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5-11 发布

北京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按考试大纲整理个大考点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物理考点总结 ‎■考点一 质量和密度 质量 ‎1.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 3.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 4. 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 ‎ 大象2___,中学生60____,一只苹果100____,一个一元硬币5____ ‎ 密度 ‎ 5.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 6.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7.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 ‎ 8.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ρ= m/V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2)求质量:m=ρV。(3)求体积:V=m/ρ ‎ ‎ 9.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密度、比热容、状态、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 ‎■考点二 力 力的概念 ‎1.什么是力: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 3.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 5.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 6.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一般要求竖直使用,非竖直使用时应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8.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重力 ‎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 注意:不能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 ‎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 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摩擦力 ‎ 12.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相对运动(即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 13.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 1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系。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15.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使接触面粗糙些。‎ ‎ 16.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光滑和减小压力;如:加润滑油;利用气垫、磁悬浮列车。(2)用滚动代替滑动。‎ ‎ 17.摩擦力并不都是阻力。阻力是指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考点三 运动和力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___,课桌的高度约0.75___。初中物理课本宽约20____‎ ‎2.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4.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特殊测量方法: ‎ ‎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 机械运动 ‎6.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 ‎7.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 变速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1.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s=vt ‎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2.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牛顿第一定律 ‎1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1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或者说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属性,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 ‎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作用,更不能说物体受到惯性力作用。可以说物体具有惯性。‎ 二力平衡 ‎ ‎15.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 ‎16.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17.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8. 二力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与联系:‎ ‎ 1.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一直线。‎ ‎2.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四 压强 压力与压强 ‎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 ‎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液体内部压强 ‎ ‎5.液体压强特点:(1)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3)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7.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 ‎ 8.连通器 ①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 ②原理: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静止时,各容器液面相平;‎ ‎ ③应用:船闸、茶壶、水塔与自来水管、锅炉水位计等。‎ ‎(注意:压强计中的U形管不是连通器。) ‎ 大气压强 ‎ ‎9.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 10.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 11.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 12.标准大气压: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105帕=‎10.34米水柱。‎ ‎ 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 14.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 ■考点五 浮力 ‎ 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 ‎ 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 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 悬浮 ‎ 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 (1) ρ液<ρ物, 下沉;(2) ρ液>ρ物, 上浮(静止时漂浮) (3) ρ液=ρ物,悬浮。‎ ‎ 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 ‎ 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ρ液gv排 ‎ 6.计算浮力方法有:‎ ‎ (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 (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 (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 ‎ 7.