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6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一)
例 1
直线 1 13y x 分别交 x 轴、y 轴于 A、B 两点,△AOB 绕点 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
后
得到△COD,抛物线 y=ax
2
+bx+c 经过 A、C、D 三点.
(1)
写出点 A、B、C、D 的坐标;
(2)
求经过 A、C、D 三点的抛物线表达式,并求抛物线顶点
G
的坐标;
(3)
在直线 BG 上是否存在点 Q,使得以点 A、B、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COD 相似?若存在,
请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闸北
25
”, 拖动点 Q 在直线 BG 上运动, 可以体验
到,
△ABQ 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为
1
∶
3
共有四种情况,点 B 上、下各有两种.
思路点拨
1
.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2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用配方法求顶点坐标.
3
.第(
3
)题判断∠ABQ=
90
°是解题的前提.
4
.△ABQ 与△COD 相似,按照直角边的比分两种情况,每种情况又按照点 Q 与点
B 的位置关系分上下两种情形,点 Q 共有
4
个.
满分解答
(
1
)A
(3
,
0)
,B
(0
,
1)
,C
(0
,
3)
,D
(
-
1
,
0)
.
(
2
)因为抛物线 y=ax
2
+bx+c 经过 A
(3
,
0)
、C
(0
,
3)
、D
(
-
1
,
0)
三点,所以
9 3 0,
3,
0.
a b c
c
a b c
解得
1,
2,
3.
a
b
c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
2
+
2
x+
3
=-
(
x-
1)
2
+
4
,顶点 G 的坐标为
(1
,
4)
.
(
3
)如图
2
,直线 BG 的解析式为 y=
3
x+
1
,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 y=
3
x+
3
,因
此 CD
//
BG.
因为图形在旋转过程中,对应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所以 AB⊥CD.因此 AB⊥BG,
即∠ABQ=
90
°.
因为点 Q 在直线 BG 上,设点 Q 的坐标为
(
x,
3
x+
1)
,那么 2 2(3 ) 10BQ x x x .
Rt
△COD 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为
1
∶
3
,如果
Rt
△ABQ 与
Rt
△COD 相似,存在两种情
况:
①当 3BQ
BA
时, 10 3
10
x .解得 3x .所以 1(3,10)Q , 2 ( 3, 8)Q .
②当 1
3
BQ
BA
时, 10 1
310
x .解得 1
3x .所以 3
1( ,2)3Q , 4
1( ,0)3Q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第(
3
)题在解答过程中运用了两个高难度动作:一是用旋转的性质说明 AB⊥BG;
二是 2 2(3 ) 10BQ x x x .
我们换个思路解答第(
3
)题:
如图
3
,作 GH⊥y 轴,QN⊥y 轴,垂足分别为 H、N.
通过证明△AOB≌△BH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可以证明∠ABG=
90
°.
在
Rt
△BGH 中, 1sin 1
10
, 3cos 1
10
.
①当 3BQ
BA
时, 3 10BQ .
在
Rt
△BQN 中, sin 1 3QN BQ , cos 1 9BN BQ .
当 Q 在 B 上方时, 1(3,10)Q ;当 Q 在 B 下方时, 2 ( 3, 8)Q .
②当 1
3
BQ
BA
时, 1 103BQ .同理得到 3
1( ,2)3Q , 4
1( ,0)3Q .
例 2
Rt△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反比例函数 ( 0)ky kx
在第一象限
内的图像与 BC 边交于点 D(4,m),与 AB 边交于点 E(2,n),△BDE 的面积为 2.
(1)求 m 与 n 的数量关系;
(2)当 tan∠A= 1
2
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 AB 的表达式;
(3)设直线 AB 与 y 轴交于点 F,点 P 在射线 FD 上,在(2)的条件下,如果△AEO
与△EFP 相似,求点 P 的坐标.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杨浦
24
”,拖动点 A 在 x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直
线 AB 保持斜率不变,n 始终等于 m 的
2
倍,双击按钮“面积 BDE=
2
”,可以看到,
点 E 正好在 BD 的垂直平分线上,FD
//
x 轴.拖动点 P 在射线 FD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AEO 与△EFP 相似存在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探求 m 与 n 的数量关系,用 m 表示点 B、D、E 的坐标,是解题的突破口.
2
.第(
2
)题留给第(
3
)题的隐含条件是 FD
//
x 轴.
3
.如果△AEO 与△EFP 相似,因为夹角相等,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
满分解答
(
1
)如图
1
,因为点 D(
4
,m)、E(
2
,n)在反比例函数 ky x
的图像上,所以
4 ,
2 .
m k
n k
整理,得 n=
2
m.
(
2
)如图
2
,过点 E 作 EH⊥BC,垂足为 H.在
Rt
△BEH 中,
tan
∠BEH=
tan
∠A
= 1
2
,EH=
2
,所以 BH=
1
.因此 D
(4
,m
)
,E
(2
,
2
m
)
,B
(4
,
2
m+
1)
.
已知△BDE 的面积为
2
,所以 1 1 ( 1) 2 22 2BD EH m .解得 m=
1
.因此 D
(4
,
1)
,E
(2
,
2)
,B
(4
,
3)
.
因为点 D(
4
,
1
)在反比例函数 ky x
的图像上,所以 k=
4
.因此反比例函数的解
析式为 4y x
.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kx+b,代入 B
(4
,
3)
、E
(2
,
2)
,得 3 4 ,
2 2 .
k b
k b
解得 1
2k ,
1b .
因此直线 AB 的函数解析式为 1 12y x .
图
2
图
3
图
4(
3
)如图
3
,因为直线 1 12y x 与 y 轴交于点 F(
0
,
1
),点 D 的坐标为(
4
,
1
),所以 FD
//
x 轴,∠EFP=∠EAO.因此△AEO 与△EFP 相似存在两种情况:
①如图
3
,当 EA EF
AO FP
时,2 5 5
2 FP
.解得 FP=
1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1
,
1
).
②如图
4
,当 EA FP
AO EF
时,2 5
2 5
FP .解得 FP=
5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5
,
1
).
考点伸展
本题的题设部分有条件“
Rt
△ABC 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如果没有
这个条件限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还有如图
5
的情况:
第(
1
)题的结论 m 与 n 的数量关系不变.第(
2
)题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2y x
,
直线 AB 为 1 72y x .第(
3
)题 FD 不再与 x 轴平行,△AEO 与△EFP 也不可能相似.
图
5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二)
例 3
如图
1
,已知梯形 OABC,抛物线分别过点 O(
0
,
0
)、A(
2
,
0
)、B(
6
,
3
).
(
1
)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 M 的坐标;
(
2
)将图
1
中梯形 OABC 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 OA、CB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
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 O
1
、A
1
、C
1
、B
1
,得到如图
2
的梯形 O
1
A
1
B
1
C
1
.设梯形 O
1
A
1
B
1
C
1
的面积为 S,A
1
、 B
1
的坐标分别为
(
x
1
,y
1
)
、
(
x
2
,y
2
)
.用含 S 的代数式表示 x
2
-x
1
,
并求出当 S
=36
时点 A
1
的坐标;
(
3
)在图
1
中,设点 D 的坐标为
(1
,
3)
,动点 P 从点 B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
度的速度沿着线段 BC 运动,动点 Q 从点 D 出发,以与点 P 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 DM 运
动.P、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Q 到达点 M 时,P、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 P、Q 两点
的运动时间为 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 t,使得直线 PQ、直线 AB、
x
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
线 PQ、直线 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 t 的值;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义乌
24
”,拖动点 I 上下运动,观察图形和图像,可
以体验到,x
2
-x
1
随 S 的增大而减小.双击按钮“第(
3
)题”,拖动点 Q 在 DM 上运
动,可以体验到,如果∠GAF=∠GQE,那么△GAF 与△GQE 相似.
思路点拨
1
.第(
2
)题用含 S 的代数式表示 x
2
-x
1
,我们反其道而行之,用 x
1
,x
2
表示 S.再
注意平移过程中梯形的高保持不变,即 y
2
-y
1
=
3
.通过代数变形就可以了.
2
.第(
3
)题最大的障碍在于画示意图,在没有计算结果的情况下,无法画出准确
的位置关系,因此本题的策略是先假设,再说理计算,后验证.
3
.第(
3
)题的示意图,不变的关系是:直线 AB 与 x 轴的夹角不变,直线 AB 与
抛物线的对称轴的夹角不变.变化的直线 PQ 的斜率,因此假设直线 PQ 与 AB 的交点 G
在 x 轴的下方,或者假设交点 G 在 x 轴的上方.
满分解答
(
1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1x ,解析式为 21 1
8 4y x x ,顶点为 M(
1
, 1
8
).
(
2
) 梯形 O
1
A
1
B
1
C
1
的面积 1 2
1 2
2( 1 1) 3( ) 62
x xS x x ,由此得到
1 2 23
sx x .由于 2 1 3y y ,所以 2 2
2 1 2 2 1 1
1 1 1 1 38 4 8 4y y x x x x .整理,得
2 1 2 1
1 1( ) ( ) 38 4x x x x
.因此得到 2 1
72x x S
.
当 S
=36
时, 2 1
2 1
14,
2.
x x
x x
解得 1
2
6,
8.
x
x
此时点 A
1
的坐标为(
6
,
3
).
(
3
)设直线 AB 与 PQ 交于点 G,直线 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E,直线 PQ 与
x 轴交于点 F,那么要探求相似的△GAF 与△GQE,有一个公共角∠G.
在△GEQ 中,∠GEQ 是直线 AB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夹角,为定值.
在△GAF 中,∠GAF 是直线 AB 与 x 轴的夹角,也为定值,而且∠GEQ≠∠GAF.
因此只存在∠GQE=∠GAF 的可能,△GQE∽△GAF.这时∠GAF=∠GQE=∠PQD.
由于 3tan 4GAF , tan 5
DQ tPQD QP t
,所以 3
4 5
t
t
.解得 20
7t .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第(
3
)题是否存在点 G 在 x 轴上方的情况?如图
4
,假如存在,说理过程相同,
求得的 t 的值也是相同的.事实上,图
3
和图
4
都是假设存在的示意图,实际的图形更
接近图
3
.
例 4
如图
1
,已知点 A
(
-
2
,
4)
和点 B
(1
,
0)
都在抛物线 2 2y mx mx n 上.
(
1
)求 m、n;
(
2
)向右平移上述抛物线,记平移后点 A 的对应点为 A′,点 B 的对应点为 B′,
若四边形 A A′B′B 为菱形,求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
(
3
)记平移后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直线 AB′ 的交点为 C,试在 x 轴上找一个点 D,
使得以点 B′、C、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宝山
24
”,拖动点 A′向右平移,可以体验到,平移
5
个单位后,四边形 A A′B′B 为菱形.再拖动点 D 在 x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B′
CD 与△ABC 相似有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点
A
与点
B
的坐标在
3
个题目中处处用到,各具特色.第(
1
)题用在待定系
数法中;第(
2
)题用来计算平移的距离;第(
3
)题用来求点
B
′ 的坐标、
AC
和
B
′
C
的长.
2
.抛物线左右平移,变化的是对称轴,开口和形状都不变.
3
.探求△ABC 与△B′CD 相似,根据菱形的性质,∠BAC=∠CB′D,因此按照夹
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讨论.
满分解答
(1)
因为点 A
(
-
2
,
4)
和点 B
(1
,
0)
都在抛物线 2 2y mx mx n 上,所以
4 4 4,
2 0.
m m n
m m n
解得 4
3m , 4n .
(2)
如图
2
,由点 A
(
-
2
,
4)
和点 B
(1
,
0)
,可得 AB=
5
.因为四边形 A A′B′B 为
菱形,所以 A A′=B′B= AB=
5
.因为 43
8
3
4 2 xxy 24 1613 3x ,所以
原抛物线的对称轴 x=-
1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后,对应的直线为 x=
4
.
因此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3
1643
4 2, xy .
图
2
(3)
由点 A
(
-
2
,
4)
和点 B′
(6
,
0)
,可得 A B′= 4 5 .
如图
2
,由 AM
//
CN,可得 ' '
' '
B N B C
B M B A
,即 2 '
8 4 5
B C .解得 ' 5B C .所以
3 5AC .根据菱形的性质,在△ABC 与△B′CD 中,∠BAC=∠CB′D.
①如图
3
,当 '
'
AB B C
AC B D
时, 5 5
'3 5 B D
,解得 ' 3B D .此时 OD=
3
,点 D 的
坐标为(
3
,
0
).
②如图
4
,当 '
'
AB B D
AC B C
时, 5 '
3 5 5
B D ,解得 5' 3B D .此时 OD=13
3
,点 D
的坐标为(13
3
,
0
).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境下,我们还可以探求△B′CD 与△AB B′相似,其实这是有公共底角的
两个等腰三角形,容易想象,存在两种情况.
我们也可以讨论△B′CD 与△
C
B B′相似,这两个三角形有一组公共角∠B,根据
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计算.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
例 5
如图
1
,抛物线经过点 A
(4
,
0)
、B(
1
,
0)
、C(
0
,-
2
)三点.
(
1
)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
2
)P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过 P 作 PM⊥x 轴,垂足为 M,是否存在点 P,使
得以 A、P、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 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
)在直线 AC 上方的抛物线是有一点 D,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 D 的坐
标.
,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临沂
26
”,拖动点 P 在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PAM 的形状在变化,分别双击按钮“P 在 B 左侧”、“ P 在 x 轴上方”和“P 在 A
右侧”,可以显示△PAM 与△OAC 相似的三个情景.
双击按钮“第
(3)
题”, 拖动点 D 在 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运动,观察△DCA 的形状
和面积随 D 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E 是 AC 的中点时,△DCA 的面积最大.
思路点拨
1
.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时,设交点式比较简便.
2
.数形结合,用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3
.按照两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
4
.把△DCA 可以分割为共底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等于 OA.
