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2.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新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器鸮卣 (xiāo yǒu ) 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 ‎ 西周乐器曹侯酥钟 春秋舀水器 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答案】A ‎【解析】依据青铜器的图片,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涉及音乐、生活等方面,种类繁多,而且用途广泛。由此可知,”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可以从青铜器的图片中获取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由此可知,的图片中获取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观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图片,可以获取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图片中获取这一信息。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这一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答案】C 18‎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再有世袭的诸侯。故C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制,西周产生众多诸侯。分封产生的诸侯可以世袭。故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出( )‎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 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答案】B ‎【解析】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未涉及农村商品经济,因此排除A项;诗句中的“妇织”应该属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因此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排除D项;从“田家”“妇织”“ 登垅 ”“锄”等信息可知是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符合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特征,因此B项符合题意。故选B。‎ ‎4. 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下列有关中国历史上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了六国 B. 贞观八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C. 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戊戌年 D. 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50年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了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按照公元纪年法,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A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因此贞观八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故B表述正确,符合题意;戊戌变法是在1898年,因此按照干支纪年法1898年是戊戌年,。故C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1912年是民国元年,民国三十八年换算成公元纪年是1912+38-1=1949年。故D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5. 我国的疆城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观察下面四幅疆城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 集权统治面临危机 B. 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 中外交往不断扩大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D 18‎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和巩固时期;元朝和清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秦朝、西汉、元朝、清朝四幅疆城图,反映的是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D符合题意;秦朝是首创中央集权制,故A概括不恰当;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对四幅疆城图的概括不准确,故B 不符合题意;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中外交往不断扩大对四幅疆城图的概括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 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 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允许列强开设工广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故D符合题意;开放沿海通商口岸是1842《南京条约》的内容,与题干“1901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901年之前,故B不符合题意;允许列强开设工广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与题干“1901年”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 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是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五四运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因此,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爱国救亡运动,故①是共同之处;1895年的《马关条约》引发了“公车上书”,1919年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引发了五四运动。故②是共同之处;“公车上书”是康有为、梁启超等知识分子领导的,在北京领导1919年的五四运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故③是共同之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公车上书”不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故④不是共同之处。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18‎ 点睛:对于组合型选择题,解答可以采用排除法。解答此题,根据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公车上书”不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可以排除不属于共同之处的④,排除含有④的选项BCD,可以得出答案。‎ ‎8.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故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B不符合题意;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与题干的“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制定和颁布了(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颁布了《共同纲领》,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B符合题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无关,故AD不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下面是小丽同学在读史活动中摘抄的有关“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帝国;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2世纪初,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 18‎ A. 帝国起源于地中海区域 B. 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 C. 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D. 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答案】D ‎【解析】题干“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帝国起源问题,故A不是从读书笔记中得出的结论,不符合题意;帝国的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带来了灾难与读书笔记的“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帝国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在题干“罗马帝国兴衰”的读书笔记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和“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都表明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材料,通过分析读书笔记的“1世纪,在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诞生了基督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拉丁文也随之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被征服地区的官方语言”和“东罗马帝国保存了大量古希腊、罗马文化,曾繁荣一时”认识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促进人类文明传播。‎ ‎11. 下面两幅图片呈现的是18世纪时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关于二者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一机构标志着君主专制进步强化 ②图二场景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 ‎③两个机构中君主都具有最高决策权 ④两个机构都维护了国家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①表述正确,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故②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军机处的设立,使皇帝独揽军政大权。英国议会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国王不具有最高决策权。故③‎ 18‎ 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巩固统治。英国议会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故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 ‎12. 九年级(3) 班举办了一次历史知识竞赛,要求参赛者根据随机出现的关键词,判断出相应的人物和事件。下边是小红抽取的一组关键词,据此判断它所反映的是( )‎ A. 查理·马特与法兰克王国 B.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法国 C. 克里孟梭与巴黎和会 D.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故题干的这组关键词与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有关。故D符合题意;查理•马特、罗伯斯庇尔、克里孟梭与《法典》无关,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法典》”“自由平等”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这组关键词与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有关,得出答案。‎ ‎13.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过一幕幕“解放”的宏大篇章。某历史兴趣小组围绕这一主题进行 了研究性学习 活动,在展示交流中他们形 成了下面几种认识,其中表述有误的是( )‎ A. B. ‎ C. D. ‎ ‎【答案】C 18‎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玻璃瓦尔率领军队横扫南美大陆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南美洲的殖民地。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解放了黑人奴隶,使黑人奴隶拥有法律上的自由权。内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先后于1865年和1868年以第13——14宪法修正案的形式确立了宪法地位,最终正式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在消除种族歧视、真正达到人权平等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4. 安娜是1930年毕业的一一名美国大学生,当她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A.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B. “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 C. “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先从美国爆发,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所以安娜迈出校门走向社会时,最有可能的体验是“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故A符合题意;“政府无限量免费供应牛奶面包”在1930年的美国不会出现,故B不符合题意;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美国社会动荡,所以“美国社会像一潭死水般平静”的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为了应对危机,各国纷纷寻找自己的出路。