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4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科学中考复习用书(分册知识点归纳)
(深圳浙江等地使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
一、考试要点
单 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第
一册第一章
第3节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会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b
b
第4节 温度的测量
1.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b
第5节 质量的测量
1.会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b
第一册
第二章
第3节 常见的植物
1.了解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概念
a
第4节 细胞
1.概述洋葱鳞茎表皮、人体口腔上皮等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光学显微镜水平)
2.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生物和装片
b
a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1.描述我国生物保护与自然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a
a
第一册第三章
第2节 地球仪和地图
1.能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地理位置
2.学会绘制简单平面示意图
b
a
第3节 太阳和月球
1. 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概况
2. 了解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
3.了解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和人类对月球与行星的探测
a
a
a
第5节 月相
1、 知道星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 识别月相(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
3.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
a
a
a
第一册第
四
章
物
质
的
特
性
第1节 熔化与凝固
1. 描述晶体熔化图线
2. 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3. 说出熔点、凝固点的含义,能说出冰的熔点为00C
a
b
a
第2节 汽化与液化
1. 说出液体汽化的二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描述液体蒸发和沸腾时的特点
3.说出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0C
a
a
a
第4节 物质的构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运动论的基本内容
3.用分子观点解释物态的变化
a
a
c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1. 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溶解情况
1. 溶解过程中的吸热与放热
2. 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液体、气体不作要求)
a
a
a
第6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辩认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a
b
a
a
第二册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
第4节 光和颜色
1.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a
a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
①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②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③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④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
b
b
a
2.光的折射
①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③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第2节 机械运动
1.运动的描述
① 能说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② 说出参照物的概念
③ 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识别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a
a
a
2.速度与平均速度
① 描述匀速直线运动
②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
③ 说出速度的单位
④ 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
⑤ 能用公式v=s/t进行简单的计算
a
a
a
a
b
第3节 力的存在
1.能说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说出力的单位
3.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
a
b
第4节 力的图示
1.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说出力的三要素
1. 绘制简单的力的图示
b
a
c
第5节 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 说出重力的方向
3.会应用关系式G=m/g进行有关计算
a
a
b
第6节 摩擦的利和弊
1.列举摩擦力的存在
2.能针对具体例子说明摩擦的利与弊
a
b
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
1.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能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a
b
第8节 二力平衡的条件
1.说出二力平衡的概念
2.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3.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限于最多作用两个力的物体)
4.说出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a
b
b
a
第二册第
一
章
对
环
境
的
觉
察
第4节 光和颜色
1.说出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2.说出光在真空中的光速
3.知道光在不同物质里的传播速度不同
a
a
a
第5节 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反射
①列举光的反射现象
②概述光的反射定律
③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④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a
b
b
a
2.光的折射
① 列举光的折射现象
② 概述光的折射定律
③ 能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a
b
b
第二册
第三章
第3节 走向成熟
1.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
2.青春期的身心健康
a
a
第5节 植物的一生
1.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
2.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描述果实、种子的形成
a
b
a
第四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1.了解地球的自转特征
2.知道地球的自转方向
a
a
第3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
2.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周期、地轴倾斜等特征
a
a
第4节 日历上的科学
1.了解我国日历中公历和农历的设置方法
2.知道阳历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3.知道农历与月相的关系
a
a
a
第5节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2.认识地壳是变动的
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a
a
a
第7节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1.识别主要的地形特征
2.理解单的地形等高线图
a
b
第三册第
一
章
生
活
中
的
水
第1节 水在哪里
1.描述地球上水体的名称及比例
2.举例说明水对生命体的影响
3.知道水体的分类
4.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a
a
a
第2节 水的组成
1.说出水电解后的产物
2.描述水的组成
3.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
a
a
a
第3节 水的密度
1. 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
2. 用ρ=m/V进行简单计算
3. 举例说出密度的单位的含义
4. 运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b
b
a
b
第4节 水的压强
1.压强
① 说出压力的概念
② 说出压强的定义
③ 说出压强的单位
④ 说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⑤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b
a
a
c
2.液体压强
① 说出液体对容器底、侧壁有压强
② 定性说明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不要求进行液体压强公式的计算)
a
b
第5节 水的浮力
1.描述浮力的涵义
2.概述阿基米德原理
1. 直接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简单计算(计算对象最多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a
b
a
第6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1.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
2.辩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1. 说出溶液的组成和特点
a
a
a
第7节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例举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一些因素
3.描述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不要求溶解度的计算)
4.会运用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
5.了解温度对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
6.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
7.用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进行简单计算
8.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一般步骤与操作方法
9.按要求配制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方案
b
a
a
b
a
a
b
a
c
第8节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1.了解常见的晶体
2. 掌握结晶的两种方法
a
b
第三册第
二
章
地
球
的
外
衣
第1节大气层
1.了解大气的分层
a
第2节 天气与气温
1.了解天气的概念
a
第3节 大气压强
1.说出一些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方法
2.说出标准大气压的值
3.用大气压的有关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a
a
b
第4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说出空气的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列举一些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对天气、人体、沸点的影响,了解高压锅、吸尘器的原理
a
a
第6节 为什么会降水
1.了解大气降水的形成过程
2.了解人工降雨
a
a
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了解气候的概念
2.了解影响气候的因素
a
a
第9节 水的利用和保护
3.例举常见水污染的种类、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5.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
6.掌握粗盐的提纯
a
a
b
a
第三册
第三章
第1节 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通过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现象
2.说出植物生长素发现的历史,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
a
a
第2节 神奇的激素
1.生长素与植物的向光性
2.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3.说出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及分泌不正常引起的常见疾病
a
a
a
第3节 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
a
a
第5节 体温的控制
1.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a
第三册
四
章
电
路
探
秘
第1节电路图
1. 说出电路中每个元件的作用
2. 绘制电路图(限于两个电阻的情况)
3. 说出通路、开路和短路的特点
4. 能识别和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a
a
a
a
第2节电流的测量
1.电流
① 识别电流方向
② 知道电流的概念
③ 说出电流的单位
④ 能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a
a
a
b
2.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① 能识别电流表
② 说出正确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
③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流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电路
④ 会用试触法选择合适量程
a
a
a
a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
1.物质的导电性
① 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a
2.电阻
① 说出电阻的概念
② 说出电阻的单位
a
a
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概述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原因
b
第5节变阻器
1.解释滑动变阻器能改变电流大小的原因
2.会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符号
3.会正确连接和使用滑动变阻器
b
a
c
第6节电压的测量
1.电压
① 描述电压的初步概念
② 说出电压的单位
③ 能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a
a
a
2.实验:用电压表测电压
① 能识别电压表
② 说出正确使用电压表的注意事项
③ 会按实验要求将电压表和其他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a
a
a
第
四
章
电
路
探
秘
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欧姆定律
① 概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② 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学问题(限制两个电阻)
b
b
2.实验
① 说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② 绘制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③ 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b
b
b
第8节电路的连接
1. 概述串联电路的特点
2. 概述并联电路的特点
a
a
第四册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1. 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2. 描述原子结构模型
3.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
4. 说出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
5. 描述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的大小数量级
6. 了解原子的结构(原子的同位素不作要求)
a
a
a
a
a
a
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 说出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2.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3.列举组成地球的主要元素,指认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
a
b
a
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
1.书写常见元素的符号(H、O、C、N、S、Si、Na、Fe、Cu、Cl、Ca、Ag、I、K、P)会查阅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不作要求)
2. 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几种含义
a
a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1. 说出化合价的含义
2.会查元素的化合价
3.能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4.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1. 列举化学式所表示的含义
a
a
a
b
a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会查阅相对原子的质量
2.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2. 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a
b
b
第1节 空气
1.列举空气的主要成分
2.说出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a
a
第四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第2节 氧气与氧化
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2.说出检测氧气的方法
3.举例说明氧气的主要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4.说出氧气的用途
5.说出氧化反应的概念
6.描述典型金属和非金属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如镁、铁、硫、碳、氢气等
1. 就具体的例子说出氧化反应
2. 说出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3. 举例说明催化作用和催化剂
4. 列举一些缓慢氧化现象
5. 列举一些剧烈氧化现象——燃烧、爆炸
6.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7. 说明常用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8. 列举火灾自救的有效措施
a
b
b
a
a
a
a
a
b
a
a
b
b
a
第3节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 说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特点
