测 ‎1.我们学习先进人物、榜样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答案:情系祖国、奉献社会的优秀品质;敢于创新、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不畏艰难、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品质。‎ ‎2.学习先进人物的意义有哪些?‎ 答案:(1)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有助于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 ‎3.你准备如何向这些道德模范、先进人物学习?‎ 答案:我们青少年应积极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学习他们自立自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高尚情怀,学习他们积极维护公平正义、勇于承担责任的崇高精神,自觉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目前,我国青少年存在哪些不良道德倾向?有什么危害?‎ 答案:(1)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我行我素、不受纪律等。(2)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巨大的危害。‎ ‎5.当前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2)有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 ‎(3)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 ‎6.请你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学校: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教育;‎ ‎(2)社会:创作出版各类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3)家庭:家长要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及时解决子女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4)国家: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净化网吧、娱乐市场经营环境等。‎ ‎7.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中,你准备怎样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 答案:(1)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2)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3)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争取全面发展。‎ ‎(4)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争做“四有”好公民。‎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电影《手机》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手机,如果不善加利用,就不再是手机,而是手雷。”近来,像“牛皮癣”一样的不良短信来势凶猛,污染青少年的心灵。2009年9月开学初,某校开展了“拒绝不良短信”签名活动。据此回答1-2题。‎ ‎1.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有( )‎ A.要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B.同破坏精神文明的行为作斗争只是法治工作人员的责任 C.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在我国已经得到全面贯彻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法进行 ‎2.对待不良短信,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打击不良短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工作 B.战胜“精神污染”,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看看无所谓,我们只要不再传播不良短信就可以了 D.与不良短信作斗争是学校领导的事,和我们中学生无关 二、多项选择题 ‎3.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通过平凡的努力实践,成就了自己的不平凡;而同样平凡的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汲取力量,成为“大写”的人。这启示我们( )ABC A.要身体力行,尽职尽责,完善自我 B.不仅要有感动,更要有行动 C.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实现人生意义 D.只有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才能称为“大写”的人 ‎4.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中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英雄的引领,因而校园里、社会上需要崇尚英雄的氛围。学校教育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中宣传英雄、营造氛围,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如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等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学英雄活动。开展这些活动( )‎ A.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益形式 B.可以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C.能够显著提高所有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D.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综合探究题 ‎5.2009年2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工商银行联合举办的“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在央视播出,10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同时揭晓。‎ 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 主题班会,主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②学生分组讨论并且发言。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 ④总结,班会结束。‎ ‎(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6.为了不断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某中学团委决定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两种可行的活动形式。‎ ‎(2)请你对学生中的不道德行为展开调查。通过调查你发现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道德行为?‎ ‎(3)积极参与道德建设,踊跃投身道德实践活动是每个中学生的责任。请列举你参加过或准备参加的道德实践活动。‎ ‎(4)校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倡议书,请你写出倡议的要点内容。‎ ‎(1)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手抄报等。(2)抄袭作业,考试作弊,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公物等。(3)如:积极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到敬老院做义工;为辛苦的父母洗脚等。(4)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诚实守信,积极举报各种不文明行为。‎ 专题七 扩大两岸交流 促进祖国统一 时政背景材料 ‎1.‎2009年5 月16‎日,首届海峡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开幕。这是迄今两岸规模最大、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民间交流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论坛并宣布开幕。海峡两岸各界人士6500余人出席论坛开幕式。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海峡论坛是为加强两岸普通民众交流而专门打造的一个新平台。‎ ‎2.‎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和他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全体成员,并同吴伯雄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一年来两岸关系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出和平发展前景。实践证明,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支持。‎ ‎3.‎2009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等海峡两岸各界人士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贾庆林发表了题为《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 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的演讲。本届论坛内容丰富、气氛和谐、成果显著。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是与会各界人士集思广益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两岸各界的共识。“共同建议”揭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中的核心地位,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提出了加强两岸文教交流的总体思路,为推动两岸文教交流迈上新台阶描绘了蓝图,也为今后两岸协商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打下了基础。