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5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必备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考语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考试制胜三大秘诀 一、仔细审题:多想想题目到底要你答什么(内容),怎样答(形式),一般题读一、两遍,难度题必须读三、四遍;‎ 二、用好草稿:用草稿的目的在于反复修改,力臻完美。‎ 三、认真书写:工整规范,一目了然;清晰美观,百看不厌。‎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资料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 ‎2、本论:分析问题 ‎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典型题实战兵法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1、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词曲小知识:‎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限字题的解答:‎ ‎1、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 ‎2、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①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②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③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将符合题意和字数要求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 拟写标语题:‎ ‎1、语句必须简短、精炼;‎ ‎2、可采用以下句式:祈使句、比喻句、排比句、对偶句、对称句,也可巧妙地应用诗文名句、谚语、歇后语等稍作改动以切合语境。‎ 仿写句子:‎ ‎1、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 ‎2、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1、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 ‎2、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 ‎3、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 ‎4、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根据文意给相关名词下定义:‎ 以给“转基因作物”下定义为例。‎ ‎1、格式A:转基因作物是一种…………的作物。格式B:一种…………的作物叫做转基因作物。‎ ‎2、注意点: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如“作物”就是“转基因作物”的本质属性;“数学方法”就是“统筹方法”的本质属性。‎ 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 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 ‎2、倒装句的作用:往往是强调前置(即调到前面)的部分,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就是为了强调“汝之不惠”的程度是“甚矣”。又如“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是为旗帜鲜明地强调作者对“雷峰夕照”这一胜景的评价是“并不见佳”。‎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 ‎7、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 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改句缺点。‎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例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评价作家作品:‎ ‎1、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 ‎2、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 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说说文章标题的含义:‎ 1、 表面含义或作用(名词有可能士文章线索);‎ 2、 联系文章主旨,从深层含义去解释。‎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语言):‎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判断文段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 答题方式:‎ ‎1、实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对象的特征 ‎2、事理说明文:关于…… ……的道理(原因、方法、原理等)‎ ‎3、程序说明文:…… ……的操作或实验或制作的过程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的常用答题格式:‎ 本句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直观、深入浅出(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说明内容),使读者 。‎ 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主要有两种题型:‎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 说明文中的主观题及其解答:‎ 着重要表现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体现自己的价值观。‎ 主要题型:‎ ‎1、对文中的内容进行简明、准确的改写。如:根据提示给事物下定义、文字图表式处 理、图表文字化、简要概述所举例子等。‎ ‎2、对文中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写。如:加标题、结合语境补写句子、对文章说明的对象按要求进行补充说明。‎ ‎3、联系实际举例说明。(要符合文段的说明中心的要求)‎ ‎4、对文章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与设想。(要有科学性,切忌胡编乱造)‎ ‎5、对语言的表达特色进行评说。(结合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来考虑)‎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 ,这里所列举的 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评价文段的观点(需阐述理由):‎ 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弄清楚原文的结构、材料、观点之间的关系。回答时一定要有所分析、概括,切忌一抄了事。‎ 开放性阅读试题的解答:‎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 ‎2、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3、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 ‎4、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 ‎5、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设想;‎ ‎6、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如理解选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学典型、名句等);‎ ‎7、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8、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 ‎9、创造广告词或宣传标语 中考必备:初中语文文体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语文知识点答题技巧整理 一、要点概括类 ‎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    3.划分相关内容层次,一般有几个层次就有几个要点 二、感想启迪类 ‎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例如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①对描写对象;②对人物情感;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④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a、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b、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c、答题时,语言要流畅,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三、献策举例类 ‎1.问题献策分类 A.自然环境问题:大气水体污染、生态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等等 B.社会环境问题:农村城市差别问题、留守儿童问题、辍学问题、文明问题等等 ‎2.问题献策举例类解题注意事项 A.看清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须是可行的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忌纸上谈兵空想主义。‎ C.主张创新 四、句子仿写类 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 答题要点:①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②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③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 ‎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3.得出答案“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例句的基本思维模式是:XXX对象在XXX条件下,XXX怎么样。