满分解答
(
1
)因为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4
,
0)
、B(
1
,
0)
两点,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4)(1( xxay ,代入点 C 的 坐标(
0
,-
2
),解得
2
1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
式为 22
5
2
1)4)(1(2
1 2 xxxxy .
(
2
)设点 P 的坐标为 ))4)(1(2
1,( xxx .
①如图
2
,当点 P 在 x 轴上方时,
1
<x<
4
, )4)(1(2
1 xxPM , xAM 4 .
如果 2
CO
AO
PM
AM ,那么 24
)4)(1(2
1
x
xx
.解得 5x 不合题意.
如果
2
1
CO
AO
PM
AM ,那么
2
1
4
)4)(1(2
1
x
xx
.解得 2x .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2
,
1
).
②如图
3
,当点 P 在点 A 的右侧时,x>
4
, )4)(1(2
1 xxPM , 4 xAM .
解方程 24
)4)(1(2
1
x
xx
,得 5x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2,5( .
解方程
2
1
4
)4)(1(2
1
x
xx
,得 2x 不合题意.
③如图
4
,当点 P 在点 B 的左侧时,x<
1
, )4)(1(2
1 xxPM , xAM 4 .
解方程 24
)4)(1(2
1
x
xx
,得 3x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14,3( .
解方程
2
1
4
)4)(1(2
1
x
xx
,得 0x .此时点 P 与点 O 重合,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 点
P
的坐标为(
2
,
1
)或 )14,3( 或 )2,5( .
图
2
图
3
图
4(
3
)如图
5
,过点 D 作 x 轴的垂线交 AC 于 E.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22
1 xy .
设点 D 的横坐标为 m )41( m ,那么点 D 的坐标为 )22
5
2
1,( 2 mmm ,点
E的坐标为 )22
1,( mm .所以 )22
1()22
5
2
1( 2 mmmDE mm 22
1 2 .
因此 4)22
1(2
1 2 mmS DAC mm 42 4)2( 2 m .
当 2m 时,△DCA 的面积最大,此时点 D 的坐标为(
2
,
1
).
图
5
图
6考点伸展
第(
3
)题也可以这样解:
如图
6
,过 D 点构造矩形 OAMN,那么△DCA 的面积等于直角梯形 CAMN 的面积减
去△CDN 和△ADM 的面积.
设点 D 的横坐标为(m,n) )41( m ,那么
42)4(2
1)2(2
14)22(2
1 nmmnnmnS .
由于 22
5
2
1 2 mmn ,所以 mmS 42 .
例 6
如图
1
,△ABC 中,AB=
5
,AC=
3
,
cos
A= 3
10
.D 为射线 BA 上的点(点 D 不与
点 B 重合),作 DE
//
BC 交射线 CA 于点 E
.
.
(1)
若 CE=x,BD=y,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
当分别以线段 BD,CE 为直径的两圆相切时,求 DE 的长度;
(3)
当点 D 在
AB
边上时,BC 边上是否存在点 F,使△ABC 与△DEF 相似?若存在,
请求出线段 B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备用图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闸北
25
”,拖动点 D 可以在射线 BA 上运动.双击按
钮“第(
2
)题”,拖动点 D 可以体验到两圆可以外切一次,内切两次.
双击按钮“第(
3
)题”,再分别双击按钮“DE 为腰”和“DE 为底边”,可以体
验到,△DEF 为等腰三角形.
思路点拨
1
.先解读背景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第(
3
)题中符合条件的△DEF 也是
等腰三角形.
2
.用含有 x 的式子表示 BD、DE、MN 是解答第(
2
)题的先决条件,注意点 E 的
位置不同,DE、MN 表示的形式分两种情况.
3
.求两圆相切的问题时,先罗列三要素,再列方程,最后检验方程的解的位置是
否符合题意.
4
.第(
3
)题按照 DE 为腰和底边两种情况分类讨论,运用典型题目的结论可以帮
助我们轻松解题.
满分解答
(
1
)如图
2
,作 BH⊥AC,垂足为点 H.在
Rt
△ABH 中,AB=
5
,cosA= 3
10
AH
AB
,
所以 AH= 3
2
= 1
2
AC.所以 BH 垂直平分 AC,△ABC 为等腰三角形,AB=CB=
5
.
因为 DE
//
BC,所以 AB AC
DB EC
,即 5 3
y x
.于是得到 5
3y x ,( 0x ).
(
2
)如图
3
,图
4
,因为 DE
//
BC,所以 DE AE
BC AC
,MN AN
BC AC
,即 | 3 |
5 3
DE x ,
1| 3 |2
5 3
xMN
.因此 5| 3 |
3
xDE ,圆心距 5| 6 |
6
xMN .
图
2
图
3
图
4在⊙M 中, 1 1 5
2 2 6Mr BD y x ,在⊙N 中, 1 1
2 2Nr CE x .
①当两圆外切时, 5 1
6 2x x 5| 6 |
6
x .解得 30
13x 或者 10x .
如图
5
,符合题意的解为 30
13x ,此时 5(3 ) 15
3 13
xDE .
②当两圆内切时, 5 1
6 2x x 5| 6 |
6
x .
当
x
<
6
时,解得 30
7x ,如图
6
,此时 E 在 CA 的延长线上, 5( 3) 15
3 7
xDE ;
当
x
>
6
时,解得 10x ,如图
7
,此时 E 在 CA 的延长线上, 5( 3) 35
3 3
xDE .
图
5
图
6
图
7(
3
)因为△ABC 是等腰三角形,因此当△ABC 与△DEF 相似时,△DEF 也是等腰
三角形.
如图
8
,当 D、E、F 为△ABC 的三边的中点时,DE 为等腰三角形 DEF 的腰,符合
题意,此时 BF=
2.5
.根据对称性,当 F 在 BC 边上的高的垂足时,也符合题意,此时
BF=
4.1
.
如图
9
,当 DE 为等腰三角形 DEF 的底边时,四边形 DECF 是平行四边形,此时
125
34BF .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考点伸展
第(
3
)题的情景是一道典型题,如图
10
,如图
11
,AH 是△ABC 的高,D、E、F
为△ABC 的三边的中点,那么四边形 DEHF 是等腰梯形.
例 7
如图
1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设点 A(
0
,t),点
Q
(t,b).平移二次函数 2tx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 F 满足两个条件:①顶点为 Q;②与 x 轴相交于 B、C 两点
(∣OB∣
<
∣OC∣),连结 A,B.
(
1
)是否存在这样的抛物线 F,使得 OCOBOA 2 ?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
理由;
(
2
)如果 AQ∥BC,且
tan
∠ABO=
2
3 ,求抛物线 F 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杭州
24
”,拖动点 A 在 y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AQ
与 BC 保持平行,OA∶OB 与 OA∶OB′保持
3
∶
2
.
双击按钮“t=
3
”,“t=
0
.
6
”,“t=-
0
.
6
”,“t=-
3
”,抛物线正好经过
点 B(或 B′).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思想,把 OCOBOA 2 转化为 2 1 2t x x .
2
.如果 AQ∥BC,那么以 OA、AQ 为邻边的矩形是正方形,数形结合得到 t=b.
3
.分类讨论
tan
∠ABO=
2
3 ,按照 A、B、C 的位置关系分为四种情况.A 在 y 轴正
半轴时,分为 B、C 在 y 轴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A 在 y 轴负半轴时,分为 B、C 在 y 轴
同侧和两侧两种情况.
满分解答
(
1
)因为平移 2txy 的图象得到的抛物线 F 的顶点为Q(
t
,
b
),所以抛物线 F
对应的解析式为 btxty 2)( .
因为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因此 0bt .
令 0y ,得 tOB t
b , tOC t
b .
所以 tOCOB (||||| t
b
)(
t t
b
)|
2| t 22| OAtt
b .即 2 2bt tt
.所
以当 32tb 时,存在抛物线 F 使得 |||||| 2 OCOBOA .
(
2
)因为 AQ
//
BC,所以 t=b,于是抛物线 F 为 ttxty 2)( .解得
1,1 21 txtx .
①当 0t 时,由 |||| OCOB ,得 )0,1( tB .
如图
2
,当 01 t 时,由 ABOtan 2
3
||
||
OB
OA
1t
t ,解得 3t .此时二次函
数的解析式为 24183 2 xxy .
如图
3
,当 01t 时,由 ABOtan 2
3
||
||
OB
OA
1 t
t ,解得 t 5
3 .此时二次
函数的解析式为 y 5
3 2x +
25
18 x +
125
48 .
图
2
图
3
②如图
4
,如图
5
,当 0t 时,由 |||| OCOB ,将 t 代t
,
可得 t 5
3 , 3t .此
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5
3 2x +
25
18 x -
125
48 或 24183 2 xxy .
图
4
图
5考点伸展
第(
2
)题还可以这样分类讨论:
因为 AQ
//
BC,所以 t=b,于是抛物线 F 为 2( )y t x t t .由
3tan 2
OAABO OB
,得 2
3OB OA .
①把 2( ,0)3B t 代入 2( )y t x t t ,得 3t (如图
2
,图
5
).
②把 2( ,0)3B t 代入 2( )y t x t t ,得 3
5t (如图
3
,图
4
).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一)
例 1
如图
1
,已知正方形 OABC 的边长为
2
,顶点 A、C 分别在 x、y 轴的正半轴上,M
是 BC 的中点.P
(0,
m
)
是线段 OC 上一动点(C 点除外),直线 PM 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D.
(
1
)求点 D 的坐标(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
(
2
)当△APD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m 的值;
(
3
)设过 P、M、B 三点的抛物线与 x 轴正半轴交于点 E,过点 O 作直线 ME 的垂
线,垂足为 H(如图
2
).当点 P 从 O 向 C 运动时,点 H 也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 H
所经过的路长(不必写解答过程).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湖州
24
”,拖动点 P 在 O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APD 的三个顶点有四次机会可以落在对边的垂直平分线上.双击按钮“第
(3)
题”, 拖
动点 P 由 O 向 C 运动,可以体验到,点 H 在以 OM 为直径的圆上运动.双击按钮“第
(2)题”可以切换.
思路点拨
1
.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表示△APD 的三边长,为解等腰三角形做好准备.
2
.探求△APD 是等腰三角形,分三种情况列方程求解.
3
.猜想点 H 的运动轨迹是一个难题.不变的是直角,会不会找到不变的线段长呢?
Rt
△OHM 的斜边长 OM 是定值,以 OM 为直径的圆过点 H、C.
满分解答
(
1
)因为 PC
//
DB,所以 1CP PM MC
BD DM MB
.因此 PM=DM,CP=BD=
2
-m.所
以 AD=
4
-m.于是得到点 D 的坐标为
(2
,
4
-m
)
.
(
2
)在△APD 中, 2 2(4 )AD m , 2 2 4AP m , 2 2 2(2 ) 4 4(2 )PD PM m .
①当 AP=AD 时, 2(4 )m 2 4m .解得 3
2m (如图
3
).
②当 PA=PD 时, 2 4m 24 4(2 )m .解得 4
3m (如图
4
)或 4m (不合题意,
舍去).
③当 DA=DP 时, 2(4 )m 24 4(2 )m .解得 2
3m (如图
5
)或 2m (不合题意,
舍去).
综上所述,当△APD 为等腰三角形时,m 的值为 3
2
, 4
3
或 2
3
.
图
3
图
4
图
5(
3
)点 H 所经过的路径长为 5
4
.
考点伸展
第(
2
)题解等腰三角形的问题,其中①、②用几何说理的方法,计算更简单:
①如图
3
,当 AP=AD 时,AM 垂直平分 PD,那么△PCM∽△MBA.所以
1
2
PC MB
CM BA
.因此 1
2PC , 3
2m .
②如图
4
,当PA=PD时,P 在AD 的垂直平分线上.所以DA=
2
PO.因此4 2m m .解
得 4
3m .
第(
2
)题的思路是这样的:
如图
6
,在
Rt
△OHM 中,斜边 OM 为定值,因此以 OM 为直径的⊙G 经过点 H,也
就是说点 H 在圆弧上运动.运动过的圆心角怎么确定呢?如图
7
,P 与 O 重合时,是点
H 运动的起点,∠COH=
45
°,∠CGH=
90
°.
图
6
图
7
例 2
如图
1
,已知一次函数 y=-x+
7
与正比例函数 4
3y x 的图象交于点 A,且与 x 轴
交于点 B.
(
1
)求点 A 和点 B 的坐标;
(
2
)过点 A 作 AC⊥y 轴于点 C,过点 B 作直线 l
//
y
轴.动点 P 从点 O 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的速度,沿 O
—C—A 的路线向点 A 运动;同时直线 l 从点 B 出发,以
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 l 交 x 轴于点 R,
交线段 BA 或线段 AO 于点 Q.当点 P 到达点 A 时,点 P 和直线 l 都停止运动.在运
动过程中,设动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秒.
①当 t 为何值时,以 A、P、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8
?
②是否存在以 A、P、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 t 的值;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盐城
28
”,拖动点 R 由 B 向 O 运动,从图像中可以看
到,△APR 的面积有一个时刻等于
8
.观察△APQ,可以体验到,P 在 OC 上时,只存在
AP=AQ 的情况;P 在 CA 上时,有三个时刻,△APQ 是等腰三角形.
思路点拨
1
.把图
1
复制若干个,在每一个图形中解决一个问题.
2
.求△APR 的面积等于
8
,按照点 P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事实上,P 在 CA 上
运动时,高是定值
4
,最大面积为
6
,因此不存在面积为
8
的可能.
3
.讨论等腰三角形 APQ,按照点 P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点 P 的每一种位置又
要讨论三种情况.
满分解答
(
1
)解方程组
7,
4 ,3
y x
y x
得 3,
4.
x
y
所以点 A 的坐标是
(3
,
4)
.