‎ 学科知识链接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的,众望所归的,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4.“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个国家”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两种制度”,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践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拦的历史潮流。‎ ‎6.我们坚决反对“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 ‎7.维护祖国统一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青少年应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行为作斗争,自觉肩负起维护祖国统一、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8.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9.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10.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考命题预测 ‎1.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符合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2)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3)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4)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5)有利于台湾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等。‎ ‎2.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如何做? ‎ 答案:国家:(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坚决反对“台独”、“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任何旨在分裂祖国的行径,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绝不允许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4)促进台湾海峡两岸的交流和沟通,积极发展两岸关系,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创造条件。‎ 青少年:(1)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积极拥护和支持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方针和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维护国家的主权,反对“台独”;‎ ‎(3)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政策,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4)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作贡献。‎ ‎3.谈谈你对经过30年努力后,两岸终于实现“三通”的认识。‎ 答案:(1)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 ‎(2)实现祖国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通过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祖国完全统一,已抵达能够能早日实现。‎ ‎(3)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任何分裂图谋,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的反对,注定失败;态度分裂分子搞分裂活动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得人心,必将失败。‎ ‎(4)我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这是两岸统一的物质基础。‎ 热点专题训练 一、多项选择题 ‎1.‎2009年7月11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长沙隆重开幕。此次论坛强调了文化和民族认同是凝聚两岸同胞共同意志的根基所在,提出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总体思路,为推动两岸文化交流迈上新台阶描绘了蓝图。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ABC A.可以让台湾同胞更多地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 B.能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的发展 C.有助于丰富台湾同胞的精神文化生活 D.将改变台湾的文化制度和政治制度 ‎2.‎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说,以活泼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我们一定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 )ABCD A.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下列对于台湾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ACD A.“台独”论是对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 B.现在的台湾当局可以在国际上参加主权国家参与的有关政治活动 C.两岸“三通”后,将呈现“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 二、综合探究题 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后,某校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两岸一家亲”意识,决定开展“团圆周”活动。假如你是该校的学生:‎ ‎(1)请你为“团圆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团圆周”设计3个活动项目。‎ ‎(3)请你为活动设计3个调查问题。‎ ‎(4)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收获?‎ ‎(1)促进两岸一家亲,人人有责;团团圆圆求和平,两岸三通向统一。‎ ‎(2)利用广播、电视发布倡议书;组织同学搞“闽台文化寻根”的社会调查等。‎ ‎(3)大熊猫的名字命名为“团团”和“圆圆”,有何深刻内涵?你认为和平统一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解决台湾问题?等。(4)认识方面:提高了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认识;觉悟方面:树立了“促进两岸一家亲,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力方面:增强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专题九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时政背景材料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社会主义的本质 ‎5、我国国家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九年级:‎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依法治国 ‎1.‎ ‎2.‎ ‎3.‎ 学科知识链接 ‎1.‎ ‎2.‎ ‎3.‎ ‎4.‎ ‎5.‎ ‎6.‎ ‎7.‎ ‎8.‎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自身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随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最终就会引发资源危机,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产生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①没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意识淡薄;②人口持续增长,又以高消耗、高污染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欠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4.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资源问题的具体表现:资源短缺:①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②人们节能环保意识淡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浪费与破坏严重;③资源分布不平衡;④资源质量不高 ⑤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形势严峻: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影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思考】‎ ‎2002-200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10.4%,2008年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九,已经连续6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快速增长中我国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达到了2.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 欣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通过推进循环经济加以解决。‎ ‎4.为什么要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节能环保意识淡薄、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形势严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③《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目的就是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5.