2.描述质量守恒定律
3.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4.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释常见的现象
5.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6.正确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7.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计算
b
a
c
b
a
b
c
a
a
b
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第4节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1.描述人体呼吸时对气体交换的场所和过程
2.说出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通过对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旺盛时期的探究来了解呼吸作用的特点
第5节 光合作用
1.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水中的溶解性、密度等
2. 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
3. 说明检测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4. 说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5. 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及主要步骤
6.通过叶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和植物在光照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其重要意义
7.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第7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
1. 列举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 说出一些防治空气污染的方法
3. 说出空气质量指数主要内容
4. 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5.知道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a
a
a
a
a
第四册
第三章
植物与
土壤
第1节 土壤中有什么
1.知道土壤的构成
2.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
a
a
第2节 各种各样的土壤
1. 区别不同的土壤类型
2.知道不同性状的土壤对植物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b
a
第3节 植物与土壤
1.通过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描述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利用和散失过程
2.说出植物缺失氮、磷、钾、铁等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
a
a
第4节 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1.说出植物体对无机盐的吸收、运输结构
2.说出植物体对有机物的运输结构
a
a
第5节 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
1.通过观察蒸腾作用及其对植物体内水分上升影响实验,描述蒸腾作用的意义和进行部位
2.说出植物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合理灌溉、合理施肥、种子处理等农业生产中的新陈代谢原理
a
第6节 保护土壤
1.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土壤污染的情况及其危害性
1. 了解保护土壤和防止土壤污染的重要性及主要措施
a
a
a
第 四 册 第 四 章 电 和 磁
第1节 指南针为什能指方向
1. 知道磁体及其性质
2.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了解磁化的概念
4.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
5. 知道地磁场的存在,知道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间的关系
a
a
a
a
a
第2节
电生磁
1. 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及直线电流周围磁场的特性
2. 说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并能描述磁感线的形状
a
a
第3节 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知道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能根据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思想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
a
a
第4节 电动机
1.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2.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方向相关的因素
a
a
第5节 磁生电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a
第1节 物质的变化
1. 说出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2. 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a
b
第第五册第一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2节 探索酸的性质
1. 说出酸的涵义,列举常见的酸
2. 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3. 概述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和用途
4. 概述盐酸、硫酸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5. 会区别盐酸和硫酸
6. 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a
a
b
b
c
b
第3节 探索碱的性质
1. 说出碱的涵义,列举常见的碱
2.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
3.概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共性,并说明原因
a
b
b
第4节 几种重要的盐
1. 说出盐的涵义
2. 说出食盐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3. 说明纯碱、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4. 说明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应用
a
a
b
b
第5节 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
1. 说出金属特性——如导电性、导热性、金属光泽、延展性等
2. 举例说明常见金属的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3. 描述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
4. 说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5. 会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6. 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说明某些现象
7. 说明置换反应的特点
8. 辩认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a
b
a
a
c
b
b
b
第五册第二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应用
1. 辨认金属与非金属
2. 说出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并能列举
3. 描述常见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铁、氧化钙、二氧化硫等
4.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5. 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a
a
a
b
a
第2节 物质转化的规律
1. 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 根据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
3. 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
4. 能根据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关系设计物质制备的方案
5. 能就具体例子说出还原反应
6. 能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7. 说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并根据燃烧产物来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8.进行简单的物质鉴别
b
c
b
c
a
b
a
a
c
第3节 常见的材料
1. 说出合金的概念
2. 举说出一些常见的合金及其性能——如铁合金、铝合金等
3. 举例说明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
4. 说出回收废弃金属的意义
a
a
a
a
第4节 材料的发展
1. 举例说明金属冶炼发展的历程对社会进步的作用——如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
2. 举例说明新型材料对人类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稀土材料、超导材料、特种纤维、纳米材料等)
a
a
第五册第三章 能 量的转 化与守恒
第1节 能量的相互转化
1. 知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获得能量的过程就是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的过程
2.能在具体情况中分析能量形式的转化
a
a
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
1. 理解功和功率的概念
2.说出功和功率的单位
3. 能用功和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 能理解做功伴随着能的转化
a
a
b
a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1. 能找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
2.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省力、费力的原因
3. 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
4.说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5. 理解滑轮组的作用(限于两个滑轮)
b
a
b
a
a
第4节 动能和势能
1.理解动能、势能的涵义
2. 理解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
3.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4. 了解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实例
a
a
a
a
第5节 物体的内能
1. 了解内能的概念
2.理解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a
a
第6节 电能的利用
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
2. 说出电功、电功率的单位
3. 了解决定电功大小的因素
4.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5. 能用电功率概念进行有关问题的简单计算(限于两个电阻)
6. 能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额定电压、实际电压等概念及其关系
7. 能读懂常用电器铭牌中的主要数据
8. 实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①会绘制实验电路图,将元件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能测定小灯光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③能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a
a
a
b
b
a
a
b
b
b
第7节 电热器
1.知道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
2.理解电流通过导体发出热量相关的因素
3.理解焦耳定律,并能运用该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a
a
b
第9节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 描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能用简单事例解释能量的转化与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
a
a
第五册
第四章
第1节 食物和摄食
1.说出人体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a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说出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2.举例说明消化酶在人体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对比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条件
a
b
b
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
1.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
2.学会阅读“血常规”化验单
3.通过观察,描述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4.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现象,并知道判断三种血管的依据
a
a
a
b
第四节 能量的获得
1.了解氧化供能的过程
2.了解无氧呼吸的概念
a
a
第5节 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1.根据植物和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归纳、概括生物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
a
第2节 太阳系的形成与宇宙的诞生
1. 解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领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
2.了解太阳系的形成
a
a
第5节 生物的进化
1.了解化石的概念
2.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a
a
第6节 进化和遗传
1.识别DNA、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举例说明基因的作用以及基因工程
3.描述常见的遗传病
4.通过调查近亲结婚的危害,举例说明优生的重要性
a
a
a
a
第六册
第二章
第1节 种群和生物群落
1.识别常见的生物种群
2.区别不同生物群落(包括植被)
a
a
第2节 生态系统
1.描述生物圈的涵义
2.了解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4.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
5.利用生态系统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实际中一些简单问题
6.通过碳循环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特点
a
a
b
a
c
a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结合实例说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现象和意义
2.说出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3.说出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b
a
a
第六册
第三章
第1节 健康
1.描述健康的三要素
a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1.细菌、病毒的威胁
2.说出传染病的特点
3.说出传染病的传播三环节及其预防措施
4.列举常见传染病,包括性传播疾病及其预防措施
a
a
a
a
第3节 身体的防卫
1.识别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2.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3.举例说明计划免疫和人工免疫(包括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a
a
a
第5节 照顾好你的身体
1.了解环境毒物和食物中毒
2.描述平衡膳食的观念
3.描述吸毒、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的危害
4.人体的血量
5.描述人体ABO血型和输血原则
6.认同献血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a
a
a
a
a
a
二、精析
物理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一章
1、质量与密度
m =ρv
v =
m
ρ
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m
v
密度
公式:ρ= →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
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
声波
1、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2、光的传播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种类
3、光的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
透镜
4、光的折射
折射现象特点: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像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第二册第二章
1、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1)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力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施力物体——施加力
受力物体——受到力
(2)施力物体与受力
物体的判断
单位:牛顿(N)。
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作用点
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
(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2)量程的选择。(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2)选择合适标度。(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
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
质量
区别
符号
G
m
概念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方向
竖直向下
单位
牛顿(N)
千克(kg)
联系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G = mg
(2)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种类: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
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或者说合力为零)
(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
运动速度大小
运动方向
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
1、压强
(1)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