浮力利用 ‎ (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 ■考点六 简单机械 杠杆 ‎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 ‎ 2.杠杆要素: ‎ ‎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 ‎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 ‎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 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或写作:F‎1L1=F‎2L2 ‎ ‎ 4.三种杠杆:‎ ‎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杆,理发剪刀等)‎ ‎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 滑轮 ‎ ‎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 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 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动滑轮重的几分之一。(忽略摩擦阻力)‎ ‎ ■考点七 功和能 ‎ ‎ 功 ‎ 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2.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有力没距离、(2)有距离没力、(3)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方向垂直。‎ ‎ 3.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 功率 ‎ 5.功率(P):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 计算公式:P=W/t=FS/t=Fv。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 ‎ 机械效率 6. 滑轮组里 有用功:W有用=G·h 额外功:W额外=G额·h ‎ 总 功:W总=F·S (F:人作用在绳端的力; S=n·h)‎ ‎7.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 计算公式:η=W有/W总 8.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1) 有用功一定,减小额外功;减轻机械自重,减小摩擦。‎ (2) 额外功一定,增大有用功;增加所提物重。‎ ‎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见图)‎ ‎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通过改变同一 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 ‎(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让不同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 重力势能;动能 弹性势能。‎ ‎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 ‎ ■考点八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 乐音与噪声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 ‎ ‎ ■考点九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 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 2.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光的反射 ‎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 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平面镜成像 ‎ ‎6.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7.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 ‎ 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9.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凹面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 ‎(1)为什么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 便于找到蜡烛A的像的位置,能够比较蜡烛A的像与蜡烛 B的大小。‎ ‎(2)无论怎么移动蜡烛B也不能和A的像重合?‎ ‎ 玻璃板未与水平桌面垂直。‎ ‎(3)怎么找到A的像的位置?‎ ‎ 挪动蜡烛B直到与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 光的折射 10.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1.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 ‎ ‎ 光的色散 ‎12. 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透镜 ‎13.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 凸透镜成像:‎ 物距 像的特点 应用 相距 u>‎‎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f‎‎2f u=f 不能成像 u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暗,‎ ‎ 当U = U0时,则P = P0 ;正常发光。‎ ‎ 12.“220V100W”求该灯泡的R和I0? ‎ ‎13.功率比:串正、并反、同阻平方。‎ ‎(同一个电阻或灯炮,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是表示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的灯泡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 ‎ 焦耳定律 ‎1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 15.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单位Q→焦;I→安(A);R→欧(Ω);t→秒。)‎ ‎ 16.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 量(电热),则有W=Q,可用电功公式来计算Q。(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 图21‎ R2‎ 乙 R1‎ 甲 ‎ 17. 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 采用串联电路控制电流相等,可探究Q与 ‎ 电阻的关系,电阻大的温度计升高温度大。‎ ‎ ■考点十五 家庭电路 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 ‎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安全用电 ‎4.安全用电常识 开关接在火线上。‎ ‎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 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 3.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 ‎ 4.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 ‎ 5.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6.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 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足够);控制开关应串联在干路 ‎■考点十六 电磁现象 磁体和磁极 ‎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 ①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 ② 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 磁场和磁感线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 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 ‎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 电与磁 ‎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 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 1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 19. 