国家、企业、个人在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取得成效的原因)(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具体作答,注意答题的角度)‎ 国家:(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PRED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开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3)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节能环保机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节能环保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6)加大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 企业:‎ ‎(1)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快科技创新,坚持“开源”和“节流”,提高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循环经济,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2)加大节能环保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员工劳动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 ‎(3)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准,树立节能环保意识。‎ 个人(青少年)‎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随手关灯;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废弃物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并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 ‎5.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等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何积极意义。‎ 有利于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水平,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选择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热点专题训练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告诉同学们,从2008年前春季开始,部分学科免费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并组织同学就此事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课堂发言:‎ 小清:本教科书不就那么几块钱吗,还循环使用干什么?我宁可买一本新的!‎ 小洁:别人能使用新书,要我使用旧书,这不公平!‎ 小玲:循环使用,值得提倡。但是我觉得需要一些保障措施,使每个后来使用者能用得放心,用得顺心!‎ ‎(1)请你向小清解释教科书循环使用有什么现实意义。(4分) (2)你如何说服小洁改变“不公平”这一想法?(4分) (3)为了使每个后来者用得放心、顺心,你觉得作为使用者应该注意哪些事项?(4分)‎ 答案:‎ ‎(12分)(1)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②可以从小培养节约意识和节俭习惯,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4分)‎ ‎(2)①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公平。②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如果我们从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角度看问题,就不该产生“不公平”想法。(4分) ‎ ‎ (3)不在教材上乱涂乱画;保证清洁卫生;对教材不乱卷、乱折,保持教材完整、美观等。(4分,答到一点即可)‎ ‎【江苏常州·2008】33.以下材料摘自某初中生的作文《一个矿泉水瓶的价值》:‎ ‎ 口渴了,买瓶矿泉水,喝完后随手将瓶子扔掉,这种行为司空见惯。然而在前不久,我 看到一则材料,介绍香港知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经常用矿泉水瓶装白开水喝,他 说:“香港有700万人,如果每人每天扔掉一个瓶子,一天就要扔700万个。”由此我深受启发……‎ ‎ 请结合我国的资源国情,谈谈你对重复使用矿泉水瓶行为的认识。(7分)‎ ‎33.(1)重复使用矿泉水瓶行为是注意节约资源的表现。(1分)‎ ‎ (2)从人均占有资源来看,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短缺,是一个资源小国;同时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加速了有限资源的耗竭。(3分,答出其中一点给2分)‎ ‎ (3)节约和保护资源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风尚,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节约和保护资源,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贡献。‎ 专题十 依法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时政背景材料 ‎1.‎ ‎2.‎ ‎3.‎ 学科知识链接 ‎1.‎ ‎2.‎ ‎3.‎ ‎4.‎ ‎5.‎ ‎6.‎ ‎7.‎ ‎8.‎ 热点专题训练 ‎1、为什么要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重要性)‎ ‎ 答:(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年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4)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需要。‎ ‎ 2、请你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1)家庭方面:①父母要自觉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保护的义务;②父母要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教育未成年子女;③父母要引导未成年子女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犯罪。‎ ‎(2)学校方面:①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②加强家校联系,共同营造良好氛围,履行学校保护职责;③积极开展健康有益的主题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社会方面:①对未成年人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②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儿童活动中心等场所;③政府应当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3、未成年人应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了自身的健康成长,你认为青少年应怎样做?)‎ 答:(1)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4)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5)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面对违法犯罪行为,未成年学生该怎么办?‎ 答:‎ ‎5、未成年人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6、材料:某校针对校园中常见的不良行为,决定开展一次活动。‎ ‎(1)青少年学生中存在哪些不良行为?‎ 答: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破坏课桌椅、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说脏话、欺负小同学、给同学起外号等。‎ ‎(2)青少年的这些不良行为有什么危害?‎ 答:①这些不良行为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②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会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荒废学业,会腐蚀心灵,造成青少年是非不分,甚至诱发违法犯罪。‎ ‎(3)如何纠正这些不良行为?‎ 答:①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坚持依法治国;另一方面要在公民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诚信教育。②努力学好各门功课,认真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平安校园 材料一:2006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会议并强调,要把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的重要内容,开展以提高中小学生自护、自救、防灾、逃生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努力把每一所中小学校建设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 材料二:在全国加强中小学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校长代表全国百名校长宣读了《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爱》倡议书,向全国中小学校长提出五点倡议,即: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严格管理,消除隐患;依靠各界,搞好共建;依法治教,文明兴校;知荣明耻,共铸和谐。‎ ‎1、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答: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到意外事故和不良行为的侵害;作为学生,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校园的安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国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建设。