压力
概念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条件
地球表面的一切物体
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
大小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
物体水平放置时F = G
方向
竖直向下
垂直于受力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点
重心
受力物体的受力面
(2)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公式:p = F / S
单位:1牛/米2 = 1帕斯卡(简称帕)
2、液体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浮力
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
大小
F浮 = G空-G液——称量法
(G空、G液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
F浮 = F上-F下——压力差法
(F上、F下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F浮 =ρ液·g·V排——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
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F浮 = G物
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物 = V排
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物>V排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
1、简单机械
(1)杠杆
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五要素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平衡条件:F1·L1 = F2·L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
省力杠杆 L1>L2
种类 等臂杠杆 L1=L2
费用杠杆 L1<L2
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
种类
结构
实质
特点
注意点
定滑轮
等臂杠杆
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F = G
S = h
动滑轮
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
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 1/2G
S = 2h
滑轮组
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F = 1/nG
S= nh
(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
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
(1)功
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 = F·S 注意:F·S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
单位:1牛顿·米 = 1 焦耳
(2)功率
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
W
t
W
t
F·s
t
公式:P = (P = = = F·V)
单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马力 = 735瓦)
3、功能、势能和机械能
关 系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概 念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①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因素
质量m,速度大小 v
质量m、高度h
弹性形变大小
联 系
(1)机械能 = 动能+势能
(2)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3)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注:①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
1、电路
组成元件
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所处状态
通路
开路
部分短路
全短路 ——危险,应当避免
(1)电路
短路
表示方法
电路图
实物图
连接方式
串联
并联
(2)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电
路
项
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用电器连接方法
逐个顺次地连接
并列地连接
用电器间的
相互关系
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
所有用电器不关联,即任何一个用电器可单独工作
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开关在电路
中的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的通断
图例
2、电流、电压和电阻
量
项
目
电流
电压
电阻
概念
电荷的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
I
U
R
国际单位
安培(A)
伏特(V)
欧姆(Ω)
单位换算
1安= 103毫安
1毫安 = 103微安
1千伏 = 103伏
1伏 = 103毫伏
1毫伏 = 103微伏
1兆欧 = 103千欧
1千欧 = 103欧
大小
电流大小用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少来衡量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于导休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测量仪器
电流表
电压表
电流表和电压表
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1)
项
目
仪
器
符号
不同点
共同点
电流表
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①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②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表(或电压表)的量程
③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值,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的电流值(电压值)
电压表
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2)滑动变阻器
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结构图
符号
使用
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
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
4、电学规律
(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U
R
(3)欧姆定律:I =
(4)串并联电路特点:
电
路
项
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
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I = I1 = I2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I = I1+I2
电压
关系
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 = U1+U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 U1 = U2
电阻
关系
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 = R1+R2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R1·R2
R1+R2
1
R2
1
R1
1
R
= + (R = )
分配
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
U1:U2 = R1:R2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I1:I2 = R2:R1
第五册第三章第6-8节
1、电功、电功率
(1)电功和电功率的区别见下表:
比较项目
电 功
电 功 率
作 用
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
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定 义
电流所做功的多少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计算公式
普遍适用公式:W = Uh = Pt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U2
R
W = I2Rt = t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W
t
普遍适用公式:P = = UI
但在电热器中还可用以下公式:
U2
R
P = I2R =
(可根据欧姆定律推导出)
单 位
国际单位制单位:焦
日常常用单位:千瓦时
1千瓦时 = 3.6×106焦
国际单位制单位:千瓦、瓦
1千瓦 = 103瓦
测量方法
照明电路中可用“电能表”测量
可用“伏安法”测量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比较
项
目
内
容
名
称
定议
公式
区别
联系
实际
功率
用电器工作时实际消耗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P实 = U实I实
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有无数个
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正常工作)
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当U实>U额时,P实>P额
(用电器可能被烧坏)
额定
功率
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P额= U额I额
一个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
(3)焦耳定律:Q = I2·R·t
第四册第四章
1、磁现象主要概念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2、磁场概念
磁场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方向:放入磁场中的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
表示方法:磁感线
永磁体
条形磁铁
种类
蹄形磁铁
地磁场
电流大小
线圈匝数
是否带有铁芯
用安培定则判断磁极
磁性强弱决定因素
电流的磁场
直导线
通电螺线管
3、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
原 理
构 造
能量转化
直流电动机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磁体、线圈
电刷、换向器
电能→机械能
交流发电机
电磁感应现象
磁体、线圈
电刷、滑环
机械能→电能
说明: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
进户线
闸刀开关
熔断器
用电器
火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220V
4、家庭电路组成
零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0V
作用:接通和切断电源
安装:静触头在上,不可倒装
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
保险丝选择方法: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
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插座
灯泡
5、安全用电
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不高于36V
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
触电类型
家庭电路触电: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
高压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第一册第四章第1-3节、第五册第三章第9节
势能
机械能
1、能的形式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热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热能
化学能:能够通过化学变化而释放的能
核能
定义:能够通过原子核反应而释放的能
释取方式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
轻核聚变(热核反应)
光能
电能
内能
2、基本规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做功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改变方法
外内做功——内能增加
热传递
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4、燃料的热值
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千克
5、物态变化
(1)物质的状态及转化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两种方式
蒸发
沸腾
定义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发生温度
任何温度下
一定温度下(沸点)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液体温度
液体温度往往在下降
保持在沸点不变
共同点
都是汽化,都要吸热
化学部分
知 识 疏 理
第三册第一章
1、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
(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2)区别: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体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悬浊液是不溶性固体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过后会分层,不均一,不稳定。
乳浊液是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而成,会分层,不稳定,不均一。
2、溶液的电离
电离:物质涉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溶液的电离 1.书写
电离方程式:
2.电荷守恒
3、溶解度
(1)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用溶解度来量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克).完整理解此概念要抓住四要素:
① 条件——“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温度不同,溶解度大小不同.
② 标准——“在100克溶剂里(一般指水)”.因为一定温度下,物质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成正比.
③ 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指溶质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 单位——“溶解的质量(克)”.溶解度的单位是克,不是度(°)或千克等.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 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4)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根据物质在室温(20℃)时的溶解度,将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S表示溶解度)分成四个等级。
20℃,S
大于10克
10~1克
1~0.01克
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表(会查看).
溶解度曲线代表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点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所示的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②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着温度改变而变化的情况.
曲线上面: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
① 面:
曲线下面: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4、溶质的质量分数
(1)基本公式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常见计算类型
(a0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浓溶液质量
——稀溶液质量 ——浓溶液质量分数 ——稀溶液质量分数
(b)相同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c)溶液体积、质量、密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a)实验仪器:天平、玻璃棒、量筒、药匙、烧杯(胶头滴管)
(b)实验步骤:①计算 ②称重 ③溶解
第四册第一章
1、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物质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1、 物质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夸克
(2)在原子中有如下关系:
①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③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核内质子数目决定
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⑤ 元素的化合价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第四册第二章
1、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2、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
氢气、一氧化碳和(碳)性质的比较
H2
CO
C
物理性质
① 无色无味气体
② 难溶于水
③ 密度比空气小
① 无色无味气体
② 难溶于水
③ 密度比空气略小
黑色固体
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有无毒性
无毒性
有剧毒
无毒性
3、 化学用语
1.表示某一种元素
(1)元素符号表达的意义
2.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2)分子式的意义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c)表示组成物质的各种元素;
(d)表示每个分子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
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3)化学式的书写 根据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根据化学式判定化合价
(4)质量守恒定律
(a)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b)微观解释: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5)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第五册第一章
1、 物质分类
2、混合物与纯净物比较
混合物
纯净物
区
别
①宏观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无固定组成,无固定性质④各物质保持其原来的性质
①宏观组成:由同种物质组成②微观组成: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③有固定组成,有固定性质④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联系
3、单质和化合物
单 质
化 合 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分
类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无机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如:CH4、C2H5OH等
联
系
4、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和命名
概念
