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7 MB
  • 2021-05-13 发布

2017年度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轮复习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6 讲 物态变化 考纲要求 备考指津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温度值。 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2.能区别六种物态变化,能描述六 种物态变化的基本特征和条件,并能 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 .能设计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 能从实验数据和现象归纳科学结论。 由于中考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 的考查,因而液体温度 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 实验及现象、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等是中 考的热点。预计在今后的中考中涉及的内容会更 加注意联系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的自然 现象。题目形式活泼、新颖,数理结合,会逐渐 从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过渡到利用物态 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以致用的能力。 考点 1 温度计 (1)温度 ①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②摄氏温度:用符号 t 表示,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0 ℃,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 ℃,在 0 ℃ 和 100 ℃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 1 摄氏度。 (2)温度计 ①原理: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②构造:常用温度计的基本构造有:玻璃管、玻璃泡、测温液体、刻度、温标等。 ③使用:估:测量前,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选:根据估计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放: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 璃泡浸没入被测液体,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读: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 时,玻璃泡要停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必须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记:记录测量结果 后,取出温度计,测量结果包括数值和单位。 ④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35~42_℃,分度值是 0.1_℃;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甩 几下。 ⑤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异同: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 测温液体 煤油、 水银、酒精等 水银 煤油、酒精 量程 -20~110 ℃ 35~42 ℃ -30~50 ℃ 分度值 1_℃ 0.1_℃ 1_℃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金属泡与毛细管间 有一段细而弯的 “缩口” 玻璃泡上部是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 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不能甩 使用前要甩几下, 可离开人体读数 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 数,不能甩 考点 2 熔化和凝固 (1)熔化和凝固是两个互逆的物态变化过程: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 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液态 (2)熔点和凝固点:有确定熔化和凝固温度的物质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 (3)晶体的熔化、凝固的过程都需要两个条件: 温度条件(熔点、凝固点);吸、放热。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实现上述两过程,缺一 不可。 ①晶体和非晶体的比较 晶体 非晶体 常见物质 冰、海波、萘、食盐、各种金属 玻璃、松香、蜡、沥青 熔点和凝固点 有 无 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凝固过 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 继续吸收热量 凝固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出热量 继续放出热量 熔化图象 凝固图象 ②温度为熔点的物质的状态既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考点 3 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是两个互逆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液态 气态 (3)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蒸发 沸腾 发生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下 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 缓慢 剧烈 影响因素 温度高低、液面大小、空气流速快慢 供热快慢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共同特点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 上方空气流速。蒸发吸热,导致液体本身及周围的温度降低,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考点 4 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吸热,可以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放热。 (2)固态 气态 (3)升华和凝华也是两个互逆的变化过程。 1.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水银发生 热胀冷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中水银的状态不变 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 C.温度计中水银的高度不变 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 2.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 A.16 ℃ B.4 ℃ C.-4 ℃ D.-16 ℃ 3.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 A.B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冰的熔点是 0 ℃ C.CD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D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4.玻璃在 200 ℃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 300 ℃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玻璃(  )。 A.质量太大 B.是晶体 C.是非晶体 D.难熔化 5.