令 7 0y x ,得 7x .所以点 B 的坐标是
(7
,
0)
.
(
2
)①如图
2
,当 P 在 OC 上运动时,
0
≤t<
4
.由 8APR ACP PORCORAS S S S △ △ △梯形 ,
得 1 1 13+7 ) 4 4 (4 ) (7 ) 82 2 2t t t t ( .整理,得 2 8 12 0t t .解得 t=
2
或 t=
6(舍去).如图
3
,当 P 在 CA 上运动时,△APR 的最大面积为
6
.
因此,当 t=
2
时,以 A、P、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8
.
图
2
图
3
图
4②我们先讨论 P 在 OC 上运动时的情形,
0
≤t<
4
.
如图
1
,在△AOB 中,∠B=
45
°,∠AOB>
45
°,OB=
7
, 4 2AB ,所以 OB>
AB.因此∠OAB>∠AOB>∠B.
如图
4
,点 P 由 O 向 C 运动的过程中,OP=BR=RQ,所以 PQ
//
x 轴.
因此∠AQP=
45
°保持不变,∠PAQ 越来越大,所以只存在∠APQ=∠AQP 的情况.
此时点 A 在 PQ 的垂直平分线上,OR=
2
CA=
6
.所以 BR=
1
,t=
1
.
我们再来讨论 P 在 CA 上运动时的情形,
4
≤t<
7
.
在△APQ 中, 3cos 5A 为定值, 7AP t , 5 5 20
3 3 3AQ OA OQ OA OR t .
如图
5
,当 AP=AQ 时,解方程 5 207 3 3t t ,得 41
8t .
如图
6
,当 QP=QA 时,点 Q 在 PA 的垂直平分线上,AP=
2(
OR-OP
)
.解方程
7 2[(7 ) ( 4)]t t t ,得 5t .
如
7
,当 PA=PQ 时,那么
1
2cos
AQ
A AP
.因此 2 cosAQ AP A .解方程
5 20 32(7 )3 3 5t t ,得 226
43t .
综上所述,t=
1
或 41
8
或
5
或 226
43
时,△APQ 是等腰三角形.
图
5
图
6
图
7
考点伸展
当 P 在 CA 上,QP=QA 时,也可以用 2 cosAP AQ A 来求解.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等腰三角形问题(二)
例 3
如图
1
,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点 A
(6, 0)
,B
(0, 8)
,C
(
-
4, 0)
,点 M、N 分别为线段
AC 和射线 AB 上的动点,点 M 以
2
个单位长度
/
秒的速度自 C 向 A 方向作匀速运动,点
N 以
5
个单位长度
/
秒的速度自 A 向 B 方向作匀速运动,MN 交 OB 于点 P.
(1)求证:MN∶NP 为定值;
(2)
若△BNP 与△MNA 相似,求 CM 的长;
(3)
若△BNP 是等腰三角形,求 CM 的长.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闸北
25
”,拖动点 M 在 CA 上运动,可以看到△BNP
与△MNA 的形状随 M 的运动而改变.双击按钮“△BNP∽△MNA”,可以体验到,此
刻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分别双击按钮“BP=BN,N 在 AB 上”、“NB=NP”
和“BP=BN,N 在 AB 的延长线上”,可以准确显示等腰三角形 BNP 的三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求证 MN∶NP 的值要根据点 N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这个结论为后面
的计算提供了方便.
2
.第(
2
)题探求相似的两个三角形有一组邻补角,通过说理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时才可能相似.
3
.第(
3
)题探求等腰三角形,要两级(两层)分类,先按照点
N
的位置分类,
再按照顶角的顶点分类.注意当 N 在 AB 的延长线上时,钝角等腰三角形只有一种情况.
4
.探求等腰三角形 BNP,N 在 AB 上时,∠B 是确定的,把夹∠B 的两边的长先表
示出来,再分类计算.
满分解答
(1)
如图
2
,图
3
,作 NQ⊥x 轴,垂足为 Q.设点 M、N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
在
Rt
△ANQ 中,AN=
5
t,NQ=
4
t ,AQ=
3
t.
在图
2
中,QO=
6
-
3
t,MQ=
10
-
5
t,所以 MN∶NP=MQ∶QO=
5
∶
3
.
在图
3
中,QO=
3
t-
6
,MQ=
5
t-
10
,所以 MN∶NP=MQ∶QO=
5
∶
3
.
(2)
因为△BNP 与△MNA 有一组邻补角,因此这两个三角形要么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和一个钝角三角形,要么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当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时才
可能相似.
如图
4
,△BNP∽△MNA,在
Rt
△AMN 中, 3
5
AN
AM
,所以 5 3
10 2 5
t
t
.解得 30
31t .
此时 CM 60
31
.
图
2
图
3
图
4
(3)
如图
5
,图
6
,图
7
中, OP MP
QN MN
,即 2
4 5
OP
t
.所以 8
5OP t .
①当 N 在 AB 上时,在△BNP 中,∠B 是确定的, 88 5BP t , 10 5BN t .
(
Ⅰ
)
如图
5
,当 BP=BN 时,解方程 88 10 55 t t ,得 10
17t .此时 CM 20
17
.
(
Ⅱ
)
如图
6
,当 NB=NP 时, 4
5BE BN .解方程 1 8 48 10 52 5 5t t
,得
5
4t .此时 CM 5
2
.
(
Ⅲ
)
当 PB=PN 时, 1 4
2 5BN BP .解方程 1 4 810 5 82 5 5t t
,得 t 的值为负
数,因此不存在 PB=PN 的情况.
②如图
7
,当点 N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B 是钝角,只存在 BP=BN 的可能,
此时 5 10BN t .解方程 88 5 105 t t ,得 30
11t .此时 CM 60
11
.
图
5
图
6
图
7
考点伸展
如图
6
,当 NB=NP 时,△NMA 是等腰三角形,1 4
2 5BN BP ,这样计算简便一些.
例 4
如图
1
,在矩形 ABCD 中,AB=m(m 是大于
0
的常数),BC=
8
,E 为线段 BC 上
的动点(不与 B、C 重合).连结 DE,作 EF⊥DE,EF 与射线 BA 交于点 F,设 CE=x,
BF=y.
(
1
)求 y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式;
(
2
)若 m=
8
,求 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
3
)若 12y m
,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m 的值应为多少?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南通
27
”,拖动点 E 在 BC 上运动,观察 y 随 x 变化
的函数图像,可以体验到,y 是 x 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下.对照图形和图像,
可以看到,当 E 是 BC 的中点时,y 取得最大值.双击按钮“m=
8
”,拖动 E 到 BC 的
中点,可以体验到,点 F 是 AB 的四等分点.
拖动点 A 可以改变 m 的值,再拖动图像中标签为“y 随 x” 的点到射线 y=x 上,
从图形中可以看到,此时△DCE≌△EBF.
思路点拨
1
.证明△DCE∽△EBF,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以得到 y 关于 x 的函数
关系式.
2
.第(
2
)题的本质是先代入,再配方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3
.第(
3
)题头绪复杂,计算简单,分三段表达.一段是说理,如果△DEF 为等腰
三角形,那么得到 x=y;一段是计算,化简消去 m,得到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出
x 的值;第三段是把前两段结合,代入求出对应的 m 的值.
满分解答
(1)
因为∠EDC 与∠FEB 都是∠DEC 的余角,所以∠EDC=∠FEB.又因为∠C=∠B
=
90
°,所以△DCE∽△EBF.因此 DC EB
CE BF
,即 8m x
x y
.整理,得 y 关于 x 的函
数关系为 21 8y x xm m
.
(2)
如图
2
,当 m=
8
时, 2 21 1 ( 4) 28 8y x x x .因此当 x=
4
时,y 取得
最大值为
2
.
(3)
若 12y m
,那么 212 1 8x xm m m
.整理,得 2 8 12 0x x .解得 x=
2
或 x
=
6
.要使△DEF 为等腰三角形,只存在 ED=EF 的情况.因为△DCE∽△EBF,所以 CE
=BF,即 x=y.将 x=y =
2
代入 12y m
,得 m=
6
(如图
3
);将 x=y =
6
代入 12y m
,
得 m=
2
(如图
4
).
图
2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本题中蕴涵着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例如:
由第(
1
)题得到 21 8y x xm m
2 21 1 16( 8 ) ( 4)x x xm m m
,
那么不论 m 为何值,当 x=
4
时,y 都取得最大值.对应的几何意义是,不论 AB
边为多长,当 E 是 BC 的中点时,BF 都取得最大值.第(
2
)题 m=
8
是第(
1
)题一般
性结论的一个特殊性.
再如,不论 m 为小于
8
的任何值,△DEF 都可以成为等腰三角形,这是因为方程
21 8x x xm m
总有一个根 8x m 的.第(
3
)题是这个一般性结论的一个特
殊性.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相似三角形问题(三)
例 5
已知: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 OABC 的边 OA 在 y 轴的正半轴上,
OC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OA=
2
,OC=
3
,过原点 O 作∠AOC 的平分线交 AB 于点 D,连
接 DC,过点 D 作 DE⊥DC,交 OA 于点 E.
(
1
)求过点 E、D、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
2
)将∠EDC 绕点 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F,
另一边与线段 OC 交于点 G.如果
DF
与(
1
)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 M,点 M 的横坐标
为
5
6 ,那么 EF=
2
GO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
3
)对于(
2
)中的点 G,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Q,使得直
线 GQ 与 AB 的交点 P 与点 C、G 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Q 的坐
标;若不存在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重庆
26
”,拖动点 G 在 O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DCG 与△DEF 保持全等,双击按钮“M 的横坐标为
1.2
”,可以看到,EF=
2
,GO=
1
.
拖动点 P 在 AB 上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存在三个时刻,△PCG 可以成为等
腰三角形.
思路点拨
1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这个解析式在第(
2
)、(
3
)题的计算中要
用到.
2
.过点 M 作 MN⊥AB,根据对应线段成比例可以求 FA 的长.
3
.将∠EDC 绕点 D 旋转的过程中,△DCG 与△DEF 保持全等.
4
.第(
3
)题反客为主,分三种情况讨论△PCG 为等腰三角形,根据点 P 的位置确
定点 Q 的位置,再计算点 Q 的坐标.
满分解答
(
1
)由于 OD 平分∠AOC,所以点 D 的坐标为(
2
,
2
),因此 BC=AD=
1
.
由于△BCD≌△ADE,所以 BD=AE=
1
,因此点 E 的坐标为(
0
,
1
).
设过 E、D、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cbxaxy 2 ,那么
.039
,224
,1
cba
cba
c
解
得
6
5a ,
6
13b 1c .因此过 E、D、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6
13
6
5 2 xxy .
(
2
)把
5
6x 代入 16
13
6
5 2 xxy ,求得
5
12y .所以点 M 的坐标为
5
12,5
6 .
如图
2
,过点M作MN⊥AB,垂足为N,那么
DA
DN
FA
MN ,
即
2
5
6225
12
FA
.解得 1FA .
因为∠EDC 绕点 D 旋转的过程中,△DCG≌△DEF,所以 CG=EF=
2
.因此 GO=
1
,
EF=
2
GO.
(
3
)在第(
2
)中,GC=
2
.设点 Q 的坐标为
16
13
6
5, 2 xxx .
①如图
3
,当 CP=CG=
2
时,点 P 与点 B(
3
,
2
)重合,△PC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此
时 GQQ xxy ,因此 116
13
6
5 2 xxx 。由此得到点 Q 的坐标为
5
7,5
12 .
②如图
4
,当 GP=GC=
2
时,点 P 的坐标为(
1
,
2
).此时点 Q 的横坐标为
1
,点
Q 的坐标为
6
13,1 .
③如图
5
,当 PG=PC 时,点 P 在 GC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 P、Q 与点 D 重合.此时
点 Q 的坐标为(
2
,
2
).
图
3
图
4
图
5
考点伸展
图
2
在第(
2
)题情景下,∠EDC 绕点 D 旋转的过程中,FG 的长怎样变化?
设 AF 的长为 m,那么 82)2()2( 222 mmmFG .
点
F
由
E
开始沿射线
EA
运动的过程中,FG 先是越来越小,F 与 A 重合时,FG 达
到最小值 22 ;F 经过点 A 以后,FG 越来越大,当 C 与 O 重合时,FG 达到最大值
4
.
例 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O 为原点,点 A 的坐标为(
1
,
0
),点 C 的坐标为(
0
,
4
),
直线 CM
//
x 轴(如图
1
所示).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对称,直线 y=x+b(b 为常数)
经过点 B,且与直线 CM 相交于点 D,联结 OD.
(
1
)求 b 的值和点 D 的坐标;
(
2
)设点 P 在 x 轴的正半轴上,若△POD 是等腰三角形,求点 P 的坐标;
(
3
)在(
2
)的条件下,如果以 PD 为半径的圆与圆 O 外切,求圆 O 的半径.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上海
24
”,拖动点 P 在 x 轴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
到,△POD 的形状可以成为等腰三角形,分别双击按钮“PD=PO”、“OD=OP”和“DO
=DP”可以显示三个等腰三角形.在点 P 运动的过程中,两个圆保持相切,可以体验
到,当 PD=PO 时,圆 O 不存在.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情景简单,内容丰富,考查了对称点的坐标特征、待定系数法、代入
求值、数形结合.
2
.分三种情况讨论等腰三角形 POD 的存在性,三个等腰三角形的求解各具特殊性.
3
.圆 O 与圆 P 的半径、圆心距都是随点 P 而改变,但是两圆外切,圆心距等于半
径和的性质不变.
满分解答
(
1
)因为点 A 的坐标为(
1
,
0
),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点 B 的坐标为
(-
1
,
0
).将 B(-
1
,
0
)代入 y=x+b,得 b=
1
.将 y=4 代入 y=x+
1
,得 x=
3
.所
以点 D 的坐标为(
3
,
4
).