分类
命名
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氧化物
按组成元素 非金属氧化物
① 氧化某
② 几氧化几某
③ 氧化亚某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含氧酸
① 按是否含有氧元素 无氧酸
一员酸
② 按酸分子电离子生成H+个数 二元酸
多元酸
难挥发性酸
③按挥发性 挥发性
① 无氧酸:氢酸某
② 含氧酸:某酸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可溶性碱
按溶解性
不溶性碱
① 氢氧化某
② 氢氧化亚某
盐
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正盐 含氧酸盐
①按组成 酸式盐 ②按是否氧元素 无氧酸盐
碱式盐
① 某酸某或某化某
② 某酸氢某或酸式某酸某
可溶性盐
① 按溶解性 不溶性盐
某盐
④按离子 某酸盐
① 碱式某酸某或碱式某化某
5、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
各物质间相互反应图
(1)此关系可归纳为“两纵两边四横线,两组相交对角线,纵向物质可转化,横向作用可成盐。”四条横线和两组交叉线及两条边线表示了十大成盐关系。其中两条边线的成盐是置换反应,四条横线恰好是矛盾的双方,交叉成的反应是酸、碱、盐及氧化物的性质。
(2)各类物质关系图的应用
(a)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相互转变关系,此类关系即图中的“两边关系”。
(b)可以看出各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图中的反应就是从“八圈”出来的箭头。如碱这个圈中有三个指出来的箭头,就说明碱的主要化学性质有三条。
(c)可以推导出制取某物质的可能途径。即“八圈”和“七方”的箭头指入部分。具体可看出碱有两种制法,酸有三种制法,盐有十种制法。
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三个方向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密切联系,如金属氧化物→碱,表示金属氧化物可以转变成碱(可溶性碱);也可以看成是金属氧化物的一种化学性质,而对应于碱来说,则是碱的一种制取途径。另外,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一般规律,切不可生搬硬套,具体应用时要引起注意。
第五册第二章
1、常见的材料和材料的发展
生物部分
知识梳理
第一册第二章
1.显微镜
(1)结构
(2)使用
取放:左手托,右手握;置于体前略偏左。
对光:①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②调节反光镜直至出现明亮圆形视野。
观察:①玻片放在载物台上,压片夹固定。
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玻片。
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规律:①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体积越大、个数越少。
②物像呈倒像。
③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发现
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细胞学说
德国科学家 施莱登和施旺
细胞基本结构
1、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有关生命现象
1、高大的树木“顶天立地”---细胞壁中具较强支持作用的纤维素
2、植物的叶呈现绿色---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3.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细胞分裂
染色体复制
平均分配
一个母细胞 两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的意义
1、单细胞生物的个体数能不断增加;
2、多细胞生物个体内的细胞数目增多。
4.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界中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也就保护了人类自身。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设立了自然保护区。
第二册第3章
1.种子的萌发
种子萌发条件
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种子萌发过程
胚根→根
胚芽→茎和叶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果实、种子的形成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开花→传粉→受精
子房壁 果皮
子房 珠 被 种皮 果实
胚 珠 种子
受精卵 胚
3.克隆技术
克隆是指由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得到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的过程,绵羊多莉即是用克隆技术培育而成。克隆技术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存在包括涉及伦理道德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第三册第三章
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
1、1880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现胚芽的生长受单侧光照射的影响
2、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发现胚芽的尖端能产生某种控制胚芽生长的物质。
3、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
植物的向光性
2.神奇的激素
内分泌腺
激素
异常
常见疾病
垂体
生长
激素
不足
幼年
侏儒症
过多
幼年
巨人症
成年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不足
呆小症
过多
甲亢
胰脏
胰岛素
不足
糖尿病
过多
低血糖症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人体能通过反馈的方式调控血糖的含量。
血糖含量偏高(偏低) 胰岛素分泌增加(减少)
使血糖含量降低(上升)
3.神经调节
大脑: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
脑 小脑:负责动作的协调性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神经系统 脊髓:具有躯体和内脏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
分布于内脏
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植物性神经
脊神经
反射
4.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产热
散热
神经系统等调节
骨骼肌(运动时)
内脏(平静时)
直接散热
蒸发散热
第四册第二章
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
肌肉
膈
肋骨移动
胸腔体积
胸腔内压力
气流
吸气
膈肌、肋间肌活动
变得扁平
向上
向外
增大
减小
进入肺部
呼气
恢复拱形
向下
向内
减小
增大
离开肺部
2.生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酒精神
碘液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条 件
光照
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场 所
叶绿体
活细胞
物质变化
吸收CO2,放出O2
制造有机物
吸收O2,放出CO2
分解有机物
能量变化
贮存能量
释放能量
生理意义
1、制造的有机物是构成地球上一切生物体的物质基础
2、为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维持大气成分相对稳定
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1.植物吸水原理
2.植物蒸腾作用
3.植物对水、无机盐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散失:约99%用于蒸腾作用
利用:约1%用于光合作用等
运输:导管
条件:细胞液浓度>环境(土壤)溶液浓度
吸水:
(主要器官)(主要区域) (主要细胞)
部位:根——根毛区——根毛细胞
4.植物新陈代谢原理的应用
合理灌溉
水、无机盐是细胞构成的基本成分和生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根据植物的需求规律适时、适量灌溉、施肥
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到根部等器官的有氧呼吸,从而导致烂根等现象的出现
合理施肥
过多的无机盐会引起烧苗
第五册第四章
1.动物的食物和摄食
营养素
作 用
吸收情况
水
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种生理活动
直接吸收
无机物
无机盐
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有机物
维生素
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
蛋白质
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先消化
再吸收
糖类
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
贮藏能量
食物纤维
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
不吸收
2.酶
酶的成分
蛋白质
酶的性质
消化酶
生物催化剂
消化酶的作用
不能吸收的大分子有机物 —→能吸收的小大分子有机物
酶的特点
专一性、多样性及高效性
酶的作用条件
受到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
3.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①血液
组成
功能
有关疾病
再生
血液
血 浆
运载血细胞、物质
血细胞
红细胞
运输O2和部分CO2
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
由红骨髓再生
白细胞
吞噬侵入人体的病菌,与机体的抗传染有关
炎症: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增多
血小板
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②心脏人体心脏被心肌分隔成左右不相通的两部分,左右两部分又被房室瓣分别分隔成上下两个腔。
③血管
血管类型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主要功能
动脉
厚、弹性大
小
快
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
静脉
较薄、弹性小
大,内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
较慢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最小
最慢
进行物质交换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血液循环
4.尿的生成和排出
过滤
血浆(含废物较多)
血浆(含废物较少)
原尿
尿
重吸收
含废物较多
尿
泌尿系统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途径,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
含废物较少多
重吸收
过滤
尿的生成:血浆 原尿 尿液
尿的排出: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5.新陈代谢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
新陈代谢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通过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有机物
的来源
自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
新陈代
谢类型
异养:动物、真菌等生物通过摄取现成食物来获得营养,
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类型
是否
需要氧
有氧呼吸: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多
无氧呼吸:有机物未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较少。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又称为发酵。
合成
分解
物质变化
贮存
新陈代谢
释放
能量变化
6.实验: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小现象
血管
特 征
动脉
顺着血流方向逐渐分支
毛细血管
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静脉
顺着血流方向逐渐汇聚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第六册第一章
1.生物进化
①列举生物进化现象
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鸟类
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苔藓
植物的进化顺序:藻类
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②说出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生物进化的最有力证据是动植物化石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不断发生的可遗传的变异
生物进化的动力是生物与自然环境及其他生物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
遗传积累
生物的祖先 有差异的后代 有利变异的后代 现代生物(适应环境)
2.进化和遗传
DNA结构: 沃森、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 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
染色体
基因是DNA分子上包含着遗传信息的一些片段,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特征
蛋白质
遗传病是由于人体内DNA、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先天愚型、白化病、先天性聋哑都是常见的遗传病。近亲结婚夫妇所生的孩子就可能从父母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这使后代患病机会大大增加。
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重新组合基因的技术。基因工程可以生产人类需要的药物,如胰岛素、干扰素等。我们吃的某些食品如番茄、大豆等也可以是基因工程产品。农业生产中的抗虫棉、抗病毒烟草、抗除草剂大豆等都已进入商品化生产,上述产品有些是常规方法难以生产的或者生产成本过高。
第六册第二章
1.生物的结构层次
个体
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
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概念: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群落
植被:被覆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起主导作用
概念:指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的总和
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保护色
自然选择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警戒色
拟 态
3.生态系统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太阳能、热量、水、空气、矿物质等。
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起来,成为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成分 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进行生活,草食动物被称为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动物被称为次级消费者。
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它们把复杂的动植物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分解成较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再利用。它们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有重要的意义。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生态平衡
自动调节能力
(有一定的限度)
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①光合作用
②、③呼吸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碳循环
第六册第三章
1.健康的含义
生理健康
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关系健康
2.传染病
细菌: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可用抗生素治疗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病原体
传
染
病
特 点
流行性
传染性
免疫性
(控制)传染源
三个环节及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皮肤屏障作用
3.人体免疫功能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体液的杀菌作用
防御感染
免
疫
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
自我稳定:消除衰老、死亡细胞
免疫监视:识别突变细胞
自然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4.非传染性疾病特点:细胞不间断分裂
非
传染性疾病
良性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
肿瘤
分类
恶性肿瘤:由上皮细胞形成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癌
冠心病:冠状动脉硬化
糖尿病:胰岛素缺乏→血糖浓度升高→肾脏不完全重吸收→糖尿
5.照顾好你的身体
特点:成瘾性
中毒:由环境毒物引起
吸毒
危害: 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损害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吸烟
有害成分:烟碱、焦油和尼古丁
危害:诱发癌症、冠心病等
8.血型和输血
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A
抗B
B型
B
抗A
AB型
A和B
无
O型
无
抗A和 抗B
第四册第三章植物与土壤
1.植物与土壤②说出植物缺失铁等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
光
叶绿体
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淀粉)+氧气
酶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
矿物质元素
缺失矿物质元素对生长的影响
氮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磷
植株暗绿带红
钾
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
作为植物,水分对于任何植物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农业生产上,我们应,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合理灌溉。另一方面,。
植物生长除了需要水分,还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在施肥过程中,由于无机盐的含量会影响土壤溶液浓度,因此过多施肥反而会使作物出现萎蔫现象。
人体每天需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向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原料。膳食中要求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
⑤说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核心内容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并确定各种基因的功能等,从而获得人类全面认识自我的生物学信息,为科学地了解人类自身及遗传变异的本质,为人类进化、民族起源、疑难病的防治提供生物化学依据。
地理部分
知识疏理
第一册第三章
1.地球形状和大小
①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
②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说明海面是曲面;站得高看得远,说明大地也是曲面;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