例如:“没有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就是这个公式的叠加使用,我们可以考虑:没有海洋的辽阔,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没有河流的奔腾汹涌,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没有高山的险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气;没有高楼大厦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温馨等等。‎ 五、常用修辞方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例1: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例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使事物具有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 作用:使事物人格化,描绘形象生动,表意丰富。‎ 例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例2: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1: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5、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强调问题,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例1: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6、反问:“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肯定(否定)语气或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例1: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例2:“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7、对比:突出强调其中某一对象的特点。‎ 例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8、引用:说明文、记叙文: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趣味盎然。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可以增强语言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充分。‎ 例1: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9、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例1: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例2: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例3: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10、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使语言简练工整。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例1: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例2: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11、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作用:强调所说内容(某种情感或者意思)。‎ 例1:“盼望着,盼望着,……”强调了盼望的急切。‎ 例2: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12、反语: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例1:(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六、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真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  ‎ ‎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 ‎  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七、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类 ‎1、常考的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当通顺。‎ 第一部分 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鲜明的论点,确凿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 ‎  一、论点的特点:①正确②鲜明 概括议论文论点 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 ‎1、标题 ‎  2、文章开头 ‎  3、结尾 ‎  4、中间: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  ①通过归纳总结论据的共同点来推断出论点 ‎  ②总结性的词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例如:由此可见;我认为;总之……)‎ ‎  ③先找出文章的论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的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 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 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论据 ‎  事实论据(如现实事件、历史事实、统计材料、具体数字等)‎ ‎  理论论据:(包括人们公认的原理、公式、定义、法则、规律、名言警句等。)‎ ‎  归纳论据的要点:××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  注意:在引用中可能有些不是名言,而是具体的事实,那是事实论据。‎ 题型: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类 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三、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举例论证(事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  1、例证法(摆事实):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 ‎  2、引证法(讲道理):引用了什么名言,具有权威性,有力的论证论点 ‎  3、喻证法(讲道理):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 ‎  4、对比法(讲道理):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有力的论证论点(答题要结合内容)‎ 注意:答论证方法的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 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 四、分析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  1、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概括性很强,作用:用事实证明某一观点或主张。‎ ‎  2、议论文中时而有生动形象的描写,作用:更鲜明生动地证明了某一观点。‎ ‎  3、议论中的抒情,会使议论更有感染力,更深入人心。‎ 五、议论文的语言特点:严密、准确 六、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七、论证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第二部分 说明文 一、怎样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 ‎  A、题目B、首段C、关键词句(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 二、说明方法分类和作用 ‎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  3、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  6、下定义:简明周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和内涵,使说明更严密。‎ ‎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  8、引言论: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 三、这些说明方法有何标记?‎ ‎  ⑴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  ⑵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⑶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举例只举一部分。‎ ‎  ⑷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四、说明顺序 ‎  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  ⑶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  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 B、先主要后次要。‎ ‎  C、先原因后结果。 D、由现象到本质。 E、由性能到功用。‎ ‎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体到局部。‎ 五、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平实、简明(科学小品:生动)。‎ ‎(一) “××”词好在哪里?