(
2
)因为 D(
3
,
4
),所以 OD=
5
, 3cos 5DOP .
①如图
2
,当 PD=PO 时,作 PE⊥OD 于 E.在
Rt
△OPE 中, 3cos 5
OEDOP OP
,
5
2OE ,所以 25
6OO .此时点 P 的坐标为 25( ,0)6
.
②如图
3
,当 OP=OD=
5
时,点 P 的坐标为(5,0) .
③如图
4
,当 DO=DP 时,点 D 在 OP 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点 P 的坐标为(6,0) .
图
2
图
3
图
4(
3
)圆 P 的半径 Pr PD ,两圆的圆心距为 OP.当两圆外切时,圆 O 的半径
Or OP PD .
①如图
2
,当 PD=PO 时, 0Or ,此时圆 O 不存在.
②如图
3
,当 OP=OD=
5
时,作 DH⊥OP 于 H.在
Rt
△DHP 中,DH=
4
,HP=
2
,
所以 2 5DP .此时 5 2 5Or OP PD .
③如图
4
,当 DO=DP 时, 6 5 1Or OP PD .
考点伸展
如图
5
,在本题情景下,如果圆 P 与圆 C 外切,那么点 P 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如图
6
,当圆 P 经过点 C 时,点 P 在 CD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 P 的坐标为 3( ,0)2
.
因此当点 P 在 x 轴上点 3( ,0)2
的右边时,圆 P 与圆 C 外切.
图
5
图
6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一)
例 1
如图
1
,已知抛物线 y=x
2
+bx+c 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左侧),与
y 轴交于点 C
(0
,-
3)
,对称轴是直线 x=
1
,直线 BC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D.
(
1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2
)求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
(
3
)点 E 为 y 轴上一动点,CE 的垂直平分线交 CE 于点 F,交抛物线于 P、Q 两点,
且点 P 在第三象限.
①当线段 3
4PQ AB 时,求
tan
∠CED 的值;
②当以 C、D、E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第(
3
)问的题意,在图中补出图形,以便作答.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沈阳
25
”,拖动点
E
或
F
在
y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
CDE
有两次机会成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双击按钮“PQ=
3
”可以准确显示 3
4PQ AB 时
的位置.
思路点拨
1
.第(
1
)、(
2
)题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它们的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解题.
2
.第(
3
)题的关键是求点 E 的坐标,反复用到数形结合,注意 y 轴负半轴上的点
的纵坐标的符号与线段长的关系.
3
.根据 C、D 的坐标,可以知道直角三角形 C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样写点 E
的坐标就简单了.
满分解答
(
1
)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 1)y x n ,代入点 C
(0
,-
3)
,得 4n .所以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 2( 1) 4 2 3y x x x .
(
2
)由 2 2 3 ( 1)( 3)y x x x x ,知 A
(
-
1
,
0)
,B
(3
,
0)
.设直线 BC 的函数表
达式为 y kx b ,代入点 B
(3
,
0)
和点 C
(0
,-
3)
,得 3 0,
3.
k b
b
解得 1k , 3b .所
以直线 BC 的函数表达式为 3y x .
(
3
)①因为 AB=
4
,所以 3 34PQ AB .因为 P、Q 关于直线 x=
1
对称,所以点
P 的横坐标为 1
2
.于是得到点 P 的坐标为 1 7,2 4
,点 F 的坐标为 70, 4
.所以
7 53 4 4FC OC OF , 52 2EC FC .
进而得到 5 13 2 2OE OC EC ,点 E 的坐标为 10, 2
.
直线
BC:
3y x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 x=
1
的交点 D 的坐标为(
1
,-
2
).
过点 D 作 DH⊥y 轴,垂足为 H.
在
Rt
△EDH 中,DH=
1
, 1 32 2 2EH OH OE ,所以
tan
∠CED 2
3
DH
EH
.
② 1(1 2, 2)P , 2
6 5(1 , )2 2P .
图
2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第(
3
)题②求点 P 的坐标的步骤是:
如图
3
,图
4
,先分两种情况求出等腰直角三角形 CDE 的顶点 E 的坐标,再求出 CE
的中点 F 的坐标,把点 F 的纵坐标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解得的 x 的较小的一个值就是
点 P 的横坐标.
例 2
设直线 l
1
:y=k
1
x+b
1
与 l
2
:y=k
2
x+b
2
,若 l
1
⊥l
2
,垂足为 H,则称直线 l
1
与 l
2
是
点 H 的直角线.
(
1
)已知直线① 1 22y x ;② 2y x ;③ 2 2y x ;
④ 2 4y x 和点 C
(0
,
2)
,则直线
_______
和
_______
是点 C 的直角线
(填序号即可);
(
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梯形 OABC 的顶点
A
(3
,
0)
、B
(2
,
7)
、C
(0
,
7)
,P 为线段 OC 上一点,设过 B、P 两点的直线为 l
1
,过 A、
P 两点的直线为 l
2
,若 l
1
与 l
2
是点 P 的直角线,求直线 l
1
与 l
2
的解析式.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浙江
23
”,拖动点 P 在 O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APB 有两个时刻可以成为直角,此时△BCP∽△POA.
答案
(
1
)直线①和③是点 C 的直角线.
(
2
)当∠APB=
90
°时,△BCP∽△POA.那么 BC PO
CP OA
,即 2
7 3
PO
PO
.解得
OP=
6
或 OP=
1
.
如图
2
,当 OP=
6
时,l
1
: 1 62y x , l
2
:y=-
2
x+
6
.
如图
3
,当 OP=
1
时,l
1
:y=
3
x+
1
, l
2
: 1 13y x .
图
2
图
3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直角三角形问题(三)
例 5
如图
1
,直线 43
4 xy 和 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 B、C,点 A 的坐标是(
-2
,
0
).
(
1
)试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
2
)动点 M 从 A 出发沿 x 轴向点 B 运动,同时动点 N 从点 B 出发沿线段 BC 向点
C 运动,运动的速度均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他们都停止
运动.设 M 运动 t 秒时,△MON 的面积为 S.
①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② 设点 M 在线段 OB 上运动时,是否存在 S=
4
的情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 t 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③在运动过程中,当△MON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 t 的值.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河南
23
”,拖动点 M 从 A 向 B 运动,观察 S 随 t 变化
的图象,可以体验到,当 M 在 AO 上时,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当 M 在
OB 上时,S 随 t 的增大而增大.
观察 S 的度量值,可以看到,S 的值可以等于
4
.
观察△MON 的形状,可以体验到,△MON 可以两次成为直角三角形,不存在∠ONM
=
90
°的可能.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说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暗示了两个动点 M、N 同时出发,同时到
达终点.
2
.不论 M 在 AO 上还是在 OB 上,用含有 t 的式子表示 OM 边上的高都是相同的,
用含有 t 的式子表示 OM 要分类讨论.
3
.将 S=
4
代入对应的函数解析式,解关于 t 的方程.
4
.分类讨论△MON 为直角三角形,不存在∠
ONM
=
90
°的可能.
满分解答
(
1
)直线 43
4 xy 与 x 轴的交点为 B(
3
,
0
)、与 y 轴的交点 C(
0
,
4
).
Rt△BOC 中,OB=
3
,OC=
4
,所以 BC=
5
.点 A 的坐标是(
-2
,
0
),所以 BA=
5
.因此
BC=BA,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
(
2
)①如图
2
,图
3
,过点 N 作 NH⊥AB,垂足为 H.在
Rt
△BNH 中,BN=t, 4sin 5B ,
所以 4
5NH t .
如图
2
,当 M 在 AO 上时,OM=
2
-t,此时
21 1 4 2 4(2 )2 2 5 5 5S OM NH t t t t .
定义域为
0
<t≤
2
.
如图
3
,当 M 在 OB 上时,OM=t-
2
,此时
21 1 4 2 4( 2)2 2 5 5 5S OM NH t t t t .
定义域为
2
<t≤
5
.
图
2
图
3
②把 S=
4
代入 22 4
5 5S t t ,得 22 4 45 5t t .解得 1 2 11t , 2 2 11t (舍
去负值).因此,当点 M 在线段 OB 上运动时,存在 S=
4
的情形,此时 2 11t .
③如图
4
,当∠OMN=
90
°时,在
Rt
△BNM 中,BN=t,BM 5 t , 3cos 5B ,
所以 5 3
5
t
t
.解得 25
8t .
如图
5
,当∠OMN=
90
°时,N 与 C 重合, 5t .不存在∠ONM=
90
°的可能.
所以,当 25
8t 或者 5t 时,△MON 为直角三角形.
图
4
图
5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景下,如果△MON 的边与 AC 平行,求 t 的值.
如图
6
,当 ON
//
AC 时,t=
3
;如图
7
,当 MN
//
AC 时,t=
2.5
.
图
6
图
7
例 6
已知
Rt
△ABC 中, 90ACB , CBCA ,有一个圆心角为 45 ,半径的长等于CA
的扇形CEF 绕点 C 旋转,且直线 CE,CF 分别与直线 AB 交于点 M,N.
(
1
)当扇形CEF 绕点 C 在 ACB 的内部旋转时,如图 1,求证: 222 BNAMMN ;
思路点拨:考虑 222 BNAMMN 符合勾股定理的形式,需转化为在直角三角形
中解决.可将△ 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 DCM ,连 DN ,只需证 BNDN ,
90MDN 就可以了.请你完成证明过程.
(
2
)当扇形 CEF 绕点 C 旋转至图 2 的位置时,关系式 222 BNAMMN 是否仍然
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天津
25
”,拖动点 E 绕点 C 任意旋转,可以体验到,
△ACM≌△DCM,△BCN≌△DCN.观察度量值,可以看到∠MDN 总是等于
90
°.
思路点拨
1
.本题的证明思路是构造△ACM≌△DCM,证明△BCN≌△DCN.
2
.证明△BCN≌△DCN 的关键是证明 BCNDCN .
3
.证明的结论是勾股定理的形式,基本思路是把三条线段 AM、BN、MN 集中在一
个三角形中,设法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分解答
(
1
)如图
3
,将
△
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
△
DCM ,连 DN ,则
△
DCM ≌△ ACM .因
此 CACD , AMDM , ACMDCM , ACDM .
又由 CBCA ,得 CBCD .由 DCMDCMECFDCN 45 ,
ACMECFACBBCN ACMACM 454590 ,得 BCNDCN .
又 CNCN ,所以
△
CDN ≌△CBN .因此 BNDN , BCDN .
所以 90BACDNCDMMDN .
在
Rt△
MDN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 DNDMMN .即 222 BNAMMN .
图
3
图
4
(
2
)关系式 222 BNAMMN 仍然成立.
如图
4
,将
△
ACM 沿直线CE 对折,得
△
DCM ,连 DN ,则
△
DCM ≌△ ACM .
所以 CACD , AMDM , ACMDCM , CAMCDM .
又由 CBCA ,得 CBCD .由 45DCMECFDCMDCN ,
ACMACMECFACNACBBCN 45)(90 ,得 BCNDCN .
又 CNCN ,所以
△
CDN ≌△CBN .因此 BNDN , 45 BCDN .
又由于
135180 CABCAMCDM ,
所以 9045135 CDNCDMMDN .
在
Rt△
MDN 中,由勾股定理,得 222 DNDMMN .即 222 BNAMMN .
考点伸展
当扇形 CEF 绕点 C 旋转至图
5
,图
6
,图
7
的位置时,关系式 222 BNAMMN 仍
然成立.
图
5
图
6
图
7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一)
例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如图
1
),一次函数 3 34y x 的图像与 y 轴交于点 A,
点 M 在正比例函数 3
2y x 的图像上,且 MO=MA.二次函
数
y=x
2
+bx+c 的图像经过点 A、M.
(
1
)求线段 AM 的长;
(
2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3
)如果点 B 在 y 轴上,且位于点 A 下方,点 C 在上
述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点 D 在一次函数 3 34y x 的图像上,且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求点 C 的坐标.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上海
24
”,拖动点 B 在 y 轴上点 A 下方运动,四边形
ABCD 保持菱形的形状,可以体验到,菱形的顶点 C 有一次机会落在抛物线上.
思路点拨
1
.本题最大的障碍是没有图形,准确画出两条直线是基本要求,抛物线可以不画
出来,但是对抛物线的位置要心中有数.
2
.根据 MO=MA 确定点 M 在 OA 的垂直平分线上,并且求得点 M 的坐标,是整个
题目成败的一个决定性步骤.
3
.第(
3
)题求点 C 的坐标,先根据菱形的边长、直线的斜率,用待定字母 m 表
示点
C
的坐标,再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待定的字母 m.
满分解答
(
1
)当 x=
0
时, 3 3 34y x ,所以点 A 的坐标为
(0
,
3)
,OA=
3
.
如图
2
,因为 MO=MA,所以点 M 在 OA 的垂直平分线上,点 M 的纵坐标为 3
2
.将
3
2y 代入 3
2y x ,得 x=
1
.所以点 M 的坐标为 3(1, )2
.因此 13
2AM .
(
2
)因为抛物线 y=x
2
+bx+c 经过 A
(0
,
3)
、M 3(1, )2
,所以
3,
31 .2
c
b c
解得 5
2b ,
3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 5 32y x x .
(
3
)如图
3
,设四边形 ABCD 为菱形,过点 A 作 AE⊥CD,垂足为 E.
在
Rt
△ADE 中,设 AE=
4
m,DE=
3
m,那么 AD=
5
m.
因此点 C 的坐标可以表示为
(4
m,
3
-
2
m
)
.将点
C(4
m,
3
-
2
m
)
代入 2 5 32y x x ,
得 23 2 16 10 3m m m .解得 1
2m 或者 m=
0
(舍去).
