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18讲 议论文的语言,拓展延伸
3考点精练
一、(2016·云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毕淑敏
①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主要它像童谣,或者说简直是句顺口溜。
②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从此把“强”和弓联系起来。
③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本意居然说的是一枚虫。这要从“强”的繁体“強”说起,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组成。“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强”字像个微电影,描绘了一条卑微小虫的奋斗史。
④而“大”的本意,其实就是非常单纯地独指一个人。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
⑤“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你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
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强大的原意指的就是一个卑微如虫的生命,只要将精神弘扬出来,它就有力量。只要你是一个人,自然就强大。
⑦爱因斯坦说过: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⑧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相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
⑨一个再弱小的人,也比一条虫子要有力量。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的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
⑩我们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只不过修复的能力比较强,速度比较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
4
B11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 000次对话,其中绝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
B12“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
B13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 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
(摘自2015年8月期《人民日报》)
1.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2.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以杜甫的诗开头,引出话题;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考点一)第⑩段中画线句子有何含意?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
【示例】不仅弱小者会受伤,强大者也会受伤,人在奋斗过程中难免会受伤,受伤能让人积累经验,磨炼意志,并成为未来成功路上的宝贵财富。由此看来,受伤不是羞辱,而是走向成功的勋章。
4.结合选文思考并回答:一个人怎样才能学着强大?
相信自己是强大的;有百折不挠的信念;具备较强的修复能力。
二、(2018·深圳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涵养几分静气
宋 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
4
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阙《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①严格的自律;②艰难困苦的历练;③从读书中得来。
2.(考点一)结合具体内容,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悄悄”是一个副词,指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写出了儿子的沉静,与前面父亲的“抱怨”“四处寻找”“找不到”形成强烈对比,从而印证了本文的观点“心静才能有所得”。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举出毛泽东特意到喧闹地方读书的例子,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观点,使论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4.(考点二)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4
【示例】行走以静心。在紧张的学习后,我通常会在闲暇时独自走走,来一场安静的徒步之旅。在独自行走中,所有的不安、紧张、浮躁仿佛顿时烟消云散。我看见天边褐红色的云霭逐渐变为鱼肚白的流云;我看见最后一缕阳光洒在栀子花上的柔美;我看见夜色渐浓,那扇终于亮起的朱窗。在行走中,我感受着生活的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