‎ ‎2、平安校园建设活动的宣传标语或活动主题 答:(1)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平安校园;(2)关注校园安全,构建和谐校园;(3)关爱祖国未来,保障校园安全;(4)确保学校安全,责任重于泰山;(5)学校多一份管理,学生多一份安全,社会多一份和谐。‎ ‎3、开展校园安全宣传活动,请你写一份宣传稿(写出要点即可)‎ 答:(1)创建平安校园是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是学校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2)创建平安校园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3)青少年应增加自我保护的意识,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作贡献。‎ ‎4、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校园安全宣传活动?‎ 答:(1)举办校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2)组织校园安全知识演讲比赛;(3)办有关校园安全知识的黑板报、宣传栏等。‎ ‎5、你的校园中存在的不安全现象或不和谐现象有哪些?‎ 答:校园食堂卫生不达标、学生意外伤害、校园周边交通差、校园暴力、学生在走廊上追逐打闹等。‎ ‎6、请为存在的不安全现象或不和谐现象,提出治理的合理建议。‎ 答:(1)成立校园监察队,加强对校园安全的监督和管理;(2)通过开展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3)搞好学校外部环境和综合治理,优化育人环境;(4)依靠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等。‎ ‎7、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应如何预防校园事故的发生?‎ 答:(1)全社会应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保障学校安全,如确保学校宿舍质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严厉打击危害师生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等。(2‎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严格学校管理,如开设安全教育课、定期检查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等。(3)学生自身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勇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危害校园安全及自身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等。‎ ‎8、就“让校园充满爱,建设和谐校园”提出你的几点合理建议?‎ 答:①和老师多进行沟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互尊、互助、互爱的和谐人际关系;②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消除安全隐患;③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合理营造安全、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④贯彻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教育法规,提高依法办学的能力;⑤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学校建成师生愉快工作学习的乐园。‎ 三、预防沉迷网吧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国家鼓励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 材料二:‎2007年4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等八部委联合宣布:‎4月15日起,在全国所有网络游戏中全面推广防沉迷系统。这标志着未成年网游玩家的游戏生活将大大受限。‎ ‎1、某校为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吧,开展一次宣传活动。‎ ‎(1)活动的主题或宣传标语:①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沉迷网络;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③沉迷网络等于沉迷人生。‎ ‎(2)活动目的:让同学们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危害所在,及国家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相关法律或政策措施,培养正确、文明的上网的观念或自觉性,学会对自己负责。‎ ‎(3)活动形式:①召开主题班会;②专题演讲比赛;③专题征文比赛;④专题板报评比;⑤专题校园调查活动等。‎ ‎(4)以主题班会为活动形式,请你设计活动步骤。‎ 答:①通过多媒体放映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典型案例;②同学们分组对观看的案例的危害展开讨论;③由小组代表发言:“沉迷网络的危害”、“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④最后,全班同学在“拒绝沉迷网络,学会文明上网”的倡议书上签名。‎ ‎(5)如何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请你提出合理建议?‎ 答:①加大对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大力倡导文明上网的益处的宣传;②加大对违法的营业性网吧的打击力度;③学校应开展指导未成年学生文明上网的讲座等活动,来加强正确引导;④家庭应进行必要的监督和引导;⑤国家应大力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⑥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提高自制力。‎ ‎2、“网络利与弊”辩论擂台赛。‎ ‎①正方观点:网络利大于弊。‎ 答: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查找方便快捷,便于学习和交流,上网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提高中学生素质。‎ ‎②反方观点:网络弊大于利。‎ 答:网络存在着不良信息和游戏的泛滥、黑客的恶意攻击等现象,青少年自控和分辩能力还不强。部分网吧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青少年易受到不良影响,导致迷恋网吧、荒废学业,造成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3、请你对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行为作简要评价?‎ 答: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行为既是违法行为,也是有害于自身健康成长的不良行为。‎ ‎4、你认为仅靠推广用于阻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能解决未成年人的“网瘾”问题吗?为什么?‎ 答:不能。要解决未成年人上网成瘾问题,除了推广用于组织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新技术外,父母还要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监督,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进行必要的指导,而且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自身要增强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学安排上网时间,做网络的主人。‎ ‎5、如果你发现网吧老板引诱你的同学去玩不健康的网络游戏,你会怎么办?‎ 答:①对同学进行劝阻;②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③向有关部门举报,如拨打举报电话、向新闻媒体举报、向有关执法部门报案等。‎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一、  时政背景:1、《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2006年“文化遗产日”‎ ‎3、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安阳段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4、《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5、中央文明委部署在全国实施“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 ‎6、中俄文化年“中国年”‎ ‎7、孔子教育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第一个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全民教育奖,终身学习)‎ ‎8、2006年2月,拉开网络签名序幕的张功耀《告别中医中药》一文,则最先发表在“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网站,并引来卫生部肝胆肠研究中心曾昭武博士针锋相对的反驳。4月间,《告别中医中药》不断被网站转载‎6月13日张功耀又发表文章,声称:“彻底废除中医,科学怎能向愚昧低头?”‎10月7日,张功耀网上征集签名,号召中医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一度传出有上万名网友签名。‎ ‎9、2006年12月,我国知名院校的十位博士生联署发布抵制圣诞节。西洋文化在中国已由“微风细雨”演变成“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在此,十位来自中国不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郑重呼吁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10、目前,“中国文化热”在世界各地不断升温。新一轮“汉语热”已在全球掀起,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许多外国人士良好的中文水平成为今后生存竞争的新优势。 ‎ ‎11、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吉祥物“福娃”和奥运徽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都体现出丰富而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传达着勤劳自强的中华民族迈向世界的豪情和自信。