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几何题总汇 11页

  • 278.0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数学几何题总汇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知识考点:‎ 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关键是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学会概念和定理的运用。应用方程知识求解几何题是这部分知识常用的方法。‎ ‎【例1】已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且,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与思考:在△ABC中,AC=5,中线AD=7,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 A、1<AB<29 B、4<AB<24 ‎ C、5<AB<19 D、9<AB<19‎ ‎【例2】如图,已知△ABC中,∠ABC=450,∠ACB=610,延长BC至E,使CE=AC,延长CB至D,使DB=AB,求∠DAE的度数。‎ 一、填空题:‎ ‎1、三角形的三边为1,,9,则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2,如果第三边的长也是整数,那么第三边的长为 。‎ ‎3、在△ABC中,若∠C=2(∠A+∠B),则∠C= 度。‎ ‎4、如果△ABC的一个外角等于1500,且∠B=∠C,则∠A= 。‎ ‎5、如果△ABC中,∠ACB=900,CD是AB边上的高,则与∠A相等的角是 。‎ ‎6、如图,在△ABC中,∠A=800,∠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那么∠BDC= 。‎ ‎7、如图,CE平分∠ACB,且CE⊥DB,∠DAB=∠DBA,AC=‎18cm,△CBD的周长为‎28 cm,则DB= 。‎ ‎8、纸片△ABC中,∠A=650,∠B=750,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如图),若∠1=200,则∠2的度数为 。‎ ‎ ‎ 二、选择题:‎ ‎1、若△ABC的三边之长都是整数,周长小于10,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 A、6个 B、7个 C、8个 D、9个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15和12两部分,则此三角形底边之长为( )‎ A、7 B、‎11 C、7或11 D、不能确定 ‎2.全等三角形 知识考点:‎ 掌握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三个判定定理来证明三角形全等。‎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已知AB⊥BC,DC⊥BC,E在BC上,AE=AD,AB=BC。求证:CE=CD。‎ 分析:作AF⊥CD的延长线(证明略)‎ 评注:寻求全等的条件,在证明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时,若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就必须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有:①连结某两个已知点;②过已知点作某已知直线的平行线;③延长某已知线段到某个点,或与已知直线相交;④作一角等于已知角。‎ ‎ ‎ ‎【例2】如图,已知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 探索与创新:‎ ‎【问题一】阅读下题:如图,P是△ABC中BC边上一点,E是AP上的一点,若EB=EC,∠1=∠2,求证:AP⊥BC。‎ 一、填空题:‎ ‎1、若△ABC≌△EFG,且∠B=600,∠FGE-∠E=560,则∠A= 度。‎ ‎3、如图,在△ABC中,∠C=900,BC=40,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D,且DC∶DB=3∶5,则点D到AB的距离是 。‎ ‎ ‎ 二、选择题:‎ ‎1、如图,AD⊥AB,EA⊥AC,AE=AD,AB=A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ADF≌△AEG B、△ABE≌△ACD C、△BMF≌△CNG D、△ADC≌△ABE ‎ ‎ ‎2、如图,AE=AF,AB=AC,EC与BF交于点O,∠A=600,∠B=250,则∠EOB的度数为( )‎ ‎ A、600 B、‎700 C、750 D、850‎ ‎ ‎ 三、解答题:‎ ‎1、如图,∠1=∠2,∠3=∠4,EC=AD。求证:△ABE和△BDC是等腰三角形。‎ ‎ ‎ ‎2、如图,AB=AE,∠ABC=∠AED,BC=ED,点F是CD的中点。‎ ‎(1)求证:AF⊥CD;‎ ‎(2)在你连结BE后,还能得出什么新结论?请再写出两个。‎ ‎3、(1)已知,在△ABC和△DEF中,AB=DE,BC=EF,∠BAC=∠EDF=1000,求证:△ABC≌△DEF;‎ ‎(2)上问中,若将条件改为AB=DE,,BC=EF,∠BAC=∠EDF=700,结论是否还成立,为什么?‎ ‎4、如图,已知∠MON的边OM上有两点A、B,边ON上有两点C、D,且AB=CD,P为∠MON的平分线上一点。问:‎ ‎(1)△ABP与△PCD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2)△ABP与△PCD的面积是否相等?请说明理由。‎ ‎ ‎ ‎4.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面积 知识考点:‎ 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用勾股定理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它的有关性质广泛应用于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及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等方面。‎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600,∠B=∠D=900,BC=2,CD=3,则AB=?‎ 分析:通过作辅助线,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其关键是对内分割还是向外补形。‎ ‎ ‎ ‎【例2】如图,P为△ABC边BC上一点,PC=2PB,已知∠ABC=450,∠APC=600,求∠ACB的度数。‎ ‎2、如图,D为△ABC的边BC上的一点,已知AB=13,AD=12,,BD=5,AC=BC,则BC= 。