因此点 C 的坐标为(
2
,
2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如果第(
3
)题中,把“四边形 ABCD 是菱形”改为“以 A、B、C、D 为顶点的四
边形是菱形”,那么还存在另一种情况:
如图
4
,点 C 的坐标为 7 27( , )4 16
.
图
4
例 2
将抛物线 c
1
: 23 3y x 沿 x 轴翻折,得到抛物线 c
2
,如图
1
所示.
(
1
)请直接写出抛物线 c
2
的表达式;
(
2
)现将抛物线 c
1
向左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新抛物线的顶点为 M,与
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 A、B;将抛物线 c
2
向右也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得到
新抛物线的顶点为 N,与 x 轴的交点从左到右依次为 D、E.
①当 B、D 是线段 AE 的三等分点时,求 m 的值;
②在平移过程中,是否存在以点 A、N、E、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的情形?若存
在,请求出此时 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江西
24
”,拖动点 M 向左平移,可以体验到,四边形
ANEM 可以成为矩形,此时 B、D 重合在原点.观察 B、D 的位置关系,可以体验到,B、
D 是线段 AE 的三等分点,存在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把 A、B、D、E、M、N 六个点起始位置的坐标罗列出来,用 m 的式子把这六个
点平移过程中的坐标罗列出来.
2
.B、D 是线段 AE 的三等分点,分两种情况讨论,按照 AB 与 AE 的大小写出等量
关系列关于 m 的方程.
3
.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列方程.
满分解答
(
1
)抛物线 c
2
的表达式为 23 3y x .
(
2
)抛物线 c
1
: 23 3y x 与 x 轴的两个交点为
(
-
1
,
0)
、
(1
,
0)
,顶点为(0, 3).
抛物线 c
2
: 23 3y x 与 x 轴的两个交点也为
(
-
1
,
0)
、
(1
,
0)
,顶点为(0, 3) .
抛物线 c
1
向左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顶点 M 的坐标为( , 3)m ,与 x 轴的两个交
点为 ( 1 ,0)A m 、 (1 ,0)B m ,AB=
2
.
抛物线 c
2
向右平移 m 个单位长度后,顶点 N 的坐标为( , 3)m ,与 x 轴的两个交
点为 ( 1 ,0)D m 、 (1 ,0)E m .所以 AE=
(1
+m
)
-
(
-
1
-m
)
=
2(1
+m
)
.
①B、D 是线段 AE 的三等分点,存在两种情况:
情形一,如图
2
,B 在 D 的左侧,此时 1 23AB AE ,AE=
6
.所以
2(1
+m
)
=
6
.解
得 m=
2
.
情形二,如图
3
,B 在 D 的右侧,此时 2 23AB AE ,AE=
3
.所以
2(1
+m
)
=
3
.解
得 1
2m .
图
2
图
3
图
4
②如果以点 A、N、E、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那么 AE=MN=
2
OM.而 OM
2=m
2
+
3
,所以
4(1
+m
)
2
=
4(
m
2
+
3)
.解得 m=
1
(如图
4
).
考点伸展
第(
2
)题②,探求矩形 ANEM,也可以用几何说理的方法:
在等腰三角形 ABM 中,因为 AB=
2
,AB 边上的高为 3 ,所以△ABM 是等边三角
形.
同理△DEN 是等边三角形.当四边形 ANEM 是矩形时,B、D 两点重合.
因为起始位置时 BD=
2
,所以平移的距离 m=
1
.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二)
例 3
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经过 A
(
-
4,0)
、B
(0,
-
4)
、C
(2,0)
三点.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
2
)若点 M 为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一动点,点 M 的横坐标为 m,△MAB 的面积
为 S,求 S 关于 m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
3
)若点 P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 Q 是直线 y=-x 上的动点,判断有几个位置能
使以点 P、Q、B、O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相应的点 Q 的坐标.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河南
23
”,拖动点 M 在第三象限内抛物线上运动,观
察 S 随 m 变化的图像,可以体验到,当 D 是 AB 的中点时,S 取得最大值.拖动点 Q 在
直线 y=-x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以点 P、Q、B、O 为顶点的四边形有
3
个时刻可以
成为平行四边形,双击按钮可以准确显示.
思路点拨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交点式比较简便.
2
.把△MAB 分割为共底 MD 的两个三角形,高的和为定值 OA.
3
.当 PQ 与 OB 平行且相等时,以点 P、Q、B、O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按照 P、Q 的上下位置关系,分两种情况列方程.
满分解答
(1)
因为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
(
-
4,0)
、C
(2,0)
两点,设 y=a
(
x+
4)(
x-
2)
.代入点
B
(0,
-
4)
,求得 1
2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1 1( 4)( 2) 42 2y x x x x .
(2)
如图
2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x-
4
.过点 M 作 x 轴的垂线交 AB 于 D,那
么 2 21 1( 4) ( 4) 22 2MD m m m m m .所以
21 42MDA MDBS S S MD OA m m 2( 2) 4m .
因此当 2m 时,S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4
.
(3)
如果以点 P、Q、B、O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 PQ
//
OB,PQ=OB
=
4
.
设点 Q 的坐标为( , )x x ,点 P 的坐标为 21( , 4)2x x x .
①当点 P 在点 Q 上方时, 21( 4) ( ) 42 x x x .解得 2 2 5x .
此时点 Q 的坐标为( 2 2 5,2 2 5) (如图
3
),或( 2 2 5,2 2 5) (如图
4
).
②当点 Q 在点 P 上方时, 21( ) ( 4) 42x x x .
解得 4x 或 0x (与点 O 重合,舍去).此时点 Q 的坐标为
(
-
4,4)
(如图
5
).
图
3
图
4
图
5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境下,以点 P、Q、B、O 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成为直角梯形吗?
如图
6
,Q
(2,
-
2)
;如图
7
,Q
(
-
2,2)
;如图
8
,Q
(4,
-
4)
.
图
6
图
7
图
8
例 4
在直角梯形 OABC 中,CB
//
OA,∠COA=
90
°,CB=
3
,OA=
6
,BA=3 5 .分别
以 OA、OC 边所在直线为 x 轴、y 轴建立如图
1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
1
)求点 B 的坐标;
(
2
)已知 D、E 分别为线段 OC、OB 上的点,OD=
5
,OE=
2
EB,直线 DE 交 x 轴
于点 F.求直线 DE 的解析式;
(
3
)点 M 是(
2
)中直线 DE 上的一个动点,在 x 轴上方的平面内是否存在另一点
N,使以 O、D、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N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山西
26
”,拖动点 M 可以在直线 DE 上运动.分别双
击按钮“DO、DM 为邻边”、“ DO、DN 为邻边”和“DO 为对角线”可以准确显示菱
形.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和第(
2
)题蕴含了 OB 与 DF 垂直的结论,为第(
3
)题讨论菱形提
供了计算基础.
2
.讨论菱形要进行两次(两级)分类,先按照 DO 为边和对角线分类,再进行二
级分类,DO 与 DM、DO 与 DN 为邻边.
满分解答
(1)
如图
2
,作 BH⊥x 轴,垂足为 H,那么四边形 BCOH 为矩形,OH=CB=
3
.
在
Rt
△ABH 中,AH=
3
,BA=3 5 ,所以 BH=
6
.因此点 B 的坐标为
(3,6)
.
(2)
因为 OE=
2
EB,所以 2 23E Bx x , 2 43E By y ,E
(2,4)
.
设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 y=kx+b,代入 D
(0,5)
,E
(2,4)
,得 5,
2 4.
b
k b
解得 1
2k ,
5b .所以直线 DE 的解析式为 1 52y x .
(3)
由 1 52y x ,知直线 DE 与 x 轴交于点 F
(10,0)
,OF=
10
,DF=5 5 .
①如图
3
,当 DO 为菱形的对角线时,MN 与 DO 互相垂直平分,点 M 是 DF 的中点.此
时点 M 的坐标为
(5,
5
2
)
,点 N 的坐标为
(
-
5,
5
2
)
.
②如图
4
,当 DO、DN 为菱形的邻边时,点 N 与点 O 关于点 E 对称,此时点 N 的
坐标为
(4,8)
.
③如图
5
,当 DO、DM 为菱形的邻边时,NO=
5
,延长 MN 交 x 轴于 P.
由△NPO∽△DOF,得 NP PO NO
DO OF DF
,即 5
5 10 5 5
NP PO .解得 5NP ,
2 5PO .此时点 N 的坐标为( 2 5, 5) .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如果第(
3
)题没有限定点 N 在 x 轴上方的平面内,那么菱形还有如图
6
的情形.
图
5
图
6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
例 5
如图
1
,等边△ABC 的边长为
4
,E 是边 BC 上的动点,EH⊥AC 于 H,过 E 作 EF∥
AC,交线段 AB 于点 F,在线段 AC 上取点 P,使 PE=EB.设 EC=x(
0
<x≤
2
).
(
1
)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 EF 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
(
2
)Q 是线段 AC 上的动点,当四边形 EFPQ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
3
)当(
2
)中 的平行四边形 EFPQ 面积最大值时,以 E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
根据⊙E 与此时平行四边形 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
r
的取值范围.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福州
21
”,拖动点 E 在 BC 上运动,观察面积随 x 变
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当 E 是 BC 的中点时,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最大,此时四
边形 EFPQ 是菱形.
拖动点 M 在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可以改变⊙E 的大小,可以体验到,⊙E 与平
行四边形 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可能为
2
,
4
,
6
,
3
,
0
.
思路点拨
1
.如何用含有 x 的式子表示平行四边形的边 PQ,第(
1
)题作了暗示.
2
.通过计算,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时的 x 值,准确、规范地画出此时的图形
是解第(
3
)题的关键,此时点 E 是 BC 的中点,图形充满了特殊性.
3
.画出两个同心圆可以帮助探究、理解第(
3
)题:过点 H 的圆,过点 C 的圆.
满分解答
(
1
)BE、PE、BF 三条线段中任选两条.
(
2
)如图
2
,在
Rt
△CEH 中,∠C=
60
°,EC=x,所以 xEH 2
3 .因为 PQ=
FE=BE=
4
-x,所以 xxxxEHPQS EFPQ 322
3)4(2
3 2 平行四边形 .
(
3
)因为 xxS EFPQ 322
3 2 平行四边形 3222
3 2 )(x ,所以当 x=
2
时,
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最大.
此时 E、F、P 分别为△ABC 的三边 BC、AB、AC 的中点,且 C、Q 重合,四边形 EFPQ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如图
3
).
图
2
图
3
过点 E 点作 ED⊥FP 于 D,则 ED=EH= 3 .
如图
4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2
个时,
0
<r< 3 ;
如图
5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4
个时,r= 3 ;
如图
6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6
个时, 3 <r<
2
;
如图
7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3
个时,r=
2
时;
如图
8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0
个时,r>
2
时.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考点伸展
本题中 E 是边 BC 上的动点,设 EC=x,如果没有限定
0
<x≤
2
,那么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是如何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
事实上,当 x>
2
时,点 P 就不存在了,平行四边形 EFPQ 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例 6
如图
1
,抛物线 322 xxy 与 x 轴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相交于点 C,顶点为 D.
(
1
)直接写出 A、B、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
2
)连结 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E,点 P 为线段 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P
作 PF
//
DE 交抛物线于点 F,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①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PF 的长,并求出当 m 为何值时,四边形 PEDF 为平行
四边形?
②设△BCF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m 的函数关系.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江西
24
”,拖动点 P 在 B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四
边形 PEDF 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观察△BCF 的形状和 S 随 m 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
S 是 m 的二次函数,当 P 是 BC 的中点时,S 取得最大值.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用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2
.当四边形 PEDF 为平行四边形时,根据 DE
=
FP 列关于 m 的方程.
3
.把△BCF 分割为两个共底 FP 的三角形,高的和等于 OB.
满分解答
(
1
)
A
(-
1
,
0
),
B
(
3
,
0
),
C
(
0
,
3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x=
1
.
(
2
)①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x+
3
.
把 x=
1
代入 y=-x+
3
,得 y=
2
.所以点 E 的坐标为(
1
,
2
).
把 x=
1
代入 322 xxy ,得 y=
4
.所以点 D 的坐标为(
1
,
4
).
因此 DE
=2
.
因为 PF
//
DE,点 P 的横坐标为 m,设点 P 的坐标为 )3,( mm ,点 F 的坐标为
)32,0( 2 mm ,因此 mmmmmFP 3)3()32( 22 .
当四边形 PEDF 是平行四边形时,DE
=
FP.于是得到 232 mm .解得 21 m ,
12 m (与点
E
重合,舍去).
因此,当 m
=2
时,四边形 PEDF 是平行四边形时.
②设直线 PF 与 x 轴交于点 M,那么 OM
+
BM
=
OB
=3
.因此
BMFPOMFPSSSS CPFBPFBCF 2
1
2
1
mmmm 2
9
2
33)3(2
1 22 .
m 的变化范围是
0
≤m≤
3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在本题条件下,四边形 PEDF 可能是等腰梯形吗?如果可能,求 m 的值;如果不可
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
4
,如果四边形 PEDF 是等腰梯形,那么 DG
=
EH,因此 EPFD yyyy .
于是 2)3()32(4 2 mmm .解得 01 m (与点
CE
重合,舍去), 12 m
(与点
E
重合,舍去).
因此四边形 PEDF 不可能成为等腰梯形.
图
4
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1y x 与 3 34y x 交于点 A,分别交 x
轴于点 B 和点 C,点 D 是直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
(
1
)求点 A、B、C 的坐标.
(
2
)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 D 的坐标.
(
3
)在直线 AB 上是否存在点 E,使得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 BE
CD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太原
29
”,拖动点 D 可以在直线
AC
上运动.
分别双击按钮“BC=BD”,“CB=CD”和“DB=DC”,可以准确显示△CBD 为等
腰三角形.
双击按钮“平行四边形”,可以体验到,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
三个.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由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就是点
A
的坐标.