‎ ‎【与教材知识的结合】‎ ‎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对待国内传统文化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对待外来文化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4、积极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的先进文化,丰富、发展、创新自己的文化,同时要积极向世界各国推广中国文化,向他们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5、社会主义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这样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6、发展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7、世界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语言、标志、代表人物和待人处事的方式。‎ ‎8、对待文化差异,我们应加强沟通,既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9、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差异,善于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点和长处。‎ ‎10、各国文化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多元化发展。多元的世界文化和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外来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要批判地吸收。‎ ‎11、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存在着差别,不分优劣;不同民族的文化都蕴涵着人类文明的成果。‎ ‎12、学习外来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1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15、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6、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17、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我们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8、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长期积累和凝聚,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淡忘传统文化,消解民族内在的凝聚力,不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三、典型题目:‎ ‎1、我们中学生中存在一些不把民族文化当回事的现象,比如:‎ 对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不感兴趣,却热衷于圣诞节等洋节日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万万不能丢,因为:①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这笔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瑰宝②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①自觉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②要继承中华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并结合时代 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4、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两人成为朋友,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一些内容: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②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同时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5、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面对外来文化的涌入和冲击,我们应如何对待?①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应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多元化发展②应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不要排斥,也不宜全部吸收,而应取长补短,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6、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确保我国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②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正确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③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7、如何看待中国的春节文化打动世界这一现象?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②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结果。‎ ‎8、说一说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文化观?(1)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呈多样化,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和谐发展的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客观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既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价值,平等交流,互相学习。(2)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各个国家民族文化,体现了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和崇高的精神。‎ 你拟两句宣传民族文化的宣传口号。‎ 文化传薪火,实干创未来;弘扬优秀文化,你我共参与;凝聚民族智慧,实现伟大复兴;北京欢迎您,中国是朋友。‎ ‎9、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有什么积极意义?【答案】(1)我国政府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有利于提高人们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和改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遏止破坏文化遗产的非法行为,(2)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0、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答案】①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保护文化遗产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情感的纽带,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石;③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④是维护世界多样化和创造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1、谈谈你对“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这一主题的认识理解。【答案】(1)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传统美德(2)保护文化遗产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可以保护和继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维护全民族的精神支撑。(3)中华文化遗产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4)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文化,就是对对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守护。‎ ‎12.请你为保护文化遗产出金点子?(国家)(1)国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工作,使保护文化遗产有法可依。(2)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影、报刊等媒体,对外宣传本国的文化遗产。(3)利用文化遗产对人民群众进行精神教育。等 作为中学生,请你就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出建议。(为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提出好的建议)(至少两条)答:大力开展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举办形式多样的民族文化宣传活动;有关部门利用法律、行政手段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注重创新与发展,做到民族性与开放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让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焕发新的生命活力等。‎ ‎13、青少年怎么办?①通过课外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神②自觉保护文化遗产③大力宣传民族文化或①青少年要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宣传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扩大中华影响,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做精神家园的守护者。②要热爱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融合多元文化,确立保护文化遗产意识,自觉担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 ‎14、请你设计适合中学生的两种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出黑板报、手抄报、知识竞赛等 ‎15、为宣传“文化遗产日”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①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②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6、针对互办文化年设计一个活动主题、方式、标语?