③地球的大小: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和地球的两极方向的半径6357千米相比,只长了21千米,仅差0.33%,地球看起来很圆。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①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也称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②运用经纬网的定位方法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
3.地图是地理事物缩小在平面上的图形
①地图的“语言”: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②方向: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和月球
①太阳自己能发光发热,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09倍,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是地球的1/4。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没有大气和水。
5.观测太空
①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星空分成很多个星座。著名星座有大熊座、小熊座、天鹰座、天琴座、天鹅座、仙后座和猎户座等。
②认识著名恒星:北极星、牛郎星、织女星、天狼星。
③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6.月相
①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②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③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月相从初一的新月到初七、初八的上弦月;十五、十六的满月;二十二、二十三的下弦月;再到初一的新月。
④农历是根据月相变化得出的历法。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天,接近于农历的1个月。
7.日食和月食
①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它挡住了我们观察太阳的视线,就产生了日食现象。日食类型有全日食、日偏食、日环食。日食发生在新月。
②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月面变暗现象叫月食。月食发生在满月。
8.探索宇宙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而构成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
②与太阳由近及远九大行星依次:水星 金星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冥王星体积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它们的显著特征:都有美丽的光环。
③银河系是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2000多亿颗。所有的星系构成了宇宙
第二册第四章 不断运动的地球
1.地球的自转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载着我们不停自西向东旋转的缘故,我们把地球绕轴的旋转运动叫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①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②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一天(24小时)。
(4)地球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 ,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白昼),背着太阳的一半(黑夜)。
②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不断地交替。
2.地方时,区时,日界线的划分
(1)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是把全球划分为24个150经度的时区叫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叫中央经线。
(2)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称为区时,也叫标准时。区时换算时,要先算时区差,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正好相差l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区的区时比西边时区的区时早,所以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即求东边的要加上时区差,西边的要减去时区差。
(3)国际上规定,把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终点。
(4)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从西十二区超过日界线,进入东十二区时,日期要增加一天,反之日期要减少一天。如:东十二区是l0 月1日8时,西十二区是9月30日8时。
3.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及其意义和五带的划分
(1)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方向始终不变,朝向北极星附近,地球每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365又1/4天的时间。
(2)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一天中,旗杆的影子长度最短的时间是太阳在最高的位置(正午时候),而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3)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制分日至秋分日直射赤道,在一天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从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4)地球上各地的昼夜长短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北半球来讲,一年中自昼最长的是夏至日,白昼最短的出现在冬至日,南半球各地刚好相反,而赤道上全年白昼和黑夜都是相等的。
(5)在春分日至秋分日的夏半年中,北半球由于受直射,白昼总是长于黑夜,在秋分日至次年的春分日的冬半年中,南半球由于受直射,北半球白
昼总是短于黑夜。
(6)根据地球上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两个因素的变化,可以将地球划分为五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其分界线分别是蒯c纬23.50和南北纬66.50。
4.日历的划分及其依据和二十四节气
(1)中国的日历可以划分为公历和农历。公历是阳历的一种,我国的农历是阴历的一种。
(2)历法主要有三种:以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
的阴历;以地球绕日公转周期为依据的阳历;结合阴阳历的特点的阴阳历。目前世界上最通用的历法是阳历。
(3)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和劳动人民将四季更替的周期分为二十四段。每段为一个节气。节气往往与一个地方的气候和生物活动有很大的关联。二十四节气虽然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但却属于阳历的范畴。
5.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外到里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岩石圈包括在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地壳变动表现为地壳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留有许多地壳变动遗留下来的证据。
6.火山的组成和结构。软流层是火山岩浆的来源。世界上火山的类型及分布区,以及火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火山和地震是人类目前尚不能消除的地质灾害,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寻找预防和减轻这些灾害的方法。
7.地震是由于地壳里岩石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错位的震动现象。地震的结构中包括:震源、震中和震中距,描述地震的因素有震级和烈度。
8.世界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玛拉雅山一带。
(1)喜玛拉雅山处在两大板块相撞之处,由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这里的地壳强烈上升,它是在抬升出地表之后才形成的。另外海底上地壳抬升是相对的,但喜玛拉雅山能够从海底升到如今的高度,主要的原因是地壳的抬升,而非地球上海水
的减少。
(2)关于火山的形成,公认的说法是:在地表以下200千米的温度大约15000C,这里的岩浆处于高温状态,密度较小,所以它会向上地表涌,而且在浮升过程中再熔化掉一些岩石,喷出地表,形成熔岩。总的来说以下两点:(一)火山源地在高温的软流层;(二)喷出地表火山往往遇到的是较薄的地层,或过去是一个火山通道。
(3)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与地中海——喜玛拉雅山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挤压,地震十分频繁。
9.板块构造学说创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创立的。
(1)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的证据。
(2) 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海沟、海岭、一些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这些地方都是地壳活动最为频繁的地方。
(3)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因为环太平洋地区恰好在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这些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张裂,使环太平洋地区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10.地球的陆地表面主要由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共同构成。各种地形类型各有特点。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也大;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小;平原的海拔相对高度较小;丘陵海拔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盆地是四周高,中间低。
11.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反映出地形的特点,如: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处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两条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处为鞍部;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较疏处为缓坡,重叠处峭壁(陡崖)。
12.地形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形成高山、高原、低洼,使地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力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海浪、冰川等。
第三册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1、地球上的水的组成及分布:
(1)水包括海洋水96.53%,陆地淡水2.53%,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0.94%。其中陆地淡
水分为冰川冰68.69%,其他水体1.26%,地下淡水30.06%
(2)多种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2、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
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2)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 3)水循环:
小循环①陆上的内循环:陆地一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一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一陆地一大气
3、水资源的分布
(1)时空分布不均衡。赤道附过,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中纬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南美的巴西,其次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和中国。
(2)人均拥有量差异大。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l/4。是世界的缺水国家之一。
4、我国的水资源
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第三册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1、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0一17千米)平流层(17—50千米)中间层(50—80千米)暖层(80—500千米)外层(500千米以
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2、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3、天气是什么
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主要是气温、气压、风、湿度和降水。
4、风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风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的。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
5、空气的湿度
(1)对空气湿度的认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的nb气中都含有水汽。
(2)湿度的含义: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3)湿度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寸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示。
(4)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气温的关系:温度越高,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6、降水
(1)水汽凝结的条件:
(a)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
(b)相对湿度达到100%
(c)空气中微小的尘粒
(2)降水的形成:空气上升、冷却降温、水汽凝水滴增大、降水形成—_凝结的水珠和冰晶随蛊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最后形成雨雪、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
降水的形成条件:空气的上升运动(冷却降温)——必要条件, 充足的水汽(形成雨滴等)——基本条件
7、怎样看天气预报
了解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
(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以上,“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到7/10,5/10到3/10为少云,3/10以下为晴。
(2)12小时内降水小于5毫米为小雨,5—15毫米为中雨,大于15毫米为大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的表示方法。
(4)空气质量指数。
8、天气图:用来表示天气形势,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
(1)等压线: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特点,可以分析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如高压、冷锋等
(2)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叫锋面;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
(3)高压、低压、台风等。还要明白锋面系统的移动机理,高气压和低气压系统的移动机理等。
(4)观测天气图上的图例,如暖锋、冷锋,还有天气图上的日期等。明确冷锋、暖锋系统及锋面,同时关注等压线上的数字来得知高压区和低压区。然后根据锋面系统的移动方向来判断该锋面系统对该地区产生的影响,判断该地的天气趋势。
9、气候
(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是由于不同的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1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对气候的影响纬度位置不同的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不同。海洋使得气温变化小,降水丰富。
(3)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约60C。
(b)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 4)季风
(a)季风是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b)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第四册第三章 植物与土壤
1、土壤
( 1)土壤的组成
(a)土壤中有大量的土壤生物。
(b)土壤白空气、水、腐殖质和矿物质组成。
(c)土壤生物包括土壤中生活着的微生物、动物和植物。
(2)土壤的形成
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在物理、化学、生物(包括人)等因素作用下,可风化成碎块,进而成为细砂和粘粒,最后成为土壤。
(3)土壤的类型
(a)根据直径大小,土壤颗粒可分为砂粒、粉砂粒和黏粒等。
(b)由于各种土壤的组成不同,各种土壤颗粒的含量不一,土壤可分为砂土类土壤、壤土类土壤和黏土类土壤。
(c)最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具有黏性适度,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
(4)植物和土壤的关系
植物生长需土壤提供充足的水分、无机盐和空气壤土类土壤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生长对土壤有影响(例:植物具保持水土的作用)
(5)土壤污染及防治
(a)土壤污染的原因:
①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甬.并司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④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堆放、导致土壤的“白
色污染”。
⑤生活污水、垃圾、医院弃物中含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性污染。
(b)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
①控制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②提倡生物防治农业病虫害,以虫治虫,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
③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例:氧化塘处理)。
④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国土总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陆地总面积:88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
耕地面积仅有:137万平方千米
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
耕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
(c)我国
2.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污染源
污染原因及对土壤
的危害
防治污染的措施
来源
主要成分
农
业
方
面
