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4.50 KB
  • 2021-05-10 发布

中考化学粗盐提纯专项练习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粗盐提纯 ‎1.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除去固体氯化钠中混有的氯化钙。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请参与实验并回答问题。‎ ‎⑴写出A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A物质的俗称: 。‎ ‎⑵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⑶反应①中加入过量A物质的目的是 ;反应②中如果加入盐酸也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填“有”或“没有”)影响。‎ ‎⑷分离后所得氯化钠的质量与分离前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填“增大”、“不变”或“减少”)。‎ ‎2.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NaCl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 ‎ (1)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操作2的名称是__________,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其作用是____。‎ ‎4.医院救治病人急需一批生理盐水,制药厂积极支援,用含有少量碳酸钠的氯化钠为原料生产纯净的氯化钠,再用其配制生理盐水。某化学学习小组运用所学知识,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的氯化钠的生产流程。‎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操作①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2) 操作②中应加入的试剂B为 ,该小组同学认为过量的B无需再用试剂除去,最终对氯化钠的纯度不会造成影响,其原因是 。‎ ‎(3) 若用不纯的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可能会危及病人生命,请你选用下列所提供的试剂,对该小组制得的氯化钠进行检验,以判断碳酸钠被除尽。请写出实验具体步骤和现象。供选用的试剂:蒸馏水、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 实验步骤和现象: 。‎ ‎5.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以下是我市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 ‎6..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一粗盐样品进行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或用品如下:‎ ‎ A B C D E F G H ‎(1)A的名称是 ;(2)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 、计算产率;‎ ‎(3)“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二低”的含义是 ‎ ‎(4)实验小组通过正确的计算发现,所得实验结果对与该粗盐的实际含量对比,实验测得的结果比实际偏低,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 ‎7.(1)粗盐除含NaCl外,还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 粗盐提纯的操作流程。‎ 提供的试剂:Na2CO3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饱和NaCl溶液。‎ ‎ ①欲除去溶液I中的MgCl2、CaCl2、Na2SO4,从提供的试剂中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过量的NaOH溶液、 、 ;‎ ‎ ②在滤液中加盐酸的作用是 ;‎ ‎ (2)用提纯的NaCl配制200g0.9%的生理盐水,需要NaCl的质量为 g。‎ ‎ ①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 ②如果配制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低于0.9%,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 ‎8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 ‎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 ‎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 ‎9某学习小组设计分离NaCl和C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方案如下:‎ ‎(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需要用到的仪器除蒸发皿、烧杯、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火柴外,还必须要有的一种仪器是______。‎ ‎(3)有同学提出滤液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至过量,再蒸发结晶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 (4)如果实验过程中得到白色沉淀80克,试计算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CaCl2固体?(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10某校化学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发现,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Cl2、‎ 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他们要除去杂质得到精盐,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序号①~⑧表示实验操作,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 根据上述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2)第⑤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 (3)“蒸发结晶”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铁圈)、坩埚钳、石棉网、火柴、玻璃棒、_______、‎ ‎ (4)实验中加入“Na2SO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利用提供的沉淀试剂,再写出一种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填序号):_____________。‎ 海水 粗盐 溶解 ‎①‎ BaCl2溶液 ‎②‎ NaOH溶液 ‎③‎ Na2CO3溶液 ‎④‎ 过滤 ‎⑤‎ 沉淀 滤液 盐酸 ‎⑥‎ 蒸发、结晶 烘干 精盐 苦卤 石灰乳 MgCl2溶液 盐酸 Mg(OH)2‎ 一定条件 MgCl2‎ 通电 Mg Cl2‎ ‎11.海水经过晒盐后得到粗盐和苦卤,重结晶后的食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最后经蒸发即得精盐。以下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进行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石灰乳是用生石灰制得的,请写出制取石灰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备精盐的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是否可以颠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12 (1)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常用的操作方法是      。‎ ‎ (2)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将海水进行 可得到粗盐;为除去粗盐中含有 的SO42-、Ca2+、Mg2+等杂质,-有如下操作:①溶解;②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适量的盐酸;⑤加过量NaOH溶液;⑥蒸发结晶;⑦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填一种合理组合)。‎ ‎(3)从海水中得到金属镁。下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 上述过程中,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   ,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   。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     。‎ ‎(4)海水“制碱”。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 ‎ ‎ 步骤Ⅲ、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    。‎ ‎13.某制碱厂以岩盐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岩盐水主要含氯化钠,此外还含有较多硫酸钠,以及少量氯化钙和氯化镁。岩盐水初步处理后,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同时制取副产品A晶体,其主要流程如下:‎ ‎(1)“降温”的目的是析出副产品“A晶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 ‎(2)“操作I”中的操作是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 ‎(3)“盐水精制I”是除去盐水中的少量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盐水精制Ⅱ”是除去盐水中的其他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14.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 。‎ ‎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 。‎ ‎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 ‎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 。‎ ‎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大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