答:主题:文化交流与中学生等。方式: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手抄报、文艺表演等。标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构建和谐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 ‎17、我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举办“文化年”活动的意义有哪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促进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加强国际合作。‎ ‎18、近几年来,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掀起了“中国热”“汉语热”这表明了什么?答:①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②表明了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③表明了人类文明史是一部文化不断交流、融合与创新的历史,文明的多样性体现了全人类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④我国的文化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博采各国之所长,广泛地吸收不同的文明成果。‎ ‎19、加强文化建设或建设和谐文化的原因((认识):社会主义既应当有繁荣的经济、民主的政治,也应当有先进的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加强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20、建设和谐文化有何意义?(1)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2)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3)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1、请你为家乡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当地文化建设。‎ ‎22.怎样建设和谐文化?(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2)加快对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的借鉴、交流与融合,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批判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4)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据材料,还可能有其他许多答案,如: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3、青少年能为建设和谐文化作出哪些贡献?(1)青少年要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文化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2)面对多元的世界文化,青少年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来文化,批判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24、福娃、中华武术、长城、故宫等是中国文化的代表。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有更多的外国朋友领略它们的风采。有的同学建议在此期间展示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你能设计一些具体方案吗?【答案】(1)在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上表演各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2)开展放风筝、赛龙舟等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3)发行富有民族特色的信封、纪念币、邮票、纪念品等(4)举办京剧演出、民族时装展、文物展等各种文化活动(5)合理安排外宾的生活细节,通过中华饮食、中医保健、旅游观光等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 五、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背景材料】‎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庭提交破产保护申请。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此,各国政府、央行纷纷紧急出台救市措施,联手应对危机。‎10月13日,美国通过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和奥地利政府周一均推出了银行拯救计划,总金额达1.3万亿欧元(约合1.8万亿美元)。11月,中国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 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 亚欧会议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首脑聚会‎10月25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45个成员的领导人和代表共同发表了关于国际金融形势的声明,呼吁国际社会继续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胡锦涛主席在‎11月15日的华盛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后,‎11月22日,在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又发表了《坚持开放合作 寻求互利共赢》重要讲话,两次讲话都呼吁加强合作,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下,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停产、关闭和破产,外向型企业裁员严重,外来民工提早回家过年。为此,中央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确保民生工程,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各级党组织和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协调各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实现再就业。‎ ‎【分析导航】‎ ‎1.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呼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正是加强金融合作,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竞争与合作是相互依存的。‎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竞争合作求双赢。当今各国间的竞争虽然激烈,但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合作,实现“双赢”,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开展经济合作,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世界人民为根本归属的。‎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需要通力合作,共度时艰;‎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致力于加强国际合作,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5.现代市场经济要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各国央行联手行动,全球救市,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意图,说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金融活动只有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才能正常有序地运作,才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6.我们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工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农民工的技术培训?‎ ‎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执政党,理应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理应切实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③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使企业恢复生产,使农民工实现再就业,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和谐。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工程,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可以有效地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7.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当前形势,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请提出国际、国内的一项根本对策。‎ 国际: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 ‎8.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青少年应怎样才能适应将来走上社会时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实现人生目标做好准备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精神;学会正确对待逆境和挫折,增长才干和智慧;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专题六 ‎ 时政背景材料 ‎1.‎ ‎2.‎ ‎3.‎ 学科知识链接 ‎1.‎ ‎2.‎ ‎3.‎ ‎4.‎ ‎5.‎ ‎6.‎ ‎7.‎ ‎8.‎ 热点专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