2
.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 CBD,按照顶角的顶点分三种情况讨论.
3
.在计算点 D 的坐标时,构造以 C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三边比
3
∶
4
∶
5
.
4
.画平行四边形时,是点 E 决定点 D 的位置:过点 O 作 AC 的平行线交 AB 于 E,
由 OE 与 AD 平行且相等得到点 D 的两个位置,这样就容易得到三个平行四边形.
满分解答
(
1
)在 1y x 中,当 0y 时, 1x ,所以点 B 的坐标为( 1,0) .在 3 34y x
中,当 0y 时, 4x ,所以点C 的坐标为(
4
,
0
).解方程组
1,
3 3,4
y x
y x
得 8
7x ,
15
7y .所以点 A 的坐标为 8 15,7 7
.
(
2
)因为点 D 在直线 3 34y x 上,设点 D 的坐标为 3( , 3)4x x .当△CBD 为
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图
2
,当 DB=DC 时,设底边 BC 上的高为 DM.在
Rt
△CDM 中, 1 5
2 2CM BC ,
所以 3 15
4 8DM CM .这时点 D 的坐标为 3 15,2 8
.
②如图
3
,当 CD=CB=
5
时,点 D 恰好落在 y 轴上,此时点 D 的坐标为(
0
,
3
).根
据对称性,点 D 关于点 C 对称的点 D′的坐标为(
8
,-
3
).
③如图
4
,当 BC=BD 时,设 BC、DC 边上的高分别为 DM、BN.在
Rt
△BCN 中,
BC=
5
,所以 CN=
4
,因此 DC=
8
.在
Rt
△DCM 中,DC=
8
,所以 3 24
5 5DM DC ,
4 32
5 5DM DC .这时点 D 的坐标为 12 24,5 5
.
综上所述,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 D 的坐标为 3 15,2 8
、(
0
,
3
)、(
8
,
-
3
)或 12 24,5 5
.
图
2
图
3
图
4
(
3
)如图
5
,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以下三种情形:
①当四边形 AEOD 为平行四边形时, 3 2
20
BE
CD
.
②当四边形 ADEO 为平行四边形时, 2
10
BE
CD
.
③当四边形 AODE 为平行四边形时, 27 2
20
BE
CD
.
考点伸展
如图
5
,第(
3
)题这样解:
在△ABC 中,已知 BC=
5
,BC 边上的高为15
7
,解得 AB=15 27
,AC= 25
7
.
由 ' 1
5
BE BO
BA BC
,得 3' 27BE ,所以 27 27BE .
由 4
5
CD CO
CA CB
,得 20
7CD ,所以 30' 7CD .
结合图
5
,可以计算出 3 2
20
BE
CD
, 2
10
或 27 2
20
.
图
5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一)
例 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抛物线 y=ax
2
-
(
a+
1)
x 与直线 y=kx 的一个公共点
为
A(4
,
8)
.
(
1
)求此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
2
)若点 P 在线段 OA 上,过点 P 作 y 轴的平行线交(
1
)中抛物线于点 Q,求线
段 PQ 长度的最大值;
(
3
)记(
1
)中抛物线的顶点为 M,点 N 在此抛物线上,若四边形 AOMN 恰好是
梯形,求点 N 的坐标及梯形 AOMN 的面积.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海淀
24
”,拖动点 P 在 OA 上运动,观察 PQ 的长随点
P 变化的跟踪点,可以体验到,当 P 运动到 OA 的中点时,PQ 的长取得最大值.
答案
(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
2
-
2
x,直线的解析式为 y=
2
x.
(
2
)如图
1
,当 P 为 OA 的中点时, PQ 的长度取得最大值为
4
.
(
3
)如图
2
,如果四边形 AOMN 是梯形,那么点 N 的坐标为
(3
,
3)
,梯形 AOMN
的面积为
9
.
图
1
图
2
例 2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A(
2
,
0
)、C
(0
,
16)
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 x=
4
,设
顶点为点 P,与 x 轴的另一交点为点 B.
(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顶点 P 的坐标;
(
2
)如图
1
,在直线 y=
2
x 上是否存在点 D,使四边形 OPBD 为等腰梯形?若存
在,求出点 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
)如图
2
,点 M 是线段 OP 上的一个动点(O、P 两点除外),以每秒 2 个单位
长度的速度由点 P 向点 O 运动,过点 M 作直线 MN
//
x 轴,交 PB 于点 N. 将△PMN
沿直线 MN 对折,得到△P
1
MN. 在动点 M 的运动过程中,设△P
1
MN 与梯形 OMNB 的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运动时间为 t 秒,求 S 关于 t 的函数关系式.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义乌
24
”,拖动点 M 从 P 向 O 运动,可以体验到,M
在到达 PO 的中点前,重叠部分是三角形;经过中点以后,重叠部分是梯形.
思路点拨
1
.第(
2
)题可以根据对边相等列方程,也可以根据对角线相等列方程,但是方程
的解都要排除平行四边形的情况.
2
.第(
3
)题重叠部分的形状分为三角形和梯形两个阶段,临界点是 PO 的中点.
满分解答
(
1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4)y a x k ,代入 A(
2
,
0
)、C
(0
,
16)
两点,
得 4 0,
16 12.
a k
a k
解得 1,
4.
a
k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 2( 4) 4 8 12y x x x ,顶点 P 的坐标为(
4
,-
4
).
(
2
)由 2 8 12 ( 2)( 6)y x x x x ,知点 B 的坐标为(
6
,
0
).
假设在等腰梯形 OPBD,那么 DP=OB=
6
.设点 D 的坐标为
(
x,
2
x
)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2 2( 4) (2 4) 36x x .解得 2
5x 或
x
=-
2
.
如图
3
,当
x
=-
2
时,四边形 ODPB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当点 D 的坐标为
(
5
2 ,
5
4
)
时,四边形 OPBD 为等腰梯形.
图
3
图
4
图
5
(
3
)设△PMN 与△POB 的高分别为 PH、PG.
在
Rt
△PMH 中, 2PM t , PH MH t .所以 ' 2 4P G t .
在
Rt
△PNH 中, PH t , 1 1
2 2NH PH t .所以 3
2MN t .
① 如图
4
,当
0
<t≤
2
时,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PMN 的面积.此时
21 3 3
2 2 4S t t t .
②如图
5
,当
2
<t<
4
时,重叠部分是梯形,面积等于△PMN 的面积减去△P′DC
的面积.由于
2
' 'P DC
PMN
S P G
S PH
△
△
,所以
2
2 2
'
2 4 3 3 (2 4)4 4P DC
tS t tt
△ .
此时 2 2 23 3 9(2 4) 12 124 4 4S t t t t .
考点伸展
第(
2
)题最好的解题策略就是拿起尺、规画图:
方法一,按照对角线相等画圆.以 P 为圆心,OB 长为半径画圆,与直线 y=
2
x 有
两个交点,一个是等腰梯形的顶点,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方法二,按照对边相等画圆.以 B 为圆心,OP 长为半径画圆,与直线 y=
2
x 有两
个交点,一个是等腰梯形的顶点,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顶点.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梯形问题(二)
例 3
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y
= 21 14 x ,点 C 的坐标
为
(–4
,
0)
,平行四边形 OABC 的顶点 A,B 在抛物线上,AB 与
y
轴交于点 M,已知点
Q
(
x,y
)
在抛物线上,点 P
(
t,
0)
在 x 轴上.
(1)
写出点 M 的坐标;
(2)
当四边形 CMQP 是以 MQ,PC 为腰的梯形时.
① 求 t 关于 x 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② 当梯形 CMQP 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
1
∶
2
时,求 t 的值.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杭州
24
”,拖动点 Q 在抛物线上运动,从 t 随 x 变化
的图像可以看到,t 是 x 的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开口向下.还可以感受到,PQ∶CM=
1
∶
2
只有一种情况,此时 Q 在 y 轴上;CM∶PQ=
1
∶
2
有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求点 M 的坐标以后,
Rt
△OCM 的两条直角边的比为
1
∶
2
,这是本题
的基本背景图.
2
.第(
2
)题中,不变的关系是由平行得到的等角的正切值相等,根据数形结合,
列关于 t 与 x 的比例式,从而得到 t 关于 x 的函数关系.
3
.探求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要考虑梯形不存在的情况,排除平行四边形的情况.
4
.梯形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
1
∶
2
,要分两种情况讨论.把两底的长度比转化为
QH 与 MO 的长度比.
满分解答
(1)
因为 AB=OC=
4
,A、B 关于 y 轴对称,所以点 A 的横坐标为
2
.将 x=
2
代入
y= 21 14 x ,得 y=
2
.所以点 M 的坐标为(
0
,
2
).
(2)
① 如图
2
,过点 Q 作 QH x 轴,设垂足为 H,则 HQ=y 21 14 x ,HP=x
–
t .
因为 CM
//
PQ,所以∠QPH=∠MCO.因此
tan
∠QPH=
tan
∠MCO,即
1
2
HQ OM
HP OC
.所以 21 11 ( )4 2x x t .整理,得 21 22t x x .
如图
3
,当 P 与 C 重合时, 4t ,解方程 214 22 x x ,得 1 5x .
如图
4
,当 Q 与 B 或 A 重合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此时,x=
2
.
因此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1 5x ,且 x
2
的所有实数.
图
2
图
3
图
4
②因为
sin
∠QPH=
sin
∠MCO,所以 HQ OM
PQ CM
,即 PQ HQ
CM OM
.
当 1
2
PQ HQ
CM OM
时, 1 12HQ OM .解方程 21 1 14 x ,得 0x (如图
5
).此
时 2t .
当 2PQ HQ
CM OM
时, 2 4HQ OM .解方程 21 1 44 x ,得 2 3x .
如图
6
,当 2 3x 时, 8 2 3t ;如图
6
,当 2 3x 时, 8 2 3t .
图
5
图
6
图
7
考点伸展
本题情境下,以 Q 为圆心、QM 为半径的动圆与 x 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设点 Q 的坐标为 21, 14x x
,那么
2 2
2 2 2 21 11 14 4QM x x x
.
而点 Q 到 x 轴的距离为 21 14 x .
因此圆 Q 的半径 QM 等于圆心 Q 到 x 轴的距离,圆 Q 与 x 轴相切.
例 4
已知,矩形 O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位置如图
1
所示,点 A 的坐标为
(4,0)
,点 C
的坐标为 )20( , ,直线 xy 3
2 与边 BC 相交于点 D.
(1)
求点 D 的坐标;
(2)
抛物线 cbxaxy 2 经过点 A、D、O,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3)
在这个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M,使 O、D、A、M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若存
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奉贤
24
”,分别双击按钮“MO
//
AD”、“MA
//
OD”
和“MD
//
OA”,可以体验到,在“MO
//
AD”和“MA
//
OD”两种情况下,根据两直线
平行,内错角相等,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在“MD
//
OA”情况下,根据对称性可
以直接得到点 M 的坐标.
思路点拨
1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设交点式比较简便.
2
.过△AOD 的三个顶点分别画对边的平行线与抛物线相交,可以确定存在三个梯
形.
3
.用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表示点 M 的坐标.
满分解答
(1)
因为 BC
//
x 轴,点 D 在 BC 上,C
(0,
-
2)
,所以点 D 的纵坐标为-
2
.把 y=-
2代入 xy 3
2 ,求得 x=
3
.所以点 D 的坐标为
(3,
-
2)
.
(2)
由于抛物线与 x 轴交于点 O、A
(4,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ax
(
x-
4)
,代入 D
(3,
-
2)
,得 2
3a .所求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22 2 8( 4)3 3 3y x x x x .
(3)
设点 M 的坐标为 22 8, 3 3x x x
.
①如图
2
,当 OM
//
DA 时,作 MN⊥x 轴,DQ⊥x 轴,垂足分别为 N、Q.由
tan
∠
MON=
tan
∠DAQ,得
22 8
3 3 2
x x
x
.
因为 x=
0
时点 M 与 O 重合,因此 2 8 23 3x ,解得 x=
7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7
,
14
).
②如图
3
,当 AM
//
OD 时,由
tan
∠MAN=
tan
∠DOQ,得
22 8
23 3
4 3
x x
x
.
因为 x=
4
时点 M 与 A 重合,因此 2 2
3 3x ,解得 x=-
1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0( 1, )3
.
③如图
4
,当 DM
//
OA 时,点 M 与点 D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此时点 M 的坐
标为(
1
,-
2
).
图
2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第(
3
)题的①、②用几何法进行计算,依据是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的正切相等.
如果用代数法进行,计算过程比较麻烦.以①为例,先求出直线 AD 的解析式,再
求出直线 OM 的解析式,最后解由直线 OM 和抛物线的解析式组成的二元二次方程组.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平行四边形问题(三)
例 5
如图
1
,等边△ABC 的边长为
4
,E 是边 BC 上的动点,EH⊥AC 于 H,过 E 作 EF∥
AC,交线段 AB 于点 F,在线段 AC 上取点 P,使 PE=EB.设 EC=x(
0
<x≤
2
).
(
1
)请直接写出图中与线段 EF 相等的两条线段(不再另外添加辅助线);
(
2
)Q 是线段 AC 上的动点,当四边形 EFPQ 是平行四边形时,求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
(
3
)当(
2
)中 的平行四边形 EFPQ 面积最大值时,以 E 为圆心,r 为半径作圆,
根据⊙E 与此时平行四边形 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求相应的
r
的取值范围.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福州
21
”,拖动点 E 在 BC 上运动,观察面积随 x 变
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当 E 是 BC 的中点时,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最大,此时四
边形 EFPQ 是菱形.
拖动点 M 在 BC 的垂直平分线上运动可以改变⊙E 的大小,可以体验到,⊙E 与平
行四边形 EFPQ 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可能为
2
,
4
,
6
,
3
,
0
.