“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的说法与1930年美国的实际情况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 下面年代尺上呈现的是“20世纪以来战争与和平”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各个阶段发生的重大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①——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 B. ②——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 C. ③——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 D. 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答案】D 18‎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暂时维持了战后世界的相对稳定。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不复存在。故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39-1945年是二战的时间,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为战后新的世界体系形成奠定了基础。故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步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苏冷战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还未形成。故D表述 第ǁ卷 非选择题 (共45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0分)‎ ‎16. 正确处理民族、国家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握手签约] 是双方关系缓和友好的见证。请在下面方框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内容,并简述图一历史事件的意义。‎ ‎●唐朝与 ▲ (民族)订立盟约,并专门刻会盟碑,表 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宋与 ▲ (政权)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 开展贸易,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2)[寻找同盟] 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下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 ‎ ‎(3)[建立组织] 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18‎ 名称:① ▲‎ 时间: 1945年10月 总部:美国纽约 职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向冲突地 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和维持和平 名称:② ▲‎ 时间: 1995年1月 总部:瑞士日内瓦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答案】(1)民族:吐蕃(或藏族)政权:辽 意义: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出现了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等。(答出任意两点得分)‎ ‎(2) 图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图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实现野心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出台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为了对抗北约,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 ①联合国 ②世界贸易组织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吐蕃关系密切,双方订立盟约,并专门刻会盟碑,表明世代友好。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 开展贸易,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了和平局面。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尼克松访华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出现了世界各国与中国建交的热潮等。‎ ‎(2)‎ 18‎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出现了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激烈争夺,争夺霸权的结果,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二战后强大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为了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实行冷战政策,1949年在军事上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总部设立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故①处是联合国。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立在瑞士日内瓦,它的职能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故②处是世界贸易组织。‎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认识唐蕃会盟碑反映的是唐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认识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签订的,识记尼克松访华的意义。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理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建立的背景,理解北约与华约成立的背景。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识记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时间、总部所在地和起到的作用。‎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含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7. 不断扩大的交往将人类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资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 哥伦布希望探索出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找到马可·波罗所描述的黄金、珠宝和香料之国。他曾说过:“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的一切。”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 ‎ ‎——摘自《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有何异同之处?‎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15世纪末16世纪初,世界几大文明区城连接起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18‎ ‎——摘编自《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 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材料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或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契合了国际社会当前的这一需求。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再次吹响了共同体意识的号角,通过重振交流渠道和加深国家交流,建立起经济和安全的共同体,它将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共同体建设。‎ ‎——摘编自《从根本上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3)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怎样的时代需求?它的提出有何深远意义?‎ ‎【答案】(1)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 不同:郑和远航以友好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等。‎ ‎(2)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丰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时代需求: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深远意义: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18‎ ‎【解析】(1)材料一中的两次远航指的是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的远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都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险精神;都增进了友好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传播等。根据材料一的“这些物品有的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和“他明白地表露过,在追求黄金和传播宗教之间,更侧重于前者。”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的远航的不同之处有:郑和远航以友好和平交往为目的,哥伦布远航以掠夺财富为目的;郑和的远航增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哥伦布的远航带来了早期的殖民掠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哥伦布远航横穿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现美洲新大陆等。‎ ‎(2) 根据材料二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急切需要开拓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用炮舰和廉价的商品在亚非拉、大洋洲大肆侵略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实现机器化大生产的资本主义国家用大量丰富的工业品换取其他地区的农产品和原料;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更加便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根据材料二的“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入,世界被列强瓜分,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全球化趋势增强,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在全球范围继续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的同时,加大资金技术的输出,以资本输出占据全球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汽车、电报和电话等交通通讯工具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世界经济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社会需要一个联结全球经贸的通道和共同体。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共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各国需要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趋势等。这些是材料三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的时代需求。“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避免重蹈对抗、冲突的老路;从根本上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经济等。‎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对比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的远航,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分析概括材料,根据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认识工业革命把全球卷入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逐渐被列强瓜分完毕,形成了列强支配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促进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18.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18‎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材料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粮食、棉花、肉类和原煤、钢、水泥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1) 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 ‎(2)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答案】(1)措施: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等。