‎ ‎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二)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   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   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   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   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六、说明文分类 ‎  1按说明对象分: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说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  2按语言特点分:平实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语言生动形象的说明文,多用描写)‎ 第三部分 记叙文 探究“如何整体感知?”‎ 阅读记叙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概内容。这里所说的“整体感知”就是通过初步阅读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整体感知”的几个要点。‎ ‎1、整体感知的内容。‎ A、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 B、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 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通过对重点词语和关键句、段内涵的仔细揣摩,理清作者的思路和主要内容,领会文章内容和主旨,从而体会作者对生活、人性、世事的感悟、态度,了解作者所持的观点和感情。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情感或观点,这个也就是我们的答题的思想,在解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答题时,能往中心上靠的,尽量往中心上靠,围绕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问题。如《藤野先生》。‎ ‎2、整体感知的方法 A、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方法 ‎(1)写人的记叙文——一般侧重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 从描写人物时写的事件中分析人物,在每件事中的言行中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点,其中包括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一些侧面描写。如《最后一课》、《芦花荡》‎ ‎(2)记事的记叙人——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如《社戏》‎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抓住景物的特征,总体把握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抒情的方式。如《春》。‎ B、整体感知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和中心意思,从而能有效地梳理文章的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精要分析。快速整体感知课文,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通过寻找中心句或中心段把握文章的主旨。如每一段的中心句、课文开始和最后结尾的总结段落,或者还有写课文中间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通过归纳来进行提炼。有的文章的中心意思分散杂全文各部分中,需要通过归纳各段的断意来提炼。在记叙文中,中心有时比较含蓄,往往蕴藏在人物或事件的背后,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而有些文学作品更是往往意在其外,非深入进去不能挖掘其中丰富的内涵。例如《社戏》一 课,全文并未直接点明中心,只在最后一段文字中说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如果理解只停在表面,同学们会误以为本文主旨只是为了告诉读者“我”怀念的是好戏和好豆,而实际上这样的理解当然是很肤浅的,细究下去会发现并非如此。‎ ‎(3)学会筛选文章信息,抓住关键性词语来理解作品的深刻含义。所谓“关键性词语”,就是文中对表达内容、表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词语。关键性词语通常是在通读全文,对作品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找关键性词语的目的在与挖掘深刻、含蓄的思想内容或者文章写作的中心等。如《背影》关键性的词语表现“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3、具体答题方法 审清题意。就是要分析题干要求,包含几层意思,其中透露了哪些信息。只有搞清题意,‎ 我们才能更好地按要求做题,少走弯路,切中要害。回扣原文。找出题干考查点的出处。从命题的考查层次上看,阅读理解的出题思路一般都很清晰,从分段考查到牵涉到上下几段概括总结,逐步过渡到对于全文内容的把握。从段落上来看,考查一般情况下是从前往后,逐层深入,先分后合。这样一来,为更好地回扣原文找到了一定的思路。‎ 上下联系。由回扣原文依照的切入点作为参照点进行文意上的上下联系,范围可能在本段之内,也可能涉及到上下几段内容。在联系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划定答题所需的大体氛围。在联系上一定要注意考虑全面,同时要抓关键,缩小范围。‎ 分析综合。就是在上下联系锁定的范围基础上,在头脑中对其加工组合,找出有效信息,概括总结,提炼要点。在分析综合中要强调“要点”意识,因为评卷工作中是根据要点分配分值的。这一过程最能体现思维能力,也是答题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环。‎ 组织表达。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头脑中分析出的有效信息付诸卷面。首先考虑用原文中的语句,如果原文中的语句量过大,就需要进行压缩,有效组织,用自己加工过的语句回答。在答卷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书写要工整,避免错别字。‎ 一、常见叙事线索 ‎  1、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  2、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  3、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  4、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5、时间线索 6、地点变换线索 找线索: ‎ ‎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  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人物的思想性格,事情的来龙去脉。‎ 二、记叙顺序 ‎  1.顺叙:即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 ‎  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楚,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 ‎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①插叙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②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③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总之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以补充人物和事件,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  3.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比如:回忆往事)‎ ‎  作用: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补充、衬托出文章的中心内容(人物或事件),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 三、人物的描写方法 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作用:①侧面描写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 侧面描写往往比正面描写更机智,它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②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 侧面描写多结合正面描写进行,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作用。《口技》的第一个场景描写的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作者在描摹口技者表演的种种声音后,用一概述 “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反映了表演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继而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的侧面描写,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却在于反衬与赞美口技者技艺之“善”。‎ ‎★答题方式:本段运用了… …的描写手法, 塑造了(如果是侧面描写用衬托)……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 ‎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  3、语言(对话)描写4、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四、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1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A、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 ‎(《孔乙己》“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悲凉气氛)‎ B、烘托、表现人物……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沮丧失望的心情。)‎ C、暗示社会环境。‎ ‎(《变色龙》“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沙皇统治的黑暗)‎ D、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例:《驿路梨花》中关于“梨花树林”的描写)。