思路点拨
1
.如何用含有 x 的式子表示平行四边形的边 PQ,第(
1
)题作了暗示.
2
.通过计算,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时的 x 值,准确、规范地画出此时的图形
是解第(
3
)题的关键,此时点 E 是 BC 的中点,图形充满了特殊性.
3
.画出两个同心圆可以帮助探究、理解第(
3
)题:过点 H 的圆,过点 C 的圆.
满分解答
(
1
)BE、PE、BF 三条线段中任选两条.
(
2
)如图
2
,在
Rt
△CEH 中,∠C=
60
°,EC=x,所以 xEH 2
3 .因为 PQ=
FE=BE=
4
-x,所以 xxxxEHPQS EFPQ 322
3)4(2
3 2 平行四边形 .
(
3
)因为 xxS EFPQ 322
3 2 平行四边形 3222
3 2 )(x ,所以当 x=
2
时,
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最大.
此时 E、F、P 分别为△ABC 的三边 BC、AB、AC 的中点,且 C、Q 重合,四边形 EFPQ
是边长为
2
的菱形(如图
3
).
图
2
图
3
过点 E 点作 ED⊥FP 于 D,则 ED=EH= 3 .
如图
4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2
个时,
0
<r< 3 ;
如图
5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4
个时,r= 3 ;
如图
6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6
个时, 3 <r<
2
;
如图
7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3
个时,r=
2
时;
如图
8
,当⊙E 与平行四边形 EFPQ 的四条边交点的总个数是
0
个时,r>
2
时.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图
8
考点伸展
本题中 E 是边 BC 上的动点,设 EC=x,如果没有限定
0
<x≤
2
,那么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是如何随 x 的变化而变化的?
事实上,当 x>
2
时,点 P 就不存在了,平行四边形 EFPQ 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平行四边形 EFPQ 的面积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例 6
如图
1
,抛物线 322 xxy 与 x 轴相交于 A、B 两点(点 A 在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相交于点 C,顶点为 D.
(
1
)直接写出 A、B、C 三点的坐标和抛物线的对称轴;
(
2
)连结 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 E,点 P 为线段 BC 上的一个动点,过点 P
作 PF
//
DE 交抛物线于点 F,设点 P 的横坐标为 m.
①用含 m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PF 的长,并求出当 m 为何值时,四边形 PEDF 为平行
四边形?
②设△BCF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m 的函数关系.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江西
24
”,拖动点 P 在 B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四
边形 PEDF 可以成为平行四边形.观察△BCF 的形状和 S 随 m 变化的图象,可以体验到,
S 是 m 的二次函数,当 P 是 BC 的中点时,S 取得最大值.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用函数的解析式表示图象上点的坐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
2
.当四边形 PEDF 为平行四边形时,根据 DE
=
FP 列关于 m 的方程.
3
.把△BCF 分割为两个共底 FP 的三角形,高的和等于 OB.
满分解答
(
1
)
A
(-
1
,
0
),
B
(
3
,
0
),
C
(
0
,
3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x=
1
.
(
2
)①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x+
3
.
把 x=
1
代入 y=-x+
3
,得 y=
2
.所以点 E 的坐标为(
1
,
2
).
把 x=
1
代入 322 xxy ,得 y=
4
.所以点 D 的坐标为(
1
,
4
).
因此 DE
=2
.
因为 PF
//
DE,点 P 的横坐标为 m,设点 P 的坐标为 )3,( mm ,点 F 的坐标为
)32,0( 2 mm ,因此 mmmmmFP 3)3()32( 22 .
当四边形 PEDF 是平行四边形时,DE
=
FP.于是得到 232 mm .解得 21 m ,
12 m (与点
E
重合,舍去).
因此,当 m
=2
时,四边形 PEDF 是平行四边形时.
②设直线 PF 与 x 轴交于点 M,那么 OM
+
BM
=
OB
=3
.因此
BMFPOMFPSSSS CPFBPFBCF 2
1
2
1
mmmm 2
9
2
33)3(2
1 22 .
m 的变化范围是
0
≤m≤
3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在本题条件下,四边形 PEDF 可能是等腰梯形吗?如果可能,求 m 的值;如果不可
能,请说明理由.
如图
4
,如果四边形 PEDF 是等腰梯形,那么 DG
=
EH,因此 EPFD yyyy .
于是 2)3()32(4 2 mmm .解得 01 m (与点
CE
重合,舍去), 12 m
(与点
E
重合,舍去).
因此四边形 PEDF 不可能成为等腰梯形.
图
4
例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线 1y x 与 3 34y x 交于点 A,分别交 x
轴于点 B 和点 C,点 D 是直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
(
1
)求点 A、B、C 的坐标.
(
2
)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 D 的坐标.
(
3
)在直线 AB 上是否存在点 E,使得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 BE
CD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太原
29
”,拖动点 D 可以在直线
AC
上运动.
分别双击按钮“BC=BD”,“CB=CD”和“DB=DC”,可以准确显示△CBD 为等
腰三角形.
双击按钮“平行四边形”,可以体验到,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
三个.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由两条直线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就是点
A
的坐标.
2
.分类讨论等腰三角形 CBD,按照顶角的顶点分三种情况讨论.
3
.在计算点 D 的坐标时,构造以 C 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灵活运用三边比
3
∶
4
∶
5
.
4
.画平行四边形时,是点 E 决定点 D 的位置:过点 O 作 AC 的平行线交 AB 于 E,
由 OE 与 AD 平行且相等得到点 D 的两个位置,这样就容易得到三个平行四边形.
满分解答
(
1
)在 1y x 中,当 0y 时, 1x ,所以点 B 的坐标为( 1,0) .在 3 34y x
中,当 0y 时, 4x ,所以点C 的坐标为(
4
,
0
).解方程组
1,
3 3,4
y x
y x
得 8
7x ,
15
7y .所以点 A 的坐标为 8 15,7 7
.
(
2
)因为点 D 在直线 3 34y x 上,设点 D 的坐标为 3( , 3)4x x .当△CBD 为
等腰三角形时,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图
2
,当 DB=DC 时,设底边 BC 上的高为 DM.在
Rt
△CDM 中, 1 5
2 2CM BC ,
所以 3 15
4 8DM CM .这时点 D 的坐标为 3 15,2 8
.
②如图
3
,当 CD=CB=
5
时,点 D 恰好落在 y 轴上,此时点 D 的坐标为(
0
,
3
).根
据对称性,点 D 关于点 C 对称的点 D′的坐标为(
8
,-
3
).
③如图
4
,当 BC=BD 时,设 BC、DC 边上的高分别为 DM、BN.在
Rt
△BCN 中,
BC=
5
,所以 CN=
4
,因此 DC=
8
.在
Rt
△DCM 中,DC=
8
,所以 3 24
5 5DM DC ,
4 32
5 5DM DC .这时点 D 的坐标为 12 24,5 5
.
综上所述,当△CBD 为等腰三角形时,点 D 的坐标为 3 15,2 8
、(
0
,
3
)、(
8
,
-
3
)或 12 24,5 5
.
图
2
图
3
图
4
(
3
)如图
5
,以点 E、D、O、A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以下三种情形:
①当四边形 AEOD 为平行四边形时, 3 2
20
BE
CD
.
②当四边形 ADEO 为平行四边形时, 2
10
BE
CD
.
③当四边形 AODE 为平行四边形时, 27 2
20
BE
CD
.
考点伸展
如图
5
,第(
3
)题这样解:
在△ABC 中,已知 BC=
5
,BC 边上的高为15
7
,解得 AB=15 27
,AC= 25
7
.
由 ' 1
5
BE BO
BA BC
,得 3' 27BE ,所以 27 27BE .
由 4
5
CD CO
CA CB
,得 20
7CD ,所以 30' 7CD .
结合图
5
,可以计算出 3 2
20
BE
CD
, 2
10
或 27 2
20
.
图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一)
例 1
如图
1
,直线 l 经过点 A
(1
,
0)
,且与双曲线 my x
(
x>
0)
交于点 B
(2
,
1)
.过点
( , 1)P p p
(
p>
1)
作 x 轴的平行线分别交曲线 my x
(
x>
0)
和 my x
(
x<
0)
于 M、N 两点.
(
1
)求 m 的值及直线 l 的解析式;
(
2
)若点 P 在直线 y=
2
上,求证:△PMB∽△PNA;
(
3
)是否存在实数 p,使得 S△AMN=
4
S△AMP?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 p 的
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南通
28
”,拖动点 P 在射线
AB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当直线
MN
经过(
0
,
2
)点时,图形中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MN
和△
AMP是两个同高的三角形,
MN
=
4MP
存在两种情况.
思路点拨
1
.第(
2
)题准确画图,点的位置关系尽在图形中.
2
.第(
3
)题把 S△AMN=
4
S△AMP 转化为 MN=
4
MP,按照点 M 与线段 NP 的位置关系
分两种情况讨论.
满分解答
(
1
)因为点 B
(2
,
1)
在双曲线 my x
上,所以 m=
2
.设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y kx b ,
代入点 A
(1
,
0)
和点 B
(2
,
1)
,得 0,
2 1.
k b
k b
解得 1,
1.
k
b
所以直线 l 的解析式为 1y x .
(
2
)由点 ( , 1)P p p
(
p>
1)
的坐标可知,点 P 在直线 1y x 上
x
轴的上方.如图
2
,
当 y=
2
时,点 P 的坐标为
(3
,
2)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
,
2)
,点 N 的坐标为
(
-
1
,
2)
.
由 P
(3
,
2)
、M
(1
,
2)
、B
(2
,
1)
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 P
(3
,
2)
、N
(
-
1
,
2)
、A
(1
,
0)
三点的位置关系,可知△PNA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PMB∽△PNA.
图
2
图
3
图
4
(
3
)△AMN 和△AMP 是两个同高的三角形,底边 MN 和 MP 在同一条直线上.
当 S△AMN=
4
S△AMP 时,MN=
4
MP.
①如图
3
,当 M 在 NP 上时,xM-xN=
4(
xP-xM
)
.因此 2 2 2( ) 4 ( 1)xx x x
.解
得 1 13
2x 或 1 13
2x (此时点 P 在 x 轴下方,舍去).此时 1 13
2p .
②如图
4
,当 M 在 NP 的延长线上时,xM-xN=
4(
xM-xP
)
.因此
2 2 2( ) 4 ( 1)xx x x
.解得 1 5
2x 或 1 5
2x (此时点 P 在 x 轴下方,舍去).此
时 1 5
2p .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景下,△AMN 能否成为直角三角形?
情形一,如图
5
,∠AMN=
90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1
,
2
),点
P
的坐标为(
3
,
2
).
情形二,如图
6
,∠MAN=
90
°,此时斜边 MN 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不存在∠ANM=
90
°的情况.
图
5
图
6
例 2
如图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直角梯形 OABC 的顶点 O 为坐标原点,顶点 A、
C 分别在 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CB∥OA,OC=
4
,BC=
3
,OA=
5
,点 D 在边 OC 上,
CD=
3
,过点 D 作 DB 的垂线 DE,交 x 轴于点 E.
(
1
)求点 E 的坐标;
(
2
)二次函数 y=-x
2
+bx+c 的图像经过点 B 和点 E.
①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它的对称轴;
②如果点 M 在它的对称轴上且位于 x 轴上方,满足 S△CEM=
2
S△ABM,求点 M 的坐标.
图
1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1
松江
24
”,拖动点 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运动,观察
面积比的度量值,可以体验到,有两个时刻,面积的比值等于
2
.
思路点拨
1
.这三道题目步步为赢,错一道题目,就要影响下一道的计算.
2
.点 M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位于 x 轴上方,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分别为点 M 在
线段 FB 和 FB 的延长线上.因为用点 M 的纵坐标表示△ABM 的底边长,因点 M 的位置
不同而不同.
满分解答
(
1
)因为 BC∥OA,所以 BC⊥CD.因为 CD=CB=
3
,所以△BCD 是等腰直角三角
形.因此∠BCD=
45
°.又因为 BC⊥CD,所以∠ODE=
45
°.所以△ODE 是等腰直角
三角形,OE=OD=
1
.所以点 E 的坐标是(
1
,
0
).
(
2
)①因为抛物线 y=-x
2
+bx+c 经过点 B(
3
,
4
)和点 E(
1
,
0
),所以
9 3 4,
1 0.
b c
b c
解得 6,
5.
b
c
所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x
2
+
6
x-
5
,抛物线的对
称轴为直线 x=
3
.
②如图
2
,如图
3
,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 轴交于点 F,点 M 的坐标为(
3
,t).
CEM MEF COEOFMCS S S S 梯形
1 1 1(4 ) 3 2 1 4 42 2 2 2
tt t .
(ⅰ)如图
2
,当点 M 位于线段 BF 上时, ttS ABM 42)4(2
1 .解方程
)4(242 tt ,得
5
8t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3
,
5
8 ).
(ⅱ)如图
3
,当点 M 位于线段 FB 延长线上时, 42)4(2
1 ttS ABM .解
方程 )4(242
tt ,得 8t .此时点 M 的坐标为(
3
,
8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对于图
2
,还有几个典型结论:
此时,C、M、A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EM 的周长最小.
可以求得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4 45y x ,当 x=
3
时, 8
5y .
因此点 M(
3
,
5
8 )在直线 AC 上.
因为点 A、E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所以 ME+MC=MA+MC.
当 A、M、C 三点共线时,ME+MC 最小,△CEM 的周长最小.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二)
例 3
如图
1
,四边形 OABC 是矩形,点 A、C 的坐标分别为
(3,0)
,
(0,1)
.点 D 是线段 BC
上的动点(与端点 B、C 不重合),过点 D 作直线 1
2y x b 交折线 OAB 于点 E.