农药
农药会在土壤中积
累残留,使种植的农
作物中有农药残留,
直接危害人畜健康
①提倡使用生物制剂
防治病虫害;②研究
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新农药;③以虫防虫
农
业
方
面
化肥
①长期施氮肥,会使
土壤板结,破坏土壤
结构;②过量施磷
肥,引起土壤缺锌、
铁,磷成不溶态而不
能利用;③导致水体
富营养化污染
①尽量少使用化学
肥料;②用有机肥料
代替化学肥料;③提
倡秸秆还田,增加土
壤肥力
工
业
三
废
工业
废水
工业废水经灌溉农
田而污染土壤,主要
表现为重金属属在
土壤中积累,导致农
作物中有重金属残
留,如镉、铅、锌、铬
等
工业废水经处理后才能
排放(控制工业“三废”
的任意排放)
工业
废渣
工业废渣中能溶于水
的有毒物质经雨淋而
渗入土壤
①工业废渣不露天堆
放,深埋地下;②二次回
收利用
工业
废气
导致大气污染(如酸
雨改变土壤的PH。
产生土壤酸性污
染)、大气污染、水污
染、间接污染土壤
工业废气经吸烟除尘后
排放
生
活
垃
圾
生活垃圾中,合成纤
维、塑料、橡胶等物
不能被微生物分解,
残留土壤中,破坏土
壤结构
垃圾分类放置,回收
利用
其
他
粪便、医
院污水
等
含病菌、寄生虫和病
毒,会对土壤产生生
物性污染
①生活污水、粪便无
害化处理;②医院污
水进行消毒处理
核反应堆
核辐射性污染
废电池
导致土壤中铅、锌等
重金属污染
回收后重新利用
(2)土壤的过度开发。如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还有对土壤的过度垦荒等。破坏地表植物,导致降水量减少、气候恶化、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等,都影响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六册第一章 演化的自然
1、宇宙的起源
(1)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的特点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星系的运动有如下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
(2)大爆炸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大爆炸学说认为,大约150亿年前,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全部以粒子的形式、极高的密度和温度,被挤压在一个“原始火球”中。宇宙就是在这个大火球的爆炸中诞生的。爆炸引起宇
宙的膨胀一直延续至今,并仍将不断延续下去。
2、太阳系的形式与地球的诞生
(1)“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在总结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 2)“日心说”: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依据大量精确的观测资料,建立了“日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3)太阳系:太阳系是由受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组成的系统,整体大致是个球体,它的最大范围约可延伸到1光年以外。
太阳系的九大行星,由内向外,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它们都在接近同一平面的近圆轨道上,朝同一方向
绕太阳公转。
(4)太阳系的形成
(a)关于太阳系的起源有多种学说,最主要的有两类:
一类是星云说,认为太阳系是由一个旋转着的星云在收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18世纪的康德一拉普拉斯学说就属于星云学说。
另一类是各种灾变说,它认为地球等行星的物质是因为某种偶然的巨变而从太阳中分离出来的。灾变说由于缺乏证据而逐渐被抛弃。
(b)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
3、恒星的一生
( 1)恒星的演化
恒星的演化如同人的一生,经历从青壮年到更年期、老年期的过程。
(2)恒星的归宿
恒星的归宿因初始质量不同而有三种不同的结局,即自矮星、中子星和黑洞。白矮星是中等质量恒星演化的终点,在某些质量远大于恒星的已简
并的核心,继续发生着坍缩,但最终形成的并不是
中子星,而是黑洞。
(3)太阳的一生
太阳及其行星是约50亿年前由星际物质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逐渐收缩形成的。目前太阳的状况已经维持了50亿年左右,已步人中年。在它的氢燃料耗尽之后,将由氦和其他较重元素的核反应维持其能源。在此过程中,它将从目前的黄矮星
阶段逐渐转变为红巨星,然后再转变为超红巨星。在所有的核能源都用完之后,太阳内部将没有能源来抵制引力坍缩,这就会使它的半径大大缩小,密度大大增加,从而使它的物质进入简并电子气状态,成为白矮星。等它不能再收缩的时候,就再也
没有能量可释放,它的生命也就终止了,成为一个不发光的、处于简并态的冷“黑矮星”。它的寿命估计可达100亿年。
(4)黑洞
没有东西能从黑洞逃逸,包括光线在内。黑洞 可从大质量恒星的死亡中产生。一颗大质量恒星 坍缩后,当其引力大得无任何其他排斥能与之相对抗时,恒星被压成了一个称为“奇点”的孤立点。奇点是黑洞的中心,在它周围引力极强。
是不确切的。
四、例卷
例卷一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4分,共80分)
1.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气候的 ( )
A.阴转多云 B.晴空万里 C.烈日炎炎 D.四季如春
2.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A、平面镜使物体成等大的虚像 B、月光下的人影
C、小孔成像 D、用放大镜观察到动植物标本放大的虚像
3.下列四个化学反应中,符合此漫画情景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CuO+COCu+CO2
C.H2+CuOCu+H2O D.Fe+H2SO4=FeSO4+H2↑
4.自去年12月以来,亚洲已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禽流感,有的国家还出现了人因患禽流感而死亡的病例。为了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对疫区开出的车辆进行严格消毒,该措施从预防传染病角度看属于 (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计划免疫
5.如图,灯L1的电阻为R1,灯L2的电阻为R2,且R1>R2。
闭合开关,导线a、b、c中电流的大小是( )。
A、a中的电流最大 B、b中的电流最大
C、c中的电流最大 D、一样大
6.室温下,一杯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是因为(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7.向阳中学东西宽180米,南北宽150米,请你在长宽为10厘米的纸上绘制一张该学校地图,下列比例尺合适的是 ( )
A.1:180 B.1:100 C.1:2000 D.1:200
8.已知4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最可能是 ( )
A.10× 40× B.6× 40× C.15× 6× D. 6× 10×
9.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速度是60km/h!”这位女士反驳说:“
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min,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km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10.为了解释水电解的微观变化,小丽做了许多分子、原子模型,其中能表示水分子模型的是 ( )
11.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根据氢气在本实验中的作用,生成的铜与消耗的氢气的质量M、m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M
m
0
M
m
0
M
m
0
M
0
m
(A) (B) ( ) (D)
12.微型录音机的高性能磁带中,有一种重要的化合物CoFe2O4,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钴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3.慢嚼细咽是一种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四位同学分别画出了“消化道内淀粉含量的变化曲线”。你认为哪个曲线是正确的 ( )
14、学校升国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这个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15.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蹄形磁铁置于水面桌面,当开关闭合时,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导体ab在磁场中因受力而运动
B、导体ab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C、如导体ab水平向左运动,电表指针发生偏转
D、如导体ab竖直向上运动,电表指针发生偏转
16.如图所示的密封装置,先调节天平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出现的情况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变质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17.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能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18.面包师们把酵母放到生面团中,酵母菌在面团中产生了下列哪种物质使面包松软多孔( )
A.酒精 B.淀粉 C.蛋白质 D.二氧化碳
19.对植物绿叶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然后放置在黑暗中24小时,再经阳光照射2小时。取下经处理的绿叶,经脱色并用碘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 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 )
A.光合作用需要CO2 B.光合作用需要光
C.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0.据美联社报道,从今年4月26日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增大车轮与地的接触面积
C、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减少车轮的个数
二简答题(共10分,每空3分,共60分)
21.2005年5月11日,中国首辆轻型吊轨磁悬浮验证车——“中华06号”正式亮相。“中华06号”长9.6米,可载客10人,设计速度可达400km/h。若每位乘客的质量以60kg来计算,10位乘客所受到的总重力为 N(g取10N/kg);与普通轨道列车相比,采用磁悬浮技术,可以使列车与轨道间的接触面彼此分离,以减小列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 _力
22.在本学期我们曾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如图所示是进行此项探究活动的三个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将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分钟。然后向三支试管内滴入碘液。请对此探究实验说明:
(1)滴入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号(选填“1”、“2”或“3”)装置;
(2)②号试管与①号试管相比较,对照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3)③号试管与①号试管的结果提醒我们在进餐的过程中应做到___,以利于食物的消化。
23.某同学在动物园参观时拍下了三种鸟足的照片(如下图)。在课上他向同学们展示了这几幅照片:
根据这三种鸟足,你推测具有哪种足的鸟可能栖息在沼泽或浅滩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小夜灯”,它是一种既省电又有装
饰照明作用的灯具。
(1)“小夜灯”正常发光的电功率是 W。当“小夜灯”
插入家庭电路的插座上时,它与其他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
(填“串联”或“并联”)。
(2)当“小夜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A。
25.新华社北京2004年12月5日电,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36位志愿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12位注射的是安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另外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请回答:
⑴从可以使人患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患者属于 。
⑵36位受试者注射疫苗还是安慰剂,由专门人员通过电脑随机编号决定。1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个实验中起 作用。
2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请根据该曲线图回答:
⑴t1℃时,甲的溶解度__ ______丙的溶解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⑵将t2℃时三种物质恰好饱和的溶液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
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 ______。
27.大麻是一种毒品,我国政府严禁生产、销售和吸食。大麻的主要成分是C21H30O2,在空气中焚烧,可生成CO2和H2O,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
28.阅读下列短文,然后问答问题。
2003年12月23日22时许,重庆市开县境内川东北气矿一矿井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泄漏的硫化氢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硫化氢为有毒气体,吸入会导致人死亡。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有臭蛋味。相对密度为1.19千克/米3,熔点为-82.9℃,沸点为-61.8℃。易溶于水,易溶于甲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燃点为292℃。
硫化氢经黏膜吸收快,皮肤吸收甚慢。人吸入70至150毫克/米3硫化氢,1~2小时后会出现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2~5分钟后嗅觉疲劳闻不到臭味;吸入760毫克/米3硫化氢,15~60分钟后会发生肺水肿,支气管炎及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症状,吸入1000毫克/米3硫化氢后数秒种出现急性中毒、导致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立刻死亡。
(1)H2S和天然气(CH4)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 。
(2)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在遇到硫化氢泄漏时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
29.读图所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用箭头表示)图,回答:
(1)A点和B点(即圆心位置)的纬度分别
是____和____ (填“南极”或“北极”)。
(2)图上的圆圈都是___线圈(填“经线’或
“纬线”,下同),直线都是___线的一部分;
30.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U—I图线。则被测电阻R1的电阻值为 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0~3V),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0分)
31、(10分)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利用水和酒精进行实验探究,测得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
水
酒精
体积 V/cm3
质量 m/g
体积 V/cm3
质量 m/g
1
10
10
10
8
2
20
20
20
16
3
30
30
30
24
4
40
40
40
32
(1)在如图方格纸中已画出了酒精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请你画出水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
(2)通过对数据或图像的分析,可以得到:
结论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结论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3)科学上通常用 这个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4)体积为50cm3的水的质量是 g。
32.为了解生活中清洗餐具常用的洁洁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及用具:草履虫培养液、已培养若干天的草履虫、蒸馏水、脱脂棉、吸管、洁洁灵、量筒、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培养皿,解剖镜两台和计数器。
实验步骤:
第一步:配制100×10-6、20×10-6、10×10-6、2 ×10-6溶液,分别标以2号、3号、4号、5号标签。
第二步:将草履虫培养液(不含草履虫的),2号、3号、4号、5号溶液各10mL分别倒人1~5号培养皿,然后在各培养皿中各放少许脱脂棉丝。
第三步:向1、2号培养皿中分别加入20滴草履虫培养液(有草履虫的),静置5min后,分别用两个解剖镜观察20个次草履虫的生活情况并记录。然后再把3、4、5号培养皿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记录: (每份样品观察20个次草履虫)
培养液号
1
2
3
4
5
洁洁灵浓度
0
100×10-6
20×10-6
10×10-6
2 ×10-6
生存状况
全部自由生活
全部死亡
5个存活
17个存活
全部存活
运动迅速
静止不动
运动缓慢
运动缓慢
运动迅速
(1)根据以上观察数据,绘出洁洁灵浓度与草履虫存活率关系的曲线图。
(2)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 。
33.小强同学为了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
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甲、乙两
种相同的烧瓶里装满煤油,玻璃管内液面相同)。
(1)电阻丝甲与乙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其目
的是 。
(2)已知电阻丝的阻值R甲>R乙,通电一段时
间后, 烧瓶中的玻璃管液面上升较高。
(3)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利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写出一种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主要是“控制变量法”,请你另举一个平时学习过程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
34.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但
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
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
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
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几个实验装置:
请你分析他们的设计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装置中所标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⑵你认为上图中能达到实验设计要求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⑶学习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C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CO2溶于水;你认为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四、分析计算题(共4题,共30分)
35.下图显示在一密封玻璃瓶内一些细小绿色植物生长在湿润泥土及腐殖质上。倘把这个装置放在适当的环境中,这些植物可以生存较长时间。
(1)为使这些植物能够生存,最不能缺少的条件是提供 。
① 二氧化碳和氧 ② 水 ③ 无机养份 ④ 阳光
(2)该玻璃瓶内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 (选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6.小明乘汽车去离家60km的杭州。一路上,车上速度计指针从未超过图甲所示的位置。问:
(1)到达杭州至少需多少时间?