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和沸腾都要放出热量 6.下列描述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春天,花坛里冰雪消融 B.夏天,草地上露珠晶莹 C.秋天,操场上清霜涂抹 D.冬天 ,树枝上雾凇洁白 7.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球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后,封闭在 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人造雪景”。取出树枝,美丽的“雪景”会慢慢消失。 雪景消失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8.清晨,花草、树叶上常挂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形成的, 在阳光照射下它们又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 称) 1.熔化和凝固图象的“一波三折” 熔化和凝固图象是通过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图象时,可以从以下三个 方面认识: (1)弄清图象的两个坐标 看清图象的横、纵坐标各代表什么物理量,判断图象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相互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它表示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 (2)分析图象中的点 图象中的起点,表示开始计时时刻晶体的温度,图中起点 A 表示开始计时时刻该晶体的 温度是 50 ℃;B 点表示晶体刚刚到达熔点,是固态,需吸热才开始熔化,是固态和固液共 存状态的分界点;C 点表示熔化结束,已全部变成液态;E 点表示凝固开始;F 点表示凝固 结束。 (3)分析图象中的线 ①确定熔点:晶体熔化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该晶体的熔点, 如 BC 段对应的温度是 80 ℃,表明该晶体的熔点是 80 ℃。 确定凝固点:跟判断熔点的方法一致,该晶体的凝固点也是 80 ℃。说明同种晶体的熔 点和凝固点相同。 ②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如果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就是晶体;如果没有这样的 直线就是非晶体。 ③根据图线能确定晶体熔化的时间,BC 段熔化过程用了 5 min。 ④能辨认是熔化图象还是凝固图象,如 AB 段温度升高是熔化图象;FG 段温度降低是凝 固 图象。 【例 1】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 48 ℃ B.海波在 BC 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 CD 段是气态 D.6 min 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解析:从图象可知,海波是从 40 ℃的固态开始吸热,直到 6 min 后温度升高到 48 ℃开 始熔化。在熔化时其温度始终是 48 ℃,直到 12 min 末完全熔化,以后液态海波温度又开始 升高。因此可知海波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48℃,它整个熔化过程都吸热,其中 AB 段是固态、 BC 段是固液共存、CD 段是液态。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B。 答案:B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记住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图象的特征,对照题图进行分析 判断。 2.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情况巧判断 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两点:(1)物态变化的识别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只要弄清楚 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规律,问题便迎刃而解。我们可以把物质的三态分为低能态(固态)、 中能态(液态)、高能态(气态), 当物质由低能态向高能态变化时要吸热,反之则放热。(2) 题目中对物态的 日常化用语“称呼”易导致我们判断错误。如“烟”“粉”一般由固体小 颗粒组成,为固态。“雾”“热气”“汗”一般由小液滴组成,为液态。 【例 2】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秋天,清晨 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①冰雪(固态)融化汇成溪流(液态)属于熔化现象,吸热;②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 化成小水滴,液化放热;③雾(液态)散去,变成水蒸气(气态),汽化吸热;④霜的形成属于 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答案:C 判断物态变化的类别,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看物态变化前后物 质所处的状态;二是看物态变化前后物质的吸、放热情况。 1.(2012·山东烟台中考)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 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2.(2012·江苏扬州中考)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放在干净的 桌面上,过了一会儿,他发现瓶下的桌面上有一滩水,这些水的形成是(  )。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3.(2011·江苏南京中考)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 4.(2011·山东烟台中考)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5.(2012·江苏扬州中考)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 则________(选填“A”或“B”)是晶体的熔化图象,其熔化特点是________。 6.(2011·广西桂林中考)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 (2)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___ ℃,说 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 _____(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 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1.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2.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 064 1 083 1 535 3 410 -259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 255 ℃时氢是固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 40 ℃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3.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金属块,放一会儿,金属块表面变湿了,与这一现象中发生 的物态变化不同的是(  )。 A.深秋季节,在池塘的水面冒出的“白气”的形成 B.在炎热的夏季从空调排水管排出的水的形成 C.夏天中午,自来水管“出汗”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放一会儿,切开豆腐发现里面有许多小孔,小孔里是水, 这些水的形成 4. 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5.节能降耗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日常生活要养成节能习惯,用压力锅煮稀 饭能节能降耗,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容易沸腾 B.锅内气体压强大,使稀饭沸点升高,从而减少煮稀饭时间 C.