(
1
)记△ODE 的面积为 S,求 S 与 b 的函数关系式;
(
2
)当点 E 在线段 OA 上时,若矩形 OABC 关于直线 DE 的对称图形为四边形
O
1
A
1
B
1
C
1
,试探究四边形 O
1
A
1
B
1
C
1
与矩形 OABC 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
变,求出重叠部分的面积;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广州
25
”,拖动点 D 由 C 向 B 运动,观察 S 随 b 变化
的函数图像,可以体验到,E 在 OA 上时,S 随 b 的增大而增大;E 在 AB 上时,S 随 b
的增大而减小.双击按钮“第(
3
)题”,拖动点 D 由 C 向 B 运动,可以观察到,E 在
OA 上时,重叠部分的形状是菱形,面积不变.双击按钮“第(
2
)题”可以切换.
思路点拨
1
.数形结合,用 b 表示线段 OE、CD、AE、BE 的长.
2
.求△ODE 的面积,要分两种情况.当 E 在 OA 上时,OE 边对应的高等于 OC;
当 E 在 AB 边上时,要利用割补法求△ODE 的面积.
3
.第(
3
)题中的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4
.图形翻着、旋转等运动中,计算菱形的边长一般用勾股定理.
满分解答
(1)
①如图
2
,当 E 在 OA 上时,由 1
2y x b 可知,点 E 的坐标为
(2
b
,0)
,OE=
2
b.此时 S=S△ODE= 1 1 2 12 2OE OC b b .
②如图
3
,当 E 在 AB 上时,把 y=
1
代入 1
2y x b 可知,点 D 的坐标为
(2
b-
2,1)
,CD=
2
b-
2
,BD=
5
-
2
b.把 x=
3
代入 1
2y x b 可知,点 E 的坐标为 3(3, )2b ,
AE
= 3
2b ,
BE
= 5
2 b .此时
S=S 矩形 OABC-S△OAE- S△BDE -S△OCD
= 1 3 1 5 13 3( ) ( )(5 2 ) 1 (2 2)2 2 2 2 2b b b b
2 5
2b b .
(2)
如图
4
,因为四边形 O
1
A
1
B
1
C
1
与矩形 OABC 关于直线 DE 对称,因此 DM=DN,
那么重叠部分是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即四边形 DMEN 是菱形.
作 DH⊥OA,垂足为 H.由于 CD=
2
b-
2
,OE=
2
b,所以 EH=
2
.
设菱形 DMEN 的边长为 m.在
Rt
△DEH 中,DH=
1
,NH=
2
-m,DN=m,所以
16
+
(2
-m
)
2
=m
2
.解得 5
4m .所以重叠部分菱形 DMEN 的面积为 5
4
.
图
2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把本题中的矩形 OABC 绕着它的对称中心旋转,如果重叠部分的形状是菱形(如图
5
),那么这个菱形的最小面积为
1
,如图
6
所示;最大面积为 5
3
,如图
7
所示.
图
5
图
6
图
7
例 4
如图
1
,在△ABC 中,∠C=
90
°,
A
C=
3
,BC=
4
,CD 是斜边 AB 上的高,点 E 在
斜边 AB 上,过点 E 作直线与△ABC 的直角边相交于点 F,设 AE=
x
,△AEF 的面积为
y
.
(
1
)求线段 AD 的长;
(
2
)若 EF⊥AB,当点 E 在斜边 AB 上移动时,
①求 y 与 x 的函数关系式(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②当 x 取何值时,y 有最大值?并求出最大值.
(
3
)若点 F 在直角边 AC 上(点 F 与 A、C 不重合),点 E 在斜边 AB 上移动,试
问,是否存在直线 EF 将△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直线 EF,求出 x 的值;
若不存在直线 EF,请说明理由.
图
1
备用图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10
扬州
28
”,拖动点 E 在 AB 上运动,从 y 随 x 变化的
图像可以体验到,当 F 在 AC 上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当 F 在 BC 上时,y 随 x 变化
的图像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部分,y 的最大值对应抛物线的顶点.双击按钮“第(
3
)
题”,我们已经设定好了 EF 平分△ABC 的周长,拖动点
E
,观察图像,可以体验到,
“面积 AEF”的值可以等于
3
,也就是说,存在直线 EF 将△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
分.双击按钮“第(
2
)题”可以切换。
思路点拨
1
.第(
1
)题求得的 AD 的长,就是第(
2
)题分类讨论 x 的临界点.
2
.第(
2
)题要按照点 F 的位置分两种情况讨论.
3
.第(
3
)题的一般策略是:先假定平分周长,再列关于面积的方程,根据方程的
解的情况作出判断.
满分解答
(1)
在
Rt
△ABC 中, AC=
3
,BC=
4
,所以 AB=
5
.在
Rt
△ACD 中,
3 9cos 3 5 5AD AC A .
(2)
①如图
2
,当 F 在 AC 上时, 90 5x .在
Rt
△AEF 中, 4tan 3EF AE A x .所
以 21 2
2 3y AE EF x .
如图
3
,当 F 在 BC 上时,9 55 x ≤ .在
Rt
△BEF 中, 3tan (5 )4EF BE B x .所
以 21 3 15
2 8 8y AE EF x x .
②当 90 5x 时, 22
3y x 的最大值为 54
25
;
当 9 55 x ≤ 时, 23 15
8 8y x x 23 5 75)8 2 32x ( 的最大值为 75
32
.
因此,当 5
2x 时,y 的最大值为 75
32
.
图
2
图
3
图
4
(3)
△ABC 的周长等于
16
,面积等于
6
.
先假设 EF 平分△ABC 的周长,那么 AE=x,AF=
6
-x,x 的变化范围为
3
<x≤
5
.因
此 1 1 4 2sin (6 ) ( 6)2 2 5 5AEFS AE AF A x x x x .解方程 2 ( 6) 35 x x ,得
13 62x .
因为 13 62x 在
3
≤x≤
5
范围内(如图
4
),因此存在直线 EF 将△ABC 的周长
和面积同时平分.
考点伸展
如果把第(
3
)题的条件“点 F 在直角边 AC 上”改为“点 F 在直角边 BC 上”,那
么就不存在直线 EF 将△ABC 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
先假设 EF 平分△ABC 的周长,那么 AE=x,BE=
5
-x,BF=x+
1
.
因此 21 1 3 3sin (5 )( 1) ( 4 5)2 2 5 10BEFS BE BF B x x x x .
解方程 23 ( 4 5) 310 x x .整理,得 2 4 5 0x x .此方程无实数根.
2016 中考数学压轴题函数面积问题(三)
例 5
如图
1
,正方形 ABCD 中,点 A、B 的坐标分别为(
0
,
10
),(
8
,
4
),点 C 在
第一象限.动点 P 在正方形 ABCD 的边上,从点 A 出发沿 A→B→C→D 匀速运动,同时
动点 Q 以相同速度在 x 轴上运动,当 P 点到 D 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
间为 t 秒.
(
1
)当 P 点在边 AB 上运动时,点 Q 的横坐标 x (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 t
(秒)的函数图象如图
2
所示,请写出点 Q 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 P 运动速度;
(
2
)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 C 的坐标;
(
3
)在(
1
)中当 t 为何值时,△OPQ 的面积最大,并求此时 P 点的坐标.
(
4
)如果点 P、Q 保持原速度速度不变,当点 P 沿 A→B→C→D 匀速运动时,OP
与 PQ 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 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图
1
图
2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9
兰州
29
”,拖动点
Q
在
x
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
Q
运动的起点为(
1
,
0
);当
P
在
AB
上时,△OPQ 的面积随
x
变化的图象是开口向下
的抛物线的一部分;观察点
P
与
OQ
的垂直平分线的位置关系,可以体验到,有两个时
刻,
PO=PQ
.双击按钮“PO=PQ,P 在 AB 上”和“PO=PQ,P 在 CD 上”,可以准确
显示 PO=PQ.
思路点拨
1
.过点 B、C、P 向 x 轴、y 轴作垂线段,就会构造出全等的、相似的直角三角形,
出现相等、成比例的线段,用含有 t 的式子表示这些线段是解题的基础.
2
.求点 C 的坐标,为求直线 BC、CD 的解析式作铺垫,进而为附加题用两点间的
距离公式作准备.
3
.不论点 P 在 AB、BC 还是 CD 上,点 P 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总是
3
∶
4
∶
5
,
灵活运用方便解题.
4
.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最值时,要注意定义域与对称轴的位置关系.
满分解答
(
1
) Q
(1,0)
,点 P 每秒钟运动
1
个单位长度.
(
2
)过点 B 作 BE⊥y 轴于点 E,过点 C 作 x 轴的垂线交直线 BE 于 F,交 x 轴于 H.
在
Rt
△ABE 中,BE=
8
,AE=
10
-
4
=
6
,所以 AB=
10
.由△ABE≌△BCF,知 BF
=AE=
4
,CF=BE=
6
.所以 EF=
8
+
6
=
14
,CH=
8
+
4
=
16
.因此点 C 的坐标为(
14
,
16
).
(
3
)过点 P 作 PM⊥y 轴于 M,PN⊥ x 轴于 N.因为 PM
//
BE,所以 AP AM MP
AB AF BF
,
即
10 6 8
t AM MP .因此 3 4,5 5AM t PM t .于是 3 410 ,5 5PN OM t ON PM t .
设△OPQ 的面积为 S
(
平方单位
)
,那么
21 1 3 3 47(1 )(10 ) 52 2 5 10 10S OQ PN t t t t ,定义域为
0
≤t ≤
10
.
因为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 47
6t ,所以当 47
6t 时,△OPQ 的面积最大.此
时 P 的坐标为
(
94
15
, 53
10
)
.
(
4
)当 5
3t 或 295
13t 时
,
OP 与 PQ 相等.
图
3
图
4
考点伸展
附加题的一般思路是:点 Q 的横坐标是点 P 的横坐标的
2
倍.先求直线 AB、BC、
CD 的解析式,根据直线的解析式设点 P 的坐标,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列方程 PO=
PQ.
附加题也可以这样解:
①如图
4
,在
Rt
△AMP 中,设 AM=
3m
,MP=
4 m
,AP=
5m
,那么 OQ=
8m
.根
据 AP、OQ 的长列方程组 5 ,
8 1 ,
m t
m t
解得 5
3t .
②如图
5
,在
Rt
△GMP 中,设 GM=
3m
,MP=
4 m
,GP=
5m
,那么 OQ=
8m
.在
Rt
△GAD 中,GD=
7.5
.根据 GP、OQ 的长列方程组 5 37.5 ,
8 1 ,
m t
m t
解得 295
13t .
③如图
6
,设 MP=
4m
,那么 OQ=
8m
.根据 BP、OQ 的长列方程组 5 10 10,
8 1 ,
m t
m t
解得 5
3t ,但这时点 P 不在 BC 上.
图
5
图
6
例 6
在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 cbxxy 2 经过点(0,10)和点(4,2).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 1,在边长一定的矩形 ABCD 中,CD=1,点 C 在 y 轴右侧沿抛物线
cbxxy 2 滑动,在滑动过程中 CD∥x 轴,AB 在 CD 的下方.当点 D 在 y 轴上时,
AB 落在 x 轴上.
①求边 BC 的长.
②当矩形 ABCD 在滑动过程中被 x 轴分成两部分的面积比为 1:4 时,求点 C 的坐标.
图
1
动感体验
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
08
长春
25
”,拖动点 C 在抛物线上运动,可以体验到,
矩形 ABCD 随之平移,双击按钮“上∶下=
4
∶
1
”,可以体验到,符合条件的点 C 有两
个;双击按钮“上∶下=
1
∶
4
”,可以体验到,符合条件的点 C 有一个,就是抛物线的
顶点.
思路点拨
1
.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数形结合,把 x=
1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的 y 的值就是边 BC 的长.
3
.分类讨论两部分的面积比为 1:4,分为上下之比为 1:4 和 4:1 两种情况.
4
.矩形在移动过程中形状不变,把面积比转化为高度比,由于 BC=
5
,因此点 C
的纵坐标为
1
或
4
,进而解方程求得点 C 的横坐标.
满分解答
(
1
)因为抛物线 cbxxy 2 经过点(0,10)和点(4,2),所以 10,
16 4 2.
c
b c
解得 6b , 10c .因此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x
2
-
6
x+
10
.
(
2
)①因为 CD=
1
,点 D 在 y 轴上,所以点 C 的横坐标为
1
.在 y=x
2
-
6
x+
10中,当 x=
1
时,y=
5
.所以边 BC 的长为
5
.
②因为矩形边长一定,所以 BC=
5
.如图
2
,当矩形 ABCD 在 x 轴上方部分的面积
与这个矩形面积的比为 1:5 时,点 C 的纵坐标为
1
.解方程 x
2
-
6
x+
10
=
1
,得
1 2 3x x .此时点 C 的坐标为
(3
,
1)
.
如图
3
,当矩形 ABCD 在 x 轴上方部分的面积与这个矩形面积的比为 5:1 时,点 C
的纵坐标为
4
.解方程 x
2
-
6
x+
10
=
4
,得 1 3 3x , 2 3 3x .此时点 C 的坐标
为
(3
+ 3 ,
4)
或
(3
- 3 ,
4)
.
图
2
图
3
考点伸展
在本题情景下,以 CD 为半径的⊙C 如果与坐标轴相切,那么符合条件的点 C 有哪
些?
解:由于 CD=
1
,抛物线的顶点为(
3
,
1
),因此与坐标轴相切的⊙C 有三个,点
C 的坐标分别为(
1
,
5
),(-
1
,
17
),(
3
,
1
).
在本题情景下,以 CB 为半径的⊙C 如果与坐标轴相切,那么符合条件的点 C 有哪
些?
解:由于点(
5
,
5
)恰好在抛物线上,因此与坐标轴相切的⊙C 有两个,点 C 的坐
标分别为(
5
,
5
),(-
5
,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