(2)如果汽车按速度计上的示数匀速直线行驶时,
汽车功率是72kw,则汽车受到阻力多大?
37.石灰石是我市最丰富的矿藏之一,用途极为广泛。除了可以用于生产生石灰和水泥外,工业上还常常用沉淀法生产碳酸钙。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碳酸钙是一种极细的粉末,在工业又称为轻质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我市某工厂利用下列工艺流程生产轻质碳酸钙: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工厂每天用16吨含碳酸钙65%的石灰石作为原料,如果碳酸钙在高温下全部分解,可得到多少吨生石灰?[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在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反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⑵氢氧化钠是上述生产轻质碳酸钙工艺流程中的副产品,工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通常回收氢氧化钠固体出售。现市场上氢氧化钠固体的价格为每吨3400元,如果该工厂每天生产10吨轻质碳酸钙,试计算工厂每天可从出售氢氧化钠固体中得到多少收入?
⑶根据初中已学的知识,如果还是用石灰石作为原料,请你写出另一种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方案。对照题给的生产轻质碳酸钙工艺流程,议一议你设计的方案是否适宜工业上生产,有什么优缺点。
3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学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有趣的元件,它有A、B两部分,被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是其两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甲)。他们了解到B是一个定值电阻,其电压与电流关系如表所示:
电压U(V)
2.0
4.0
6.0
电流I(A)
0.10
0.20
0.30
A是一种由特殊金属丝制成的导体,它的额定电压是9V。为进一步了解A的某些特征,他们使用如图乙的实验器材,测得了一组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制成如图丙的曲线。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回答:
(1)用笔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电路连接完整。
(2)计算电阻B的阻值。
(3)计算导体A的额定功率。
例卷二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4分,共80分)
1. 下列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矿石粉碎 B.铁器生锈 C.电灯发光 D.冰雪融化
2.植物群落类型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A.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 B.空气逐渐稀薄
C.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 D.云雾量增加
3.关于能量及其转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烤箱烤面包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B、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化为内能
C、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贮存能量的过程 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小明同学将一本重为2N的科学课本从地上捡起,放到高度约为1m的课桌上,在这个过程中他对书本所做的功大约是( )。
A、0.2 J B、2 J C 、20 J D、200 J
5.2005年12月1 日是第18个“世界艾滋病日”,本次艾滋病日的主题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你认为下列哪种行为可能会传染艾滋病 ( )
A.打喷嚏 B.共同进餐 C.输血 D.握手
6.吸烟有害健康,原因之一是烟气中含有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跟氧气结合的有 毒气体.该气体是( )
A、CO B、H2 C、CO2 D、N2
7.小明仔细观察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D、光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8.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国家有时对寒带地区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 )
A.消灭森林病虫害 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
C.加速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9.月相在一月中有规律的发生变化,主要原因是 ( )
A.月地的距离变化 B.月球的大小变化
C.月球公转轨道发生变化 D.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断变
10.要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大线圈中的电流 B、减少线圈的匝数
C、降低线圈两端的电压 D、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
11、有个1kW的电炉,电炉丝断了。到电料商店购买,恰巧1kW的电炉丝缺货,只有2kW和500W的,怎样组装成1kW的呢?( )。
A、把1根2kW的电炉丝分为相等两段,取其一段 B、把2kW的两根并联
C、把500W的两根串联 D、把500W的两根并联化
12.制作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口必须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所有细菌的繁殖 B.阻止尘埃、细菌入坛,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的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 D.防止气体对流,减弱醋酸菌无氧呼吸
13.下列四幅图若按氧气、干冰、熟石灰和纯碱的用途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14.某医院在抢救一位A型血的病人时,需要进行输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
A.只能为病人输入A型血液 B.可以输入病人儿子献出的血液
C.可以少量输入O型的血液 D.可以大量输入A型或O型血液
15.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16.右图是某工厂进行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的原理图,则在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肯定不能得到的产品是( )
(A) NaOH (B)HNO3
(C)H2 (D)Cl2
17.在用显微镜观察血管和血液流动的实验课上,因突然停电而导致显微镜视野偏暗,无法看清血液流动情况。于是,某同学采取了下列四项措施(每项措施均能使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到达视野),其中起不到增加显微镜视野亮度作用的是 ( )
A.换用凹面反光镜 B.将反光镜朝向实验室采用光的窗口
C.换用倍数较大的物镜 D.扩大遮光器上的光圈
18.酸性氧化物跟含氧酸有对应的关系,即组成酸性氧化物的非氧元素跟酸中对应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化合价。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CO~H2CO3 (B)NO2~HNO3
(C)SO2~H2SO4 (D)P2O5~H3PO4
19.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的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CO2 (D)H2O
20、小明全家计划在暑假中出国旅游半个月,为了家里盆景中的水因蒸发而干涸,小明事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观察该装置数天,发生的现象是( )。
A、瓶内的水受到大气压的支持,不会向外流出
B、盆景中的水蒸发完后,瓶中的水才开始下降流入盆景中
C、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瓶中的水逐渐下降,但空气不会进入瓶中
D、随着盆景中的水蒸发,空气逐渐进入瓶中,瓶中的水逐渐下降
二、简答题(共10题,每空3分,共60分)
21.小明身高1.60米,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距镜面为1.5米,此时
镜中像距他本人 米。
22.飞蝗大发生时,可长途迁徙,所经之处农作物受到严重破坏。研究发现飞蝗种群数量的消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真菌、丝虫和蛙等大量繁殖可抑制飞蝗的种群数量;蝗虫的产卵量受相对湿度的影响(见图1),飞蝗的发生量又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见图2)。
请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蛙与飞蝗的关系是( )
A.共生 B.寄生 C.捕食 D.腐生
(2)当雨量充沛、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时,飞蝗产卵数量比空气干燥时要 。
(3)在干旱的气候下,飞蝗发生量变化趋势是什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3.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的是_____方向,纬线指示的是_____方向。
24.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在图中用“→”标出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结构①的方向。
25.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氮肥。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而降低肥效。碳酸氢铵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温度越高,分解越快。
资料二: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呈碱性。
⑴贮存NH4HCO3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明的叔叔在施肥时,为了提高肥效,将钾肥草木灰与氮肥NH4HCO3混合施用。请你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___。
26.星期天的上午,小松坐着自己家新买的小车和爸爸一起去看外婆,途经一条平直的公路,小车的速度上升到60km/h,小松看到窗外的树急速向后退去。突然一个急刹车,小松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倒,幸好系着安全带……
(1)小松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去,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
(2)急刹车时,小松向前倾倒是因为 。
27.约二百多年前,很多人死于天花这种传染病,天花病人皮肤会长出很多小水泡。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牛奶的女工经常染上一种类似天花但病症轻微的疾病(牛痘),而患过牛痘的女工一般不会染上天花。于是詹纳提出假设:“……”。为了检验假设,詹纳做了以下二个实验:
实验一:从牛痘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一名健康但易染天花的男子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染上牛痘,但几天后即痊愈。
实验二:从天花病人的水泡中取出脓液并涂刮到患过牛痘的该男子的皮肤上,结果此男子没有染上天花。
(说明:上述实验是在受试男子事先知情并自愿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
问:(1)詹纳提出的假设是:
(2)在实验二过程中,詹纳通过人工种牛痘的方法使该男子获得了对天花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叫做 免疫。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像温室的玻璃一样,既能让阳光通过,又能保温,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不吸收,因而地表能受到太阳的辐射而增温;另一方面对从地表射向太空的长波,特别是红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阻碍了地球向太空辐射能量。
我省气象局的资料显示,浙江近50年来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北部地区增温尤为明显。据联合国环境计划署预测,若不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到2050年,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2℃,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升高1米。
2005年2月16日,举世瞩目的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细则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京都议定书》旨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其生效标志人类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⑴温室气体是指 。
⑵近50年来,我市平均气温升高的幅度比全省要 (选填“大”或“小”)。
⑶若海平面升高1米,就会摧毁杭嘉湖平原,出现海水倒灌,使农田盐碱化,水稻因缺水而萎蔫死亡。试分析水稻缺水的原因: 。
⑷科学家致力于二氧化碳的转化研究,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于人类的物质。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混合,通入反应器,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可获得一种重要的燃料。请在括号内填写该燃料的化学式:CO2+4H2→( )+2H2O
29.最近,用电紧张。许多居民为防备临时停电,自备充电应急灯和小型发电机。
(1)应急灯需要及时充电,这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
(2)小型发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2.5kW,输出电压为220V,输出电流为 A。
(3)为确保居民生活用电,政府采取用电的“峰谷差价”引导各厂矿企业避开用电高峰,改在深夜时生产。目前高谷电每度1.9元,低谷电每度0.6元,某工厂一台大型注塑机额定功率为20kW,每天工作8h。如果用低谷电生产,每天要比用电高峰电生产节约 元。
30.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Na2CO3、BaCl2、
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刚为了测定该白色
粉末的组成,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
请你根据右图实验现象帮助小刚判断:
⑴白色沉淀A是_Ba SO4___,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 CuSO4_______________,肯定含有____ Na2SO4、Na2CO3、BaCl2____。
⑵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CO2__+ Ca(OH)2 == CaCO3 ↓+ H2O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0分)
31.为了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一个实验方案,并实验得到了如下表的数据:(已知纯水不导电)
溶质质量分数
溶 液 电流强度
2%
3%
4%
Ca(NO3)2溶液
0.09 A
0.14 A
0.18 A
Ba(NO3)2溶液
0.06 A
0.09 A
0.11 A
⑴你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有几个就写几个)
⑵假如烧杯中盛有200克8.55%的氢氧化钡溶液,要使电流表的电流趋于零,需要滴入下列溶液中的 (填①或②或③)(①碳酸钠 ②氯化铁 ③硫酸 三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均为10%)多少克?