‎ ‎ ‎ ‎3、如图,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DA=2∶2∶3∶1,且∠B=900,则∠DAB= 。‎ ‎4、等腰△ABC中,一腰上的高为‎3cm,这条高与底边的夹角为300,则= 。‎ ‎5、如图,△ABC中,∠BAC=900,∠B=2∠C,D点在BC上,AD平分∠BAC,若AB=1,则BD的长为 。‎ ‎6、已知Rt△ABC中,∠C=900,AB边上的中线长为2,且AC+BC=6,则= 。‎ ‎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腰长为‎8cm,AC、BD相交于O点,且∠AOD=600,设E、F分别为CO、AB的中点,则EF= 。‎ ‎ ‎ ‎8、如图,点D、E是等边△ABC的BC、AC上的点,且CD=AE,AD、BE相交于P点,BQ⊥AD。已知PE=1,PQ=3,则AD= 。‎ ‎9、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的和是 。‎ 二、选择题:‎ ‎3、在四边形ABCD中,AD⊥CD,AB=13,BC=12,CD=4,AD=3,则∠ACB的度数是( )‎ ‎ A、大于900 B、小于‎900 C、等于900 D、不能确定 ‎ ‎ ‎4、如图,已知△ABC中,∠B=900,AB=3,BC=,OA=OC=,则∠OAB的度数为( )‎ ‎ A、100 B、‎150 C、200 D、250‎ ‎ 2、已知△ABC中,∠BAC=750,∠C=600,BC=,求AB、AC的长。‎ ‎ ‎ ‎5.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 知识考点:‎ 了解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和定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题】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B=300,AB的垂直平分线EF交AB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 CF=2BF。‎ ‎ ‎ ‎ ‎ ‎1、如图,∠A=520,O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那么∠OCB= 。‎ ‎2、如图,已知AB=AC,∠A=4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DBC= 。‎ ‎ ‎ ‎3、如图,在△ABC中,∠C=900,∠B=150,AB的中垂线DE交BC于D点,E为垂足,若BD=8,则AC= 。‎ ‎4、如图,在△ABC中,AB=AC,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BCE的周长为24,BC=10,则AB= 。‎ ‎4、如图,在Rt△ABC中,∠ACB=900,AC=BC,D为BC的中点,CE⊥AD,垂足为E,BF∥AC交CE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AB垂直平分DF。‎ ‎6.平行四边形 知识考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精典例题:‎ ‎【例1】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点E、F分别在BC和AD边上,AF=CE,EF和对角线BD相交于点O,求证:点O是BD的中点。‎ ‎‎ ‎ 【例2】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边上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分析:欲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根据条件需从边上着手分析,由E、F、G、H分别是各边上的中点,可联想到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连结AC后,EF和GH的关系就明确了,此题也便得证。(证明略)‎ 变式1: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2:顺次连结菱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 变式3:顺次连结正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变式4: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 变式5:若AC=BD,AC⊥BD,则四边形EFGH是正方形。‎ 变式6:在四边形ABCD中,若AB=CD,E、F、G、H分别为AD、BC、BD、AC的中点,求证:EFGH是菱形。‎ ‎ ‎ 跟踪训练:‎ 一、填空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为5和7,则它的一条边长的取值范围是 。‎ ‎2、□ABCD的周长是30,AC、BD相交于点O,△OAB的周长比△OBC的周长大3,则AB= 。‎ ‎3、已知□ABCD中,AB=2AD,对角线BD⊥AD,则∠BCD的度数是 。‎ ‎4、如图:在□ABCD中,AE⊥BD于E,∠EAD=600,AE=2,AC+BD=16,则△BOC的周长为 。‎ ‎ ‎ ‎5、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EF过点O,且EF⊥BC于F,∠1=300,∠2=450,OD=,则AC的长为 。‎ ‎6、如图:过□ABCD的顶点B作高BE、BF,已知BF=BE,BC=16,∠EBF=300,则AB= 。‎ ‎7、如图所示,□ABCD的周长为30,AE⊥BC于点E,AF⊥CD于点F,且AE∶AF=2∶3,∠C=1200,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二、选择题:‎ ‎1、若□ABCD的周长为28,△ABC的周长为‎17cm,则AC的长为( )‎ A、‎11cm B、‎5.5cm C、‎4cm D、‎‎3cm ‎ ‎ ‎4、如图,在△ABC中,∠ACB=900,D、F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DE=∠A。‎ ‎(1)求证: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EBFD的周长为22,求DE的长。‎ ‎7.矩形、菱形 知识考点: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DAE∶∠BAE=3∶1,求∠EAC的度数。‎ ‎ ‎ ‎【例2】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3,延长AB到点E,使BE=2AB,连结EC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求AF的长。‎ ‎1、若矩形的对称中心到两边的距离差为4,周长为56,则这个矩形的面积为 。