(答出任意一点得分)‎ ‎(2)洋务运动 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不同: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明治维新全方位变革,博采众长,吸取各国优势;结果不同: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从上述任意角度答出不同之处得分)‎ ‎(3) ‎ 18‎ ‎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世纪20年代: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一战后,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领导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 ‎ ‎(4)正确的政策;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平权衡、 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可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废除井田制;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等。根据材料一的“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可以概括出商鞅变法的作用: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等。‎ ‎(2)根据材料二的“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咸丰皇帝不得不发不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后,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意义举办”可知材料二中的“上谕”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开始。对比材料一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性质不同: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内容不同: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明治维新全方位变革,博采众长,吸取各国优势。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结果不同:洋务运动失败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 ‎(3) 根据材料三的“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到20世纪50年代,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世纪20年代:1914——1918年的一战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一战后,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冲突,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主导了华盛顿体系。20世纪50年代:二战期间,美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领导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美国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高;二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经济、军事势力大增。 ‎ 18‎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明治维新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美国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居于领先地位,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战后,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战后的头号强国。综合分析可以归纳出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正确的政策;重视科技;发展教育;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进行改革等。‎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5分)‎ ‎19.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王老师以“筑梦前行”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设计方案一 体会中国精神】‎ ‎(1)下面是以“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两条游学线路,请你选择其中一条,并简述理由。‎ 线路一:山西大同云冈 陕西西安秦始皇陵 四川都江堰 线路二:广州虎门海滩香港紫荆花广场 台湾赤嵌楼 任务二:【情境再现一唤起中国觉醒】 ‎ ‎(2)你从下面的情境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 任务三:【思维导图一 坚定中国道路】‎ ‎(3)请在①处填写正确内容。从A、B处任选其一,结合史实闸述中国道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模仿到实践创新的过程。‎ 任务四:【联系现实——见证中国力量】‎ ‎(4)下面一组图片从不同领域见证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请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18‎ ‎【答案】(1) 线路一示例:山西大同云冈这里有著名的云冈石窟,其佛像雕刻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雕刻艺术精品;陕西西安秦始皇陵这里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其陪葬坑中出土了大量陶制兵马俑和兵器,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四川都江堰:这里有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农田,使成都平原“水草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至今一直造福于人民。这条线路上的遗址,遗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线路二示例:广州虎门海滩林则徐在这里进行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香港紫荆花广场:在这里感受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台湾赤嵌楼:此地见证了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这条线路能体现出 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一的伟大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 ‎(2)武昌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武昌起义使清朝的王公大臣、贵族恐惧胆寒;满清贵族只担忧自身安危,不顾国家命运,国家意识淡薄;辛亥革命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第一位总统;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等。‎ ‎(3)①《共产党宣言》‎ A:革命道路示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借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经验,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夺取敌人大城市,损失严重;毛泽东从国情出发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对马克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建设道路示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苏联、中国先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经验,实施五年计划, 进行三大改造,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等,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18‎ ‎(4)这四幅图片从文化、国防、科技、生活、外交等方面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等;孔子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南海阅兵展现了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显示了捍卫国家国防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力量;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和交通网络建设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反映了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解析】(1) 本题答案不唯一,选择一个线路分析即可。可以选择线路一:山西大同的云冈有著名的云冈石窟,其佛像雕刻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传统风格,又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雕刻艺术精品;位于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其陪葬坑中出土了大量陶制兵马俑和兵器,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位于四川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草从人,不知饥馑”,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至今一直造福于两岸人民。这条线路上的遗址,遗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可以选择线路二:林则徐曾经在广州虎门海滩进行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香港紫荆花广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推动了祖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台湾赤嵌楼见证了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的史实。这条线路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伟大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 ‎(2)武昌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武昌起义使清朝的王公大臣、贵族恐惧胆寒;满清贵族只担忧自身安危,不顾国家命运,国家意识淡薄;辛亥革命在世界上产生了一定影响;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孙中山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第一位总统;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等。‎ ‎(3)①《共产党宣言》‎ A:革命道路示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借鉴苏俄中心城市暴动的经验,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夺取敌人大城市,损失严重;毛泽东从国情出发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革命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共七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对马克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建设道路示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苏联、中国先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经验,实施五年计划,‎ 18‎ ‎ 进行三大改造,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日益僵化,邓小平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进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设立经济特区等,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4) “法园举办孔子文化展、南海海城阅兵、港珠澳大桥、2018年亚洲博鳌论坛”这四幅图片从文化、国防、科技、生活、外交等方面显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法园举办孔子文化展”展现的是孔子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说明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南海阅兵展现了新形势下中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显示了捍卫国家国防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力量。港珠澳大桥的建成,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步和交通网络建设的巨大成就,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便利了人民的生活;亚洲博鳌论坛的召开,反映了当今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活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 点睛: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选择一个线路进行分析,首先逐个分析线路途径地的文化价值,最后综合分析这些传统文化的共性。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概括材料,获取信息。解答第三问的关键是识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选择中国革命或建设道路,分析其创新过程。解答第四问的关键是逐项分析四幅图片体现的“中国力量”。‎ 18‎