⑶若图中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伏,额定功率为3瓦,
当烧杯中的溶液是4%的Ca(NO3)2溶液时,灯泡的
实际功率是多少?(保留1位小数)
32.下左图为测定反应时间的参考图,奇奇、明明一起做此实验,如下右图所示。试回答:
明明
(1)奇奇连续接尺3次,尺滑落的距离分别为34厘米、30厘米、26厘米,依左图分析可得他的反应时间平均值为 秒。
(2)这一实验的神经传导途径与下列 最为相似。
(A)手遇烫热,立刻缩回 (B)司机看到前方危险紧急刹车
(C)膝跳反应 (D)食物入口,引起唾液分泌。
33.小红同学对串联电路进行探究,她先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乙所示,已知R1的阻值是4Ω,电源是两节干电池,甲、乙两电路图中电源是同一电池组,电压表规格相同。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压表V
电压表V1
电压表V2
电压表V3
3.0V
1.2V
1.5V
2.7V
(1)分析电压表V1、V2、V3示数,可得出的串联电路的特点是 ;
(2)开关闭合1分钟,电阻R2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小红继续探究串联电路的特点,先把电流表接在R1与R2之间,再接在R1与电源之间,最后接在R2与电源之间,她探究的问题是 ;
34、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2吨,并准备将这些马铃薯卖给淀粉加工厂,淀粉加工厂根据马铃薯的密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铃薯的质量(已切成小块),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盛有40毫升的量筒,量筒中的水面升到100毫升。问:
马铃薯密度(克/厘米3)
1.08
1.10
1.12
1.14
1.15
马铃薯中淀粉的质量分数(%)
14.0
18.0
22.5
25.4
29.0
收购价(元/千克)
0.50
0.60
0.70
0.80
1.00
(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2)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四、分析计算题(共4题,共30分)
35.瑞士化学家米勒因合成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表明,DDT是一种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进入人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我国已于1983年停止生产和使用。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海水
生物A
生物B
生物C
生物D
生物E
DDT含量(μg/mL)
0.00005
0.5
0.005
2
0.04
75.5
(1)如果表中所列的生物能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结构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生物是 。
36.刘翔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在2004年8月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破了由阿兰·约翰逊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创下的12秒95的110米栏记录,书写了中国乃至亚洲田径新的历史!以下是刘翔夺冠时的个人资料和跨栏镜头。(提示:12秒91即12.91s)
性别:男
出生地:上海
生日:1983.7.13
身高:1.89m
体重:74kg
项目:110米栏
(1)假设刘翔以匀速直线运动跑完全程,则刘翔跑完110米栏的速度是多少?(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当刘翔双脚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他对领奖台的压强为多大?(假设刘翔每只鞋底与领奖台的接触面积约为250cm2,g取10N/kg)
37.味精吃多了会口渴,这是因为味精中含有钠的缘故。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食用味精不宜超过6g。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有“氯化钠含量≤20%”。同学们想的顶此味精中氯化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进行了如下实验:(味精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硝酸银反应)
称取该味精样品5.0g,溶于蒸馏水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沉淀洗涤、烘干、称量,得到沉淀2.87g。
试通过计算分析该品牌味精中氯化钠含量是否与包装上的说明相符?
38、微波炉是一种效率很高的家用电器。可是有一天,小宇在商场中听到了顾客和售货员的一段对话: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加热食品又快;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保险丝就熔断。小宇听了很迷惑,到底谁说得对呢?他用家里的微波炉进行了实验(铭牌见表)。将一瓶550mL的矿泉水倒入杯子中,用温度计测得初温为20℃,放入微波炉中以最大功率加热2分钟,取出后测得水曙为62℃。请你帮小宇计算出以下两个量:
×××微波炉
防触电保护尖别Ⅰ类
额定容积20L
规格型号
NN-S313WF
额定电压220V
电源频率50Hz
最大功率1000W
重量12kg
(1)微波炉以最大功率加热时电路中的电流。(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微波炉以最大功率加热2分钟消耗的电能。
(3)小宇又用“220V,800W”的电热水壶,使等量的水升高同样的温度用了4分钟。可见,售货员说“省电”的意思是 ;而微波炉一开保险丝就熔断的原因是 。
五、答案
精析
例卷
例卷一
一、 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C 7.C 8.D 9.A 10.C 11.C 12.B 13.B 14.D 15.C 16.D 17.C 18.D 19.B 20.B
二、简答题
21、6000牛 阻或摩擦 22、(1) 1 (2)唾液(淀粉酶)的有无 (3)慢嚼细咽
23、丙 24、1 并联 0.005 25、(1)传染源 (2)对照
26、大于 乙 27、 2C21H30O2 + 35 O2 === 42CO2 +30 H2O 。
28
29南极 北极 纬线 经线 30、8 1.6
三、实验探究题
31、(1)略 (2)相同 不同 密度 50
32、32、(1)
(2)观察不同浓度洁洁灵溶液对草履虫生活状态的影响程度。
33、(1)控制电流相同 (2)甲 (3)略 (4)略
34、(1)烧杯、试管 (2)A、B、C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4)取少量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四、分析计算题
35、(1) ④ (2) 群落 36、(1)0.75小时 (2)3240牛
37、.解:⑴ 5.8吨
⑵ 出售8吨氢氧化钠固体可得收 27200(元)
由于生产成本太高,不适宜工业上生产。
(设计、叙述合理酌情给分)
38、(1)略 (2)20欧 (3)4.86瓦
例卷二
一、 选择题
1.B 2.A 3.C 4.B 5.C 6.A 7.C 8.C 9.D 10.A 11.C 12.C 13.B 14.C 15.D 16.B 17.C 18.D 19.D 20.D
二、简答题
21、3 22.(1)C (2)多 (3)变大;气候干旱,真菌、丝虫和蛙和天敌的数量少,会使飞蝗的发生量变大。
23、南北 东西 24略 25、(1)防潮防高温、避免与碱性物质接触
(2)这种做法不合理,因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 ,与NH4HCO3混合施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了肥效。 26、(1)自己 或车 (2)人有惯性,上半身继续运动,下半身受阻力而减速。27、(1) 患过牛痘的人获得了对天花的抵抗力 (2) 人工
28、(1)二氧化碳
(2)海水的质量分数大于水稻细胞液的质量分数,造成细胞失水而缺水
(3)CH4
29、(1)化学 (2)12.7安 ()3208元
30、(1) Ba SO4_ _ CuSO4______ ____ Na2SO4、Na2CO3、BaCl2____。
⑵ _CO2__+ Ca(OH)2 == CaCO3 ↓+ H2O__
31、(1)同种溶质的溶液,质量分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相同质量分数的硝酸钙和硝酸钡溶液,硝酸钙溶液比硝酸钡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2)③ 98克 (3)1.56W
32、(1)0.25 (2) B 33、总电压等于各电阻的电压之和 27 电阻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34、略 35、(1) B→D→A→C→E (2)B 36、略
37 11.7% 符合包装上的说明
38、(1)4.55安 (2)120000焦 (3)热量损失较少 电路的电流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