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年初中语文总复习基础题
七、诗词鉴赏题
(一)品读下面唐朝诗人王湾的一首诗,然后答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
句子:
理由:
(二)、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三)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然后答题。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6、“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7、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四)阅读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回答问题。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9、“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五)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0、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11、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诗歌欣赏。
秋词 刘禹锡 秋思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2、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13、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七)请阅读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按要求答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4、诗歌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落尽子规啼”这句诗表达了作
者 的心情。
15、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E.诗歌想像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八)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17~1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淮上与友人别
李白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7.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
18.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
19.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九)阅读《卜算子 咏梅》这一首词,完成20-22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眷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0.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B.预示“春天”就要到来,表现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豪迈之情。
C.通过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答]
21.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咏梅,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举例说明。
[答]
22.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有着明显的不同,“专题·荷”中写荷的诗文也是多姿多彩的。请你举例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答]
(十)阅读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完成下列23-25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2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十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6.解释下面的词浯。(2分)
①历历: .
②乡关:
27.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 )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
28、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
(十二)赏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9-32题。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9.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30.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3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3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十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33-36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3、“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3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
35.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36、.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阅读下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然后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7、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十五)阅读下面《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38、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十六)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请你阅读龚自珍《己亥杂诗》一诗,回答39—42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9、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
40、(1)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2)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41、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 。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每空限填一个词语)
4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十七)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43-44题。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3、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
4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
(十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 45—48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5、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A、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4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
4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48、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
(十九)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49-50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9、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51—54题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5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53、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二十一)品读《天净沙·秋思》,然后回答55—56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55、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56、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二十二)欣赏下列诗歌,完成57—59题。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57.“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
58.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59.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二十三)读下面的诗,完成60—64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0、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也给友人以鼓舞。
61.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
A.“二十三年”,指自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首联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闻笛赋”是指西晋的向秀为怀念自己的好友嵇康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是指晋人王质。颔联写贬谪归来后的感受,借用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和人世桑沧之感。
C.颈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说明虽然处境艰难,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
D.“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是和友人共勉。
6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6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二十四)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65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
●相关链接: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二十五)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66-67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66、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6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
(二十六)读下面的词,完成68-71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8.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
69.“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7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
71、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二十七)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72—73题。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2.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二十八)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第74—77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4.解释诗中加点词:
俄顷: 何由彻:
75.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76.填空:段③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
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77.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二十九)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后面的题目。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8、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79、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七、诗词鉴赏题
(一)1、D
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入旧年”;回答中要扣住”鸿雁传书”或“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来表述原因。
(二)3、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4、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
(三)5、C
6、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
7、略
(四)8、开轩面场圃(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9、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惟一。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运用、词语的精炼形象等方面赏析均可。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五)10、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11、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六)12、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
13、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
(七)14、悲苦哀怨
15、拟人,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16、B C
(八)17、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18、杨花落尽子规啼
19、B
(九)20、D(“线索”与“反衬”的说法均错误);
2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恰当,分析具体即可。例如“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描写梅花在百花盛开时笑逐颜开的样子,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体现出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
22、这些诗文视角不同、立意不同,作者的经历不同、情感不同、反映的价值观不同,作品也就不相同。如,同是咏梅,同是借物抒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积极乐观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和“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诗人乐观豪迈之情;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是寂寞凄凉的,抒发的是孤傲清高之情。同是写荷,《爱莲说》借莲言志,赞美坚贞刚正的气节和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芙蕖》则强调莲的实用价值:可鼻、可口、可用。(举例时讲出其中的一点,或举出另外的作品均可)
(十) 2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2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
25、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十一)26、①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②故乡。
27、A.√,B×,C×,D×。
28、 “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十二)29、破 深
30、忧国忧民,眷恋家人
31、望 山河 草木花鸟
32、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十三)33、特点是朦胧(迷茫),冷寂(悲凉)
34、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5、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36、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
(十四)37、D
(十五)38、D
(十六)39、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40、⑴、略(言之有理即可)⑵、略(言之有理即可)
41、离愁;志愿(或“志向”)。
42、略。
(十七)43、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44、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十八)45、D
46、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47、C
48、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
(十九)49、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0、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二十)51、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5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53、D
5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二十一)55、“秋思之祖” 思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6、C
(二十二)57、坟墓 海峡 家国之思
58、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
59、 “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 “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
(二十三)60、C
61、A
62、①由低沉到高昂(或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
②(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63、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64、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二十四)65、《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二十五)66、夕阳 落花 归燕
67、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二十六)68、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
69、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70、倾城
71、C
(二十七)72、“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73、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二十八)74、一会儿;通(彻夜、通宵)
75、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
76、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
77、例如:①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②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二十九)7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9、 “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相关文档
- 2017北京中考名著阅读梳理2021-05-1368页
- (云南专版)2020届中考生物 教材考点2021-05-134页
- 中考总复习分类检测试题说明文阅读2021-05-1343页
- 2010年江苏省无锡市数学中考试题和2021-05-1311页
- 中考生物专题练习卷 生物与生物圈2021-05-1319页
- 中考语文文言文资料九上文言一轮复2021-05-1310页
- 2016聚焦中考语文习题九年级上册基2021-05-135页
- 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第一单元一轮考2021-05-133页
- 2020中考政治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2021-05-1310页
- 浙江温州初三中考重点试题语文2021-05-13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