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 20. 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21. 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 22. 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 23.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 ‎ ‎24.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就受力的作用。‎ ‎ 25.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 26.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 2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A B C D 电源 I ‎ ‎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电动机原理。B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发电机原理。 D直流电动机原理图。 ‎ A B C D I A 电磁铁应用,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 ‎2011年物理中考复习---物理公式 单位换算:‎ ‎1 m‎==10dm=‎102cm=‎‎103mm ‎1h=60min=3600 s; 1min=60s 物理量 单位 v——速度 m/s km/h s——路程 m km t——时间 s h 速度公式: ‎ 公式变形:求路程—— 求时间——‎ 物理量 单位 G——重力 N ‎ m——质量 kg ‎ g——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G = mg ‎ ‎ ‎ 合力公式: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F = F1 - F2 [ 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计算 ]‎ 单位换算:‎ ‎1kg‎=‎103 g ‎1g/cm3=1×‎103kg/m3‎ ‎1m3‎‎=‎106cm3 ‎1L=1dm3 1mL=‎1cm3‎ 物理量 单位 ρ——密度 kg/m3 g/cm3‎ m——质量 kg g V——体积 m‎3 cm3‎ 密度公式:‎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F ——物体浸没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浮力公式:‎ F浮=G – F ‎ ‎ ‎ G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 m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质量 kg ‎ ‎ ‎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ρ ——密度 kg/m3‎ V排——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 m3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F浮=G排=m排g F浮=ρ水gV排 ‎ ‎ 物理量 单位 F浮——浮力 N ‎ G ——物体的重力 N ‎ 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 F浮=G ‎ ‎ ‎ 面积单位换算:‎ ‎1 cm‎2 =10-‎-4m2‎ ‎ ‎1 mm‎2 =10-‎-6m2‎ ‎ 注意:S是受力面积,指有受到压力作用的那部分面积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F——压力 N S——受力面积 m2‎ 压强公式:‎ p=‎ 物理量 单位 p——压强 Pa;N/m2 ‎ ρ——液体密度 kg/m3‎ h——深度 m ‎ g=9.8N/kg,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 ‎ 注意:深度是指液体内部某一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 提示:应用帕斯卡原理解题时,只要代入的单位相同,无须国际单位;‎ 帕斯卡原理:∵p1=p2 ∴或 提示: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题时,L1、L2的单位只要相同即可,无须国际单位;‎ 物理量 单位 F1——动力 N ‎ L1——动力臂 m ‎ F2——阻力 N ‎ L2——阻力臂 m ‎ ‎ ‎ ‎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 或写成:‎ 物理量 单位 F —— 动力 N G总——总重 N (当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时,G总=G)‎ n ——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滑轮组:‎ F = G总 ‎ 物理量 单位 s——动力通过的距离 m h——重物被提升的高度 m n——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 s =nh ‎ ‎ ‎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s = h ‎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G s =2 h 物理量 单位 W——动力做的功 J F——动力 N s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m 机械功公式:‎ 提示: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W=G h W=F s ‎ ‎ 单位换算:‎ ‎1W=1J/s 1马力=735W ‎1kW=103W 1MW=106W 物理量 单位 P——功率 W W——功 J t ——时间 s 功率公式:‎ P = ‎ 提示: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用百分率表示,且总小于1‎ W有=G h [对于所有简单机械]‎ W总=F s [对于杠杆和滑轮]‎ W总=P t [对于起重机和抽水机]‎ 物理量 单位 η——机械效率 W有——有用功 J W总——总功 J 机械效率:‎ ‎×100%‎ ‎ ‎ 热量计算公式:‎‎ 提示:‎ 当物体吸热后,终温t2高于初温t1,△t = t2 - t1 ‎ 当物体放热后,终温t2低于初温t1。△t = t1- t2 ‎ 物理量 单位 Q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J ‎ c ——比热容 J/(kg·℃)‎ m ——质量 kg ‎△t ——温度差 ℃‎ 物体吸热或放热 Q = c m △t ‎(保证 △t >0)‎ 燃料燃烧时放热物理量 单位 Q放 ——放出的热量 J ‎ m ——燃料的质量 kg q ——燃料的热值 J/kg 提示:‎ 如果是气体燃料可应用Q放 = Vq;‎ Q放= mq ‎ ‎ ‎ ‎ ‎ 提示:电流等于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 Q——电荷量 库 C t——时间 s ‎★电流定义式:‎ 物理量 单位 I——电流 A ‎ U——电压 V R——电阻 Ω 同一性:I、U、R三量必须对应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 同时性:I、U、R三量对应的是同一时刻。‎ ‎ ‎ 欧姆定律:‎ 物理量 单位 W——电功 J U——电压 V I——电流 A t——通电时间 s 提示:‎ ‎(1) I、U、t 必须对同一段电路、同一时刻而言。‎ ‎(2) 式中各量必须采用国际单位;‎ ‎1度=1 kWh = 3.6×10 6 J。 ‎ ‎(3)普遍适用公式,对任何类型用电器都适用;‎ 电功公式:‎ W = U I t ‎ ‎ ‎ 只能用于如电烙铁、电热器、白炽 灯等纯电阻电路(对含有电动机、‎ 日光灯等非纯电阻电路不能用)‎ ‎ ‎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 W = U I t 结合I=U/R →→W = t ‎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Q=W 如电热器。 ‎ 物理量 单位 单位 P——电功率 W kW W——电功 J kWh t——通电时间 s h 电功率公式:‎ ‎ ‎ P = W /t ‎ ‎ ‎ 物理量 单位 P——电功率 W I——电流 A U——电压 V ‎ P=‎ P=I2R ‎ ‎ ‎ P = I U 只能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表达式:I=I1=I2 ‎ 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表达式:U=U1+U2 ‎ 分压原理:‎ 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表达式:‎ 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表达式:I=I1+I2 ‎ 分流原理:‎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U=U1=U2 ‎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表达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