‎ E、散文中景物描写作用——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 ‎2、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B、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 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六种情况判断: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气氛,是否设置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题,是否推动情节的发展。‎ ‎ 五、记叙文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辨析 ‎  1.结合特定语境(即具体的句、段、篇、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 ‎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明了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 ‎3.注意语气或语调。‎ ‎4.着眼于词句之间的搭配。‎ ‎5、着眼于词义范围的大小、轻重程度。‎ ‎6.注意言外之意(如:挖掘比喻句中的本体或者事物的象征意义,用平实的语言表达)。‎ 题型(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文首:1、开篇点××题; 2、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 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5、为下文××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6、总领下文;‎ ‎  文中: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3、为下文××埋下伏笔4、为下文××情节作铺垫5、推动了情节的发展;6总领下文; ‎ 文末: 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议论文、记叙文、小说);4、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5、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6、升华(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7、前后照应8、首尾呼应 ‎(二)、词语句子的品味 ‎1. 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概括段意 ‎1、找文章标题;语段中开头结尾处的抒情议论性句子。2、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特别是抒情散文中)3、还可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4、从作者对人物或事物的态度判断。‎ ‎(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 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 ‎  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议论段落)运用××论证方法(或论据)+从××角度(方面)+论证了××观点。‎ 例如4:(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合并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的短语合组合成句。‎ 七、文段结构类 ‎(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环节并且明了其在全文中的作用类解题模式 ‎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选择它在文中的作用类别 如果用在文章的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总领全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点题、埋伏笔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间,主要是: 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结尾,主要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题目),深化文章的主旨,画龙点睛等。‎ ‎2.概括段意 ‎★答题方式:段意+作用 C、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B、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A、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段落能否删掉或者段落能否调换类的解题模式 ‎1.判断能否删掉或调换(一般不行)‎ ‎2.判断这些文段之间的顺序关系:并列关系、层进关系、总分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删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删掉)后不合逻辑。‎ 八、表达方式作用类 常见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抒情:引起读者的共鸣,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说明: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 描写:身临其境,栩栩如生 记叙文中的议论: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记叙: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例:《最后一课》中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看到“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交代了时代背景。)‎ ‎★答题方式:本段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的… …感情,起到使读者……的作用.‎ 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 一、要把握文章“线索”。‎ ‎ 二、要抓住散文的“文眼”。‎ ‎  “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题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句子或关键性词语。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 三、要借助想像领会作品的内涵。阅读散文就要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中的结构空间。‎ ‎ 四、要体会散文的意境。‎ ‎  意境,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 ‎  1、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想象、联想和象征手法的运用3、细处落笔,以小见大。4、侧面暗示。‎ 五、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从修辞方法或者表达方式分析)‎ ‎  ①品味散文语言朴实自然美。②品味散文语言的含蓄美。③散文语言富有音乐美,具有诗情画意。‎ ‎6、从作者描写的角度(听、视、嗅、味、触觉)。‎ 六、散文特点:“形”(材料)散而“神”(中心)不散。‎ 七、品味语言 ‎(1)字词含义:‎ 原文给一个词语的拼音,让你根据语境和拼音写出词语并结合语境解释词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今年的必考题。填写词语要靠平时的积累,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②根据该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注意: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考题形式: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答题思路: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②表达作用,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见考点5分析)。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景物描写,主要考意境描写的作用,答题时,重点是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或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要严格区分小说景物描写与散文景物描写的不同(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小说 一、小说三要素 ‎  1、人物2、情节3、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  A、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B、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C、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D、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二、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D、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 ‎  作用:1、在记叙性文体中,议论有两种方式:先叙后议和先议后叙。前者见解独到,令人深思,具有启发性;后者可使读者很快进入对将要叙述的事物的思考,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注意。 2、议论在散文中会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在议论文中主要是阐述观点。‎ 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作用: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和特点。 例1:这张桌子是方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  1、分析人物的各种描写,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以至性格。‎ ‎  2、抓住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和谐相处),分析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