‎ ‎2、已知菱形的锐角是600,边长是‎20cm,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cm。‎ ‎3、如图,矩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若AE⊥BD于E,且OE∶OD=1∶2,AE=cm,则DE= cm。‎ ‎ ‎ 二、选择题:‎ ‎ ‎ ‎8、如图,已知矩形纸片ABCD中,AD=‎9cm,AB=‎3cm,将其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那么折叠后DE的长和折痕EF的长分别是( )‎ ‎ A、‎4cm、cm B、‎5cm、cm ‎ C、‎4cm、cm D、‎5cm、cm ‎10、平行四边形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如果能围成一个四边形,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等腰梯形 三、解答题:‎ ‎ 、‎ ‎12、如图,在△ABC中,∠ACB=900,CD是AB边上的高,∠BAC的平分线AE交CD于F,EG⊥AB于G,求证:四边形GECF是菱形。‎ ‎8.正方形 ‎ ‎ ‎【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Q分别是BC、CD上的点,若∠PAQ=450,求证:PB+DQ=PQ。‎ ‎9.梯形 知识考点:‎ 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和性质,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中位线EF=7,对角线AC⊥BD,∠BDC=300,求梯形的高AH。‎ ‎ ‎ ‎【例2】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分别是AD、BC的中点,∠B+∠C=900,AD=7,BC=15,求EF的长。‎ 一、填空题:‎ ‎1、梯形的上底长为3,下底长为7,梯形的中位线所分成的上下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 ‎2、等腰梯形中,上底∶腰∶下底=1∶2∶3,则下底角的度数是 。‎ ‎3、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CD=10,∠C=600,则AB的长为 。‎ ‎ ‎ ‎6、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CD=BC,E是BA、CD延长线的交点,∠E=400,则∠ACD= 度。‎ 二、选择题:‎ ‎ ‎ ‎3、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AD∥BC,∠B=450,∠C=1200,AB=8,则CD的长为( )‎ ‎ A、 B、 C、 D、‎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底AB=13,CD=8,AD⊥AB,并且AD=12,则A到BC的距离为( )‎ A、12 B、‎13 C、10 D、12×21+13‎ 三、解答题:‎ ‎1、如图,梯形ABCD中,AD∥BC,AB=DC,在AB、DC上各取一点F、G,使BF=CG,E是AD的中点。求证:∠EFG=∠EGF。‎ ‎ ‎ ‎11.锐角三角函数 ‎【例1】在Rt△ABC中,∠C=900,AC=12,BC=15。‎ ‎(1)求AB的长;‎ ‎(2)求sinA、cosA的值;‎ ‎(3)求的值;‎ ‎(4)比较sinA、cosB的大小。‎ ‎【例3】已知,在Rt△ABC中,∠C=900,,那么cosA( )‎ A、 B、 C、 D、‎ ‎1、在Rt△ABC中,∠C=900,若,则sinA=( )‎ A、 B、 C、 D、‎ ‎ A、200 B、‎300 C、400 D、500‎ ‎5、在Rt△ABC中,∠C=900,,AC=6,则BC的长为( )‎ ‎ A、6 B、‎5 C、4 D、2‎ ‎6、某人沿倾斜角为的斜坡前进‎100米,则他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13. 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 知识考点:‎ 本课时主要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航空、航海、工程、测量等领域。要求能灵活地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熟悉仰角、俯角、坡度、方位角等概念,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数形结合、建立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精典例题:‎ ‎【例1】如图,塔AB和楼CD的水平距离为‎80米,从楼顶C处及楼底D处测得塔顶A的仰角分别为450和600,试求塔高与楼高(精确到‎0.01米)。‎ ‎(参考数据:=1.41421…,=1.73205…)‎ ‎【例1】如图,在△ABC中,AB=‎14cm,,DE∥BC,CD⊥AB,CD=‎12cm,求△ADE的面积和周长。‎ ‎ ‎ ‎【例2】如图,正方形DEMF内接于△ABC,若,,求 ‎19.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知识考点:‎ ‎1、理解圆的定义,掌握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2、理解弦、弧、半圆、优弧、同心圆、等圆、等弧、弓形、圆心角、圆周角等与圆有关的概念;‎ ‎3、掌握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这些关系解决一些几何证明题和计算题。‎ 精典例题:‎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圆心,5为半径作⊙O,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3,4),B(-3,-3),C(4,)。试判断A、B、C三点与⊙O的位置关系。‎ ‎3、三角形的外心恰在它的一条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例3】如图,等腰△ABC内接于半径为‎5cm的⊙O,AB=AC,tanB=。求:‎ ‎(1)BC的长;‎ ‎(2)AB边上高的长。‎ ‎4、若圆中一弦与弦高之和等于直径,弦高长为1,则圆的半径长为( )‎ ‎ A、1 B、 C、2 D、‎ 二、填空题:‎ ‎3、等腰△ABC中,AB=AC,∠A=1200,BC=‎10 cm,则△ABC的外接圆半径为 。‎ ‎4、圆内一弦与直径相交成300的角,且分直径为‎1 cm和‎5 cm两段,则此弦长为 。‎ ‎ ‎ 三、计算或证明题:‎ ‎1、如图,Rt△ABC中,∠C=900,AC=3,BC=4,以点C为圆心,CA为半径的圆与AB、BC分别交于点D、E,求AB、AD的长。‎ ‎ ‎ ‎1、如图,PA切⊙O于A,PB=4,PO=5,则P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