压力锅传热快,使稀饭容易沸腾 D.压力锅密封性好,使稀饭容易沸腾 6.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7.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8.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 点是________℃,在第 8 min 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 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下表 是明明同学的记录: 时间/min 0 2 4 6 温度/℃ 0 0 0 9 现象 较多的冰,少 量的水 少量的冰,较 多的水 冰完全熔化,只 有水 全部是水 分析上表可知: (1)冰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请答出两点: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 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 是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 ℃,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 体”或“非晶体”)。 (2)实验时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试管底部,则测得试管内物质的温度值偏________。 1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这表明当时的大气压强要比标准大气压强________;本实验中, 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自主导学 自主测试 1.A 2.C 3.B 4.C 5.B 6.B 7.C 8.答案:液化 汽化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B 2.A 3.A 选项 A 中的描述,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人身体上的水蒸发,从周 围皮肤吸热,属于汽化现象;选项 B 中“白气”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选 项 C 中“雪人”变小是雪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4.D 积雪融化属于熔化;露珠和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所 以正确的选项是 D。 5.答案:A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6.答案:(1)热胀冷缩 (2)97 小于 (3)不变 液化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题图 2 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 97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此时实验 室中的大气压小于 1 标准大气压。 模拟预测 1.B 冰的形成是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2.D 铁水的温度应该等于或高于 1 535 ℃,而铜的熔点是 1 083 ℃,铜球掉入铁水中 会熔化,所以 A 不对;氢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259 ℃,在零下 255 ℃时,还没有达到氢的 凝固点,氢是液态,所以 B 不对;水银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38.8 ℃,在零下 40 ℃时,水 银已经是固态,不能用来测量气温,所以 C 不对;因为钨的熔点高,为 3 410 ℃,用钨做灯 丝,不容易熔断,这是对的。 3.D 金属块变湿是温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蒸气 遇到温度较低的金属块液化成的小水 珠。“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池水蒸发出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空 调排水管排出的水是温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空调冷凝管液化的水汇集 而成;自来水管“出汗”是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管液化形成;冻豆腐 里的小孔中的水是水先结冰体积变大,冰熔化形成的。 4.C 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后的水蒸气,遇到冰块降温,放出热量,液化而成的 小水滴,因此 A、D 均正确,C 错误;石棉网能够避免烧杯底部局部过热,使烧杯均匀受热, 因此 B 正确。 5.B 压力锅与普通锅相比,压力锅密封性好,减少蒸汽泄露消耗热能,锅内气体压强 大,沸点升高,使稀饭不易沸腾,且在较高温度下易熟,从而减少加热时间。 6.B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小水珠,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 华生成的小冰晶,“雾”和“冰花”都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都出现在玻璃窗的内 表面,所以只有 B 项说法错误。故选 B。 7.C “雾”是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雾绕群峰”是液化现象;地面水经过蒸 发形成水蒸气到达空中,在空中累积成小冰晶或小水滴,在到达一定的密度后就形成了云, 这些小水滴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 来,形成了雨,因此雨是多种物态变化形成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冬天,“冰” 是凝固形成的现象,而“雪”是凝华形成的现象。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C。 8.答案:A 80 固液共存 解析: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反映到图象上,这一段必然与横轴平行(或重合)。由图象可知,A 为晶体,温度保持不变时 的温度为 80 ℃,在第 8 min 时,这种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9.答案:(1)晶体 (2)冰的熔点是 0℃;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或晶体熔化过程要吸热;冰水混 合物温度是 0 ℃等)。 解析:(1)因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始终是 0℃保持不变,因此它是晶体。(2)根据这个 实验,我们还可以得到:冰的熔点是 0℃;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熔化过程 要吸热;冰水混合物温度是 0 ℃等。 10.答案:(1)B 49 晶体 (2)大 解析: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物质是晶体,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视线应 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正确的观察方式是 B,从图示可以看出此时的温度为 49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液泡应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若碰到容 器底部,会使温度偏高,原因是底部加热。 11.答案:98 ℃ 低 ①减少水量 ②烧杯加盖(或增强酒精灯的火焰、提高水的初温 等) 解析: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98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 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1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故当时的大气压要比 1 标准 大气压低;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从减少散热,提高水的初温,增强火焰等方面考虑。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